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概念与分类共30页

合集下载

环境法笔记

环境法笔记

环境保护法学法规导读(对考试有用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6年12月26日通过实施)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1998年12月颁布)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4月29日最新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年12月25日修订)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1996年修订)6、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6年10月29日通过)7、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1995年10月30日通过)8、土地管理法(1998年8月29日通过)9、水法(1988年1月21日通过)10、水土保持法(1991年)11、森林法(1998年4月29日修订)12、渔业法(1986年1月20日通过)13、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修订)14、野生动物保护法(1989年3月1日施行)15、野生植物保护条例(1996年9月30日通过)16、自然保护区条例(1994年12月1日施行)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笔记!!!(大林撰写)第一编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总论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环境与自然资源的概念二、人类环境人类环境这个概念是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

人类环境指的是以人类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即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天然的和人工改造过的各种自然因素的综合体。

三、人类环境的分类1、按照环境要素的形成,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2、按照环境的功能不同,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

3、按照环境范围的大小,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室内环境和村镇环境、城市环境、区域环境、全球环境和宇宙环境。

4、按照环境的不同要素,可以把人类环境分成大气环境和水环境、土壤环境、生物环境、地址环境。

四、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在一定经济和技术条件下,自然界中可以被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

六、人类同环境的关系第一、人类是环境的产物,人类要依赖自然环境才能生存和发展。

第二、人类又是环境的改造者,通过社会生产活动来利用和改造环境,使其更适合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3-4单元 教案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3-4单元 教案

2023最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教案第三单元自然资源9.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1.教学内容本课是单元起始课,意在指导学生科学描述自然资源的构成、类别和用途,初步认识人类生存离不开自然资源,持续提高学生的科学描述能力及辨识能力。

本课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分析用到的自然资源”,先以牛仔裤为例,从原材料、生产工艺、运输等方面展开分析,辨别用到的自然资源,再用类似的方法分析身边某个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

第二部分为“认识自然资源的构成”,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再根据资源的物质种类给自然资源归类。

第三部分为“重点认识两种复合型自然资源”,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分别呈现了热带雨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功能与价值,引导学生分析资料,解释海洋资源成为21世纪资源开发与利用的重点的理由。

2.教学目标能有条理地分析和描述生产某个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

能说明自然资源的用途,学会给常见自然资源归类。

能说出热带雨林资源和海洋资源的功能与价值,并综合所学知识解释海洋资源的应用前景。

3.重点与难点重点:能有条理地分析和描述生产某个物品可能用到的自然资源。

难点:学会给自然资源归类,并解释海洋资源的应用前景。

4.教学准备教师材料:相关视频和PPT。

学生分组材料:分类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课本25页的一首小诗。

学生认真朗读这首小诗,想一想是谁赐予我们阳光、空气、水和食物。

是阳光、空气、水等等自然资源赐予我们一切,让我们能够在地球上赖以生存并幸福的生活。

那么地球上有哪些自然资源?这些自然资源又有哪些特点?给人类带来了哪些作用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研究第三单元《自然资源》。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一下地球上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

