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合集下载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旅游资源评价方法

(七)水景旅游资源评价 1. 水景旅游资源评价指标
(1)水面 (2)水色 (3)水声 (4)水影 (5)水态 (6)水味 (7)水质 (8)透明度
2. 湖库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1)海拔高度 (2)旷度(开阔度) (3)深度 (4)分布密度 (5)湖泊与周围山石配合的和谐度 (6)湖库特产的知名度 (7)湖水的透明度
3. 瀑布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1)落差
瀑布景观“三部曲” (1)造瀑层
(2)宽度
(3)流量
(2)瀑下深潭
(3)潭前峡谷
(4)形状
(5)声音
(6)周围景色
4. 海滨旅游开发价值评价
(1)气象——水温(一年中可下水的时间)
(2)海滩——长度、潮线以上宽度、坡度、沙粒 (3)海象——波浪、流速、透明度、有害生物 (4)海滩后腹地——坡度、绿化率、面积
自然旅游资源
求知休闲健身类 博物馆、公园、游乐场、娱乐康体设施等
人文旅游资源
节会庆典、民间工艺、习俗、服饰等 古都名城、特色乡景、大型工程等 文学、曲艺、书法碑楹、宗教文化等 佳肴、特产、著名铺店等
(二)按风景资源的等级及管理范围分类 最高层次 高级层次 中级层次 基本层次 特别资源——世界级旅游 国粹资源——国家级旅游 优秀资源——省级旅游区 一般资源——县级旅游区
5. 季节性
6. 不可移动性
7. 可持续性
8. 不可再生性
三、旅游资源的分类
(一)按景观属性分类
大 类 基本类型
地质地貌类 水域风光类 气象气候类 生物景观类 古迹和建筑类 民俗风情类 城乡风貌类 文化艺术类 饮食购物
种 类
山岳、洞穴、海岸、特异地貌等 海、江、河、湖、瀑、泉等 宜人气候、冰雪雾凇、天象奇观等 动、植物景观 古建筑、陵墓、遗址、石窟、园林等

第五章 旅游资源评价

第五章 旅游资源评价

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
2.1.4美感质量评价法 专家学派 对风景的分析基于其线条、形体、色彩和质地等4个元素。 心理物理学派
通过测量公众对风景的审美态度,获得一个反映风景质量的量 表,然后将该量表与风景的各组成成分之间建立起确定的数学关系。 心理学派 侧重于研究如何解释人对风景的审美过程,强调风景对人的认 识作用在情感上的影响。 经验学派 把人对风景的审美判断看做是人的个性和其文化历史背景、志 向与情趣的表现。 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
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
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
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
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
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
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
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
一、旅游资源的定义与内涵
2.旅游资源的内涵 (1)旅游资源具有吸引力,能够激发旅游动机。
(2)旅游资源能够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效益。
(3)旅游资源是一种客观存在。
中国观赏性旅游地评价模型。对于旅游资源所在地的综合性评价, 主要着眼于旅游资源的整体价值评价,或资源所在地开发价值的评 价。楚义芳建立的中国观赏性旅游地评价模型,就旅游地的旅游资 源、区位条件和区位特征三部分进行了综合评价。 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
2.2.3国家标准规定的综合打分评价方法 依据“旅游资源共有因子综合评价系统”赋分。评价系统设 “评价项目”和“评价因子”两个档次。评价项目为“资源要素价 值”、“资源影响力”、“附加值”。其中“资源要素价值”项目 中含“观赏游憩使用价值”、“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价值”、“珍稀 奇特程度”、“规模、丰度与几率”、“完整性”等5项评价因子; “资源影响力”项目中含“知名度和影响力”、“适游期或使用范 围”等2项评价因子;“附加值”含“环境保护与环境全”1项评价 因子。

第五章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第五章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技术性评估 综合性评估
Company go
第二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
一、旅游资源分类所依据的标准主要有四个:
以旅游资源本身的特性作为分类标准:分为
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
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分为观赏
型、运动型、休养型、娱乐型和特殊型;
以游客的体验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以综合资源的特性与游客体验作为分类标准。
Company Logo
二、旅游地的分类
一般认为,旅游地可以划分为七个大类: 自然风景旅游地 文化旅游地 历史古迹旅游地 娱乐旅游地(游乐园为主体) 运动型旅游地(滑雪、登山等) 产业旅游地(如以园艺业为主体) 综合性旅游地
Company Logo
第三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
一、一般体验性评价 一般体验性评价是由旅游者根据自 己的亲身体验对某一或一系列的旅游地 (旅游资源)就其整体质量进行定性评估。
Company Logo
二、美感质量评估
专业性质的旅游资源美感质量评价大都有旅 游规划和管理上的实用目的。 这类评价一般是基于对旅游者或专家体验的 深入分析,建立规范化的评价模型,评价的 结果多具有可比性的定性尺度或数量值,其 中,对于自然风景质量的视觉美评估技术已 经比较成熟。
Company Logo
二、评估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旅游地综合性评估的工作分为两大部分:

