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饮用水标准项目解读

生活饮用水标准项目解读
生活饮用水标准项目解读

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项目解读二氧化氯

时间:2007-12-27 来源:作者:

标准中的规定

长期以来,饮用水消毒采用氯和漂白粉作为消毒剂是供水界所公认的,但同时其消毒副产物对人所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因此,研究替代氯的消毒剂正在受到重视。其中除臭氧和氯胺外,二氧化氯是研究最多的,也是很有前途能替代氯的消毒剂。

1 概述

1.1 基本性质

二氧化氯为带有浅绿色的黄色有毒气体,其味道比氯更大。在工作区域空气中的极限允许浓度(以蒸汽计)为0.1g/L(一级危险度),有刺激性,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感官性质水中二氧化氯的味阈值和嗅阈值为0.4mg/L。

1.2 主要用途

二氧化氯用于水的消毒及控制水的气味/味道;可用作纤维素、纸浆、面粉和油的消毒剂;亦可做皮革的清洗和去鞣剂。

二氧化氯的消毒应用历史也超过50年,但真正被重视和应用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即人们认识到有机卤代物的危害及氯化消毒副产物的产生以后。二氧化氯具有广谱杀菌性,对绝大多数细菌和病原微生物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尤其对芽孢和病毒效果更明显。其杀菌活性在很宽的pH范围内都比较稳定(pH4--10),在水中的扩散速度比氯快、渗透能力比氯强,特别是在低浓度时。除高效杀灭微生物作用外,它还有高选择性的优点,即几乎不与水中的有机物作用产生有害的卤代有机物,其有机副产物主要是低分子量的乙醛和羧酸,其无机副产物主要是次氯酸盐,其次是氯酸盐和氯化物。

2环境水平和人体摄入途径

在处理水中二氧化氯可以很快的分解为亚氯酸盐、氯酸盐和氯离子,其中亚氯酸盐占多数。碱性条件下分解速度会加快。二氧化氯的摄入主要来源于饮用水。

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ClO

2能产生C10

2

-和ClO

3

-:2Cl0

2

+20H-→Cl0

2

-+Cl0

3

-+H20

在酸性条件下:Cl0

2+e→Cl0

2

-

由于二氧化氯的不稳定性.使得商业上不便制成压缩气体或浓缩液,必须现场制备:为此人们开发出稳定性二氧化氯,其有效二氧化氯含量在2%以上(W/V)。

3分析方法和可行性分析

二氧化氯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碘量法(美国EPA((水和废水分析方法》20版45 00-Cl02B)、DPD法(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一109.1N,N-二乙基对苯二胺-硫酸亚

铁铵滴定法》,美国EPA《水和废水分析方法》20版4500-Cl0

2

D\E法))和电流滴定法。

碘量法:可非常准确的测定溶液将I-氧化成I2的总能力。该方法主要用作标准

化校验C10

2

溶液的标准.一般不适用于工业生产水样中二氧化氯的测定。

电流滴定法:在需要区分测定水样中各种含氯成分时效果很好。这种测定方法区分测定各种氯化合物的精度和准确度很高,但需要有专用设备和较强的分析技能。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法:优点是能够区分ClO

2

和其他形态的氯·且较易操作。虽然这种方法不如电流滴定法准确,但在一般情况下可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4 动物实验

二氧化氯在胃肠道中被迅速吸收。在接触后未发现有特别的器官选择性地浓缩富集二氧化氯。猴子摄入的二氧化氯会很快的转化为氯离子及少量的亚氯酸盐和氯酸盐。而主要通过尿排泄,少量通过粪便排出体外。

4.1 动物实验和毒理学特性

国外根据毒理学研究得出结论,二氧化氯是一种有毒化合物,不被皮肤吸收,不易大量蓄积。在两个月内将低毒剂量(LD50的1/l0~1/250)的二氧化氯注入家鼠体内·显示出对肝功能、血液的组成有影响,并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功能。利用动物进行的一系列研究工作表明,长时间饮用含二氧化氯的水,依其所含浓度不同(通常使用的浓度相当高)自2.0mg/L-200mg/L可能损害肝、肾、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影响周围血液的组成,抑制甲状腺的功能、影响新生幼鼠的大脑发育。在国内的毒理实验中,经90

天喂养,二氧化氯混合液(ClO

2、ClO

2

-和ClO

3

-的浓度分别为276.5、165.9和110.6mg/L)

对大鼠未见有毒性损害作用。

4.2致突变性和致癌性

二氧化氯在AmeS试验中对鼠伤寒沙门氏菌TA100无代谢活化性系统时是致突变的。在雄性小鼠管饲二氧化氯时未观察到精子头部畸形。在用二氧化氯喂养的小鼠微核试验、骨髓细胞遗传分析中未见染色体异常。

在2年饮用二氧化氯水的大鼠中未见肿瘤

5对人体的影响

10位男性志愿者饮用二氧化氯浓度逐渐增大的水(依次为0.1,1,5·10,18和24mg/L)后,在生理学上并未发现病害。

同样的10位男性志愿者在12周内每天饮用0.5升二氧化氯浓度为5mg/L的水,然后在8周内连续观察。血液分析和尿分析均未发现异常。

在一项有197人参与的实验中.一部分来自乡村的人在12周内饮用含二氧化氯为0.25-l.1mg/l和含游离氯0.45~0.91mg/L的二氧化氯处理过的自来水,没有观察

到血液参数、血浆中肌酸酐及总胆红素量的显著变化。

6 限值

目前,法国、意大利、德国等国家采用二氧化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逐年增加。国内部分城市,多数为中小型水厂开始采用二氧化氯消毒。

下表为氯和二氧化氯在5℃时杀灭99%微生物所需CT值

美国在对其采用二氧化氯消毒的大中型供水系统消毒进行的调查报告中,检测到的典型的二氧化氯平均浓度为0.26mg/L(统计均值为0.11mg/L)。

WHO在《饮用水水质准则》(第二版)中指出,因二氧化氯易于分解,而且已制定了亚氯酸盐的临时指标(0.2mg/L)足以防止二氧化氯的潜在毒性,故没有提出二氧化氯的指导值。美国EPA规定的0.8mg/L的最高允许浓度也是从卫生角度出发考虑的健康指导值,因为二氧化氯的投加量与亚氯酸盐有很好的相关性。深圳水司进行过二氧化氯消毒的生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来源的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稍有不同,而管网水二氧化氯的浓度在0.02mg/L以上时均能达到现行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当常规处理水再经过深度处理(如臭氧一生物活性炭)时.残余量还可进一步降低,不过要增加残余消毒剂及相关水质指标的检测频率。

对于出厂水指标来说,控制出厂水中二氧化氯的浓度,不仅可以保证出厂水的消毒效果,同时可以在管网中维持持续的消毒剂含量,有效抑制微生物的二次污染。根据二氧化氯在管网中的递减率和管网末梢水中的二氧化氯的剩余量,可以确定出厂水中二氧化氯应该保证的剩余含量。参照现有的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余氯含量从出厂水标准值0.3mg/L降低到管网末梢水标准值0.05mg/L的消耗量为83%,这与深圳水司所做管网中二氧化氯动态衰减试验结果(在二氧化氯投加量低于l.0mg/L时,其衰减的

50% 80%)基本吻合。考虑到目前国内的管网状况,按二氧化氯的降低率量80%计算,

出厂水剩余量(R0)=RF(1-80%)

其中RF为管网末梢水的剩余量。

当RF=0.02mg/L,RO=0.10mg/L。

由于目前国内饮用水消毒采用的二氧化氯发生方式的影响,以及二氧化氯测定方式的限制,综上所述,在此提出二氧化氯消毒时,二氧化氯与水接触30min后出厂游离氯大于0.1mg/L,管网末梢水总氯大于0.05mg/L或二氧化氯余量大于0.02mg/L。

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项目解读苯

时间:2007-12-27 来源:作者:

1 概述

1.1 物理化学性质

苯为无色液体,有特殊的气味。熔点:5.5℃,沸点:80.1℃,密度0.88g/cm3(20℃),蒸汽压:13.3kPa(26.1℃),水中溶解度:1.8g/L(25℃),辛醇-水分配系数对数值:2. 13。苯在水中的嗅阈值为l0mg/L。

