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述等值线分布规律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 专题特殊等值线的判读专题课讲解

高考地理 专题特殊等值线的判读专题课讲解
(5)看闭合:如果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中间有闭合的等值线, 则要遵循“大于大的,小于小的”规律确定其数值。
(6)看递变:等值线上数值大小的排列顺序反映了该地理现象的 变化规律(递增或递减)。
(7)看特殊:关注等值线图中特殊的地方,如等高线图中几条线 交会的地方表示陡崖,等压线非常密集且气压较低的环形区域可
等值线的类型非常多,而且每年高考试题中还在不断 的创新,出现新的知识.“新知识”是指试题情境中提供 的教材之外的知识,这类试题往往会在试题中给出“新知 识”的定义。解答此类试题的重点在于短时间内理解“新 知识”,并迅速将其与所学过的地理原理、规律联系起来。 因此解答平时练习没有见过的等值线试题时,除了遵循等 值线的共性外,还要注重从题干中获取该类型等值线信息, 从而转化为学过的知识,才能做到以不变应万变。其解题 思路如: 1.识别该等值线反映何种地理事物; 2.分析影响该地理事物分布和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3.从曲线走向、弯曲情况、疏密程度、数值等方面进行 描述、分析等。
气温的日较差
一天中气温随时间的连续变化,称气温的日 变化。在一天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值和一个最 低值,两者之差为气温日较差。通常最高温度出 现在14~15时,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气温的年较差
在一年中空气温度有一个最高月份和一个最 低月份之差为气温年较差。北半球通常最高温度 出现在7月,最低温度出现在1月,南半球相反。
【解析】第(1)题,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明显向北弯
曲,说明该区域油菜开花日期较同纬度地区早。四川
盆地因北侧高山阻挡冬季风,气温较我国同纬度其他
地区高。
第(2)题,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
高温多雨,适合种植对水热条件要求较高的水稻;冬
季温暖少雨,满足油菜生长对水热的需要;故在此轮

等值线的变化规律及成因

等值线的变化规律及成因

等值线的变化规律及其成因一、总特征:1、等值线的凸向具有补偿性特征。

即高值总是凸向小值的方向。

如,一图上,东北某地气温年较差线A侧向北(高纬)凸,B侧向南凸。

则哪侧气温年较差大呢?分析:由于纬度越高,气温年较差越大。

根据补偿原则,A侧气温年较差较小。

B侧较大。

原来A侧为大兴安岭山地,B侧为东北平原。

自然,山地气温年(日)较差较平原小。

又如等温线凸向:低温凸向低纬(较高温处),高温凸向高纬(较低温处)再如等压线凸向:向上凸为高压(越往上空,气压越低),向下凹为低压。

2、等值线越密,差异越大。

如冬季等温线较夏天密集,温差大。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压线越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

3、两条等值线中间出现封闭的等值线,其数值要吗取相邻的大数值,要吗取相邻的小数值。

若为大值,里面数值则大于大的;若为小值,里面数值则小于小的。

二、具体等值线分析1、等温线:(1)水平分布规律:①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我国由南向北递减)原因:太阳高度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太阳辐射逐渐递减;②由城市中心向郊区递减(“热岛效应“)原因:城市由于人口集中,工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释放大量热量(2)垂直分布规律:①由山麓到山顶递减。

原因:海拔高度越高,获取地面的热量越少;②海水在1000M深度以上,水温随深度递减,1000M深度以下,水温变化不大。

原因:表层海水受太阳辐射的影响明显,深层海水受影响较小。

2、等“气温年较差”线(1)纬度变化:由低纬度向中、高纬度递增。

原因是低纬度太阳辐射季节变化小,中纬度变化大;低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小;中、高纬度昼夜长短季节变化大。

(2)经度变化:由沿海向内陆递增。

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我国是由南向北递增;由东向西递增)3、等降水量线(1)我国由南向北递减。

原因是越向北雨季越短,降水量越少。

(2)我国由东向西递减。

原因是离海洋越远,水汽越难以到达。

(3)城市由中心向四周递减。

原因是城市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城市中心区尘埃多,凝结核多,降水多(“雨岛效应”)。

“高低低高”规律在地图判读中的应用

“高低低高”规律在地图判读中的应用

“高低低高”规律在地图判读中的应用等值线有许多类型,很多问题较为抽象,是地理复习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重点内容。

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等值线常常弯曲,其弯曲方向是有规律的,即具有“高低低高”的规律。

那么什么是地理学上“高高低低”规律?我认为是这样的:等值线上一般都标有一些数值,如果某地等值线弯曲的地方凸向较高的数值区,那么这一地点的数值要比其两边的数值偏低,反之如果某地等值线弯曲的地方凸向较低的数值区,那么这一地点的数值要比其两边的数值偏高。

