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鼻息肉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56例临床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56例临床观察

感 冒又影 响鼻腔 黏膜 的恢 复 照《 中医妇科 学 》1即月 经周期 已建 立后 又 中断 6个 [ 1 , 肺开 窍于 鼻 .中医认 为本病 病 机乃肺 经 素有 郁 月 以上者 年 龄 1 ~ 5岁 , 均 年龄 3 54 平 O岁 ; 中 3 其 6 例 已生育 。2例有 流产史 ,8例有服 避孕 药史 ,5例 2 1 l 热 。 于宣 畅 , 饮食 不节 , 胃受 损 , 致 湿 热 内 失 或 脾 导
慢 性鼻 窦炎 鼻息 肉临床 症状 以脓 涕 、 鼻塞 、 头晕 头痛和 嗅觉减退 或消失 为 主。近十几 年来 , 随着功能
性鼻 内窥镜 鼻窦 手术 的推广应 用 . 使术 区暴 露 良好 . 20 0 5年 8月~ 0 9年 l 20 0月 . 者采 用 中西 医结 笔 能彻底 清 除病变组 织 . 改善解 剖变 异 . 扩大 阻塞 的窦 合 治疗 继 发性 闭经 4 6例 。 得较 好 疗 效 . 报道 如 取 现
辑委 员会 .慢 性 鼻 窦 炎鼻 息 肉 临床 分 型 分 期 及 内镜 鼻 窦
炎 手 术 疗 效 评 定 标 准 .中 华 耳 鼻 咽 喉 科 杂 志 .9 8 3 19 .3
( :3 3) 1 4
石 膏 1g 知母 1g 枇杷 叶 1g 升麻 1g 甘 草 6 。 5, 5, 2, 2, g 水煎 服 . 1日 l , 5 剂 服 d停 2 . 用 2 3月 。有 条 件 d服 ~
“ 血瘀 ” 三者 相互联 系 本 病 病性 以虚 为 本 . 风 寒 息 肉患者 . . 兼 术前均 行鼻 窦冠状 位 C T扫描 和鼻 内窥镜 湿 瘀阻肌 肤筋 脉之 实 ,不荣 则 痛 ” “ 通 则痛 ” 发 检查 . “ 、不 为 均为 Ⅱ型 ( 1标 准 ,9 7 【 随机 分为治 疗组 海5 19 )】 l 。 病 机制 治疗 根据 “ 以虚 为主 、 复感 外邪 、 血 留滞 ” 和 对 照 组 , 疗 组 5 瘀 治 6例 , 3 男 2例 , 2 女 4例 : 龄 年 的病 机 , 确立 甘温补 虚 、 益气 祛 邪治 法 , 以扶 正 为主 , l 5岁 。 86 平均 年 龄 4 6岁 : Ⅱ型 l 5例 . 期 Ⅱ型 2期 祛邪 为辅 . 兼温 通经 脉 方 中重 用黄 芪 配 当归 , 当 2 取 7例 . Ⅱ型 3期 2 4例 对 照组 5 6例 , 3 男 0例 , 2 女 6 年 47 平 0岁 ; Ⅱ型 1期 8例 , 归补 血汤 之意 : 白芍 配 生甘 草 即仲景 芍 药甘 草汤 . 酸 例 : 龄 2 ~ 2岁 , 均 年 龄 5

中医治疗鼻息肉的方法

中医治疗鼻息肉的方法

中医治疗鼻息肉的方法
中医治疗鼻息肉可以采用以下方法:
1. 中药治疗:采用中药内服或外用来改善鼻部气血循环,减少炎症,缩小息肉。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柏、苦参等,可以口服或鼻腔洗液的形式使用。

2. 针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改善鼻部气血循环,减少炎症反应。

常用的穴位包括印堂、足三里等。

3. 手法治疗:通过推拿、拔罐等手法操作,促进鼻部气血循环,调节气血平衡,达到缩小息肉的目的。

4. 中药外用药膏:利用含有中药成分的药膏外用,直接施于鼻腔表面,起到抑制息肉生长、减少炎症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鼻息肉需要在专业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根据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同时,中医治疗鼻息肉的效果因人而异,对于较大或生长长期的鼻息肉,常常需要结合手术治疗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治疗鼻息肉秘方