1.2主要用途

苯主要用在化学工业上,用来生产苯乙烯、乙苯、异丙苯、苯酚和环己烷。近几年已大大减少了它作为溶剂的使用。苯也作为添加剂被用来增加汽油的辛烷值。

1.3环境归宿

在土壤中,苯仅在好氧条件下发生生物降解。在地表水中,它被快速蒸发到空气中,生物降解的半衰期为几天到几周,或与羟基反应的半衰期为几周到几个月。在空气中,它与羟基反应的半衰期为5d。

苯用吹扫捕集气相色谱方法与光化电离检测器.浓度范围0.02—1500μg/L。质谱检测器,检测限为0.2μg/L。

方法依据:美国EPA502.2,524.2.美国《水和废水标准检验法》19、20版,建设部行业标准CJ/T145-2001。

3环境水平和人体摄入途径

水中苯的主要来自大气沉积,汽油溢出和其他汽油生产、化工厂污水。在化工的污水中已有报道的水平高达179μg/L。在海水中,有报道的范围为5~20μg/L(沿海地区)和5ng/L(中心部分)。在1976年有报道莱茵河的水平在0.2~0.8μg/L之间。受点源污染的地下水水平达。.03~0.3mg/L。在加拿大30个经过设备处理的饮用水样50%~60%有苯检出,平均浓度范围从1~3μg/L(最大为48μg/L)。对美国联邦饮用水调查,所有地下水系统有大约1.3%含有苯,浓度大于0.5μg/L(最高水平为80μg/L)。

苯在农村空气的背景浓度范围为0.3~54μg/m3可能来源于自然环境(森林火灾、石油渗漏)。一般城市内空气为50μg/m3,从1963年有几项研究报导周围空气的平均浓度范围为5~112μg/m3,主要来自车辆的排气污染。在室内苯摄入主要是通过吸烟或房屋建在被苯污染的土壤上。

苯可能会出现在天然食品中,通过包装材料的金属覆盖层转移过来,或通过环境污染。在几种食物中已有报导,鸡蛋500~1900μg/kg;郎姆酒120μg/kg;晒干的牛肉19μg /kg;热处理或罐装牛肉2μg/kg。并且在一些食物原料中也有检出,像黑线鳕、干酪、辣椒、胡椒粉、菠萝、黑醋粟。

苯的摄入量可能是变化的。对于不吸烟的人日平均的估计摄入量是200~450μg/d。来自于食物的贡献是180μg/d,但食物中苯的水平资料很缺乏;此背景水平仅供参考。对于吸烟者,吸入水平增加一个因子为2~3(城市内)或2~6(乡村)。通过饮用水摄入的水平比从食物和空气摄人的少。

4 实验动物及人体动力学特征和代谢

苯在吸入后能快速有效地吸收(30%~50%)。摄入后.动物数据表明100%是胃肠吸

收,皮肤的吸收低于l%。吸收后苯会广泛分布全身,并且分布与摄取方式无关。一旦停止摄入,水平下降很快。吸收苯之后,脂肪组织发现有很高水平的苯代谢产物。实验室动物和人对于苯吸收的代谢和排泄路径相似。通过其复合功能的氧化酶系统.在肝脏及骨髓里转化为酚,一小部分酚被代谢为对苯二酚及磷苯二酚。更少量的酚转化硫醚氨酸或反式己二烯二酸。吸收量的12%~14%无变化地经呼吸排出。呼吸排泄有三个阶段。小便中,一部分不变化地通过尿排泄,其余的代谢是与酚结合的。

5 动物实验

急性暴露苯有低的急性毒性。小鼠和大鼠口服LD50量为1~10g/kg体重.2.8小时LC50是15~60g/m3。

长期暴露大鼠、小鼠多次摄入低水平的苯产生毒性主要是血液学的影响.包括:脾脏滤泡(大鼠)和胸腺(雄大鼠)的淋巴损耗,骨髓造血增生(小鼠),淋巴细胞减少和与之相关的白细胞减少(大鼠和小鼠)。

生殖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性苯没有致畸性即使在母体毒性剂量水平。然而,胚胎毒性/胎儿毒性却在大鼠和小鼠吸人65mg/m3低水平时观察到了。

致突变性和相应终点苯对几种细菌和酵母菌系统不具有致突变性.但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苯会引起哺乳动物体细胞和植物染色体损伤。它的致裂变潜能部分来自羟基化的代谢产物。

致癌性大鼠和小鼠口眼或吸入苯后发现苯有致癌性。在许多位置会产生恶性肿瘤。在两种类两性别的鼠中都看到造血系统、Zymbal腺、前胃、肾上腺肿瘤的影响。

6 对人体的影响

人对苯的高浓度急性摄入主要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急性吸入65g/m3可能会引起死亡。已经观察到的致命过程是大量出血。职业性摄入量超过162mg/m3会使造血系统中毒。包括各类血细胞减少,白细胞更敏感。

有证据认为高浓度(≥325mg/m3)苯的摄人会造成白血病.有些病例发生前发现各类血细胞减少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流行病学调查和其他病例的研究表明,苯的摄人与白血病有相关(特别是急性骨髓白血病)。苯对人体血液学的研究观察到淋巴外围细胞的遗传

学效应。

7 我国供水水质中的水平及国内外的限值

7.1 我国供水水质中苯的水平

通过对国内三十几家水司1999~2000年出厂水和管网水的水质数据的统计,可知检测苯项目的有十几家水司,仅两家水司有检出.平均浓度分别为0.15μg/L和2.6~2.7μg/L,有检出的最大浓度是3.1μg/L。有检出的最小浓度是0.15μg/L。大多数水司检测限范围是<0.2~<5.6μg/L.仅一家水司的检测限为<10μg/L。

7.2 国内外水质标准中苯的限值

世界各地饮用水水质标准中苯限值(μg/L)

8 限值

在吸入和口服之后.苯对大鼠和小鼠都有致癌性.在很多部位产生恶性肿瘤。IARc 认为它对人有致癌性.故把它归入第1组。尽管在标准细菌检验系统中它不诱发突变和对DNA的损坏。但在各个物种的体内实验中它却能引起染色体的畸变。

由于苯对人和实验动物的致癌性的证据和对染色体影响的报告都是明确的。故用定量的风险外推法来评估生命期癌症风险值。在流行病学调查包括通过吸入苯发生白血病风险值估计的数据的基础上,计算饮用水中苯浓度为1μg/L.人患癌的风险几率增加为10-6(苯浓度为10μg/L.对人生命期的风险值几率就增加到10-5,苯浓度为100μg/L,对人生命期的风险值几率就增加到10-4)。缺少人摄入苯后致癌风险的准确数据。风险值的估计也是基于对大鼠和小鼠灌饲2年的研究得出的。采用粗略的外推线性模型,因为统计学上缺少能与线性多阶模型拟合的数据。饮用水中苯浓度范围的估算与相应致癌风险增加的几率为10-4、10-5、10-6。是基于对雌小鼠患白血病和淋巴肿瘤和雄大鼠患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分别服用100-800、10-80和1-8μg/L的苯所得到的。这种估算与来自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相似,苯的浓度分别为100、10、lμg/L与之相应的致癌风险几率为10-4、1 0-5、10-6。根据近年来国内水司的水质数据,苯的限值采用l0μg/L。

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项目解读肉眼可见物

时间:2007-12-27 来源:作者:

1 概述

为了说明水样的一般外观.以“肉眼可见物”来粗略描述其可察觉的特征。

1.1 来源

水源水中的肉眼可见物包括各种可能的杂质:如果自来水含有这些物质则可能引起用户不满:常见的肉眼可见物有:悬浮固体、水面飘浮物、沉积物、微生物和未成熟的幼体等.水中存在的色度和浊度会加重肉眼可见物的影响:

出厂水如果浊度控制得当.一般是清澈透明的。但是如果过滤工艺不完善一藻类杂质穿透、滤池漏砂.或者清水池长期未清洗.内部积泥、微生物孳生·都可能造成出厂水带有肉眼可见物。

管网水中肉眼可见物更加常见:管道内壁材料腐蚀脱落、微生物孳生繁殖、管道锈垢或者生物膜脱落.都容易造成肉眼可见物影响水质。管道内pH值和温度改变·对于硬度高的水可能造成无机盐析出结垢:金属管道锈蚀可能引起红色、黑色沉积物·并且伴有高色度:

红虫(摇蚊幼虫)是南方自来水中很常见的一种微生物.大多数情况是因为二次水箱污染引起摇蚊繁殖.也有可能是净水工艺不够严密造成的:

夹气的压力管道水,有时出水会出现大量气泡释放.形成“牛奶水”一但这种情况一股无害,静止一段时间待气从水中释放后即可以澄清:

1.2 肉眼可见物对健康的影响

肉眼可见物与水质危害没有必然联系.并不会直接影响人体健康.但是是对水中带有污染物的一种警告。必须查明肉眼可见物的来源.方可以放心使用:

2 分析方法

检测肉眼可见物时要求选取有代表性的水样.置于无色透明的玻璃瓶中·对照充

足光线仔细观察。检测天然水的肉眼可见物及受污染水的漂浮物,宜在现场进行。肉眼可见物的检测带有一定的主观性。

3 限值

肉眼可见物预示着水质严重污染的可能性.必须首先查明原因,消除水质影响,才可继续使用.世界各国在该项指标的要求上是一致的.即水中无任何肉眼可见物。肉眼可见物对于感官性状影响严重,因此确定水中不得含有任何肉眼可见物.

