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李训国-潍坊市峡山区王家庄街道赵戈中学

表面
实例二:夏天、春天和秋天、冬天的气温高低不同, 洗湿 了衣服,同样可以晾干吗? 结论:温度高时水能蒸发,温度低时水也能蒸发。即说明蒸 任何 发可在_____温度下进行。 【 提取信息】
蒸发的特点:
①、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知识树
特点
蒸发 汽化与吸热 因素 应用 特点 沸腾 现象 液化放热
汽化和液化
达标检测题:
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加油! 吸收 降低 1、液体蒸发时,温度____,它要从周围物体______热 制冷 量,因此,蒸发有______作用. 温度 2、为了加快蒸发,可以提高液体的_______,增大液体 空气流动 表面积 的_____ 和加快液面上方的______. 3、炎热的夏天,发现中暑患者后,常把患者扶至通风处, 并在身上擦酒精,这里用到的主要物理知识是 (1):酒精蒸发吸热降温 (2) 通风处可加快酒精的蒸发
两支温度计示数,然后在其中一温 度计的玻璃泡上包棉花,用酒精淋 湿,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现象:包上棉花的那支温度计液
柱 下降
思考:
。温度降低。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温度计的玻 璃泡上 吸热,使温度计液柱下降。
拓展应用:
同样气温,为什么一个人觉得 热,一个人觉得冷?
天热时,狗为何伸长舌头?
【拓展运用】
蒸发与沸腾
汽化方式 位置 温度 剧烈程度 有无气泡 蒸发
表面 任何 缓慢 无
沸腾
表面和内部 一定 剧烈
有
讨论:
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的原因是什么?
汽化与吸热
讨论: 1、生活中如何使洗过的衣服干的更快一些?
化学物质吸热反应

化学物质吸热反应化学物质的吸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吸收热量的现象。
在这类反应中,反应物与周围环境之间发生能量的交换,使得反应物的内能增加,同时温度也随之升高。
吸热反应的典型例子是化学燃烧反应。
以燃烧木材为例,当木材与氧气反应时,发生可燃物质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反应。
在这个过程中,木材分子中的碳和氢原子与氧气中的氧原子发生键的重新组合,并释放出大量的能量。
这些能量以热量的形式传向周围环境,使得温度升高,形成火焰。
这个过程中,木材吸收了大量的热量能量,属于吸热反应。
除了燃烧反应,化学物质的吸热反应还涉及其他多种反应类型,如融化反应、蒸发反应和溶解反应等。
在融化反应中,固态物质吸收热量能量,使得其分子间的力减弱,从而转变为液态物质。
在蒸发反应中,液态物质吸收热量能量,使得其中的分子具有足够的能量克服表面张力,逃逸到气相中。
在溶解反应中,溶质吸收了周围介质的热量,使溶质分子间的键断裂,形成溶液。
实际生活中,吸热反应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例如,冰袋的使用,当冰袋中的冰被包裹在塑料袋中与周围环境隔离时,外界温度会引发冰的吸热反应。
这个过程中,冰吸收了外界的热量,并转化为液态水。
在转化的过程中,吸热反应使得周围温度下降,为高温天气中的人们提供了一种舒缓体温的方式。
总的来说,化学物质吸热反应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吸收热量能量的过程。
它涉及众多反应类型,如燃烧反应、融化反应、蒸发反应和溶解反应等。
吸热反应不仅仅发生在实验室中,在日常生活中也存在着各种吸热反应的实例。
对于了解和应用化学反应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1_2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11.2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学习重点:通过实验掌握物态变化过程吸热的特点。
学习难点:用分子动理论对物态变化过程实行初步解释。
学习方法:自学探究讨论归纳学习过程:【定向诱导】天气炎热,当我们在地上洒些水,就会感觉凉爽。
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学习目标】1、理解熔化是吸热过程。
学会记录、处理实验数据,学习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物理图像的方法。
能分析熔化图线的物理意义。
2、理解汽化是吸热过程。
会对蒸发和沸腾实行比较,找出它们的区别。
3、理解升华是吸热过程。
【自学探究】一、阅读课本P9—P11内容,并完成以下填空:(复习)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有:①物质是由__________组成的②分子间存有________; ③分子在永不停息地_______________。
④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__________。
(一) 熔化与吸热1、___ __、___ ___和______统称为物态。
通常把固态、液态和气态下的物质分别称为固体、液体和气体。
在一定条件下,三态是会转化的。
2、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像冰这样的晶体当温度加热到__ ____时开始熔化,当假如此时停止加热,冰还会继续熔化吗?___ ___。
这是为什么呢?3、用分子动理论,并用自己的语言来描绘为什么晶体熔化必须加热,但温度却不变?4、比较冰的熔化情况,在课本坐标纸上,分别画出海波和石蜡熔化的大致曲线。
5、实验探究结论:熔化为______(吸热或放热)过程,晶体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______;非晶体熔化过程中也需要吸热但同时温度会______。
(二)汽化与吸热6、当液体加热到沸点时,大量分子会挣脱周围分子的引力而飞出,所以沸腾过程必须继续______,______停止沸腾就会停止。
继续加热液体的温度并不会升高,所加的热,用来为分子挣脱引力而提供______。
7、任何温度下总会有一些分子得到充足的______而脱离周围液体分子的引力,飞向空中变为气态,这种汽化方式叫做______。
物态变化中的吸、放热过程

A.①汽化 ②液化 C.①升华 ②液化
B.①液化 ②汽化 D.①升华 ②凝华
例4、请将下列所学知识用线连起来
河面上冰冻解了
凝华
夏天,湿衣服变干
汽化
吸热
草木上的露珠
凝固
冰冻的衣服干了
熔化
放热
窗上的冰花
液化
冬天,河水封冻了
升华
想一想:
买回家的蔬菜时间长了会因失去水分 而干瘪,你能帮助妈妈解决这一难题吗?
