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教育教案及反思

德育教育教案及反思
德育教育教案及反思

《做一名有教养的小学生》主题班会教案

(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

活动背景:针对同学们中存在的一些不良现象,如:同学间相互出口成脏、互相对喊家长姓名、乱给同学取外号、拿同学的短处取笑,还有对老师不够尊重等。针对这些行为,开展"做一名有教养的小学生"的主题班会,旨在通过本次班会活动,帮助同学们认识自己的不良行为并改正,更好更深入地了解"教养"的内涵,培养自己高尚的道德品质。

活动时间:2015年9月7日

活动目的: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做一名有教养的学生。

活动形式:讨论、诗朗诵、感言。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清华大学电机系4年级学生刘海洋,为了验证“笨狗熊”的说法能否成立,在200 2年1月29日和2月23日,先后两次把掺有火碱、硫酸的饮料,倒在了北京动物园饲养的狗熊身上和嘴里,造成3只黑熊、1只马来熊和1只棕熊受到不同程度的严重伤害。这名大学生年仅21岁,已通过研究生考试。上述3种动物被《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为国际一级保护动物。

学生讨论并发言

(学生反应强烈,有的同学说“大学生做这种事简直不可思议”;有的同学说“做这种事丧天害理”;有的同学说“他书白读了,脑子进水了”。等等)

主持人:从同学们这种反应可以看出,你们对此同学的做法不赞同。你们说一说,他这种行为算不算有教养?(没有。)那么,我们平时的那些做法也是没有教养的呢?

(学生七嘴八舌说现象:说骂人、说脏话、喊同学家长的姓名、乱吐痰乱扔垃圾等)

主持人:首先要理解教养的内涵,培养自己高尚的情操,同时要学习表达教养的种种形式,要使有教养的行为变成一种自觉的习惯,否则教养只是一句空话。有的人心地很好,人也很善良,但却给人缺乏教养的印象,比如上课不认真听讲,自习课大声喧哗,随地乱扔垃圾,见到老师不问好,进他人寝室前不敲门等,就是因为他没有学会表达教养,没有学会注重他人感受。

怎样做才算有教养呢?我们来读读下面的诗,也许会有收获。

全班学生一起朗诵:

教养,是一种美丽的高贵

与人交谈,理智而不乏幽默,自信而不显张狂;

与人交往,优雅地说“请”“谢谢”“对不起”;

面对无礼的非难,宽容地付之一笑;

无论成功还是失败,得意淡然,失意坦然;

淡淡地对自己一笑;

教养,是一种美丽的高贵。

有教养的人不会在别人需要宁静时旁若无人地喧哗;

有教养的人不会在美丽的校园丢下极不谐调的垃圾;

有教养的人不会在狭窄的甬道里拥挤;

有教养的人不会拿别人的痛苦开心;

有教养的人不会为鸡毛蒜皮斤斤计较;

我希望:

明天早晨我见到的大家,都将是一个文明礼貌的孩子。

四、任务布置:

以教养为主题,出一期板报,班干部讨论一下,写一份倡议书,以班委的名义向全班同学发出“倡议”。每位同学以“做一名有教养的中学生”为题,写一段感想,抄录在板报上。

五.教学反思:通过此次班会的学习,学生反应较好。学生从讨论中明白自己平时做法那些是没有教养的,怎样做才有教养。从自己的言行中透出自己的内涵,从而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好形象。

《感恩父母》主题班会教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活动背景:现在学生只懂索取,不懂付出。认为父母爱自己天经地义,老师关心、帮助他理所当然,很少懂得感恩。

活动时间:2015年9月17日星期四

活动目的:

通过感恩主题班会让学生时时保持一颗感恩的心来对待身边的人,发现想感激的人。体会到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流露着的父母爱,在学习上无私奉献的老师爱,与自己共同成长的朋友爱。促使学生在那些早已习惯的行为中理解、感悟爱。教育学生从现在开始,从小事做起,努力学习,健康成长,用实际行动来表达感恩之情。

