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削和车削的工艺基本原理
机械加工刀具工作原理

机械加工刀具工作原理机械加工刀具是用于进行各种金属材料切削、车削、钻孔、铣削等工序的工具。
在机械加工过程中,刀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了解机械加工刀具的工作原理,对于提高加工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切削原理机械加工刀具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切削材料来实现加工目的。
刀具切削时,其刃口与工件接触并对工件进行剪切,将工件上的材料切割下来,从而使工件形状或尺寸发生变化。
切削过程主要涉及到力的施加和刃口形状的设计。
2. 切削力切削力是刀具在切削过程中作用于工件的力。
切削力大小直接影响加工负荷和刀具的耐用性。
切削力分为主切削力和辅助切削力。
主切削力是指沿着刀具运动轴向的切削力,决定刀具在切削过程中的切削能力。
辅助切削力是指与主切削方向垂直的力,如横切力和进给力等。
3. 刀具材料机械加工刀具使用的材料通常需具有较高的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常见的刀具材料包括高速钢、硬质合金、陶瓷、多晶体立方氮化硼等。
不同的切削材料要求选择不同的刀具材料,以满足不同的加工需求。
4. 刃口形状刃口是机械加工刀具上起切削作用的部分,其形状对切削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常见的刃口形状有直刃、斜刃、弯刃等。
直刃广泛应用于车削、钻孔等工序,而斜刃适用于铣削等切槽工序。
刃口的选择应根据具体加工要求和工件材料进行合理匹配。
5. 切削液切削液是机械加工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工具。
它可以降低切削温度、减少摩擦、延长刀具寿命,并改善加工表面质量。
常见的切削液包括切削油、切削液剂和切削油乳液等。
选择合适的切削液要考虑刀具材料、工艺要求和环境要素。
6. 刀具磨损与修复由于长时间使用和切削过程中的摩擦作用,刀具会逐渐磨损。
刀具磨损会导致切削力增大、加工精度下降和加工表面粗糙等问题。
因此,及时检查和修复刀具磨损是保证加工质量和刀具寿命的关键。
常见的刀具修复方法包括研磨、镀覆等。
7. 刀具选择和应用不同的加工任务需要选择合适的刀具类型和规格。
刀具的选择应该综合考虑工件材料、切削模式、切削参数和加工要求等因素。
常见机械加工工艺

常见机械加工工艺机械加工是一种通过机械手段将材料制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式。
它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涉及到多种不同的工艺和方法。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以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领域。
1.车削车削是最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之一。
它通过旋转工件,在工件上切削下薄层的金属,从而实现形状的加工。
车削适用于加工各种金属材料,包括钢、铝、铜等。
常见的车削工艺包括平面车削、外圆车削、内圆车削等。
2.铣削铣削是将刀具在工件上旋转和移动,切削下材料的一种工艺。
铣削可以用于加工平面、凸面、沟槽等形状。
与车削相比,铣削适用于复杂形状的加工。
常见的铣削工艺包括平面铣削、直线铣削、端铣等。
3.钻孔钻孔是通过旋转刀具在工件上切削出孔洞的一种工艺。
它适用于加工直径不同的孔洞,包括圆孔、方孔等。
常见的钻孔工艺包括常规钻孔、镗孔、铰孔等。
4.切割切割是将工件分割成所需形状和尺寸的一种工艺。
常见的切割工艺包括火焰切割、等离子切割、激光切割等。
切割适用于加工不同材料,包括金属、塑料、木材等。
5.磨削磨削是利用磨料磨擦工件表面,去除材料并得到所需形状的一种工艺。
常见的磨削工艺包括平面磨削、外圆磨削、内圆磨削等。
