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指导:抓住细节教学内容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抓住细节》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1)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抓住细节》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 (1)

《抓住细节》习作指导+习作范文+习作点评习作指导:一、题目分析:“抓住细节”这个题目要求学生在写作时能够敏锐地观察和捕捉生活中的细节,并通过细腻的描写将这些细节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细节是构成文章的重要元素,它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感、生动性和感染力,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抓住”的含义:这里的“抓住”意味着在写作过程中,学生要有意识地选择并突出那些能够表现主题、刻画人物或营造氛围的细节。

这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保持敏锐的观察力,及时发现并捕捉那些能够触动心灵的瞬间。

“细节”的重要性:细节是文章的血肉,是构成文章的基础。

一个生动的细节描写可以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情感以及故事的情节发展。

同时,细节描写还可以增强文章的可读性和吸引力,让读者产生共鸣。

如何“抓住细节”:首先,学生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及时发现那些具有表现力的细节。

其次,在写作过程中,学生需要反复推敲、精心选择,确保所选的细节能够突出文章的主题和人物特点。

最后,学生还需要运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比喻等修辞手法来描写细节,使其更加鲜活、立体。

二、习作指导1. 观察生活:细节来源于生活,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学会观察身边的事物。

可以通过多角度观察、细致观察等方法,捕捉到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细节。

2. 筛选细节:在众多细节中,选择与主题相关、最能表现人物或事物特点的细节进行描写。

避免堆砌细节,使文章冗长杂乱。

3. 描写细致: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如外貌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将细节生动地展现出来。

同时,要注意用词准确,避免过于笼统或模糊的描述。

4. 突出重点:在描写细节时,要有主次之分,突出重点。

可以通过对重点细节的详细描写,来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5. 融入情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细节描写中,使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让细节不仅具有客观性,更能传达出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6. 多角度描写:从不同的角度对同一个细节进行描写,如可以描写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味道等,使细节更加丰富和立体。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集体备课教案设计备课时间:课题《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课型写作指导年级学科___七___年级学科___语文____主备教学目标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3.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教学重点依据单元课文,学习如何捕捉和描写细节。

教学难点能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生活中的人物,表达情感。

教学方法依托单元课文,构建策略支架。

教学过程课堂随记一、“智慧竞猜”(1)他在大街上走着。

这个“他”的身份是什么呢?(2)身穿黑衣服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

“身穿黑衣服”这是对人物外貌描写,“慢慢地”形容走的速度,这个人为什么慢慢地走呢?总之,光靠一个外貌描写,和慢慢地走,我们猜不出这个人物的身份。

(3)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不时地左右观看。

“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进一步对人物进行外貌描写,相信同学们的脑海里一定出现了这个人物的画面。

“不时地左右观看”这是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为什么左右看,看什么呢。

虽然设置了一系列的悬念,但是我们依旧猜不出人物的身份。

(4)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贼眉鼠眼”是对人物神态的细节描写,形容神情鬼鬼祟祟,这样的描写非常的生动形象。

“目光还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这个动作的细节描写让我们怀疑这个人不一定是好人,但是他的身份是什么呢?我们还是不能完全确定。

(5)身穿黑衣服、戴着墨镜的他慢慢地在大街上走着,贼眉鼠眼地向四周张望,目光始终瞄着行人的口袋和背包。

突然一阵警笛声使他身子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

“一阵警笛声。

”这是一个环境描写,听到警笛声,文中的他身体“一颤”,立刻又恢复了常态,这是个非常有意思、有画面感的一个细节描写。

这下,你应该猜出他身份了吧?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我们可以推断出他是小偷。

好的细节描写,就犹如一座座精美的灵魂,有了它才能使人物性格鲜明,形象栩栩如生。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抓住细节》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抓住细节》优质教案

写作抓住细节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的细节,描写生动的细节。

3.注意在写作中运用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表达情感。

2课时第1课时1.了解细节描写及常见类型,理解细节描写在写作中的作用。

2.学习如何捕捉生活的细节。

一、导入新课师:猜猜下面描写的是谁?你是从哪些细节中判断出来的?1.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2.尖嘴朔腮,金睛火眼。

