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质量考核评分标准(二级医院)

合集下载

产房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产房护理质量评价标准

产房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产房护理质量评价标准产房护理质量评价标准(100分)项目内容标准要求分值1查看现场,布局不符要求扣1分,流程不合理扣1分,三区划分不清扣1分,其余一项不符要求扣20.5分查看现场,不符合要求一项扣0.5分2评分方法计分查看现场,一项不符合要求扣0.5分1.设立独立产房或在VIP病房内设立产床,感染产房与非感染产房分开。

有向手术室迅速转移的通道,有条件者可在产房设立产科手术室。

2.布局合理,流程符合要求,按无菌--清洁污染原则流向,严格划分非限制区、半限制区、限制区,分区明确,并设分区隔断门,设置双通道,污洁分流。

标识齐全、规范、醒目。

保持产房内安静,定时通风,无异味、地面整洁无污物。

23.普通待产室:设可调式待产床2~4张,每床使用面积不少于6m,两床距离≥1m;室内设卫生间(洗手池、沐浴设施、坐式便器);有氧气及负压等设备带、空调设施及空气消毒设备;安装纱窗、活动式窗帘、隔帘或屏风;房门宽布局度以“待产床”出入为标准,其它配置同病房要求。

护理设施2管理4.普通分娩室:床位设置合理,每张产床使用面积不少于16m。

安装固定无影(15质量灯、多功能设备带、空气消毒设备、感应门,有无菌物品存放柜、药物柜,摆分)(60放符合要求;设计时壁挂钟(带秒针)、新生儿体重电子秤;治疗操作台、远红分)外幅射新生儿抢救台、记录台;治疗车、冲洗车、仪器车、抢救车、电暖箱、可移动式污物桶;常用助产器械(产钳、胎头吸引器、阴道牵拉器、大窥阴器、穿颅钳、宫颈钳等)、心电监护仪、胎心监护仪、多普勒胎心听诊仪、软皮尺、骨盆测量仪;新生儿复苏器械(新生儿复苏囊、大小复苏面罩、各种型号气管导管、婴儿低压吸引器、吸痰管、新生儿喉镜);静脉切开专用盘、电动吸引器及吸引专用盘。

墙上挂产后大出血、产时子痫、羊水栓塞、新生儿窒息等抢救程序图。

除必备药品和常用抢救包之外,另配置产后出血抢救专用药盘或包、产时(产后)子痫抢救专用药盘或包、羊水栓塞抢救专用药盘或包、新生儿窒息抢救专用药盘。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

《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附件2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2022年版)为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妇幼健康服务机构标准化建设与规范化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卫妇幼发〔2022〕54号)精神,加快建成功能健全、服务完善、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立完善妇幼保健机构评审评价体系,促进妇幼保健机构加强自身建设和管理,更好地履行妇幼公共卫生职能,不断提高医疗保健服务质量,保证医疗保健服务安全,提高妇幼保健机构整体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保健服务需求,在总结以往妇幼保健机构评审和日常管理经验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从妇幼保健院发展方向、辖区业务管理、服务流程、服务质量与安全、社会评价等多角度对妇幼保健院实施考核;充分体现以妇女儿童健康为中心,为妇女儿童提供安全、便捷、优质的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妇女儿童健康。

本标准共6章66节,设置304条标准与监测指标。

第一章至第五章共60节274条标准,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实地评审,并作为妇幼保健院自我评价与改进之用。

第六章共6节30条监测指标,用于对二级妇幼保健院的运行、服务质量与安全指标的监测与追踪评价。

本标准适用于二级妇幼保健院,其他妇幼保健机构可参照使用。

特别说明:在本标准中引用的疾病名称与ICD-10编码采用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疾病和有关健康问题的国际统计分类》第十次修订本第二版(北京协和医院、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分类家族合作中心编译)。

在本标准中引用的手术名称与ICD-9-CM-3编码采用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的《国际疾病分类手术与操作》第九版临床修订本2022版(刘爱民主编译)。

第一章保证妇幼保健院正确的发展方向一、坚持妇幼卫生方针,保证正确的发展方向(一)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和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

