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牛津高中英语M5Unit3Reading教学案例与分析

【 教学 目标 】
1 . 促进学 生掌握 科技类 文章 的阅读技 巧 , 理 解 文 章 中 的 科学术语 : 2 . 培养学 生获取 信息 和分析信 息 的能力 , 了解 文 章 中 的 不 同观 点 :
讨 论 让 学 生 拥 有 更 多 的交 流机 会 .锻炼 用英 语 表 达 的 能 力。 通过小组合作 , 学 生 相 互启 发 , 积 极 性 被 调 动 起来 , 活跃 了 课堂气氛 。 加深 了对 话 题 的理 解 。
学 生 在 讨 论 的基 础 上 , 对 文 章 有 了更 加 深 刻 的认 识 , 体 验 了“ 做中学” 的快 乐 。课 后 , 学 生 将 口头 任 务 落 实 到笔 头 , 完 成 关于克隆的写作 , 进一步培养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 案例 反思 】 1 . 《 英语课 程标准 》 倡 导 以学 生 自 主 学 习为 主 、 教 师 指 导
T a s k F o u r P o s t - r e a d i n g 1 . Co mp l e t e t h e s h o a p a s s a g e u s i n g t h e wo r d s i n t h e a r t i c l e .
一
牛 津 高 中 英 语 M5 Un i t 3 Re a d i n g教 学 案 例 与 分 析
唐 晓 红
(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 江苏 南源自 摘 要 : 本 文 通 过 牛 津 高 中英 语 模 块 五 U n i t 3 R e a d i n g 教 学案 例 . 探 讨 新 课 程 理 念 下 英语 阅读 课 的授 课 模 式 。 关 键词 : 高 中英 语 阅读 教 学 案 例 教 学 设 计 根 据新课程 理念 。 学 生应在教 师的指导 下 , 通过感 知 、 体 验、 实践 、 参 与 和合 作 等方 式 , 逐 步 达 到 教学 目标 。 如 何 培 养 学 生 的思 维 能 力 。 激 发 学 生 的学 习热 情 , 提 高 学 生 综 合 运 用语 言 的 能力 是 教 学设 计 的 核 心 问 题 。下 面 笔 者 谈 谈 一 节 英 语 阅 读 课 的教 学设 计 思 路 。 2 1 0 0 0 0 )
《牛津高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及分析

《牛津高中英语》阅读课第二课时教学案例及分析一、教学课型: 语言操练及运用课二、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见《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 Unit 3 (Pages 42-43)2. 教材处理阅读文章讲述加拿大籍女演员Amy由原先的运动瘦身到后来的药物瘦身,经历了病痛,最终,因为有来自中国的好心人捐肝的帮助而产生许多感触,因而形成的两份电子邮件以及一封回信。
因为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能够了解文章大意并知道了生词的意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各种语境的帮助,为练习并习得语言提供充分的机会。
3. 教学目标① 知识目标: 学习关于瘦身的词汇及文章中出现的重要句式。
②能力目标: 使学生形成能够用新学词汇表述自己观点的能力。
③ 文化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健康观。
4.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① 重点:课文中出现的常用的语言现象。
② 难点:如何使学生高效地习得语言,并创造性地使用语言。
三、教学设计1. 总体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采用:任务前活动(巩固、讨论)、任务中活动(情景、操练、运用)、任务后活动(运用)三部分。
2. 教学过程Step 1 Making up a conversationT:Hi, everybody. (S:Hi, John.)Oh, excuse me. T oday, I’m not John. Instead, I’m your friend, Zhou Ling. And you’re Amy. OK? (S:OK.)Hi, Amy. (S:Hi, Zhou Ling.)I heard you were ill and you were in hospital. What happened? (S:My liver failed. And the doctor told me that I would die if I couldn’t get a new liver.)I’m so sorry to hear that. But what caused your liver to fail? (S:I took some weight-loss pills. They contain a harmful chemical.)You see, this is a conversation between Amy and Zhou Ling. And please make up a conversation with your partner. One of you should be Amy and the other is Zhou Ling. Remember, you have to use the phrases or questions on the scree n. And I’m going to give you four minutes. Please have a try.幻灯片1:- be in hospital – dying to be thin- weight-loss pills – contain a harmful chemical- lose weight / stay slim / be ashamed of- used to work out- Did your mother support you?- an exact match- priceless(设计说明:阅读课第二课时的开始,设计这样的对话活动,其实是对第一课时学习内容的复习,也是用一种变化的方式来复述课文。
