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总结

合集下载

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一灵活使用词类1名词用作状语。

月亮明亮,星星稀少。

黑喜鹊向南飞,向南/向西看峡口,向东看武昌,向西和向东看2名词用作动词。

匡武、子玉桥在河岸上打鱼砍柴/攻打江陵/沿河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

麋鹿需要。

作为它的伴侣和。

作为它的朋友4动词的使动用法。

潜龙在幽谷中翩翩起舞。

跳舞/哭泣,孤独船上的女人。

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

笔直地坐着,整理一下/海中的一小滴水有…那么小/我不知道东方是白人还是白人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二【特殊称谓】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1百姓的称谓。

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2.职业名称。

对于一些以技能为职业的人来说,在他们的名字前通常会加上一个表示他们职业的词,让人们一眼就知道他们的职业身份。

例如,“泡丁解牛”中的“泡丁”,“丁”是名字,“泡菜”是厨师,表示职业。

《世说》中的“时相”和《群英会·江干中记》中的“时况”和“时”是指音乐家,表明他们的职业。

《刘敬亭传》中的“幽梦”指的是一位名叫“梦”的艺术家。

“有”,又名演员和演员,在古代被用作以音乐、舞蹈和戏谑为职业的艺术家,后来又被称为歌剧演员。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而地位低下时结交的朋友叫“贫贱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叫“金兰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叫“刎颈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叫“患难之交”;情投意合、友谊深厚的朋友叫“莫逆之交”;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好朋友叫“竹马之交”;以平民身份相交往的朋友叫“布衣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叫“忘年交”;不拘于身份、形迹的朋友叫“忘形交”;不因贵贱的变化而改变深厚友情的朋友叫“车笠交”;在道义上彼此支持的朋友叫“君子交”;心意相投、相知很深的朋友叫“神交”“神交”也指彼此慕名而未见过面的朋友。

4.年龄称谓。

古人的年龄有时用数字来表示。

他们没有直接说出一个人的年龄,而是使用了与年龄相关的称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全总结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点全总结

兰亭集序《兰亭集序》又名《兰亭宴集序》、《兰亭序》、《临河序》、《禊序》和《禊贴》。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位军政高官,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的序文手稿。

《兰亭序》中记叙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

译文:永和九年,是癸丑之年,阴历三月初,(我们)会集在会稽山阴的兰亭,是为了从事修禊祭礼。

众多贤才都汇聚在这里,年长的年少的都聚集在一起。

兰亭这地方有高峻的山峰,高大茂密的竹林。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如同青罗带一般)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清流激湍)来作为流觞的曲水,列坐在曲水旁边。

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以令人抒发内心深处的情意。

这一天,晴明爽朗,春风和暖畅快。

向上看,天空广大无边,向下看,地上事物如此繁多,借以纵展眼力,开畅胸怀,尽情的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快乐呀!人们彼此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时把自己的志趣抱负,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时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自己的情怀,不受任何拘束,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取舍爱好各不相同,安静与躁动不同,(可是)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感到高兴和自足,不觉得老年即将到来;等到(对于)那些所得到的东西已经厌倦,感情随着事物的变化而改变,感慨随着而产生。

过去感到高兴的事,转眼之间成为旧迹,仍然不能不因它引起心中的感触,何况寿命的长短,听凭造化,最终归结于消亡!古人说:“死生也是一件大事。

”怎么能不悲痛呢?一、字音癸.(guǐ)丑会.(kuài)稽修楔.(xì) 激湍.(tuān)流觞.(shāng) 管弦.(xián)游目骋.(chěng)怀彭殇.(shāng)二、通假字1、悟言一室之内悟通“晤”,面对面2、虽趣舍万殊趣通“取”取得三、古今异义词1、列坐其次..古义:这个地方今义:居于次一等2、俯察品类..之盛古义:物品、物类今义:物品的种类3、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古义:形容时间短暂今义:低头、抬头4、或取诸怀抱..襟怀抱负古义:襟怀抱负今义:怀里抱着5、所以..游目骋怀古义:①表凭借,用来。

高中必修语文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语文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语文二文言文知识点总结《氓》——诗经1、通假字:士之耽兮,犹可说也。

说,通脱,摆脱,脱身淇则有岸,隰则有泮。

泮,通畔,岸边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

无,通勿,不要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将子无怒无通毋,不要2、古今异义:泣涕涟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三岁食贫三岁,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送子涉淇子:古:你今:孩子将子无怒将:古:请,希望今:将要;将军总角之宴宴:古:欢聚,快乐今:宴会至于顿丘至于:古:到达今:连词,说完一事,要说另一事时用至于 3、词类活用: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晚4、特殊句式:秋以为期宾语前置5、一词多义夙夙兴夜寐早夙夜忧叹日夙志已酬素有的,旧有的《采薇》——诗经1、通假字:岁亦莫止莫通暮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孔棘棘通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草字头尔,花盛开的样子维常之华华通花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常通棠,棠棣2、古今异义薇亦作止止:古:句尾语气词今:停止不遑启居启:古:臂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今:启发。

