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ppt课件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PPT精品课件

8 45岁以上
问题2中各年龄段选择“经常这样”的情况
人数 12
10
10 9
8
6
4 2
2
0 30岁以下 30-45岁 45岁以上
小组讨论交流:
16.7% 41.7% 80%
33.3% 41.7% 90%
合作探究
被调查者的年龄结构
45岁以上 25%
30岁以下 15%
30-45岁 60%
问题1中各年龄段选择“从不这样”的情况
当堂检测
2.幸福村里种植果树的面积如图所示,梨树种植面积占整个 果树面积的 25 %.
当堂检测
3.某中学七年级举行了一次“我最喜爱的学科”主题班
会,对全年级学生喜爱“语文、数学、英语、地理”四
个学科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别用图①和图②(不完整)表示.
(1)根据图中信息,求这次调查的学生总数; 500人
做一做
1、填写调查问卷。(调查全班同学) 2、以小组为单位,统计调查结果,并填表。
问题1的调查结果
选项 人数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问题2的调查结果
选项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人数
通过我们的调查结果,结合自己在节约用水方 面的行为,你认为班级同学在节约用水方面做的怎样?
做一做
人数 12
10
8
6
4
2
1
0 30岁以下
10 30-45岁
8 45岁以上
问题2中各年龄段选择“经常这样”的情况
人数
12
10
10
9
8
6
4 2
2
0 30岁以下 30-45岁 45岁以上
问题1. 在小明调查的40人中,各年龄段各有 多少人接受了调查?
数据收集整理二年级数学课件(共8张PPT)

第二页,共8页。
二、调查(diào chá)统计, 收集数据
(一)借助动画,分项计数( jì shù)并记录
红 黄蓝白
第三页,共8页。
二、调查(diào chá)统计, 收集数据
(二)整理记录,动态(dòngtài)呈现统计表
红 黄 蓝白
9人 6人 15人 8人
第四页,共8页。
第五页,共8页。
步骤。
第七页,共8页。
五、模仿调查(diào chá), 巩固方法
问题:(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shén me)?最后一列空着是什么(shén me)意 思?
(2)你打算(dǎ suàn)怎样调查? (3)谁愿意当老师,带着大家完成这个调查任务?
(4)我们班有多少人?检查数据,看看对不对。 (5)看一看调查的结果,你还知道了什么?
数据(shùjù)收集整理二年级数学课件
第一页,共8页。
一、抛出(pāo chū)问题, 引发讨论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 色合适?
红 黄 蓝白
问题:(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zhī dào)了什么。
(2)你认为(rènwéi)选哪种颜色合适呢?你是怎么想的?
讨论: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二、调查(diào chá)统计,收集数据
(服,1选)择什看么颜一色看合适调呢?查的结果,你还知道(zhī dào)了什么?
问题:(1)看一看调查的结果,你还知道(zhī dào)了什么?
9人 6人 15人 8人
(2)统计的结果正确(zhèngquè)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什么颜色合适呢?
(4)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二、调查(diào chá)统计, 收集数据
(一)借助动画,分项计数( jì shù)并记录
红 黄蓝白
第三页,共8页。
二、调查(diào chá)统计, 收集数据
(二)整理记录,动态(dòngtài)呈现统计表
红 黄 蓝白
9人 6人 15人 8人
第四页,共8页。
第五页,共8页。
步骤。
第七页,共8页。
五、模仿调查(diào chá), 巩固方法
问题:(1)读一读,你知道了什么(shén me)?最后一列空着是什么(shén me)意 思?
(2)你打算(dǎ suàn)怎样调查? (3)谁愿意当老师,带着大家完成这个调查任务?
(4)我们班有多少人?检查数据,看看对不对。 (5)看一看调查的结果,你还知道了什么?
数据(shùjù)收集整理二年级数学课件
第一页,共8页。
一、抛出(pāo chū)问题, 引发讨论
学校要给同学们订做校服,有下面4种颜色,选哪种颜 色合适?
