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德育活动课教案
小学德育课教案

小学德育课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人教版小学德育课第五单元第二节《尊重他人》。
具体内容包括:尊重他人的意义、尊重他人的表现、如何做到尊重他人以及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重要性,认识到尊重他人是做人的基本品质。
2.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的意识和行为,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做到文明礼貌、尊重他人。
3. 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理解尊重他人的意义,学会尊重他人的方法和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五、教学过程1. 情景导入: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 教学新课:讲解尊重他人的意义、表现和如何做到尊重他人。
3. 案例分析:分析一些不尊重他人的现象,让学生认识到不尊重他人的危害。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引导学生主动、自觉地尊重他人。
6. 课堂练习:让学生做一些关于尊重他人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尊重他人的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尊重他人1. 尊重他人的意义2. 尊重他人的表现3. 如何做到尊重他人4. 尊重他人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写一篇关于尊重他人的日记。
答案:略2. 作业题目:请列举三个你在日常生活中做到尊重他人的例子。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尊重他人的意义和重要性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实际操作层面上,部分学生仍需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他们主动、自觉地尊重他人的习惯。
拓展延伸:尊重他人不仅是一种道德要求,也是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学生可以在家庭、学校、社会等各个领域践行尊重他人的理念,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营造一个和谐、文明的社会环境。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方面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围绕尊重他人展开,涉及到尊重他人的意义、尊重他人的表现、如何做到尊重他人以及尊重他人的重要性。
2023小学德育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

2023小学德育公开课教案(精选6篇)小学德育公开课教案1一、活动的目的:为了帮助同学更好贯彻“文明、诚实、守信”的做人原则,作一个有优良品质的文明初中生,结合校园内文明与不文明的现蹡踈踈自己观点,同时发出倡议:希望大家做一名值得自蹪的文明初中生。
二、活动准备:1、开学初,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社会礼仪的知识。
2、平时滨意到一些不良习惯,利用晨会、班会及时加以纠正和教育。
3、活动时间及地点:三、活动过程:1、教师导入。
2、活动程序。
(一)活动开始:一、班长讲话并宣布活动开始: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我班在这里开幕主题班会,主题是:争做文明学生。
希望大家相互配合,积极发言。
下面班会正式开始。
从踏进这个校园开始,每天我们呼吸着她馥郁的芬芳,采撷着知识的花纉。
校园需要每个人共同努力来建造,在良好的言行下为学校增添光彩。
我想问大家,你认为自己是一个文明人吗?我们踈踈身边存在有哪些不文明现象。
同学们各抒己见,自由发言。
甲:同学们乱扔乱丢乱吐现蹡十分严重,扔纸片、扔纸盒、扔饮料瓶,更不文明的是走着,吃着,吐着,扔着。
乙:说的溡错,我们身边破坏公共财物也十分严重,举两个例子,班上的縸箕、扫把、提渴桶领回来不几天帱损坏了,还有很多同学的课桌都画了“大花脸”。
(一些同学默不作声)丙:还有一些欺负弱者或弱势群体的,同情弱者,是中国的人之常情,但有的同学以大欺帏,以强凌弱,特别是欺负那些弱者,甚至乱起绰号,以别人的残疾来取笑。
主持人:刚才同学们说的是大家平时经常看到的不文明的现蹡,我们不能这么做,要坚决与这些行为划清界限。
3、同学们讨论、发言。
某同学:文明言行主要是三管好。
管好自己的嘴,不要乱骂人,不讲脏话,不放野话,不起绰号,不乱吐,管好自己的脚,不要乱走,乱踢、乱踩、乱塌,管好自己的手,不要乱丢乱扔,不要随便伸手拿别人的东西,不要打人,不要损坏公共财物,不要乱采乱摘。
(1)爱班爱校,说文明话,作文明人,塑造学生文明形蹡。
小学五年级德育实践课教案模板(多篇)