物态变化中的吸热、放 热过程
2008年10月8日
自然界中物质的三中状态
固态 液态
气态
干 冰
一、物态变化中的吸热过程
物态变化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
1、熔化
固态 熔化(吸热) 液态
晶体:内部的原子按一定规律排列 固 (冰、海波) 体
非晶体:内部原子的排列无规则(石蜡、 松香)
温 度 ℃
62
温 晶体凝固过程
度A
B
C
D 时间
温 非晶体凝固过程
度
A
B 时间
2、液化 液态 液化(放热) 气态
液化现象:
雾
从水壶口喷出的水蒸 气遇到冷空气后,变 成了白雾
露珠
注意:平常所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遇冷液化凝结成的小水滴。
例如:
夏天冰棒周围冒的白气 冬天嘴里呼出的白气 水烧开时从壶嘴喷出的白气 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时冒的白气
3、凝华
凝华(放热)
固态 熔化(吸热) 液态 汽化(吸热)气态
凝华现象:
(1)、碘的凝华 (2)、冬天的霜、雾凇、冰 花的形成
小 温度 结
凝华(放热)
液化(放热)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在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现象是常见的。
1. 吸热现象:当物质从固态转变成液态或从液态转变成气态时,需要吸收热量才能克服分子间的吸引力,使分子能够脱离固态或液态的排列方式。
这些热量被用于增加分子的动能,而不是温度的升高。
这就是为什么在加热下,温度不会变化直到物质完全融化或汽化。
2. 放热现象:当物质从气态转变成液态或从液态转变成固态时,会释放热量。
这是因为在物质从气态或液态过渡到更有序的固态时,分子之间的互相吸引力增加了,导致分子的动能减小,热能转化为热量释放出去。
这就是为什么凝固或凝结的过程会产生热量。
需要注意的是,吸热和放热现象并不仅限于固-液-气的物态变化,也适用于其他形式的物态变化,例如固定气体转化为游离气体的吸热现象。
此外,在化学反应中也可以观察到吸热和放热现象,例如放热反应会释放热量,而吸热反应会吸收热量。
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

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
一个常见的例子是水的沸腾过程。
当水受热时,它会吸收热能,使水分子的运动加快,最终导致水的温度升高。
当水的温度达到了100摄氏度时,水开始沸腾,这时水分子获得了足够的热能,可以
克服表面张力,从液态转变为气态,这就是水的物理变化。
除了水的沸腾,吸收热能还可以导致其他物质发生物理变化,
比如固体物质的熔化和气体的汽化。
当固体受热时,它会吸收热能,使分子振动加剧,最终导致固体熔化成液体。
而当液体受热时,它
会吸收热能,使分子运动加快,最终导致液体汽化成气体。
在工业生产中,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例如,在冶金工业中,金属矿石需要经过熔炼的过程,这就是利用了金属
矿石吸收热能的特性,使其发生物理变化,从而得到纯净的金属。
总的来说,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是物质在受热时所表现出的一
种重要现象,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都有着重要的应用。
通过对吸收热能的物理变化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物质的性质,并且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业生产中。
物理第三章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物态变化过程及条件
01
熔化与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称为凝固
。熔化和凝固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熔点或凝固点,同时吸收或放出热量。
02
汽化与液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液化
。汽化和液化的条件是温度达到沸点或凝点,同时吸收或放出热量。
03
升华与凝华
03
汽化与液化
汽化现象及特点
汽化定义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
汽化特点
汽化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降 低。
汽化方式
蒸发和沸腾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液化现象及特点
液化定义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液化特点
液化过程中会放出热量,使得周围环境温度升高。
液化方式
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液化的两种方式。
熔化、汽化、升华过程中的吸热现象
熔化吸热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如冰熔化为水。
汽化吸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如水蒸发为水蒸气。
升华吸热
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需要吸收热量,如干冰升华为二 氧化碳气体。
凝固、液化、凝华过程中的放热现象
凝固放热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会放出热量,如水凝固为冰。
升华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使周围 物体温度降低。
