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概论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2章PPT课件

合集下载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章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章

• 二、规模经济
• 在两国技术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生产规模的差异 是形成各国商品价格差异的主要原因,从而形成 国际分工与国际贸易。
第三节 现代国际分工的发展和基本格局
• 一、战后国际分工的发展 • 其主要表现为: • 1.产业内分工逐步替代产业间分工成为国际 分工的主导。 • 2.多层次产业内部分工日趋明显 • 3.多种形式的部门内分工迅速发展 • 4.企业内部分分工和国际分工密切结合 • 5.国际分工结构的调整速度明显加快 • 6.各国生产的不完全专业化日趋明显
• 自然资源禀赋论的局限性 自然资源禀赋论的局限性: 仅适用于解释那种建立在自然资源条 件或地质、地理条件产品生产条件下的国 际分工。
二、现代分工理论
现代分工理论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出现的, 主要从生产要素丰裕度的转移、规模经济、 技术扩散和需求变动等方面来解释现代国 际分工的原因。
(一)国际分工不完全专业化理论
• 由假设条件可得: 两国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单位时间 内生产产品的优劣,各国应专业化生产本国具有 绝对优势(劳动生产率高)的产品。 • 绝对技术差异论将劳动生产率的因素引进来,解 释国际贸易的原因。
劳动需要量和国内交换(比价) 布(C) 英国 葡萄牙 1小时/码 2小时/码 酒(W) 4小时/桶 3小时/桶 国内比价 1W:4C 1W:1.5C
李嘉图模式劳动需要量和国内交换( 李嘉图模式劳动需要量和国内交换(比价) 布(C) 英国 葡萄牙 酒(W) 国内比价 1W:1.2C 1W 0.99C 1W:0.99C
100小时/码 120小时/ 桶 90 90小时/码 80小时/桶 / 80 /
葡萄牙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国内交换比例的比较:1W:1.2C 国内交换比例的比较:1W:1.2C < 1W:0.99C 相对成本的比较:10:9 相对成本的比较:10:9 < 3:2 英国在布的生产上有比较优势,葡萄牙在酒的生产上 有比较优势

世界经济概论

世界经济概论

World Trade, 1968-1997
6000 5000
$US Billions
4000 3000 2000 1000 0 1968 1973 1978 1983 1988 1993
World Trade Growth
Growth of World Output and Trade
15.0 10.0
WTO: Promotion of Trade Liberalization
• WTO: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Established in 1994
– A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Charged with:
• Monitoring Compliance with rules (including GATT) • Resolving Trade Disputes • Facilitating Trade Negotiations
Year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world trade 0.9 13.1 15.1 10.4 3. 6 9.6 2.0 5.6 -1.2 12.2 15.0 2.8 3.2 0. 7 2.0 5.5
(% value)
• • • • • • • • France Germany Italy Japan Holland Sweden Britain USA 1913 21 20 18 30 5 20 – 21 1950 18 26 25 – 11 9 23 18 1990 5.9 5.9 5.9 5.3 5.9 4.4 5.9 5.9 2000 3.9 3.9 3.9 3.9 3.9 3.9 3.9 3.9

世界经济概论课件共91页

世界经济概论课件共91页
➢ 把世界范围内各国的生产、生活和其他经济方面联系在一 起的有机整体。
世界经济内涵的几个相关要点
1.世界经济的基础是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 2.世界经济既包括国际经济关系,又包括构成这种经济整 体的各国内部的经济关系,这种经济关系既涉及生产领域, 也涉及商品交换、资金流动、技术转让等各个领域。 3.世界经济既是一个经济范畴,也是一个历史范畴。它是 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贯穿于人类社会生产、 分配、交换、消费活动的各个环节,并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不断地发生变革。作为人类历史的一个特殊阶段,世界经济 镶嵌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背景之中,而其自身也有形成发 展的历史规律性。
溪》:世传李白读书象耳山中,
它拉直,第三个把它切断,第四个 把它削尖,第五个把针的另一头磨
学业未成,即弃去,“过是溪, 光,以备安装针头;单是制针头就
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
需要三道工序,把针头安上是一项 专门工作,使之光洁是另一专门工
‘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
作,甚至把针别在纸上也是一项单
卒业”。
(3)国家的要素
国家三要素理论可以如此概括:当在一个固定的领土范围 内居住着一个人民(经常是同一民族或有共同的认同感), 而在这个人民中又行使着一个合法的政治权力时,便存在 着国家。
领土,在现在世界中是三维的:领土、领海、领空。
人民并不仅仅是国家的臣民。在现代国家中,它首先是政 治生活中的一个重要角色,是一个国家政治权力合法性的 唯一来源,是一国的主权者。
余振
武汉大学世界经济系副教授 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
南开大学经济学博士后 联系方式:yuzhenwhu126;
从一颗针开始… … … … …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亚当·斯密在观察英国的现 状时,感觉到有一个突出 的事实,使他有了深刻印 象。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章

