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樊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新兴工业城市的新工业化道路发展探索——以襄樊市为例

工 业 化 发 展 历 程 概 述
( ) 界 工 业 化 的 阶段 特 征 一 世
美国 , 么,我国改革开放 3 多年来工业 那 0
化 的加速也得益于两个基本 因素 :资源开 发利用和制度变革。 我 国现 代 经 济 发展 的基 本 性 质是 : 在 总体 上循 着世 界 工业 化 的总体 路 径持 续 推进 ,是 世 界工 业化 合乎 逻辑 的 历史
世界工业化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 , 依据 工业化的阶段特征, 经济史学家对世界工业 化进程有两种较典型 的分期法。 一种分期法 是将 1 世纪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称 为第一 8 次产业 ( 工业 ) 革命;1 世纪中期开始 的电 9
模, 应该在 1 0 亿 以上 , 00 但现在只有一半
的水平。 ( ) 三 产业 层 次和 水 平上 , 综 合 竞 争 具
 ̄ t全 国 、 昌低 36 百分 点和 87 'L J 宜 个 个百 分
基金 项 目:襄 樊市科技 攻关项 目 ( 0 9 3 ( ;襄 樊学院科研 创新 4 ,湖北省为 1 4 4 8 2 0 GG B ) 4) 01 57: 3 8: 04 ,宜昌为
团队项 目 ( 0 9) 2 0 ;襄 樊学院湖北
段 ,也 难 以 另辟蹊 径 实行 完全 不 同于西
方 发达 国家 的基本 工 业技 术路 线 ,更不
对应于前一种分期 的 “ 第三次产业革命 ”。 )
( )我 国改 革 开放 以 来 的 工 业 化 进 二
程 与 制 度 创新
湖 北省 襄 樊 市为例 ,进 行论 述 。 襄 樊作
襄阳汽车产业链

襄阳汽车产业链
其它
骆驼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湖北省襄阳市高新技术开发区追日路4号致力于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用电池研发东风汽车股份公司襄阳东风汽车大道11号新能源汽车的生产能力:客车,底盘襄樊东风汽车电气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湖北省襄阳市襄城区环山路38号混合动力汽车专用驱动电机、起动发电机骆驼集团襄樊蓄电池有限公司湖北襄阳深圳工业园骆蓄大道1号门混合动力车用蓄电池项目,年产204万只混合动力车用蓄电池。
襄樊宇清电动汽车有限公司襄阳市追日路2号高新创新园电动汽车电机自动变速成驱动系统南车襄阳电机技术有限公司襄阳市高新区团山大道359号新能源汽车电机类型数量汽车总体制造10车架3发动机及相关7变速箱4车桥4半轴3轴承6车轮6汽车内饰件5汽车座椅4车刹2零部件41新能源9新能源
总结。
湖北省汽车产业群现状及发展趋势

不足的问题 ,以及武汉作 为一个大都市 ,尤其是武汉 经济技 术开发区 ,为企业提供 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等原 因 ,东风公 司进 军武汉 。东风公司 的到来大大提升了
武 汉在 全 国 汽 车工 业 中 的地 位 ,并 成 为 未 来 武 汉 汽 车 产业 集 群 的 “ 心 企 业 ” 核 。 ()地 域 分 布 1
根据波特 的定 义 ,产业集群是一组 由于
共 性 和 互 补 性 而 连 接 在 一 起 的 相 互 关 联 的公
是汽车工业的核心 。表 1 是我 国的标准产业 目
录 对 汽 车 产业 的分 类 。
事 高职教 育管理研 究
张 国 豪 , 襄 樊 职
表1 汽车产业的分类
汽 车 产 业
是指 大量 汽车产 品制 造业 、汽车批 发零 售业 和汽 车
服务 业及 相关 支撑企业 与外 围的服 务机 构在一 定地
域范 围内的集聚和集 中,共 同构成的功能群体 。
随 着 中 国汽 车 产 业 的 高 速 发 展 ,汽 车产 业 在 国
民经济 中的支柱 地位 日渐形 成 ,但 我 国汽车 产业 国
群发展要 素. 时代汽 车 [ 2 0 年 J 08 ].
关键 。 车 汽 产监集群 现状 趋势 张国豪 。
司 和 机构 在某 一 特 定 区 域 内 地理 上 的集 聚 。
1 引 言
耿 保 荃 ,襄 樊职
汽车产业包 括汽车制 造业 、汽车批 发零
售 业 、汽 车服 务业 3 门类 。其 中整 车 制 造 业 个
业 技 术 学 院 汽 车 工 程 学 院 院 长 、 教 授 。 从
部 身 辆 奎 制 造 主 发 售 收 交 零 务 理 融 饰 驶 险 油 化
襄阳市社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

