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产权、著作权法共36页文档
知识产权保护著作权法解读

知识产权保护著作权法解读知识产权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核心,其中著作权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法律地位。
著作权法作为我国知识产权法律体系的基石之一,为保护创作者的权益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本文将对著作权法进行详细解读,包括著作权对象、权利范围、权利归属以及权利保护等方面。
一、著作权对象1.文字作品:文字作品包括文学作品、论文、报告、讲演稿等,这些作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观点。
2.口述作品:口述作品是指作者通过口头形式进行创作,比如演讲稿、口述历史等。
3.美术作品:美术作品包括绘画作品、雕塑作品、摄影作品等。
4.音乐作品:音乐作品指的是歌曲、曲谱、音乐剧等音乐创作。
5.戏剧作品:戏剧作品包括剧本、舞台表演等。
6.电影作品:电影作品是指电影及其制作过程中的各种文学、美术、音乐等作品。
7.摄影作品:摄影作品以照片的形式表现创作者的创作观点和个性。
二、权利范围著作权的权利范围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财产权和人身权。
1.财产权:著作权人享有对其作品的复制、发行、出租、展览、表演、摄制、广播、信息网络传播等权利。
这些权利通常需要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进行合理使用和交易。
2.人身权:著作权人享有署名权和修改权。
署名权是指著作权人有权决定是否以自己的真实姓名公开发表作品,修改权是指著作权人有权对其作品进行修改或阻止他人对其作品的修改。
三、权利归属在著作权法中,著作权一般归属于创作作品的个人或团体。
1.个人著作权:个人著作权是指个人独立创作的作品享有的著作权。
2.团体著作权:团体著作权是指由组织、机构或单位合作完成的作品享有的著作权。
著作权的权利归属可以通过合同、法定规定或依据创作事实来确定。
四、权利保护为了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著作权法规定了相应的法律保护措施。
1.侵权责任:著作权法规定了著作权侵权行为的责任承担,如未经许可复制、发行、传播他人著作等。
2.司法救济:著作权侵权纠纷可以通过诉讼等司法途径解决,侵权行为人可能面临赔偿损失、停止侵权等法律追究。
新知识产权法全文

新知识产权法全文
第一章:总则
本法旨在保护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和发展。
依法保护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和合法权益,促进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提升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第二章:专利权
第一节:专利申请和授予
第五条:任何单位或个人有权申请专利。
专利权授予的实质条件是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第二节:专利权的保护和维权
第十条:专利权的保护期限为20年,从申请日起计算。
第三章:商标权
第一节:商标的注册
第十五条:商标的注册是指商标在商标注册局依法通过审查,并予以登记。
第二节:商标的使用和保护
第二十条:注册商标的有效期为10年,自核准注册之日起计算。
第四章:著作权
第一节:著作权权利的取得和归属
第二十五条:著作权权利自作品创作完成时产生。
第二节:著作权的保护和维权
第三十条:著作权享有保护期限为作者终身和丧失著作权的其他情况发生之前的50年。
第五章: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措施
第一节:监督和管理
第三十五条:国家建立知识产权的监督和管理机构,负责实施知识产权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节:纠纷解决
第四十条:对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侵权诉讼。
第六章:附则
第四十一条:政府鼓励和支持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第四十二条:本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以上为新知识产权法的全文,依法保护各种知识产权,促进创新和发展。
知识产权法 第1节 知识产权、著作权概述

知识产权的性质
A.隐私权 B.发现权 C.商号权 A.创新性 B.时间性 C.地域性 D.专有性
练习题
下列关于著作权的特征,说法正确的是
A.内容的单一性 B.内容的双重性 C.具体化的专有性 D.著作权人身权保护期的无限性
练习题
根据我国《著作权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我国著作权法律制度的演进
我国知识产权的立法始于清朝末年。 (1)1910年清政府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著作权法——《大清著作权律》 (2)1915年,该法为国民政府颁布的《著作权法》所替代。
练习题
在我国台湾地区,知识产权被称为
A.智慧财产权 B.智慧所有权 C.智力成果权 D.智力财产权
练习题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知识产权的是
著作权与相关权利的区别
1.著作权与所有权的区别 (1)著作权客体具有无形性 (2)著作权利用上的特殊性 (3)著作权权能的可分性 (4)著作权存续的有限性 (5)著作权具有人身性 2.著作权与专利权的区别 (1)保护对象不同。著作权保护思想内容的表达形式,专利权保护创造人的思想内容。 (2)保护条件不同。 (3)权利产生程序不同。 (4)适用领域不同。 3.著作权与商标权的区别:(1)权利属性不同。(2)保护条件不同。(3)权利取得方式不同。
A.著作权与所有权系同义语 B.著作权与邻接权系同义语 C.著作权与文学产权系同义语 D.著作权即版权
练习题
知识产权法法条全