(二)是由政府举办、不以营利为目的、具有公共卫生性质的公益性事业单位。

产房质量评分标准

产房质量评分标准

产房设置齐全,布局合理
10
产房基本设施及设备齐全并正常运转
10
产科急救药品齐全安全、有效。
10
产房质量指标:共20分 指标名称 会阴侧切率(综合医院) 会阴侧切率(专科医院) 早吸吮、早接触率
标准 10 10
考核方法与评分要点 查验相关人员的《母婴保健技术考核合格证书》。一人无证者或证件过期者扣1分,扣完为 止。10%人员无证该项不合格,取消其执业资格。 查产房制度,包括:待产室工作制度、产房工作制度、隔离产房工作制度、产房消毒隔离 制度。失血性休克、羊水栓塞、DIC抢救、子痫、心衰、新生儿窒息复苏抢救等流程缺一项 扣1分,一项执行不力扣0.5分,抽查工作人员对工作制度的熟悉程度。产房消毒隔离制度 必查,达不到规定扣1分。 产房人员职责,包括:产房护士长职责、产房各级人员职责,缺一项扣1分,执行不力扣 0.5分,抽查工作人员对职责的履行情况。 (1)病历:产程图、产程记录、分娩记录、产房-母婴同室病房交接记录、新生儿24小时 记录、母婴核查单(2)会阴侧切指征、接产使用的纱布器械双人清点记录、产后观察记录 。抽5份病历,一份不合格扣2分。无产后观察记录者不得分。 接生登记本、死胎处置登记本、胎盘处置登记本、传染病产妇终末消毒登记本,消毒登记 本,缺一种扣1分,登记项目不全一种扣0.5分。 产房内设分娩室、待产室、隔离产房等,严格划分限制区、半限制区、非限制区,区域之 间标志明确。(1)产房周围环境清洁,无污染源,墙面及地面易清洗,面积不少于60m2。 (2)隔离产房:年分娩量大于500人次,必须设隔离产房,年分娩量小于500人次,未设隔 离产房者,查看传染病人产后终末消毒处理记录。一个房间布局不合理扣1分。 产床、器械台、无菌器械敷料柜、抢救药品柜、手术照明灯、婴儿磅称、负压电动吸引器 、挂钟、血压计、听诊器、听筒、胎心多普勒、胎心监护仪、多功能监护仪、消毒产包、 各式产钳、各号胎头吸引器、宫颈探查包、新生儿窒息抢救设施(新生儿复苏台、吸痰器 、气管插管、复苏气囊、给氧面罩、新生儿喉镜),氧气装置、侧切缝合器械、开口器、 舌垫、舌钳、导尿管、担架车。产科基础设施设备配备率达100%,千元以上设备每缺一件 扣1分,千元以下的设备每缺一件扣0.5分,一件不能正常使用扣0.25。扣分>6分该项不合 格。 产房应配备以下基本抢救药品:宫缩剂:缩宫素、麦角新碱、卡孕栓或米索前列醇;心血 管系统药物:西地兰、罂粟碱、肾上腺素、阿托品、654-2;降压药:硫酸镁、心痛定、酚 妥拉明;升压药:阿拉明、多巴胺;镇静药:安定、杜冷丁、冬眠灵、非那根、鲁米那; 利尿剂:甘露醇、速尿;止血剂:止血敏、立止血、止血芳酸、凝血酶原复合物、维生素 K1;扩容剂:生理盐水、林格氏液、低分子右旋糖酐、5%、10%葡萄糖注射液;纠酸药:5% 碳酸氢钠;麻醉药: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的卡因;其它:氨茶碱、纳络硐、地塞米松、肝 素。要求品种齐全,产科抢救药品配备率达98%,合格率达100%,排列有序,每缺一种药品 /有过期药品扣0.1分,扣完为止。 标准分 30%以下,每超1%扣0.5分 15%以下,每超1%扣0.5分 90%以上,每低1%扣0.5分