头上堆苔藓,耳中生薜萝。

鬓边少发多青草,颔下无须有绿莎。

眉间土,鼻凹泥,十分狼狈;指头粗,手掌厚,尘垢余多。

3.他总是微笑起来,而且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

(分条出示,生抢答)预设 1.《红楼梦》中的林黛玉。

从“一身之病”“姣花照水”“弱柳扶风”这些形态描写判断出来的。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

从“尖嘴朔腮,金睛火眼”的外貌描写判断出来的。

3.《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寿镜吾老先生。

通过对老先生读书入神的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判断出来的。

师:名著中的人物形象,通过细节刻画,变得生动传神,个性鲜明。

这说明细节能画活人物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人物的性格特点,表达主题。

名著因有这一系列的人物形象而走进读者心里,我们的作文,也应该因细节描写而生动传神,情感细腻,妙趣横生。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在写作中怎样抓住细节。

(板书文题)【设计意图】本环节设计旨在通过名著故事中对人物的描写导入,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细节描写。

二、学习细节,理解作用1.找一找,品一品。

(1)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有很多经典的细节描写,老师整理了几处,请同学们品味其中动人传神之处,尤其是画线的句子。

①一到夏天,睡觉时她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

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阿长与〈山海经〉》②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阿长与〈山海经〉》③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

捕捉细节感悟真情——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指导案例_写作指导

捕捉细节感悟真情——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指导案例_写作指导

捕捉细节感悟真情——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令人感动的一件事》指导案例捕捉细节感悟真情——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令人感动的一件事》指导案例教学目标:1.借助多种方法通过情感渲染,引导学生回味亲身经历的或者看到、听到的感动的事,解决“写什么”的问题。

2.抓住日常生活中的动情点,对人物的特点进行细节描写,解决“怎么写”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指导学生如何动情点,通过细节书写“感动”,体验真情。

教学过程:一、导入:世上有许多东西,在与别人分享的时候,总是越分越少,而有些东西却是越分越多,那是什么呢?(学生交流“两个人分享一个快乐是两个快乐,两个人分担一个痛苦是半个痛苦”)像这样情感和精神方面的东西会越分越多!二、回味爱:1. 感受爱:爱和快乐同在,最快乐的事就是感受爱和被爱。

我们先来看看自己的身边,有哪些人让你感受到爱的温暖?(学生交流)每个人都有机会,让我们一起呼唤出心中的这个人(学生呼唤)每天我们都在爱的温暖中快乐地生活着,可是随着我们的成长,有了属于自己的天空之后,却忽略了这些爱我们的人,忽视了他们为我们付出的点点滴滴,所以现在就让我们走近他们,去回味那些让我们感动的事,一起(生齐读:捕捉细节,感悟真情)。

【生活中令我们感动的东西很多,可是因为学生整天沐浴在爱的温暖中,对“感动”已经很漠然,所以我设计了这样的“导语”,给学生提供一个相对集中的话题,从而积极地唤起学生“头脑”中的“情感储备”,调动小班化学生全体参与的积极性,为解决“写什么”打下基础。

】过渡:听过《母亲》这首歌吗?让我们看着歌词静静地欣赏(播放《母亲》mtva)。

师:听着这首歌你感受到了什么?看看歌词,你觉得哪些地方最让你感动?母亲为我们拿书包,打花伞,给我们包饺子,擦眼泪……这些都是平凡的小事,但也正是这些小事包含着浓浓的母爱。

现在就让我们静静地想一想自己的亲人,想想他们为我们做过了哪些事?学生交流小结:这些都是生活中看似平常的小事,现在,我们细细品味之后,心中就会溢满了温暖和感动。

《作文—抓住细节》教学设计

《作文—抓住细节》教学设计

作文训练——抓住细节描写,活现人物形象市二中时文超一、教材分析(一)教材中的地位及作用新课标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是学生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七年级教材的写作专题是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开始,初步培养学生的写人记事能力。

每单元的写作专题设置尽量与本单元的阅读教学相配合,写作题目力求灵活多样,并注重搭建台阶,突出支撑性和指导性”。

第三单元课文是我们这次抓住细节写作训练最好的范文,提升作文的台阶。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明确细节描写的内涵,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过程与方法: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情感价值与态度:充发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细节描写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

难点: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学情分析目前大多数学生都能写一篇500字左右的写人叙事文章,但写的真实有生活气息的不多,更多的作文不足表现在:要么人物形象呆板无个性,要么千篇一律的选材构思,看多了让人乏味。

