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强度校核及焊接结构设计
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评估及优化设计

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评估及优化设计引言:铝合金作为一种轻质高强度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和建筑工程等领域。
而焊接是铝合金加工常用的连接方法之一,焊接接头的性能评估和优化设计对于提高铝合金焊接结构的可靠性和寿命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力学性能评估和优化设计两个方面来探讨铝合金焊接接头。
一、力学性能评估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评估是通过对接头的强度、韧性和疲劳寿命等指标进行测试和分析来完成的。
1. 接头强度测试接头强度是评估接头负荷能力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拉伸试验和剪切试验。
拉伸试验通过施加拉伸力来测试接头的极限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剪切试验则测试接头的抗剪强度。
测试结果可以用于评估接头焊缝的质量和设计的可靠性。
2. 接头韧性测试接头的韧性代表了接头在承受外力作用下的抗变形和破坏能力。
常用的测试方法有冲击试验和硬度测试。
冲击试验可以评估接头的抗冲击能力和断裂特性,硬度测试可以反映接头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变化情况。
3. 接头疲劳寿命评估接头在长期加载或循环加载过程中容易产生疲劳破坏。
通过疲劳试验来评估接头的疲劳寿命,可以确定接头在实际使用条件下的可靠性。
疲劳试验需要根据实际应力条件进行模拟,并根据疲劳寿命曲线来评估接头的寿命。
二、优化设计通过对铝合金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评估,可以发现接头的强度、韧性和疲劳寿命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
因此,优化设计是提高接头性能的关键。
1. 材料选择优化设计首先考虑的是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
不同的合金成分和热处理方式对接头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通过选择合适的焊接基材和填充材料,可以提高接头的强度和抗疲劳性能。
2. 设计改进设计上的改进可以包括改变接头的几何参数和焊接方式。
通过优化焊缝的形状和尺寸,可以提高接头的载荷传递能力。
选择合适的焊接方式,如气体保护焊、电弧焊或激光焊等,也可以改善接头的焊缝形态和质量。
3. 焊接工艺控制焊接工艺是影响接头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通过优化焊接参数,如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焊接温度等,可以改善焊缝的形成和热影响区的性能。
焊接接头设计中的疲劳分析和强度校核方法

焊接接头设计中的疲劳分析和强度校核方法引言:焊接接头在工程结构中广泛应用,其质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疲劳分析和强度校核是焊接接头设计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本文将探讨焊接接头的疲劳分析方法和强度校核方法。
一、焊接接头的疲劳分析方法焊接接头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循环加载的作用,长期受力容易引起疲劳破坏。
因此,疲劳分析是焊接接头设计的重要一环。
1. 确定加载条件疲劳分析的第一步是确定加载条件,包括加载幅值和加载频率。
通过实际工况和使用环境,了解焊接接头在使用过程中所受到的加载情况,确定加载条件。
2. 确定应力集中区域焊接接头的应力分布通常不均匀,存在应力集中的区域。