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项目解读总有机碳

时间:2007-12-27 来源:作者:

1 概述

1.1 定义

总有机碳(TOC)是将水样中的有机物中的碳通过燃烧或化学氧化转化成二氧化碳,通过红外吸收测定了二氧化碳的量,从而也就测定了有机物中的总有机碳.总有机碳包含了水中悬浮的或吸附于悬浮物上的有机物中的碳和溶解于水中的有机物的碳.后者称为溶解性有机碳(DOC)。

1.2 总有机碳的物理化学意义

总有机碳是反映水质受到有机物污染的替代水质指标之一,和其它水质替代指标一样,它不反映水质受到那些具体的有机物的特性.而是反映各个污染物中所含碳的量,其数量愈高.表明水受到的有机物污染愈多。1979年国际供水协会.将水源水质按DOC 值

分为4类.见表l:

表l 按DOC对水质分类mg/L

1 2 3 4

<1.5 2.5-3.5 4.5-6.0 >8.0

实际无污染中等污染严重污染极度污染

在日常检测中.一般水体的总有机碳或溶解性有机碳变化不会太大.一旦有突发性的增加,表明水质受到意外的污染。

2 分析方法

总有机碳(TOC),由专门的仪器——总有机碳分析仪(以下简称TOC分析仪)来测定。TOC分析仪,是将水溶液中的总有机碳通过燃烧或化学氧化转化为二氧化碳.测定其含量。利用二氧化碳与总有机碳之间碳含量的对应关系.从而对水溶液中总有机碳进行定量测定。

仪器按工作原理不同,目前主要有三种.可分为燃烧氧化法.过硫酸盐紫外氧化法和湿式氧化法。

3 与总有机碳相关的其它有机物替代水质指标

有机物替代指标除耗氧量COD Mn、化学需氧量COD Cr和总有机碳(TOC)外还有:生化需氧量(BOD)和紫外光消光值(Euv254)。

3.1 生化需氧量(BOD)

生化需氧量是在规定条件下微生物分解氧化有机物所消耗氧的量。它与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呈正相。自然界中的生化过程缓慢,水中有机物的碳化过程需10—20天可接近完成;完成硝化过程则需100天。故采用20℃温度下培养j天所消耗的水中溶解氧

的量。称之为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BOD5可反映水体中可生化有机物的50%-70%。3.2 紫外光消光值(Euv 254)

水中有机物如芳香烃,以及带共轭双键的化合物对紫外光有一定吸收.特别是水中的腐殖质物质其组成大多为芳烃化合物,故经常在260~3∞nm波长区域有一最大吸收值。Euv一般常用254nm作测定.水样的Euv值与水质腐殖质物质呈正相关。

所有有机物都可以被测定为总有机碳TOC.或者氧化后被测定为化学需氧量COD Mn,或者一部分被氧化测定为COD Mn有机物中的腐殖质及其分解物以及含共轭双键的有机物能被测定为紫外消光值Euv:对某一特定水样检测其TOC,COD Mn,CODcr BOD5及Euv项目它们之间呈一定的相关性:

4 降低水中有机碳的水处理工艺

降低水中有机碳的水处理工艺与降低水的耗氧量的水处理工艺是一致的。包括做好水源环境保护,在水处理上可采用生物预处理,强化常规处理.臭氧氧化及活性碳处理,也可在一定情况下采用膜法处理。

5 我国供水水质中的水平及国内外的限值

5.1 我国供水水质中总有机碳(TOC)的水平

国内各水司供水水质中总有机碳(TOC)的情况(mg/L)(略)

通过对三十几家水司1999 2000年水质数据的统计.有十二家水司做了该项目,出厂水共22份数据,TOC的平均浓度范围是0.59~5.41mg/L.其中3家水司占总数据13%的数据超过了4mg/L。由12份管网水数据可知TOC的平均浓度范围是0.7~3.97mg /L。

5.2 国内外水质标准中总有机碳(TOC)的限值

世界各地饮用水水质标准中总有机碳(TOC)的限值

来源建设部城市供水

2000年水质目

世界卫生组织

饮用水水质准

欧盟饮用水

水质指令98

俄罗斯饮

用水水质

英国供水

水质规则

法国用水水质

标准95—368

标规划则1996 /83/EC 标准2000

限值无具体限值无异常变化无具体指

标值

无异常变

不高于常浓度

6 与TOC相关的指标

一项对于美国饮用水的研究表明,当用氯气消毒时,若三氯甲烷浓度超过100μg/L(加拿大卫生组织的指导值)时,则处理后的水中总有机碳浓度大于或等于2mg/L。美国环保局的《消毒剂和消毒副产物规定》中指出,饮用水中总有机碳为2mg/L,水源水中为4mgjL时,才能确保消毒副产物的量被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加拿大卫生组织对于饮用水中溶解性及总有机碳未制定专门的指导值,而它只是推荐饮用水及水源水中总有机碳(TOC)在任何时候不能超过4mg/L(此值适用于氯气消毒,不适用于系统不经消毒或是采用其它途径消毒,如臭氧消毒等),并推荐了一些和溶解性及总有机碳有相关性的参数指标,如色度(目标值:l5TCU),总溶解性固体(目标值:500mg/L),浑浊度(最大允许值:1NTU),三卤甲烷(暂定最大值:100μg/L)

7 限值

根据国外的情况,总有机碳目前都未设定限值。根据国内有限的水质数据,尚难以制定TOC限值,故暂不定TOC限值。只说明无异常变化.高于正常浓度时,要探究其原因。

生活饮用水标准项目解读

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项目解读二氧化氯 时间:2007-12-27 来源:作者: 标准中的规定 长期以来,饮用水消毒采用氯和漂白粉作为消毒剂是供水界所公认的,但同时其消毒副产物对人所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因此,研究替代氯的消毒剂正在受到重视。其中除臭氧和氯胺外,二氧化氯是研究最多的,也是很有前途能替代氯的消毒剂。 1 概述 1.1 基本性质 二氧化氯为带有浅绿色的黄色有毒气体,其味道比氯更大。在工作区域空气中的极限允许浓度(以蒸汽计)为0.1g/L(一级危险度),有刺激性,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感官性质水中二氧化氯的味阈值和嗅阈值为0.4mg/L。 1.2 主要用途

