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咏鹅

合集下载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咏鹅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咏鹅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咏鹅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理解古诗《咏鹅》的内容,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2、引导幼儿学习朗诵古诗,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含义,感受古诗所描绘的鹅的形象。

学会有感情地朗诵古诗。

2、教学难点体会古诗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启发幼儿的想象力,让他们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中的画面。

三、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提问引导法四、教学准备1、古诗《咏鹅》的图片、视频等相关资料。

2、大白鹅的玩具或模型。

五、教学过程1、导入部分教师出示大白鹅的玩具或模型,引起幼儿的兴趣。

提问幼儿:“小朋友们,看看这是什么?你们见过鹅吗?鹅是什么样子的?”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鹅的外形特征,如白白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红色的脚掌等。

2、理解古诗内容教师播放古诗《咏鹅》的视频或图片,让幼儿初步感受古诗的意境。

逐句解释古诗的含义,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向幼儿讲解:“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是说一群鹅在叫,它们弯弯的脖子对着天空唱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是说鹅白色的羽毛漂浮在绿色的水面上,红色的脚掌在清澈的水波里划动。

3、学习朗诵古诗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古诗,逐句教读,让幼儿跟着读几遍,注意纠正幼儿的发音。

引导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用拍手、跺脚等方式打节拍,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古诗的节奏。

4、巩固练习让幼儿分组朗诵古诗,互相倾听和评价。

请个别幼儿上台朗诵古诗,给予鼓励和表扬。

5、拓展活动让幼儿用绘画的方式表现古诗中的场景,鼓励他们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心中的大白鹅。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大白鹅在水中嬉戏的情景,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在本次《咏鹅》的教学活动中,我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幼儿理解和学习古诗。

从教学效果来看,大部分幼儿能够理解古诗的基本内容,并能跟着老师一起朗诵,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咏鹅》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咏鹅》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咏鹅》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领域教材《幼儿诗歌欣赏与表达》第三单元“动物诗歌”,具体章节为《咏鹅》。

详细内容包括诗歌的朗读、理解、背诵和表达,以及对鹅的相关知识的介绍。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朗读和背诵《咏鹅》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2. 理解诗歌内容,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鹅的特点。

3.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关爱之情,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并表达诗歌中的意境。

教学重点:朗读、背诵诗歌,了解鹅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鹅的图片、挂图、诗歌录音带、鹅的模型。

学具:幼儿用书、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鹅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鹅的外形特征,激发幼儿对鹅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朗读《咏鹅》诗歌,引导幼儿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美。

(2)教师逐句解释诗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鹅的特点。

(3)幼儿跟读,教师指导发音。

3. 实践情景引入:(1)出示鹅的模型,让幼儿观察鹅的动作,模仿鹅的行走、游泳等动作。

(2)分组进行鹅的表演,增强幼儿对鹅的认识。

4. 例题讲解:(1)请幼儿用画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喜欢的鹅。

(2)教师讲解绘画方法,指导幼儿完成作品。

5. 随堂练习:(1)幼儿自主朗读诗歌,教师个别指导。

(2)请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鹅的特点。

(2)布置作业,引导幼儿回家后向家人介绍鹅的特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咏鹅》2. 板书内容:(1)鹅的外形特点:白毛、红掌、长脖子(2)鹅的动作特点:行走、游泳(3)诗歌内容: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用画笔描绘出你心中的鹅。

(2)向家人介绍鹅的特点。

2. 答案:(1)略(2)鹅的特点:白毛、红掌、长脖子,善于行走和游泳。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观察、朗读、绘画等多种形式,让幼儿了解了鹅的特点,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咏鹅》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咏鹅》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咏鹅》含反思一、教学内容《咏鹅》是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本节课我们将学习这首诗的内容和韵律。

教学内容选自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材第四章《诗歌乐园》第二节《咏鹅》。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掌握《咏鹅》这首古诗的内容和韵律美。

2. 培养幼儿对诗歌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合作、倾听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咏鹅》的意境,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重点:掌握《咏鹅》的诗句,学会朗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录音机、磁带、挂图。

2.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图片展示大白鹅的形象,引导幼儿观察大白鹅的特点,如白色的羽毛、长长的脖子等,激发幼儿对大白鹅的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朗诵《咏鹅》,让幼儿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逐句解释诗句,让幼儿理解诗句的意思。