红 黄 蓝白
问题:(1)读一读,说一说你知道(zhī dào)了什么。
(2)你认为(rènwéi)选哪种颜色合适呢?你是怎么想的?
讨论:怎么知道哪种颜色是大多数同学最喜欢的呢?
二、调查(diào chá)统计,收集数据
(服,1选)择什看么颜一色看合适调呢?查的结果,你还知道(zhī dào)了什么?
问题:(1)看一看调查的结果,你还知道(zhī dào)了什么?
9人 6人 15人 8人
(2)统计的结果正确(zhèngquè)吗?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3)如果这个班订做校服,选择什么颜色合适呢?
(4)全校选这种颜色做校服合适吗?为什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ppt

3. 在决定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日时,澳大利亚气象家对两个候选日 100年来年气象情况进行了统计:在这100个9月10日有14天晴好,86 天下雨;在这100个9月15日有78天晴好,22天下雨,请根据上述数 据完成下表:
100个9月10日
100个9月15日
天数 占总天数的百 天数 占总天数的
2.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分类、排序、分组、编 码等;
3.对数据进行收集和整理,有助于我们掌握 更多的信息,作出更明智的决策和判断。
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是怎样的?
数据处理的基本过程是:收集、整理、描述和分 析数据。
数据收集的过程一般包括: 明确调查对象 确定调查对象 选择调查方法 展开调查 记录结果 得出结论
动物编号 动物名称
1
大熊猫
2
滇金丝猴
3
藏羚羊
4
丹顶鹤
5
遗鸥
6
亚洲象
合计
划记
江南镇窄溪中心学校
人数
百分比
问一问
为了更直观的看出统计表格中的 信息,还可以画出条形图和扇形 图来描述数据.P156的图4.1-2你 能看懂吗?
江南镇窄溪中心学校
练一练
你会看扇形图吗?某 校七年级有学生400 人,从图中可以看出
成绩优秀的学生有
几个?不及格的学生 有几个?
30%
良好
17%
40%
及格
优秀
不及格
江南镇窄溪中心学校
如果我们要了解本班20名同学的指距情况,应该通过什么 途径得到相关数据?
请每位同学测量自己的指距(单位:cm ) 保留一位小数 •根据测量的结果,完成下列问题。 •指距在17cm以上的男、女生各占百分之几? •指距在18cm以上的男生比女生多(少)百分之几? •你们是怎么样完成上二个问题的?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ppt课件

10
总结反思
小结 知识点一 统计图的意义
用点、线、面等来表示相关联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 统计图.统计图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出事情的发展、变化或总体与 部分的关系;能清楚、有效地描述数据,有利于对数据做出正确 地分析,以便合理地做出决策.
11
知识点二 常见的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__具__体__数_目__.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____变__化__情况. (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 ____百__分_比___.
计图的一部分,其各类活动所占的百分比之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1,所以不能用扇形统计图来 表示,而应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13
8
(3)因为喜欢“社科类”图书的人数为 24 人, 24
所以喜欢“社科类”图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200×100%=12%, 所以喜欢“小说类”图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100%-15%-38%-12%=35%, 所以“小说类”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 360°×35%=126°. 故所填答案为 126. (4)由样本数据可知喜欢“社科类”图书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12%, 所以估计该校喜欢“社科类”图书的学生人数为 2500×12%=300(人).
5
(1)此次共调查了________名学生;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图②中“小说类”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__度; (4)若该校共有学生2500人,估计该校喜欢“社科类”图书的学 生人数.
图6-4-1
6
[解析] (1)根据“文史类”的人数以及“文史类”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求出总人数; (2)根据总人数以及“生活类”的百分比即可求出“生活类”的人数用 总的人数减去选其他几类的人数可以求出小说类的人数; (3)根据“小说类”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圆心角的度数; (4)利用样本中喜欢“社科类”图书的百分比来估计总体中的百分比, 从而求出喜欢“社科类”图书的学生人数.