升华现象
碘的升华、雪人不翼而飞、冰冻的 衣服变干、灯丝变细、樟脑丸变小 等都是升华现象。凝华现Leabharlann 及特点凝华定义01
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华。
凝华放热
02
凝华过程中会放出热量。
凝华现象
03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

第二章《物态变化》知识点归纳(一)温度1. 温度的物理意义: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 单位及其规定: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记为℃,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把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等分100份,每一份就是1℃。
3. 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①温度的测量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有很多种,我们主要研究的是液体温度计。
②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制成的。
③液体温度计的使用。
温度计在使用之前应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根据被测物体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温度计测量温度。
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应把玻璃泡完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温度计放入被测液体中要稍待一会儿,等示数稳定后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仍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应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二)物态变化1. 物态变化:物质由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过程叫物态变化。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固。
(2)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汽化。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
(3)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
凝华: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4)熔化和凝固互为逆过程;汽化和液化互为逆过程;升华和凝华互为逆过程。
(5)物态变化中吸热的过程有:熔化、汽化、升华物态变化中放热的过程有:凝固、液化、凝华2. 晶体的熔化(1)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图像的识别:(2)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的关键在于是否有熔点。
晶体有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熔点:晶体熔化时的温度。
(3)图中:AB段表示固体升温过程。
此时物质不断吸热升温,保持固态。
BC段表示熔化过程。
此时,物质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物质处于固液并存状态。
CD段表示液体升温过程。
此时,物质不断吸热升温,保持液态。
(4)图中B点物体处于固态,C点处于液态。
(5)处于熔点的物质可能是固态、液态或固液并存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论:升华要吸热。
常见的升华现象:
1.冰冻的衣服变干 2.雪堆(或冰雕)没有熔化变小 3.灯丝变细 4.衣柜里的卫生球变小 5.固体清香剂消失; 6.碘升华
练习
1.湿衣服晾一段时间会变干,这实际上是水的_蒸__发___过程, 它是物态变化中的_____汽_现化象的一种,它可以在______温 度任下何进行. 2.人从游泳池上岸被风一吹感到特别凉快是 蒸发吸热 原
比较蒸发与沸腾
区
别蒸 发 沸 腾
相
同
点 ⒈吸热,⒉汽化
不 发生部位 液体表面
温度条件 同
影响因素
点 剧烈程度
任何温度下
①液体的温度 ②液体的表面积 ③液体表面空气的 流速 缓慢,无气泡产生
液体内部和表面 同时进行 达到沸点
沸点与液面上方 的气压有关
剧烈,有大量的 气泡产生
三 升华与吸热
1、什么是升华? 2、例举一些升华现象的事例。
表面
实例之二:夏天、春天和秋天、冬天的气温高低不同, 洗 湿了衣服,同样可以晾干吗?
思考:这个实例表明蒸发有什么特点?
结论:温度高时水能蒸发,温度低时水也能蒸发。即说明蒸
发可在_任__何__温度下进行。
1、蒸发的特点: ①、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的温度。 ②、液体的表面积。 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
实验1:同学们每人往手臂上滴一滴酒精,有什么感觉?再 对着滴酒精的皮肤吹一口气,又有什么感觉呢?
结论:滴酒精的皮肤有 凉 的感觉,再吹 一口气,皮肤上 感觉 更凉 。
思考: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人的皮肤上 吸热 ,使皮
因,一杯40℃的酒精,打开盖子酒精不断蒸发,余下的酒精
温度_低__于___40℃(填:高于、低于或等于).