居:古:臂部贴在小腿上叫居今:居住岁亦阳止阳:古:指农历十月今:阳光、太阳等今我来思思:古:语气词,无实意今:思考,想3、词类活用岂不日戒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天雨雪霏霏雨:名词作动词,降下《离骚》——屈原1、通假字: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芳菲其能弥章章通彰,明显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2、古今异义;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偭规矩而改错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穷困,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宁溘死以流亡兮流亡,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长余佩之陆离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固时俗之工巧兮工巧:古:善于投机取巧今:技艺巧妙3、词类活用步余马于兰皋兮步:使···步行,动词使动用法,可译为“赶着···走在···”高余冠之岌岌兮高,使….加高,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长余佩之陆离兮长,使…..加长,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余虽好修姱以几羁兮几羁:名作动,约束固前圣之所厚厚,推重,形容词作动词鸷鸟之不群兮群:名作动,合群屈心而抑志兮屈、抑:使动用法,使…受委屈,使…受压抑谣诼谓余以善淫淫:动作名,淫荡的事伏清白以死直兮死:为动用法,为…而死4、虚词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虽,唯既替余以蕙纕兮以,因为驰椒丘且焉止息焉,兼词,于彼,在那里苟余情其信芳苟,只要5、句式1倒装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不吾知:不知吾,宾语前置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岌岌、陆离分别作定语,后置2被动句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謇朝谇而夕替虽体解吾犹未变兮6、一词多义长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以为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虽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唯,只是善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修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美好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余独好修以为常美,美好《孔雀东南飞》并序一、实词1、通假字终老不复取“取”通“娶“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嫁妆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摧藏马悲哀“藏“通”脏“合葬华山傍”傍“通旁”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虽与府吏要要通邀槌床便大怒槌通捶感吾区区怀区区通拳拳2、古今异义泣涕涟涟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怜悯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再三叮嘱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感吾区区怀古义:真挚的情义;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共事二三年古义:一起过日子;今义:在一起工作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方便多谢后世人古义:多多劝告;今义:多多感谢便可白公姥白:古:告诉,今:常指一种颜色槌床便大怒床:古:坐具今:睡觉的地方蹑履相逢迎逢迎:古:迎接今:常指奉承、拍马再拜还入户再:古:两次今:下一次自可断来信来信:古:使者,指媒人今:书信渠会永无缘渠:古:他今: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3、词类活用①名词作状语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语;朝东南手巾掩口啼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用手巾卿当日胜贵名词“日”作“胜”的状语;一天天晚成单罗衫名词“晚”做“成”的状语;在晚上昼夜勤作息昼夜:在白天黑夜里,名词作状语②名词作动词仕宦于台阁名词“仕”作动词;任官头上玳瑁光名词“光”作动词;发光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马,车:名作动,骑马,乘车事事四五通事事:每试穿一件衣服,名词做动词③动词作名词留待作遗施动词“遗施”做名词;遗施之物,纪念品④形容词作动词千万不复全形容词“全”作动词;保全兰芝惭阿母惭,形容词做动词,惭愧地说⑤使动、意动用法足以荣汝身“荣”形容词使动;使----荣耀以此下心意“下”名词使动;使----委屈戒之慎勿忘“戒”,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警戒”逆以煎我怀煎:使…煎熬,使动用法4、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公姥:偏姥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作5、一词多义①适:始适还家门:适,出嫁处分适兄意:适,适合,依照适得府吏书:适,刚才适彼乐土:适,往、到②为为诗云尔做;动词非为织作迟是;动词始尔未为久算;动词阿母为汝求替;介词时时为安慰作为;介词自名为鸳鸯叫做;动词③谢谢家来贵人辞别;动词阿母谢媒人辞谢;动词多谢后事人劝告;动词④若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腰若流纨素像;动词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⑤故大人故嫌迟:故,仍旧故作不良计:故,故意知是故人来:故,旧的君何以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老交情⑥得幸复得此妇:得到汝岂得自由:能够⑦应汝可去应之:答应六合正相应:合适零泪应声落:随着以我应他人:应许⑧举举动自专由:动作莫令事不举:成功举手长劳劳:举起举言谓新妇:开口,发言举身赴清池:跃身,纵身⑨区区何乃太区区:愚蠢感君区区怀:情意真挚10相誓不相隔卿副词,表示一方对一方的动作叶叶相交通副词,互相儿已薄禄相名词,命相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动词,帮助二、虚词1、相及时相谴归代“我”;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登既相许和代“它”;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誓不相搁卿代“你”,与“卿”复指;衬词,无意儿已薄缘相xiang 相貌,名词相间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词六合正相应相互、彼此;副词叶叶相交通相互、彼此;副词枝枝相覆盖相互、彼此;副词黄泉下相见相互、彼此;副词 2、且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四体康且直又;副词3、自自可断来信既;副词本自无教训是;副词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物物给自异无意;助词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自君别我后自从;介词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4、何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隐隐何甸颠何等;副词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1、汝是大家子判断句2、非为织作迟,君家难为妇2被动句今日被驱谴被动句 [以“被”为标记]为仲卿母遣被动句 [以“为----所”为标记] 3倒装句何言复来还宾语前置仕宦于台阁状语后置誓天不相负宾语前置君既若见录宾语前置亦自缢于庭树状语后置4省略句省略主语十三能织素省略主语吾相见常见日稀省略主语吾便可白公姥省略主语汝结发同枕席省略主语吾与汝嬉戏莫相忘省略主语汝辈还部白府君省略主语某人勿复怨神鬼省略主语汝摧藏马悲哀省略主语人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省略主语吾愿母愁思出门蹄省略主语兰芝转头向户里省略主语府吏省略介词出置于南窗下窈窕艳于城郭长叹于空房中严霜结于庭兰我命绝于今日徘徊于庭树下自挂于东南枝《短歌行》——曹操1、通假字契阔谈讌讌通宴2、词类活用、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方3、特殊句式何以解忧宾语前置:“何以”为“以何”《兰亭集序》——王羲之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通“晤”:面对面虽趣舍万殊趋:趋向,取向2、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2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贤:贤才不知老之将至:老:老年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老者”况修短随化修、短:寿命长;寿命短死生亦大矣大:大事3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4数词意动用法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3、一词多义修修禊事也动词,做,从事茂林修竹形容词,高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之仰观宇宙之大助词,的不知老之将至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及其所之即倦V.向往,追求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一一觞一咏一边若合一契数词,一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成一样,视为同等其致一也一样夫夫人之相与句首发语词悲夫语气助词二、虚词1. 以1 介词,把。

