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喷涂的工艺流程
塑胶喷油工艺流程

塑胶喷油工艺流程塑胶喷油工艺是一种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通过喷涂设备将颜料或涂料喷涂到塑胶制品表面,以达到美化、防腐、防刮、防污等效果。
塑胶喷油工艺流程包括前期准备、喷涂操作、后期处理等多个环节,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塑胶喷油工艺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一、前期准备。
1. 选择喷涂设备,根据塑胶制品的材质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喷涂设备,一般有手持式喷枪、自动化喷涂线等多种选择。
2. 准备涂料,根据塑胶制品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涂料,包括颜色、光泽度、耐磨性等指标。
3. 表面处理,对塑胶制品表面进行清洁、打磨、除尘等处理,以保证涂料能够牢固附着在塑胶表面。
4. 调试设备,对喷涂设备进行调试,包括喷涂压力、喷涂距离、喷涂速度等参数的调整。
5. 安全防护,喷涂过程中需要佩戴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具,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二、喷涂操作。
1. 喷涂准备,将准备好的涂料倒入喷枪的涂料箱中,调整好喷涂压力和喷涂距离。
2. 喷涂过程,根据塑胶制品的形状和尺寸,采用适当的喷涂方式,包括均匀喷涂、渐变喷涂、局部喷涂等。
3. 喷涂技巧,喷涂时需要保持喷枪与塑胶制品表面垂直,并保持一定的喷涂速度和均匀的喷涂厚度。
4. 喷涂质量检验,喷涂完成后,对喷涂的质量进行检验,包括颜色、光泽度、涂层厚度等指标。
三、后期处理。
1. 干燥固化,喷涂完成后,将塑胶制品进行干燥固化处理,通常采用自然干燥或者烤箱干燥的方式。
2. 表面处理,对喷涂完成的塑胶制品进行表面处理,包括打磨、抛光、喷涂保护层等,以提高表面光洁度和耐磨性。
3. 质量检验,对喷涂完成的塑胶制品进行质量检验,包括外观质量、耐磨性、耐候性等指标。
4. 包装出库,完成所有工艺流程后,对塑胶制品进行包装,符合质量要求后进行出库。
在进行塑胶喷油工艺流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喷涂设备和涂料,根据塑胶制品的要求进行选择。
2. 对塑胶制品表面进行充分的清洁和处理,以保证喷涂效果和涂层的附着力。
塑胶喷涂工艺流程

塑胶喷涂工艺流程
塑胶喷涂是一种在塑料制品表面喷涂涂料的加工工艺,以提高其外观质量、耐候性和机械强度。
下面将介绍一下塑胶喷涂的工艺流程。
首先,准备工作。
包括选择合适的喷涂设备和喷嘴,选择适合的涂料,清洁喷涂设备,准备表面处理工具和材料等。
还需调整设备的气压和涂料的饱和度,以确保喷涂的质量。
其次,进行表面处理。
包括清洁、打磨和预处理等。
清洁是为了去除塑胶表面的灰尘、油污等杂质,确保涂料能够充分附着在塑胶表面。
打磨是为了去除塑胶表面的毛刺和凹凸不平,使其表面更加光滑。
预处理是为了提高塑胶表面与涂料的粘附力,包括使用底漆、打底涂层和填充剂等。
然后,进行喷涂操作。
将调好的涂料倒入喷涂设备中,根据需要调整喷涂设备的气压和喷涂速度,并在喷涂表面上均匀地喷涂涂料。
在喷涂过程中,需要掌握喷涂的厚度和均匀性,避免涂料流淌或起泡。
最后,进行喷涂后处理。
这包括喷涂表面的干燥和固化等。