确定各评价因子的权重 获得各评价因子的评估值
Company Logo
评价因子分为三个方面: • 旅游资源 • 旅游地及其所在区域的自然、社会
和经济条件,包括旅游设施、基础设施、 自然生态条件、用地状况、当地社区中 心等因素 • 旅游地的区位关联特性,包括旅游地与 客源地的区位关联、旅游地之间的相互 影响等因素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的特征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的特征

旅游目的地生命周期理论各个阶段的特征第一章绪论闲暇是指人们扣除谋生活动时间、睡眠时间、个人和家庭事物活动时间之外剩余的时间。

换言之,闲暇是指个人不受其他条件限制,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去利用或消磨的时间。

游憩一般是指人们在闲暇时间所进行的各种活动。

游憩可以恢复人的体力和精力,它包含的范围极其广泛,从在家看电视到外出度假都属于游憩。

旅游就是在闲暇时间所专门从事的休憩活动的一部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社会经济文化现象,就是人类物质文化生活的一个部分。

旅游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必须返回定居或工作的地方,较长时间地抵达某个目的地展开活动。

同时,旅游目的地必须提供更多各种旅游招待设施以满足用户其须要。

第二章旅游地理学发展史旅游地理学的发展趋势国外:1.各国学者对自己研究领域的称谓虽略有区别,但总的趋势是将研究视野放到闲暇时间从事的所有活动,而重点则是旅游活动;2.研究旅游和休闲的地理学者中大部分还有其他研究领域,如农业,城市和区域规划,交通等;3.地理学者对旅游的研究从传统的以资源研究,土地利用研究为重,转移到以服务设施的空间经济分析,旅游者的空间行为与旅游目的地的推销,大区域旅游开发与规划,旅游对于区域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影响过程与机制为研究主题;4.理论和实用研究并重;5.参与多学科性的融合研究,注重新的技术手段的运用。

国内:1.必须著重学科基本概念的研究和应用领域;2.在研究内容上,必须从目前对资源,旅游研发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研究居多,扩展到从相互联系的角度对资源,市场,环境的系统研究;3.在研究方法上,必须秉持理论研究与新颖研究结合的宗旨;4.在研究方式上,必须倡导跨学科性的合作研究,旅游地理学者应当主动稀释相连学科(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等)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方法。

第三章旅游者行为游客:指因为消闲、娱乐、观光、探亲访友、购物、专门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等活动返回居住地地至其他地(国),已连续停留时间不少于12个月,并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专门从事活动赢得报酬的人。

高中地理-004旅游资源的评价

高中地理-004旅游资源的评价

(交通通达性强)与市内其他景区距离较均衡;服务设施较为齐全。
本节知识结构
评价的定 旅游资

源本身
旅游资源的特色 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旅游资源的组合、结构和功能
旅游资 环境容量

源环境 环境质量
游 评价的
社会经济环境
资 内容 源
旅游资
区位条件
地理位置 交通条件
时间上分为淡、 旺季
评 价
源开发 条件
出入不畅
开发 价值大
开发 价值小
交通不便的地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再高,也不具有开发价值
洞穴之乡四川省兴文县
由于地处深山,交通不便,开发程度低
天柱山
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境内,曾 被汉武帝封为南岳.
过去交通不便,游人稀少.近 年来由于铁路和高速公路 的开通,游客大大增加.
经济距离—游客从出发地到旅游目的地再返回出发地所用 的时间和费用。
环境容量的影响因素:
规模大小,景点多少 游程长短,布局合理性 质量好坏
两地的环境容量有何不同?影响因素是什么?
华山以险要著称,旅游价值高,但山高路窄,水源缺乏,环境 容量较小。
杭州西湖景区地形平缓、开阔,景点丰富而且分布距离适当,游 客游程长,环境容量大。
(二)旅游资源环境的评价
2.环境质量状况
资源本身的属性,只有经济价值才使资源开发后才会体现的。
谢谢!
感悟高考真题 读图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探究一:
读图分析图示地区发展自驾车旅游的优势条件
答案:
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地域组合好,分布集中。 2、客源地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多,出游率高; 3、距主要客源地(杭州、宁波、温州等城市)路程适中,有高速公路连接;