高一语文必修二的文言文篇目及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二的文言文篇目及知识点总结

高一语文必修二的文言文篇目及知识点总结高一语文必修二包含了多篇经典的文言文,这些篇目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还蕴含着丰富的语言知识和文学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梳理一下这些文言文篇目以及其中的重要知识点。

《兰亭集序》这是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所作的一篇序文。

文学常识:王羲之,字逸少,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有“书圣”之称。

重点字词:1、群贤毕至:毕,全、都。

2、少长咸集:咸,都。

3、茂林修竹:修,长,高。

4、引以为流觞曲水:引,引导。

流觞,把酒杯浮在水上从上游放出,循曲水而下,流到谁的面前,谁就取来饮酒。

5、列坐其次:次,旁边。

6、虽无丝竹管弦之盛:盛,盛大。

7、所以游目骋怀:所以,用来。

骋,放开、敞开。

8、信可乐也:信,实在。

特殊句式: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状语后置句)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定语后置句)文章主旨:文章描绘了兰亭集会的盛况,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欢乐有尽的感慨,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之情。

《赤壁赋》作者是北宋文学家苏轼。

文学常识: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

重点字词:1、清风徐来:徐,缓缓地。

2、水波不兴:兴,起。

3、举酒属客:属,通“嘱”,劝人饮酒。

4、白露横江:横,笼罩。

5、纵一苇之所如:纵,任凭。

如,往。

6、凌万顷之茫然:凌,越过。

茫然,旷远的样子。

7、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

8、飘飘乎如遗世独立:遗世,遗弃尘世。

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状语后置句)2、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状语后置句)文章主旨:通过主客问答的形式,表现了作者豁达的胸襟和乐观的人生态度,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宇宙和人生的思考。