即凸向高值区为低,凸向低值区为高。

具体情况是这样:1.在等温线图中,如果同一纬度上某地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即向温度数值较低的区域凸出),那么此地气温应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偏高。

反之,同一纬度上某地等温线向低纬凸出(即向温度数值较高的区域凸出),那么此地气温应比同纬度其它地区偏低。

2.在等压线(面)中,同一高度等压线如果向高空凸出(即向气压值较低的区域凸出)则此处气压比两侧偏高。

同一高度等压线如果向低空凹陷(即向气压值较高的区域凸出)则此处气压比两侧偏低。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凸向数值高的区域为山谷,凸向数值低的区域为山脊。

现就结合具体的实例来谈谈“高低低高”规律在地图判读中的应用一、在等温线图判读中的应用在等温线图中,等温线弯曲分布有“高低低高”规律,即等温线向气温高的低纬凸出,气温偏低;等温线向气温低的高纬凸出,气温偏高。

【例1】读图,回答1~2题1.此图若为北半球等温线图,且甲、丙为海洋,乙为陆地,则气温数值:()A.d>b>c>a B.c>d>a>b C.c>a>d>b D.d>b>c>a2.此图乙、丙处若为北太平洋海水等温线图,等值线的数值向北递减,则丙处为()A.北赤道暖流B.北太平洋暖流C.日本暖流D.加利福尼亚寒流【解析】本题考查对等值线图的综合理解能力。

第1题:遵循北半球的等温线分布规律,由南向北温度递减,可知气温数值的大小关系。

地图知识-等高线与剖面图

地图知识-等高线与剖面图

(08江苏)图5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 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 288米。读图回答:
7.图中P、Q两点之间的四条小路中起伏最小的是: B.② C.③ D.④ B A.① 8.两学生测量当地海拔高度,所用最便捷的技术 是:B A.遥感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
断崖处相对高度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 断崖处的等高线有x条,等高距为h。则: (x-1)·h≤相对高度<(x+1)· h
③.判断坡度陡缓:
同幅图 密集——坡度陡;稀疏——坡度缓。 不同幅图
可根据坡度=垂直相对高度/水平距离来决定。
读下图,等高距相同且等高线数值a>b>c>d,坡度 情况是( )C
A 坡度大致相同
(07模拟)16.右下图中各点的数值为海拔高度 (单位:米), B 下 列叙 述 正 确 的 是 : A.图中实线处和虚 线处均不可能有小溪 流过 B.图中实线处可能 有小溪流过 C.图中虚线处可能 有小溪流过 D.图中实线处和虚 线处均可能有小溪流 过
C、与地区规划相结合 1、选择交通“线” 的基本要 求: 公、铁路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①避免通过高寒区、沙漠
B 丁>丙>乙>甲
C 丁>丙>甲>乙
D 丙>丁>乙>甲
等高线图的综合判读和应用
A、与气候的结合
a、海拔高的地区要考虑气温的垂直递减规 律,即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 b、山区考虑坡向(迎风坡和背风坡的降水差 异;阳坡和阴坡在气温、蒸发等方面的不同) c、考虑盆地地形不易散热,如火洲吐鲁番
分析某地气候特点:应结合该地地理纬度, 地势高低起伏,山脉走向,阴阳坡,距离海洋 远近等综合分析。

地理基础知识(3):等值线

地理基础知识(3):等值线
580
等高线
Q
580 山峰、高程/m 河流、平面平均气 压(单位:hPa),回答8~10题: 8.M处的气压数值可能为( C ) A.1020、1012.5 B.1017.5、1020 C.1017.5、1015 D.1015、1012.5
二、等值线(面)的判读: 1、等值线图判读的一般方法:
③当闭合等值线位于两条数值不同的等值线之间时, 先比较闭合等值线与相邻等值线的数值大小,然后运用 “大于大的,小于小的”的法则判断。
等值线特征和分布规律描述易错剖析: (1)易错原因:对影响不同等值线弯曲和分布的因素没有理解和掌 握,且不能根据题目中给出的条件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导致出错。 (2)纠错建议:无论是何种等值线,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值线的变 化规律。在读图时,首先应识别等值线反映的是何种地理事物,分析 影响该地理事物分布和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然后按照等值线图判 读的共性特征,从曲线走向、弯曲情况、疏密程度、数值大小等方面 进行分析和推测,最后得出正确答案。
(2010上海地理卷)(二十)读我国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示意图,回 答问题。(10分) 油莱生长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水分 条件,我国北起黑龙江.南至海南, 西起新疆,东至沿海各省,不论是 青藏高原,还是长江中下游平原, 总可以看到一片片金灿灿的油菜花。 61.根据图示信息,归纳我国东南地 区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分布的基本 特征,并解释其原因。 油菜开花日期等值线大致呈纬向分布(或油菜花由南向北依次开放)(1 分);我国东南部气温从低纬向高位递减(或太阳直射点位置由南向北推 进,气温也随之由南向北逐渐上升)(1分)。
②判断地形的高、低起伏:陆地上的等温线向低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 处地势升高;等温线向高纬凸出的地方,说明该处地势降低。 ③判断寒、暖流:洋流流向与等温线的凸出方向是一致的。寒流中心 比同纬度的其它地区水温低,故等温线向低纬弯曲。暖流中心比同纬度 的其它地区水温高,故等温线向高纬弯曲。