总结反思
小结 知识点一 统计图的意义
用点、线、面等来表示相关联的量之间的数量关系的图形叫做 统计图.统计图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出事情的发展、变化或总体与 部分的关系;能清楚、有效地描述数据,有利于对数据做出正确 地分析,以便合理地做出决策.
11
知识点二 常见的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1)条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每个项目的__具__体__数_目__. (2)折线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____变__化__情况. (3)扇形统计图的特点: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分在总体中所占的 ____百__分_比___.
计图的一部分,其各类活动所占的百分比之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于1,所以不能用扇形统计图来 表示,而应用条形统计图来表示.
13
8
(3)因为喜欢“社科类”图书的人数为 24 人, 24
所以喜欢“社科类”图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200×100%=12%, 所以喜欢“小说类”图书的人数占总人数的百分比为 100%-15%-38%-12%=35%, 所以“小说类”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 360°×35%=126°. 故所填答案为 126. (4)由样本数据可知喜欢“社科类”图书的学生人数占总人数的 12%, 所以估计该校喜欢“社科类”图书的学生人数为 2500×12%=300(人).
5
(1)此次共调查了________名学生;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图②中“小说类”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________度; (4)若该校共有学生2500人,估计该校喜欢“社科类”图书的学 生人数.
图6-4-1
6
[解析] (1)根据“文史类”的人数以及“文史类”所占的百分比即可 求出总人数; (2)根据总人数以及“生活类”的百分比即可求出“生活类”的人数用 总的人数减去选其他几类的人数可以求出小说类的人数; (3)根据“小说类”的百分比即可求出圆心角的度数; (4)利用样本中喜欢“社科类”图书的百分比来估计总体中的百分比, 从而求出喜欢“社科类”图书的学生人数.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PPT课件

•今天的你有收获吗?你学到了什么?
•收集数据、整理数据、运用数据
•畅所欲言•——我们是数据的Fans
•一、收集数据的方法: •1、直接途径:观察、测量、调查和 实验 并记录等。
•2、间接途径:查阅文献资料、使用 互联网查询等。
•二、整理数据的方法: •分类 、排序、分组 、编码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的步骤:
•攀登高峰,挑战自我
• 1. 以下是某校七年级男,女生各10名右眼裸视 的检测结果: • 0.2,0.5,0.7(女),1.0,0.3(女),1.2(女),1.5, 1.2,1.5(女),1.0(女),1.5,1.1,1.2(女),1.5(女), 1.5(女),0.6(女),1.0(女),0.8,1.5,1.2 • (1)这组数据是用什么方法获得的? • (2)学生右眼视力跟性别有关吗?为了回答这个问题 ,你将怎样处理这组数据?你的结论是什么?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PPT 课件
•嗨,大家好!我叫小明 ,我酷爱篮球。我们交个
朋友,好吗?
•美国NBA每年都在全世界挑选篮球新秀,姚明就 曾是当年的状元,今年七月份的选秀中,对三名候 选人进行了三项素质测试。
测试成绩
测试项目
A
B
C
•得分
•19
•27
•18
•篮板
•9
•11
•13
•盖
•8
•4
•6
帽
•想一想:•根据表格,你怎样比较男、女生的身高?身高在 155cm以上的男、女生各占男、女生的 百分之几? 身高在160cm以上呢?
•
身高在155厘米以上的男生占男生 •80 %
•
身高在 155厘米以上的女生占女生 •60 %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复习课件文稿演示

60%
第六章复习
3.扇形统计图中各个扇形的圆心角 的度数
扇形统计图中各个扇形的圆心角的
度数= 360° ×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 比.
4.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1)计算各部分占总体的___百_分__比___; (2) 计 算 各 部 分 对 应 的 扇 形 的 ____圆_心_角__的_度__数______;(3)画出扇形统计图, 标上__百__分_比__.