不同的涂料有不同的干燥时间和固化条件,可以通过自然干燥、加热干燥或使用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来固化涂料。
固化后,喷涂表面将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耐候性。
总的来说,塑胶喷涂工艺流程可以简单概括为准备工作、表面处理、喷涂操作和喷涂后处理四个步骤。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
获得外观质量好、耐候性好和机械强度高的塑胶制品。
喷涂工艺的成功与否不仅取决于操作者的技术水平,还取决于选用的设备和涂料的质量。
因此,在进行塑胶喷涂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和实验验证,以确保喷涂质量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塑胶喷涂的工艺流程

塑胶喷涂的工艺流程塑胶喷涂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用于增强产品外观,提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下面将介绍塑胶喷涂的工艺流程,包括前处理、喷涂、固化和后处理过程。
1.前处理在进行塑胶喷涂之前,需要对待涂物的表面进行适当的处理,以确保喷涂能够牢固附着并提供良好的涂层质量。
前处理的主要步骤包括:-清洗和去污:使用溶剂、碱性或酸性清洗剂对表面进行清洗,去除油污和其他污渍。
-去除缺陷:如有需要,可以通过打磨或填补来修复表面的缺陷,如凹坑或裂纹。
2.喷涂在前处理完成后,就可以进行塑胶喷涂了。
喷涂的主要步骤包括:-涂料准备:将涂料按照规定的比例配制好。
通常,涂料是由树脂、添加剂和颜料等组成的。
-喷涂设备调整:根据产品的尺寸和形状特点,调整喷涂设备的喷嘴形状、喷涂压力和喷涂速度等参数。
-喷涂操作:将涂料均匀地喷涂在待涂物表面上,确保涂层的厚度均匀一致。
可以采用手动喷涂或自动喷涂的方式进行。
3.固化喷涂完成后,涂层需要进行固化,以确保涂料能够牢固附着并具有所需的性能。
固化的主要方法有:-空气干燥:将喷涂的涂层在室温下静置足够长的时间,使其自然干燥和固化。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水性涂料。
-热固化:将喷涂的涂层放入烘箱或使用热气吹枪进行加热,以加速固化过程。
这种方法通常适用于有机溶剂基涂料。
4.后处理固化完成后,可以进行一些后处理步骤,以进一步提高涂层的质量和外观。
-抛光:通过打磨和抛光等手段,使涂层表面变得光滑和亮泽。
-添加附件:根据需要,可以在涂层表面添加标识、贴纸或其他附件,以增加产品的功能或装饰性。
-检查与包装:对涂层进行质量检查,确保涂层没有瑕疵或缺陷。
然后,将产品包装妥善,以防止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受损。
总结:塑胶喷涂的工艺流程包括前处理、喷涂、固化和后处理。
通过这些步骤,可以获得外观良好、耐磨耐腐蚀的塑胶涂层,提高产品的质量和价值。
塑胶跑道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

塑胶跑道施工方法及施工工艺.doc 塑胶跑道施工工艺流程: 清扫场地→防水底漆涂布→粘结层涂布→黑胶粒底层摊铺→固化→面层配料→混合搅拌→面层喷涂→测量画线→检测点线→竣工。
塑胶跑道施工方法:(1)、基面处理A、基面打磨、修补对基础实行地毯式检查,将表面粗糙、凸起或凹陷部分进行打磨修平。
B、酸洗用5%-8%稀盐酸对基面进行泼洒,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完全干燥后,方可铺设塑胶底胶。