通用版届高考地理复习资料其他类型等值线教案

通用版届高考地理复习资料其他类型等值线教案

通用版届高考地理复习资料其他类型等值线教案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其他类型等值线等值线作用:等值线是在地图上反映地理事物空间分布规律的方式,种类多样。

除了以上分析的等高线图、等温线图、等压线图外,还有等潜水位线、等降水量线图、等深线图、等太阳辐射线、等年太阳辐射量图、等人口密度线图等。

无论何种等值线图,在判读时都要注意走向、弯曲形态、疏密状况、形状变化及影响分布的主要因素。

但有共同的规律和分析方法,分析等值线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数值分布规律,向哪个方向递增或递减,影响因素是什么。

2、等值线闭合处的数值和反映的问题是什么。

3、等值线密度及反映的问题。

等值线密度大,单位距离内差值大。

4、等值线弯曲及反映的问题。

等值线弯曲凸向高值方向,反映弯曲处比两侧数值低,反之则高,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原因。

一、等降水量线图的判读方法总结如下:1、判断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小:等降水量线密集——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异大,稀疏——降水的地区分布差别小如下图,B地区等降水量线比A地密集,B地区降水分布差别比A地大。

2、判断等降水量线延伸方向。

(1)受海陆影响:等降水量线与海岸线大致平行——降水自沿海向内陆减少。

如下图是我国辽宁省年降水量等值线分布状况,降水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

(2)受地形影响,等降水量线与等高线大致平行。

如新疆天山南北的降水分布。

3、判断迎风坡和背风坡多雨——迎风坡少雨——背风坡例题:读某区域等降水量图(单位:mm),回答(1)~(2)题。

(1)图示区域位于A.非洲西海岸 B.北美洲西海岸C.南美洲西海岸 D.欧洲西海岸答案:A点拨:东西经分界线为0度经线,结合经纬度分布可以判断该地位于非洲西海岸。

(2)图中B处等降水量线向北凸出的原因是A.受地形地势的影响 B.沿岸海域有暖流经过C.沿岸海域有寒流经过 D.受低气压控制答案:C点拨:非洲南部西部海岸有寒流经过,使经过地区降水减少。

等值线

等值线

(2)与河流水文的结合
a根据山谷的分布,判断河流的位置及流向 • b水库坝址的选择:一般选在峡谷地段,“口袋形” 洼地处(水平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 库区的汇水面积(流域面积):沿着山脉的山脊线连接 起来的面积。
10
(3)铁路、公路选线 一般应选在缓坡,避开陡崖、滑坡, 沿等高线建盘山路,翻山时应选择缓坡, 并通过鞍部 (4)建港口、海滨浴场 港口应选在避风的海湾,避开含沙量 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一般 选在海滨缓坡沙岸 (5)建疗养院 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向阳坡,有林木覆 盖,空气清新的地方
41
古人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 晴岚可爱。北顾但寒沙衰草„„”据此和下图,回答下 列问题。 (2)描述图中 10 ℃等温线的 走向,并说明 其原因。
东半段接近东 西走向,主要 受纬度因素的 影响。西半段 因受太行山的 影响,呈东北西南走向走向
42
【变式训练】3
【例】试描述图中 等温线的分布特点, 并分别说明主要成 因。
30
2.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3)根据地形图,请你说 说F处宜发展以 种植业 为 主的农业,G处发展 林 业 为主。为什么? F处地势低平,位于河流 下游的冲积扇上,土层 肥厚,灌溉条件好;G处 是山坡,发展林业,可 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4) ,甲在乙的 东北 方向。
31
二、等温线
11
【展示图表1】 图表判读
(1)读主题: (2)读数值: 大小 变化 差值
读等高线(单位:米)图1
300 A点海拔___________ 米
200~300 米 B点海拔___________
CD相对高度__________ 200~400 米