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确定焊接接头的应力集中区域,为后续的疲劳分析提供准确的应力数据。
3. 确定疲劳寿命曲线根据焊接接头的材料和加载条件,确定疲劳寿命曲线。
疲劳寿命曲线描述了焊接接头在不同加载次数下的寿命,可以用于预测焊接接头的使用寿命。
4. 进行疲劳分析根据确定的加载条件、应力集中区域和疲劳寿命曲线,进行疲劳分析。
通过计算焊接接头在不同加载次数下的应力,与疲劳寿命曲线进行对比,判断焊接接头的疲劳寿命是否满足要求。
二、焊接接头的强度校核方法除了疲劳分析外,强度校核也是焊接接头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强度校核旨在保证焊接接头在正常工作条件下不发生塑性变形和破坏。
1. 确定加载条件强度校核的第一步是确定加载条件,包括静载和动载。
静载是指焊接接头所受到的常规静态加载,动载是指焊接接头所受到的冲击或振动加载。
2. 确定应力分布根据加载条件和焊接接头的几何形状,确定焊接接头的应力分布。
通过有限元分析等方法,计算焊接接头在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分布。
3. 确定强度校核方法根据应力分布和焊接接头的材料性能,确定强度校核方法。
常用的强度校核方法有极限强度法、应力应变法和断裂力学法等。
4. 进行强度校核根据确定的强度校核方法,进行强度校核。
通过计算焊接接头在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和应变,与强度校核方法进行对比,判断焊接接头的强度是否满足要求。
改善焊接结构疲劳强度的工艺方法

5.降低应力集中和产生压缩应力的复合方法
5.1 锤击法
锤击法属于冷加工方法,其作用是在接头焊趾处表面造成压缩应力,并减小缺口尖 锐度,降低应力集中,从而提高疲劳强度。非承载T型接头锤击后2×106循环下疲劳强度 提高54%。
IIW推荐: ● 锤头顶部直径:8~12mm ● 气锤压力:5~6 Pa ● 锤击深度:采用4次冲击以保证锤击深度0.6mm
图15 点状局部加热位置及其效果
大连铁道学院
大连铁道学院
图16 点状局部加热位置及其应力分布
表4 2×106循环次数下局部加热的效应(疲劳强度MPa)
大连铁道学院
大连铁道学院
△
提高53%
△
△ a)— 在不正确位置加热
▲ b)— 在不正确位置加热
拉伸残余应力 压缩残余应力
图17 点状加热位置对提高疲劳强度的影响
大连铁道学院
1.合理设计结构形式
大连铁道学院
图1 板梁的合理与不合理设计
大连铁道学院
图2 翼板的合理与不合理设计
a)改变盖设计
a)加筋形状突然改变 b)加筋形状有所改进但仍不合理 c)良好设计
大连铁道学院
2.合理选择接头形式
基本原则: ● 尽量减少焊缝的数量且避免交叉焊缝 ● 尽量采用连续焊缝,少用断续焊缝,其端部造成应力集中 ● 设计中尽量采用应力集中系数小的对接接头 ● 角焊缝疲劳强度低,设计中尽量采用不承载角焊缝 ● 承载角焊缝尽量采用开坡口焊接并焊透 ● 保证基本金属与焊缝之间的平滑过渡
182.7
179.4
157.8
164.8
118.3
124.9
113.0
11%
23%
41%
钢结构焊接施工工法保证结构强度和质量

钢结构焊接施工工法保证结构强度和质量钢结构焊接施工是现代建筑中常见的一种施工方法,它通过焊接技术将各个构件连接起来,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
在施工过程中,完善的工法和合理的操作是保证结构强度和质量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钢结构焊接施工工法,以期提供参考和指导。
一、前期准备工作在进行钢结构焊接施工之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
首先,要进行材料的选择和检查。
钢材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焊接接头的强度和质量,因此需要选择符合标准的钢材,并进行质量检验。
同时,还需要对焊接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转。
二、焊接接头的设计和准备焊接接头是钢结构焊接施工的核心部分,其设计和准备工作十分关键。