第五章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第五章 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
• (三)省级旅游资源 • (四)市(县)级旅游资源
第三节 旅游资源调查
•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和原则 • (一)旅游资源调查的目的:查明旅游资
源的基本类型、数量、质量、分布、组合 情况、开发价值和开发利用现状等,为旅 游资源的评价、规划和合理开发,以及旅 游资源的保护打下基础,为旅游业的发展 提供决策依据。
• (三)旅游开发与保护现状调查
• 三、旅游资源调查的方法
• (一)搜集现有各种有关资料
• (二)现场踏勘
• 进行实地调查的方法
• 1、首先对调查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普查
• 2、根据以后旅游资源评价和开发的需要, 可以将调查地区分为若干调查小区。
• 3、在分区的基础上,采用旅游点调查和旅 游线路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所有小区的 旅游资源进行系统调查,综合考察。
• 4、旅游资源的评价:包括评价的内容、所 采用的方法、评价结果等。
• 5、旅游资源开发的途径、步骤和保障措施。
第四节 旅游资源评价
• 一、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 • (一)确定旅游资源的质量 • (二)确定旅游地的性质 • 二、旅游资源评价的原则 • (一)客观真实原则 • (二)符合科学的原则 • (三)全面系统的原则 • (四)综合效益原则 • (五)动态发展的原则 • (六)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量为主
• 二、按旅游活动的性质进行分类
• 1、观光型旅游资源 游资源
2、娱乐型旅
• 3、购物型旅游资源 游资源
4、专门型旅
• 三、按旅游资源的吸引程度进行分类 • (一)世界遗产旅游资源
• (二)国家级旅游资源:在全国范围内具 有较大吸引力和影响主要包括国家重点风 景名胜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级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

旅游资源评价引言旅游业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而旅游资源作为旅游业的核心要素,对旅游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旅游资源进行评价,分析其优势和不足,并提出相关的改进措施,旨在为旅游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发展提供参考。

1. 旅游资源的定义旅游资源是指能够满足人们旅游需求的各种条件和要素。

它包括自然资源、文化资源、历史遗迹、民俗风情等多个方面。

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独特性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

2. 旅游资源的评价指标2.1 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评价一个地区的自然环境时,需要考虑以下指标:•自然景观的多样性:地区是否拥有多种类型的自然景观,如山川、湖泊、海洋等。

•生态环境的保护状况:地区的生态环境是否受到有效保护,给游客提供一个良好的旅游体验。

•空气质量和水质状况:地区的空气和水质是否达到旅游活动的基本要求。

2.2 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一个地区的独特财富,对旅游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评价一个地区的文化遗产时,需要考虑以下指标:•历史遗迹的保存状况:重要的历史遗迹是否得到妥善的保护和维护。

•民俗文化的传承情况:地区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是否得到有效传承,能够给游客带来独特的体验。

•文化活动的丰富程度:地区是否有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吸引游客参与和体验。

2.3 旅游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是保障游客旅游体验的基本条件。

评价一个地区的旅游基础设施时,需要考虑以下指标:•交通便利性:地区的交通是否方便快捷,游客能否轻松到达旅游景点。

•住宿和餐饮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地区是否有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住宿和餐饮设施,能够满足游客的需求。

•旅游服务的质量:旅行社、导游等旅游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服务质量。

3. 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3.1 定性方法定性方法是通过对旅游资源的观察和评估,得出一个主观的评价结果。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旅游资源的主观感受进行评价,可以借助专家意见和问卷调查等方式。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知识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知识