活动前的准备:主持人培训,准备道具,老师指导

活动形式:欣赏经典歌曲,看广告谈感受

二、活动过程

(一)、主持人用主题词引人主题,宣布活动开始

主持人:提到感恩,大家会想起什么呢?(如果学生不清楚则由主持人解答)(主持人):现在我想给你们详细谈谈感恩节的来源。它起源于美国,目前也是美国法定假日中最地道、最美国式的节日,而且它和早期美国历史最为密切相关。

1620年,一些朝拜者乘坐"五月花"号船去美国寻求宗教自由。他们在海上顛簸了兩个月之后,终于在酷寒的十一月里,在现在的马莎塞州的普里茅斯登陸。

在第一个冬天,半数以上的移民都死于饥饿和传染病,活下來的人们在第一个春季开始播种。整个夏天他們都祈求风调雨顺,热切地盼望著秋天丰收的到來,他们深知自己的生存以及殖民地的存在与否都将取决于即将到來的收成。后來,庄稼获得了意外的丰收,所以大家决定要选一个日子来感谢上帝的恩典。于是就取了11月的第四個星期四为感恩节。感恩节庆祝活动便定在这一天,直到如今。在这个阳光灿烂秋季,让我们彼此敞开心扉,聆听彼此的心声。我班“心存感恩”主题班会现在开始。大家都知道,在美国,感恩节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最地道的国定假日。在这一天,具有各种信仰和各种背景的美国人,共同为他们一年来所受到的上苍的恩典表示感谢,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其实值得感恩的不仅仅是

对上苍,我们对父母、师长、亲朋、同学、社会等等都应始终抱有感恩之心。我们的生命、健康、财富以及我们每天享受着的空气阳光水源,莫不应在我们的感恩之列。一位盲人曾经请人在自己的乞讨用的牌子上这样写道:“春天来了,而我却看不到她。”我们与这位盲人相比,进一步说与那些失去生命和自由的人相比,目前能这样快快乐乐地活在世界上,谁说不是一种命运的恩赐,我们还会时常愤怒得发抖而总去抱怨命运给自己的不幸和不平吗?

在这一天,具有各种信仰和各种背景的美国人,共同为他们一年來所受到的上苍的恩典表示感谢,虔诚地祈求上帝继续赐福。

、感恩节的故事中,人们感谢上帝而产生了感恩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需要感谢上帝,而是要感谢身边的人,在身边寻找自己最想感谢的人。(三)、谈感受

1、谈看到中央电视台广告:“妈妈,洗脚”。同学们什么感受。(学生谈感受,现场气氛热烈)

2、“万事孝为先”,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为世人所称道、所敬仰,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经典之作,像“三字经”之类的小孩都能朗朗上口,有时虽不求甚解,但熟背后,却可以作为一种文化去终身消化、理解、受益。下面请同学们齐诵:“游子吟”。

3、是的,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最能激起我们心底深深的感恩之情莫过于父母亲,不论我们走到哪里,不论我们有多大年纪,在父母心中,我们永远都是

最可爱、最需要保护的孩子。我们不断接受着父母亲给予我们的无私的爱,下面请大家说说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使你最感动、最难忘的故事或生活片段。(预先作好书面调查,便于主持人了解后提问)

4、是啊,父母之爱,浩瀚如海洋,自古以来对父母的赞美之词也层出不穷,在我们的学习中,你记得了哪些呢?在这里,请同学们用肺腑之言表达一下对父母的感激之情吧。(预先请同学们书写下来,便于主持人了解后提问)

5、现在,我们逐渐长大,我们已经懂得怎样回报父母亲了,我们每个同学都给父母写了一封感谢信,下面请每一位同学对父母写的真心话。(预先请学生认真写好信)(伴随播放歌曲“烛光里的妈妈”)

6、下面请欣赏歌曲“懂你”