襄阳市社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襄阳市作为湖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其社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备受关注。
本文将对襄阳市的社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襄阳市位于中国中部,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湖北省的重要交通枢纽。
近年来,襄阳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首先,襄阳市的经济实力持续增长。
市内拥有多个重点工业园区,包括汽车制造、机械制造、新材料等领域。
这些产业的蓬勃发展,为襄阳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其次,襄阳市的城市建设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市内拥有多个高档住宅区、商业中心和文化设施,不仅提高了城市的品质,也提升了市民的生活水平。
此外,襄阳市的教育和医疗事业也得到了大力发展,为市民提供了更加完善的服务。
然而,襄阳市的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化进程带来的问题尚待解决。
随着人口流入和城市扩张,襄阳市面临着土地资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
其次,经济结构尚未得到有效调整。
襄阳市的经济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缺乏高科技和创新产业的支撑,这也限制了其经济发展的潜力。
另外,襄阳市的社会保障体系还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在老龄化问题和医疗保障方面。
展望未来,襄阳市的发展趋势仍然积极向好。
首先,大力推进城市更新和土地开发,以解决城市化进程带来的问题。
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建设宜居城市。
其次,加强高新技术产业的培育和引进,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襄阳市应该积极发展高科技产业,例如人工智能、新能源等,与时俱进地适应新的经济发展趋势。
此外,襄阳市还应该加大对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领域的投入,提高社会服务水平,满足市民多层次的需求。
在未来,襄阳市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襄阳市所在的湖北省,拥有丰富的资源和较好的基础设施,通过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可以实现资源的共享和互利共赢。
此外,襄阳市还应积极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争取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投资,实现更大范围的社会发展。
“襄樊”汽车零部件工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

/ nR B i ya 0 . e i / M er 0 0 o n 2 卸出 Ⅱ舳 【t f em 0髓 si u时 HWi d Ⅺ 帅曲 nG n耐 H衄t f 啦 ncr- x 。1i 0 pn p d s I 0 n O du ̄ n ee 0 o n
个数 量级 上的差距 。
零部件工业作为支撑的汽车工业必然是脆弱的。我国 汽车工业 中的整车与零部件关系与发达国家相 比、与 汽车产业 发展 的要 求相 比还有 相 当大 的差距 。在 全球
经济 一体 化 和我 国加入 WT 的挑 战面前 ,在世 界 汽 O 车工 业正 在形 成全球 寡头 垄断 的压 力下 ,从战 略 的角
北 省汽 车工 业 ,甚 至对 中 国的汽 车工业 都将是 一项 工
名第三的骆驼蓄电池厂 、东风重型车桥公司 、东风康 明斯柴油发动机有限公司等汽车零部件企业。 122 产 品结构趋于合理 、 主要配套产 品有:轿车变速器 、前后桥总成 、中
程 。在襄樊市创建汽车零部件基地 ,以襄樊市汽车产 业开发区为核心,以东风汽车公司襄樊基地及有关汽 车配套厂家 、三线军工企业 、科研院所为技术支撑体
1 我 国汽 车零部件工业的现状
1 1 我 国汽车零 部件 工业 的现状 .
车齿轮 、同步器等。
123 零部件 竞争 力增 强 .. 主要 有 :襄 樊 车 桥 厂 开 发 了 8 5t 载重 车 —1 的
20 年全国汽车产量 2 0 00 1 万辆 ,配套零部件 的 桥 、大客车桥 ,除为东风 8 平头柴油车配套外 ,还 t 为“ 沈飞” “ 、扬客” “ 、上客” “ 、柳客” “ 、杭客”等国内一 总规模 约 90 0 亿元人民币 ,售后市场的规模约为 60 0 亿元 人民币 。但是 ,目前我 国的汽 车零部件开发能 流豪华客车厂提供前后桥总成 。裹 陌轴承厂生产的汽 力、生产技术水平的落后 已经成为制约汽车工业生产 车轴承占全 国汽车用轴 承的 4%。各城 石花 蓄电池 2 能力和产品质量提高 的主要 障碍。19 98年我 国销售
湖北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湖北省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摘要:产业集群是培植和提升汽车产业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湖北汽车产业集群有着良好的产业基础和较快的发展速度,其地方竞争优势、规模化、区域创新能力等集群效应已初步显现。
为找出湖北汽车产业发展瓶颈,促进湖北地区产业升级,提升湖北汽车产业在全国汽车产业中的地位,本文就湖北汽车产业集群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一些对策建议。
关键词:湖北汽车产业;产业集群;现状一、产业集群的概念产业集群是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是指在特定的行业和领域中,一些在地域上集中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以及相关的机构所构成的群体。
产业集群有着明显的地域、网络、产业特性,事实上,它是指产业以网络形式聚集在某地,继而形成产业与区域的有机结合,并由此产生范围经济。
产业集群的特性在于当企业之间形成集群,其产业便可藉由内在动力进行自我发展、建构与弹性调整,而大幅提升整体企业的竞争力。
集群内的企业之间既分工又协调,既竞争又合作,极大地促进了其产业的发展。
产业集群所具有的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加速创新研发以及区域经济和外围经济的竞争优势,能极大地扩大汽车消费市场,增强汽车产业自主研发能力,并使集群区内企业之间联系密切,便于整合和发展,从而能改变湖北省汽车产业发展速度慢、竞争力低、自主品牌登不上席位的面貌。
二、湖北省发展汽车产业集群的优势(一)具有交通运输和地理优势湖北省地处中国中部地区,水陆空交通极为发达,还被冠以“九省通衢”的美称。
湖北同时有着国内第四大枢纽机场、第四大铁路中心、长江航运中心,其作为国内最大的交通枢纽中心,可以为湖北省汽车及其相关产业提供便捷的交通需求,并降低交通成本。
此外,湖北还是南北经济连接的纽带。
伴随着“中部崛起”战略口号的提出以及逐步的实施,地处重要地理位置的湖北给其汽车产业带来了很多发展的机遇和商机。
(二)集群内拥有实力雄厚的企业湖北汽车工业以神龙有限公司和东风汽车公司为龙头,以军工企业和地方企业为外围,构建成十堰至襄樊、随州、孝感、武汉沿线,荆州、宜昌至黄冈和黄石沿江两条汽车工业长廊。
襄阳2023经济报告

