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描述等值线的分布规律.docx

合集下载

等值线(完整版)

等值线(完整版)

等值线技术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发展趋势
随着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等值线技术也在不 断进步和完善。未来,等值线技术将更加注重数据质量和 处理效率的提高,同时将更多地与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技 术相结合,实现自动化和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
未来展望
在未来,等值线技术有望在以下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 高维数据处理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或绘 图软件,输入等值点的数值和 位置信息,系统自动生成等值 线。
计算机辅助绘制等值线精度高、 速度快,且可重复使用,是现 代地图制作的主要方法。
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等值线绘制
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用 于处理和分析地理数据的系统。
在GIS中,可以使用特定的工具 和功能进行等值线绘制,如空间
插值方法的选择
插值方法
插值方法的选择对等值线的影响较大,不同的插值方法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等值线结果。
适用性
插值方法的适用性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不同的数据分布和场景需要采用不同的 插值方法。
地图投影的影响
投影类型
地图投影的类型对等值线的影响较大, 不同的投影类型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等值 线结果。
VS
非闭合等值线
总结词
表示区域边界的值相等
详细描述
非闭合等值线是指将某一数值相等的点连接起来形成的非闭合曲线,通常用于表示区域边界,如地形 、地貌等。非闭合等值线可以是一条折线、多边形等。
岛状等值线
总结词
表示被其他等值线包围的区域的值相 等
详细描述
岛状等值线是指被其他等值线包围的区 域内的数值相等,通常用于表示局部异 常或特殊情况。岛状等值线的形状可以 是圆形、椭圆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
4. 人工智能与机器学习

高中地理 等值线规律

高中地理 等值线规律
图4
500 400
300

300 400
一课一得 特别提示: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部分图向整体图转换
平面图向剖面图转换
应用比较的方法解题
等值线规律要与地理事物联系
(2011新课标)在图示区域建一座小型水库,设 计坝高约13米。若仅考虑地形因素,最适合建坝处 的坝顶长度约
A.15米 B.40米
50
C.65米 D.90米
与低值相同,则
线内数值比低值
低;若其值与高
值相同,则线内
数值比高值高。
大于大值,小于小值

·A ·B ·C ·D
平面向剖面转换
A
B甲C D
50
50
40
规律三: 相邻两 条等值线之间的 闭合线,若其值 与低值相同,则 线内数值比低值 低;若其值与高 值相同,则线内 数值比高值高。
· · · .A
60 50
山脊
向高度大的方向突出 中心点低于两侧点;
山谷
例(1)读图,影响等值线向外海凸出的主要原
因是 ( ) D
A.降水 B.暖流
C.寒流 D.径流
(2)在等值线的年
内变动中 , Q点距大
陆最近的时段是: A
A.2月 B.5月
C.7月
D.10月
(2013年全国题) 某种生物的种密度指单位面积该种生物的
个体数量。图2为北美洲部分地区某种动物的种密度等值线图。
(单位:mm/年) A.>400,>25 C.>400,<25
C B.<400,>25
D.<400,<25
规律二: 等值线两侧的数值不同,一边高于等值 线数值,另一边则低于该数值. 递变原理

等值线内容

等值线内容

暖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高纬度突出,寒流经过的海区等温线向低 纬度突出。等温线呈闭和曲线的地区,受地形(盆地或山地)影响, 从而形成暖热或寒冷中心。即“高高低低”。
2、选“点”设计
建港口、海滨浴场 港口应选在避风的海湾,避开含
沙量大的河流,以免引起航道淤塞。浴场一般选 在海滨缓坡沙滩
建疗养院 一般选在城郊山地地势坡度较缓的向阳
坡,有林木覆盖,空气清新的地方
气象站的选择:
应建在地势坡度适中、地形开阔的地点。
水库坝址的选择:要考虑库址、坝址及修建水库后是否需 要移民等。①库区:应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在“口 袋形”洼地或小盆地。②坝址的选择:峡谷地段(水平 距离窄,垂直落差大) ;
盆 地
山 脊
示坡线在等高线内 侧,坡度向内侧降 山脊线也叫 分水线
熟练判断基本地貌类型
示意图等高线图 地形特征 山脊之间 低洼部分 说明 山谷线也 叫集水线
山谷
鞍部
相邻两个 山顶之间 呈马鞍形
鞍部是山谷线 最高处,山脊 线最低处
峭壁 陡崖
近于垂直的山坡,称峭 壁。峭壁上部突出处, 称悬崖或陡崖
山顶 山 体 的 不 同 部 位
4.然后将它们连成平滑的曲线。
1 100 400 300 200 100
2 200
3 340 300
4 5
360 300
6
7
8
400 300 200 100
1
2
3
4
5
6
7
8
3.等温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1)等温线判读的方法
等温线变化 等温线平直, 与纬线平行 示意图 解说 太阳辐射能量因纬度而不同 影响因素 太阳辐射 (或纬度)