板书课题:9.多种多样的自然资源二、学习新课活动一:研究生产一条牛仔裤用到的自然资源出示牛仔裤的图片,学生观察并想一想生产一条牛仔裤可能会用到哪些自然资源。

请同学们分别从运输、主料、金属辅料、染料4个方面列举生产一条牛仔裤可能要用到的自然资源。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人类面临的主要资源问题
气侯 降水和蒸发
第十四页,共65页。
人为原因
(1)不合理开发利用 (2)污染 (3)浪费 (4)需水量增长
第十五页,共65页。
1.地球号称“水的星球〞,水又是可再生 资源,但世界上许多国家却闹“水荒〞, 原因是什么?
(1)自然原因
①全球淡水总量有限,可以用的水资源少;② 有限的淡水资源在陆地上分布很不均匀。
,解决此矛盾的
关键是 。
第三十九页,共65页。
答案:(1)供需平衡
(2)
①人口增加,城市用地、工业用地大量占用耕地;② 人类过度开垦造成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 ③人类滥垦滥伐造成沙漠化,土地面积减少
(3)人地矛盾 控制人口增长
第四十页,共65页。
3、中国耕地资源面临压力
第四十一页,共65页。
你是怎样认识我国人口变化、耕地面积变化的 历史趋势与开展前景 〔1〕在唐代以前,随着人口的增加,人们开 发的土地在增加,人均耕地面积增大,自唐、 明以来,随着人口的增加,我国人均耕地面积 逐步下降。到了近代,可开垦的土地有限,加 之各种建筑用地面积加大,而人口仍然快速增 长,导致人均土地面积将进一步下降。 〔2〕目前我国人口仍然在增长,后备的耕地 资源有限,城市、工业、交通等还要占用耕地, 所以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仍然有下降的趋势。
〔3〕耕地:是指种植各种农作物的土地, 它是人类所需食物的主要源泉,是农业消 费开展的重要物质根底。
第三十四页,共65页。
2、世界人口增长与耕地需求趋势
第三十五页,共65页。
问题1、根据世界可耕地总面积、世界人口、 按现有消费程度所需的耕地面积三条曲线, 分析世界土地资源供求关系的前景。 提示: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地矛盾将越来 越锋利。目前人类已经面临耕地资源缺乏 的困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供求矛盾 进一步突出。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2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28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大全思维导图(28页)第1页:地理学简介地理学的定义地理学的起源和发展地理学的分支和学科领域第2页:地球的基本特征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运动地球的结构和组成第3页:地图的基本概念地图的定义和作用地图的比例尺和方向地图的符号和注记第4页:地球的气候气候的定义和分类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第5页: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地理位置和边界中国的邻国和海域中国的行政区划和主要城市第6页:中国的地形中国的地形特点主要山脉和高原主要平原和盆地第7页:中国的气候中国的气候特点主要气候类型和分布气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8页:中国的河流中国的主要河流河流的源头和流向河流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9页:中国的湖泊中国的主要湖泊湖泊的形成和特点湖泊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0页: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1页:中国的农业中国的农业特点主要农作物和种植区域农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2页:中国的工业中国的工业特点主要工业部门和分布工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3页:中国的交通运输中国的交通运输方式主要交通枢纽和线路交通运输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4页:中国的城市化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城市的特点和发展城市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5页:中国的环境保护中国的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措施和挑战环境保护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6页:中国的旅游中国的旅游资源主要旅游目的地和景点旅游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7页:中国的文化中国的文化特点主要文化传统和习俗文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8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历史概述主要历史事件和人物历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9页:中国的民族中国的民族构成主要民族的特点和分布民族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0页:中国的国际关系中国的国际地位和角色主要国际组织和关系国际关系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1页:中国的经济中国的经济特点主要经济部门和产业经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2页:中国的教育中国的教育体系主要教育阶段和学校类型教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3页:中国的科技中国的科技发展主要科技领域和成就科技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4页:中国的体育中国的体育发展主要体育项目和成就体育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5页:中国的艺术中国的艺术特点主要艺术形式和作品艺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6页:中国的宗教中国的宗教信仰主要宗教和教派宗教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7页:中国的社会中国的社会结构主要社会问题和挑战社会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28页: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主要挑战和机遇未来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第1页: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运动地图的基本概念和类型第2页:气候与天气气候的定义和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天气和气候的区别第3页:中国的地理概况中国的地理位置中国的地形特征中国的气候特征第4页: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保护第5页:中国的农业中国的主要农作物农业的重要性农业的发展第6页:中国的工业中国的主要工业部门工业的重要性工业的发展第7页:中国的交通运输中国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运输的发展第8页:中国的城市与乡村中国的城市与乡村分布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城市化与逆城市化第9页:中国的环境问题中国的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原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第10页:中国的旅游资源中国的主要旅游资源旅游业的重要性旅游业的发展第11页:中国的文化中国的主要文化特点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的发展第12页:中国的历史中国的主要历史事件历史的重要性历史的发展第13页:中国的民族中国的主要民族民族的重要性民族的发展第14页:中国的国际关系中国的主要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国际关系的发展第15页:中国的经济中国的主要经济部门经济的重要性经济的发展第16页:中国的教育中国的主要教育阶段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发展第17页:中国的科技中国的主要科技领域科技的重要性科技的发展第18页:中国的体育中国的主要体育项目体育的重要性体育的发展第19页:中国的艺术中国的主要艺术形式艺术的重要性艺术的发展第20页:中国的宗教中国的主要宗教宗教的重要性宗教的发展第21页:中国的社会中国的主要社会问题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第22页:中国的未来中国的发展前景未来的挑战和机遇未来的发展第23页:中国的自然资源管理中国的自然资源管理策略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管理的挑战第24页: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特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城市化进程的未来展望第25页:中国的环境保护措施中国的环境保护措施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挑战第26页:中国的旅游业发展中国的旅游业发展现状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旅游业发展的挑战第27页:中国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中国的文化传承文化创新的重要性文化创新的挑战第28页:中国的科技发展与应用中国的科技发展现状科技应用的重要性科技应用的挑战中心主题: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主要分支:1. 地球与地图地球的形状和结构地球的运动地图的基本概念和类型2. 气候与天气气候的定义和类型影响气候的因素天气和气候的区别3. 中国的地理概况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气候特征主要自然资源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自然资源的保护5. 农业主要农作物农业的重要性农业的发展6. 工业主要工业部门工业的重要性工业的发展7. 交通运输主要交通运输方式交通运输的重要性交通运输的发展8. 城市与乡村城市与乡村分布城市与乡村的特点城市化与逆城市化9. 环境问题主要环境问题环境问题的原因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要旅游资源旅游业的重要性旅游业的发展11. 文化主要文化特点文化的重要性文化的发展12. 历史主要历史事件历史的重要性历史的发展13. 民族主要民族民族的重要性民族的发展14. 国际关系主要国际关系国际关系的重要性国际关系的发展15. 经济主要经济部门经济的重要性经济的发展16. 教育主要教育阶段教育的重要性教育的发展17. 科技主要科技领域科技的重要性科技的发展18. 体育主要体育项目体育的重要性体育的发展19. 艺术主要艺术形式艺术的重要性艺术的发展20. 宗教主要宗教宗教的重要性宗教的发展21. 社会主要社会问题社会的重要性社会的发展22. 未来展望发展前景挑战和机遇未来的发展每个主要分支下,您可以继续添加子分支,以涵盖更多的细节和相关信息。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自然资源的性质PPT课件