3. 例题讲解(1)教师示范朗诵,让幼儿注意听诗句的重音、节奏。

(2)教师指导幼儿模仿朗诵,纠正发音、节奏。

4. 随堂练习(1)分组进行朗诵比赛,评选最佳朗诵小组。

(2)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大白鹅的特点,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咏鹅》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 配以大白鹅的图片,增强视觉效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只大白鹅,并用诗句描述。

答案示例:我画的大白鹅,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2. 家长协助幼儿完成作业,并签字确认。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幼儿对古诗的兴趣较为浓厚,但在诗句的理解和朗诵方面还存在一定难度。

2. 拓展延伸:鼓励家长带领幼儿去公园观察大白鹅,亲身感受诗句中的意境,提高幼儿的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可在下一节课分享幼儿的观察心得,增强课堂互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和随堂练习4. 板书设计5. 作业设计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1. 教学难点:理解《咏鹅》的意境,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咏鹅》(精选17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咏鹅》(精选17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咏鹅》(精选17篇)幼儿园中班语言《咏鹅》篇1教材简析:《咏鹅》是我国唐代诗人骆宾王7岁时的作品。

全诗共四句,分别写鹅的样子、游水时美丽的外形和轻盈的动作,表达了诗人对鹅的喜爱之情。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

一年级的阅读教学应把“让学生能朗读课文并感受阅读的兴趣”作为起步阶段阅读教学的第一要求,采取多种手段让每一个学生都喜欢读书,主动地读书,把读书当成一种乐趣、一种享受。

让学生通过读书实践感受语言的特点和阅读的乐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能力目标:指导学生能按照诗的节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诵读课文,自主积累古诗。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欣赏鹅的形象、颜色、姿态,感受鹅的美好形象,使学生产生对鹅的喜爱之情,受到美的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图片。

教学过程:一、读一读,说一说,感知古诗大意。

1、引趣导读。

①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位新朋友,你们想知道它是谁吗?请你们先猜个,猜对了,它就会跟大家见面。

(谜语:头戴一顶红帽子,身穿一件白袍子,脚登一双红鞋子,唱着歌儿伸脖子)(设计意图:猜谜语是低年级学生最喜欢的语文活动,本课以猜谜语作为开头,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②师:你们是怎么猜出来的?③师:你们说得真棒!唐朝的时候,有位大诗人叫骆宾王,他从小就喜欢小动物,有一天,他到池塘边散步,看到鹅在水中游泳唱歌,他非常高兴,就写下了一首诗,这首诗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古诗《咏鹅》。

(板书课题,读课题)(设计意图:通过简介作者迁移兴趣,引入自读古诗)2、感知诗意。

①播放课件。

②师:同学们,这首诗所写的内容就是这幅图画,请大家一边看一边想: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③师:古诗是怎样描写这幅画的?④师:谁能完整地把你看到的、听到的画面连成几句话?(设计意图:借助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视觉、听觉感受,形象感知诗中描绘的景色,从而让学生进入古诗所描绘的情境中。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咏鹅》精选4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咏鹅》精选4篇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咏鹅》精选4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编的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咏鹅》精选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咏鹅》教学反思篇一教学《咏鹅》这篇课文之前,我事先在班上了解到:不少学生已经会背这首诗了,所以本课教学我把目标放在:引导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悟诗情诗景,认识6个生字。

一个环节是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时,我先和小朋友们猜一个谜语,而谜底就是白天鹅。

这个环节一下子就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个环节是看图说话。

我出示图片(一幅美丽的白鹅戏水图),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鹅?它美吗?美在哪?图上还有那些地方让你觉得美?美在哪里?在这个环节我的本意是希望由小朋友来观察图,并训练他们的口语(能完整的说一句话)。

但是这个目标并没有很好的达到。

这个环节老师说的比较多,学生说的比较少。

这方面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特别注意。

还有一点,当同学观察完这幅图时,如果我能够让学生再整体的描述一下整幅图的话,效果会更好!接着,我为孩子们描述了骆宾王七岁的'时候写诗《咏鹅》的故事,由于听的是同龄孩子的故事,学生个个听得入了神,由此导入新课,孩子们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

第三个环节,学会朗读古诗。

在引导学生通过读领略诗的意境时,我放手让学生自读,接着同桌互读(会读的教不会读的/都会读的比比谁读得较有感情),全班读,男女生比赛读。

在这个环节,朗读的形式不够多,如果朗读的形式再多样化点会更好,因为一年级的学生切忌单调的朗读。

这点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特别的注意。

在教学生如何朗读时,我让学生先说说自己较喜欢哪句诗,然后再指导他们如何读好诗句。

这个环节,我比较注重诗的节奏感!第三个环节,学习本课的生字。

这个环节,在让学生刚认识生字时,可以先把生字卡片铁在黑板上,等学生读熟了,或是开火车读,个别读的时候再拿在手上让学生读的效果会更好一点。

中班语言教案咏鹅(精选10篇)