治疗鼻息肉秘方

治疗鼻息肉秘方
一、治鼻生息肉:
【配方】:枯矾10克、硇砂10克、冰片10克。

【制法】:将上三种药物拌匀,研成细粉,过筛,瓶装密封备用。

【用法】:早上7 点钟开始取适量药粉喷入鼻孔内,让药粉均匀沾满息肉上面,
相隔3 个小时左右喷一次,晚上睡觉前停用,第二天再如此重复喷药。

【疗效】:连用几天息肉就会一块一块的脱落下来。

【医案】:XXX,女,左鼻孔长了一块很大的粉色的息肉,鼻子都显的歪了,医院
说只能手术,费用要 5000-8000 元,还会复发。

用上秘方两周,息肉就
全部掉光,没有一点痛苦。

二、治鼻生息肉:
硇砂散:硇砂一钱,轻粉三分,冰片五厘,雄黄三分。

上共为末。

每日五六次点之,渐化为水。

(《外科正宗》硇砂散)。

中药调理息肉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调理息肉的方法有哪些

中药调理息肉的方法有哪些中药调理息肉的方法有很多种,下面我将详细介绍其中一些有效的方法:1. 扶正祛邪法:中医认为息肉多为气滞血瘀、热毒蕴结引起,所以要先清除体内的邪气,平衡阴阳气血,再用药调理。

常用的中药有生地、白芍、枸杞子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草药。

2. 活血化瘀法:与扶正祛邪法类似,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活血化瘀来消除息肉。

中医认为,息肉的形成与血液循环不畅有关,所以通过活血化瘀可以改善血液循环,从而减少或消除息肉。

常用的中药有红花、当归、川芎等可以激活血液循环的草药。

3. 清热解毒法:中医认为,息肉的形成与体内湿热有关,所以要通过清热解毒来处理。

常用的中药有黄连、黄芩、栀子等具有清热解毒的草药。

4. 强脾健胃法:中医认为脾胃是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脾胃虚弱会导致消化不良和湿热停留在体内。

如果体内湿热过多,就容易引发息肉的形成。

因此,通过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可以达到治疗息肉的效果。

常用的中药有参、白术、茯苓等具有健脾健胃作用的草药。

5. 补肝养血法:中医认为,肝主疏泄,肝血充足可以保证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运行。

而肝郁血瘀则会导致血液循环不畅,从而形成息肉。

因此,通过调理肝和补充营养素,可以改善血液循环,减少或消除息肉。

常用的中药有首乌、龙眼肉、枸杞子等具有补肝养血作用的草药。

除了以上的中药调理方法,饮食上的调理也是很重要的。

中医认为,饮食对身体的影响非常大,合理的饮食结构可以帮助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

对于有息肉的患者,应该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姜、蒜等。

同时,还应该适量摄入富含纤维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全谷类等,以促进肠胃蠕动,避免便秘,降低息肉形成的风险。

总之,中药调理息肉的方法有很多种,但是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适合的治疗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使用中药治疗息肉之前,最好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此外,中药治疗需持之以恒,不能急于求成,坚持一段时间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治疗鼻息肉的常见偏方

治疗鼻息肉的常见偏方

鼻息肉为鼻部常见病,好发于成年人,多见于上颌窦、筛窦、中鼻道、中鼻甲等处。

这种病症要得到及时有效地进行治疗。

所以,鼻息肉应该怎么治疗?治疗鼻息肉的偏方有什么?赶紧来看看吧!
治疗鼻息肉的`常见偏方
偏方1
陈瓜蒂0.3克,当归捣为末。

以羊脂和,以少许敷息肉上,日3次。

偏方2
珠珍、白矾(烧成灰)、桂心各30克,木通15克(锉),研成细末,每次用1.5克,棉裹后塞入鼻内,1日3次。

偏方3
雄黄6克,研细加菜油适量调和,涂患处。

偏方4
硇砂3克,轻粉1克,冰片0.2克,雄黄1克,研成极细末,点患处,1日5~6次。

偏方6
硇砂0.3克,白矾3克,研细点息肉上,勿伤健康鼻粘膜,1日2次。

偏方7
丁香,绵裹纳之。

偏方8
烧矾石末。

以面脂和,绵裹着放入鼻中,数日息肉随药消落。

偏方9
蜘蛛、红糖各等量研粉,涂搽鼻腔。

偏方10
马陆。

醋炙研末。

棉花蘸塞鼻孔中。

偏方11
治疗鼻息肉的常见妙方还包括郁金、猪牙皂角各30克,用水同浸1宿,火煮透,郁金烂为度,去皂角,留郁金熔干,次用北细辛15克同为末,入麝香、硇砂各3克,拌匀,烧蜜为丸,如茶子大,食后,煎茶下。

结语:通过以上几种治疗鼻息肉的偏方的介绍,相信广大的读者朋友们都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

