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兴主题茶艺

合集下载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由来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由来

关于中国茶文化的历史由来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

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

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茶文化,希望对您有用。

中国饮茶文化的方式中国人创造了多样的品茗方式,以人数分,有独饮、对饮、品饮、聚饮,古人云: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则为施茶。

其实聚饮亦很有趣,主要有茶宴、茶会、茶话会等方式。

在宋代有点送茶和斗茶、分茶游戏。

公众茶事设施主要有茶摊、茶室、茶馆。

独饮·对饮·品饮·聚饮独饮、对饮、品饮、聚饮是饮茶的4种方式。

杯茶独酌,慰孤独,益神思,得茶之神韵。

寒夜与友对饮,促膝相谈,可得茶之趣。

"茶三酒四",品茶以三人同桌为佳,可领略茶之美味。

多人聚饮,办茶会、茶宴,以茶会友,亦可止渴、小憩、开展社交、获取信息,茶在此处又成为人见人爱的"公关饮料"。

饮茶方式若以人数多寡论,有独饮、对饮、品饮和聚饮几种。

独饮是何滋味?李白《月下独酌》写道: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酒未能使有"醉仙"之称的李白宁静淡泊,反刺激得发狂,竟为幻觉所驱使,与月与影对饮,且歌且舞。

这便是酒道,酒是躁狂之物,能使人迷幻,失去常态。

李白若是以茶代酒,月下独饮,会如此么?这决不会的。

中国悠久茶文化的历史茶文化产生之初是由儒家积极入世的思想开始的。

两晋北朝时,一些有眼光的政治家便提出“以茶养廉”,以对抗当时的奢侈之风。

魏晋以来,天下骚乱,文人无以匡世,渐兴清淡之风。

这些人终日高谈阔论,必有助兴之物,于是多兴饮宴,所以最初的清淡家多酒徒。

如:竹林七贤。

后来清淡之风发展到一般文人,但能豪饮终日不醉的毕竟是少数,而茶则可长饮且始终保持清醒,于是清淡家们就转向好茶。

所以后期出现了许多茶人。

(完整版茶艺教案.docx

(完整版茶艺教案.docx

(完整版茶艺教案教案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茶艺文化》为主题,教材选用《茶艺师》一书的第三章,详细内容涵盖茶叶的分类、冲泡技巧、品茗礼仪以及中国茶艺的历史与发展.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掌握茶叶的基本分类知识。

2.培养学生熟练的茶叶冲泡技巧。

3.使学生了解中国茶艺的历史与发展,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币:点:茶叶的分类、冲泡技巧以及品茗礼仪。

难点:茶叶的冲泡技巧和中国茶艺的历史发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电脑、投影仪、茶叶样本、茶具一套。

学具:笔记本、课本、茶具一套。

五、教学过程:1.引入:通过播放一段茶艺表演的视频,引发学生对茶艺的兴趣。

2.饼解:讲解茶叶的基本分类,包括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

3.演示:演示茶叶的冲泡技巧,包括泡茶的水温、泡茶时间等。

4.练习:学生分组,实践茶叶的冲泡,教师巡回指导。

5.讲解:讲解品茗礼仪,包括品茗的环境、茶具的撰放等。

6.练习:学生分组,实践品茗礼仪,教师巡回指导。

7.讲解:讲解中国茶艺的历史与发展,包括唐宋茶艺、明清茶艺等。

六、板书设计:茶叶分类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黑茶冲泡技巧水温泡茶时间品茗礼仪环境茶具摆放茶艺历史唐宋茶艺明清茶艺七、作业设计:1.茶叶分类:请列举出你所知道的茶叶分类,并说明其特点。

答案:绿茶(提神醒脑)、红茶(暖胃)、乌龙茶(提神减肥)、白茶(润肺)、黄茶(养胃)、黑茶(降脂)。

2.冲泡技巧:请说明泡茶的水温和泡茶时间对茶叶的影响。

答案:水温过高,茶叶容易烫伤,影响口感;水温过低,茶叶释放不出有•效成分,口感淡薄。

泡茶时间过短,茶叶未充分展开,口感不足:泡茶时间过长,茶叶过度展开,口感苦涩。

3.品茗礼仪:请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品茗礼仪。

答案:品茗环境要安静、雅致:茶具要摆放得体,注意茶具的清洁;品茗时要用正确的手势,不宜说话,以免影响他人品茗体验。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学生对茶叶的分类、冲泡技巧和品茗礼仪有了基本的了解和掌握,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对茶叶的冲泡时间和水温控制不够准确,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加强。