《游褒禅山记》作者为北宋的王安石。

文学常识: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重点字词:1、褒禅山亦谓之华山:谓,称。

2、而卒葬之:卒,终于。

3、有碑仆道:仆,倒。

4、其文漫灭:漫,模糊。

5、独其为文犹可识:识,辨认。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总结

氓——诗经1、通假字: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脱身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岸边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无;通勿;不要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将子无怒无通毋;不要2、古今异义:泣涕涟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三岁食贫三岁;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年龄送子涉淇子:古:你今:孩子将子无怒将:古:请;希望今:将要;将军总角之宴宴:古:欢聚;快乐今:宴会至于顿丘至于:古:到达今:连词;说完一事;要说另一事时用至于3、词类活用: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在夜晚4、特殊句式:秋以为期宾语前置5、一词多义夙夙兴夜寐早夙夜忧叹日夙志已酬素有的;旧有的采薇——诗经1、通假字:岁亦莫止莫通暮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孔棘棘通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草字头尔;花盛开的样子维常之华华通花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常通棠;棠棣2、古今异义薇亦作止止:古:句尾语气词今:停止不遑启居启:古:臂部离开脚后跟的叫启今:启发..居:古:臂部贴在小腿上叫居今:居住岁亦阳止阳:古:指农历十月今:阳光、太阳等今我来思思:古:语气词;无实意今:思考;想3、词类活用岂不日戒日:名词作状语;每日、每天雨雪霏霏雨:名词作动词;降下离骚——屈原1、通假字: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闷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芳菲其能弥章章通彰;明显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2、古今异义;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势广阔而壮大偭规矩而改错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错误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穷困;古义处境困窘;今义经济困难宁溘死以流亡兮流亡;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长余佩之陆离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容色彩繁杂固时俗之工巧兮工巧:古:善于投机取巧今:技艺巧妙3、词类活用步余马于兰皋兮步:使步行;动词使动用法;可译为“赶着走在”高余冠之岌岌兮高;使….加高;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长余佩之陆离兮长;使…..加长;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余虽好修姱以几羁兮几羁:名作动;约束固前圣之所厚厚;推重;形容词作动词鸷鸟之不群兮群:名作动;合群屈心而抑志兮屈、抑:使动用法;使…受委屈;使…受压抑谣诼谓余以善淫淫:动作名;淫荡的事伏清白以死直兮死:为动用法;为…而死4、虚词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虽;唯既替余以蕙纕兮以;因为驰椒丘且焉止息焉;兼词;于彼;在那里苟余情其信芳苟;只要5、句式1倒装句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不吾知:不知吾;宾语前置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岌岌、陆离分别作定语;后置2被动句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虽体解吾犹未变兮6、一词多义长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以为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虽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唯;只是善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修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美好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余独好修以为常美;美好孔雀东南飞并序一、实词1、通假字终老不复取“取”通“娶“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嫁妆蒲苇纫如丝”纫“通”韧“摧藏马悲哀“藏“通”脏“合葬华山傍”傍“通旁”府吏见丁宁”丁宁”通”叮咛“虽与府吏要要通邀槌床便大怒槌通捶感吾区区怀区区通拳拳2、古今异义泣涕涟涟古义:眼泪今义:鼻涕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怜悯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再三叮嘱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感吾区区怀古义:真挚的情义;今义:数量少;事物不重要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受拘束和限制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失败中取得知识共事二三年古义:一起过日子;今义:在一起工作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安排;今义:对犯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方便多谢后世人古义:多多劝告;今义:多多感谢便可白公姥白:古:告诉;今:常指一种颜色槌床便大怒床:古:坐具今:睡觉的地方蹑履相逢迎逢迎:古:迎接今:常指奉承、拍马再拜还入户再:古:两次今:下一次自可断来信来信:古:使者;指媒人今:书信渠会永无缘渠:古:他今:常指人工开凿的河道3、词类活用①名词作状语孔雀东南飞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语;朝东南手巾掩口啼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用手巾卿当日胜贵名词“日”作“胜”的状语;一天天晚成单罗衫名词“晚”做“成”的状语;在晚上昼夜勤作息昼夜:在白天黑夜里;名词作状语②名词作动词仕宦于台阁名词“仕”作动词;任官头上玳瑁光名词“光”作动词;发光府吏马在前;新妇车在后马;车:名作动;骑马;乘车事事四五通事事:每试穿一件衣服;名词做动词③动词作名词留待作遗施动词“遗施”做名词;遗施之物;纪念品④形容词作动词千万不复全形容词“全”作动词;保全兰芝惭阿母惭;形容词做动词;惭愧地说⑤使动、意动用法足以荣汝身“荣”形容词使动;使—-荣耀以此下心意“下”名词使动;使—-委屈戒之慎勿忘“戒”;动词意动用法;“以—为警戒”逆以煎我怀煎:使…煎熬;使动用法4、偏义复词便可白公姥公姥:偏姥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作5、一词多义①适:始适还家门:适;出嫁处分适兄意:适;适合;依照适得府吏书:适;刚才适彼乐土:适;往、到②为为诗云尔做;动词非为织作迟是;动词始尔未为久算;动词阿母为汝求替;介词时时为安慰作为;介词自名为鸳鸯叫做;动词③谢谢家来贵人辞别;动词阿母谢媒人辞谢;动词多谢后事人劝告;动词④若今若谴此妇如果;连词腰若流纨素像;动词君既若见录如此;代词⑤故大人故嫌迟:故;仍旧故作不良计:故;故意知是故人来:故;旧的君何以与项伯有故:故;旧交情、老交情⑥得幸复得此妇:得到汝岂得自由:能够⑦应汝可去应之:答应六合正相应:合适零泪应声落:随着以我应他人:应许⑧举举动自专由:动作莫令事不举:成功举手长劳劳:举起举言谓新妇:开口;发言举身赴清池:跃身;纵身⑨区区何乃太区区:愚蠢感君区区怀:情意真挚10相誓不相隔卿副词;表示一方对一方的动作叶叶相交通副词;互相儿已薄禄相名词;命相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动词;帮助二、虚词1、相及时相谴归代“我”;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会不相从许代“你”;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好自相扶将代“她”;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登既相许和代“它”;副词;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动作誓不相搁卿代“你”;与“卿”复指;衬词;无意儿已薄缘相xiang\ 相貌;名词相间常日稀相互、彼此;副词六合正相应相互、彼此;副词叶叶相交通相互、彼此;副词枝枝相覆盖相互、彼此;副词黄泉下相见相互、彼此;副词2、且吾今且报府将要;副词且暂还家去暂且;副词四体康且直又;副词3、自自可断来信既;副词本自无教训是;副词好自相扶将亲自;副词物物给自异无意;助词不图子自归自己;介词自君别我后自从;介词我自不驱卿本来;副词4、何何乃太区区怎么;疑问代词隐隐何甸颠何等;副词何意致不厚哪里;疑问代词言何复来还什么;疑问代词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1、汝是大家子判断句2、非为织作迟;君家难为妇2被动句今日被驱谴被动句以“被”为标记为仲卿母遣被动句以“为----所”为标记3倒装句何言复来还宾语前置仕宦于台阁状语后置誓天不相负宾语前置君既若见录宾语前置亦自缢于庭树状语后置4省略句省略主语十三能织素省略主语吾相见常见日稀省略主语吾便可白公姥省略主语汝结发同枕席省略主语吾与汝嬉戏莫相忘省略主语汝辈还部白府君省略主语某人勿复怨神鬼省略主语汝摧藏马悲哀省略主语人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省略主语吾愿母愁思出门蹄省略主语兰芝转头向户里省略主语府吏省略介词出置于南窗下窈窕艳于城郭长叹于空房中严霜结于庭兰我命绝于今日徘徊于庭树下自挂于东南枝短歌行——曹操1、通假字契阔谈讌讌通宴2、词类活用、乌鹊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方3、特殊句式何以解忧宾语前置:“何以”为“以何”兰亭集序——王羲之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悟言一室之内通“晤”:面对面虽趣舍万殊趋:趋向;取向2、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一觞一咏觞意为“喝酒”2形容词作名词群贤毕至:贤:贤才不知老之将至:老:老年少长咸集少长意为“少者、老者”况修短随化修、短:寿命长;寿命短死生亦大矣大:大事3形容词作动词齐彭殇为妄作齐:把……看作相等4数词意动用法固知一死生为虚诞一:把……看作一样3、一词多义修修禊事也动词;做;从事茂林修竹形容词;高况修短随化形容词;长之仰观宇宙之大助词;的不知老之将至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及其所之即倦V.向往;追求以之兴怀代词;指向之所欣……已为陈迹一一觞一咏一边若合一契数词;一个固知一死生为虚诞把……看成一样;视为同等其致一也一样夫夫人之相与句首发语词悲夫语气助词二、虚词1.以1 介词;把.. 引以为流觞曲水2 介词;因为..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3 连词;用来.. 亦足以畅叙幽情2.于1 介词;引出动作的处所..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2 介词;引出动作的对象.. 当其欣于所遇3 介词;对或在.. 暂得于己4 介词;到.. 终期于尽3.为1 动词;作为;当作.. 引以为流觞曲水2 动词;成为.. 已为陈迹4.之1 结构助词;的.. 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虽无丝竹管弦之盛2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 仰观宇宙之大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夫人之相与/不知老之将至4 动词;到;往.. 及其所之既倦5 代词;它.. 感慨系之矣/犹不能不以之兴怀5.所构成所字结构;相当于名词短语.. 或因寄所托/当其欣于所遇/及其所之既倦三、特殊句式1.