二氧化氯用于水的消毒及控制水的气味/味道;可用作纤维素、纸浆、面粉和油的消毒剂;亦可做皮革的清洗和去鞣剂。 二氧化氯的消毒应用历史也超过50年,但真正被重视和应用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即人们认识到有机卤代物的危害及氯化消毒副产物的产生以后。二氧化氯具有广谱杀菌性,对绝大多数细菌和病原微生物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尤其对芽孢和病毒效果更明显。其杀菌活性在很宽的pH范围内都比较稳定(pH4--10),在水中的扩散速度比氯快、渗透能力比氯强,特别是在低浓度时。除高效杀灭微生物作用外,它还有高选择性的优点,即几乎不与水中的有机物作用产生有害的卤代有机物,其有机副产物主要是低分子量的乙醛和羧酸,其无机副产物主要是次氯酸盐,其次是氯酸盐和氯化物。 2环境水平和人体摄入途径 在处理水中二氧化氯可以很快的分解为亚氯酸盐、氯酸盐和氯离子,其中亚氯酸盐占多数。碱性条件下分解速度会加快。二氧化氯的摄入主要来源于饮用水。 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ClO 2能产生C10 2 -和ClO 3 -:2Cl0 2 +20H-→Cl0 2 -+Cl0 3 -+H20 在酸性条件下:Cl0 2+e→Cl0 2 - 由于二氧化氯的不稳定性.使得商业上不便制成压缩气体或浓缩液,必须现场制备:为此人们开发出稳定性二氧化氯,其有效二氧化氯含量在2%以上(W/V)。 3分析方法和可行性分析 二氧化氯目前常用的分析方法有碘量法(美国EPA((水和废水分析方法》20版45 00-Cl02B)、DPD法(卫生部《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一109.1N,N-二乙基对苯二胺-硫酸亚 铁铵滴定法》,美国EPA《水和废水分析方法》20版4500-Cl0 2 D\E法))和电流滴定法。 碘量法:可非常准确的测定溶液将I-氧化成I2的总能力。该方法主要用作标准 化校验C10 2 溶液的标准.一般不适用于工业生产水样中二氧化氯的测定。 电流滴定法:在需要区分测定水样中各种含氯成分时效果很好。这种测定方法区分测定各种氯化合物的精度和准确度很高,但需要有专用设备和较强的分析技能。 N.N-二乙基对苯二胺(DPD)法:优点是能够区分ClO 2 和其他形态的氯·且较易操作。虽然这种方法不如电流滴定法准确,但在一般情况下可得到比较满意的结果。

解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解读《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点题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已于2006年12月29日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同时发布的还有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方法国家标准。这些标准将于今年7 月1日起开始实施。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首次发布于1985年,已实施了20年,本次为第一次修订。经过修订,标准中的指标数量不仅由35项增至106项,还对原标准的8项指标进行了修订,指标限量也与发达国家的饮用水标准具有可比性。 生活饮用水对百姓健康安全非常重要,饮用水一旦出了问题,就会给百姓生活带来重大影响。这是一项必将对百姓生活和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国家标准。本篇文章对该标准中经过修订的各项指标进行全面解析,以加深广大读者对该标准的认识。 指标大有来头危害各不相同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106项指标包括微生物指标6项,毒理指标74项(其中,无机化合物指标21项,有机化合物指标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20项,消毒剂指标4项,放射性指标2项。各类指标中,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或潜在威胁的指标占80%左右,属于影响水质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即不直接影响人体健康的指标约占20%。 可能对生活饮用水卫生安全造成影响的物质究竟从何而来?据标准主要起草人、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研究员鄂学礼介绍,污染生活饮用水的微生物主要来自水源地的人畜粪便,还有医院排放的污水以及腐烂的动物尸体等。微生物指标超标,很容易引发传染性肠道疾病,包括世界卫生组织和很多国家的饮用水卫生标准,都将微生物指标放在第一位。我国原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只有总大肠菌群和菌落总数两项指标,新标准中增加的耐热大肠菌群(粪大肠菌群)和大肠埃希氏菌两项指标,均属于对总大肠菌群指标的细化,如果按照标准规定的发酵法检出这两种微生物或按照滤膜法监测超出限值,就说明生活饮用水受到微生物的污染。以上4项微生物指标都属于常规检验指标,还有两种原虫即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同属于微生物指标,列入新标准的非常规检验项目,国外突发性肠道传染病的相关报道中,很多都是由这两种原虫引发的。但微生物污染比较容易检出,也比较容易消除,只要按照相关规程操作,绝大部分水站都可 以做到。 原标准的毒理指标只有15项,新标准的毒理指标几乎是原标准的5倍,达到74项。其中的有机化合物指标由5项增至53项,无机化合物指标由10项增至21项。这些化合物的主要来源是农药和工业污染,我国不少地方的水源地农药污染比较严重,虽然如六六六、滴滴涕、乐果等农药已被禁止使用,但早些年使用过的这些农药仍残留在土壤中,短时间内

基层报表填报说明及指标解释——基表三

基层报表填报说明及指标解释——基表三 一、统计时间 统计时间:年月日至月日 二、主要指标解释 教财基表《企业办学民办学统计报表基层表》 教财基表填报范围:国有或国有控股企业(中央、地方)办普通高等学校(含独立学院)和成人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普通中学(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和成人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小学、成人小学、幼儿园;公民个人、社会团体、其他社会组织办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和成人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普通中学(高级中学、完全中学、初级中学)和成人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九年一贯制学校、普通小学和成人小学、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 ——企业办学民办学校中,凡涉及多类学校合在一起的,如完全中学、十二年一贯制学校和九年制学校,办学条件和教育经费收支可采取手工拆分和软件拆分两种方式填报;但凡涉及到幼儿园(学前班)的拆分只能采取手工拆分方式。 、手工拆分:填报单位按实际情况拆分,分别填入相应学校类别的报表中,其机构数按就高不就低只填报一个。 、软件拆分:由统计软件按学生数的一定比例自动拆分。 教财基表 .在职教职工。编制在学校或学校正式聘用(半年或一学期及以上,不含临时兼课教师),并从事教学、管理和后勤保障工作的固定人员。企业办各类学校的教职工数的划分还需以工资关系为准。 ()年初数:填报统计年度月日在职教职工。 ()年末数:填报统计年度月日在职教职工。 .年末离退休人员:填报学校离退休人员年末数,包括已纳入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并发放离退休费用的退休人员。 .学生数。填报经上级主管部门批准的各级各类具有学籍的在校学生数,其中: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实际在校学生数填列;中等职业学校填报具有学籍的全日制在校学生数。 ()年初数:填报统计年度月日的在册学生数。 ()年末数:填报统计年度月日的在册学生数。 说明: ——高等教育学校填报由教育主管部门下达招生计划、并具有正式学籍的学生数,包括博士生、硕士生、普通本科生、普通专科生、高职生、函授夜大学生、来华留学生、中专生等。 高等教育学校学生数=博士生×+硕士生×+普通本专科生(高职生)+函授夜大生÷+来华留学生×+中专生÷。 ——技工学校在校生数填报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具有正式学籍,国家承认学历的学生。不包括短期技能培训的学生数。 .年末校舍面积: 按统计年度月日实际数填报。校舍面积指产权归学校所有的各种教学及教学辅助用房、行政办公用房、生活服务用房及其他用房的建筑面积。不包括已交付使用但未完成固定资产移交的各种用房的建筑面积及尚未竣工的在建工程、借用(租用)的房舍或临时搭用的棚舍、房改中已售给教职工个人并完成固定资产移交的房屋面积。 “其中:危房”填报统计年度月日校舍建筑总面积中由授权机关按照建设部颁发的《危险房屋鉴定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进行鉴定,并出具危险房屋安全鉴定报告的校舍面积,包括、、三个级别。 .年末固定资产总值:填报统计年度末学校固定资产总价值,即会计报表固定资产科目的期末数。 ()房屋和建筑物:填报统计年度末学校固定资产中按固定资产分类的房屋和建筑物原值。 ()专用设备:填报统计年度末学校固定资产中按固定资产分类的专用设备原值。

填报说明及指标解释

填报说明及指标解释 1.统计表统计期限内容为时期指标。时期指标的统计年度为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9月30日。 2.统计表内所有价值量指标均以人民币为计量单位;凡以外币形式计算的价值量指标,均以2019年9月30日的汇率折合成人民币填写;所有价值量指标数字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其他所有数字一律取整。 3.统计表内填写项,有对应财务记录的,据实填列。 从业人员情况(A) 1.广告从业人员:指单位内从事广告经营业务活动的人员。主营广告企业的全部人员为广告从业人员,兼营广告企业内专业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人员为广告从业人员。 2.管理人员:指广告从业人员中从事行政、财务等管理工作的非业务人员。 3.创意设计人员:指广告从业人员中从事广告策划方案研究制定,以及从事广告文案、画面、声像等创意设计的人员。 4.业务人员:指除创意设计人员以外的,从事市场调查、销售推广、客户服务、后期制作、媒介执行等工作的人员。 5.其他人员:指上述第2-4条之外的其他广告从业人员。 经营情况(B) 企业单位填报 1.营业收入: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总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计算填列。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则以主营业务收入加其他营业收入代替填列。 2.广告业务收入:指企业经营广告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 3.营业成本:指企业在报告期内从事业务活动而发生的成本。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计算填列。未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以主营业务成本加其他业务成本代替填列。 4.广告业务成本:指企业营业成本中,用于广告业务的部分。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标准》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指标、水质分级、标准限值、水质检验以及标准的监督执行。 本标准适用于城乡集中式生活饮用水的水源水质(包括各单位自备生活饮用水的水源)。分散式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亦应参照使用。 2 引用标准 GB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8161 生活饮用水源水中铍卫生标准 GB11729 水源水中百菌清卫生标准 GB5750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法 3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分级 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分为二级,其两极标准的限值见表1。