茶艺表演解说词(15篇)

茶艺表演解说词(15篇)

茶艺表演解说词(15篇)茶艺表演解说词1开场白:各位茶友晚上好!我是茶艺师某某某,今日由我为大家带来茉莉花茶艺(可替换)表演,请各位多多指教!结束语:茉莉花茶艺表演到此结束,多谢大家!一、茉莉花茶艺步骤第一道:春江水暖鸭先知(烫杯)第二道:香花绿叶相扶持(赏茶)第三道:落英缤纷玉杯里(投茶)第四道:春潮带雨晚来急(冲水)第五道:三才化育甘露美(闷茶)茶杯的盖代表“天”,杯托代表“地”,中间的茶杯代表“人”。

闷茶的过程象征着天、地、人三才合一,共同化育着茶的精华。

第六道:盏香茗奉知已(敬茶)二、绿茶的茶艺解说词第一道:焚香除妄念(点香)第二道:冰心去凡尘(洗杯)第三道:玉壶养太和(凉汤)第四道:清宫迎佳人(投茶)第五道:甘露润莲心(润茶)第六道:凤凰三点头(冲水)第七道:碧玉沉清江(泡茶)第八道:观音捧玉瓶(奉茶)三、红茶茶艺演示解说词第一道:初展仙姿(赏茶)第二道:冰清玉洁(洁具)第三道:佳人入宫(投茶)第四道:润泽香茗(洗茶)第五道:再注清泉(泡茶)第六道:点水留香(分茶)第七道:香茗酬宾(奉茶)四、台式乌龙茶艺演示解说词第一道:恭请上座时(请客人坐)第二道:活火煮泉(100度热水)第三道:佳叶鉴赏(给客人展示)这是产自福建安溪的铁观音,呈青带绿腹,蜻蜓头状,色泽砂绿。

第四道:孟净臣心(温壶)第五道:高山流水(壶水倒掉)第六道:乌龙入宫(投茶)第七道:芳草回春(泡第一遍茶)第八道:荷塘飘香(茶汤倒掉)第九道:高冲低斟(注水)第十道:春风拂面(去沫)第十一道:涤净凡尘(冲洗壶外)第十二道:内外养生(茶巾包壶)第十三道:玉杯展翅(由外向内翻杯)第十四道:分承香露(倒入香茗杯七分)第十五道:游山玩水(香茗杯水倒入品茗杯中,悬空洗)第十六道:狮子滚绣球(左拿1右拿1,分别在2和3向外转洗)第十七道:关公巡城(香茗杯紧靠)第十八道:韩信点兵(茶汤匀均匀分好)第十九道:喜庆加冕(品名杯反扣香茗杯)第二十道:扭转乾坤(由外向内倒转)第二十一道:敬奉香茗(敬茶汤)第二十二道:斗转星移(转动闻香杯)第二十三道:喜闻高香(放鼻前闻)第二十四道:三龙护鼎(拿纸砂壶,手势)第二十五道:鉴赏茶汤(鉴赏)第二十六道:一品鲜爽(分三口来品)第二十七道:再现芳华(再注入热水)第二十八道:自有公道(慢饮)茶艺表演解说词2各位嘉宾你们好!(行礼)欢迎来到沁和会馆品茗赏艺,我是沁和会馆的茶艺员__x,今日由我和我的助泡为大家演艺绿茶茶艺,。

三八茶艺师活动策划方案

三八茶艺师活动策划方案

三八茶艺师活动策划方案一、活动主题及目的1.主题:茶艺师活动2.目的:通过茶艺师活动,提升参与者对茶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增进茶友们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茶艺师的专业技能与服务能力。