磨削可以获得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6.焊接焊接是将两个或多个工件通过熔化材料使其连接在一起的一种工艺。
焊接适用于不同材料的连接,包括金属、塑料等。
常见的焊接方法包括电弧焊、气体保护焊、激光焊等。
7.冲压冲压是通过模具将材料冲裁成所需形状的一种工艺。
常见的冲压工艺包括剪切、冲孔、弯曲等。
冲压适用于对材料进行大批量生产,可以快速高效地得到所需形状的零件。
8.锻造锻造是通过加热和压力将材料塑造成所需形状的一种工艺。
锻造适用于加工金属材料,包括钢、铜等。
常见的锻造工艺包括自由锻造、模锻、轧制等。
总结机械加工是一项复杂而精密的工艺,涵盖了多种不同的加工方法。
本文介绍了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孔、切割、磨削、焊接、冲压和锻造。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

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1. 引言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是指对常见的机械零件进行加工的工艺流程和方法。
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加工工艺也不断发展和创新,以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典型零件的加工工艺,包括铣削、车削、钻孔和焊接等。
2. 铣削工艺铣削是现代制造业中最常用的加工工艺之一,用于加工各种形状复杂的零件。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旋转的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
铣削工艺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工件固定:将待加工的工件固定在铣床上。
•刀具选择:根据工件材料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刀具。
•加工参数设置: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速度和轴向进给量等。
•铣削操作:根据零件的要求进行铣削操作,包括平面铣削、立体铣削和孔加工等。
•完成后的处理:对加工好的零件进行检查和清洁。
3. 车削工艺车削是将工件固定在车床上,利用刀具对工件进行旋转切削的加工工艺。
车削工艺适用于加工外圆、内圆和螺纹等形状的零件。
车削工艺的步骤如下:•工件固定:将工件用卡盘或卡钳固定在车床上。
•选择刀具:根据工件的材质和形状选择合适的刀具。
•加工参数设置:包括转速、进给速度和切削深度等参数的设定。
•车削操作:根据零件的要求进行车削操作,包括外圆车削、内圆车削和螺纹车削等。
•检查和修整:对加工好的零件进行检查和修整,确保质量要求。
4. 钻孔工艺钻孔是在工件上使用钻床或钻头进行孔加工的一种工艺。
钻孔工艺的步骤如下:•工件固定:将待加工的工件固定在钻床工作台上。
•选择合适的钻头:根据孔径和材质选择合适的钻头。
•加工参数设置:设置钻削转速、进给速度和冷却液的使用等。
•钻孔操作:用钻头对工件进行孔加工,按照要求进行孔的深度和直径的控制。
•清洁和检查:对加工好的孔进行清理和检查,确保孔的质量。
5. 焊接工艺焊接是将两个或多个工件通过熔化和凝固的过程连接在一起的工艺。
焊接工艺的步骤如下:•工件准备:准备待焊接的工件,包括清洁和坡口处理等。
•焊接机器设置:根据材料和焊接方式设置焊接机器的参数,包括电流、电压和焊接速度等。
常见机械加工工艺

常见机械加工工艺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械加工工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它是将原材料通过各种加工方法转变为具有特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零件或产品的过程。