襄阳2023经济报告概述本文档是对襄阳市2023年经济发展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报告。
襄阳市作为湖北省的重要城市,经济发展快速且潜力巨大。
本报告将从襄阳市的GDP增长、产业结构、就业状况、投资环境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并提出对襄阳市未来经济发展的建议。
1. GDP增长过去一年中,襄阳市的GDP持续增长,显示出良好的经济活力。
根据统计数据,2023年襄阳市的GDP总量为xxx亿元,比上年增长x%。
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襄阳市积极推动产业升级和创新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支持。
2. 产业结构襄阳市的产业结构逐渐优化,向服务业和高技术产业转型的趋势变得更加明显。
2019年和2020年,襄阳市的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是2023年,第三产业的贡献度显著增加,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在第二产业中,制造业仍然是襄阳市的支柱产业。
襄阳市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以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此举有助于提升襄阳市的产业竞争力和经济效益。
同时,襄阳市也积极发展服务业,特别是金融、物流和信息技术等高附加值的服务业。
这些服务业的发展不仅满足了市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也为襄阳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3. 就业状况襄阳市的就业状况逐渐改善。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襄阳市的就业人口占比为xx%,较上年有所增加。
其中,服务业是襄阳市就业增长的主要动力,随着服务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在餐饮、零售和旅游等领域找到了就业机会。
襄阳市也注重提升劳动者的技能水平,通过开展职业培训和技能提升计划,为劳动者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这些努力有助于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产业适应能力,促进襄阳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4. 投资环境襄阳市的投资环境逐渐改善,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
政府将改善营商环境作为优先任务,简化审批手续、降低投资门槛,并提供多种扶持政策,吸引了一批优质企业的入驻和项目的投资。
此外,襄阳市还注重提升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交通和通讯设施的建设。
襄樊经济发展优劣势分析及对策建议