在进行焊接接头设计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结构要求和承载力要求来确定接头的类型和尺寸。
同时,还需要进行焊缝准备工作,包括对焊缝进行清理和打磨,以提高焊接的质量和强度。
三、焊接操作步骤1. 焊接前的预热在进行焊接操作之前,需要对焊接部位进行预热处理。
预热可以提高焊接材料的可塑性和热导性,有利于焊接过程中的熔化和扩散,从而提高焊缝的质量和强度。
2. 焊接电流和电压的控制焊接电流和电压的控制对焊接质量和强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根据焊接材料的种类和厚度来调节电流和电压的大小,以保证焊缝完全熔化和充实,避免焊接缺陷的产生。
3. 焊接速度和角度的掌控焊接速度和焊接角度的控制也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
过快的焊接速度会导致焊缝的冷却速度过快,容易产生裂纹和气孔等焊接缺陷;而过慢的焊接速度则会导致焊缝过度热化,影响焊接质量。
此外,合适的焊接角度可以使焊缝充实,提高焊接接头的强度。
4. 焊接后的冷却处理在焊接完成后,需要对焊接部位进行适当的冷却处理。
冷却处理可以使焊接接头迅速冷却固化,提高焊接缝强度和硬度。
同时,还可以对焊缝进行敲击和观察,以检查是否有焊接缺陷。
四、质量控制与验收焊接施工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质量控制和验收工作。
质量控制包括对焊缝进行检测和评估,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焊接强度及结构范文

焊接强度及结构范文
一、焊接结构
焊接结构是指采用焊接方式实现的结构,焊接结构有许多种,主要包括金属焊接结构、石墨焊接结构、木质焊接结构等。
这些结构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单块结构,也就是从多个材料件预制粘合装配成型,可以用一个焊接点把它们连接起来;第二类是多块结构,它们使用多个连接点将多个材料件连接在一起;第三类是复杂结构,它们使用多个焊接点将多个关节、杆件和构件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结构。
二、焊接强度
焊接强度是指焊接结构在外力作用下所能承受的最大力的强度,它是由焊接接合处的材料件组成的部分焊缝质量决定的。
焊接强度的大小一般取决于材料的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刚度、塑性、热膨胀系数等性质,以及焊缝的位置和尺寸、焊接条件、焊接工艺、残余应力的大小等因素。
外力作用下,材料件及焊接结构在拉力、压力等操作作用下的变形有时可能导致焊接强度的下降。
为了提高焊接结构的强度,除需要采用优质的焊材外,还要采取合理的焊接工艺设计及工艺技术措施,以达到良好的焊接性能。
三、焊接工艺设计技术措施
(1)熔深、滴深对焊接强度有显著影响。
焊接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

焊接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和基本原则1.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任何焊接结构都应满足下列基本要求1)实用性结构必须达到所要求的使用功能和预期效果2)可靠性结构在使用期内必须安全可靠,应能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抗振、耐蚀等方面的要求。
3)工艺性应该是能焊接施工的结构。
所选的金属材料既有良好的焊接性能,又具有良好的焊前预加工性能和焊后热处理性能;所设计的结构应具有焊接和检验的可达性,并易于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焊接。
4)经济性制造该结构时所消耗的原材料、能源和工时应最少,其综合成本低。
此外,还要适当注意结构的造型美观。
上述要求是设计者追求的目标,设计时要统筹兼顾,应以可靠性为前提,实用性为核心,工艺性和经济性为制约条件。
2.设计的基本原则为了使设计能达到上述的基本要求,设计焊接结构时,应遵循下列的设计原则。