判断句1死生亦大矣直接表示判断2固知一死生为虚诞动词“为”;表示判断3齐彭殇为妄作动词“为”;表示判断2.省略句1引之以之为流觞曲水省略宾语“之”和介词宾语“之”2列坐于其次省略介词“于”3悟言于一室之内省略介词“于”3.倒装句1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会;介宾短语后置2仰观宇宙之大仰观大宇宙;定语后置3俯察品类之盛俯察盛品类;定语后置4不能喻之于怀不能于怀喻之;介宾短语后置四、重要词释义引以为流觞曲水引:疏导、引来悟言一室之内悟言:晤言;虽趣舍万殊趣:趋向;取向终期于尽期:至;及未尝不临文嗟悼临:面对是日也是:指代词“这”茂林修竹修:长所以游目骋怀所以;古义:指用来;今义:表因果关系连词信可乐也信:指确定向之所欢向:指过去列坐其次次:指旁边及其所之及:指等到赤壁赋——苏轼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2山川相缪缪:通“缭”;环绕3举酒属客\举匏樽以相属属:通“嘱”;劝人饮酒4杯盘狼籍籍:通藉;狼藉2、古今异义词1徘徊于斗牛之间:古义:斗宿和牛宿;都是星宿名今义:一种竞技方式2白露横江: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3凌万顷之茫然:茫然:古义:旷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凌:古:超越今:欺凌4望美人兮天一方古:内心所思慕的人今:美貌的人5况吾与子渔櫵于江渚之上古:对人的尊称;多指男子今:儿子3、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状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向南/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向西;向东2 名词用作动词:①歌窈窕之章唱歌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打鱼砍柴③下江陵攻占④顺流而东向东进军3名词的意动用法:侣鱼虾而友糜鹿以……为侣;以……为友4 动词的使动用法:舞幽壑之潜蛟使……起舞/ 泣孤舟之嫠妇使……哭泣5形容词用作动词:正襟危坐整理/ /不知东方之既白显出白色渺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像……4、一词多义①望七月既望名词;农历每月十五②如纵一苇之所如动词;往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远看如诉如泣副词;像3虚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太空 4白白露横江白色的;adj 盈虚者如彼指月缺不知东方之既白发白;即天亮了5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介词 6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ady月出于东山之上从;介词而卒莫消长也增长;v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介词于是饮酒乐甚于是;连词7然其声呜呜然拟声词词尾;表状态 8歌歌窈窕之章唱;v 何为其然也这样;代词歌曰歌词;n倚歌而和之歌曲的声调或节拍;n二、虚词1.而1 连词;表转折: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2 连词;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自其不变者而观之3 连词;表承接:正襟危坐而问客4 连词;表并列:侣鱼虾而友麋鹿2.之1 助词;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哀吾生之须臾2 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凌万顷之茫然3 助词;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苟非吾之所有/吾与子之所共适4 代词;它、它们: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耳得之而为声/取之无禁;用之不竭3.于1 介词;在: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徘徊于斗牛之间/渔樵于江渚之上/托遗响于悲风/于是饮酒乐甚2 介词;从:月出于东山之上3 介词;被: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4.乎1 语气词;表示疑问:此非盂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而又何羡乎2 介词;在:相与枕藉乎舟中3 形容词词尾:郁乎苍苍/浩浩乎如冯虚御风/飘飘乎如遗世独立三、句式l.判断句: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语气词“也”;表判断2.疑问句1何为其然也“何”与“也”表疑问语气 2而今安在哉语气词“哉”;表疑问语气3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语气词“乎”;表疑问语气 4此非曹孟德之诗乎“乎”表反问语气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乎”表反问语气 6而又何羡乎语气词“乎”;表反问语气3.省略句1其声如怨如慕;其声如泣如诉省略主语“其声”2其声舞幽壑之潜蛟;其声泣孤舟之嫠妇省略“其声”3苏子与客相与枕藉乎舟中省略主语“苏子与客”4.倒装句①状语后置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赤壁之下泛舟游;介宾结构后置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于东山之上出;于斗牛之间徘徊;介宾短语后置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于周郎困;介宾短语后置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于江渚之上渔樵;介宾结构后置②定语后置:凌万顷之茫然茫然万顷;定语后置③主谓倒装:渺渺兮予怀予怀渺渺;主语后置④宾语前置:而今安在哉 / 何为其然也5.被动句: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乎四、其他重要词语:客亦知夫水与月夫:夫:那;代词而吾与子之所共适:适:享有游褒禅山记——王安石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1、长乐王回深父:父;通“甫”;古代对男子的美称..2、古今异义词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数词..②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不平常;不一般;今:很;十分..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古:到;今:连词;表示另提一事..④于是余有叹焉:古:“于”;介词;译为“由”;“是”;代词;代这种情况..今:合用为连词..5而卒葬之:古:终于..今:士兵3、词类活用1名词做状语有泉侧出:侧:名词作状语;在一侧2名词做动词始舍于其址:舍:名词活用为动词;筑舍定居..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称呼..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名:名词作动词;说明白.. 3动词做名词而其见愈奇: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至:动词用作名词;到达的人..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传:动词作名词;流传的文字..4形容词做名词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形容词用作名词;深度..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形容词用作名词;险远的地方..5形容词做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穷: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穷尽;走到头..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用作动词;照明..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形容词作动词;尽情享受..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谬: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弄错;使……错..4、一词多义①“道”有碑仆道名词;路、道路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名词;道理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名词;主张何可胜道也哉动词;说、讲策之不以其道名词;方法②实词“盖”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助词;有“大概”的意思补充日初出大如车盖名词;车盖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连词;承接上文;表示原因;可译为“因为”“是因为“是由于”等况刘豫州王室之胄;英才盖世动词;超过;胜过③“文”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名词;文字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名词;纹理属予作文以记之名词;文章文过饰非动词;掩饰④实词“然”至于颠覆;理固宜然代词;如此;这样吴广以为然形容词;对、正确有穴窈然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连词;表转折;但、但是5观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不在也 v.观察而世之奇观、瑰怪、非常之观n.景象大王见臣列观宫廷中的楼台、宫殿6得此余之所得也得到古人之观于天地…..往往有得心的、收获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二、虚词1、虚词“乃”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副词;表示判断;可译为“是”“就是”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何也副词;竟;竟然;居然良乃人;具告沛公副词;于是于是为长安君约车百乘;质于齐;兵乃出副词;才2、“其”①用作代词;可以作第一、二、三人称代词;可以作指示代词这;那;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第三人称代词;它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第一人称代词;自己则或咎其欲出者.. 指示代词;指代“欲出者”;译作“那”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指示代词;指代“好游者”;译作“那些”补充②用作副词Ⅰ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我们还是回去吧Ⅱ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Ⅲ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其可怪也与补充③固定用法“何其” ;译作“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多么衰落啊三、句式一固定句式1、其孰能讥之乎其乎:难道……吗2、何可胜道也哉何哉:哪里……呢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此所以也:这就是……的缘故..二特殊句式状语后置①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天地……”:“于天地……”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观”;“对……”②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于其址”作状语修饰限定动词“舍”;“在……”三省略句、判断句1.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之以怠..省略宾语2.余于仆碑;又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宾语3.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人教版第二册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