中班语言教案咏鹅(精选10篇)

中班语言教案咏鹅(精选10篇)中班语言教案咏鹅(精选10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中班语言教案咏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语言教案咏鹅篇1活动目标:1、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2、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的扩散性思维。

4、能自由发挥想像,在集体面前大胆讲述。

5、鼓励幼儿敢于大胆表述自己的见解。

活动准备:1、与诗歌内容相符的图画4幅。

2、幼儿的操作材料:记录的表格、黑笔若干。

活动过程:一、教师通过提问直接导入诗歌内容。

教师边出示图画边说:“草地上,远远地飘来一朵小小的白云。

小姐姐(图画)说。

想想小姐姐会说什么呢?”幼儿思考,教师提示:“她会把飘来的一朵白云想象成什么呢?”幼儿回答(风筝、小鸟等)教师记录1—2物体。

“我们来看看,小姐姐说的是什么。

”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姐姐说:‘那是一个会飞的蘑菇。

’小弟弟说。

猜猜小弟弟会说什么?”幼儿思考后回答,教师记录。

“看看小弟弟是怎么说的。

”教师边出示图画边念诗歌,“小弟弟说:‘那是一个勇敢的小伞兵。

’近了近了,呵!原来是。

是什么呢?开动小脑筋,它是什么?”幼儿回答后教师记录。

“看,是什么?”“呵!原来是一朵长了翅膀的蒲公英。

”二、看图朗诵诗歌《蒲公英》“我们一起看着图完整地把《蒲公英》这首诗歌朗诵一遍吧!”整体朗诵2——3遍。

三、幼儿记录并创编诗歌1、幼儿根据老师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创编诗歌。

“我们把在黑板上记录下的图画试着编成诗歌。

”2、幼儿作记录,教师指导。

“下面请小朋友们在这张纸上记录下你的想法,画好后编成好听诗歌给我们大家欣赏一下。

”幼儿操作时,教师提醒幼儿要与老师记录下的不一样。

3、请个别幼儿创编诗歌。

4、幼儿自由仿编诗歌,结束活动。

中班语言教案咏鹅篇2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画面的主要线索,理解故事内容,了解蟋蟀的快乐夏天。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咏鹅》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咏鹅》

中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咏鹅》一、教学内容本次中班语言优质课教学内容为《咏鹅》这首古诗,旨在通过了解和学习古诗,引导学生发扬鹅的品质,激发他们爱好书法和音乐等艺术表现形式。

二、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正确朗诵《咏鹅》诗歌,理解诗歌的意义和要义。

2.懂得引导学生感受鹅的品质,如勇敢、自信、坚韧等。

3.能够通过多种形式展现学生的艺术才能,如书法、音乐、绘画等。

4.激发孩子们热爱诗歌、热爱中华文化的兴趣。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和简短的讲解,激发学生对《咏鹅》这首诗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大家猜测诗歌的主题、作者等信息。

2. 正式学习环节1.教师朗读并口头解说诗歌《咏鹅》。

2.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背诵诗歌。

3.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句,了解古诗中鹅的品质如何体现,如下:–勇敢:轻舟已过万重山,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自信:羽毛轻盈,行动自如,不惧风雪。

–坚韧: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清波直径掌,心在红掌折。

4.通过教师示范和学生模仿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如何更好的口齿清晰地朗诵诗歌。

3. 习作环节1.分组活动,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语言表述,向小组内同学介绍鹅的品质,如何发扬这些品质。

2.鼓励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表现,如书法、音乐、画等,来展示鹅的品质和自己的创意。

4. 总结环节引导学生分享学习中的感想,让他们了解并认识到诗歌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多读诗歌,增强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互动,保证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才华。

2.通过各种形式的表现,让学生体验鹅的品质的重要性,增强童子军的荣誉感和归属感。

3.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在课堂上思考与实践,在营造积极向上、多样化和互动性的课堂氛围中,创造良好的学习效果。

4.教师应当注意观察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状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教学,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