(2)、上防水底漆(水泥基础) 基面在清洗干净并晒干后,将防水底漆(A:B为1:4)搅拌均匀(2分钟)后,用滚筒均匀滚涂于地面,每平方米用量约为0.2公斤,(根据基面效果决定用量,一般干燥时间为3小时)。
(3)、涂施填补层(沥青基础) 基面在清洁干净并晒干后,用沥青专用封闭乳液料兑专用砂:水泥:水(1:2:2:水适量)搅拌均匀(5分钟)后,用专用刮耙均匀刮涂。
(4)、塑胶底层铺设(平均厚度9MM)A、按施工图纸要求分好施工板块,测量并放好施工线,同时调试好底层厚度并定位。
B、将PU跑道胶均匀搅拌后加入黑颗粒继续搅拌调制为塑胶混凝料(A:B:黑颗粒=1: 5),AB混合料添加1%~3%催化剂再加25%黑颗粒(可根据施工实际需要调整用量),铺设过程中要求铺设人员使用专用工具以控制铺设厚度一致,修边人员及时对露底、凹陷部分进行补胶、凸起部分刮平,确保密实度和平整度达标(一般的干燥时间为6-12小时)。
C、铺设的底层塑胶混凝料完全胶联固化后,对全场进行检查,发现边缘不整齐或凹凸部分、进行削割、打磨、补胶和修整处理,以保证塑胶底层粘结面胶铺设的厚度。
(5)、胶底表面打磨用专业塑胶打磨机磨除塑胶底层表面凸起的胶料或浆料固化物。
(6)、补积水在完成塑胶层表面空隙封闭后,须进行全场放水测试场地的平整度。
在有积水位置做好记录,采用PU跑道料(按配比A:B=1:5)均匀搅拌后加1%~3%的催化剂修补积水处。
反复试水、反复修补,直到彻底无积水方可进行下一步施工。
塑胶地面施工工艺

塑胶地面施工工艺引言塑胶地面施工工艺是一种常见的地面装修方法,广泛应用于学校操场、体育馆、幼儿园、健身房等场所。
塑胶地面具有防滑、防水、耐磨损等优点,使得其成为了许多场所首选的地面材料。
这篇文档将介绍塑胶地面施工的工艺流程和注意事项。
工艺流程1.地面准备在进行塑胶地面施工之前,首先需要对地面进行准备。
确保地面平整、干燥,并清除任何杂物和障碍物。
如果地面不平整,可以进行必要的修整工作,使地面表面更加平坦。
2.底层处理在进行塑胶地面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底层处理。
可能需要在地面上铺设防水层或填充材料以提供额外的支撑和防水功能。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底层处理。
3.底漆涂布在进行塑胶地面施工之前,需要进行底漆涂布。
底漆可增强地面的附着力,提高塑胶地面的耐用性。
根据地面的材质和施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底漆,并按照说明进行涂布。
4.面涂施工将塑胶材料通过机械或人工的方式涂布在地面上。
在涂布过程中,需要确保材料均匀、细腻地覆盖地面。
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设备,注意避免空鼓、漏涂和堆积等现象的发生。
5.打磨和养护施工完成后,需要对塑胶地面进行打磨和养护。
打磨可以使地面更加平滑,消除材料的不平整和堆积。
养护过程包括保持地面干燥和清洁,避免长时间水浸和化学物质的侵蚀。
注意事项1.施工环境在进行塑胶地面施工之前,需要考虑施工环境的因素。
确保温度适宜、湿度适中,避免雨水和其他外界因素对施工的影响。
选择适当的天气和时间进行施工,以确保施工质量。
2.材料选择选择高质量的塑胶材料非常重要。
优质的塑胶材料具有良好的弹性、耐磨损和耐候性能,可以更好地保护地面。
在选择材料时,可以咨询专业人士或向信誉良好的供应商购买。
3.施工人员具有丰富经验和专业知识的施工人员能够保证施工质量。
选择有资质的施工队伍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过程规范、安全。
避免由于施工人员技术问题导致施工质量下降。