所以,如果你也想用以上推荐的偏方进行治疗的话!请先咨询医师,之后再用以上的偏方治疗哦!。

鼻息肉的最佳治疗方法

鼻息肉的最佳治疗方法

鼻息肉的最佳治疗方法鼻息肉是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给患者带来不适和困扰。

对于鼻息肉的治疗,患者常常感到困惑,不知道该选择何种方法进行治疗。

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将为您介绍鼻息肉的最佳治疗方法,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了解和处理这一疾病。

首先,对于鼻息肉的治疗,药物疗法是一种常见的方法。

患者可以选择使用局部或口服的药物来进行治疗。

这些药物可以通过抑制炎症反应、缩小息肉体积等途径来起到治疗作用。

然而,药物疗法需要长期坚持使用,且疗效较为有限,对于一些严重的鼻息肉病例可能效果不佳。

其次,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鼻息肉的主要方法之一。

手术可以通过内窥镜下鼻内镜手术、经鼻内窥镜手术等方式来进行。

这些手术能够直接切除鼻息肉,对于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往往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但是手术治疗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术后需要患者进行一定的恢复期,且术后可能会出现一些并发症。

除了药物疗法和手术治疗,激光治疗也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治疗方法。

激光治疗可以通过激光器直接作用于鼻息肉组织,达到切除的效果。

相比传统手术,激光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特点,对于一些不宜进行传统手术的患者来说,激光治疗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最后,对于鼻息肉的治疗,患者还可以尝试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中药治疗鼻息肉可以通过调理身体的阴阳平衡,改善体质来达到治疗的效果。

中医中药治疗的优点在于疗效温和,对患者的身体没有太大的副作用,但需要患者坚持一段时间的治疗。

综上所述,针对鼻息肉的治疗,药物疗法、手术治疗、激光治疗和中医中药治疗都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法时,应该根据自身的病情和身体状况来进行选择,同时也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内容能够对您有所帮助,祝您早日康复。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

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诊疗指南耳鼻咽喉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主要负责耳部、鼻部、咽部、喉部及上呼吸道相关病症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是中医耳鼻咽喉科常见病的诊疗指南。

1.鼻窦炎鼻窦炎是指鼻腔黏膜及其窦腔的炎症,常见的症状有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

中医治疗鼻窦炎应以清热解毒、祛风散寒为主要治疗原则,常用的方剂有桑菊感冒片、鼻炎丸等。

2.鼻出血鼻出血是指鼻腔黏膜发生破裂或损伤导致的出血症状。

中医治疗鼻出血主要以止血为治疗目标,可使用清热散瘀、收敛止血的中药进行治疗,如地榆黄连汤等。

3.鼻息肉鼻息肉是鼻腔黏膜增生形成的肉状物,常出现鼻塞、鼻流等症状。

中医治疗鼻息肉以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消肿止血为治疗原则,可使用小柴胡汤、鼻息肉丸等进行治疗。

4.鼻炎鼻炎是指鼻腔黏膜发生炎症导致的症状,如鼻塞、流涕等。

中医治疗鼻炎应根据症状分型,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清热解毒、祛风散寒、消肿止血等,常用的方剂有鼻炎丸、鼻炎宁片等。

5.耳聋耳聋是指听力下降或完全丧失的症状,中医治疗耳聋应根据病因分型,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温肾壮阳、益气活血等,常用的方剂有六味地黄丸、锁阳固精丸等。

6.喉咙炎喉咙炎是指喉部黏膜发生炎症导致的症状,如嗓音嘶哑、咽部不适等。

中医治疗喉咙炎应以清热解毒、润燥止咳为治疗原则,常用的方剂有清喉颗粒、百部止咳颗粒等。

7.扁桃体炎扁桃体炎是指扁桃体发生炎症导致的症状,如咽痛、咽部不适等。

中医治疗扁桃体炎应以清热解毒、祛风散寒为主要治疗原则,常用的方剂有全活口服液、双黄清口服液等。

8.中耳炎中耳炎是指中耳黏膜发生炎症导致的症状,如耳痛、耳流脓等。

中医治疗中耳炎应以清热解毒、祛风散寒为治疗原则,常用的方剂有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热散结片等。

【秘方】张仲景152个绝密中医秘方(珍藏已久)

【秘方】张仲景152个绝密中医秘方(珍藏已久)