中班语言诗歌咏鹅教案

中班语言诗歌咏鹅教案

中班语言诗歌《咏鹅》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能够理解《咏鹅》诗歌的内容,了解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朗诵能力,能够流利地背诵诗歌。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自然万物的热爱,激发他们对文学艺术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咏鹅》诗歌的意境,感受诗歌的美。

2. 教学难点:帮助幼儿掌握诗歌中的韵律和节奏,能够流利背诵。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鹅的图片、视频资料、诗歌文本。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语言角,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鹅的图片和播放鹅的叫声,引起幼儿对鹅的兴趣,引导幼儿观察鹅的外形特征。

2. 呈现诗歌:教师朗读《咏鹅》诗歌,让幼儿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读诗歌:教师逐句解释诗歌内容,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意境。

4. 朗诵练习:教师指导幼儿朗诵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

5. 背诵诗歌: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幼儿逐渐学会背诵诗歌。

五、作业设计1. 回家后,让幼儿向家长朗诵《咏鹅》诗歌,家长签名确认。

2. 家长协助幼儿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现鹅的形象。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使幼儿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体验诗歌的美。

注重家园合作,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共同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和艺术素养。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发言、朗诵等,评价他们对诗歌的理解和兴趣。

2. 朗诵能力:评估幼儿的朗诵水平,包括语音、语调、表情等,以确定他们对诗歌韵律和节奏的掌握程度。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幼儿回家后向家长朗诵诗歌的情况,以及家长签名确认的作业,了解幼儿在家庭环境中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艺术活动:邀请幼儿用绘画、手工或音乐的方式,表达对《咏鹅》诗歌的感受。

2. 自然观察:组织幼儿去动物园或公园观察真实的鹅,让他们亲身体验鹅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语言咏鹅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中班语言:咏鹅
设计思路:
这节活动与其他活动大不同的地方就是采用砂皮纸为载体进行美术活动,让幼儿初步感受其中的不同。

因此在选择动物上也有以下思考:形象表现简单,砂皮的深色背景下选择白毛的鹅,效果突出。

而《咏鹅》是一首非常经典的古诗,通过古诗内容巧妙而又形象地帮助幼儿表现出大白鹅的基本特征。

尤其是“2”字较形象地引导幼儿联想到大白鹅的长脖子。

本次活动分为三大环节:在第一环节中运用古诗《咏鹅》让幼儿在吟诵古诗感受美的同时了解大白鹅的外形特征;在第二环节中通过教师边讲解边示范,帮助幼儿较形象地把握大白鹅脖子长的特点;引导幼儿能充分地表现鹅在
水中的简单动态;在第三环节的分享交流中引导幼儿关注绘画作品,感受砂皮纸上作画的乐趣并体验美。

活动目标:
1.尝试用颈部任意弯曲,表现鹅在水中游泳的情景。

2.感受在砂皮纸上作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砂皮纸人手一张、蜡笔(白色蓝色绿色红色黄色)、范例一张活动过程:
一、欣赏古诗——理解故事内容,从古诗中了解大白鹅基本特征
1.幼儿欣赏古诗: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你知道这首古诗的名字吗?让我们一起来念念这首好听的古诗吧。

2.鹅的羽毛是什么颜色?(白色)它的脚掌是什么样子的、什么颜色?(脚掌有蹼、红色)什么是“曲项向天歌”?(弯曲脖子向着蓝天唱歌)
小结:大白鹅身上有白白的羽毛、红掌红冠子、长长弯弯的脖子,大白鹅
美丽又神气。

二、创作表现——在边念古诗边示范讲解中创作表现大白鹅在水中的简单动态
1.教师运用古诗中的四句话进行示范讲解:
l鹅,鹅,鹅(画一个大2),
l曲项向天歌(弯曲后画成一个大身体)
l白毛浮绿水(画翅膀),红掌拨清波(画出红色的脚掌)。

l添上大白鹅红色的冠子、有神的眼睛、扁扁的嘴。

2.引导幼儿添画蓝蓝的湖水、绿绿的杨柳、蓝天白云、展翅的蝴蝶等等
3.提醒幼儿把大白鹅的脖子画长,
4.提醒幼儿在砂皮上用蜡笔涂色要用力均匀,用先打好轮廓后填充颜色的方法。

三、分享交流——游戏中引导幼儿结合古诗关注作品,感受古诗美与绘画美的结合
1.师生一边念古诗一边轮流点幼儿的作品,古诗念完最后被点到的作品,就请该幼儿来介绍。

2.说说哪只大白鹅最美?它美在哪里?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