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包括车削、铣削、钻削、磨削、镗削等,每种工艺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车削是机械加工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工艺之一。
车削主要是通过工件的旋转运动和车刀的直线或曲线运动来实现切削加工。
在车床上,工人可以加工出各种回转体表面,如圆柱面、圆锥面、球面、螺纹等。
车削适用于加工轴类、盘类零件,如传动轴、齿轮轴、法兰盘等。
车削加工的精度较高,表面粗糙度较小,能够满足大多数机械零件的加工要求。
铣削则是通过铣刀的旋转运动和工件的直线或曲线运动来实现切削加工。
铣削可以加工平面、台阶面、沟槽、曲面等。
铣床的种类繁多,常见的有立式铣床、卧式铣床、龙门铣床等。
铣削加工的效率较高,适用于批量生产。
在模具制造、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钻削是在工件上加工孔的一种方法。
钻床通过钻头的旋转运动和轴向进给运动来实现钻孔。
钻头的种类也很多,如麻花钻、中心钻、深孔钻等。
钻削可以加工出各种直径和深度的孔,但其加工精度相对较低,表面粗糙度较大。
通常在钻孔后还需要进行扩孔、铰孔等后续加工,以提高孔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磨削是一种精密加工工艺,通过砂轮的高速旋转和工件的相对运动来实现切削加工。
磨削可以获得很高的精度和很小的表面粗糙度,常用于加工高精度的零件表面,如轴颈、导轨面、平面等。
磨削加工的成本较高,一般在其他加工方法无法满足要求时才采用。
镗削主要用于加工较大直径的孔和内表面。
镗床通过镗刀的旋转运动和轴向进给运动来实现镗孔。
镗削可以纠正孔的位置偏差,提高孔的精度和表面质量。
在大型机械零件的加工中,镗削工艺常常不可或缺。
除了上述几种常见的机械加工工艺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工艺,如电火花加工、线切割加工、激光加工等。
这些特种加工工艺在加工复杂形状、高硬度材料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

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机械加工工艺是指利用机械设备对工件进行切削、磨削、钻孔、铣削、车削等操作的过程。
它是制造业生产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掌握机械加工工艺的基础知识点对于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至关重要。
以下是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的详细介绍。
1.切削原理:机械加工的核心过程是切削,切削原理是切削过程中工具刃口与工件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
其中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以及切削力等基本概念。
2.工艺规程:机械加工的过程需要设计工艺规程,包括选择合适的工艺方法、确定工艺参数以及机床刀具的选择等。
工艺规程是提高加工效率和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
3.机床类型与选择:机床是机械加工的基础设备,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机床类型非常重要。
常见的机床类型包括车床、铣床、磨床、钻床等。
不同的机床有着不同的加工能力和适用范围。
4.刀具类型与选择:刀具是机械加工中常用的工具,选择合适的刀具类型对于加工质量和效率都具有重要影响。
常见的刀具类型包括车刀、铣刀、钻头、刨刀等,在选择时需要考虑到工件材料和切削类型等因素。
5.加工工艺参数:加工工艺参数包括切削速度、进给量和切削深度等,这些参数影响着加工过程中的切削效果、表面质量以及加工时间等。
正确地选择和控制这些参数对于提高加工效率和产品质量非常重要。
6.加工表面质量:加工过程中工件表面质量是评价加工效果的重要指标。