3.夏天扇扇子感到凉爽,这是因为
[C ]
A.扇来的风是凉的
B.扇来的风把身上的热吹掉了
C.扇来的风能加快汗液蒸发从而加快从人身上吸热
D.扇风能使空气温度降低
4.下列陈述中与液体的蒸发快慢没有关系的是[ B ]
肤感到凉,吹一口气时,酒精蒸发加快,吸热更多,感觉 更凉些。
1、蒸发的特点: ①、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的温度。 ②、液体的表面积。 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
3、蒸发吸热:
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 物体 吸热 ,使周围物 体温度 下降 , 因此蒸发有降温作用。
二 汽化与吸热
忆一忆:
1、什么是汽化? 2、汽化有哪两种方式? 3、水沸腾时有什么特点?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 是多少?
(一)、蒸发
实例1:在桌面上放一杯水,经过 一段时间后,水会有什么变化? 思考:减少的水哪去了?
结论:水变成了 水蒸气 散发到
空气中,发生了汽化现象。 这种汽化现象首先在液体的
哪个部位发生?
C 6、下面关于水沸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一标准大气压下,100℃的水一定在沸腾
做
B.在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温度可能高于100℃
一
C.低于100℃的水也可能沸腾
做
D.高于100℃的水一定在沸腾。
7、关于蒸发和沸腾,
(B)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在一定温度下进行。
B.蒸发不需要吸热,沸腾需要吸热。
第十一章 从水之旅谈起
第二节 物态变化中的 吸热过程
复 习 1、水有那些状态?
2、什么是熔化?晶体熔化时有什么特点?
3、晶体与非晶体熔化时有什么区别?
一、 熔化与吸热
1、熔化都要吸热; 2、晶体熔化的条件: ①、吸热 ②、达到熔点。
例题:如右图,试管与玻璃杯中都装有 冰,当玻璃杯中冰还有少许没有熔化完
时,试管中的冰( C )
A、已熔化完。
B、早已开始熔化,但未熔化完。
C、一点都没有熔化。
小练习 乙 1 .图1是甲、乙两种物质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知_____物质是晶体,其
熔点是_5_0__℃__.
2. 图2是某晶体的物态变化的图象,请回答曲线ABCD各阶段分别代表 什么?
(1)AB段:___吸__热___升__温___状___态__是___固__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C段:___吸__热___温__度___不__变___状___态__是__固___、__液___共__存___________ (3)CD段:___吸__热___升__温___状___态__是__液___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蒸发是液体表面汽化的现象,沸腾则是在液体内部和表面 进行的汽化现象。
D.蒸发是平和的汽化现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做 一 做
8、做菜的时候,如果不慎让水滴落在热油锅中,立刻会 发生“劈拍”“劈拍”的爆炸声,锅中的油也会呢?
答:食物油的沸点一般都在200℃以上。我们把油烧
5、蒸发吸热: 液体蒸发时要从周围 物体吸热,使周围
物体温度下降, 因此蒸发有降温作用
6、什么是升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7、升华要吸热。
热时,看起来油面很平静,实际上油温早就超过100℃了。 水滴落进油锅里,由于水的密度比油大,它就要沉入锅 底。这样一来,它的四面都被热油包围着,热量很快传 进去,水滴立即要汽化成水蒸气。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 急剧扩大变为原来的1000多倍。急剧膨胀的水蒸气冲破 热油的包围向四周扩散时,必然要引起震动,发出“劈 拍”“劈拍”的响声,并把热油滴弄出锅外。这就是水 滴落进热油锅中发生爆炸的现象。
实验2:拿相同两支温度计,先观察 两支温度计示数,然后在其中一温 度计的玻璃泡上包棉花,用酒精淋 湿,观察两支温度计示数的变化。 现象:包上棉花的那支温度计液
柱 下降 。温度降低。
思考:这说明什么? 这说明酒精蒸发时要从温度计的玻
璃泡上 吸热,使温度计液柱下降。
1、蒸发的特点: ①、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
所以,在做菜时要小心,不要把水弄进热油锅中。
9、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属于升华现象的是:( A )
A.放在衣橱里的樟脑丸越来越小 B.花盆中的潮湿泥土变干 C.夏天,盛冷水的杯子外壁出现小水珠 D.秋天,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
学到了什么?
1、熔化都要吸热; 2、晶体熔化的条件: ①、吸热 ②、达到熔点 3、蒸发的特点: ①、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气化现象 4、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表面上的空气 流动快慢。
A.液体的温度越高,蒸发得越快 B 液体的质量越多,蒸发得越快 C.液体的表面积越大,蒸发得越快 D.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越快,蒸发得越快
5.夏天游泳时,在水里不觉得冷,
上了岸觉得冷,这是因为 [C ]
A.水的温度高,空气的温度低 B.空气比水容易传导热量 C.人体表面的水分蒸发要吸收热量 D.以上都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