世界经济概论-第二章
❖ 4,生物工程技术群,包括:基因工程、细胞 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
❖ 5,空间开发技术群,包括:运载技术、航天 器技术、地面测控技术;
❖ 6,海洋开发技术群
2021/2/11
15
(二)战后科技革命的主要特点
❖ 科学技术集群出现,各科学技术群之间的相 互联系和渗透加强
❖ 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紧密结合,并形成科学 —技术—生产一体化
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收入 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
2021/2/11
23
二、世界产业结构的发展演进
❖ (一)世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总趋势 ❖ 1、产业高度化 2、三次产业的协调发展 ❖ (二)战后世界产业结构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 ❖ 1、“脱农化”与农业现代化 ❖ 2、工业内部结构日益高度化 ❖ 3、产业结构软化 ❖ 4、产业结构空洞化与结构性失业
第二章 科技革命与世界经济结构
2021/2/11
1
第一节 科技革命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世界产业结构
2021/2/11
2
第一节 科技革命及其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一、科技革命的含义及历史回顾 二、战后科技革命的内容、特点 三、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的影响
2021/2/11
3
一、科技革命的含义及历史回顾
2021/2/11
13
❖ 信息技术群,处于核心和先导地位,包括微电子 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自动化技术;
❖ 新能源技术群,包括:核能技术、煤炭的气化 和液化、太阳能的开发和应用、风能利用技 术、海洋能利用技术、地热能利用技术;
2021/2/11
14
❖ 3,新材料技术群,包括: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 、复合材料;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概论》PPT课件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世界经济概论》PPT课件