7、当我们坐在教室里学习时,父母在忙什么呢?当我们坐在桌边,吃着好饭、好菜时,他们又在忙着什么呢?请欣赏父母工作时的一个感人场景。(如:当保姆的妈妈)

8、多么感人的场景啊!同学们,在我们平淡的日常生活中,我们的爸爸妈妈除了要为我们做许许多多生活琐事,还要为了家庭那么辛勤地工作,这其中蕴藏着多么深厚的爱啊!点点滴滴都是情,只要我们有一颗细腻的心,仔细去体会,慢慢去感受,我们就明白:我们生活在爱的海洋里。亲爱的爸爸妈妈,您的关爱我们能体会,您的付出我们正在思考着回报。我们也知道我们曾经让您失望过,曾经让您伤透了心;可我们也深信:我们是您的骄傲,我们也曾经让您的笑颊灿烂如花。亲爱的同学们,我们父母的期望并不多,我们的一句问候一次掺扶一杯茶水一个微笑,我们的爸爸妈妈就满足了。

10、曾经无论我们多么的幼稚顽皮,曾经有时我们那么不顾场合地冲撞父母、伤害父母,但我们的父母始终是那么地包容我们。但其实,在我们的内心深处,我们一直想对你们说:“爸爸,您好!”“妈妈,您好!”“爸爸妈妈,我们爱您!我们感谢您!”

(四)、总结“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如果没有父母,我们根本不存在;如果没有老师,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们就不能坐在教室里学习;如果没有朋友,我们的生活就会少了很多乐趣。感谢的人有很多,尤其是身边人,在生活中我们要善于发现人的优点,发现要感谢的人。

(五)、找出一位同学大声并有感情地朗读一首诗

感激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

感激绊倒你的人,因为他强化了你的双腿;

感激欺骗你的人,因为他尊敬了你的智慧;

感激蔑视你的人,因为他觉醒了你的自尊;

感激遗弃你的人,因为他教会了你独立;

凡是学会感激,感激一切使你成长的人。

(主持人)除了身边的人,我们要勇于发现想感谢的人,因为无形中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使你成长。

七、生活需要一颗感恩的心来创造,一颗感恩的心需要生活来滋养。

在生活里面我们要时时怀着感恩的心来对待身边的人,不仅仅是要用言语,

也要用行动来表示我们的感恩之心。我们还可以利用节日充分地表达我们的感恩,母亲节、父亲节、教师节等等。

学习手语歌曲《感恩的心》(播放歌曲)结束。

资料:

我来自偶然像一颗尘土

有谁看出我的脆弱

我来自何方我情归何处

谁在下一刻呼唤我

天地虽宽这条路却难走

我看遍这人间坎坷辛苦

我还有多少爱我还有多少泪

要苍天知道我不认输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

伴我一生让我有勇气作我自己

感恩的心感谢命运

花开花落我一样会珍惜

教学反思:通过经典歌曲来唤起学生的情感意识,这种方式感觉很好,在活动中看的有的同学点点泪花让我觉的特别感动,不是学生不懂情感,而是我们老

师没有没有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以后要多尝试用这样的方式来教学,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感恩老师》主题班会

(2014——2015学年度第二期)

活动背景:现在学生对老师不够尊重,动不动与老师顶撞,有的还会与老师动手。有的在背后谩骂老师,在没有人的情况下破坏老师财务。如用石子叮老师窗户。

活动目的:

1.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打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体现校园人文关怀,秉承尊师重教、教学相长的良好教育传统,创造良好校风、学风。提倡从细微处着手,从小事做起,组织各种形式新颖、构思巧妙的宣传、活动方式,要能恰当的体现尊师重教、热爱校园。

2.让学生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的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3.让学生知道在自己成长的过程中有多少人付出了努力和关爱,从而学会感恩,进而用实际行动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使学生明白自己无时无刻都在感受老师的恩惠。进一步感恩父母、朋友、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