小学五年级德育实践课教案模板(多篇)第1篇:德育实践课教案德育活动实践课教案《做个有责任心的小学生》后梨远航小学高敏活动目标:1、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责任,如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2、教育学生做事应有责任意识,认真负责,勇于承担。
3、通过活动让学生感受责任的重要性,增强其责任意识,学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
活动重点难点:1、让学生明确什么是自己应尽的责任。
2、教育学生如何对自己、对他人与社会负责。
活动过程:一、游戏游戏规则:1.每组选出一名代表(组长)参加;2.听到1向左转,2向后转,3向右转,4保持不动;3.做错的人主动归组。
面朝组员,大声说:“对不起,我错啦!”我们总结一下,大家知道为什么出局的同学要向本组的组员说“对不起,我错了!”吗?因为组长代表全组,肩负着责任;那么,当我们听到组长说“对不起,我错了!”的时候,作为组员,我们应该怎么办?对,回答“没关系,我们原谅你”,这是我们组员的责任;其实,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一点,当组长代表我们全组上台的时候,我们应该给他送上掌声,给他鼓励,给他信心,这同样是我们组员的责任。
今天我们德育活动课的主题是“做个有责任心的小学生”,那什么是责任呢?首先,我们通过两个故事,来思考一下责任的含义。
老师想请两名同学分别为大家朗读一下这两个故事。
谁愿意承担这份责任?二、分享故事先请这位同学给大家读一下第一个故事。
大家鼓掌一名公交司机行车途中突发心脏病,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 把车缓缓地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下车;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乘客和行人的安全。
做完三件事后,他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这名司机叫黄志全。
因为责任,人们永远记住了他的名字。
我们再来听一下第二则故事。
2005年3月1日,中午12时10分,殷雪梅老师站在斑马线中央,护送学生过马路。
突然,一辆汽车疾驶而来,向孩子们冲去,殷雪梅见状张开双臂,奋力将6名学生推向路旁,自己被车子撞出老远。
小学德育活动课教案

小学德育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德育活动的重要性和意义。
2.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交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德育活动的定义和分类。
2. 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交技能的方法。
三、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德育活动的重要性(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德育活动的定义和分类来引起学生的兴趣。
Step 2 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重要性(10分钟)教师向学生解释参与德育活动的重要性,例如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交能力等,并通过实例向学生展示参与德育活动的益处。
Step 3 学生参与德育活动的方法(2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参与德育活动,并引导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常见的德育活动,如环保活动、志愿者活动等,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如何参与其中。
Step 4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社交技能的方法(2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一些培养道德品质和社交技能的方法,如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情感教育和价值观引导。
同时,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参与讨论和分析,以提高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Step 5 德育活动的总结和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他们发表个人观点和感悟。
通过反思,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活动对于他们个人成长的重要性,并培养他们对待德育活动的积极态度。
四、教学延伸:在课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与一些具体的德育活动,如学校社区服务、班级志愿者活动等,以实际行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协作精神。
五、教学评估: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发言情况以及对案例的分析能力等来进行评估。
此外,也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作业或小测验来检查学生对德育活动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PPT课件:包括德育活动的分类、参与德育活动的重要性等内容。
2. 德育活动案例材料:包括一些学生参与的德育活动案例,供学生讨论和分析使用。
德育课教案模板小学

一、课程名称:小学德育课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德育的基本概念、意义和重要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提高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德育的兴趣,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增强道德责任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德育的基本概念、道德品质的培养、道德行为的规范。
2. 教学难点:如何将德育理念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德育课相关图片、视频、案例分析等。
2. 教学道具:卡片、小奖品等。
3. 教学环境:教室布置温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德育课的意义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德育,德育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作用。
(二)讲授新课1. 讲解德育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德育的定义、内容和目标。
2. 介绍道德品质的种类,如诚实、守信、友善、尊重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
3. 分析道德行为的规范,如遵守纪律、助人为乐、爱护公物等,培养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
(三)案例分析1. 教师提供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案例中的道德行为,讨论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践行道德。
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四)实践活动1. 教师布置课后实践任务,如回家帮助父母做家务、关爱身边的朋友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历,互相学习、鼓励。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德育的重要性。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德育方面的成长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发言积极性等。
2. 课后实践:检查学生的实践任务完成情况,了解学生的道德行为习惯。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德育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德育方面的成长和收获,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做好准备。
小学德育教育主题活动教案