第六章复习
5.三种常见的统计图
_条__形___统计图、__折_线___统计图、扇
形统计图.
6.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
分的具体数目;
(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
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
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数学·课标版(BS)
在村干部选举中,为更好地反映各候选人 所获票数的多少,应用__________统计图 表示;要更好地反映各候选人观众支持率 应用__________统计图;要更好地反映各 候选人观众支持率几年间的变化趋势,应 用__________统计图.
1.为了了解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 中抽查了10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加运动会的全体运动员是总体
B.每个运动员是个体; C.100名运动员是抽取的一个样本
D.抽取的100名运动员的年龄是样本
2.为了了解某产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
第六章复习
如图 6-6 是某市第一季度用电量的
扇形统计图,则二月份用电量占第一季
度用电量的百分比是( )
A.25%
BB.35%
C.45%
D.20%
第六章复习
3.扇形统计图中各个扇形的圆心角 的度数
扇形统计图中各个扇形的圆心角的
度数= 360° ×该部分占总体的百分 比.
4.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方法 (1)计算各部分占总体的___百_分__比___; (2) 计 算 各 部 分 对 应 的 扇 形 的 ____圆_心_角__的_度__数______;(3)画出扇形统计图, 标上__百__分_比__.
第六章复习
5.三种常见的统计图
_条__形___统计图、__折_线___统计图、扇
形统计图.
6.三种统计图的特点
(1)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
分的具体数目;
(2)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事物的
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出各部
分在总体中所占的百分比.
数学·课标版(BS)
在村干部选举中,为更好地反映各候选人 所获票数的多少,应用__________统计图 表示;要更好地反映各候选人观众支持率 应用__________统计图;要更好地反映各 候选人观众支持率几年间的变化趋势,应 用__________统计图.
1.为了了解参加运动会的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从 中抽查了100名运动员的年龄.就这个问题来说, 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参加运动会的全体运动员是总体
B.每个运动员是个体; C.100名运动员是抽取的一个样本
D.抽取的100名运动员的年龄是样本
2.为了了解某产品促销广告中所称中奖率的真实
第六章复习
如图 6-6 是某市第一季度用电量的
扇形统计图,则二月份用电量占第一季
度用电量的百分比是( )
A.25%
BB.35%
C.45%
D.20%
《数据的收集》数据的收集与整理课件ppt

PPT素材:/s ucai/ PPT图表:www.1ppt .co m/tu 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个人简历:www.1ppt. co m/jia nli/ 教案下载:www.1ppt. co m/jia oan/ PPT课件:www.1ppt. co m/ ke jian/ 数学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uxue/ 美术课件:www.1ppt.c om/keji an/mei shu/ 物理课件:www.1ppt.c om/keji an/wuli / 生物课件:www.1ppt.c om/keji an/sheng wu/ 历史课件:www.1ppt.c om/keji an/lishi /
为了便于学习和使用,本 文档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 改调整及打印,欢迎下载。
思考:你还知道用什么方法来收集数据吗?
实
访
地
问
调
查
试 验
测 量
想一想 1.如何了解学生的身高情况?采取什么方法收集数据?
测量
2.想了解同学们对数学前五章的学习情况?
调查
3.体活课,选择玩哪种球类?摸球决定将篮球、足球、
排球模型放到纸盒里,摇匀后同学来做,摸完放回,记
是 97 ;
(2)被调查者中,希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是多少人?
(2)35+28=63(人),即希 望在餐厅设立吸烟室的人数是 63人.
(3)求被调查者中赞成在餐厅彻底禁烟的百分比.
采用何种方式一定要结合实际问题来定.
二 数据的收集过程 讨论: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哪些过程?
班长选举过程
班长选举过程
第一步:选全班最信赖同学做班长. (明确调查目的和问题)
人教二年级下册数学课件1.《数据收集整理》 (共16张PPT)

谢谢观赏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活动要求: 1、观察情景图,从情景图中我们知 道了哪些信息?