4.维护保养塑胶地面的维护保养非常重要。
定期清洁地面,避免杂物和尖锐物体对地面的损坏。
塑料制品表面喷涂工艺流程

塑料制品表面喷涂工艺流程常见的塑料制品的材质以PP、ABS、PVC、PSHIPS为主。
一方面这些材料注射成型时为便于脱模,使用了脱模剂(如石蜡类或聚乙烯醇类),另一方面这些材质本身结构较为规整,极性小,表面能低,溶解度参数小。
因此要在其表面进行喷涂是非常困难的,喷涂技术的关键就是通过合理的工艺设计,对塑料制品表面进行特殊处理,使涂料完全浸润在制品表面,然后进行扩散渗透,使之紧密接触,最终达到美观、耐用的目的。
一、工艺流程塑料制品表面喷涂工艺流程见图1。
图1塑料制品表面喷涂工艺流程二、喷涂工艺1喷涂前的准备准备工序主要包括投产前检验、塑胶件的修补和消除制件内应力。
一般来说检验的目的主要是检查塑胶制品的外观质量,去除影响美观的飞边,或修补运输中划伤、磕碰面等。
对于尺寸要求严格的,还需进行热处理来消除内应力。
2表面处理表面处理工序是塑料制品喷涂的关键技术之一。
处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涂膜的附着力等技术指标,尤其对PP更是如此。
目前提高PP或改性PP附着力的方法有:燃烧火焰法、等离子体或紫光处理、强酸腐蚀法等,均是以改善其分子结构为目的,来增强与涂层的粘附性。
但这些办法均需配置复杂的设备,并且增加了喷涂成本。
而选择特殊的专用涂料及合理的工艺就可使表面处理变得简单易行。
其工艺主要包括:脱模剂的去除、侵蚀脱脂和除尘除静电等内容。
1)脱模剂的去除。
去除脱模剂一般使用烷系溶剂(如乙烷)擦洗。
操作时尤其注意流线体圆弧过渡处,凹凸面部位等,做到干净、彻底。
2)侵蚀和脱脂处理。
侵蚀脱脂也是为了除去油污,提高涂膜的附着力。
一般用乙醇或乙醇和涂料专用底漆稀释剂混合溶液(比例约8︰2),用布擦洗制品表面时,尤其应注意不要使用含有油渍的布,以防二次污染。
3)除尘、除静电。
除静电的目的是防止静电吸尘,其方法有两种:手工擦洗除尘和使用静电除尘装置除尘。
手工除尘是用干净的棉布醮防静电稀料擦洗制品,每件擦洗至少2次,同时必须使稀料挥发干燥后才能进行下道工序。
塑胶喷涂的工艺流程

塑胶喷涂的工艺流程塑胶喷涂是一种常见的表面涂装工艺,用于提高物体的装饰性、保护性和使用寿命。
下面是塑胶喷涂的工艺流程,包括前处理、涂装和后处理三个主要的步骤。
一、前处理1.清洗:首先将待喷涂的物体进行清洗,去除表面的油污、灰尘和杂质,以确保涂料能够牢固地附着在物体表面。
2.去除氧化层:对于铝合金等材料,可能存在氧化层,需要使用酸洗等方法将氧化层去除,以便涂料能够更好地与基材结合。
3.磷化处理:一些金属材料需要经过磷化处理,使得表面能够形成一层粗糙的磷化物膜,增加涂层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
4.除尘:通过吹风或采用静电除尘设备,将表面的灰尘和杂质去除干净,避免进入涂料后形成缺陷。
二、涂装1.底漆喷涂:首先要对待喷涂物进行底漆喷涂,底漆可以增加涂层的附着力和耐腐蚀性,提供一个良好的底层基础。
2.中涂层喷涂:根据需要,可以进行中涂层的喷涂,中涂层可以提供更好的颜色覆盖力和装饰效果。
3.面漆喷涂:最后,进行面漆的喷涂,面漆可以决定涂层的光泽度、色彩和外观质量。
一般涂装需要经过多次喷涂,以保证涂层的厚度和均匀性。
三、后处理1.烘干:喷涂完成后,物体需要进行烘干,以去除涂料中的溶剂,使涂料能够迅速干燥和固化,并保持涂层的光滑度和平整度。
2.质量检验:对喷涂完成的物体进行质量检验,包括涂层的质量、颜色、厚度、附着力等方面的评估,以确保涂装达到要求。
3.包装和交付:最后,对合格的喷涂产品进行包装和交付,以确保产品安全送达客户。
总结:塑胶喷涂的工艺流程包括前处理、涂装和后处理三个主要步骤。
