《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图文混排》教案

《图文混排》教案

《图文混排》教案教学目的:学习图像、文本框的插入以及艺术字的制作,掌握图文混排的技巧。

教学重点:图像、文本框的插入以及艺术字的制作;图文混排的技巧。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步骤:一、艺术字的插入显示绘图工具栏:视图→工具栏→绘图/图片。

方法①:插入→图片→艺术字→选择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选择字体→确定→调整艺术字的大小。

方法②: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艺术字→选择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选择字体→确定→调整艺术字的大小。

二、文本框的插入与修饰本框的插入方法①:插入→文本框→横(竖)排→在需要文本框的地方左键按住拉动一个框→输入文字。

方法②: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在需要文本框的地方左键按住拉动一个框→输入文字。

文本框的修饰:选定→格式→文本框→选择颜色和线条/选择文本框的环绕方式。

首字下沉设置:选定段落→菜单中格式→首字下沉,在对话框中选择。

三、图片的插入与设置图片的插入:插入→图片→剪贴画/来自文件→选择路径→选择图片图片格式的设置:选定→格式→图片→选择环绕等(可选图片工具栏)自选图形绘制方法:单击绘图工具栏按钮“自选图形”→选择标注等项目中的图形→在需要的地方左键按住不放拖动→调整→(也可在上面输入文字:①直接输入。

②右击该图形→选择添加文字)四、页面设置页眉页脚的设置:视图→页眉和页脚(双击互相切换)。

页码的设置:插入→页码→选择位置和对齐方式。

页面格式设置:文件→页面设置→纸型→纸型小三角选型号五、上机操作:㈠、文件要求:1、在C盘上新建一个文件夹;将该文件夹重命名为初中信息技术考试。

2、在“初中信息技术考试”文件夹中,新建word文档,文件名为“班级+学号”(例如:20112);打开该文档,输入第二题的文字(使用汉字输入法方法不限),根据第三题的文字材料,按第二题要求编辑该段文字。

该文档保存在已建立的“初中信息技术考试”文件夹中。

㈡、设计板报:1.主题要求:根据内容,突出环保,自己命标题。

使用适当的艺术字体并居中。

15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教学课件)

15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教学课件)
只保留剪贴画中的一个乐符图。
自主练习
一、组合与取消组合。 (一)取消组合。 2、这张剪贴画就被拆分成若干张
Hale Waihona Puke 小图片。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
一、组合与取消组合。 (二)组合。 1、单击组成乐符的一个小图,按住
shift键,再单击组成该乐符的另一个图,选 定乐符。在选定的乐符上单击右键,在弹出的 快捷菜单上选择“组合/组合”。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
编辑图片、图形、艺 术字和文本框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
教学内容: 1、调整图片位置、大小、叠放次序; 2、组合与取消组合以及删除图。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
教学内容: 1、让学生学会调整图片位置、大小、叠
放次序; 2、让学生学会组合与取消组合以及删除
图。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
一、组合与取消组合。 (二)组合。 2、完成组合设置。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
一、组合与取消组合。 (二)组合。 3、按以上方法,将组成小兔子的
椭圆、曲线进行组合。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
二、删除图。 1、选定一个多余的单个乐符
符,按删除键删除该图。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
二、删除图。 2、删除其他多余的乐符图,
一、调整图片位置。 1、选定背景图片,拖曳鼠标,
将图片移动到文档的左上角。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
一、调整图片位置。 2、完成设置。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
二、调整图片大小。 选定背景图片,拖曳其右下角的
控制点至文档的右下角,图片铺满整 个文档。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