(1)合理选择和利用材料所选用的金属材料必须同时满足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的要求,前者包括强度、韧度、耐磨、耐蚀、抗蠕变等性能;后者主要是焊接性能,其次是其他冷、热加工性能,如热切割、冷弯、热弯、金属切削及热处理等性能。
在结构上有特殊性能要求的部位,可采用特种金属材料,其余采用能满足一般要求的廉价材料。
如有防腐蚀要求的结构,可采用以普通碳钢为基体。
以不锈钢为工作面的复合钢板或者在基体上堆焊抗腐蚀层;又如有耐磨要求的构件,仅在工作面上堆焊耐磨合金或热喷涂耐磨层等。
充分发挥异种金属材料能进行焊接的特点。
尽可能选用扎制的标准型材料和异型材。
通常轧制型材表面光洁平整、质量均匀可靠;使用时不仅减少许多备料工作量,还可减少焊缝数量。
由于焊接量减少,焊接变形易于控制。
在划分结构的零部件时,要考虑到备料过程中合理排料的可能性,以减少余料,提高材料利用率。
(2)合理设计结构形式能满足上述基本要求的结构形式都被认为是合理的结构设计,也就是可从实用、可靠、可加工和经济等方面对结构设计的合理性进行综合评价。
设计时,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
1)根据强度、刚度和稳定的要求,以最理想的受力状态去确定结构的几何形状和尺寸。
焊接结构第7章 焊接结构力学特征及结构设计

征
力学特征
体结构的力学特征
焊接结构设计
熟悉焊接结构设计的基本 特点、基本要求、基本方法 和合理性分析;结合典型焊 接结构实例分析,掌握焊接 接头的设计要点
设计基本要求:以实用性 为核心,以可靠性为前提, 以工艺性和经济性为制约条 件。从实用性、可靠性、工 艺性和经济性四方面进行焊 接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分析
主要考虑的力学性能见表7-2。
17/253
力学性能
一般静载 力学性能
断裂力学 性能
表7-2 焊接结构涉及的力学性能
具体指标
涉及的焊接结构或部件
主要试验方法
屈服强度
所有焊接结构
拉伸试验
拉伸强度
所有焊接结构
拉伸试验
临界失稳压应力 承受压力的支柱、薄板结构
失稳试验
硬度
焊接接头
硬度试验
刚度
梁、机床机身
拉伸试验
24/253
图7-2 网架结构 a) 平面网架 b) 球冠形网壳 c) 曲面网壳 1-内天沟 2-墙架 3-轻质条形墙板 4-网架板 5-悬挂吊车 6-混凝土柱 7-坡度小立柱 8-网架
25/253
附图1 曲面网架钢结构
与弧形网架类似,但曲面网架的空间构造更 富有变化,也更复杂,由多个平面内的弧线或曲 线构成的一个曲面,形成层次更丰富的外观造型。
19/253
7.2 焊接结构力学特征
7.2.1 桁架结构及其力学特征
沈 阳 奥 体 中 心
可容纳6万观众的沈阳奥体中心钢结构工程 主拱全长360米,为全国最大的管桁架结构。
20/253
神舟飞船发射塔架(100多米高)
21/253
1. 桁架结构及适用范围
桁架结构又称为杆系结构,是指由长度远大 于其宽度和厚度的杆件在节点处通过焊接工艺相 互连接组成能够承受横向弯曲的结构,其杆件按 照一定的规律组成几何不变结构。
螺母螺栓焊接强度检验控制方法

螺母螺栓焊接强度检验控制方法螺母螺栓焊接是一种常用的连接方法,用于在结构工程、机械工程和汽车制造等领域中连接金属构件。
焊接强度是螺母螺栓连接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对于确保连接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
因此,采用适当的检验和控制方法对螺母螺栓焊接强度进行检验和控制是十分必要的。
1.定义焊接强度标准和要求首先,需要制定螺母螺栓焊接强度的标准和要求。
这包括定义强度的具体指标和数值要求,例如抗拉强度、抗剪强度等。
标准和要求应该基于专业知识和实验数据,确保焊接连接具备足够强度和可靠性。
2.确定焊接工艺参数焊接工艺参数对焊接强度有重要影响。
根据具体的应用需求和焊接材料的特性,确定合适的焊接工艺参数,包括焊接电压、电流、焊接速度、电弧长度等。
理论计算和实验方法可以用于确定最佳焊接工艺参数,以获得最佳的焊接强度。
3.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焊接材料的选择对焊接强度有直接影响。
选取合适的焊接材料,包括焊丝和保护气体,以满足焊接连接的强度要求。
焊接材料的强度和化学成分需要与连接材料相匹配,以确保焊接连接的强度和可靠性。
4.建立焊接工艺评估方法建立适当的焊接工艺评估方法,用于评估焊接连接的强度。