通过清洗、去除氧化层、磷化处理等前处理措施,确保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涂料的附着性。
涂装过程中进行底漆、中涂层和面漆的喷涂,以实现不同的功能和效果。
最后进行烘干、质量检验和包装,确保涂装产品的质量和交付。
塑胶跑道地坪漆工程施工

塑胶跑道地坪漆工程施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体育事业的发展,塑胶跑道地坪漆工程在体育场馆、学校、公园等场所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它具有优良的耐磨性、抗滑性、耐候性、环保性等优点,能够满足不同场景的使用需求。
本文将从塑胶跑道地坪漆的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施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塑胶跑道地坪漆的施工工艺1. 施工准备:在施工前,应确保施工场地平整、干净、无杂物。
对于基础地面,应进行打磨、除尘、清洁处理,确保地面平整度、垂直度和水平度等符合要求。
同时,应准备好施工所需的各种材料、设备和工具。
2. 涂刷底漆:底漆是保证塑胶跑道地坪漆工程质量的关键环节。
底漆应均匀涂刷在地面上,确保覆盖完全,无遗漏。
涂刷底漆时,应采用滚涂或喷涂的方式,涂刷均匀,避免产生气泡、麻点等缺陷。
底漆干燥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3. 铺设塑胶跑道地坪漆:在底漆干燥后,进行塑胶跑道地坪漆的铺设。
铺设时,应先在地面上划出施工线,确保铺设的塑胶跑道地坪漆厚度均匀。
然后,将塑胶跑道地坪漆材料均匀摊铺在地面上,采用滚涂或喷涂的方式进行施工。
在铺设过程中,注意调整塑胶跑道地坪漆的温度和湿度,以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划线:在塑胶跑道地坪漆施工完成后,进行施工划线。
划线时,应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使用专业设备进行划线,确保线条清晰、准确。
划线完成后,进行验收。
二、塑胶跑道地坪漆的施工流程1. 施工前准备:确保施工场地平整、干净、无杂物,处理基础地面,准备施工材料、设备和工具。
2. 涂刷底漆:均匀涂刷底漆,确保覆盖完全,无遗漏。
底漆干燥后,进行下一道工序。
3. 铺设塑胶跑道地坪漆:划出施工线,均匀摊铺塑胶跑道地坪漆材料,调整温度和湿度,确保施工质量。
4. 施工划线:根据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划线,确保线条清晰、准确。
5. 验收:划线完成后,进行验收,确保工程质量符合要求。
三、塑胶跑道地坪漆工程施工注意事项1. 施工环境:塑胶跑道地坪漆工程施工应在干燥、通风的环境中进行,避免在阴雨天气进行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涂车间的工艺流程图
注:此流程不包括前期的打板作业流程
●生产备料:
素材的领取、油漆领取与调配、治具的二次加工、各生产消耗品及劳保用品领取
●喷涂前表面处理:
使用白电油(或酒精)清除素材表面的油污、灰尘等,油污与灰尘主要来自于素材注塑时的脱模剂以
及在转运和库存过程中沾上的灰尘。
这些油污、灰尘如果没有去除,将会直接影响到喷涂产品的品质。
●治具安装:
治具包括二次治具(塑胶转盘)和一次治具(直接与工件相接触的那部分)。
喷涂产品通常有两个面,
一面要求喷漆,另一面则不能沾上油漆,否则就判定为不良品。