表面质量受到切削工具的刃口状况、切削参数的选择以及机床精度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了解和掌握提高表面质量的方法对于提高产品竞争力非常关键。
7.公差与尺寸链:加工过程中,公差是指在一定的尺寸范围内工件所允许的误差。
在加工过程中,合理地选择公差能够在一定的经济成本范围内保证产品质量。
尺寸链是一种通过合理地选择加工公差来保证产品尺寸质量的方法。
总的来说,机械加工工艺基础知识点包括切削原理、工艺规程、机床类型与选择、刀具类型与选择、加工工艺参数、加工表面质量、公差与尺寸链等内容。
车削加工和铣削加工什么区别【深度解读】

车削加工和铣削加工什么区别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数控系统、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车削用来加工回转体零件,把零件通过三抓卡盘夹在机床主轴上,并高速旋转,然后用车刀按照回转体的母线走刀,切出产品外型来。
车床上还可进行内孔,螺纹,咬花等的加工,后两者为低速加工。
数控车床可进行复杂回转体外形的加工。
铣削是将毛坯固定,用高速旋转的铣刀在毛坯上走刀,切出需要的形状和特征。
传统铣削较多地用于铣轮廓和槽等简单外形/特征。
数控铣床可以进行复杂外形和特征的加工。
铣镗加工中心可进行三轴或多轴铣镗加工,用于加工,模具,检具,胎具,薄壁复杂曲面,人工假体,叶片等车削加工和铣削加工的区别:两者都是常见的金属冷加工方式。
车削与铣削的不同之处是铣削加工,刀具在主轴驱动下高速旋转,而被加工工件处于相对静止。
"车削加工"就是在车床上,利用工件的旋转运动和刀具的直线运动或曲线运动来改变毛坯的形状和尺寸,把它加工成符合图纸的要求。
车削是最基本、最常见的切削加工方法,在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车削适于加工回转表面,大部分具有回转表面的工件都可以用车削方法加工,如内外圆柱面、内外圆锥面、端面、沟槽、螺纹和回转成形面等。
所用刀具主要是车刀。
而"铣削加工"是将毛坯固定,用高速旋转的铣刀在毛坯上走刀,切出需要的形状和特征。
车削用来加工回转体零件,把零件通过三抓卡盘夹在机床主轴上,并高速旋转,然后用车刀按照回转体的母线走刀,切出产品外型来。
车床上还可进行内孔,螺纹,咬花等的加工,后两者为低速加工。
数控车床可进行复杂回转体外形的加工。
铣削是将毛坯固定,用高速旋转的铣刀在毛坯上走刀,切出需要的形状和特征。
机加工工艺种类及介绍

机加工工艺种类及介绍
机加工是一种通过机械设备进行加工的方法,广泛应用于各个制造行业。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机加工工艺种类及其介绍:
1.铣削:利用铣床等设备,将刀具旋转并沿着工件表面进行切削,从而形成所需形状。
铣削适用于平面、曲面、开槽、螺纹等不同形状的工件加工。
2.车削:利用车床等设备,将工件固定在旋转的主轴上,通过
刀具的移动将工件表面切削成所需形状。
车削适用于加工圆柱体、圆锥体、球体等旋转对称形状的工件。
3.钻削:利用钻床等设备,通过刀具旋转并沿着工件轴向钻削
孔洞。
钻削适用于加工圆孔、盲孔、连续孔等不同尺寸和深度的孔。
4.磨削:利用磨床等设备,将砂轮或磨具与工件相对快速旋转,并进行相对运动,从而将工件表面切削至所需尺寸和精度。
磨削适用于高精度的表面加工、修正尺寸偏差等工艺。
5.镗削:利用镗床等设备,通过多刀具的轴向运动,将工件内
孔表面进行精细切削,从而得到所需的尺寸和表面精度。
6.车铣复合加工:利用车铣复合加工中心等设备,同时进行车
削和铣削操作,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工件加工精度。
7.电火花加工:利用电火花机床等设备,在工件表面产生高频
电火花放电,通过电火花腐蚀的方式,将工件材料切割成所需形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机加工工艺种类,每种工艺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企业根据具体加工要求和工件特性选择合适的机加工工艺进行加工。
六种常见的金属切削工艺

六种常见的金属切削工艺