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教案

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教案

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

2. 学生能够运用艺术字和自选图形制作出美观的文档。

3. 学生能够发挥创意,设计和制作出具有个人特色的艺术字和自选图形。

教学重点:1. 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基本操作。

2. 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应用和创作。

教学难点:1. 艺术字的创建和编辑。

2. 自选图形的绘制和编辑。

教学准备:1. 电脑和投影仪。

2. 教学PPT或教案。

教学过程:第一章:艺术字的基本操作1.1 艺术字的创建1. 引导学生打开文档,选择“插入”菜单中的“艺术字”。

2. 展示几种艺术字的样式,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样式。

3. 插入艺术字,并调整字体大小和位置。

1.2 艺术字的编辑1. 教授如何修改艺术字的字体、颜色、大小等属性。

2. 引导学生如何调整艺术字的角度和旋转。

3. 演示如何给艺术字添加阴影、映像等效果。

第二章:自选图形的绘制2.1 自选图形的选择1. 引导学生选择“插入”菜单中的“自选图形”。

2. 展示几种常用的自选图形,如矩形、圆形、三角形等。

3. 让学生选择合适的自选图形,并插入到文档中。

2.2 自选图形的编辑1. 教授如何修改自选图形的边框、颜色、填充等属性。

2. 引导学生如何调整自选图形的大小和位置。

3. 演示如何给自选图形添加阴影、映像等效果。

第三章: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应用3.1 制作海报1. 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艺术字和自选图形,制作一份主题海报。

2. 教授如何调整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位置、大小和样式,使其美观协调。

3.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海报。

3.2 制作简历1. 引导学生使用艺术字和自选图形制作一份个人简历。

2. 教授如何合理安排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位置、大小和样式,使其简洁明了。

3. 指导学生如何突出自己的特长和经历,使简历更具吸引力。

第四章:艺术字和自选图形的创作4.1 创作故事插图1. 引导学生使用艺术字和自选图形创作一个故事插图。

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nbsp;教案

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nbsp;教案

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如何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

2. 让学生学会如何使用文本框。

3.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意表达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插入艺术字:选择合适的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调整大小和位置。

2. 使用文本框:插入文本框、调整文本框大小、移动文本框、输入和编辑文本。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方法。

2. 教学难点:艺术字的样式选择和文本框的调整。

四、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教学PPT或教案。

3. Word文档示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个含有艺术字和文本框的Word文档,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实现。

2. 讲解插入艺术字的方法:a. 打开Word文档,“插入”菜单。

b. 选择“艺术字”,弹出艺术字样式列表。

c. 选择合适的艺术字样式,输入文字。

d. 调整艺术字的大小和位置。

3. 讲解使用文本框的方法:a. 打开Word文档,“插入”菜单。

b. 选择“文本框”,插入文本框。

c. 调整文本框的大小。

d. 移动文本框到合适的位置。

e. 输入和编辑文本框内的内容。

4. 学生实践:a. 让学生在Word文档中尝试插入艺术字。

b. 让学生练习使用文本框,将一段文字放入文本框内。

5. 课堂总结:a.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方法。

b.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信息技术素养。

6. 课后作业:a. 让学生在Word文档中制作一份个人简介,运用艺术字和文本框进行美化。

b. 提交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反馈。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艺术字和文本框在其他软件(如PPT、Publisher等)中的应用。

2. 引导学生探索更多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样式和功能。

七、课堂互动:1. 提问:请问同学们在运用艺术字和文本框时,遇到过哪些问题?2. 解答: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和指导。

3. 讨论:如何运用艺术字和文本框提高文档的审美价值和可读性?八、教学评价:1. 学生作业:检查学生作业中艺术字和文本框的使用情况,评价其运用水平和创造力。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教学设计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教学设计
调整图片大小
选定图片→拖曳图片右下角控制点→调整至所需大小
问题二:找出躲起来的图片(警察抓小偷)(调整图片叠放次序)
通过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教师进行总结。
调整图片的叠放次序
选定图片→右击鼠标→“叠放次序” →所需图片的前后顺序
2)讲解“图片工具栏”上各按钮用途
选定图片→单击“图片工具栏” →“插入图片”“颜色”“增加对比度”“降低对比度”“增加亮度”“降低亮度”“裁剪”“向左旋转90O”“线型”“压缩图片”“文字环绕”“设置对象格式”“设置透明色”“重设图片”
1.运用“图片”知识迁移至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
2.制作“青青校园”宣传画
教学活动4
四、学生作品展示
教学活动5
五、小结
3)设置疑问,引发思考:(组合与取消)
问题:如何删除图片上多余的东西?
通过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教师进行总结。
举例:插入剪贴画,取消组合—删除多余—重新组合
组合与取消组合取消组合:来自定→“组合” →“取消组合”组合:选定(Shift+单击另一个图)→组合
删除图:选定单个图→按删除键
教学活动3
三、小组合作探究
教学活动1
一、导入
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以往的优秀作品(获奖电子报刊、电子贺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2
二、新课呈现
1)设置疑问,引发思考:
问题一:怎样将这三张图片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调整图片位置及大小)
通过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教师进行总结。
调整图片位置
选定图片→“文字环绕” →由“嵌入型”改为其他方式→拖动图片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