知识产权法法条全知识产权法法条全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和调动人们的创造活动,促进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的发展,增强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和竞争力,制定本法。
第二条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在科学、文化、艺术等领域创造或掌握的权利。
第三条知识产权法的适用范围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商业秘密权以及其他权利。
第二章专利权第四条专利权是指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依法授予发明者、设计者和授权人的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方面的独占权。
第五条专利权的申请、审查、授权、保护和使用,以及专利侵权纠纷的处理,应当依照专利法的规定进行。
第三章著作权第六条著作权是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科学等作品享有的权利。
第七条著作权的保护范围包括原创作和衍生作品,以及作者的署名权、修改权和发表权等。
第八条著作权的申请、登记、保护和维权,以及著作权侵权纠纷的处理,应当依照著作权法的规定进行。
第四章商标权第九条商标权是指商标注册人依法享有对其注册商标的专有使用权。
第十条商标权的申请、注册、保护和维权,以及商标侵权纠纷的处理,应当依照商标法的规定进行。
第五章商业秘密权第十一条商业秘密权是指商业信息的所有者依法享有对其商业秘密的保密权和使用权。
第十二条商业秘密权的保护范围包括商业信息的保密和非法获取、使用商业秘密的行为。
第十三条商业秘密权的保护和维权,以及商业秘密侵权纠纷的处理,应当依照商业秘密保护法的规定进行。
第六章其他权利第十四条其他权利包括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植物新品种权、地理标志权等。
第十五条其他权利的申请、登记、保护和维权,以及其他权利侵权纠纷的处理,应当依照相关法律的规定进行。
附件:1. 专利权申请表格2. 著作权登记表格3. 商标注册申请表格4. 商业秘密保护协议范本5. 其他权利申请表格法律名词及注释:1. 专利权:指在法律规定范围内,依法授予发明者、设计者和授权人的在发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等方面的独占权。
2. 著作权:指作者对其创作的文学、艺术、科学等作品享有的权利。
知识产权法全文

知识产权法全文《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是我国专门规定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的一部重要法律。
该法共有六十一条,分为八章,包括一般规定、专利、商标、著作权、专有技术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和实用新型专利保护。
此法主要旨在保护创新成果,促进科技发展和经济繁荣。
以下将对该法进行全面解读。
首先,该法的一般规定部分从知识产权的概念、基本原则、权利主体和范围等方面进行了规定。
其中,概念部分对“知识产权”进行了界定,包括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植物新品种权等,或者依法设定的其他权益。
基本原则部分强调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公平、公正和平衡,并指出知识产权保护应当以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文化繁荣为目的。
权利主体部分明确了知识产权的权利主体,包括个人、法人、其他组织等。
其次,该法对专利、商标、著作权等几个主要知识产权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在专利部分,该法明确了专利的定义、登记、实质审查、授权和维护等环节,并规定了专利权的保护期限和范围。
在商标部分,该法规定了商标的定义、注册、使用和保护等事项,并明确商标的注册手续、有效期和维护程序。
在著作权部分,该法规定了著作的保护范围、权利的取得方式以及侵权责任等内容。
此外,该法还对专有技术秘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植物新品种和实用新型专利进行了保护。
在专有技术秘密部分,该法明确了专有技术秘密的保护要求和保护措施,并规定了保密期限和保密义务等。
在集成电路布图设计部分,该法规定了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保护方式和范围,并明确了保护期限和权利的归属。
在植物新品种和实用新型专利部分,该法规定了新品种和新型专利的申请和审查程序,以及权利的范围和保护期限等。
总的来说,该法全面规定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在推动创新成果转化和科技进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知识产权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
因此,未来的知识产权保护需要进一步加强,包括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知识产权保护的效力,加强知识产权的国际合作等。
《知识产权法》word版