金属切削工艺是机械加工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以下六种常见的工艺:
1. 车削:车削是一种利用工件旋转作为主运动,以刀具直线移动作为进给运动的切削加工方法。
这种工艺特别适用于加工具有回转面的零件,如轴、盘、环等。
2. 铣削:铣削是利用旋转的多刃刀具对工件进行切削,以完成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
铣削广泛应用于加工各种平面、沟槽、成形面等,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金属切削工艺。
3. 刨削:刨削是利用刨刀对工件作往复直线运动,以完成金属切削加工的方法。
刨削主要用于加工平面、沟槽等,如导轨面、平面轴承座等。
4. 磨削:磨削是利用磨具对工件表面进行磨削加工的方法。
磨削可以获取较高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适用于各种金属材料的加工,如铸铁、钢、铜、铝等。
5. 钻孔:钻孔是一种在工件上加工出孔的方法,常用的钻孔设备有钻床。
钻孔应用广泛,可用于加工各种类型的孔,如通孔、盲孔、沉头孔等。
6. 镗孔:镗孔是一种在工件上加工出孔的方法,常用的镗孔设备有镗床。
镗孔通常用于加工较大的孔或精密孔,如轴承孔、齿轮孔等。
这些金属切削工艺各自有着不同的特点和应用范围,需要根据具体的加工要求和材料选择合适的工艺。
熟练掌握这些工艺,对于提高机械加工效率和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数控机床概述一、数控机床的概念数控机床是一种通过数字信息控制机床按给定的运动规律,进行自动加工的几点一体化新型加工装备。
一个国家的机床数控化率,反映了这个国家机床工业和机械制造业水平的高低,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对于实现生产过程的自动化,促进科技进步和加速现代化建设,都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发达国家视数控技术为机械工业发展的战略重点,而大力推进和发展数控技术。
二、数控机床的特点1、加工精密度高,产品质量稳定;因为数控机床是按照预定的加工程序自动进行加工,加工过程消除了操作者人为的操作误差,所以零件加工的一致性好,而且加工精度还可以利用软件来进行校正及补偿,因此可以获得比机床本身精度还要高的加工精度及重复精度。
2、适用范围广;数控机床可以完成普通机床难以完成或根本不能加工的复杂曲面的零件加工。
因此数控机床在宇航、造船、模具等加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3、生产效率高;采用数控机床比普通机床可以提高生产效率2-3倍,尤其对某些复杂零件的加工,生产效率可提高十几倍至几十倍。
4、劳动强度低;数控机床在输入纸带启动后,就能自动连续加工,直至工件加工完毕自动停车。
这样就简化了工人的操作,对工人的加工技术水平要求降低了。
同时,在加工过程中,工人的紧张程度也大为减轻。
5、有利于生产管理;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能准确地计划零件的加工工时,简化检验工作,减轻工夹具、半成品的管理工作,减少因误操作造成废品和损坏刀具的可能性。
这些都利于生产管理水平的提高,可实现生产管理现代化。
6、有利于产品的更新改型;用数控机床加工零件,在产品改型时只需重新制作信息载体或重新编制手动输入程序,就能实现对新零件的加工。
三、数控机床所涉及的主要技术数控机床是综合了当今世界上许多领域最新的技术成果。
主要包括精密机械、计算机及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及伺服驱动、精密检测及传感和网络通讯等技术。
这些技术的核心是由微电子技术向精密机械技术渗透所形成的机电一体化技术。
四、数控机床的主要性能指标1、数控机床的精度指标①定位精度和重复定位精度定位精度是指数控机床上工作台等移动部件在确定的终点所到达的实际位置的精度,因此移动部件实际位置与理想位置之间的误差称为定位误差。
定位误差将直接影响零件加工的位置精度。
重复定位精度是指在同一台数控机床上,应用相同程序代码加工一批零件,所达到的连续结果的一致程度。