牛津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案例

牛津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案例引言: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学习英语已经成为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
为了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牛津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本文将以牛津初中英语单元整体教学案例为主题,分享一种有效的教学模式,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 教学目标的设定在引导学生全面提升英语能力的基础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听力技能:通过听力训练,培养学生有效听取信息并理解的能力。
2.口语表达:以对话和小组活动为主导,提供生动的语境,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
3.阅读能力:通过阅读练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他们善于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4.写作能力:通过写作任务,培养学生的写作表达能力,使他们能够准确、流畅地用英语书写。
5.文化意识:通过引入相关文化知识,增强学生对学习对象国家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二. 教学活动设计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活动将引入以下几种形式:1. 视听材料:将精选的视频和音频材料融入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听力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听力技能。
2. 互动对话: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对话活动,创建生动的语境,激发学生的口语表达兴趣,并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3. 阅读训练:选取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的文章让学生进行阅读,帮助他们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并培养他们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4. 写作任务:设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写作结构和篇章逻辑完成写作,帮助他们培养准确、流畅的写作表达能力。
5. 文化探究:介绍有关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通过讨论和展示等形式,引发学生对文化的兴趣,拓展他们的国际视野。
三. 教学案例实施为了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我们将以一个具体的教学案例来说明整体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1. 教学目标设定:本单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通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等综合训练,提高他们的英语能力。
2. 教学活动设计:(1)听力训练:通过播放选定的听力材料,引导学生仔细倾听并做出正确的回答。
《牛津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及分析(译林牛津版英语高二)

《牛津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案例及分析 (译林牛津版英语高二)一、教学课型: 阅读理解课二、教材分析1. 教材内容见《牛津高中英语》模块一 Unit 1 (Pages 2—3)2. 教材处理该篇文章主要介绍中国学生Wei Hua在英国为期一年的留学经历。
通过她对英国中学生活的描述,学生对英国中学生的日常学习情况增加一定的了解。
但由于内容较多以及中英文化方面的差异,在阅读过程中,对于刚进入高中学习的学生,他们中有些在完全理解课文方面有一定的困难。
针对上述分析,本课在设计时先以录像导入的形式,增加学生对文章有关的感性知识;然后采用略读的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整体观念;在随后的细节处理时,采取寻读、细节理解、正误辨别的方法;在难点处理时,通过启发诱导,教师归纳的措施加以突破。
整个教学过程的设计由浅入深,由感悟、理解、分析、归纳、总结到运用,从而完成从阅读输入到理解输出的学习过程,达到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目标。