自然资源学原理 蔡运龙 自然资源的性质PPT课件
第10页/共45页
3、分类多样性
有关自然资源,目前尙无统一分类系统,分类系统之间 有交叉。如:从地球圈层的分布;从用途;从经济学等方面 分类。 有学者主张:流动性或者收入性来代替可更新性,用储藏性或 资本性来代替不可更新性;不可更新资源(资本性或储存性资 源) (如化石属矿物燃料);可更新资源 (收人性或流动性资源) 还有其他自然资源(如风景、空间等) 如:哈哥特分类系统(图1-1) 还有以固有属性分类法(图1-2)。
理论上可恢复可循环使用的临界性使用后就消耗掉的恒定性所有元素矿物金属矿物鱼类森林动物土壤蓄水层中的水石油天然气煤太阳能潮汐能风能波浪水能大气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一旦超过再生能力临界性资源就变成不可更新资源可更新资源使用到灭绝的程度可更新与不可更新资源的相对性由图可知不可更新资源和可更新资源间的划分界线更多地取决于人类认识和开发程度而不是自然现实有关自然资源目前尙无统一分类系统分类系统之间有交叉
•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的结果之一是产生各种废物,这些废 物要排放环境媒介(资源),即大气、水、土地等。这 就需要另一个衡量资源潜力的概念。
• 【吸收能力】或【同化能力】:环境媒介吸收废物而又 不导致环境退化的能力。
第33页/共45页
• 任何环境媒介的吸收能力都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不仅随气候等环境因素的变化而发生天然变 化,也可以被人类改变。
第29页/共45页
渔业资源
第30页/共45页
➢维持持续产量是要付出代价的。因为它意味着 须抑制当前的消费。所放弃的这一部分消费可 看作是对未来的一种投资。为后代在资源上得 到了平等的机会和权利。
➢但是这种“本来可以得到的机会和权利”很可 能在其他方面又失去了。
如:在撒哈拉,如果把水资源的利用控制在持续能 力水平上,就不可避免地导致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衰退。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