案例:全球化下的“民族工业”
而报纸揭晓的答案令读者大为吃惊:在美国出售的本田雅阁 是在美国俄亥俄州的Marysville生产的,丰田佳美是在肯塔 基州制造的,而通用雪佛莱则是在加拿大的Oshawa组装的, 福特护卫者中许多是在墨西哥的Hermosillo生产的。如果 出于保护“民族工业”的目的,按照产品品牌或人们的感觉 来购买本国车抵制外国车的话,得益的可能是外国工人,而受 到伤害的恰恰是本国工人和国内的企业。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概述
1. 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经济全球化是指“通过正 在日益增长的大量与多样的商品和劳务的广泛跨国运动, 通过国际资本的大量而多样的流动,通过技术更快捷而 广泛的传播所形成的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增强的现 象”。
➢ 总括来说:经济全球化是以当代科技革命、市场经济和 跨国公司的大发展为推动,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国 际投资、国际信息交流大发展的基础上所形成的生产要 素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和优化配置,从而使世界各国 经济相互依存和融合的速度和程度不断加速和深化的状 态和过程, 是在现代高科技的条件下经济社会化和国际 化的历史新阶段。
世界经济之窗:生产与经营的全球化
➢ 生产的国际化是战后世界经 济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特 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 全球政治、经济以及科学技 术的发展改变了全球范围企 业的竞争环境,把生产的国 际化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全 球化生产与全球化经营成为 跨国企业发展战略的典型特 征。
二、贸易自由化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拓展
全球化运动。
2.经济全球化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
(1)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机遇 (2)发展中国家在全球规则制定中的地位
不断提高 (3)经济全球化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了挑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 发达国家推行相对宽松的移民政策,有其经 济原因: 一方面,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和老龄化, 需要靠外国劳动力补充其劳动力不足; 另一方面,这些国家很多重体力劳动的就 业岗位,特别是那些脏、累、险的工作,需 要靠移民来承担。(参见表2-4)
22
第二节 世界土地与农业资源
❖ 世界土地资源及其总体结构 ❖ 世界粮食生产与分布 ❖ 世界林、牧、副、渔业生产与分布
25
一、世界土地资源及其总体结构
1.土地资源的分布及其利用方式 2.世界耕地的分布情况 3.世界耕地面积的增长情况
26
二、世界粮食生产与分布
1.世界粮食产量的变动情况 2.世界粮食生产分布状况 3.世界粮食贸易状况
30
世界粮食产量的变动情况
全球谷物产量已从1946年的5.33亿吨增加到 1990年的19.55亿吨。总的来看呈上升趋势。
不断上升。而发达国家的老龄化比发展中国家 严重得多,其中,尤以日本人口老龄化进展最 为迅猛(参见表2-1)。
13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 (二)世界人口的迁移
16
(一)世界人口的分布
❖ 从纬度和地势上看,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北半球中 纬度地带,在北纬20°-40°地带上的人口占世界人口 的一半,在北纬40°-60°地带上的人口占30%;
❖ 世界谷物以小麦、水稻和玉米为主。
33
❖ 主要分布地区有:中国的华北平原和东北平 原,北美中部的小麦带,独联体各国温带草 原区的黑土带,澳大利亚和印度的亚热带与 热带草原区等。
❖ 1999年,中国、印度、美国、法国和俄罗斯 这世界5大小麦生产国的小麦产量分别占世界 总产量(58,362.4万吨)的19.6%、12.1%、 10.7%、6.3%和5.3% 。
❖ 本章要达到的教学效果是,了解世界各国(地区) 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的禀赋情况,明确树立科学 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大意义。
❖ 本章的框架结构由四部分组成:世界人口与人力 资源,世界土地与农业资源,世界能源资源,世 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
学习重点和难点
❖ 重点是发展中国家人口剧增对其经济及世界经济 的影响、可持续发展提出的背景及其内涵。
❖ 难点是如何理解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世界是 由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如果各国(地区) 都能协调好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关系, 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世界经济就会实现可 持续发展。
4
第二章 世界资源状况与经济 可持续发展
第一节 世界人口与人力资源 第二节 世界土地与农业资源 第三节 世界能源资源 第四节 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10
(三)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的持续下降
及其影响
❖ 据世界银行统计,欧洲、北美的发达国家人口 出生率不到2%,自然增长率低于1%;而有些发 达国家,人口已经出现负增长。如德国和意大 利2000年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均为-1.4%。
❖ 人口老龄化乃世界性的趋势。 ❖ 从整个世界来看,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在
❖ (参见表2-2、2-3) 17
(二)国际人口的迁移
❖ 据国际移民组织(IOM)的保守估计,目前, 全世界每年约有1.5亿移民,其中非法移民大 约有3,000万。根据联合国的调查,目前全世 界有1.85亿人生活在出生国之外的国家,而30 年前仅为7,000万人。
❖ 当代国际人口迁移的最明显的特征,是从发展 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自2000年开始,世界谷物产量又有所回落(参见
表2-5)。
31
世界粮食生产分布状况
❖ 从各大洲看,世界粮食生产主要分布在:亚洲、北美 洲和欧洲,其粮食种植面积约占世界种植总面积的 80%,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0%左右。
❖ 从世界各国来看,一般来说,*凡土地资源和劳动力 资源丰富的国家,粮食产量都较高,如中国、美国 和印度。其中,占全世界人口不足5%的美国,其粮 食产量占世界粮食总产量的16.8%。
35
世界粮食贸易状况
❖ 粮食是国际贸易中的大宗商品,仅排在石油及铁矿 石之后而位居第三。
❖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亚洲经济发展速度加快,人 口增长速度也很快,人均耕地面积减少,成为世界 上最大的粮食净进口地区。
❖ 90年代以来,亚洲粮食的进口水平略有下降;而北 美洲和大洋洲一直是粮食出口洲;欧洲自20世纪80 年代以后,也成为粮食出口比较多的地区;南美洲 一直处于粮食净进口与净出口的交替变化之中,尚 不能稳定地实现粮食自给。
5
第一节 世界人口与人力资源
一、人力资源与人口 二、世界人口的增长趋势及其影响 三、世界人口的分布与迁移 四、世界人口的素质
6
❖ 国际劳工组织根据各国官方公布的材料 进行计算,1950年发展中国家的人口 总数为16.9亿,1990年增加到40.4亿, 预计到2025年将增加到68.1亿,发展 中国家的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重由 1950年的66.9%增加到1990年的76.9%, 到2025年将上升到82.9%。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世界粮食生产一直 停滞不前甚至倒退,1995年的产量未能达到1990 年的水平。
由此可见,世界粮食产量并未随世界人口的 不断增长而同步增长,从而使世界人均谷物占有 量由1985年的381公斤下降到1995年的333公斤, 并使世界粮食库存不断下降,价格接连上涨。
1999年,世界谷物产量达到20.64亿吨。但是,
❖ 从海陆位置上看,世界2/3的人口集中在距海岸线 500公里以内的地区;
❖ 从海拔高度来看,世界上80%的人口集中在海拔500 米以下的低地平原地区,其中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占 55%,在海拔200-500米的占25%。
❖ 总之,世界人口分布的基本状况是集中在北半球中 纬度地区、沿海和低地平原地区。
第二章 世界资源状况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学习提示 重点与难点
教学内容
1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文本内容
标题添加
点击此处输入相 关文本内容
总体概述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学习提示
❖ 本章与其他章节的关系是,对决定国际分工和世 界市场形成条件之一的世界各国(地区)的自然 禀赋情况以及确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重 大意义进行总体分析和阐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