七年级教材的写作专题是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良好的写作习惯开始,初步培养学生的写人记事能力。

那么,就以第三单元的课文为例,指导学生写作——人物描写离不开细节描写。

三、教学准备:教学助手四、课时安排:二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出示精彩描写,猜度人物形象,感知细节的作用,激发写作兴趣。

他的面孔是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儿颓唐的样子。

头发约莫一寸长,原是瓦片头,显然好久没剪了,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老师:这个不平常的人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个细节可以看出?(教师在学生猜度的过程中,呈现鲁迅先生的照片,佐证作者对鲁迅肖像尤其是头发和胡须,让学生知道这就是细节。

完整word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

完整word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作文指导抓住细节细节,顾名思义,就是生活中的细枝末节。

它好比人体的细胞,是文章(主要指文艺作品,也包括写实作品)中细腻地描绘人物性格、事件发展、场景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

细节描写要具有真实性,要服从艺术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展开和主题思想的表达需要。

其中“真实性”是前提,是关键。

只有文章细节真实,才能使文章具有真实性。

只有使文章具有了真实性,它才能打动读者,发挥其熏陶、感染、净化等功能。

所以,新课标特别强调写作要“说真话,抒真情”。

要确保细节的真实性,我们必须有敏锐的目光,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

古人为了画老虎,深入险地,在树上搭棚,日夜观察;有人为了画牛,把自己打扮成牛,深入牛群,以便做到“以牛观牛”。

有了这种辨细察微的精神,我们的细节描写就会真实传神。

当然,万千的事物,我们不可能一一观察,怎么办?那就要多读书、多思考、多总结,在大量阅读中掌握生活常识,了解动植物的生活规律和生活习性。

这是把握“生活真实”的一条捷径。

其次,细节描写的目的要十分明确,即必须为刻画人物、发展情节、表现主题服务。

这就需要我们对生活中的细节精心筛选,才能确保文章中的细节具有典型性。

只有典型化的细节,才有助于刻画人物的典型性格,描绘典型环境,表现作品的主题。

一、在下列一组作文片段中,你更喜欢哪一个?并猜猜看哪篇作文总分高。

1.麦迪已陪伴我走过了七个年头,现在的麦迪已不复当年那种“傲视群雄”的气势了,既没有像当年单场六十三分的精彩表现,也没有像“麦迪时刻”那样的神来之笔。

但是,麦迪的那种职业精神将使我在人生的道路上更加坚定。

(《麦迪伴我成长》)2.“加油!”“加油!”在同学们的鼓励声中,我坚持到了最后。

我笑了,因为,我在阳光下战胜了自己!那米阳光,它一直伴随着我。

(《那米阳光伴我成长》)3.一只忍不住诱惑的手轻轻地在开关键上按了一下,也顾不上擦脸上正在蔓延的汗水,“放松一下,没有什么关系的!”当我用颤抖的手再次按下游戏开关,弹出的画面上却写着“合理安排时间,拒绝诱惑!”(《梦想伴我成长》)8/ 1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指导抓住细节二、什么是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某个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为文章的主题思想与人物形象服务。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3篇生活中有很多美的小细节我们很可能忽略掉了,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供大家阅读参考。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教案设计范文一【知识目标】1.懂得什么是细节描写,在作文中有何作用。

2.学会赏析细节描写的好处。

【能力目标】掌握细节描写的写作方法,将细节描写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善于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细节,留心生活中的细节之美,激发写作兴趣,学会热爱生活,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点:1.调动学生的阅读经验,揣摩细节描写在作品的作用2.感悟细节,鼓励学生交流,评析细节描写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鲜活的人物教学方法:感受法讨论法练习法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米开朗琪罗在雕刻和绘画时速度都很慢,总是花许多时间,在那里沉思、推敲、琢磨,他在完成作品时,连雕像的眼神、肤色和肌肉线条都力求完美。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任何完美都是细节上完美组合而成的。

那么什么是细节描写呢?首先运用你的想象合理扩展一句话,恰当地添加动作、表情、神态、语言、心理等将这句话的内容充实起来。

她骂他懦夫她骂他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语言)她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动作)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神态)其实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的告诫自己:不要失态、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一个懦夫”(添加心理)二、感受细节描写学生思考自由讨论、交流,教师点拨、归纳明确:所谓细节描写是指文学作品中对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外貌以及自然景观、场面气氛等细小环节或情节的描写。

