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慢行系统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自行车道设计说明

自行车道设计说明

自行车道设计说明
自行车道宽2.0m+盲道0.5m+人行道2.5m,自行车道设在人行道内侧。

(3)、人行道设计标准:宽度不小于2.5m,设置盲道和无障碍通道,符合《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50-2001)。

(4)、路灯设计标准:按照《城市道路照明设计规范》(CJJ45-2006)进行设计,路灯间距不大于30m。

(5)、交通标志和标线设计标准: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的规定。

3、工程进度安排
(1)、前期工作:2019年1月-2019年3月,包括方案设计、前期调研等工作。

(2)、施工准备:2019年3月-2019年4月,包括施工图设计、材料采购等工作。

(3)、主体施工:2019年4月-2019年12月,包括自行车道和人行道的铺设、路灯的安装等工作。

(4)、竣工验收:2020年1月-2020年2月,包括工程竣工验收和交通运行试验等工作。

4、工程投资及资金来源
本工程总投资为XXX万元,资金来源为政府投资和社会资本投资。

其中政府投资XXX万元,社会资本投资XXX万元。

工程建设后将提高城市慢行交通系统的便捷性和安全性,为市民提供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设计说明

大连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设计说明

XX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XX理工大学校园慢行系统景观设计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Campus slow system landscape designXX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摘要近年来,随着城市交通拥挤,交通慢行系统的建设在各大城市中逐渐被提上日程并逐渐实施。

以城市为载体的慢行系统是在“公交优先”的前提下,通过慢行系统网络,实现步行、自行车和公交等公共交通的无缝对接,解决道路拥堵、停车难等城市管理难题。

与此同时,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加大,而分散的城市休闲空间难以满足人们便捷连续的舒缓减压与审视城市、享受生活的需要。

将慢行系统与城市绿地系统相结合,在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同时,引导人们构建新的生活方式的慢行景观系统逐渐在各大城市中探索。

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的大学校园交通看似是慢行交通的典型模式,尤其多数校园景色优美,更应让人体会到慢行交通的舒适与惬意。

然而,大多数校园交通与景观并没有使师生感到放松和自在。

慢行交通和景观的结合在校园中还没有得到明显的重视与有效地实践,因此本人试图建构适用于大学校园的慢行景观系统。

关键词:大学;校园;慢行;景观设计AbstractThis paper presented the concept of slow - paced landscape system in campus of the university ,which combined the land-scape system with the slow - paced system ,on the ba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mixed traffic on campus ,the fast - paced life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for the communicative nature of the university campus. The system was established by means of adjusting and improving the traffic system, enriching and optimizing the landscape system, as well as coordinating the two systems at the same time, which could train the healthy, quiet, harmonious, leisureful and comfortable feeling, promote spirit quail-ty, and at last create the multiple intercourse for students, and promoted students' overall development.Key Words:campus; design description; slow system; landscape目录摘要IAbstractII引言错误!未定义书签。

S227省道两侧景观设计说明

S227省道两侧景观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书一、概况(一)项目背景S227省道(相城区段)作为贯穿相城南北的城市快速路,南至姑苏区、北至常熟,具有独特的交通、经济及战略意义。

去年施工完成的S227省道京沪高铁快速路工程(南起227省道白荡湖特大桥、北至京沪高铁)将S227(相城区城区段)打造成了一条南联京沪高速、苏州工业园区,北接京沪高铁、高铁新城,东达苏嘉杭高速,沟通相城城区东西向各主干道的城市快速路,对提升相城的综合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基地分析:(1)地理位置:南起S227省道白荡湖特大桥、北至高铁新城南天成路,西侧绿地控制宽度约50米,东侧约100米,改造长度约7.2公里,提升改造范围约99.73公顷。

同时包括沿线的公共活动空间及绿化广场。

(2)基地现状基地现状植被、湿地、草坡等保护相对较好,生态环境依旧保留着较多自然因素。

白荡湖水面开敞,具有良好的滨水绿地开发条件。

规划应注重对现有基地可利用元素的开发和保护,建设具有场地特质的景观。

基地范围内地形由北向南地势相对平坦,有大片鱼塘。

(3)交通联系S227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无隔离带,存在安全隐患。

人行天桥数量较少,道路东西两侧到达不便。

(4)现状用地性质现状用地主要以渔业用地、绿地为主。

由于紧邻位阳澄湖,用地又近水,因此部分居民选择在此养殖渔业为生,围湖、围河养殖情况较为普遍。

(5)植被由于未经完全开发,规划区植被覆盖大多呈自然状态。

河流鱼塘与植被的天然肌理交错,体现了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

由于基地内鱼塘较多,天然植物群落分布较少,鱼塘周边的水岸生长了丰富的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如水葱、芦苇、狗尾草、旱柳、构树、意杨等。