2、你喜欢那种统计数据的方法。
你喜欢哪种记录法?
活动二:关键问题: 选取统计数据的方法整理数据
活动要求: 1、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录统计结果。 2、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决定选谁去参赛。 3、通过比一比。选取你认为最好的整理数据的方法。 4、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
数据收集整理 例2
学习目标:1、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
2、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 的 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2:学校举办讲故事大赛,我班要从王明明和 陈小菲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
一:关键问题 统计数据的方法有那些?
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活动三:关键问题:根据数据里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活动要求:
1、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票数
王明明
陈小菲
2、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
3、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
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4、你认为最简单、最方便的记录方法是(
)。
活动四:关键问题:我会做
活动要求:1、独立完成练习做一做。
2、独立完成练习3题。
问题。
3、小组合作制作条形统计图,并回答
(1)每个 表示(
)辆车。
(2)面包车比货车多(
)辆。
(3)( )车最少,( )车最多,它们相差(
(4) 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
)辆。
你的收获是: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8日星期五2022/4/82022/4/82022/4/8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82022/4/82022/4/84/8/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82022/4/8April 8,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活动要求: 1、观察情景图,从情景图中我们知 道了哪些信息?
2、你喜欢那种统计数据的方法。
你喜欢哪种记录法?
活动二:关键问题: 选取统计数据的方法整理数据
活动要求: 1、采用不同的方法记录统计结果。 2、整理数据,完成统计表,决定选谁去参赛。 3、通过比一比。选取你认为最好的整理数据的方法。 4、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
数据收集整理 例2
学习目标:1、了解统计数据的方法。
2、能根据统计表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学会与他人合作,积累解决问题 的 经验,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例2:学校举办讲故事大赛,我班要从王明明和 陈小菲同学中选一位参加比赛。
一:关键问题 统计数据的方法有那些?
票,结果可能会怎样呢?
活动三:关键问题:根据数据里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活动要求:
1、把上面的统计结果填入下表。
姓名 票数
王明明
陈小菲
2、根据统计结果,应该选(
)参加比赛。
3、有两位同学缺勤没能参加投票,如果他们也投了
票,结果可能会怎样?
4、你认为最简单、最方便的记录方法是(
)。
活动四:关键问题:我会做
活动要求:1、独立完成练习做一做。
2、独立完成练习3题。
问题。
3、小组合作制作条形统计图,并回答
(1)每个 表示(
)辆车。
(2)面包车比货车多(
)辆。
(3)( )车最少,( )车最多,它们相差(
(4) 20分钟后来的第一辆车最有可能是哪一种车?
)辆。
你的收获是:
•不习惯读书进修的人,常会自满于现状,觉得再没有什么事情需要学习,于是他们不进则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 一眼睛看到纸的背面。2022年4月8日星期五2022/4/82022/4/82022/4/8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2022年4月2022/4/82022/4/82022/4/84/8/2022 •正确的略读可使人用很少的时间接触大量的文献,并挑选出有意义的部分。2022/4/82022/4/8April 8, 2022 •书籍是屹立在时间的汪洋大海中的灯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姓名
身高
(厘米)
姓名
身高
(厘米
姓名
身高
(厘米
钱秀英 130 王 华 140 李娟娟 131 张 红 142 李静华 宋 丽 朱桂芬 王丽琴
身 高
(厘米)
蔡雅平 141 秦 玲 152 顾伟芳 137 牛爱珍 151 钱 霞 陆 莎 朱 彦 陆小梅 138 144 143 144
冯淑慧 138 杜小芳 154 许 阳 134 朱 丽 144 刘竞蔚 杨宁一 夏 萍 武星云 145 139 146 148
100 90~99 80~89 70~79 60~69 60以下
请你把这次考试的成绩按分数高低整理填如下表.
2
11
10
5
3
1
思考题:
1、在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
2、优以上的有多少人? 3、要想从表中反映出总人数 应加哪一项 内容?