这可以包括非破坏性检测方法,如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等,以及破坏性检测方法,如拉伸试验、剪切试验等。
通过对焊接连接进行这些测试,可以准确评估焊接连接的强度,并判断是否满足标准和要求。
5.实施焊接连接质量控制实施焊接连接质量控制措施,确保焊接连接的强度满足标准和要求。
这包括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实时监控和记录,以确保焊接连接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进行焊接连接的外观检查和尺寸检查,以确保焊接连接的质量和符合要求。
6.进行焊接连接强度统计分析对焊接连接的强度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查焊接强度的分布情况和性能优劣。
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评估焊接连接的可靠性和强度的稳定性,发现潜在问题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控制措施。
总之,螺母螺栓焊接强度的检验和控制涉及多个方面,包括标准和要求的确定、焊接工艺参数的确定、焊接材料的选择、工艺评估方法的建立、质量控制措施的实施和强度统计分析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算为
F
28400
σt= ─── = ───── = 1136N/cm2<14200N/cm2
Lδ1 50×0.5
∴ 该对接接头焊缝强度满足要求,结构工作安全。 38 举例说明对接接头受剪切时的静载强度计算。 受剪切时的强度计算公式为
〔F〕
307200
ΣL = ─────── = ───────── =43.9cm
0.7K〔て′〕 0.7×1×10000
角钢一端的正面角焊缝 L3=100mm,则两侧焊缝总长度为 339mm。根据材料手册查得角钢 的拉力作用线位置 e=28.2mm,按杠杆原理,则侧面角焊缝 L2 应承受全部侧面角焊缝载荷 的 28.3%。
表 10 电弧整形后焊接接头疲劳极限提高的效果
钢种 接头形式
(MPa 级)
试件截面 (1mm)
σ s=340
2×106 次循环下的
循环特 性 疲劳强度极限(MPa)
原始状态 整形后
80
120
疲劳极限 提高(%)
50
与基本材料 相比 -
对接 σ s=450
70×12
-1
115
158
35
-
σ s=674
F τ= ──── ≤〔τ′〕 1.4KL
⑶联合搭接焊缝受拉(压)的计算公式为
F τ= ──── ≤〔τ′〕 0.7KΣL
式中 F——搭接接头受的拉(压)力(N); K——焊脚尺寸(cm); L——焊缝长度(cm);
ΣL——正、侧面焊缝总长(cm); τ——搭接接头角焊缝受的切应力(N/cm2);
47 如何选用合理的结构形式来提高接头的疲劳极限? 选用应力集中较小的结构形式是提高疲劳极限的重要措施,几种设计方案的正误比较,见图 39。
48 如何利用电弧整形的方法来提高接头的疲劳极限? 电弧整形的方法,是用钨极氩弧在焊接接头焊缝与母材之间的过渡区重熔一次,使焊缝与基 本金属能平滑地过渡,同时减少该部位的微小非金属夹杂物,使接头部位的疲劳极限得以提 高,见图 40。电弧整形提高接头疲劳极限的效果,见表 10。
Q
28400
L≥ ────── = ────── = 2.99cm = 29.9mm
δ1〔τ′〕 1×9800
取 L = 30mm。即当焊缝长度(板宽)为 30mm 时,该对接接头焊缝强度能满足要求。
39 举例说明对接接头受弯矩时的静载强度计算。 受水平板面内弯矩的强度计算公式为
6M1
σ= ──── ≤〔σ′t 〕 δ1 L2
取 δ1=18mm,即当焊缝厚度(板厚)为 18mm 时,该对接接头焊缝强度能满足要求。 40 举例说明搭接接头受拉(压)时的静载强度计算。 各种搭接接头的受力情况,见图 32。
三种焊缝的计算公式为 ⑴正面搭接焊缝受拉(压)的计算公式为
F τ= ──── ≤〔τ′〕 1.4KL
⑵侧面搭接焊缝受拉(压)的计算公式为
Q τ= ─── ≤〔τ′〕
Lδ1
式中 Q——接头所受的切力(N); L——焊缝长度(cm); δ1——接头中较薄板的厚度(cm); τ——接头焊缝中所承受的切应力(N/cm2);