小学德育教育主题活动教案小学德育教育主题活动教案〔一〕教法与学法选择教法:讲述、讨论,角色扮演、创设情境学法:游戏法、体验法活动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会合作的重要性,增强合作意识。
2、理解合作一般应有的正确态度和方法。
3、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初步的合作才能。
活动准备:多媒体设备、皮球、小红旗等。
教学过程:一、通过故事,认识合作主持人〔甲乙〕:各位同学,各位老师,六8班心理安康主题班会如今开场。
1、讲故事主持人甲: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五个指头兄弟,本来很和气。
有一天,他们突然闹起别扭来,各夸各的本领大,谁也不服谁。
闹得正起劲儿,一个皮球跑过来说:谁能把我举起来,谁的本领就最大。
大拇指说:我来,我来!可是,无论它怎么使劲儿,也不能把皮球举起来。
食指说:我来试试!可是食指也举不起来。
中指、无名指、小拇指都试呀试,累得满头大汗,也没能把皮球举起来。
皮球说:你们合作起来试试吧!五个指头互相合作,一下就把皮球举起来了。
从此,五指兄弟同心协力,互相合作,再也不闹气了。
2.同学们,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生:我觉得这五个指头都很骄傲,但是最后认识到错误了。
生:我想,假如我们以后也像这五个指头一样,做事情齐心协力,一定能为班级增光!3.提醒课题:主持人甲:看来,有些事情光靠个人的努力是办不成的,需要大家的合作才能成功。
合作是什么呢?〔出示合作的定义〕合作:顾名思义,就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人或群体,为了实现共同的目的而共同完成某项任务。
主持人甲: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谈谈:合作的力量。
二、观看动画感受合作1、观看动画《三个和尚》主持人乙:听了五个指头的故事,让我们懂得了做事情不能只靠个人的努力,下面我们来欣赏动画《三个和尚》,你又能悟出什么呢?主持人乙:大大的问号,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考虑:为什么人多了,反而没水吃了呢?那他们三个人怎样做才能有水喝呢?请大家帮帮他们出出主意吧!生:一人一天的去挑水。
主持人点头默许。
课前德育三分钟教案小学

课前德育三分钟教案小学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小学《道德与法治》教材第四册第四章《尊重他人》第一节“礼貌待人”。
具体内容包括:礼貌的定义与重要性,礼貌待人的具体表现,以及如何在不同场合下展现礼貌。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礼貌的含义,认识到礼貌待人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礼貌待人的良好习惯,提高道德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会在不同场合下运用礼貌,增进人际交往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礼貌,做到言行一致。
教学重点:礼貌的含义、礼貌待人的具体表现及重要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道德与法治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一组图片,包括礼貌待人和不礼貌待人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你喜欢哪个场景?为什么?2. 新课内容讲解:(1)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礼貌的含义及重要性。
(2)教师举例说明礼貌待人的具体表现,如问候、道歉、感谢等。
(3)学生讨论:在生活中如何展现礼貌?3.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创设不同场景,让学生模拟表演,学会在不同场合下运用礼貌。
5. 随堂练习:学生完成教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三部分:1. 礼貌的含义与重要性2. 礼貌待人的具体表现3. 不同场合下如何展现礼貌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三种你在生活中展现礼貌的场景。
(2)如何向他人表示感谢?(3)遇到不礼貌的行为,你会怎么做?2. 答案:(1)示例:向老师问好、帮助同学、关心家人等。
(2)示例:直接说“谢谢”,或者写信、送小礼物表示感谢。
(3)示例:礼貌地提醒对方,或者向老师、家长反映情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礼貌待人的方法。
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开展“礼貌使者”活动,鼓励学生在家庭、学校、社区中传播礼貌。
(2)开展道德故事分享会,让学生从故事中感受礼貌的魅力。
小学感恩德育实践活动课教案感恩心德育三分钟感恩教案