二、活动时间及地点1.活动时间:预计为两天一夜,具体时间为2022年6月18日至19日。

2.活动地点:选择茶文化底蕴深厚的地方,如江苏苏州、福建福州等。

三、活动内容1.专业讲座:安排茶艺师进行茶文化的讲座,介绍茶的起源、发展历程、品种分类等,并重点强调茶叶的选购、保存以及冲泡技巧等。

参与者可以通过专业讲座,了解茶文化的精髓,并提高自身的茶艺水平。

2.茶艺表演:邀请专业的茶艺师进行精彩的茶艺表演,展示茶叶的冲泡技巧、茶具的使用方法以及茶艺师的独特韵味。

通过茶艺表演,营造浓厚的茶文化氛围,激发参与者对茶文化的兴趣。

3.茶叶品鉴:组织茶叶品鉴活动,安排茶艺师现场解说不同品种的茶叶特点,教授品鉴技巧,让参与者能够更好地品味茶叶的香气、滋味和口感,提高茶叶品评能力。

4.创新茶艺比赛:组织茶艺师创新茶艺比赛,要求选手自行设计茶艺表演节目,展示个人独特的创意和技艺。

通过比赛,激发茶艺师们的创新潜能,同时也为茶友们提供一个学习与交流的平台。

5.茶马古道行:组织茶艺师和茶友们一起参加茶马古道行活动,进行徒步旅行,沿途欣赏风景,了解茶叶历史的重要节点,体验传统茶叶贸易的场景,加深对茶文化的认知。

6.茶艺师沙龙:举办茶艺师沙龙,邀请茶艺师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心得,探讨茶艺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促进茶艺师们的交流与合作,提高茶艺师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四、活动执行方案1.活动筹备:确定活动主题、目的和内容,并招募专业的茶艺师进行讲座、表演和评审工作。

筹备期要做好场地预订、物资采购、活动邀请函的设计和制作等工作。

2.参与者邀请:面向茶艺师群体和对茶文化感兴趣的人士进行邀请,通过茶艺师协会、社交媒体等渠道宣传活动,并设置报名通道,确定参与名单。

3.活动流程安排:根据活动内容,合理安排活动流程,确保每个环节的顺利进行,并预留充足的时间进行交流与互动。

静茶七式茶会主题及流程

静茶七式茶会主题及流程

静茶七式茶会主题及流程### The Traditions of the Seven Styles of Tea Ceremony.English:The Seven Styles of Tea Ceremony, also known as Chanoyu Shichi Shiki, are traditional Japanese tea ceremonies developed in the 16th century by Sen no Rikyū. These ceremonies are highly ritualized and follow strict rules, with each style having its unique theme and procedure. The seven styles are:Rikyū-ryū: This style is the most formal and is attributed to Sen no Rikyū himself. It is used for special occasions such as weddings and funerals.Enshū-ryū: Developed by Kobori Enshū, this style i s known for its simplicity and elegance. It is often used for tea gatherings among friends and family.Ōgiso-ryū: This style was created by Ōgiso Soan, a student of Sen no Rikyū. It is characterized by its use of a small tea room and a limited number of guests.Urasenke-ryū: Founded by Sen Sōshitsu, this style is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contemporary tea ceremonies. It is known for its emphasis on hospitality and the importance of connecting with guests.Omotesenke-ryū: This style was devel oped by Sen noSōtan, the son of Sen no Rikyū. It is similar toUrasenke-ryū but places a greater emphasis on the ritual aspects of the ceremony.Mushanokōji-ryū: Founded by Mushanokōji Senkei,this style is known for its use of traditional Japanese music and poetry during the ceremony.Iemoto-ryū: This style was developed by IemotoSōsetsu, a student of Sen no Rikyū. It is characterizedby its use of a large tea room and a large number of guests.Each of these styles has its own unique set of rulesand procedures, but all of them share the same basic principles of hospitality, respect, and harmony. The tea ceremony is a way to connect with others, appreciate the beauty of nature, and find inner peace.中文回答:茶道七式作为日本重要的传统文化,集结礼仪、品茗、社交等多种元素,每一式都有其独特的主题和流程:1. 利休流,由茶道始祖千利休创立,是七式中最正式的,适用于婚礼、葬礼等隆重场合。

第十一章茶席设计

第十一章茶席设计

第十一章茶席设计第十一章茶席设计茶席设计基础知识、茶席设计作品欣赏。

要求:掌握茶席设计的基本要领~在休闲生活中布置良好的饮茶环境。

茶席是茶艺表现的场所,有狭义与广义之分。

狭义的茶席是单指从事泡茶、品饮或兼及奉茶而设的桌椅或地面。

广义的茶席则在狭义的茶席之外尚包含茶席所在的房问,甚至还包含房间外面的庭园。

挂画、插花、焚香作为衬托茶艺、增强茶艺表现力的辅助性项目,在茶席中是必不可少的,要有所规划,而不是任意一个泡茶的场所都可称作茶席。

泡茶也罢、茶艺也罢,任何地方都可实施的,但如果只是单纯地冲一壶茶或是一杯茶来喝,这样的场所我们不称为“茶席”。

茶席是为表现茶艺之美或茶道精神而规划的一个场所。

依上述的定义,茶席是必须有所作为的,虽没有非达到什么标准不可,但要有一定程度的专属性,也就是以表现茶艺之美或茶道精神而设置的场所。

茶席是人们艺术地品茶之地。

为了更好地营造特定的泡茶饮茶环境和氛围,在茶席设计的过程中要精心创意,认真准备,从选茶、择水、备具,到茶桌台布、插花和字画等物品的摆设以及茶艺师的服饰,都应该符合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把所泡之茶的特色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来,让品茶的人得到最美好的感受。