可再生资源与非可再生资源
森林资源
土地对人类来说,有何用途呢?
土 放牧 地 资 源 耕地
肉制品工业
皮革工业
毛纺织工业
粮食
食品工业
水能资源 发电
水 农田灌溉 资 水产养殖 源
航运
石油资源
煤炭
钨 矿锰 产矿 资
铜矿 源
赤铁矿
海洋生物资源
大黄鱼
带鱼
墨鱼
对虾
梭子蟹
石斑鱼
想一想:这些自然资源有什么不同之处?你能将它们 按照一定标准进行分类吗?
(3)分析我国土地资源的优缺点。 优点: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农、林、 牧、渔、工矿业生产和城乡建设。 缺点: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小,比例不合理,主要是 _耕__地__少__,__难__利__用__土__地__多__,__后__备__耕__地__不__足___。
2.独立完成课本P69页活动。
情景导入
①你知道联合国将每年的哪一天定为 世界水日? ②你知道中国水周又是哪几天吗? ③你有想过联合国和中国为什么都如 此关注水的问题吗?
每年的3月22日是世界水日,每年5月的第二周是 中国节约用水宣传周。水是生命之源,目前世界与中 国都面临水资源缺乏的严峻形势。
自学互研 学习活动
水资源的利用价值有哪些?
可口可乐日本公司2009年在日本开始投 放一种叫做“l LOHAS” 的瓶装水。和 瓶子里的水相比,这种产品的亮点在于 瓶子。由于使用了新的PET材料,你可 以在喝完水之后像扭抹布一样把瓶子扭 成一根麻花。可口可乐声称这种新材料 制成的瓶子比传统材料的瓶子更轻也更 节省原材料。
你愿意使用这些产品吗?
土地资源的分布
土地利用类型 耕地 草地 林地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中国的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定义: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存在的、对人类有益的物质和能量包括土地、水、矿产、森林、草原、海洋等。
分类: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包括土地、水、森林、草原等不可再生资源包 括矿产、石油、天然气等。
特点:自然资源具有有限性、地域性、多样性和可再生性等特点。
资源较少
中国自然资源的储量和质量
自然资源种类丰富包括矿产、森林、水资源等 矿产资源储量丰富如煤炭、铁矿石、铜等 森林资源丰富覆盖率高具有较高的生态价值 水资源丰富但分布不均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 自然资源质量优良如稀土、石墨等矿产资源具有较高的品质和价值
Prt Three
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经济的发展
智能管理:物 联网、大数据 等技术在自然 资源管理中的
应用
自然资源的绿色发展
绿色建筑:推广绿色建筑材 料提高建筑节能环保性能
绿色交通:推广电动汽车、 公共交通等低碳出行方式
绿色能源:大力发展太阳能、 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绿色农业:推广生态农业、 有机农业等可持续发展模式
绿色旅游:推广生态旅游、 乡村旅游等环保旅游方式
长江、黄河、珠江 等河流是中国的主 要水资源
水资源短缺已成为 中国面临的重大问 题
政府正在采取措施 保护水资源提高水 资源利用率
森林资源
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华 南等地区
中国森林资源丰富种类繁多
森林覆盖率较高但存在过度 砍伐问题
森林资源具有重要的生态、 经济和社会价值
矿产资源
铁矿: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 铁矿石生产国之一
生态修复:对受到破坏的自然资源 进行修复和恢复保持生态平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的概念

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供人类利用的各种物质和能量的总和。

它们包括土地、水、气体、石油、矿物等各种资源。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也是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然资源的分类根据来源和形态的不同,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很多种类。

主要的分类方式包括:水资源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种类型。

地表水主要由江河、湖泊、水库等形成,而地下水则主要存在于地下水层中。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支撑农业、建设和工业发展的基础资源。

不同类型的土地适合种植不同的作物,因此土地的合理利用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指地球中蕴藏的各种金属矿石、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

这些资源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支撑工业生产和提供能源。

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和动物资源,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

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频繁,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

因此,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

合理利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意味着在满足人类需求的同时不损害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开发利用资源。

这需要科学规划资源开发计划,采取有效的节约资源的措施,做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环境保护保护自然资源需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修复损坏的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等措施。

只有环境保护得到有效实施,才能有效地保障自然资源的长期稳定利用。

结语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基础,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人类的共同责任。

希望每个人都能意识到自己的责任,积极参与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共同建设美丽的地球家园。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