3. 教学目标①知识目标: 通过该文的学习,帮助学生对英国中学作息时间、班级规模、所学科目、课程内容、学习负担等学校生活有具体的了解。
②能力目标: 通过寻找文章大意及具体细节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快速归纳文章主旨和获取文章细节的阅读能力。
③文化目标: 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有助于学生对英国中学生活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体会中英两国之间由于国情、历史的不同所产生的文化教育的差异。
4.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①重点:对英国中学生活的具体了解和中英两国之间的文化教育的差异。
②难点:如何培养学生运用略读(skimming)和寻读(scanning)阅读技巧来快速获取主旨大意和细节信息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1. 总体思路本课的教学设计采用:阅读前(导入)、阅读中(略读,寻读,辨别正误,比较, 分组活动, 巩固)、阅读后(运用)三部分。
2. 教学过程Step 1 Lead-inT: Now, Class, we have learned English since the primary sch ool, and we have known some British language, culture, history and some other British lives. But do you know what the British s chool life is really like?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answer, please w atch the following video.(设计说明:由学生从小学以来的英语学习,自然过度到对对英语语言、文化、历史等方面的了解,进而提及到英国中学生活,激发学生对该话题的兴趣,为下文做很好的背景铺垫。
牛津英语5A Unit 3教学案例及分析

牛津英语5A Unit 3教学案例及分析改变如下:教学理念:“学习活动化、活动实际化、实际生活化”是现代教学理念,把学习和生活联系起来,采用活动的方式,创造交际的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生活的语境下,学习和运用语言,不断提高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因此,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习,使其不断处于兴奋状态之中。
对英语乐学、善学、会学、学而忘我、乐此不疲。
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教案,通过新颖丰富多彩,贴近学生生活的多种活动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
案例:在本次课堂活动中,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积极的各种活动,展示各自的才能与特长。
培养学生们的交际能力。
课堂上,教师正做着舞踏动作,口中用英语介绍说:“I can dance,Can you”用眼神示意,一位漂亮的女生回答并在黑板上贴图。
教学生说英语,教师即要注意培养他们语言表达的正确性,还应注意培养学生语言的连贯性进行指导与训练。
老师:Bogs and gorls,today,We’ll learn to tell a funny story.Please look at the picture.What are they?教师顺着学生的思路,多媒体呈现现各种小动物画面。
老师:Let’s see.(学生的注意力被漂亮的画面吸引)老师:What can you see in the picture?学生:I can see a dog.I can see a rabbit.I can see a monkey.老师:让学生朗读单词。
Let’s see.看到了什么?(教师设置一县念,露出动物头部份,使学生迫不及等地想猜出下一个出现的是什么动物)。
学生:(学生们纷纷说出猴子,monkey,monkey)。
老师:Yeah,露同猴子图片。
此时教师出示第一幅画问:What’s this?学生:a long tail.老师:出示第二幅图画问:What’s this?学生:It’s a rabbit.老师:Who has a short tail.学生:The rabbit……老师:Who has a long tail:(出示两幅图对比画面问)学生:The monkey has a long tail.老师:Who has a short tail?学生:The monkey has a long tail.老师继续让学生根据画面的图片、声音进行猜测下一步出现什么动物。
牛津高中英语教学案例与分析

、
项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要求学生在课前 炼 其英 语表 达能 力 ,又 为新 课 提前 “ 热 节让学生略读文章 ,使其快速把握非正式
力 ,并在课 堂上通过 自主合作 、探究等方
达到深 层次理解 文章 ,体 验语 言 ,实现语 言习得 ,感受英语学 习的成 功.本课任 务
( ) ak .rw i -edn ( 读 二 T ss f h e raig 阅 o l
② 使学生利 用各种阅读技 巧和方法 , 主学 习能力 和协作式探究能力 . 获取所需信息 ; ③ 学 生能 够模 仿本 文制 定 自己 的旅
行计划.
四、教 学过 程
任 务 ) T s ) :( ak 1
备工作 ; 入探究 ,自主地解决 问题 ,提 高学 生的 自 几位小组代表演示他们课前做的海报 ,简 单介绍课文提及的几个地区 ,教师随后作 出评价和领读地名 ,再借助 “ 头脑风暴 ” 与本话 题有关的知识和词汇 ,引起学生对 文 章内容的兴趣 ,为下一 步阅读理解做好 充 分的准备.