一次治具除了起到固定工件的作用外,还起到防止油漆喷到不能沾上油漆的那些部位,所以一次治具设计时要考虑具体产品的外形及要求,不同的产品要求有不同的一次治具。
二次治具主要起到连接一次治具与流水线吊柱的作用,它的主体部分---中心转盘保持不变,而与一次治具的连接部分设计成可拆卸,具体的排布数量和间隔视喷涂产品的尺寸大小而定。
由于在喷涂过程中漆膜的涂敷,治具都有一定的使用寿命,经过几个生产循环之后,都要求报废旧治具,更新治具。
治具的安装是指将待喷工件顺着与治具相对应的方向固定于治具上。
本工序采用流水线作业,治具安装时不可强力挤压,以防工件产生变形。
●手动静电除尘:
待喷产品由于摩擦等作用,可能在其表面积聚一些静电荷。
这些静电荷是吸附一些微小尘埃的主要来
源。
手动静电除尘就是工人利用静电风枪,在中和消除静电的同时依靠风力的作用除去尘埃,以达到净化产品表面的作用。
此工序设有一个抽风柜,以使这些去除的尘埃及时排出车间。
●转件:
此工序主要起到待上线产品的转存作用,即产品在不同的传送带上转存,以提高效率。
此工序与治具
安装都用到传送带,其中传送带的控制操作面板可以启动、关闭传送的运行以及调节其速度,在传送带的末尾端设有光电传感器用以感测工件的到位,从而达到自动控制传送带的运转与停止。
●上件:
是指将转件传送带上已安装好工件的治具取下后固定于传送链条的吊柱上的过程
●自动静电除尘:
为了保证涂装时工件表面的洁净度,特添加了此道工序,通过光电传感器来感测工件的到位,利用静电风枪再次去除工件表面的尘埃。
●底漆机器人喷涂:
机器人喷涂工序为整条自动化喷涂线的核心部分之一。
一条生产线通常配置两台机器人,分别用底、面漆的喷涂。
底漆机器人、面漆机器人、自动线控制柜共同构成一自动化生产的控制系统,它们之间通过各种电信号进行通迅,协调工作。
根据机器人手臂上所抓的喷枪数目,可分为单枪喷、双枪喷以及三枪喷等。
机器人自动喷涂系统还包括一个自动供漆子系统。
●烘烤:
为了加速漆膜的干燥,要根据所用的油漆,设置相应的烤箱温度及烘烤时间。
●丝印移印/镭雕:
此工序为可选工序,即根据客户对产品的具体要求而定。
主要用于在工件表面印刷或雕刻文字和图形。
●面漆机器人喷涂:
此工序的工作原理与底漆机器人喷涂相同。
喷涂面漆主要是为了提高漆膜的机械强度、耐磨性能,此外还可以提高漆膜的光泽和颜色的丰满度,使漆膜的装饰性更高,同时对丝印移印/镭雕工序所印刷或雕刻的文字和图形起到保护作用。
●烘烤:
为了加速漆膜的干燥,要根据所用的油漆,设置相应的烤箱温度及烘烤时间。
同时涂料中的高分子活性基团,在加热时可以发生交联形成网络结构,从而加速漆膜的固化。
●UV固化:
在喷涂罩光面漆时,常用到光固化型涂料。
用紫外线照射引发涂料聚合成膜。
成膜的效果直接与紫外光光强、光引发剂相关。
可以瞬间干燥产品,省时省电省空间,采用UV干燥后使加工物达到高硬度、高光泽、耐磨擦、耐溶剂的效果。
●下件:
将已喷好的产品从治具上取下,装入吸塑盘中。
并将治具从吊柱上取入放入相应有胶框中。
●全检:
根据产品外观验收标准对已下线的产品外观进行目视检查,区分中该批产品的良品和不良品,
并对不良品进行标识。
●喷码标识:
喷码标识是实现产品质量可追溯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
可以通过喷码来对不同的批次的同类产品加以区分。
如果哪一天发现某批次的产品存在品质缺陷,我们可以通过些标识很快地回收此批不合格产品。
●包装:
可作为工序之间及车间之间产品或零件转运过程中的一种保护手段。
工序之间及车间之间的包装通常采用吸塑盘、珍珠棉、胶框等材料和工具。
●IPQC确认:
在成品入库之前,品质部派IPQC对待入库的成品进行再次抽检。
抽检合格后贴上合格标签。
●成品入库:
物料员负责将经过IPQC确认的成品运至仓库的指定排放位置,并挂上物料卡加以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