美术老师记录下来五三班的图画成绩,请同学们帮助美术老师统计一 下这个班的优
(表六)
五年级三班上学期美术成绩记录单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1 良 7 达标 13 待达 19 优 25 良 31 待达 标 标 2 优 8 优 14 良 20 达标 26 达标 32 良
3 优 9 优 15 达标 4 优 10 良 16 优 5 良 11 良 17 优 6 达标 12 优 18 良
冯淑慧 138 杜小芳 154 许 阳 朱 丽 刘竞蔚 杨宁一 夏 萍 武星云 134 144 145 139 146 148
整理数据的方法:
1、先从记录单上找出所有数据的分布范围. (最矮的130厘米, 最高的154厘米)
2、划出统计表. 1)先确定分成身高和人数两栏,再根据找出的数据 范围,按五厘米一段,分成五段; 2)然后,用直尺画出表格,填写 栏名,并把身高起止的 厘米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入“身高”一栏内; 3)最后在表格的上面写明统计表的名称和日期.
3、统计各段中原始数据的数目.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然后依次檫去“正”字,填上数目; 3); 最后核对有没有错误.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2)
身 高
(厘米) 130~134 135~139 140~144 145~149 150~154
人 数
3
4
10
4
3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3) 身高/厘米 人 数 合 计 130~134 135~139 140~144 145~149 150~154
4 3
做一做:
1 2 3 4 5 6 7 8 分数 人数
某班学生一次数学考试成绩的计分单 98 9 65 17 98 25 98 100 10 76 18 85 26 98 68 11 83 19 99 27 97 84 12 87 20 100 28 54 94 13 99 21 79 29 88 95 14 85 22 82 30 85 64 15 90 23 74 31 77 96 16 70 24 87 32 81
(二 )
例2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测量身高记录单 (1)
姓名
身高
(厘米)
姓名
身高
(厘米
姓名
身高
(厘米
钱秀英 130 王 华 140 李娟娟 张 红 李静华 宋 丽 朱桂芬 王丽琴 131 142 145 144 140 142
蔡雅平 141 秦 玲 152 顾伟芳 牛爱珍 钱 霞 陆 莎 朱 彦 陆小梅 137 151 138 144 143 144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 身高情况统计表(3) 身高/厘米 人 数 合 计 130~134 135~139 140~144
145 144 140 142
24
3 4 10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2)
130~134 135~139 140~144 145~149 150~154
人 数
3
4
10
4
3
145~149 150~154
1、找出原始数据的范围,最大、最小各是什 么? 2、根据统计表的需要和数据范围的具体情况, 把数据范围划分成几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编制成表。
3、统计各组中的原始数据的数目,填写统 计表。
21 22 23 24
良 良 优 优
27 28 29 30
良 优 良 优
33 达标 34 优 35 良 36 优
根据上面的原始数据填写下表,然后说以说每个等级的学生各有多 少人。 (表七)五年级三班上学期美术成绩统计表 1997年7 月
成绩
优
良
达标
待达标
人数
15
13
6
2
制作统计表的一般步骤是什麽?
24
3 4 10 4 3
思考题:
1、五一班女同学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2、五一班女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3、你还能总这个统计表中观察出哪些内容?
4、整理后的统计表和原始数据记录单相比,有那些 优点?
5、原始数据可以的丢弃吗?
6、如果要计算平均身高,应该怎样计算?需要根据那个表 计算?
例2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测量身高记录单(1)
身高
(厘米)
姓名
身高
(厘米
姓名
身高
(厘米
钱秀英 130 王 华 140 李娟娟 131 张 红 142 李静华 宋 丽 朱桂芬 王丽琴
身 高
(厘米)
蔡雅平 141 秦 玲 152 顾伟芳 137 牛爱珍 151 钱 霞 陆 莎 朱 彦 陆小梅 138 144 143 144
冯淑慧 138 杜小芳 154 许 阳 134 朱 丽 144 刘竞蔚 杨宁一 夏 萍 武星云 145 139 146 148
100 90~99 80~89 70~79 60~69 60以下
请你把这次考试的成绩按分数高低整理填如下表.