中 Ui nt 2中的 阅读课 ,是本单元 的第二课 时 ,也是本单 元 的重点 ,话题是 te A — h d
( )Re o te f dn s o te cas 2 p f h i ig t h ls. l n
An p o o n e h n w r s f p a e . d r n u c t e e wo d o lc s
Ho d y u e l b u A rc ? I st o w o o f e a o t f a i f i n? y u a e c a c o h v a h n e, wo l y u i e o u d o l t k
牛津小学英语4AUnit4教学案例(精选3篇)

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4教学案例(精选3篇)牛津小学英语4A Unit4 篇1一、案例背景1、教材和学生分析自从接到了参加江苏省信息技术资源英语录像课评比的通知,我就开始着手设计本课。
本课的主题是a camping trip,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学生。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既涉及学生在三、四、五年级学过的有关物品的单词,又涉及了表示“有”的说法。
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情况,采用了以旧带新引入新知识的教学策略,并以新旧知识的整合作为本课的落脚点,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扩展和丰富语言知识,组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
2、教学目标:1)能正确地听、说、读、写词汇tent, pot, hill, a tin of, children, show。
2)能正确地听、说、读词汇tin-opener, match, blanket, telescope, fish, camping trip (site)。
3)能理解掌握句型what do you/ they have ? i/ we/ they have …what does he/ she have ? he/ she has …4)能正确地运用对话中的日常交际用语和三会句型,能正确理解、掌握对话内容,并能朗读、初步表演对话。
3、教学重难点:1)能正确理解、掌握对话内容,并能朗读、表演对话。
2)能正确地听、说、读、写四会要求词汇3)能初步理解掌握句型what do you/ they have ? what does he/ she have? 及其答语。
4、教具准备多媒体、图片、实物、卡片二、教学过程i. greeting1. greetingt: good morning, boys and girls. nice to see you again.who’s on duty today?s1: i am. my name’s … . i’m a girl. i like reading and dancing. today is … . we have chinese, maths, english and pe in the morning. we h ave art and science in the afternoon. that’s all.2. free talk.t: ok, boys and girls, let’s play a game, ok?老师做出一个动作,如run, t: what am i doing? guess.s: you’re running.学生依次进行问答,一个喊一个的名字(jumping, walking, sleeping, dancing, swimming, sitting, standing,speaking)3. t: now, let’s sing a song,ok?sing a song ---what are you doing? 5’(设计思路)在教学中,要做到以学生为主体,通过free talk,可以使大部分学生得到发言的机会,另外,学生们在回答自己提问的同时,配合动作,又极大地提高了学习本课内容的兴趣。
牛津小学英语5AUnit6教学案例分析

牛津小学英语5A Unit 6教学案例分析背景分析:要想使小组合作学习能顺利进行并且充满活力,采取适当的发展性评价方法与策略至关重要。
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
(一)教学目标与要求1、知识目标:能够听、说、读、写动词短语的ing形式。
2、能力目标:学生能用句型表述他人正在进行的动作。
3、情感目标:使学生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交流。
(二)教学重点重点掌握进行时的表达方式和四个短语动词的ing 形式。
(三)教学难点:重读闭音节动词现在分词形式的变化。
(四)教学设备cia, tape recorder, pictures(五)教学步骤及说明step 1: warm up1.let’s chant:what are you doing? what are you doing?i am sweeping the floor. what are you doing?i am reading a book. what are you doing?i am drawing pictures. what are you doing?i am washing clothes. what are you doing?i am cleaning the2. sing a song: what are you doing?(设计意图:唱歌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之一,通过说唱、唱歌等形式,引入课堂,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step 2: revision1.show students some photos, ask and answer:-----what are you doing?----i’m drawing pictures, reading a book, washing clothes,cleaning the dolls.2. students write down the phrases on the blackboard and read.(设计意图:让学生进行两两合作,一个表演,一个运用句型复习四个已学过的动作,为下面的教学作好铺垫,使学生能更好的掌握所学的句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牛津8A U2 School life Reading I
一、背景介绍
本单元的主题是学校生活。
学生通过阅读有关英国、美国学校的文章的同时,还需比较各学校之间的差异,并能对自己的学校生活进行描述。
本课是本单元的第二课时的一个阅读课,在第一课时里已经初步对英、美语体稍做了比较,对以前所学的有关学校生活的词汇、用语也做了收集和回顾。
本课时主要目标是:根据语境和关键词猜测文章大意;能理解全文并回答有关问题;通过改正一些陈述识别有关学校生活的具体细节。
通常在阅读课的第一课时,我会着重于全文的理解,不去讲解任何语言难点,给学生一个阅读,用心思考的氛围,不让他们有担心划重点背诵句子,而对阅读失去兴趣,从而真正意义上的锻炼他们自己解决阅读中困难的能力。
但在课堂进行中却有了意外发生,我本来预计的内容没能够完成。
表面上看不出有很大问题,但我知道在学生活动设计和问题设计上我都存在问题。
二、案例描述
本课是阅读课的第一课时,我认为没有采用多媒体的必要,因此在教室里进行。
本课一开始,我利用电视投影出示上一课时的有关图片并用设计好的情景句提示,来复习上一课的词汇。
如:Can you play football? Do you like watching football matches? What do people call “football” in America? 等来比较British English 与American
“Which grade English的区别。
之后用有关他们学校生活方面的如“Where do you study?”