一款好的茶席,不仅要让茶叶和茶具等物品搭配得当,颜色协调,而且还要推陈出新,主题鲜明,充分地展露出设计者的思想风格和艺术才华,茶席设计不是精美的茶具展示,也不是单纯的茶艺表演,每一个茶席都应该是与众不同,独出心裁的。

茶席设计是茶艺编创的基础,而茶艺作为茶道的载体,又是实现茶道(即饮茶之道、修行之道)这一饮茶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的途经。

因此,茶席设计是高级茶艺人员必修的课程。

茶席设计也可称为主题茶艺设计,根据场地、爱好、季节、功能等不同的条件,在布置茶席的时候发挥丰富的想象力,简洁实用,贵在创新,寓意要深远,主题要鲜明,最好能让人看了以后产生丰富的联想。

茶席的布置一般由茶具组合、席面设计、配饰选择、茶点搭配、空间设计五大元素组成。

兰花茶艺主题

兰花茶艺主题

兰花茶艺主题淡墨幽兰1、主题阐述:兰花,有着淡雅的色彩,给人带来幽静,清淡的花香,沁人心脾。

铁观音茶因其有独特的兰香而得到很多爱茶人的喜欢,最雅致的事情,大致就是一边欣赏着君子风范的兰花,一边泡着有兰香的铁观音了。

安静于生活,安安静静地喝那一杯茶都是生活的喜悦。

一席茶台,可见心性,手捧茗香,归于平静,归于淡泊,宠辱不惊,如人一生,总要洗尽铅华返璞归真。

茶席设计结构:采用中心结构式,器具选择崇尚自然简单。

以兰花刺绣茶席为铺垫,成套白瓷茶具呈弧形布于茶席中间,右置随手泡、茶道组,左置水盂、茶荷左右对称,体现品茗人自得其乐的闲适状态。

音乐:古琴禅修。

2、动态演示:第一道雨润万物:滚烫的沸水落入杯中,轻摇慢转,清洁茶具,提升杯温,如和风细雨,清风拂面,使茶叶的色、香、味充分的体现出来,以表达对在座各位的敬意。

第二道赏兰识茶:茶荷里备着今天冲泡的铁观音,绿褐鲜润的色泽和着它紧结的条索显得煞是可爱。

第三道落兰入碗:取适量茶叶,置于杯中,如淡墨幽兰,含熏待清泉。

第四道细水长流:注水时细长缓和,沿碗口右至左回旋入水,茶叶浸泡在沸水中,缓慢舒展。

第五道清泉净兰:热水遇茶,茶叶伴随着热韵飘舞,激烈的滋润触动茗香,水波渐停,茶叶经过充分温润和舒展,茶汁呼之欲出,茶香弥漫。

第六道幽兰入境:铁观音冲泡好以后,及时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茶汤环绕流出,似曲水绕楼台,绵绵不尽,诗情画意。

第七道平分秋色:将茶汤均匀斟入品茗杯中,斟茶七分满,留着三分情,用一杯清茶传达泡茶人的热情好客,烹出香茗献良朋。

第八道敬奉佳茗:温暖馥郁的茶汤,是生活百味里纯净的赋予。

愿此刻,您能体会此般情感,此中滋味。

一盏茶香,一杯浓情,传递的是情谊,是祝福。

第九道闻香品兰:铁观音独具清香雅韵,冲泡后,天然天然馥郁的兰香清香四溢,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酌饮此杯,一口润喉,齿颊留香;二饮滋味,苦涩甘甜,;三酌回味,喉底回甘。