(6)现状市政管线目前有高压电力线横穿白荡湖区域,对规划绿地的视线、安全都将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上位规划高压线将搬迁或地埋。

(7)基地在本次规划中的位置、条件及用地关系基地东侧有大面积的天然的滨水绿地,这里得天独厚的水系是滨水绿地的基本条件,便捷的交通联系是保证居民及游客可达性的重要因素,现状的用地性质保障了开发动迁的较低成本和土壤的易植性,丰富的岸线变化为此绿地营造不同功能的景观创造了有利条件。

S227省道两侧景观设计说明

S227省道两侧景观设计说明

设计说明书一、概况(一)项目背景S227省道(相城区段)作为贯穿相城南北的城市快速路,南至姑苏区、北至常熟,具有独特的交通、经济及战略意义。

去年施工完成的S227省道京沪高铁快速路工程(南起227省道白荡湖特大桥、北至京沪高铁)将S227(相城区城区段)打造成了一条南联京沪高速、苏州工业园区,北接京沪高铁、高铁新城,东达苏嘉杭高速,沟通相城城区东西向各主干道的城市快速路,对提升相城的综合竞争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基地分析:(1)地理位置:南起S227省道白荡湖特大桥、北至高铁新城南天成路,西侧绿地控制宽度约50米,东侧约100米,改造长度约7.2公里,提升改造范围约99.73公顷。

同时包括沿线的公共活动空间及绿化广场。

(2)基地现状基地现状植被、湿地、草坡等保护相对较好,生态环境依旧保留着较多自然因素。

白荡湖水面开敞,具有良好的滨水绿地开发条件。

规划应注重对现有基地可利用元素的开发和保护,建设具有场地特质的景观。

基地范围内地形由北向南地势相对平坦,有大片鱼塘。

(3)交通联系S227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无隔离带,存在安全隐患。

人行天桥数量较少,道路东西两侧到达不便。

(4)现状用地性质现状用地主要以渔业用地、绿地为主。

由于紧邻位阳澄湖,用地又近水,因此部分居民选择在此养殖渔业为生,围湖、围河养殖情况较为普遍。

(5)植被由于未经完全开发,规划区植被覆盖大多呈自然状态。

河流鱼塘与植被的天然肌理交错,体现了丰富的自然生态景观。

由于基地内鱼塘较多,天然植物群落分布较少,鱼塘周边的水岸生长了丰富的水生植物和湿生植物,如水葱、芦苇、狗尾草、旱柳、构树、意杨等。

(6)现状市政管线目前有高压电力线横穿白荡湖区域,对规划绿地的视线、安全都将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上位规划高压线将搬迁或地埋。

(7)基地在本次规划中的位置、条件及用地关系基地东侧有大面积的天然的滨水绿地,这里得天独厚的水系是滨水绿地的基本条件,便捷的交通联系是保证居民及游客可达性的重要因素,现状的用地性质保障了开发动迁的较低成本和土壤的易植性,丰富的岸线变化为此绿地营造不同功能的景观创造了有利条件。

养马配建道路3项目--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养马配建道路3项目--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道路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1、工程概况1.l项目地理位置养马配.建道路3项目位于简州新城养马街道,起于龙显路,止于配建道路4,全长351.523m.1.2 设计内容根据本项目建设工程设计合同及前期与建设单位沟通确定,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交通工程、雨污水管线、电力通信土建工程、照明及景观绿化工程等。

本册为道路工程施工图,慢行系统(人行道、非机动车道铺装)、人行道绿化详见景观绿化工程部分。

1.3 主要技术标准1)道路等级:城市次干路2)道路长度:351.523m3)道路宽度:30m4)设计车速:40km/h5)交通等级:中交通6)路面结构类型:沥青混凝土路面7)路面结构设计基准期:15年8)交通量饱和状态设计年限:15年9)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10)净空要求:机动车道24.5m;人行道22.5m2、设计依据1)成都市东部新区简州新城石盘配建道路3用地范围示意图(项目编号:BXQ2023-jzxc-09)2)《简州新城相关编制单元控制性详细规划一土地利用规划图(2022.04)》3)道路沿线实测带状地形图4)《养马配德道路3项目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及管线探测资料5)《成都东部新区竖向专项规划2022.03》6)《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一体化设计导则》7)《成都市公园城市街道建设技术规定(2020年)》8)《成都东部新区电力专项规划》9)《东部新区排水规划》(2021.10)10)《成都东部新区供水专项规划(2020〜2035年)》11)前期方案设计及方案评审意见12)《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13)山水湖境、荷花苑三期等地块相关设计资料。