are you in?”“What’s your school like?”“What subjects do you learn at school?”“Do you have any good friends here?”“Do you think he is a great person?”这几组问题引出课文中要出现的新词汇“senior”, “a mixed school”“driving lessons”“Home Economics, sew, tasty meals, buddy, hero(es), admire”,并帮助他们分析较难读单词的音节和读音,进行领读,并以一个match的活动进行检测,看看他们对这些单词意义和读音上的理解。
到此为止,学生反应都还可以。
接下来我用“Do you know anything about the school lives in other countries? What subjects do they learn?”等问题引出文章主题: School lives in different countries. 接下来要求他们看课本上的两篇文章,回答有关问题。
因为现成材料上的问题我在备课时是觉得还不错,虽然个别问题细了一点,所以准备采用。
但当我要求他们取出材料进行小组问题讨论时,却发现课代表还未将材料发下,这下我只好自己读问题,由他们回答了,当时脑中也想过把问题写在黑板上,但考虑到时间的问题,就还是自己读了。
虽然我在每问完一个问题后稍做了停顿,但我班上的一小部分学生因为能力和学习习惯差的问题,基本上在这个环节中处于被动,不知从哪里找答案,虽然很多学生能跟得上,将答案说出来了。
但对于那几个学生这个环节就空了。
接下来是细读课文,判断所给陈述句子的正误并回答原因,学生没有讨论,自己做,然后由学生读句子,判断说理由;接下来是将图片与文章内容匹配。
而有关课文的一个对话活动没有时间进行就下课了。
三、课后反思
本教学过程从表面上看,是让学生进行了全文理解,有关问题和细节判断也都进行了,但总体的的感觉是学生活动形式较单一;对文章所提的问题考虑欠佳。
本课之后对我是一个很大的提醒,我需要对自己形成定势的阅读课堂进行反省:
1.在阅读课上的学生活动设计也要遵循激发兴趣的原则、生活化原则、运用语言知识,培养能力的原则;也应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的作用。
针对这堂课可做的调整:由于前面复习问题多而细化,文章生词的铺垫做得太细,后面的活动时间肯定会受影响,所以前面的复习和生词铺垫要进行取舍;对于长课文的较多问题,应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这对于能力较差的学生会很有帮助;图片与文章内容的匹配也应属于全面理解,对比的过程应放在细节判断之前进行,并由学生说说两人不同的学校生活,可以让他们运用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看法,能让他们有综合表达的机会,使课本上的文字变成他们思考和表达的语言。
受着课时的限制,认为当堂完成的任务必须按时完成,于是就没有对个别细节板书。
教研室的刘老师说得很对,英语教学的五步法不光是指整个课堂的过程,也是针对每个环节提出的,应针对学生对每个环节的认知过程而设计。
2.针对课文的初步阅读的问题决不可太细,要少而关键;问题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这节课问题的设计上,应从课文本身的关键部位设计问题,并有目的的把应该掌握的useful expressions在这一课时呈现一部分,这样可以避免在下一课时出现难点集中的情况,也可以解决部分学生对文章难句的难理解的问题。
虽然我临时采用了逐个问,等学生找到答案再回答的方式,但对于比较差的学生来说难度增加了,这个时间对他们来说还是不充分的,而且还自认为只要大多数学生能回答出问题,课文的大意肯定就了解了。
这不是一堂成功的课,但对于我今后的课堂有很多的启示。
我还需要更细心地观察课堂,逐步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