高中地理复习重点例析之一:等值线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复习重点例析之一:等值线图的判读

高中地理复习重点例析之一:等值线图的判读!一、等温线图1. 判断等温线的分布规律(1)根据等温线数值递变规律判断所处的半球位置从全球范围看,无论是1月还是7月,气温的分布都是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根据气温值南北方向递变规律,可以判断该地区属哪个半球。

例如,如果一个区域等温线数值自南向北递减就是在北半球,如果自北向南递减就是在南半球,也可能出现中间气温高,往南北方向都递减的现象,那这个地区就处在赤道附近。

(2)根据等温线疏密情况判断气温差异在同一幅图上,等温线密集表示气温差异大,等温线稀疏表示气温差异小。

例如,从我国1月和7月等温线分布图上可以看出我国1月份等温线比7月份密集,因此可以判断出我国1月份南北气温差异比7月份大。

2. 判断等温线的弯曲规律(1)由海陆分布引起的等温线弯曲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在同纬度地区,使得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

因此造成了在同一纬度等温线发生弯曲的现象。

关于等温线的弯曲规律,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概括: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在同一纬度,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相反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简称“高高低低”)。

反过来,也成立,无论南半球还是北半球,在同一纬度,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的地方气温高,相反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的地方气温低。

根据这一规律可以由等温线的弯曲规律判断某地所处的季节与海陆分布状况。

例如,从下面左图中首先判断是在北半球,由于陆地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因此陆地气温比海洋低,所以此时为冬季。

若右图表示夏季等温线分布图,则可以判断甲地为海洋,乙地为陆地。

(2)由其他因素引起的等温线弯曲除了海陆分布的影响外,造成等温线弯曲的原因,也可能是洋流或陆地地势高低。

暖流经过的地方导致气温比同纬度海区高,等温线向高纬度弯曲;寒流经过的地方导致气温比同纬度海区低,等温线向低纬度弯曲。

在陆地上由于地势高低起伏,同纬度地表附近气温不同,在造成等温线弯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事物分布规律描述
一、线状地理事物的描述
(1)描述某一特定线条,如年等降水量线:可从走向、延伸方向去考虑,
如果有拐点,就要分段描述。

(2)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总体分布特点:
描述其分布特点(疏密、延伸方向(走向)、弯曲方向等。

)其中描述延伸方向可用:沿纬线(东西)方向;沿经线(南北)方向;沿河流;沿地形;沿海岸等等。

描述弯曲凹凸可以用:向低纬突(凸)出;向高纬突(凸)出;向南凸;向北凸;向高海拔;向低海拔;向河流上游;向河流下游等
数值变化趋势【总体的递变规律和极值分布(最大值、最小值)】
解此类题目时要注意描述与成因的配合。

1、读“我国某区域1月等温线和年等降水量线图”,回答相关问题。

(1)说出图示区域1月气温及年降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
开描述);
A B
C
气温:自南向北递减(定性),由0°C降到-28°C 以下(定量)
原因:受纬度位置(太阳辐射)的影响。

降水:年降水量变化趋势: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定性)由500毫米以上降至200毫米以下。

(定量)形成的主要原因:从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海陆位置)。

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走向,并说明其原因。

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与纬线平行),主要受纬度(太阳辐射)因素影响;该等值线西半段因受太行山影响,呈南北走向。

3、世界某区域图,描述图中C地区年等降水量线的分布特点并分析原因。

(6分)(注:等值线疏密)
分布特点:向西北(北)方向凸出(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等降水量线与山地走向一致),分布密集(或降水差异大)。

原因:C地区位于喜马拉雅山南坡,受夏季风和山地地形抬升的影响,降水充沛,夏
季风越往西北势力越弱,降水越少,使年等降水量线向西北方向弯曲明显,山区地形相
对高度大,坡度大,导致降水量的垂直差异明显,使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密集。

21.(2010·四川文综)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2)图1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并
运用大气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甲地等温线沿虚线方向弯曲的原因。

答: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减,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低温中心位于图示
区域东北角。

该地位于大兴安岭东侧,冬季风越过大兴安岭,气流下沉增温,甲地气温高
于同纬度两侧,所以等温线发生弯曲
(2010新课标卷)
图5示意某区域多年平均降雪量与雪期(从当年初雪日到次年终雪日的天数)的空间分布。

(1)根据等雪期线的分
布,分析沿MN一线的
地形分布特点。

(12分)
(2)比较甲、乙两地雪
期与降雪量的差异,并
解释原因。

(6分)
(2)甲地雪期比乙地地雪期短,原因是甲地纬度低于乙地,甲地降雪量比乙地多,主要是因为甲地比乙地距海近,水汽更为充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