3.1 一级水源水:水质良好。地下水只需消毒处理,地表水经简易净化处理(如过滤)、消毒后即可供生活饮用者。 3.2 二级水源水:水质受轻度污染。经常规净化处理(如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等),其水质即可达到GB5749规定,可供生活饮用者。 3.3 水质浓度超过二级标准限值的水源水,不宜作为生活饮用水的水源。若限于条件需加以利用时,应采用相应的净化工艺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质应符合GB5749规定,并取得省、市、自治区卫生厅(局)及主管部门批准。 4 标准的限值 4.1 生活饮用水水源的水质,不应超过表1所规定的限值。 4.2 水源水中如含有表1中未列入的有害物质时,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5 水质检验 5.1 水质检验方法按GB5750执行。铍的检验方法按GB8161执行。百菌清的检验方法按GB1729执行。 5.2 不得根据一次瞬时检测值使用本标准。 5.3 已使用的水源或选择水源时,至少每季度采样一次作全分析检验。 6 标准的监督执行 6.1 本标准由城乡规划、设计和生活饮用水供水等有关单位负责执行。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主管部门、卫生部门负责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 6.2 各级公安、规划、卫生、环保、水利与航运部门应结合各自职责,协同供水单位做好水源卫生防护区的保护工作。 附加说明: 本标准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本标准由建设部水质标准技术归口单位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广祥、江运通。 本标准委托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院负责解释。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_200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水源污染严重,居民生活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1985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已不能满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的需要。为此,卫生部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对原有标准进行了修订,联合发布新的强制性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下称“新标准”)。 2007年7月1日,由国家标准委和卫生部联合发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强制性国家标准和13项生活饮用水卫生检验国家标准将正式实施。这是国家21年来首次对1985年发布的《生活饮用水标准》进行修订。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修订是保证饮用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协调下,由卫生部牵头,会同建设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国家环保总局,组织卫生、供水、环保、水利、水资源等各方面专家共同参与完成了该项标准的修订工作。 新标准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加强了对水质有机物、微生物和水质消毒等方面的要求。新标准中的饮用水水质指标由原标准的35项增至106项,增加了71项。其中,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饮用水消毒剂指标由1 项增至4项;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放射性指标仍为2项。二是统一了城镇和农村饮用水卫生标准。三是实现饮用水标准与国际接轨。新标准水质项目和指标值的选择,充分考虑了我国实际情况,并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的《饮用水水质准则》,参考了欧盟、美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饮用水标准。 1985年出台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里,饮用水浑浊度的指标是“3-5”,新《标准》则将之提高到“1-3”,也就是说,抛开一大堆老百姓看不懂的理化指标不说,最直观能感受到的,是水色将更为清亮。

2014全国植保专业统计报表指标解释(填表说明)

全国植保专业统计报表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2014) 一、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防治面积及挽回损失[农市(农植)1表] 1.全国范围统计的病虫草鼠对象。 (1)农作物病虫害在全国范围统计的农作物病虫害(除检疫对象)共306种(类),这些病虫在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发生的都要统计。其他病虫统计对象由各省自定。 水稻病虫28种:〈1〉水稻稻瘟病(其中:穗颈瘟),〈2〉水稻纹枯病,〈3〉水稻白叶枯病,〈4〉水稻稻曲病,〈5〉水稻恶苗病,〈6〉水稻病毒病,〈7〉水稻线虫病,〈8〉水稻赤枯病,〈9〉水稻粒黑粉病,〈10〉水稻胡麻叶斑病,〈11〉二化螟,〈12〉三化螟,〈13〉稻纵卷叶螟,〈14〉稻飞虱(其中: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15〉大螟,〈16〉稻苞虫,〈17〉稻螨,〈18〉稻叶蝉,〈19〉稻赤斑黑沫蝉,〈20〉稻蓟马,〈21〉稻象甲,〈22〉稻负泥虫,〈23〉稻瘿蚊,〈24〉稻秆潜蝇,〈25〉稻螟蛉,〈26〉稻水蝇,〈27〉稻摇蚊,〈28〉稻蝗; 麦类病虫16种:〈1〉小麦锈病(其中:小麦条锈病、小麦叶锈病),〈2〉小麦赤霉病,〈3〉小麦白粉病,〈4〉小麦纹枯病,〈5〉小麦黑穗病,〈6〉小麦病毒病(其中:小麦丛矮病、小麦黄矮病),〈7〉小麦根腐病,〈8〉小麦全蚀病,〈9〉小麦霜霉病,〈10〉小麦黑胚病,〈11〉小麦线虫病,〈12〉小麦蚜虫,〈13〉麦蜘蛛,〈14〉小麦吸浆虫,〈15〉麦叶蜂,〈16〉麦杆蝇; 玉米病虫23种:〈1〉玉米大斑病,〈2〉玉米小斑病,〈3〉玉米丝黑穗病,〈4〉玉米锈病,〈5〉玉米纹枯病,〈6〉玉米褐斑病,〈7〉玉米灰斑病,〈8〉玉米弯孢菌叶斑病,〈9〉玉米尾孢菌叶斑病,〈10〉玉米青枯病,〈11〉玉米疯顶病,〈12〉玉米瘤黒粉病,〈13〉玉米根腐病,〈14〉玉米干腐病,〈15〉玉米茎腐病,〈16〉玉米顶腐病,〈17〉玉米病毒病(其中:玉米矮花叶病,玉米粗缩病),〈18〉玉米螟,〈19〉玉米蚜虫,〈20〉玉米叶螨(红蜘蛛),〈21〉玉米铁甲虫,〈22〉玉米蓟马,〈23〉玉米蛀茎夜蛾; 大豆病虫12种:〈1〉大豆锈病,〈2〉大豆霜霉病,〈3〉大豆病毒病,〈4〉大豆白粉病〈5〉大豆菌核病,〈6〉根结线虫病,〈7〉大豆胞囊线虫病,〈8〉大豆蚜虫,〈9〉大豆食心虫,〈10〉豆芫菁,〈11〉豆荚螟,〈12〉豆天蛾 马铃薯病虫13种:〈1〉马铃薯早疫病,〈2〉马铃薯晚疫病,〈3〉马铃薯环腐病,〈4〉马铃薯病毒病,〈5〉马铃薯黑胫病,〈6〉马铃薯青枯病,〈7〉马铃薯干腐病,〈8〉马铃薯疮痂病,〈9〉根结线虫病,〈10〉二十八星瓢虫,〈11〉蚜虫,〈12〉豆芫菁,〈13〉马铃薯块茎蛾; 其他粮食作物病虫8种:〈1〉高粱蚜,〈2〉粟灰螟,〈3〉甘薯天蛾,〈4〉甘薯黑斑病;〈5〉甘薯根腐病,〈6〉甘薯茎线虫病,〈7〉谷子黑穗病,〈8〉谷子白发病; 棉花病虫18种:〈1〉棉花苗病(其中棉立枯病、棉瘁倒病),〈2〉棉花铃病,〈3〉棉花枯黄病,〈4〉棉花炭疽病、〈5〉棉花角斑病,〈6〉棉花轮纹斑病,〈7〉棉蚜,〈8〉棉铃虫,〈9〉棉红铃虫,〈10〉棉红蜘蛛,〈11〉棉盲椿象,〈12〉棉小造桥虫,〈13〉棉大造桥虫,〈14〉棉花象甲,〈15〉棉花象鼻虫,〈16〉棉蓟马,〈17〉玉米螟,〈18〉烟粉虱; 油菜病虫7种:〈1〉油菜菌核病,〈2〉油菜病毒病,〈3〉油菜霜霉病,〈4〉油菜白锈病,〈5〉油菜蚜虫,〈6〉油菜甲虫,〈7〉油菜茎象甲; 花生病虫7种:〈1〉花生病毒病,〈2〉花生根结线虫病,〈3〉花生叶斑病,〈4〉花生炭疽病,〈5〉花生青枯病,〈6〉花生锈病,〈7〉花生蚜虫; 其他油料病虫7种:〈1〉向日葵菌核病,〈2〉向日葵锈病,〈3〉向日葵黄萎病,〈4〉向日葵列当,〈5〉胡麻枯萎病,〈6〉向日葵螟,〈7〉胡麻漏油虫; 苹果病虫18种:〈1〉苹果树腐烂病,〈2〉苹果炭疽病,〈3〉苹果轮纹病,〈4〉苹果白粉病,〈5〉苹果褐斑病,〈6〉苹果斑点落叶病,〈7〉苹果干腐病,〈8〉苹果锈病,〈9〉苹果叶螨,〈10〉山楂叶螨,〈11〉二斑叶螨,〈12〉桃小食心虫,〈13〉苹果小吉丁虫,〈14〉苹小卷