人教版第二册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

人教版第二册必修二文言文基础知识归纳第二册文言文知识归纳:《谏太宗十思疏》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1、浚:必浚其泉源(疏通,深挖)2、当:当神器之重(主持,掌握)3、景:承天景命(大)4、董:虽董之以严刑(监督)5、克:克终者盖寡(能够)6、作:将有作(建造,兴建)7、牧:则思谦而自牧(养)8、敬:则思慎始而敬终(慎)9、黜:则思正身以黜恶(排斥)10、简:简能而任之(选拔)二、通假字1、振之以威怒(通"震",威吓)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通"毋",不要)三、一词多义1、安:①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形容词,安定)②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疑问副词,怎么)③项王曰:"沛公安在?"(疑问代词,哪里)④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动词,养生)2、信:①信者效其忠(形容词,诚实)②愿陛下亲之信之(动词,信任)③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名词,信用)④忌不自信(动词,相信)3、求:①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动词,追求)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动词,探求)③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动词,请求)④不求闻达于诸侯(动词,要求)4、治:①文武兼用,垂拱而治(动词,治理)②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动词,治病)③不效则治臣之罪(动词,惩治)5、当:A、dāng①盛夏之时,当风而立(动词,对着,面对)②当场(处在某个地方或某个时候)③人君当神器之重(动词,掌握,主持)④各当时而立法(动词,适应,相当)⑤当高罪死(动词,判断)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动词,应当)B、dàng ①安步以当车(动词,当做)②岂非用赏罪当邪(形容词,适合,得当)6、以:①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表目的,来)②虽董之以严刑(介词,用)③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连词,表目的,来)④则思无以怒而滥刑(介词,因为)⑤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介词,把)7、哉:①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语气词,表反问,呢)②岂人主之子孙则必不善哉(语气词,表反问,吗)③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语气词,表反问,呢)8、所:①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代词,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短语,……的人)②山峦为晴雪所洗(介词,"为……所……",表被动)9、盖:①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副词,大概)②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连词,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③朕闻,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不有死(句首语气词,不译)内容来源于搜集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第一时间删除。