14)龙显路方案、皓月街、东西轴线、道路A、红岭东路等相关设计资料。

3、初设阶段审查意见及执行情况2022年12月26日,智能制造产业发展规划建设处主管都趁上同志组织相关单位、有关专家对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编制的养马配建道路3项目、养马配建道路4项目2个打捆项目方案进行了初步设计方案评审,专家组同意通过初步设计审查。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10-15章)-杭州20190401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10-15章)-杭州20190401

• 新版规范编制时,自行车作为独立的交通方式、其交通出行量已急剧下降,全球正兴起 自行车交通复兴的浪潮。自行车交通作为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原来的“问题制 造者”转变为解决问题的“手段”。因此,新版规范删除了控制城市自行车出行量的相 关条款,强调优先保障步行、自行车交通的资源分配。
《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宣贯材料
中国大城市自行车出行比例演《化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标准》宣贯材料
3
10. 步行与非机动车0.1 本章总体说明
• 大背景对本章影响:职住平衡模式打破,城市出行距离扩张,非机动交 通工具助力化、多样化
滑板
旱冰鞋
助动车
电平衡车
独轮车
电动自行车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 行人不得在道路上使用滑板、旱冰鞋等滑行工具
加强自行车道和步行道系统建设,倡导绿色出行。
《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 树立行人优先理念,倡导绿色出行,切实转变过度依赖小
〔2013〕36号)
汽车出行的交通发展模式。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 (国发〔2013〕37号)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2014年)
二、标准条文 的解读
• 10.1 本章的总体说明
• 与95规范的差异:7、步行交通从注重环境设计转变为注重网络整体与系统 综合
95规范着重对步行交通的交通环境设计进行了规定,关键指标包括:人行道宽度、 通行能力、过街间距,并专门给出了商业步行区的交通设计要求。
新标准从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的角度,对城市道路上人行道的设置、步行设施网络密 度、步行道宽度等方面给出设施规划控制指标/要求。更加注重服务便利性

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

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说明书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与建设在提高城市环境品质、促进居民身心健康和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进行详细阐述,旨在为深圳市未来的绿地系统建设提供指导与依据。

二、深圳市绿地系统现状在深圳市现有的绿地系统中,各类绿地的分布、质量及使用情况存在较大差异。

部分地区的绿地覆盖率较高,提供了丰富的生态服务和休闲空间,而在部分区域,绿地覆盖率较低,无法满足居民的休闲娱乐需求。

通过对现有绿地系统的评估,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其优劣势,为未来的规划提供参考。

三、目标与原则深圳市绿地系统规划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体系。

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将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注重生物多样性,确保绿地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2、均衡分布:合理布局各类绿地,满足不同区域、不同群体的需求,提高绿地系统的整体效益。

3、人性化设计:充分考虑人的行为习惯和需求,打造宜人的休闲空间,提高居民的生活品质。

4、多元化功能:兼顾生态、景观、休闲、文化等多种功能,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四、规划方案根据前面的目标和原则,我们提出以下具体的规划方案:1、布局结构:形成“一心、两带、多组团”的绿地布局结构。

“一心”指以城市核心区为中心的市级公园;“两带”指沿海地区的滨海景观带和内陆地区的绿色生态带;“多组团”指分布于各区的社区公园、街道公园和其他绿地。

2、绿化提升:对城市现有绿地进行改造升级,增加植物种类,提高绿化覆盖率,优化景观效果。

3、慢行系统:在绿地系统中规划慢行道网络,方便居民步行和骑行,增强绿色出行体验。

4、文化融入:在绿地规划中融入地方文化元素,提升绿地系统的文化内涵,增强市民的文化认同感。

5、智慧绿化: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绿地的智能化管理、监测和养护,提高绿地系统的运营效率。

五、实施策略为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我们提出以下实施策略:1、分阶段实施:根据深圳市的城市发展情况和需求,将绿地系统建设分为短期(1-3年)、中期(4-6年)和长期(7-10年)三个阶段,确保各阶段目标的顺利实现。