重复定位精度受伺服系统特性、进给系统的间隙与刚性以及摩擦特性等因素的影响。
它影响一批零件加工的一致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性能指标。
②分度精度分度精度是指分度工作台在分度时,理论要求回转的角度和实际回转的角度值的差值。
分度精度既影响零件加工部位在空间的角度位置,也影响孔系加工的同轴度等。
③分辨度与脉冲当量分辨度是指两个相邻的分散细节之间可以分辨的最小间隔。
对测量系统而言,分辨度是可以测量的最小增量;对控制系统而言,分辨度是可以控制的最小位移增量,即数控装置每发出一个脉冲信号,反映到机床移动部件上的移动量,一般称为脉冲当量。
脉冲当量是指设计数控机床的原始数据之一,其数值的大小决定数控机床的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
2、数控机床的可控轴数与联动轴数数控机床的可控轴数是指机床装置能够控制的坐标数目。
数控机床的联动轴数是指机床数控装置控制的坐标轴同时达到空间某一点的坐标数目。
目前有两轴联动、三轴联动、四轴联动、五轴联动等。
三轴联动数控机床可以加工空间复杂曲面;四轴联动、五轴联动数控机床可以加工宇航叶轮、螺旋桨等零件。
3、数控机床的运动性能指标数控机床的运动性能指标主要包括主轴转速、进给速度、坐标行程、摆角范围和刀库容量及换刀时间等。
五、数控机床的组成及结构1、数控机床的组成从广义上来说,数控机床由以下几部分组成,其原理框图如下所示:2、数控机床的典型结构在数控机床发展的最初阶段,人们通常将传统机床装备上数控装置,或将通用机床进行局部改进就认为是一台很好的数控机床,随着数控技术的发展,对数控机床的生产率、加工精度和寿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因此,传统机床的一些弱点例如结构刚性不足,抗震性差,滑动面的摩擦阻力较大以及传统元件中的间隙等,就越来越明显,它的某些结构限制着数控机床技术性能的发挥,因此,现代数控机床在机械结构上许多地方与普通机床显著不同。
现今的数控机床有着独特的机械结构,除了基础部件外,主要由以下各部分组成:1﹚主传动系统;2﹚伺服系统;3﹚进给系统;4﹚工件实现回转、定位的装置及附件;5﹚自动换刀装置;6﹚实现某些动作和辅助功能的系统和装置,如液压、气动、润滑、冷却等系统及排屑、防护装置;7﹚实现其他特殊功能装置如监控装置、加工过程图形显示、精度检测等。
第二节铣削和车削的工艺基本原理一、切削率和速度( 铣削)每个单独范例中刀具的最优速度取决于切削刀具材料等级、工件的材料以及刀具直径。
在实践工作中,刀具的最优速度通常是在未经任何计算而是根据多年的经验输入的。
然而确定最优速度的最佳方法是,根据适用表格中指定的切削速度计算出最优速度值。
确定切削速度 :首先,根据制造商目录或者参考表手册确定最优的切削速度。
平均值 Vc = 应该选择 115 m/min。
计算速率:使用切削速度和已知的刀具直径计算速率 n。
以下实例示范如何计算两种刀具的速率:在这种情况下,输入将为 S580和S900。
在这种速率下,切削速度可达到 115 m / min。
要确定刀具切削,必须给该切削速度或者速率分配刀具进料速度。
进给率的基本值是特征量“每齿进给”。
确定每齿进给:像切削速度一样,每齿进给的数值同样也是使用参考表手册或者刀具制造商的适用文件确定的。
确定进给率:进给率 v f是通过每齿进给、齿数和已知的速率计算出来的。
以下实例示范如何用不同的齿数计算进料速度:d1 = 63mm, z1 = 4 d2 = 63mm, z2 = 9在这种情况下,输入值四舍五入为 F340和 F780在这种进给率下,每齿进给可达到 0.15 mm。
二、切削率和速度( 车削)和铣削不同,车削通常要求直接对期望的切削速度进行程序设计,即在粗加工、精加工和切入磨削时对切削速度进行程序设计。
只要当钻削和 ( 大多数情况下)当切削螺纹时,才使用程序设计的期望速度。
确定切削速度:首先,根据制造商目录或者参考表手册确定最优的切削速度。
粗加工、精加工和切入磨削时的切削速度固定值v c( G96):要确保选择的切削速度适用于每种工件直径,应通过控制系统使用命令G96=固定切削速度采用适用的速率。
该程序可以通过使用直流电动机或者变频三相电动机执行。
通过缩小直径,在理论上速率可以无限增大。
为了避免由于径向力过大造成的事故,必须通过程序设计极限速度,例如将速度限定在每分钟转数(r.p.m) 3,000 次以内。