产科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估标准

产科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估标准

产科质量管理制度和质量评估标准篇一:产科质量控制方案和评估标准产科质量控制方案和评估标准保障母亲和婴儿健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产科服务的宗旨,提高产科质量直接关系到两代人的健康、家庭完整以及社会的和谐稳定,为加强全省各级医疗保健机构产科建设与管理,依法规范产科服务,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省的、我市的实际,制定安陆市妇幼保健院产科质量控制基本标准。

一、功能任务1、依法开展母婴保健技术服务;2、承担孕前、孕期保健,正常分娩及产褥,高危孕产妇的抢救等工作,并接收下级医疗保健机构的高危孕产妇的转诊;3、指导辖区内产科技术发展,承担基层妇保、妇产科人员的实习进修与培训任务;4、开展爱婴、爱母活动,倡导自然分娩,实施母乳喂养;5、推广产时服务新模式及产科相关适宜技术;6、为孕产妇提供卫生、营养、心理等方面的医学指导与咨询;7、依法做好孕产期各项服务资料的收集、登记、统计分析和上报工作8、配合完成卫生行政部门下达的指令性调研工作;10、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配合当地妇幼卫生工作对本地区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进行调查分析,提供资料和进行评审,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二)二级医院在一级医院基础上,还需承担以下工作:1、各种病理妊娠(包括异位妊娠及各种流产);2、妊娠合并各种内外科疾病;3、妊娠合并性传播性疾病;4、异常分娩及分娩期并发症;5、胎儿发育异常及死胎;6、多胎妊娠及羊水异常;7、能解决难产问题,并接受一级医院转诊的孕产妇;8、依法开展产前咨询及产前筛查工作;9、指导下级医院产科技术发展,接受下级医院的妇保、妇产科人员的实习进修与培训任务。

二、设置标准与条件开展产科技术服务的医疗保健机构,必须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和《母婴保健技术服务许可证》。

医院产科设置按《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要求执行,妇幼保健院按卫生部妇幼保健机构等级评审标准执行。

(一)布局与设备配置1、医院应有独立的妇产科。

(1)科室设置门诊:有独立的产科诊断室,设有产科门诊及产科高危门诊。

二级妇产医院评审标准

二级妇产医院评审标准

二级妇产医院评审标准一、医院规模。

1. 二级妇产医院应具备较大的规模,拥有完善的医疗设施和技术设备,能够满足较大规模的妇产科病人需求。

2. 医院应设有专门的妇产科病房和手术室,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3. 医院应具备较强的医疗团队,包括妇产科专家、护士、麻醉师等,能够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二、医疗技术水平。

1. 医院应具备先进的医疗技术设备,能够进行各类妇产科手术和诊疗服务。

2. 医院的医疗团队应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和丰富的临床经验,能够独立完成各类妇产科手术和诊疗工作。

3. 医院应具备较强的医疗科研能力,能够不断引进和应用新的医疗技术,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医疗质量管理。

1.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医疗流程、病历管理、医疗事故处理等方面的规范和制度。

2. 医院应定期进行医疗质量评估和审核,及时发现和解决医疗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

3. 医院应加强医疗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安全和权益。

四、医疗服务水平。

1. 医院应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妇产科医疗服务,包括孕前检查、孕期保健、分娩护理、产后康复等方面的服务。

2. 医院应注重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良好的医疗环境和人性化的护理服务。

3. 医院应加强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合作,建立健全的转诊和联合诊疗机制,提高医疗服务的连续性和协同性。

五、医院管理水平。

1. 医院应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包括人事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制度。

2. 医院应加强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3. 医院应加强对医疗团队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六、医院文化建设。

1. 医院应营造和谐、和睦的医疗环境,倡导医德医风,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素养和服务态度。