2
11
10
5
3
1
思考题:
1、在哪个分数段的人数最多?
2、优以上的有多少人? 3、要想从表中反映出总人数 应加哪一项 内容?
美术老师记录下来五三班的图画成绩,请同学们帮助美术老师统计一 下这个班的优
(表六)
五年级三班上学期美术成绩记录单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学号 成绩 1 良 7 达标 13 待达 19 优 25 良 31 待达 标 标 2 优 8 优 14 良 20 达标 26 达标 32 良
3 优 9 优 15 达标 4 优 10 良 16 优 5 良 11 良 17 优 6 达标 12 优 18 良
冯淑慧 138 杜小芳 154 许 阳 朱 丽 刘竞蔚 杨宁一 夏 萍 武星云 134 144 145 139 146 148
整理数据的方法:
1、先从记录单上找出所有数据的分布范围. (最矮的130厘米, 最高的154厘米)
2、划出统计表. 1)先确定分成身高和人数两栏,再根据找出的数据 范围,按五厘米一段,分成五段; 2)然后,用直尺画出表格,填写 栏名,并把身高起止的 厘米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填入“身高”一栏内; 3)最后在表格的上面写明统计表的名称和日期.
3、统计各段中原始数据的数目. 1)用画“正”字的方法收集数据; 2)然后依次檫去“正”字,填上数目; 3); 最后核对有没有错误.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2)
身 高
(厘米) 130~134 135~139 140~144 145~149 150~154
人 数
3
4
10
4
3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3) 身高/厘米 人 数 合 计 130~134 135~139 140~144 145~149 150~154
4 3
做一做:
1 2 3 4 5 6 7 8 分数 人数
某班学生一次数学考试成绩的计分单 98 9 65 17 98 25 98 100 10 76 18 85 26 98 68 11 83 19 99 27 97 84 12 87 20 100 28 54 94 13 99 21 79 29 88 95 14 85 22 82 30 85 64 15 90 23 74 31 77 96 16 70 24 87 32 81
(二 )
例2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测量身高记录单 (1)
姓名
身高
(厘米)
姓名
身高
(厘米
姓名
身高
(厘米
钱秀英 130 王 华 140 李娟娟 张 红 李静华 宋 丽 朱桂芬 王丽琴 131 142 145 144 140 142
蔡雅平 141 秦 玲 152 顾伟芳 牛爱珍 钱 霞 陆 莎 朱 彦 陆小梅 137 151 138 144 143 144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 身高情况统计表(3) 身高/厘米 人 数 合 计 130~134 135~139 140~144
145 144 140 142
24
3 4 10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身高情况统计表(2)
130~134 135~139 140~144 145~149 150~154
人 数
3
4
10
4
3
145~149 150~154
1、找出原始数据的范围,最大、最小各是什 么? 2、根据统计表的需要和数据范围的具体情况, 把数据范围划分成几组,并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编制成表。
3、统计各组中的原始数据的数目,填写统 计表。
21 22 23 24
良 良 优 优
27 28 29 30
良 优 良 优
33 达标 34 优 35 良 36 优
根据上面的原始数据填写下表,然后说以说每个等级的学生各有多 少人。 (表七)五年级三班上学期美术成绩统计表 1997年7 月
成绩
优
良
达标
待达标
人数
15
13
6
2
制作统计表的一般步骤是什麽?
24
3 4 10 4 3
思考题:
1、五一班女同学身高在哪个范围内的人数最多? 2、五一班女同学一共有多少人?
3、你还能总这个统计表中观察出哪些内容?
4、整理后的统计表和原始数据记录单相比,有那些 优点?
5、原始数据可以的丢弃吗?
6、如果要计算平均身高,应该怎样计算?需要根据那个表 计算?
例2 五年级一班女同学测量身高记录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