自行车道设计说明

自行车道设计说明

总说明一、工程概况xx市城区道路慢行系统河滨东路至练屋路段工程项目是xx市宜居城市建设项目二期工程的一部分,也是xx市进一步改善城区慢行交通系统的重要工程之一,更是xx市创建健康宜居城市的重要环节之一。

慢行交通系统即指城区的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

慢行交通系统的规划设计以打造宜居城市为理念,以可持续发展为准则,努力构建一个心情愉悦、步移景异、适时休息、方便快捷、安全无忧的城市慢行与休闲空间。

xx市中心城区面积较小,南北向仅4.8KM左右,东西向约6.2KM,是自行车出行最适宜的长度。

随着城市的不断壮大以及交通车辆的不断增多,xx 市原有停车场太少,市区机动车停车越来越困难,机动车占用非机动车道停车屡见不鲜,自行车交通及人行交通的不安全因素增加,在现今xx市区交通车辆不断增加的形势下,自行车交通所具有的经济性、准时性、多功能性、无污染等特点明显地凸显出来。

其次,慢行交通系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休闲、娱乐系统,具有安全、便捷、舒适的特点。

本次慢行系统规划设计主要接续南山公园慢行系统工程进行城区自行车道及人行道的改造建设,为广大市民开辟出一条集健身、休闲、娱乐于一体的慢行通道。

二、技术标准1、设计采用标准及规范(1)、《城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2)、《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3)、《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JTJ 004-89);(4)、《城市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5)、《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6)、《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 064-98);(7)、《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8)、《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999);(9)、《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44—91);(10)、《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J 14-87)。

2、设计采用技术标准(1)、自行车道设计速度:15km/h。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淀区2018年温泉地区慢行系统完善工程设计说明书一、工程概况为了创造“新北京交通体系”,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给市民出行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打造北京新形象,北京海融达投资建设有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慢行地区慢行系统完善工程进行施工图设计。

地理位置示意图海淀区温泉地区慢行系统完善工程位于北京市海淀区西北部,西起西六环,东至温泉地区界,南起海淀区界,北至温北路。

本次设计所包含道路为温北路、双坡路、显龙山路(杨家庄路)、御风路、叠风路、簸箕水路、白家疃西路、白家疃路和白家疃东路,共计9条道路,全长约9.37km。

具体项目情况表序号道路名称起点终点长度道路等级1 温北路温泉路黑龙潭路3800m 主干路2 双坡路温泉路温北路650m 次干路3 显龙山路(杨家庄路)双坡路叠风路15号院东侧1600m 支路4 御风路双坡路白家疃西路530m 支路5 叠风路白家疃西路白家疃东路720m 支路6 簸箕水路温泉路御风路210m 支路7 白家疃西路温泉路显龙山路430m 支路8 白家疃路温泉路温北路750m 支路9 白家疃东路温泉路杨家庄路680m 支路二、设计依据及相关规范(1) 设计依据1、北京市交管局设施处《2018年海淀大修及慢行道路交通组织变化审查会议纪要》;2、海淀交通支队《2018年道路大修慢行系统建设会议纪要》;3、北京市海淀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海淀区2018年温泉地区慢行系统完善工程实施方案的批复》京海淀发改(审)【2018】112号。

(2)相关规范1、现况1:2000地形图;2、步行和自行车交通设施改善技术指南(2016.05);3、城市道路空间规划设计规范(J12549-2014);4、《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5、《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2009);6、北京城区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系统设计导则;7、城市步行和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设计导则;8、《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 51038-2015);9、《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DB 11/T 493.1-2007);(DB 11/T 493.2-2007)10、《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11、现行其它有关标准、规范、规程等。

三、设计内容本区域涵盖温泉公园、北京市第101中学温泉校区、北京行政学院二分院、温泉凯盛家园、北辰香麓,望麓园、白家疃欣麓园、尚峰尚水、福溪家园、温泉人家、北部文化中心等,该区域人流量较大,自行车骑行及步行出行人群所占交通比例较大。

项目周边分布情况现有交通标志标线基本齐全,部分路段已设置机非隔离栏,路面状况整体良好,现有道路慢行系统基本完善。

本次道路慢行系统改造所包含主要工程内容为:新建非机动车道彩色防滑路面、热熔自行车图案、安装机非隔离栏、阻车桩(材质为铸铁)、交通标志(非机动车道指示标志)、缘石坡化、新建盲道等。