等值线

等值线
高 低 鞍





鞍 高


陆地
1月 A 7月 B


1月 C 7月 D
海洋
三、等温线
2、影响等温线走向的因素: ①等温线与纬线方向基本一致:
影响因素:太阳辐射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②等温线大体与海岸线平行:
影响因素:受海洋影响程度不同
③等温线与等高线平行或与山脉走向平行:
影响因素:受地形起伏的影响
例 题 1:
左图为等值线数值由下向上递减
③特殊地形图的判读
梯田
等高线的应用2、计算问题
①.读两点的海拔,计算相对高度。
两点均在等高线上 两点不在等高线上
AD相对高度: 100米 BC相对高度: 100<H<300
D400 400
等高线的应用2、计算问题
②.有关断崖的高度计算 断崖顶部和底部绝对高度(海拔)的计算: 以右图为例: 250≤ 顶部绝对高度(海拔)<250+50 100-50< 底部绝对高度(海拔) ≤100 250-100 ≤ 陡崖的高度 < 300-50 断崖处相对高度的计算:假设重叠于某断崖 处的等高线有n条,等高距为h。则: ( n -1)·h≤相对高度<( n +1)· h
火山湖
火山
等高线的应用1、判断地形
岱崮地貌
图5等高线表示一种岩石地貌,该种 地貌是( ) B
A 广西“乐业天坑”
B 山东“岱崮地貌” C 广东“丹霞地貌” D 云南“喀斯特地 貌”
610 540
520 500
图2是我国南方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 请据图说明河流AB段的典型特征。
300 100 45 40

等值线

等值线

1.图中等降水量线明显向北凸出的主要原因是 A A.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暖湿气流沿河谷深入 B.地处迎风坡 C.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东南季风深入 D.多锋面、气旋活动 2.下列有关该区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A.该区有丰富的水能、地热能资源 B.图中河谷成因与东非大裂谷相似 C.图中甲处自然带表现为的种植农业特点是 C A.绿洲农业 B.密集农业 C.河谷农业 D.商品业
(3)、判断季节和海陆分布 (3)、
1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弯曲 7月份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弯曲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南 陆地等温线向 全球陆地等温线向北 陆地等温线向 海洋等温线向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北弯曲 海洋等温线向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 全球海洋等温线向南弯曲
陆地
1月 A 月 7月 B 月
由大凸向小,中心比两 由大凸向小 中心比两 侧数值大(凸低为高 凸低为高) 侧数值大 凸低为高)
山脊、高压脊、暖流 山脊、高压脊、 影响、高压(等压面 等压面) 影响、高压 等压面
中心为低值两侧高值(凸高为低)山谷
等值线地图判断要素: 等值线地图判断要素:
1、读图名,读出什么事象的等值线图 读图名, 2、读数值,最大值、最小值及递变规律、形成原因 读数值,最大值、最小值及递变规律、 3、读等值线递变方向

二、等温线专题
1、根据等温线分布可以判读: 根据等温线分布可以判读:
⑴判断南北半球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气温总是由低纬向高纬递减→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 向北等温线数值降低→北半球 等温线数值降低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 向北等温线数值升高→南半球 等温线数值升高 (2)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 (2)判断洋流流向和洋流的性质 等温线弯曲的方向即为洋流的流向:

(完整版)2.1等值线图

(完整版)2.1等值线图

专项一等值线图[学生用书P103][概述]等值线图一直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在历年高考中都占有较大的比重。

等值线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等太阳辐射线、等地租线等,其中高考中经常考查的有等高线、等压线、等温线和等降水量线,每年也会出现新颖等值线图,但是不论何种等值线,其基本特征相似,判断方法也是相通的,因此在复习时要掌握等值线的基本特征和常见等值线的判读方法。

(2015·高考四川卷)下图为北半球某平原城市冬季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1)~(2)题。

(1)该城市可能位于()A.回归线附近大陆西岸B.40°N附近大陆西岸C.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D.40°N附近大陆东岸(2)市中心与郊区的气温差异导致市中心()A.降水的可能性较郊区大B.降雪的可能性较郊区大C.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至郊区D.不易受郊区燃烧秸秆烟雾的影响[信息解读][解题技巧](1)准确从文字和图中获取“北半球”“冬季”“气温小于0 ℃”的信息,然后分析四个选项的冬季气温数值。

(2)从图中准确获取市区和郊区的气温差异,调动运用热力环流的相关知识来分析。

[标准答案](1)D(2)A等值线的判读主要涉及等值线的数值特征和形态特征,因此在判读时要做到“五看”。

1.看数值大小等值线的数值大小与变化,反映了地理要素空间分布状况及其递变规律。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使用公式“(n-1)×d≤Δh<(n+1)×d”(n表示两地间等值线条数,d表示等值距)计算两地相对差值时,必须满足两地之间等值线的数值呈单调性变化(即递增或递减)的前提条件。

(如下图所示)2.看闭合状况局部等值线闭合状况反映极值区(极大值或极小值)的空间分布。

若为等高线闭合区,则为山顶或盆地;若为等压线闭合区,则为气旋或反气旋;若为等温线闭合区,则为高温中心或低温中心。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局部非正常闭合区的数值判读要遵循“大于大值,小于小值”原则,即若非正常闭合圈数值与相邻等值线中较大值相等,则圈内数值比大值更大(M >a+1);若非正常闭合圈数值与相邻等值线中较小值相等,则圈内数值比小值更小(N<a)。

(完整版)描述等值线的分布规律.docx

(完整版)描述等值线的分布规律.docx

题型解析一:描述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特征1.描述某一特定线条,如等温线:可从突出位置、延伸方向,凸出(弯曲)方向考虑;观察是否有拐点,如果有拐点,就要分段描述例 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原因例: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3 500 ℃等积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 (与纬线平行 ),主要受纬度 (太阳辐射 )因素影响;西半段呈南北走向,主要受太行山影响,。

( 3)描述疏密:分布密集或稀疏,单位距离的? ? 差异大或小( 4)描述延伸方向可用:①沿纬线(东西)方向;沿经线(南北)方向;②沿河流;沿地形;沿海岸等等。

(5)描述弯曲凹凸可以用:①向低纬突(凸)出;向高纬突(凸)出;②向南凸;向北凸;③向高海拔;向低海拔;④ 向河流上游;向河流下游等例:说出图示区域 1月气温及年降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分开描述);简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气温:①自南向北递减(定性描述),2. 描述多条等值线及线状地理事物的总体分布特点:②由以上 0° C降到 -28 °C 以下(定量描述)(或气温大多在 0°C到-28 ° C之间)描述多条等值线的分布特征:疏密+ 走向 +数值变化原因:受纬度位置(太阳辐射)的影响。

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递变趋势+数值范围 +极值(1)描述最大值最小值:降水:①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定性描述)低值或高值中心分布在哪;数值为多少②由 500毫米以上降至 200毫米以下。

(定量描述)(2)描述数值变化趋势:原因:从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 海陆位置 ) 。

①从哪向哪递增或递减;(2010 ·四川文综 ) 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4 分)②从多少增(降)至多少(或? ? 多在多少到多少之间)图1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答案:①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减,②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③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东北角。