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Document serial number【UU89WT-UU98YT-UU8CB-UUUT-UUT108】

附件9 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报告年度:指评价表中指标统计年度,时间范围从填写评价表的上一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所有指标的填报时间范围,如无特殊指明,均为报告年度。(T-1)年指报告年度的前一年。(T-2)年指报告年度的前二年。 一、制造业指标解释 1、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指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总部和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控股企业(按实际控投权)等应该列入会计合并报表范围的所有企业的营业收入(销售收入),经按合并报表原则处理后的合并营业收入。包括工业性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房地产与旅游酒店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 2、企业利润总额: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消耗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亏损以“-”号表示)。包括企业的营业利润补贴收入,各种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3、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指企业销售产成品、试制半成品的收入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收入总额。 4、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总额:指企业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税金后的余额。 5、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指企业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用,包括列入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创技改等资金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分为内部支出和外部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指企业用于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费用,包括外协加工费。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外单位的经费。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分为科技活动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购买自制设备支出、其他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给其他单位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 6、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指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以及这三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费用的支出。 7、资产负债率:指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参考公式:资产负载率=(总额/总额)*100% 8、年缴纳的税金:主要指企业缴纳的各项税收之和。主要包括所得税、流转税、资源税、行为税等。 9、银行信用等级: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经营管理、履约情况、发展能力与潜力。信用等级分为AAA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C级和D级,共十个信用等级。 10、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指企业立项并开展研发(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当年)仍继续进行研发(制)的科技项目,包括当年完成、年内仍在进行、年内研发工作已告失败的项目,不包括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发的项目。从开发项目的性质看,包括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技术开发项目数、新工艺开发项目数、新服务开发项目数与基础研究项目数之和。 11、研发周期三年及以上的项目数:指研究开发周期在三年以上(含三年)的技术开发项目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l 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生活饮用水及其水源水水质卫生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城市生活饮用集中式供水(包括自建集中式供水)及二次供水。 2 引用资料 生活饮用水检验规范(200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l7051—1997)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1993 WHO Guideline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Addendum to Volume 2,1998 3 定义 3.1 生活饮用水:由集中式供水单位直接供给居民作为饮水和生活用水,该水的水质必须确保居民终生饮用安全。 3.2 城市:国家按行政建制设立的直辖市、市、镇。 3.3 集中式供水:由水源集中取水,经统一净化处理和消毒后,由输水管网送到用户的供水方式。 3.4 自建集中式供水:除城建部门建设的各级自来水厂外,由各单位自建的集中式供水方式。 3.5 二次供水:用水单位将来自城市集中式供水系统的生活饮用水经贮存或再处理(如过滤、软化、矿化、消毒等)后,经管道输送给用户的供水方式。 4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要求 4.1 生活饮用水水质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 4.1.1 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4.1.2 水中所含化学物质及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4.1.3 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4.2 生活饮用水水质规定 4.2.1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 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见表1。 表1生活饮用水水质常规检验项目及限值 项目限值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 色色度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它异色 浑浊度不超过l度(NTU)①,特殊

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

贫困户信息采集表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 一、填表说明 1.本表包括基本信息、家庭成员信息、致贫原因、收入情况、生产生活条件,以及帮扶责任人信息等六个部分。 填表人、联系电话、户主签字、填表日期等内容为纸质版采集表归档使用,不录入系统。 2.指标类型及填写说明 (1)字符型:填写数字或汉字,如家庭住址、联系电话、证件号码等。 (2)数值型:需填写数字,如务工时间、工资性收入等。 (3)选择项:需要勾选,如识别标准、贫困户属性等。 (4)是否项:需填写“是”或“否”,如饮水是否安全、是否通生产用电等。 3.有些指标,如是否独生子女户、是否双女户为部分省(区)选填指标,不需要的可以不采集,省里可以在纸质版采集时将该项内容剔除。 4.除选填项(联系电话、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外,其他指标项不得为空。如没有外出务工的贫困人口,“务工时间”填“0”。 二、指标解释 基本信息 1.联系电话(字符型) 一般为户主电话号码,也可以填写能够联系该户主的家庭成员、亲戚、邻居、村负责人电话。若为固定电话,需填写区号。 2.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字符型) 是指贫困户用于存取各类到户补贴资金所使用的具体开户银行和银行账号。

3.A17识别标准(字符型) 指贫困户所属范围,包括国家标准、省定标准和市定标准。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是指依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扶贫标准。省、市级农村扶贫标准是指某些省根据自身财力和农村低保标准,自行确定的省、市级农村扶贫标准。本指标由省级统一填报口径,由登记员填报。执行国家农村扶贫标准的省,登记员填写国家农村扶贫标准;执行省级农村扶贫标准的省,登记员填写省级农村扶贫标准。 4.A18贫困户属性(字符型) 包括一般贫困户、低保贫困户、五保贫困户。 “一般贫困户”是指狭义的贫困户,指家庭有劳动能力,且家庭人均纯收入低于国家贫困识别标准的农户。 “低保贫困户”是指享受了国家低保待遇,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国家贫困识别标准的农户。低保贫困户享受国家低保和扶贫双重待遇。 “五保贫困户”是指享受了国家五保待遇,家庭人均纯收入仍低于国家贫困识别标准的农户,五保贫困户享受国家五保和扶贫双重待遇。五保贫困户一般为分散供养的五保户。 5.A19是否军烈属(是否项) 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的简称,在役军人因公牺牲,其家属称军烈属。 6.A20是否独生子女户、A20是否双女户(是否项) 是指具有《独生子女证》或《二女证》的农户或经县级计生部门甄别并出具证明的农户。 家庭成员信息 1.A1姓名(字符型) 填写家庭成员的姓名,以本人身份证登记的名字为准,如无身份证,则以户口薄上登记的名字为准。

《学生基本信息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学生基本信息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 篇一:学生信息采集表、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1 学生基本信息表 学校名称: 填表人:填表日期:审核人:审核日期: 指标解释及填报说明(带星号的为必填项): ★1.姓名: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国人正式的汉字姓名)。★2.性别:1-男,2-女。★3.出生日期:在公安户籍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记载的时间日,年填4位数字、月填2位数字、日期填2位数字。如:“20110101”。★4.出生地:学生出生所在的行政区划。请先查找出生地行政区划,并在代码后加6个0,如:“430105000000”。★5.籍贯:祖居或本人出生的地方,现多用于父辈以上的居住地。★6.民族:学生的民族,以户口本为准。★7.国籍/地区:学生所属的国籍/地区。 ★8.身份证类型:可证明学生身份的证件类型:1-居民身份证,6-香港特区护照/身份证明,7-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8-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9-境外永久居住证,A-护照,Z-其他。身份证件类型为Z-其他时,身份证件号可不填,但学校需提供学生在本校就读证明(需学生和家长签字,学校盖章,提交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备案)。 ★9.身份证件号: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身份证件类型