小学感恩德育实践活动课教案感恩心德育三分钟感恩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概念,认识到感恩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和回报他人的关爱。
二、教学内容1.感恩的定义和意义2.感恩的对象和方式3.感恩实践活动的开展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感恩的概念,学会感恩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感恩的心》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感恩的氛围。
(2)引导学生分享听完歌曲后的感受,引出感恩的话题。
2.新课讲解(1)讲解感恩的定义和意义感恩是指对他人给予的关爱和帮助表示感激,并以此激发自身积极向上的情感。
感恩的意义在于培养人们的善良品质,增进人际关系的和谐。
(2)讲解感恩的对象和方式感恩的对象包括:父母、老师、同学、朋友、社会等。
感恩的方式有:言语表达、行动表现、制作礼物、志愿服务等。
3.案例分析(1)分享一个关于感恩的小故事,让学生思考故事中主人公的感恩行为。
(2)引导学生讨论:主人公为什么要感恩?他的感恩行为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4.感恩实践活动(1)分组讨论:每组选定一个感恩对象,讨论如何表达感恩之情。
(2)小组展示: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展示感恩的方式和实际行动。
五、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感恩的日记,记录自己在生活中的一次感恩行为。
2.制作一份感恩卡片,送给最想感谢的人。
六、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对感恩的理解和认同程度如何?2.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存在互动不足的情况?3.课后作业的布置是否合理?学生能否按时完成并有所收获?4.根据本节课的教学情况,如何改进今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讲解感恩的定义和意义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感恩吗?其实感恩就是我们心里感激别人,然后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好情感。
比如,你的妈妈每天给你做好吃的饭菜,你心存感激,这就是感恩。
”(2)讲解感恩的方式时,教师可以这样举例:“我们怎样来表达感恩呢?比如,你可以给你的老师画一幅画,或者给你的朋友写一封感谢信,这些都是感恩的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德育活动课教案
活动目的:
针对班级体学生之间缺少理解,关爱的现象,根据未来竞争呼唤合作型人才这一需求,通过讨论交流、小品、做友谊卡……激发情感体验,帮助学生打开心扉,进行心灵的沟通,帮助学生勇敢面对并正确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增进友谊,使学生深刻体会朋友之间沟通、理解、宽容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歌曲《朋友》、《友谊歌》。
3、铅画纸、篮球、有关友谊的格言。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主题。
1、播放周华健的《朋友》歌,听完后问:这首歌让你想起了什么?(我想起了我的好朋友。
)能向我们介绍认识你的好朋友吗?你为什么喜欢和他(她)交朋友啊?
2、点题:你对你的朋友那么了解,我想你们平时相处一定很好,能告诉我们大家你和朋友相处的秘诀是什么吗?
(根据学生回答师归纳板书:真心相处)
二、出谋划策,掌握生活的智慧
导语:舌头和牙齿这么好,也有打架的时候,那么朋友之间也难免会出现矛盾。
我们班谢家浩就有过这样的经历,我们一起来看看好
吗?
1、出示课件:
谢家浩丢了一块橡皮,正好看到他的好朋友小明有这样一块橡皮。
谢家浩看到了,就说:“小明偷了我的橡皮。
”小明感到很委屈,但又解释不清。
问:如果你是小明,你现在回是什么样的心情?(难过、愤怒、伤心)
师:是啊,我能理解你此刻的心情,那你会怎么做呢?
2、根据学生回答,出示:大声争辩耐心解释帮他找
师:同学们,你们小小年纪就能如此理解别人,真的让沈老师非常感动。
下面我们请谢家浩同学说说,后来他是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好吗?
3、谢家浩说。
4、师:多么坦诚的一对朋友啊!谢家浩和小明之间的矛盾消除了。
可还有好多同学来找我谈心,问我该怎么解决和好朋友之间遇到的一些不愉快,今天我把这些问题都带来了,(课件出示)我想请你们帮我给这些疑难杂症开个妙方,人多主意多,咱们以小组讨论为主,为了节省时间,请每个小组认领一个问题,然后讨论。
5、交流,解决问题。
小结;同学们,从你们身上我感受到了“朋友”两个字的份量,你们知道用沟通、用理解、用宽容来化解朋友之间的不愉快,我为有你们这样的学生而感到骄傲。
三、欣赏小品
导语:下面我们来轻松一下,做个小游戏好吗?
1、宣布游戏规则:请两对好朋友上台,背靠着背,把球运到指定地点。
2、一对好朋友配合不默契,球掉了,并且在互相指责、埋怨,吵起来了,而且赌气走了。
师趁机引导:
怎么回事?怎么不参加了?(一学生辩解)同学们,你们都看到了,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你们来分析一下两对好朋友看。
(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好朋友之间应宽容、理解)
听了同学们的意见,你们有话想说吗?(让学生说)
师:老师相信你们的友谊会越来越深厚的,让我们为他们鼓掌、加油好吗?
四、升华感悟,创设机会
1、同学们,朋友之间需要互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宽容,只有这样,我们心中的这朵友谊之花才能长开不谢,今天,我给大家创造性了一个机会,让我们为我们心中的友谊花增添一些色彩,好吗?为你的朋友做一张卡,在上面写上你现在最想对他(她)说的话。
2、写贺卡。
3、送贺卡。
向你的朋友,读一读你想说的话。
行动起来,送给你的好朋友。
4、唱《友谊歌》。
教学反思:
本堂课的设计围绕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活动。
通过班级内真实事例的分析、讨论,使学生明白了好朋友有了矛盾应该互相理解、宽容。
小游戏的这个环节,通过学生参与,调动了班级活动的气氛。
游戏中两个学生之间发生了矛盾,让学生讨论应该怎么解决,融入了生活中,使学生对朋友这一概念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
课的最后环节是做友谊卡,送友谊卡,对好朋友说说真心话。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都参与了制作,并且送到了好朋友们的手中,增进了朋友之间的友谊。
整个活动过程中,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地投入进去,教师作为整个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注意到让全班同学都参与其中,这样才能达到活动的真正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