必修二文言知识总结

必修二文言知识总结

六国论一、通假字1.暴秦之欲无厌 (“”通“”, )2.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通“”, )3.暴霜露(“”通“”, )二、古今异义1.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古义:今义: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2.思厥先祖父..古义:今义:父亲的父亲3.至于..②,理固宜然..①颠覆①古义:今义:a.介词,表示另提一事;b.动词,表示达到某种程度②古义:今义:采取阴谋手段从内部推翻合法的政府4.可谓智力..孤危古义:今义: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5.刺客不行..古义:今义:不可以,不被允许;不中用;接近于死亡6.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古义:今义:表示可能或能够;表示许可7.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古义:今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三、一词多义1.亡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战败而亡,诚不得已()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鸿门宴》()河曲智叟亡以应《愚公移山》()以亡其家《鲁周公世家》()2.故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君安与项伯有故()既克,公问其故《曹刿论战》()故遣将守关者《鸿门宴》()故臣复取璧《廉颇廉相如列传》()燕太子丹者,故尝质于赵《刺客列传》()3.胜而犹有不赂而胜之之势()沛公不胜杯,不能辞《鸿门宴》()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鸿门宴》()此时无声胜有声《琵琶行》()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童子何知,躬逢胜饯《滕王阁序》()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陈情表》()4.暴暴霜露,斩荆棘()暴秦之欲无厌()自暴自弃()虽有槁暴《劝学》()暴雨()5.兵非兵不利()而秦兵又至矣()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扬州慢》()赵亦盛设兵以待秦《廉颇蔺相如列传》()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过秦论》()6.得较秦之所得()此言得之()诚不得已()小则获邑,大则得城()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游褒禅山记》()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兰亭集序》()十三学得琵琶成《琵琶行》()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孟子》()7.善非兵不利,战不善()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京中有善口技者《口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论语》()善刀而藏之《庖丁解牛》()不如因善遇之《鸿门宴》()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劝学》()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8.率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率疲弊之卒,将百万之众《过秦论》()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大率用根者,若有宿根,须取无茎叶时采《采草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诗经》()9.数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窃怜爱之,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孟子》()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桃花源记》()数吕师孟叔侄为逆《指南录后序》()而公子亲数存之《魏公子列传》()请数公子行日《魏公子列传》()10.殆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石钟山记》()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秋水》()思而不学则殆《论语》()11.视子孙视之不甚惜()视五人之死,轻重故何如哉《五人墓碑记》()视而不见()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1.名词作动词(1)义.不赂秦 ( )(2)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 )(3)以地事.秦 ( )(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 ) 2.名词作状语(1)日.削月.割 ( )(2)理.固宜然 ( )(3)并力西.向 ( )(二)动词的活用1.动词作名词(1)盖失强援. ( )(2)秦以攻.取之外 ( ) 2.动词的使动用法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 ( )(三)形容词的活用1.形容词作名词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 ) 2.形容词作动词(1)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 )(2)始速.祸焉( )五、判断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1.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重点概括