四、工程设计温北路本道路整体呈东西走向,起点为温泉路,终点至黑龙潭路,全长3800米,规划为城市主干路,现况按公路性质修建,单幅路,中间车行道宽16m,机非混行,中间机动车道一上一下,共8m,两侧各4m非机动车道,外侧无人行道。

道路路面状况整体良好1、平面设计维持现状平面线形不变,具体设计详见平面设计图。

2、标准横断面维持现有机动车道宽度不变,详见横断面设计图。

3、路面结构设计超薄型彩色防滑路面路面结构:3mm彩色防滑路面(城墙红)树脂胶4、交通工程温北路在非机动车道撒铺3mm超薄型彩色陶瓷颗粒防滑路面撒铺后可能对现状道路交通标线进行损害,施工完毕后进行标线恢复,具体工程量以实际计量为准。

双坡路本道路整体呈南北走向,起点为温泉路,终点至温北路,全长650m,城市次干路,四幅路形式,中间隔离带宽12m,两侧机动车道各宽7.5m,两侧机非分隔带各宽2m,两侧非机动车道各宽3m,两侧人行步道各宽4m。

道路温泉路至显龙山路两侧人行道状况整体良好,显龙山路~温北路西侧人行道破损较严重。

1、平面设计维持现状平面线形不变,具体设计详见平面设计图。

2、标准横断面维持现有机动车道宽度不变,详见横断面设计图。

3.路面结构设计①显龙山路~温北路西侧人行道破损较严重,此处新建人行道结构。

人行道采用透水型步道方砖,其结构组合如下:透水型步道方砖10×20×6cm1:5水泥中砂干拌 2cmC15无砂砼 15cm粗砂垫层 5cm总厚度 28cm②超薄型彩色防滑路面路面结构:3mm彩色防滑路面(城墙红)树脂胶4、附属工程设计部分路口需新增阻车桩,防止机动车在人行道停车.阻车桩详见大样图。

5、交通工程在非机动车道撒铺3mm超薄型彩色陶瓷颗粒防滑路面撒铺后可能对现状道路交通标线进行损害,施工完毕后进行标线恢复,具体工程量以实际计量为准;对于不清晰的人行横道线进行复划。

显龙山路(杨家庄路)本道路整体呈东西走向,起点为双坡路,终点至叠风路15号院东侧,全长约1600m,城市支路,三幅路形式,机动车道路面宽8m,两侧机非隔离带1.5m,两侧非机动车道宽3m,两侧人行道宽4m。

道路北侧主要为温泉公园,南侧有白家疃观麓院、白家疃尚峰院、北京一零一中温泉校区、叠风路15号院。

路面状况良好。

1、平面设计维持现状平面线形不变,具体设计详见平面设计图。

2、标准横断面维持现有机动车道宽度不变,详见横断面设计图。

3.人行步道在白家疃观麓园门口有一处受现况树池影响盲道不连续,需将树池改造,位置详见平面图。

4、路面结构设计①与白家疃路口东南侧人行道有破损,此处新建人行道结构。

人行道采用透水型步道方砖,其结构组合如下:透水型步道方砖10×20×6cm1:5水泥中砂干拌 2cmC15无砂砼 15cm粗砂垫层 5cm总厚度 28cm②超薄型彩色防滑路面路面结构:3mm彩色防滑路面(城墙红)树脂胶5、附属工程设计部分路口需新增阻车桩,防止机动车在人行道停车。

阻车桩详见大样图。

道路两侧设有路灯。

6、交通工程部分机动车道无标线,考虑进行复划;显龙山路(杨家庄路)在非机动车道撒铺3mm超薄型彩色陶瓷颗粒防滑路面撒铺后可能对现状道路交通标线进行损害,施工完毕后进行标线恢复,具体工程量以实际计量为准;对于不清晰的人行横道线进行复划。

御风路本道路整体呈东西走向,起点为双坡路,终点至白家疃西路,全长约530米。

城市支路,道路为一幅路形式,车行道12m,两侧人行道宽4m。

道路两侧主要为住宅,非机动车道路面及两侧人行道状况整体良好。

1、平面设计维持现状平面线形不变,具体设计详见平面设计图。

2、标准横断面维持现有机动车道宽度不变,详见横断面设计图。

3.人行步道在御风路与簸箕水路交叉口北侧有一处人行道无坡化,将其进行坡化,位置详见平面图。

4、路面结构设计超薄型彩色防滑路面路面结构:3mm彩色防滑路面(城墙红)树脂胶5、附属工程设计部分路口需新增阻车桩,防止机动车在人行道停车。

阻车桩详见大样图。

6、交通工程①、隔离栏非机动车道新增0.7m高机非隔离栏,位置详见平面图。

②、交通标线在非机动车道撒铺3mm超薄型彩色陶瓷颗粒防滑路面撒铺后可能对现状道路交通标线进行损害,施工完毕后进行标线恢复,具体工程量以实际计量为准;对于不清晰的人行横道线进行复划。