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nbsp;教案

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nbsp;教案

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如何在文档中插入艺术字。

2. 让学生学会如何调整艺术字的大小、颜色和字体。

3. 让学生了解文本框的基本用法,学会如何在文档中插入、调整文本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插入艺术字、调整艺术字属性、插入文本框、调整文本框位置和大小。

2. 教学难点:艺术字的颜色、字体大小调整,文本框的行列设置。

三、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Word软件。

3. 相关教学素材。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讲解艺术字和文本框在文档中的作用。

2. 演示操作:教师演示如何在Word中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并调整其属性。

3. 学生练习: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插入和调整练习。

4. 课堂总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醒学生注意操作技巧。

五、课后作业:1. 利用艺术字和文本框制作一份个人简介。

2. 练习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掌握相关操作。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看学生是否掌握了插入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方法,以及他们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在下一节课中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六、教学拓展:1. 让学生了解艺术字和文本框的其他高级用法,如艺术字的旋转、文本框的阴影效果等。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实际应用中运用艺术字和文本框,提高文档的美观度和实用性。

七、教学评估:1. 课后查看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艺术字和文本框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邀请学生分享他们的作业成果,让大家互相学习和交流。

八、教学建议:1. 对于操作较为复杂的部分,可以多次演示和练习,确保学生掌握。

2. 鼓励学生在练习中尝试不同的艺术字和文本框效果,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九、教学反馈:1. 在课后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以提高教学效果。

十、教学总结: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强调艺术字和文本框在文档中的重要性。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编辑图片(第一课时)教案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编辑图片(第一课时)教案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编辑图片(第一课时)教案课题: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编辑图片(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1)把握调节图片位置、大小的办法。

(2)把握设置图片叠放次序、组合与取消组合的办法。

(3)把握设置图片格式的办法。

2.过程与办法(1)、通过“来找茬”活动,培养同学的观看能力和动手能力。

(2)、运用学问迁移,通过图片的编辑办法,为学习后面艺术字、文本框和自选图形的编辑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活动的参加,增加同学爱惜环境的意识,进展其创新精神。

(2)通过作品的沟通展示,培养其审美能力。

(3)通过小组研究学习,培养同学团队配合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把握调节图片位置、大小的办法。

(2)把握设置图片叠放次序、组合与取消组合的办法。

(3)把握设置图片格式的办法。

难点:合理地运用图片编辑功能使作品产生美,培养审美情趣和能力。

三、教学办法:任务驱动、讲练结合、小组研究、问题引导与启发引导相结合四、教学资源预备硬件预备:微机室。

软件预备:Windows操作系统、Word 2022、演示教学软件。

素材预备:由许多“垃圾”图片营造的恶劣环境和“来找茬”的图片素材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展示几张师生们参与“五城联创”实践的图片,并解说图片内容2、再展示下一张环境糟糕的图片,从而引出课题(二)、新课内容:1、以“活动”为主线,“任务”为过程,学习新知以“争做环保使者”活动,师生共同完成将这些“垃圾图片”放入到“垃圾箱”,并擦亮垃圾箱。