知识产权法第一章著作权一、著作权的客体著作权因作品的创作完成,形成作品这一法律事实的存在而自然取得,而不需再履行任何法定手续。
即著作权自动取得。
二、著作权的主体(一)一般作品(二)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合作作品是指两人以上共同创作完成的作品。
合作作品的作者须具备创作合意与合创事实两个条件。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属于全体作者,对著作权的行使须征得全体合作作者的同意。
对于可以分割的合作作品,作者对于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对于不可分割使用的,由合作作者协商一致行使;协商不成的,无正当理由任何一方不得阻止他方行使除转让以外的权利,所得收益应合理分配给所有合作作者。
(三)演绎作品的著作权演绎作品是指通过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
演绎行为是演绎者的创造性劳动,也是一种创作方式。
因此,法律规定,演绎作品的著作权由演绎者享有,但其对著作权的行使,不得侵犯原作品的著作权。
另外,第三人在使用演绎作品时,应征求原作者和演绎作品作者的同意。
(四)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人(五)影视作品的著作权影视作品是指电影作品或以类似摄制电影的方式创作的作品。
影视作品的著作权由制片人享有,但编剧、导演、摄影、作词、作曲等的作者享有署名权和依合同获得报酬权。
影视作品中的剧本、音乐等可以单独使用的作品的作者,有权单独行使其著作权。
(六)委托作品的著作权委托作品是指作为受托人的作者按照委托人的意志和要求而创作的作品。
关于委托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由委托人和受托人通过合同约定解决,没有订立合同或合同没有明确约定的,为保护作者权益,著作权属于受托人,即作者本人。
(七)美术作品的著作权美术作品的著作权由作者享有。
但须注意美术作品和美术作品载体的关系,作品原件的所有权与作品的著作权是相区分的。
"美术作品原件所有权的转移,不视为作品著作权的转移",此规则也适用于计算机软件等具有知识产权的标的物,但法律另有规定或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知识产权法法条全文

知识产权法法条全文知识产权法法条全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立法目的】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促进科学技术、文化艺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制定本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境内的知识产权的保护。
第二章专利权第三条【申请专利权】发明者或设计者对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有权申请专利权。
第四条【专利登记】经国家知识产权行政部门审查后,符合专利法定条件的发明创造,应当登记并颁发专利证书。
第三章著作权和邻接权第五条【著作权对象】著作权保护对象是以独创性表现的学术、文学或者艺术作品。
第六条【著作权权利】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经济权利和署名权、修改权、保护版权的权利。
第四章商标权第七条【商标权】注册商标所在类别内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商标使用权属于注册人。
第八条【商标保护期限】商标的有效期限是10年,可以申请续展。
第五章植物新品种权第九条【植物新品种权】以新种质经育种繁殖所培育的植物新品种,享有植物新品种权。
第十条【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时间】植物新品种权有效期为20年。
第六章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第十一条【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经过规定保密期限后,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享有独占权。
第十二条【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期限】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保护期限为10年。
第七章侵权责任和法律救济第十三条【侵权责任】侵犯他人知识产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并承担赔偿。
第十四条【法律救济】受害人可以根据法律规定,请求行政机关或者人民法院采取相关措施进行救济。
以上为《知识产权法》的部分法条,更多详细内容请阅读正式法律文本。
知识产权法全文版

知识产权法全文版知识产权法全文版是指法律文件中包含的对知识产权保护的相关法律条文和规定的完整版本。
以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知识产权法》全文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和鼓励创造,推动科技进步和文化繁荣,维护社会公共利益,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知识产权,是指依法享有的对下列客体的专有权:(一) 对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的专利权;(二) 对注册商标的专用权;(三) 对作品的著作权及与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四) 对软件的著作权及与软件著作权有关的邻接权;(五) 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的专有权;(六) 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对知识产权实行保护制度。
国家采取各种措施,保护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转让和保护。
第二章专利第四条依法授予的发明专利权,是对新的技术在产品、方法或者是其改进上的创造和实施的专有权。
第五条依法授予的实用新型专利权,是对产品在形状、构造或者是其组合上的新的技术方案的专有权。
第六条依法授予的外观设计专利权,是对产品在其形状、纹饰或者是其组合上的新的设计的专有权。
第七条发明的授权条件是:(一)有新颖性;(二)有创造性;(三)能够被实施。
其他有关专利的条款和授权条件请参照详细法规。
第三章商标第十五条注册商标的产权,包括专用权和独占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第十六条商标的注册条件是:(一)商标有新的标志性特点;(二)商标能够区别商品或者是服务;(三)商标不得违反公共秩序,不得有欺骗性。
其他有关商标的条款和注册条件请参照详细法规。
第四章著作权第十八条作品的著作权是作者依法享有的权益。
第十九条作品的著作权自作品完成时产生。
第二十条作品的著作权包括:(一)原创作品的著作权;(二)改编作品的著作权;(三)翻译作品的著作权;(四)汇编作品的著作权;(五)注释作品的著作权;(六)其他法律规定的著作权。
其他有关著作权的条款和保护条件请参照详细法规。
第五章软件保护第三十一条软件著作权人对其软件享有著作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