叠风路本道路整体呈东西走向,起点为白家疃西路,终点至白家疃东路,全长约720米。

城市支路,道路为三幅路形式,机动车道宽8m,两侧机非隔离带宽1.5m,两侧非机动车道各宽3m,两侧人行道各宽4m。

道路两侧主要为尚峰尚水小区,101中学温泉校区、白家疃尚品园、温泉体育中心。

非机动车道路面及两侧人行道状况整体良好。

1、平面设计维持现状平面线形不变,具体设计详见平面设计图。

2、标准横断面维持现有机动车道宽度不变,详见横断面设计图。

3、路面结构设计超薄型彩色防滑路面路面结构:3mm彩色防滑路面(城墙红)树脂胶4、附属工程设计部分路口需新增阻车桩,防止机动车在人行道停车。

阻车桩详见大样图。

道路两侧设有路灯。

5、交通工程非机动车道撒铺3mm超薄型彩色陶瓷颗粒防滑路面撒铺后可能对现状道路交通标线进行损害,施工完毕后进行标线恢复,具体工程量以实际计量为准;对于不清晰的人行横道线进行复划。

簸箕水路本道路整体呈南北走向,起点为温泉路,终点至御风路,全长210m,支路。

道路为一幅路形式,道路总宽12m,两侧非机动车道宽2.5m,两侧人行道宽4m。

非机动车道路面及两侧人行道状况整体良好。

1、平面设计维持现状平面线形不变,具体设计详见平面设计图。

2、标准横断面维持现有机动车道宽度不变,详见横断面设计图。

3、路面结构设计超薄型彩色防滑路面路面结构:3mm彩色防滑路面(城墙红)树脂胶4、附属工程设计部分路口需新增阻车桩,防止机动车在人行道停车。

阻车桩详见大样图。

5、交通工程①、隔离栏非机动车道新增0.7m高机非隔离栏,位置详见平面图。

②、交通标线在非机动车道撒铺3mm超薄型彩色陶瓷颗粒防滑路面撒铺后可能对现状道路交通标线进行损害,施工完毕后进行标线恢复,具体工程量以实际计量为准;对于不清晰的人行横道线进行复划。

白家疃西路本道路整体呈南北走向,起点为温泉路,终点至显龙山路,全长430m,城市支路,道路为三幅路形式,机动车道路面宽8m,两侧机非隔离带1.5m,两侧非机动车道宽3m,两侧人行道宽4m。

道路两侧主要为住宅用地。

非机动车道路面及两侧人行道状况整体良好。

1、平面设计维持现状平面线形不变,具体设计详见平面设计图。

2、标准横断面维持现有机动车道宽度不变,详见横断面设计图。

3、路面结构设计超薄型彩色防滑路面路面结构:3mm彩色防滑路面(城墙红)树脂胶4、附属工程设计部分路口需新增阻车桩,防止机动车在人行道停车。

阻车桩详见大样图。

5、交通工程①隔离栏非机动车道新增0.7m高机非隔离栏,位置详见平面图。

②交通标线在非机动车道撒铺3mm超薄型彩色陶瓷颗粒防滑路面撒铺后可能对现状道路交通标线进行损害,施工完毕后进行标线恢复,具体工程量以实际计量为准;对于不清晰的人行横道线进行复划。

白家疃路本道路整体呈南北走向,起点为温泉路,终点至温北路,全长约750米。

城市支路,道路为四幅路形式,中央隔离带宽5m,两侧机动车道各宽8m,西侧机非隔离带宽5m,东侧机非隔离带宽3m,两侧非机动车道各宽3m,两侧人行步道宽5m。

道路两侧主要为住宅用地。

非机动车道路面及两侧人行道状况整体良好。

1、平面设计维持现状平面线形不变,具体设计详见平面设计图。

2、标准横断面维持现有机动车道宽度不变,详见横断面设计图。

3、路面结构设计超薄型彩色防滑路面路面结构:3mm彩色防滑路面(城墙红)树脂胶4、附属工程设计部分路口需新增阻车桩,防止机动车在人行道停车。

阻车桩详见大样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