高中语文必修二文言文知识重点概括

《赤壁赋》(一)通假字1、举酒属客举匏尊以相属(属,通“嘱”劝酒)2、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冯,通“凭”乘)3、山川相缪(缪,通“缭”连结、盘绕)4、杯盘狼籍(籍,通“藉”,凌乱)5、举匏尊以相属(尊,通“樽”,酒杯)(二)词类活用1、歌窈窕之章扣舷而歌之(歌,名作动唱)2、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舞,使……起舞;泣,使……哭泣)3、正襟危坐(正,形作动整理)4、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名作状向南)5、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东,名作状,向西、向东)6、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下、东:名作动,攻占,向东进军、东下)7、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渔樵,名作动,打鱼砍柴)8、侣鱼虾而友麋鹿(侣、友:意动用法以……为伴、以……为友)9、羽:羽化而登仙(名作状,像长了翅膀似的)10、空明:击空明兮溯流光(形作名,月光下的清波)11、舳舻(连接)千里:(省略谓语)(三)古今异义1、白露横江,水光接天(古义:白茫茫的水汽;今义:二十四节气之一)2、凌万顷之茫然(古义:浩荡渺远的样子;今义:完全不知道的样子)(四)一词多义1、望:七月之望(名词,阴历的每月十五日)望美人兮天一方(动词眺望,向远处看)2、歌:扣舷而歌(唱)歌曰(歌词)倚歌而和之(歌声)3、如:纵一苇之所如(往)浩浩乎如冯虚御风(像)飘飘乎如遗世独立(像)4、然:其声呜呜然(……的样子,像声词词尾)何为其然也(这样)5、长:抱明月而长终(永远)而卒莫消长也(增长)6、于: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在)月出于东山之上(从)徘徊于斗牛之间(在)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托遗响于悲风(给)7、而:羽化而登仙(表承接)扣舷而歌(表修饰)倚歌而和之(表修饰)正襟危坐而问之(表修饰)侣鱼虾而友麋鹿(表并列)逝者如斯而未偿往也(表转折)耳得之而为声(表因果)8、之:凌万顷之茫然(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词)扣舷而歌之(音节助词)倚歌而和之(代词,代“歌”)哀吾生之须臾(助词,取独)9、其:而不知其所止(代词,它,指“一苇”)其声呜呜然(代词,那)何为其然也(代词,指箫声)方其破荆州(代词,他,指曹孟德)(五)特殊句式1、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介宾短语后置)2、徘徊于斗牛之间(介宾短语后置)3、何为其然也(宾语前置)4、而今安在哉(宾语前置)5、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被动句)6、而又何羡乎(宾语前置)7、凌万顷之茫然(定语后置)8、是造物之无尽藏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 •
6、 一词多义 长 长太息以掩涕兮(副词,长久) 长余佩之陆离(使…加长) 以为 制芰荷以为衣兮(用….做) 余独好修以为常(认为) 虽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唯,只是) 虽九死其犹未悔(即使,纵然) 善 亦余心之所善兮(以为是好的) 谣诼谓余以善淫(擅长) • 修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美好) • 退将复修吾初服(整理) • 余独好修以为常(美,美好)
《氓》——诗经
• 1、 通假字: • 士之耽兮,犹可说也。(说,通脱,摆脱, 脱身) • 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泮,通畔,岸边) •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通吁,叹息。 无,通勿,不要) • 匪来贸丝(匪通非,不是பைடு நூலகம் • 将子无怒(无通毋,不要)
• 2、 古今异义: • 泣涕涟涟(涕:古义眼泪,今义鼻涕) • 三岁食贫(三岁,古义多年,今义三岁的 年龄) • 送子涉淇(子:古:你 今:孩子) • 将子无怒(将:古:请,希望 今:将要; 将军) • 总角之宴(宴:古:欢聚,快乐 今:宴会) • 至于顿丘(至于:古:到达 今:连词,说 完一事,要说另一事时用 至于 )
《离骚》——屈原
• 1、 通假字: • 偭规矩而改错(错通措,施行) • 忳郁邑余侘傺兮(郁邑通郁悒,忧愁苦 闷) • 何方圜之能周兮(圜通圆) • 芳菲其能弥章(章通彰,明显) • 进不入以离尤兮(离通罹,遭受) • 延伫乎吾将反(反通返,返回)
• 2、 古今异义; • 怨灵修之浩荡兮(浩荡,古义荒唐,今义形容水 势广阔而壮大) • 偭规矩而改错(改错,古义改变措施,今义改正 错误) •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穷困,古义处境困窘,今义 经济困难) • 宁溘死以流亡兮(流亡,古义随着流水而消逝。 今义因灾害或政治原因被迫离开家乡或祖国) • 长余佩之陆离(陆离,古义修长的样子,今义形 容色彩繁杂) • 固时俗之工巧兮(工巧:古:善于投机取巧 今: 技艺巧妙)
3、词类活用
• ①名词作状语 • 孔雀东南飞 (方位名词“东南”作“飞”的状 语;朝东南) • 手巾掩口啼 (名词“手巾”作“掩”的状语; 用手巾) • 卿当日胜贵 (名词“日”作“胜”的状语;一 天天) • 晚成单罗衫 (名词“晚”做“成”的状语;在 晚上) • 昼夜勤作息(昼夜:在白天黑夜里,名词作状语)
• 2、 古今异义 • 泣涕涟涟(古义:眼泪 今义:鼻涕) • 可怜体无比(古义:可爱;今义:同情, 怜悯) • 千万不复全(古义:无论如何;今义: 再三叮嘱) • 叶叶相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的总称) • 感君区区怀(古义:真挚的情义;今义: 数量少,事物不重要)
• 汝岂得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不 受拘束和限制) • 本自无教训(古义:教养;今义:从错误 失败中取得知识) • 共事二三年(古义:一起过日子;今义: 在一起工作) 处分适兄意(古义:处理安排;今义:对犯 罪或犯错误的人按情节轻重做出处罚决定) • 便利此月内(古义:吉利;今义:方便) • 多谢后世人(古义:多多劝告;今义:多 多感谢)
• 2、古今异义 • 薇亦作止(止:古:句尾语气词 今:停止) • 不遑启居(启:古:臂部离开脚后跟的叫 启 今:启发。) • (居:古:臂部贴在小腿上叫居 今: 居住) • 岁亦阳止(阳:古:指农历十月 今:阳光、 太阳等) • 今我来思(思:古:语气词,无实意 今: 思考,想)
• 3、词类活用 • 岂不日戒(日:名词作状语,每日、 每天) • 雨雪霏霏(雨:名词作动词,降下)
• 3、 词类活用 • 步余马于兰皋兮(步:使……步行, 动词使动用法,可译为“赶着……走 在……”) • 高余冠之岌岌兮(高,使….加高,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动用法) • 长余佩之陆离兮(长,使…..加长, 形容词作动词,使动用法) • 余虽好修姱以几羁兮(几羁:名作 动,约束)
• 固前圣之所厚(厚,推重,形容词作 动词) • 鸷鸟之不群兮(群:名作动,合群) • 屈心而抑志兮(屈、抑:使动用法, 使…受委屈,使…受压抑) • 谣诼谓余以善淫(淫:动作名,淫荡 的事) • 伏清白以死直兮(死:为动用法, 为…而死)
• 便可白公姥(白:古:告诉,今:常指一 种颜色) • 槌床便大怒(床:古:坐具 今:睡觉的地 方) • 蹑履相逢迎(逢迎:古:迎接 今:常指奉 承、拍马) • 再拜还入户(再:古:两次 今:下一次) • 自可断来信(来信:古:使者,指媒人 今: 书信) • 渠会永无缘(渠:古:他 今:常指人工开 凿的河道)
• • • •
4、 虚词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虽,唯) 既替余以蕙纕兮(以,因为) 驰椒丘且焉止息(焉,兼词,于彼, 在那里) • 苟余情其信芳(苟,只要)
• 5、 句式 • (1)倒装句 • 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不吾 知:不知吾,宾语前置) • 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岌岌、 陆离分别作定语,后置) • (2)被动句 • 余虽好修姱以革几羁兮, 謇朝谇而夕替 • 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孔雀东南飞》并序
• 1、 通假字 • 终老不复取 (“取”通“娶“) • 箱帘六七十(“帘”通“奁”,嫁 妆) • 蒲苇纫如丝 (”纫“通”韧“) • 摧藏马悲哀 (“藏“通”脏“)
• 合葬华山傍 (”傍“通旁”) • 府吏见丁宁 (”丁宁”通”叮咛 “) • 虽与府吏要(要通邀) • 槌床便大怒(槌通捶) • 感吾区区怀(区区通拳拳)
• 3、 词类活用: • 夙兴夜寐(夙,夜:名词作状语,在早晨; 在夜晚) • 4、 特殊句式: • 秋以为期(宾语前置) • 5、 一词多义 • 夙 夙兴夜寐(早) • 夙夜忧叹(日) • 夙志已酬(素有的,旧有的)
《采薇》—诗经
• • • • • 1、通假字: 岁亦莫止(莫通暮) 彼路斯何(路通辂,大车) 孔棘(棘通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尔通草字头尔, 花盛开的样子) • 维常之华(华通花) •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常通棠,棠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