1、近视秘方:陈皮150克,白莘茶100克,铁观音茶叶10克,桂皮20克,八角20克。

把陈皮、白莘茶、铁观音茶、桂皮、八角切碎或碾碎均匀掺合在一起,每次取用这种混合的配料4-5克开水浸泡或放入锅中加水煮沸,开水温凉时把水饮尽。

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

2、各种上呼吸道感染引起气管炎,高烧,肺炎,肺脓肿等以痰多而稠:每日取薏苡仁100克加入20枚红枣煮粥,一天三次。

3、痤疮(又名青春痘):鲜仙鹤草、野荞麦(或金荞麦)、黄毛耳草若干,以水煮之,搽脸,特效。

治肺痨咯血:将鲜仙鹤草一两(干者,六钱)捣烂,加冷开水搅拌,榨取液汁,再加入白糖一两,一次服用。

4、不孕症:有人以山茱萸为主治疗不孕症患者58例,其中服药后怀孕者43例,无效者15例,治愈率为7 4. 14%。

治疗方法:以山茱萸l2g为主,配以白术、茯苓各l2g,熟地l5g,紫河车20g。

水煎服,每天1剂,分早、中、晚3次口服。

1个月为1个疗程。

5、治疗滴虫性阴道炎:用仙鹤草的茎叶制成200%的浓缩煎液。

用时先用阴道窥器扩张阴道,以洁尔灭棉球全面彻底洗擦阴道壁,然后将饱蘸仙鹤草液的棉球均匀地涂抹整个yin dao壁。

再塞以饱蘸仙鹤草液的特制带线大棉栓,放置3~4小时后,取出。

每日1次,7次为一疗程。

效奇佳6、1.口臭、口腔炎:石榴1个,剥皮取子,捣烂加水煎汁,含后咽下,日数次。

2.脱脏: 石榴皮30克,明矶15克,水煎,洗患处。

3.中耳炎: 石榴花,熔干,加冰片少许,研细末,吹耳内。

4.久泻久病: 陈石榴皮,熔干研为细末,每次服10克,米汤送服,1 日2次。

7、腰腿痛方:川连6G 桂皮4G生地4g鹿茸2G(可用鹿角霜代替) 用白酒一斤浸泡10天早晚各饮用一盅 治疗各种腰腿疼及关节痛.8、失眠:酸枣仁40克 龙眼肉60克西洋参40克 五味子40克大红枣60克 枸杞子60克甘草30 克 肉桂30克冰糖250克。

五斤40度白酒泡一个月,喝一半后再加二斤白酒到喝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息肉是鼻腔、鼻窦粘膜极度水肿肥厚而形成的赘生物。

从西医理论上讲,鼻息肉成因至今不明,学说甚多,主要有如下几种:
1、bernouilli现象:即用力吸气后鼻腔形成负压,将筛窦粘膜吸向鼻腔,日久形成息肉。

2、多糖增多学说:认为由于葡萄糖代谢以及一些激素分泌不平衡,使组织中多糖增多,从而促使组织间质水肿,进而形成息肉。

3、血管运动失调学说:认为血管失神经作用及鼻粘膜内肥大细胞脱颗粒,导致血管通透性增高,粘膜水肿,息肉形成。

4、感染学说:由于慢性鼻炎、鼻窦炎的脓性分泌物的长期刺激,致使鼻粘膜内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及淋巴回流障碍,发生水肿而逐渐形成息肉。

5、变态反应:由于过敏性鼻炎的反复发作,鼻粘膜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渗出增加,使得鼻粘膜极度水肿,受重力影响逐渐下垂,形成息肉。

但一般认为,鼻息肉形成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以过敏反应和慢性炎症刺激最为重要。

中医对鼻息肉的认识和治疗的记载首见于《黄帝内经》,后世医家对本病的论述和治法甚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中医认为鼻息肉的发生是因肺经湿热,雍结鼻窍所致。

或因鼻窍长期受风湿热邪毒侵袭,致肺经蕴热,失于宣畅,湿浊渐积鼻窍,留伏不散,凝结成息肉之患。

过去治疗鼻息肉,一般采取手术切除,以解除鼻塞不通的困扰。

但有些病人虽经多次手术尚难根除,且随着手术次数的增加,息肉生长的数目更多。

殊不知手术刺激本身就是一种息肉发生的重要因素。

在科研与临床实践中,我们在前人外治鼻息肉的经验基础上,总结了一套应用中药丹剂吹鼻介入疗法,使鼻息肉内的水分慢慢流出,促使高度水肿的鼻息肉自行回缩甚至脱落。

此法简便易行又无创伤,患者可自行治疗,一般7-10天息肉即可消失。

同时再服用宣肺通窍,泻湿散结的药物来治疗原发病灶,标本同治,可达到根治鼻息肉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