需完成以下五个任务:任务一:调节图片的位置(将垃圾图片放到垃圾箱上)老师先讲解并演示:选中目标图片,此时鼠标指针变成外形,然后按住鼠标左键不放拖曳到目标位置。

任务二:调节图片的大小(垃圾图片太大,需变小)师提出问题:图片太大,如何变小?师生共同解决问题:选定一图片,拖曳其控制点至相应的位置。

《图文混排》教案

《图文混排》教案
德育目标
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能力
②、提高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素养与审美能力
③、鼓励学生发展个性通过创作作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
插入艺术字、文本框、图片及其编辑
教学难点
综合应用艺术字、文本框、图片等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法、讲练结合法、示范操作法、成果展示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课堂自主练1:根据要求为第三栏制作“日记一则”文本框。
根据学情斟情进行讲解演示
提出要求
学生尝试
模仿练习
学生可独立完成,也可互相协作完成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新课教学
任务三:插入图片
1、操作方法:“插入”“图片”“来自文件”
2、编辑:①快迅调整大小及方向
②利用“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设置图像颜色与线条、版式、大小等。
课堂自主练2:为第二栏插入“荷花”图片,并达到样图效果。
分小组
提问题
组织学生
探讨学习
教师个别
指导
学生讨论
总结方法
学生自主
练习
完善作品
学生学生作品交流展示
小结
插入及编辑艺术字
插入及编辑文本框
插入及编辑图片
作业
P158页:1、体验
课后反思
分析讲解
认真听讲
新课教学
任务一:插入艺术字
1、操作方法:“插入”“图片”“艺术字”
2、编辑:利用“艺术字”工具栏设置艺术字格式、艺术字形状、环绕方式等。
演示
讲解
认真听讲
模仿练习
任务二:插入文本框
1、操作方法:“插入”“文本框”“横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设置疑问,引发思考:(组合与取消)
问题:如何删除图片上多余的东西?
通过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教师进行总结。
举例:插入剪贴画,取消组合—删除多余—重新组合
组合与取消组合
取消组合:选定→“组合” →“取消组合”
组合:选定(Shift+单击另一个图)→组合
删除图:选定单个图→按删除键
教学活动3
三、小组合作探究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
《编辑图片、图形、艺术字和文本框》
科目
信息技术
年级
七年级
教学时间
1课时(45分钟)
学习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已具备汉字输入能力,在word的学习中,具有一定的编辑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学生喜欢动手操作,又有创新能力,能很有兴趣地编辑并美化自己的作品;学生还会运用网络搜索信息、收集信息。
教学目标
一、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结合贵阳市“三创一办”,进一步让学生意识到爱文明、讲卫生和环保的重要性。
2.通过版面设计、色彩的搭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创新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的编辑方法,运用知识迁移,学习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
2.运用色彩及图片初步美化“青青校园”。
三、知识与技能
教学活动1
一、导入
通过投影向学生展示以往的优秀作品(获奖电子报刊、电子贺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活动2
二、新课呈现
1)设置疑问,引发思考:
问题一:怎样将这三张图片从小到大依次排列?(调整图片位置及大小)
通过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教师进行总结。
调整图片位置
选定图片→“文字环绕” →由“嵌入型”改为其他方式→拖动图片
1.运用“图片”知识迁移至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
2.制作“青青校园”宣传画
教学活动4
四、学生作品展示
教学活动5
五、小结
1.掌握设置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格式。
2.掌握设置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的叠放次序。
3.学会应用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编辑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
2.教学难点
合理编辑图片、艺术字、文本框、自选图形。
教学资源
1. 投影
2.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调整图片大小
选定图片→拖曳图片右下角控制点→调整至所需大小
问题二:找出躲起来的图片(警察抓小偷)(调整图片叠放次序)
通过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教师进行总结。
调整图片的叠放次序
选定图片→右击鼠标→“叠放次序” →所需图片的前后顺序
2)讲解“图片工具栏”上各按钮用途
选定图片→单击“图片工具栏” →“插入图片”“颜色”“增加对比度”“降低对比度”“增加亮度”“降低亮度”“剪”“向左旋转90O”“线型”“压缩图片”“文字环绕”“设置对象格式”“设置透明色”“重设图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