2. 医院应加强对患者和家属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3. 医院应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传播健康知识,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产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产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
产房护理质量考核标准(1) 项目 考核标准
1.环境清洁、安静,无污染源,区域相对独立,与产科病房、母婴室、不产尘、不积尘、耐腐蚀、防潮防霉、容易清洁,分 娩室内与室内空气直接接触的外露材料不得使用木材和石膏。 产房建筑、 布局设计 3.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 20分 4.严格划分无菌区、清洁区、污染区,设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无菌物 品存放间;设刷手间、待产室、隔离待产室、办公室、更衣室等:污染 间、卫生间、车辆转换处,区域间标志明确,区域管理,符合医院感染 要求。 5.每一间分娩室内限设一张产床。天花板、墙壁、墙角无蜘蛛网及污物 。 1.产房宽敞,空气畅通、物表清洁。 2.每日定时空气消毒,日常环境监测符合要求;产妇分娩后应及时进行 清洁、消毒后才能再次使用。 分娩室环境 3.分娩室实施连台助产,必须对分娩室工作区域及接触病人及其血液、 20分 体液的设施、仪器设备,物体表面、分娩台面、灯、地面等进行清洁、 消毒处理才能再次使用。 4.对患者有或疑似传染病的产妇应隔离待产、分娩,分娩后根据传播途 径进行终末消毒处理。 1.助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2.接触产妇皮肤、面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用一消毒。 消毒 隔离 20分 3.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4.可重复使用医疗器械(具)的清洗、消毒应由消毒供应中心执行及提 供。
标准分 2 1 1 1 5
制度管理5 分
10
3.医护人员在助产过程中,必须遵守无菌技术原则,处理脐带或缝合伤 院感管理35 口前应更换无菌手套、手术剪;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实施标准预防 分 4.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无菌操作技术,定期接受医院感染知识与技术的再 培训 5.产房的医疗废物管理应当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进行分 类处理;胎盘不得买卖 6.产妇应按要求着装进入产房,非专业医务人员未经许可不得随意进出 产房

妇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表格

妇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表格

妇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表格
一、环境卫生
1. 病房卫生:病房内地面清洁无异味,床单被套整洁干净,空气新鲜通风,垃圾及时清理。

2. 洗手间卫生:洗手间内设备齐全干净,纸巾、肥皂齐全常备,地面无积水,无异味。

二、医疗质量
1. 医疗安全:医务人员规范操作,遵循无菌操作规范,做到无交叉感染风险。

2. 医疗设备:医疗设备无损坏,定期维护保养,可靠稳定,操作简便。

3. 医疗流程:医疗流程明确,医务人员有序配合,手术台、产床等设备摆放整齐合理。

三、护理服务
1. 护理态度:护士和患者交流友好,沟通顺畅,关注患者需求,尊重患者权益。

2. 个人护理:护理人员卫生健康,穿着整洁、着装符合标准,随时准备进行个人护理。

3. 专业护理:护理人员具备专业技能和知识,能有效执行医嘱,保证患者安全舒适。

四、病情观察
1. 观测频率:按照医嘱规定进行病情观察,记录准确,不漏报、错漏。

2. 观测内容:观察项全面细致,包括生命体征、疾病症状、并发症等方面,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

五、出院指导
1. 出院指导:患者出院前提供必要的康复和预防知识,指导患者及家属正确使用药品,做好康复护理。

2. 出院资料:出院资料完整准确,包括出院小结、用药说明、康复指导等,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建议。

总结:妇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标准表格综合考量了环墨卫生、医疗质量、护理服务、病情观察和出院指导等方面的标准,为评价医疗机构的妇产科护理质量提供了清晰的指导依据,旨在提高患者就诊体验和医疗质量水平。

二级妇产医院验收标准

二级妇产医院验收标准

二级妇产医院验收标准一、医院环境。

1. 医院整体环境整洁,无异味,地面、墙面、天花板无明显污渍和破损。

2. 医院内部通道畅通,无障碍物,应设置指示牌和标识,方便患者就医。

3. 医院内部装饰风格统一,符合医院整体形象,不得出现过多花哨装饰。

二、医疗设备。

1. 医院应配备完善的妇产科专业设备,包括超声波设备、产检设备、手术器械等,设备应保持良好状态,无损坏和老化现象。

2. 医疗设备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使用。

3. 医疗设备的使用人员应具备相关资质和技能,能够熟练操作各类设备,保证患者安全。

三、医护人员。

1. 医院应配备专业的妇产科医生和护士团队,医生应具备相关执业资格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2. 医护人员应严格遵守医疗纪律和规范,保持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医德医风。