在这种情况下,输入量应为 G96 S180 LIMS=3000。
钻削和切削螺纹时的固定速率 n ( G97):由于在钻削时速率是固定的,在这种情况下必须使用命令 G97 = 固定速率。
The spe速率取决于期望的切削速度 ( 在这种情况下选择120 m / 分)以及刀具直径。
在这种情况下,输入量应为 G97 S1900。
要确定刀具切削,必须给该切削速度或者速率分配刀具进给率。
进给率的基本值是特征量“每齿进给”。
确定进给:像切削速度一样,进给的数值同样也是使用参考表手册或者刀具制造商的适用文件或者根据经验知识确定的。
进给量和进给率之间的相互关系:固定的进给量f 和进给率v f产生的适用速率。
由于速率不同,不同的直径上的进给率也不同(尽管程序设计的进给相同)。
第三节手工编程中的数学问题在手工编程工作中,数学处理不仅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时甚至成为零件加工成败的关键。
它不仅要求编程人员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还要求掌握一定的计算技巧,并具有灵活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才能准确和快捷地完成计算处理工作。
一、数学处理的内容数学处理的内容包括数值换算、尺寸链解算、坐标值计算和辅助计算等。
二、手工编程中常用的计算方法1、作图计算法作图计算法是以准确绘图为主,并辅以简单加、减运算的一种处理方法,因其实质为作图,故在习惯上也称为作图法。
其绘图、计算后所得将诶过得准确度,完全由绘图得精度确定。
作图计算法的要求有:1﹚要求绘图工具的质量较高;2﹚绘图要做到认真、仔细并保证度量准确;3﹚图线应尽量细而清晰,多次绘制同一个同心圆时,要避免圆心移位;4﹚图形严格按比例进行,当采用坐标纸进行绘图时,可尽量选用较大的放大比例,并尽可能使基点落在坐标格的交点上。
2、代数和平面几何计算法代数计算法常用公式:(1)乘方公式:(a±b)2=a2±2ab+b2(2)一元一次方程ax2+bx+c=0(a≠0)的求根公式a acbbx24 2-±-=平面几何计算法常用知识点:(1)勾股定理(2)相似三角形原理3、三角函数计算法三角函数计算法简称三角计算法。
在手工编程中,因为这种方法比较容易掌握,所以应用十分广泛,是进行数学处理时重点掌握的方法之一。
三角计算法主要应用三角函数关系式及部分定理:①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b、c分别是∠A、∠B、∠C的对边,∠C为直角。
则定义以下运算方式:sinA=∠A的对边长/斜边长,sinA记为∠A的正弦;sinA=a/ccosA=∠A的邻边长/斜边长,cosA记为∠A的余弦;cosA=b/ctanA=∠A的对边长/∠A的邻边长,tanA=sinA/cosA=a/b tanA记为∠A的正切;当∠A为锐角时sinA、cosA、tanA统称为“锐角三角函数”。
sinA=cosB sinB=cosA常见三角函数: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从点O引出一条射线OP,设旋转角为θ,设OP=r,P点的坐标为(x,y)。
在这个直角三角形中,y是θ的对边,x是θ的邻边,r是斜边,则可定义以下六种运算方法:基本函数表达式语言描述② 正弦定理R C cB b A a 2===sin sin sin③ 余弦定理 bca cb A 2222-+=cos4、平面解析几何计算法因为数控机床加工的零件轮廓多由直线和圆弧组成,所以这里主要介绍采用直线和圆的方程解其基点坐标的计算方法。
1﹚ 常用直线方程的形式(1) 直线方程的一般形式:0=++C By Ax 式中A 、B 、C 为任意实数,并且A 、B 不能同时为零。
(2) 直线方程的标准形式(斜截式): b kx y +=式中k 为直线的斜率,即倾斜角的正切值;b 为直线在Y 轴上的截距。
(3) 直线方程的点斜式)(11x x k y y -=-式中1x 、1y 为直线通过已知点的坐标。
(4) 直线方程的两点式121121x x x x y y y y --=--式中1x 、1y 为直线上已知点1的坐标;2x 、2y 为直线上已知点2的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