〔τ′〕——焊缝许用切应力(N/cm2) 计算例题 两块板厚为 10mm 的钢板对接焊,焊缝受 29300N 的拉力,材料为 Q235-A 钢, 试设计焊缝的长度(钢板宽度)。 解:查表得〔τ′〕=9800 N/cm2。 根据已知条件,在上述公式中,Q=29300N,δ1=10mm=1cm,代入计算为
44 什么是焊接结构的疲劳断裂? 疲劳断裂的过程由三个阶段所组成: 1)在承受重复载荷的结构的应力集中部位产生疲劳裂纹(此时结构所受应力低于弹性极限)。 2)疲劳裂纹稳定扩展。 3)结构断裂。 据统计,由于疲劳而失效的金属结构,约占失效结构的 90%。 焊接结构较其它结构(如铆接结构)更容易产生疲劳断裂,这是因为: 1)铆接结构的疲劳 裂纹发展遇到钉孔或板层间隔会受阻,焊接结构由于其整体性,一旦产生裂纹,裂纹扩展不 受阻止,直至整个构件断裂。 2)焊接连接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产生应力集中的夹渣、气孔、 咬边等缺陷。3)焊缝区存在着很大的残余拉应力。几个典型的焊接结构疲劳断裂事例见图 37。
28.3
∴ L2 = 339 × ─── = 96mm 100
另外一侧的侧面角焊缝长度 L1 应该为
100-28.3 L1 = 339 × ────── = 243mm
100
取 L1=250mm,L2=100mm。 41 举例说明搭接接头受弯矩时的静载强度计算。 搭接接头受弯矩的情况,见图 34a。计算公式为
受垂直板面内弯矩的强度计算公式为
6M2 σ= ──── ≤〔σ′t 〕 δ12 L
式中 M1——水平板面内弯矩(N/cm2); M2——垂直板面弯矩(N/cm2); L ——焊缝长度(cm); δ1——接头中较薄板的厚度(cm);
σ——接头受弯矩作用时焊缝中所承受的应力(N/cm2); 〔σ′t 〕——焊缝受弯时的许用应力(N/cm2)。 计算例题 两块厚度相同钢板的对接接头,材料为 16MnR 钢,钢板宽度为 30mm,受垂直板 面弯矩 300000N·cm,试计算焊缝所需的厚度(板厚)。 解:查表得〔σ′t 〕=20100 N/cm2。 根据已知条件,在上述公式中,M2=300000N·cm,L=300mm=30cm,代入计算为
80
150
90
-
低碳钢
52
116
120
对接
7×2.5
0
低合金钢
64
181
280
0.96 0.86
接头形式
2×106 次循环下的
钢种
循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特
与基本材料相
试件截面(1mm) 性
疲劳强度极限(MPa)疲劳极限提高(%)
比
(MPa 级)
原始状态 整形后
HT60
对接
25×25
-
185
250
34
σ s=534
0.67
只计算工作焊缝的强度。 37 举例说明对接接头爱拉(压)时的静载强度计算。 全焊透对接接头的各种受力情况 见图 31。图中 F 为接头所受的拉(压)力,Q 为切力,M 1 为平面内弯矩, M2 为垂平面弯矩。
受拉时的强度计算公式为
F σt= ─── ≤〔σ′t 〕
Lδ1
F 受压时的强度计算公式为 σα= ─── ≤〔σ′α 〕
焊接知识问答(焊接强度及焊接结构)
各种焊接接头都有不同程度的应力集中,当母材具有足够的塑性时,结构在静开车破坏 之前就有显著的塑性变形,应力集中对其强度无影响。
例如,侧面搭接接头在加载时,如果母材和焊缝金属都有较好的塑性,其切应力的分布 是不均匀的,见图 29。继续加载,焊缝的两端点达到屈服点 σs,则该处应力停止上升,而 焊缝中段各点的应力因尚未达到 σs,故应力随加载继续上升,到达屈服点的区域逐渐扩大, 应力分布曲线变平,最后各点都达到 σs。如再加载,直至使焊缝全长同时达到强度极限, 最后导致破坏。
Lδ1
式中 F——接头所受的拉力或压力(N); L——焊缝长度(cm);
δ1——接头中较薄板的厚度(cm); σ——接头受拉(σt) 或受压(σα)时焊缝中所承受的应力(N/cm2)㈠
〔σ′t 〕——焊缝受拉时的许用应力(N/cm2) 〔σ′α 〕——焊缝受压时的许用应力(N/cm2) 计算例题 两块板厚为 5mm、宽为 500mm 的钢板对接焊在一起,两端受 28400N 的拉力, 材料为 Q235-A 钢,试校核其焊缝强度。 解:查表得〔σ′t 〕=14200 N/cm2。
〔τ′〕——焊缝金属许用切应力(N/cm2); 计算例题 将 100mm×10mm 的角钢用角焊缝搭接在一块钢板上见图 33。受拉伸时要求与角 钢等强度,试计算接头的合理尺寸 K 和 L 应该是多少?