3. 医护人员应热情周到地为患者提供服务,耐心解答患者疑问,关心患者身心健康。

四、医疗服务。

1. 医院应建立完善的患者档案系统,记录患者的诊疗信息和病例资料,保障患者隐私权。

2. 医院应提供规范的医疗流程和服务流程,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就诊和得到有效治疗。

3.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医患沟通机制,及时处理患者投诉和意见,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五、医院管理。

1.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制定相关制度和规范,确保医疗服务质量和安全。

2. 医院应加强内部管理,做好医疗安全、卫生防护等工作,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安全。

3. 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专业素养。

六、医院宣传。

1. 医院应合法合规开展医疗宣传活动,宣传内容应真实准确,不得夸大其词或误导患者。

2. 医院应建立健全的患者投诉和意见反馈机制,及时处理患者反馈,改进医疗服务。

3. 医院应加强社会责任感,积极参与公益活动,传播正能量,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

综上所述,二级妇产医院验收标准涉及医院环境、医疗设备、医护人员、医疗服务、医院管理和医院宣传等多个方面,医院应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进行验收,确保提供优质的妇产医疗服务,保障患者健康和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
昌吉州助产技术服务机构(二级医院)产科质量考核评分标准(2013年试行)
注:发生1例经州产科质量质控中心确认为可避免的孕产妇死亡或产科质量评分在80分以下视为产科质量不合格。

说明:
产科门诊设备:、妇科检查床、产科专用检查床、成人体重计、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胎心多普勒或听筒、骨盆测量仪、软尺。

产科病区设备:母婴同室配有产妇床、婴儿床、呼叫铃、床头柜、椅子、饮水设备;浴室内有新生儿护理台、恒温的流动热水、婴儿沐浴用具、相应的药品,婴儿秤。

此外病区内应配有紫外线灯、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消毒设施、胎儿电子监护仪、经皮胆红素测定仪、新生儿听力筛查仪。

产房布局:按要求严格划分缓冲区、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有专用的污物通道。

缓冲区内有更衣室、换鞋处、产妇接受车辆转换处;污染区设卫生间、污
物处理间及污物通道;清洁区设器械室、待产室、隔离待产室;无菌区设洗手间(非手触式水龙头)、无菌物品存放间、分娩室和隔离分娩室(其内可放置无菌敷料柜、急救柜)。

产房设备、器械:产床、新生儿复苏台、器械台、敷料柜、急救柜(车)、婴儿秤、婴儿身长测量软尺、新生儿保暖包、新生儿手圈、印泥、血压计、听诊器、
多普勒胎心仪、胎心监护仪、新生儿辐射台、新生儿复苏设备、可调式电吸引器、氧气瓶或中心供氧、心电监护仪、抢救子痫病人所用器具、沙袋等。

配有会阴冲洗设备、消毒产包、阴道检查及人工破膜包、会阴切开缝合包、清宫包、导尿包、静脉切开包、宫腔纱条包。

低压电动吸引器及各种产科器械:产钳、胎头吸引器、阴道拉钩、宫颈钳等器具。

产房药品:1.宫缩剂; 2.心血管系统药物; 3.降压药; 4.升压药; 5.镇静药; 6.利尿剂;8.扩容剂;9.纠酸药;10.麻醉药以及其它如氨茶碱、纳络酮、地塞米松、肝素、10% 的葡萄糖酸钙。

病房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和质量检查制度、查对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交接班制度、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制度、产科疑难重症病例讨论制度、医疗差错事故讨论制度、分娩登记制度;妇产科主任职责、临床住院医师(士)职责、临床主治医师职责、助产士职责。

病历内容:三测单、长期与临时医嘱、病历首页、待产记录、产程图、分娩记录、病程记录、术前小结、术前向家属交代病情与知情同意签字记录、手术记录、麻醉记录、产后监护记录、特别护理记录单、新生儿记录、化验报告单和出院记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