A地文景观、B水域风光、C生物景观、D天象与气候
景观、E遗址遗迹、F建筑与设施、G旅游商品、H人
文活动
共8主类,31亚类,155基本类型。
2、按旅游活动的性质分类
根据旅游活动的性质,一般可以将旅游资源分为:观赏型旅 游资源、运动型旅游资源、休(疗)养型旅游资源、娱乐型旅 游资源以及特殊型旅游资源。
利用者导向型(日常休闲)、中间型(周末出游)、资源
基础型(中长期度假)
二、旅游地的分类 旅游地,有时也称旅游目的地或旅游胜地一般认 为,旅游地可以划分为七个大类:
自然风景旅游地 文化旅游地
历史古迹旅游地
娱乐旅游地 运动型旅游地 产业旅游地 综合性旅游地
第三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
体验性评价,是基于评价者(旅游者或旅游专家) 对于评价客体(对象)的质量评价。根据评价的深 入程度及评价结果的形式,可以分为:一般体验性 评价和旅游资源美感质量评估。
级过程,其依据主要是形式美原则和相关的生态学原则。这一
方法的代表人物是力顿(Litton R B Jr)。
美国林务局风景管理系统中关于自然风景的评价方法: A:划分风景类型 根据地形、植被、水体等特点,按自然地理区域划分出风景类 型大类,各风景类型大类之下,又根据区域风景的多样程度, 划分出亚型。亚型称为风景质量评价的基本单元,各风景类型 的质量以亚型的质量评价结果向上归并 B:评价亚型的风景质量 根据山石地形、植被类型以及水体形态的多样性,将风景区划 分为3级: A级:特异风景; B级:一般风景; C级:低劣风景。
张亚林(1988)的评估实例-桂林风景质量
桂林风景质量评估 风景类型 风景质量因子 权重 评分值 评价结论 山 0.20 97 水 0.20 97 洞 0.16 88 自然景观美 石 很美 0.14 82 天象变化及田园景色 0.17 90 四季景致 0.13 85 (合计) 1.00 90.71 古迹和革命遗迹 0.33 64 风土人情 0.35 67 人文景观美 一般 神话传说 0.32 78 (合计) 1.00 69.53 建筑与园林总平面设计 0.19 69 立体建筑造型与立面设计 0.20 68 建筑园林 建筑色彩 0.18 67 一般 艺术美 古建筑保护 0.19 71 整体意境与效果 0.24 72 (合计) 1.00 69.5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h
旅游
地的
生命
周期

容量
吸引物 旅游目的地
旅游 地的 规划
和 管理
旅游对当地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影响
旅游目的地
m
G
e
o g
第五章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评价
a
p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h
第二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
第三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
第五节 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价
– 地级市 10个:无锡、扬州、苏州、镇江、徐州 、常州、南通、连云港、盐城、淮安
– 县级市10个:昆山、江阴、吴江、宜兴、常熟 、句容、溧阳、张家港、太仓、如皋
m
G
e
o g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a p h
㈠坚持客观公正性,不能感情用事
㈡考虑普遍适宜性,不能过于专业
㈢注意区际比较性,不能坐井观天
m
G e o
g
a
p h
㈠自然风景旅游地
㈡社会文化旅游地
㈢历史古迹旅游地
㈣娱乐旅游地(游乐园为主体)
㈤运动型旅游地
㈥产业旅游地(如以园艺业为主体)
㈦综合性旅游地
m
G
e
o g
第三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的体验性评价
a
p
h
一、一般体验性评价
二、美感质量评价
㈠专家学派
㈡心理物理学派
㈢心理学派
㈣现象学派
m
G
e
o
g
第四节 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价
珠海 御温泉
m G e o g a p h
山西民居
m G e o g a p h
窑洞
m G e o g a p h
玉器
m
G
e
o g
金字塔
a p h
m
G
e o
兵马俑
g
a p h
m G e o g a p h
悬棺
m G e o g a p h
少数民族
m
G
e
o g
第一节 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重 点:旅游资源概念;中国旅游资源分类、评 价的标准;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价
难 点:旅游资源的基本特性;分类、评价的理 论与方法
m
G
e o g
华山
a p h
m G e o g a p h
恒山
m G e o g a p h
峨眉山
m G e o g
a p
北海银滩
h
m
G e
张家界
o
g
a p h
m
G
e
o g
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选标准
a p h
㈠评价因子
㈡评价标准
㈢划分等级
m
G e
㈢划分等级
o
g
a • 满分1000分,直辖市850分以上,副省级
p h
城市800分以上,地级市750分以上,县级
市700分以上为优秀
•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共246个,其中 江苏省21个,其中:
– 副省级市1个:南京
m
G
e o g
火山口
a p h
m G e o g a p h
桂林山水
m
G
e o
德天瀑布
g
a p h
黄果树瀑布
m
G
e o g
龙脊梯田
a p h
m G e o g a p h
月亮山
m
G
e
o g