为Z-其他以外的证件类型时,身份证件号必填。★10.港澳台侨外:在大陆上学,持非大陆身份证明的学生的来源类型,分为:‘00-否,01-香港同胞,02-香港同胞亲属,03-澳门同胞,04-澳门同胞亲属,05-台湾同胞,06-台湾同胞亲属,11-华侨,12-侨眷,13-归侨,14-归侨子女,21-归国留学人员,31-非华裔中国人,41-外籍华裔人,51-外国人,99-其他。★11.政治面貌:分为:“01-中共党员,02-中共预备党员,03-共青团员,13-群众”。★12.健康状况:学生的身体情况,分为:“10-健康或良好、20-一般或较弱、30-有慢性病、40-有生理缺陷、50-残疾”。★13.照片:导入学生的照片。 14.姓名拼音:姓名全称的汉语拼音。 15.曾用名:曾正式使用过的姓名。 16.身份证件有效期:身份证件上显示的有效期限。★17.户口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所在行政区划。请先查找户口所在地行政区划,并在代码后加6个0,如:“430105000000”。★18.户口性质: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学生户口的类别,分为“1-农业户口,2-非农业户口”。 19.特长:填写学生特长信息。 20.学籍辅号:填写各省本地的学生编号,用于地方系统与中央系统对接。★ 21.班内学号:学生班级内编码。★22.年级:学生就读年级。如:“小学2013级,中学2013级”。 ★ 23.班级:学生就读班级。4位入学年份+1位学段编号+2位班级编号,其中学段编号为1-小学,2-初中。如:2013101。★24.入学年月:入小学一年级或初中一年级的时间,年填4位数字、月填

生活饮用水中常见指标意义

生活饮用水中常见指标意义 1.硬度:人体对水的硬度有一定的适应性,改用不同硬度的水(特别是高硬度的水)可引起胃肠功能的暂时性紊乱。水的硬度过高,更易在配水系统中形成水垢。2.溶解性总固体:水中溶解性总固体主要包括无机物,主要成分为钙、镁、钠的重碳酸盐、氯化物和硫酸盐。当其浓度增高时可使水产生不良的味觉,并能损坏配水管道和设备。它是评价水质矿化程度的重要依据。 3.氰化物: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有剧毒,作用于某些呼吸酶,引起组织窒息。首先影响呼吸中枢及血管舒缩中枢,慢性中毒时,甲状腺激素生成量减少。它使水呈杏仁气味,其味觉阈浓度为0.1mg/L,国家标准不得超过0.005mg/L。4.砷:天然水中含微量的砷,水中含砷量高,除地质因素外,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农药的污染。对人体的损伤以慢性中毒为主,表现为皮肤出现白斑,随后逐步变黑,角化肥厚呈橡皮状,发生龟裂性溃疡。长期饮用砷含量高的水,还可使皮肤癌发病率增高。 5.汞:为剧毒,可致急、慢性中毒,汞及其化合物为脂溶性,主要作用于神经系统、心脏、肾脏和胃肠道。水中汞主要来自工业废水和废渣。地面水中的无机汞,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毒性更大的有机汞,并可通过食物链在水生生物(如鱼、贝类等)体内富集。人食用这些鱼、贝类后,可引起慢性中毒,如日本所称的“水俣病”。 6.镉:也是有毒元素,主要来自工业污染,食用被镉污染的食物和水可能造成慢性中毒,在日本发生的“痛痛病”就是典型例子。 7.铅:并非机体必需元素。常随饮水和食物进入人体,摄入量过高可引起中毒。儿童、婴儿、胎儿和妊娠妇女对环境中的铅较成人和一般人群更为敏感。8.铬:污染来源有:工业废水和含铬废渣淋洗渗入。三价铬是人体必须的微量元素,六价铬的毒性比三价铬高数十倍至百倍,铬中毒大都由六价铬引起;经口摄入含铬量高的水可引起口腔炎、胃肠道烧灼、肾炎和继发性贫血。

饮用水卫生标准

饮用水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Sanitary standard for drinking water UDC 613.3 GB5749-85 1 总则 1.1 为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向居民供应符合卫生要求的生活饮用水,保障人民的身体健康,特制订本标准。 1.2 本标准由供水单位和规划设计等有关单位负责执行。各级卫生防疫站、环境卫生监测站负责监督和检查执行情况。 在新建、扩建、改建集中式给水时,供水单位的主管部门必须会同卫生、环境保护、规划、城建和水利等单位共同研究用水规划,确定水源选择、水源防护和工程设计方案,认真审查、设计,做好竣工验收,经卫生防疫站同意後,方可投入使用。 分散式给水的水源选择、水质鉴定、卫生防护和经常管理,由供水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委派当地有关单位研究决定。 各级公安、规划、卫生、环境保护等单位必须协同供水单位,按标准规定的防护地带要求,做好水源保护工作,防止污染。

1.3 本标准适用於城乡供生活饮用的集中式给水(包括各单位自备的生活饮用水)和分散式给水。 2 水质标准和卫生要求 2.1 生活饮用水水质,不应超过下表所规定的限量。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项目标准 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色色度不超过15度,并不得呈现其他异色 浑浊度(度) 不超过3度,特殊情况不超过5度 嗅和味 不得有异臭、异味 肉眼可见物 不得含有 pH 6.5-8.5 总硬度(以CzCO3,计)(mg/L) 450 铁(Fe)(mg/L) 0.3

锰(Mn)(mg/L) 0.1 铜(Cu)(mg/L) 1.0 锌(Zn)(mg/L) 1.0 挥发性酚类(以苯酚计)(mg/L) 0.002 硫酸盐(mg/L) 250 氯化物(mg/L) 250 溶解性总固体(mg/L) 1000 毒理学指标氟化物(mg/L) 1.0 氰化物(mg/L) 0.05 砷(As)(mg/L) 0.05 硒(Se)(mg/L) 00.01 汞(Hg)(mg/L) 0.001 镉(Cd)(mg/L) 0.01

填表说明和指标解释

2011年年度“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业务信息报送系统”填报说明 一、填表对象要求 取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 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企业 一、名词解释 1.期初:年报报表中的期初是指年初,比如2011年年报中的期初是指2011年1月1日。 2.期末:年报报表中的期末是指年末,比如2011年年报中的期末是指2011年12月31日。 3.代偿回收额:填写本期实际回收的担保代偿金额。 4.担保代偿额:指担保机构发生代偿的金额,报表中担保代偿额的“本期增加值”指本年新增的担保代偿额,不扣除追偿额。 5.担保损失额:担保损失额指有诉讼判决书或仲裁书和强制执行书,或者其他足以证明损失已形成的证据,证明担保代偿已无法收回的部分。 6.委贷:委贷是由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及个人等委托人提供资金,由金融机构(即受托人)根据委托人确定的贷款对象、用途、金额、期限、利率等发放的贷款。受托金融机构只负责代为发放、监督使用并协助收回,从中只收取手续费,不承担任何形式的贷款风险。

7.存入保证金:指担保机构按照担保合同约定向受保企业收取的一定数量的保证金,构成担保机构的一项流动负债。 8.贷款担保:担保机构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含小额贷款公司或信托公司)约定,当被担保人不履行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贷款债务时,由担保机构依法承担合同约定的担保责任。主要包括企业融资类贷款担保及个人消费类贷款担保等。 9.票据承兑担保:指债务人以外的第三人对票据承兑所发生的债务予以保证的行为,包括银行承兑汇票担保、商业汇票担保及其他票据担保等。 10.信用证担保是指客户向银行申请开立信用证时,融资性担保机构就客户依约偿债能力向银行提供的担保 11.信托计划担保:为保证购买信托计划的投资人利益,为信托计划的发行人,对投资人投资本金的安全以及约定的收益而担保的一种担保。 12.短期融资券担保:为短期融资券的发行人提供担保,以保证债券到期本金、利息的及时偿还。 13.融资租赁担保:融资租赁担保是指承租人采用租赁方式取得设备时,委托担保人为出租人提供保证。当承租人未按租赁合同规定的期限给付租金时,由担保人代为给付。 14.非融资性担保:包括诉讼保全担保及履约担保,如投标担保、预付款担保、工程履约担保、尾付款如约偿付担保等。 15.履约担保:受保企业履行了其所应履行的合同义务之后,保证人将保证购销合同中有关货款支付、货物供应等结算条款或违约金支付条款得到执行的业务。

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道路运输企业等级评定填表说明及指标解释 一、《道路旅客(货物)运输企业等级评定申请表》 该表由申报企业填写,由受理申报道路运输协会进行初审,并将初评意见填写在相应的栏目,申请材料审查合格后,对于不属本级评定的,连同原始材料一起报送上一级道路运输协会。 (一)基本情况 1. 企业名称:是指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进行企业法人登记的名称,填写时必须是企业全称。 2. 主管单位:是指企业的上级主管部门单位,企业无主管部门的,应填“无”。 3. 成立时间:是指企业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核准,登记注册的时间。 4. 经济性质:是指企业类型,按照企业营业执照上的经济性质填写。 5. 开户银行及帐号:是指企业基本账户的所在银行与帐号。 6. 营业执照号:是指企业营业执照登记编号。 7. 经营许可证号:是指道路运输管理部门核发的道路运输企业经营许可证的编号。