(完整word版)讲义1等值线

(完整word版)讲义1等值线

(完整word版)讲义1等值线讲义1 等值线三种重要等值线的运用规律(1)等高线地形图①根据特殊的等高线确定各种地形,0m等高线表示海平面、200m区分平原和低矮的丘陵、500m和1000m表示低山和高原、2000m等高线和3000m等高线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m等高线表示青藏高原和高山。

②根据等高线计算两点的相对高度和气温差③根据等高线反映的地形特征进行区位选择: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口袋形的洼地、小盆地地区,大坝宜选择在峡谷地区;港口或码头宜选择在等值线密集,海水较深的海湾,;交通线的选择要尽量在两条等高线之间绕行,必要时才斜穿等高线,要尽量利用地形和地势,选择坡度较缓,距离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根据等高线反映出来的地形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水源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农业的地域类型.④根据等高线特征判断水系和水文特征:放射状水系,向心状水系,山谷常有河流发育,河流的流向与等高线凸出的方向相反;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常形成瀑布,河流流出山谷后常形成洪积扇和冲积扇,河流入海口处常形成三角洲。

(2)等温线图①根据重要的等温线判断气候类型,最冷月0℃等温线亚热带与温带气候类型区的分界线。

②根据等温线数值的变化特点判断南北半球,等温线数值向北增大为南半球,向南增大为北半球。

③根据等温线的分布特点判断地形类型,图示区域等温线呈闭合状态时,等温线数值里大外小为盆地,里小外大为山地。

④根据等温线的弯曲状况分析影响气温的因素:如果某地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纬线延伸方向一致,说明影响该地区气温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如果某地等温线大致与海岸线平行,说明海洋对该地区气温的影响较大;如果某地等温线向高值区方向凸出,说明该地区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低,若该地在陆地上有可能是地势较高,若在海洋上则有寒流经过.(3)等压线图①、根据等压线图判断风力的大小和风向,等压线愈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北半球气旋近地面气流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向低压中心辐合上升,反气旋近地面气流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由高压中心向外辐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解析一:描述等值线的分布规律特征
1.描述某一特定线条,如等温线:可从突出位置、延伸方向,凸出(弯曲)方向考虑;观察是否有拐点,如果有拐点,就要分段描述
例 1: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例:描述图中等积温线的分布特征,并说明其原因。

3 500 ℃等积温线东半段接近东西走向 (与纬线平行 ),主要受纬度 (太阳辐射 )因素影响;西半段呈南北走向,主要受太行山影响,。

( 3)描述疏密:
分布密集或稀疏,单位距离的? ? 差异大或小
( 4)描述延伸方向可用:
①沿纬线(东西)方向;沿经线(南北)方向;
②沿河流;沿地形;沿海岸等等。

(5)描述弯曲凹凸可以用:①向低纬突(凸)出;向
高纬突(凸)出;
②向南凸;向北凸;
③向高海拔;向低海拔;④ 向河流上游;向河流下游等
例:说出图示区域 1月气温及年降水量的总体变化趋势(分开描述);简述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气温:①自南向北递减(定性描述),
2. 描述多条等值线及线状地理事物的总体分布特点:
②由以上 0° C降到 -28 °C 以下(定量描述)(或气温大多在 0°C到-28 ° C之间)描述多条等值线的分布特征:疏密+ 走向 +数值变化
原因:受纬度位置(太阳辐射)的影响。

描述多条线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征:递变趋势+数值范围 +极值
(1)描述最大值最小值:
降水:①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定性描述)
低值或高值中心分布在哪;数值为多少
②由 500毫米以上降至 200毫米以下。

(定量描述)
(2)描述数值变化趋势:
原因:从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 海陆位置 ) 。

①从哪向哪递增或递减;
(2010 ·四川文综 ) 读以下两幅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②从多少增(降)至多少(或? ? 多在多少到多少之间)
图1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简述130°经线以东地区气温空间分布的显著特点答案:①气温由沿海向内陆递减,
②单位距离气温差沿海大于内陆
③低温中心位于图示区域东北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