a p

h
m
G
e o
露天温泉
g
a p h
m G e o g a p h
御温泉
m G e o g a p h
第二节 旅游资源和旅游地分类
a p h
一、旅游资源分类
二、旅游地分类
m
G e o
一、旅游资源分类
g
a p
㈠以旅游资源本身的特性作为分类标准:
h
⒈自然旅游资源
⒉人文旅游资源
㈡以旅游活动的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⒈观光游览型
⒉运动健身型
⒊休闲娱乐型
⒋度假疗养型
⒌特殊型:如科考探险、参观访问等
m G e o g
a
p
h
一、气候的适宜性评价
二、地形的适宜性评价 三、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
m
G
e
o g
一、气候的适宜性评价a来自p ㈠气候对旅游者参与某一旅游活动的环境和活动质
h
量产生影响
㈡气候状况直接影响人的生理过程,影响人的体感 舒适程度
⒈舒适指数(Comfort index):气温与湿度的 组合关系对人的生理影响
m
G
e
o g
一、楚义芳模型
a
p h
㈠评估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⒈选取评价因子
⒉确定因子权重:层次分析法
⒊对评价因子进行体验性或技术性评价
⒋得出结论
⒌对比分析
㈡案例分析:武陵源与衡山旅游开发评价
m
G
e
o g
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
a
18972-2003)
p
h ㈠评价因子
㈡评价标准
㈢评价结果
作业
g
a p
运用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对任
h 一旅游地的旅游资源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
具体要求:
⒈调查主体:全班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4~6人
⒉调查客体:可任意选择某一区域、旅游城市、风景 区、景点等
⒊调查方式:可采用直接调查、间接调查等不同方式
⒋调查结果:形成一份书面报告,不少于1500字。
⑷旅游资源能为旅游业所利用,并由此产生 经济效益。
m
G
e o
㈢、相关概念辨析
g
a ⒈旅游资源与旅游景观(Tourist Landscape)
p h
旅游景观是通过旅游者的感官对特定的某一时间
—空间场内具有旅游意义的自然、人文复合物象
和现象的感知景象。
⒉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Tourist Product)
m
G e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标准
o
g
a 主类(8)
p
h A.地文景观
亚类(31) 基本类型(155)
5
37
B.水域风光
6
15
C.生物景观
h
局资源开发司、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1992)
⒉《旅游资源分级分类系统修订方案》(中国科学院
地理研究所、国家旅游局计划统计司,1997)
⒊《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 18972- 200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国家
旅游局规划发展与财务司 ,2003)
m
G
e o
二、旅游地分类
G
e o
案例:滑雪旅游资源的技术性评估
g
a p h
m
G
e
o g
第五节 旅游地和旅游资源的综合性评价
a
p h
一、楚义芳模型
二、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GB/T 18972-2003)
三、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 GB/T 17775-2003)
四、“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评选标准
五、需要注意的问题
– 1、2月份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与游客量明显偏 离,可见冰雪资源是本区的重要旅游资源。
– 每年3、4、11月气候寒冷,而积雪又很少,不 能滑雪,为淡季,游客很少。
m G e o g
a p
二、地形的适宜性评价
h
m
G
e
o
g
a
三、资源要素组合的技术性评价
p
h
㈠海滩的评价标准
㈡滑雪旅游资源的评价标准
m
a p
㈢以游客的体验性质作为分类标准:
h
⒈物质享受型
⒉精神享受型
⒊综合享受型
m
G
e
o
g
㈣以综合资源的特性作为分类标准:
a
p h
⒈资源导向型
⒉市场导向型
⒊中间型
㈤以吸引物的时间属性为分类标准:
⒈场所吸引物:长期的、固有的
⒉事件吸引物:暂时的、附加的
m G e o
g ㈥国家标准
a p
⒈《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国家旅游
m
G
e
o
g
⒉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
a
p
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
h
地的人工创造物。(保继刚、楚义芳) 。
⒊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 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 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 种事物和因素。(国家标准GB/T 18972- 2003)。
⒉风效指数(Wind effect index):气温与风 速的组合关系对人的生理影响
m
G
e
o g
案例分析: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
a
p h
• 搜集五大连池风景区气候资料
• 对五大连池风景区的气候适宜性进行评价
• 评价结果分析
– 客流量的年内分布与舒适指数和风效指数具有极 强的相关性,说明气候条件是影响游客量的主要 因素,气候资源是本区的一项重要旅游资源。
p
h
㈠评价因子
⒈ 旅游交通
⒍ 旅游购物
⒉ 游览观光
⒎ 经营管理
⒊ 旅游安全
⒏ 资源环境保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