8. 注册资本:是指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资金。 9. 详细地址及邮编:是指企业总部所在地的地址及邮编。 10. 联系电话、传真:是指企业主要行政部门(经理办公室等)的电话、传真。 (二)资产情况 11. 资产总额: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包括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 12. 企业资本金: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者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总额。按照投资主体分为国家资本金、法人资本金、个人资本金和外商资本金。 (1)国家资本金:指有权代表国家投资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以国有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2)法人资本金:指其法人单位以其依法可以支配的资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3)个人资本金:指社会个人或企业内部职工以个人合法财产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4)外商资本金:指外国投资者以及我国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投资者投入企业形成的资本金。 13. 客(货)运资产原值:指企业客(货)运总资产。

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附件8: 指标解释和填报说明 报告年度:指评价表中指标统计年度,时间范围从填写评价表的上一年1月1日到12月31日。所有指标的填报时间范围,如无特殊指明,均为报告年度。(T-1)年指报告年度的前一年。(T-2)年指报告年度的前二年。 一、制造业指标解释 1、企业营业收入总额:指技术中心所在企业总部和其下属分公司、子公司、控股企业(按实际控投权)等应该列入会计合并报表范围的所有企业的营业收入(销售收入),经按合并报表原则处理后的合并营业收入。包括工业性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房地产与旅游酒店服务等第三产业的营业收入。 2、企业利润总额:指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收入扣除各种消耗后的盈余。反映企业在报告期内实现的盈亏总额(亏损以“-”号表示)。包括企业的营业利润补贴收入,各种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3、企业产品销售收入总额:指企业销售产成品、试制半成品的收入和提供工业性劳务收入总额。 4、企业产品销售利润总额:指企业销售收入扣除成本、费用、税金后的余额。 5、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额:指企业实际支出的全部科技活动费用,包括列入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以及技创技改等资金实际用于科技活动的支出。不包括生产性支出和归还贷款支出。科技活动经费支出总额分为内部支出和外部支

出。 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指企业用于内部开展科技活动实际支出的费用,包括外协加工费。不包括委托研制或合作研制而支付外单位的经费。科技经费内部支出按用途分为科技活动人员劳务费、原材料费、购买自制设备支出、其他支出。 科技活动经费外部支出:指企业委托其他单位或与其他单位合作开展科技活动而支付给其他单位的经费,不包括外协加工费。 6、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额:指在企业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中用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三类项目以及这三类项目的管理和服务费用的支出。 7、资产负债率:指负债总额除以资产总额的百分比,也就是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例关系。参考公式:资产负载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8、年缴纳的税金:主要指企业缴纳的各项税收之和。主要包括所得税、流转税、资源税、行为税等。 9、银行信用等级:衡量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经营管理、履约情况、发展能力与潜力。信用等级分为AAA 级、AA级、A级、BBB级、BB级、B级、CCC级、CC级、C 级和D级,共十个信用等级。 10、企业全部科技项目数:指企业立项并开展研发(制)工作、以前年份立项(当年)仍继续进行研发(制)的科技项目,包括当年完成、年内仍在进行、年内研发工作已告失败的项目,不包括委托外单位进行研发的项目。从开发项目的性质看,包括新产品开发项目数、新技术开发项目数、新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完整版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新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 GB 5749—2006 代替GB 5749-85 2007-07-01 实施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前言 本标准全文强制。 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GB 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本标准与GB 5749-8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水质指标由GB 5749-85的35项增加至106项,增加了71项;修订了8项;其中: ——微生物指标由2项增至6项,增加了大肠埃希氏菌、耐热大肠菌群、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修订了总大肠菌群;——饮用水消毒剂由1项增至4项,增加了一氯胺、臭氧、二氧化氯; ——毒理指标中无机化合物由10项增至21项,增加了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锑、钡、铍、硼、钼、镍、铊、氯化氰;并修订了砷、镉、铅、硝酸盐;

毒理指标中有机化合物由5项增至53项,增加了甲醛、三卤甲烷、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1,1,1-三氯乙烷、三溴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环氧氯丙烷、氯乙烯、1,1-二氯乙烯、1,2-二氯乙烯、三氯乙烯、四氯乙烯、六氯丁二烯、二氯乙酸、三氯乙酸、三氯乙醛、苯、甲苯、二甲苯、乙苯、苯乙烯、2,4,6-三氯酚、氯苯、1,2-二氯苯、1,4-二氯苯、三氯苯、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丙烯酰胺、微囊藻毒素-LR、灭草松、百菌清、溴氰菊酯、乐果、2,4-滴、七氯、六氯苯、林丹、马拉硫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五氯酚、莠去津、呋喃丹、毒死蜱、敌敌畏、草甘膦;修订了四氯化碳;——感官性状和一般理化指标由15项增至20项,增加了耗氧量、氨氮、硫化物、钠、铝;修订了浑浊度; ——放射性指标中修订了总α放射性。 ——删除了水源选择和水源卫生防护两部分内容。 ——简化了供水部门的水质检测规定,部分内容列入《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增加了附录A。 ——增加了参考文献。 本标准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为准备水质净化和水质检验条件,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三卤甲烷、微囊藻毒素-LR等4项指标延至2008年7月1日起执行。

填报说明、指标解释、逻辑关系资料

填报说明、指标解释及逻辑关系式 一、填报说明及要求 1.本统计报表需要统计事业单位(含“有参公管理人员的单位”)、“配备工勤人员的机关单位”和“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有关情况;其中,“参公管理事业单位”的情况仅仅填写PS1表。 2.在本统计报表的封面及各张表格中,需要签字或者盖章的,一定要按要求做到位。 3.按照管理体制权限,谁管理的人员谁负责统计;按照单位的隶属关系,对人员进行分系统分层次统计。原则上由人员人事关系所在单位负责统计;特别是对于干部和人事两个方面接受不同主管部门(单位)双重管理的,由负责人事管理的一方负责统计,另一方注意避免重复统计。 4.在两个以上单位兼职的,按最高职务统计。负责统计填报的单位,要主动与兼职的单位联系,以防止重统漏统。已到新单位任职,但其工资关系暂保留在原单位的人员,由其新任职单位按其新任职务进行统计。 5.同时聘用在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人员(又称“兼职人员”、“双肩挑人员”):在PS2、PS3、PS4、PS5、PS7、PS8号表,既统计为管理人员,也统计为专业技术人员;在PS10号表中仅统计为管理人员。 6.增加、减少和晋升等动态数字的统计起止时间为2015的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

7.甲栏:指横读栏目。乙栏:指竖读栏目。 8.事业单位岗位分为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和工勤技能岗位三种类别。管理岗位分为10个等级,省以下事业单位管理岗位分为8个等级,按现有厅级正职、厅级副职、处级正职、处级副职、科级正职、科级副职、科员、办事员依次分别对应三至十级管理岗位。专业技术岗位分为13个等级:其中高级岗位分为7个等级,即一至七级;正高级岗位包括一至四级,副高级岗位包括五至七级;中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八至十级;初级岗位分为3个等级,即十一至十三级,十三级是员级岗位。工勤技能岗位包括技术工岗位和普通工岗位,其中技术工岗位分为5个等级,即一至五级,依次分别对应高级技师、技师、高级工、中级工、初级工;普通工岗位不分等级。 二、主要指标解释 参公管理事业单位仅参加填写PS1表。 (一)人社统PS1号表 1. 编制数量:指编制管理部门核准的编制数。 2.从业人员总数:指统计数字截止日,指本单位所有工作人员,但不含退休返聘人员、借调人员。 3.在册正式工作人员:指本单位在编人员和经上级部门批准超编配备的人员。 4.劳务(人事)派遣人员:指统计数字截止日,本单位通过劳务(人事)派遣方式使用的所有人员。 5.退休人员:指截止本年12月31日,实有退休人员的总人数。 6.系统:事业单位隶属的部门所在的系统。 7.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单位:指事业单位中,经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