一盏香茶,细细品味的也不再只是茶味,时间似乎无比漫长,又转瞬即逝。

茶艺专家讲座策划书3篇

茶艺专家讲座策划书3篇

茶艺专家讲座策划书3篇篇一茶艺专家讲座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茶香四溢,品味人生”二、活动目的本次茶艺专家讲座旨在向广大茶文化爱好者传播茶艺知识,提高他们的茶艺欣赏和实践能力,同时也为茶文化爱好者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的平台。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具体地点]五、活动主体茶文化爱好者、茶艺师、相关行业从业者等。

六、活动内容及流程1. 开场致辞(5 分钟)由主持人介绍活动的目的和流程,欢迎茶艺专家的到来,并对参加者表示感谢。

2. 茶艺专家讲座(45 分钟)茶艺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茶叶的种类和鉴别方法茶具的种类和使用方法茶艺的基本技巧和表演艺术茶艺与健康的关系3. 互动环节(30 分钟)参加者可以就讲座内容提出问题,与茶艺专家进行互动交流。

4. 茶艺表演(20 分钟)由茶艺师进行现场茶艺表演,展示茶艺的基本技巧和艺术魅力。

5. 自由交流(30 分钟)参加者可以自由交流,分享自己的茶艺经验和心得,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和友谊。

七、活动宣传1. 线上宣传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通知和宣传海报,介绍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流程,吸引更多的人关注和参与。

2. 线下宣传在茶艺馆、茶馆、书店等茶文化相关场所张贴活动海报,发放活动传单,提高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八、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茶艺专家出场费:[X]元3. 茶具和茶叶采购费用:[X]元4. 宣传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6. 总预算:[X]元九、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保持安静,不得大声喧哗。

2. 参加者要尊重茶艺专家和其他参加者,不得进行人身攻击或侮辱性言论。

3. 参加者要爱护茶具和茶叶,不得随意损坏或浪费。

4. 活动结束后,参加者要自觉清理垃圾,保持环境整洁。

篇二茶艺专家讲座策划书一、活动主题“茶香四溢,品茗人生”二、活动目的本次活动旨在通过茶艺专家的讲座,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茶文化,提高生活品质。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具体地点]五、活动对象[具体参与人员]六、活动流程1. 签到入场:活动开始前,安排工作人员引导参与者签到入场,并发放活动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蜀兴主题茶艺《宁静致远》茶席设计文案
一、茶席主题:宁静致远
二、设计理念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出自诸葛亮《戒子篇》,时隔千年,历史的人和事早随时间远逝。

然而默诵这一句,仍然感到清新澄澈,我们将锦江悠悠碧波,引入茶席设计,两岸行行绿柳植入茶艺表演,借锦江两岸的碧波柳影表现茶性的宁静自然。

武侯诸葛倡导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的生活态度,和茶理,顺茶性,体现成都茶人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

在纷繁复杂的尘世间,拥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宁静,实在是一种独特的享受。

拒绝外来的诱惑,独自徜徉于自己营造的淡泊的氛围里,沏一杯香茗,放一段音乐,让疲惫的身心在宁静中放松,让思绪在宁静中飘得很远很远……
三、器具选择及用意
器具选择崇尚自然简单,使用天然的竹质双层长方形茶池、茶道组、奉茶盘,白瓷茶荷,成套手绘莲花佛手越窑青瓷茶具,体现了成都茶人生活的恬淡与心灵的自然。

四、布局方式:
采用传统中心结构式。

竹质雕纹网漏双层长方形茶池置于茶席正中,成套越窑青瓷茶具整齐摆放其上,以示对茶的尊敬。

右置金属电随手泡、青竹茶道组、白瓷彩绘茶荷。

左置青竹奉茶盘,两色茶点,左右对称,以衬茶之崇高。

铺垫采用叠铺式,大幅明黄色台布平铺至地,再覆以绿色条形铺,和雕花茶池呼应,象征锦江廊桥,江水澄澈千里,在平淡中执着地奔流,以彰显主题。

茶点两碟,皆是与品饮铁观音相宜的咸味茶食。

背景是大幅水墨春色图,配以悠扬的古曲,萦绕席间,正是:
锦江春色来天地,
柳下忘言对青茶。

尘心洗尽兴难尽,
红炉煮茗日影斜。

五、布局图示:
六、茶品选择及冲泡方法
本茶席所选用的茶品是安溪铁观音,整个冲泡程序共分9道,即温杯、赏茶、投茶、开香、冲水、拂沫、出汤、奉茶、品茶。

七、奉茶语
茶已泡好了,现敬奉给列位评委品茶。

一杯香茗酬知己,重逢还忆铁观音。

祝列位身体康健,万事如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