解:从材料手册查得角钢断面积 S=19.2cm2;许用应力〔σ〕=16000 N/cm2,焊缝许用应 力〔τ′〕=10000 N/cm2。 角钢的允许载荷为 〔F〕=S〔σ〕=19.2×16000=307200N 假定接头上各段焊缝中的切应力都达到焊缝许用切应力值,即て=〔τ′〕。若取 K=10mm, 采用手弧焊,则所需的焊缝总长为
36 什么是工作焊缝?什么是联系焊缝? 焊接结构上的焊缝,根据其载荷的传递情况,可分为两种:一种焊缝与被连接的元件是串联 的,承担着传递全部载荷的作用,一旦断裂,结构就立即失效,这种焊缝称为工作焊缝,见 图 30a、图 30b,其应力称为工作应力。另一种焊缝与被连接的元件是并联的,仅传递很小 的载荷,主要起元件之间相互联系的作用,焊缝一旦断裂,结构不会立即失效,这种焊缝称 为联系焊缝,见图 30c、图 30d,其应力称为联系应力。设计时,不需计算联系焊缝的强度,
图 37a 为直升飞机起落架的疲劳断裂。裂纹从应力集中很高的角接板尖端开始,该机飞行着 陆 2118 交后发生破坏,属于低周疲劳。 图 37b 为载重汽车底架纵梁的疲劳断裂。该梁板厚 5mm,承受反复的弯曲应力,在角钢和 纵梁的焊接处,因应力集中很高而产生疲劳裂纹而破坏,此时该车已运行 30000km。 45 试述焊接接头形式对疲劳极限的影响。 焊接结构中,在接头部位由于具有不同的应力集中,将对接头的疲劳极限产生程度不同的不 利影响。 ⑴对接接头 对接接头从焊缝至母材的形状变化不大,应力集中比其它接头要小,所以在所 有的接头形式中具有最高的疲劳极限。但是过大的余高会增加应力集中,使疲劳极限下降。 ⑵T 形接头 这种接头由于在焊缝向基本金属过渡处有明显的截面变化,应力集中系数比对 接接头的应力集中系数高,因此其疲劳极限远低于对接接头。 提高 T 形接头疲劳极限的根本措施是开坡口焊接和加工焊缝过渡区使之圆滑过渡。 ⑶搭接接头 这是一种疲劳极限最低的接头形式,特别是在原来对接接头的基础上,增加盖 板来进行“加强”,其结果适得其反,这种盖板非但没有起到“加强”作用,反而使原来疲劳极 限较高的对接接头被大大地削弱了。 46 试述焊接缺陷对疲劳极限的影响。 焊接缺陷对焊接接头的疲劳极限产生重大的不利影响,这种不利影响与焊接缺陷的种类、尺 寸、方向和位置有关。 片状缺陷(如裂纹、未熔合、未焊透)比带圆角的缺陷(如气孔、点状夹渣)影响大。表面 缺陷比内部缺陷影响大。与作用力方向垂直的片状缺陷的影响比其它方向大。位于残余拉应 力区内的缺陷的影响比在残余应力区内的大;位于应力集中区内的缺陷(如焊趾裂纹)的影 响比在均匀应力区中同样缺陷影响大。咬边和未焊透在不同位置、不同载荷下对接头疲劳极 限的影响,见图 38,其中 A 组的影响最大,B 组的影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