襄樊经济发展的优劣势分析及发展策略建议一.襄樊经济发展的优势1•中四结合部的区位优势。
襄樊目前已经是中西部鄂豫陕渝毗邻地区即秦巴经济走廊中最大的中心城市,南而与武汉市遥相呼应,北面是潜力巨大的中原,面向西部则扮演着重要的"桥头堡”角色。
从襄樊周边的大、中型城市格局来看,已经形成了以襄樊为中心的城市群体。
而且以襄樊为中心的鄂豫陕渝中西部经济技术协作区在十六年前就已经形成,且协作效果显著,初现出襄樊成为辅核心城市的端倪。
2.产业比较优势。
襄樊经济总疑较大,大中型企业集中,农业、汽车工业、纺织服装工业技术先进。
襄樊是我国内陆地区正在崛起的汽车城,已成为东汽集团的第二基地,零部件的聚集度居全国十太汽车工业城市前列。
襄樊纺织工业是全国39个重点城市之一,作为老纺织工业城帀,依托髙新技术,逐步走出一条技术先进化、加工系列化、经营集团化、市场国际化的发展路子。
襄樊农业经济比较发达,南北兼有的气候特征,适宜多种农作物种植。
是湖北第一大粮仓、全国十大夏粮主产区之一、国家确泄的粮棉油生产基地和"一优两髙”农业示范区,也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地级吨粮市之一。
每年可提供商品粮60亿斤左右。
褰樊还是全国三个军转民试点市之一,三线军工企事业单位有25家,年产值达20多亿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基础较好。
依此基础建立的湖北省两个国家级髙新技术开发区之一的襄樊离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1992 年成立以来,已经实现工贸总收入337亿元,年均递增速度为45%以上。
国家级髙新技术开发区已成为加速区域经济产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器。
3.交通、通讯优势。
襄樊市处我国内陆腹地中心地带,距武汉、郑州、西安、重庆、成都等城市距离均在1000 公里以内,是华中、西北、四南“Y”型交通网络的中心,连接东四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
“一条汉江、二座机场、三条铁路、四通八达公路”是襄樊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的真实写照。
穿境而过的汉江属三级航道,流经襲樊216公里,企年可通航吨级驳船,市区内的港口年吞吐量在1500万能吨以上,苴运量可与欧洲莱茵河婉美,被称为"黄金水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樊汽车产业发展概况
汽车工业是襄樊的龙头产业。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已实现了由一般零部件生产向整车和关键零部件生产的跨越;由汽车工业向汽车产业的跨越;由重点产业向龙头产业的跨越;由一般生产板块向东风轻型商用车、中高档乘用车制造基地和国家动力及部件制造基地的跨越。
汽车产业链在发展中完善壮大。
全市从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加工企业发展到318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74家,资产总额300多亿元,从业人员6万多人。
2007年全市规模以上汽车工业企业实现产值402.26亿元(预计2008年产值超过50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50.76%;生产各类整车突破20万辆,其中轿车38519辆,轻型商用车12.8万辆,轻型客车2.16万辆、其他改装车2万多辆;发动机产量35万台。
从事汽车物流、贸易、金融保险、维修、文化教育、服务和其他相关产业达到200多家,从业人数达到7万多人。
全市具有一定经营规模的汽车贸易企业发展到40多家,其中4s店30多家,经营70多个品牌和车型;建成了“天润”、“光彩”和“锦绣”三大汽贸(配)市场;形成以东风物流工贸、风神物流、东风襄管物流、镜通物流四大物流企业为代表的物流产业。
东风集团完整的事业基地。
襄樊是东风集团内商用车、乘用车兼有,发动机、零部件皆备,产品线最全、产业链条最完整的事业基地。
东风在襄樊事业总资产190亿元,职工16000人。
襄樊与东风公司有
服务配套关系的地方零部件企业发展到200多家,汽车零部件配套业在服务和融入、跟进东风事业发展中茁壮成长。
国内外较为知名的零部件企业、品牌和生产基地。
襄樊汽车零部件企业设立各类技术中心30多个,东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有限公司、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5火轴承公司被国家授予出口基地企业。
东风德纳车桥有限公司、襄樊东风汽车电气有限责任公司、东风襄樊仪表系统有限公司、宇航救生装备有限公司、湖北中航精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天部第42研究所、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新火炬汽车零部件公司、湖北环宇灯具有限公司、湖北飞龙摩擦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三环车桥公司、湖北三环锻造公司等单位都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和产品制造水品,成为国内较为知名的零部件生产企业和全国最大的或较大的汽车车桥、电气、仪表、蓄电池、座椅调角器、摩擦材料、轴承、灯具等生产基地。
东风德纳车桥公司是亚洲最大的中重型车桥生产企业,中航精机是全国最大的座椅调角器生产企业,东风仪表是全国最大的汽车仪表和传感器生产企业之一,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最大的汽车轴承生产企业,湖北骆驼蓄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是全国第二大蓄电池生产企业,东风康明斯发动机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发动机品牌之一。
全市汽车及零部件行业获得湖北省名牌7个,湖北骆驼蓄电池有限公司的铅酸蓄电池获得国家免检;获得中国驰名商标3件,湖北省著名商标7件,襄樊知名商标12件。
全市有国家级汽车研究技术中心1家,省级7家。
较为齐备的产品体系。
襄樊整车产能已达25万辆以上。
整车的主要产品有天籁轿车;轻型商用车品种分别为:“东风小霸王”系列、“东风锐霸”系列、“东风之星”系列、“东风多利卡”中档轻卡系列、“康霸”系列、“朝威”系列和“东风金刚”系列。
旅行车分别为“莲花”、“东方快车”。
关键零部件主要有发动机总成(东风康明斯柴油发动机,东风标志、雪铁龙发动机)、车身(含驾驶室)总成、车桥东风德纳公司的驱动桥总成、非驱动桥总成)变速器总成、车驾总成、电气和仪表系统总成,轴承、座椅、灯具、蓄电池、调角器、车门锁、发动机、电动机、起动机、摩擦材料、油品化工等产品总成系列。
各类零件及部件产品已分别达到一万多种和8千多种,其中总成(分总成)达到600多种。
襄樊市汽车工业办公室
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