使读者如见其人,如睹其物,如临其境。

细节描写在刻画人物性格、丰满人物形象、连接故事情节、丰富作品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统编2020年春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指导教案附范例点评

统编2020年春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指导教案附范例点评

统编2020年春学期七年级语文下册写作指导教案第三单元《抓住细节》【文题】照片记录了生活的瞬间,也记载了生命中的故事。

请从家里找一张你喜欢的照片,以《照片里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指拨】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目,以此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审清题目,把握要求。

题目“照片里的故事”,关键词是“故事”。

所谓故事,就是过去的事或以前的事,这个事可能是真实的事,也可能是虚构的事。

“照片里的”是“故事”的限制词,表明这个故事源自于“照片”。

从题目前面的导语中,我们还可以确定作文的重心应倾向于叙述生活中瞬间发生的故事,表现曾经的温馨、美好等。

二、着眼题目,立意选材。

作文题目前面的导语中有“从家里找一张你喜欢的照片”的要求,实际上起到了提示本文立意方向的作用。

据此,应从“喜欢”的角度立意,写照片里蕴藏着的不为人知的或温馨、或美好的故事等。

在选材上,既可写别人拍摄的“我”个人或与其他人在一起的照片,也可写“我”拍摄的或人物、或景物的照片。

但无论是怎样的照片,都必须是“我”所喜欢的。

三、叙述故事,条理清楚。

这个题目虽然对文体没做特别的要求,但题目本身已表明应写成记叙文。

所以我们在叙述故事时,既要注意条理清楚,又要注意联系照片拍摄的时间、地点、背景,对拍照时的细节进行生动具体的描写,让人读后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四、捕捉细节,鲜活人物。

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的细微而又具体的典型情节或一些富有艺术表现力的细小事物、人物的某些细微的举止行为以及景物片段等,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的一种描写方法,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该如何发现生活中的细节,并进行细致刻画呢?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细心观察生活,善于捕捉人物细小的言行举止和生活中细微的事件。

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观察,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小细节。

因为,一两个好细节,就能使人物栩栩如生。

如作文《父亲》中有这么一段细节:“我走出门,就惊呆了,天啊,父亲只穿着一双破旧不堪的解放鞋,而且连袜子也没穿,那露出的脚趾不住地往里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仅仅有一次,她的教鞭好象要落下来,我用 石板一迎,教鞭轻轻地敲在石板边上,大伙笑了, 她也笑了。
c.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 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
d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 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 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智慧结晶
二、深挖细掘——细致描摹
智慧结晶
二、深挖细掘——细致描摹
1、锤炼词语:通过对一些精彩的动 词、形容词的辨析和筛选,精心锤炼 词语可以对所描述的内容进行准确生 动的修饰和限制,同时以少胜多,一 字传神。
a.屠户把银子攥得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 道:“这个你且收着。我原是贺你的,怎好又拿 了回去?” ……屠户连忙把拳头缩了回去,往腰 里揣,口里说道:“也罢……”
3、突出特征:要抓住所描写的人、 景、物的最突出的特征,写出他们所 不同于其他人、景、物的独特之处。
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 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 混在一起,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 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 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 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底地 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 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 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 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写法指津:
在这部分中作者按照由低到高写 静物,由高到低写动物的顺序,同时 兼顾到详略的安排,对百草园的景物 展开描写。抓住了景物的形、声、色、 味来具体刻画,运用了比喻、拟人的 修辞,同时又用了极富有表现力的动 词和形容词突出了景物的特点。
写法指津:
围绕“羚羊木雕”应否讨还的问题, 一家人轮番登场。妈妈的严厉专断、咄咄 逼人,爸爸的理智清醒、以“理”服人让 人无法抗拒,奶奶的慈爱而无奈,我的委 屈与痛苦,都在人物描写中跃然纸上,生 动传神。既符合人物各自的身份与家中的 地位,又鲜明的展示出人物各自的性格特 征。
《骆驼祥子》
b、这才是真正的芦荡,是杜小康从未见
过的芦荡。到达这里时,已是傍晚。当杜
小康一眼望去,看到芦苇如绿色的浪潮直
涌到天边时,他害怕了——这是他出门以
来第一回真正感到害怕。芦荡如万重大山
围住了小船。杜小康一种永远逃不走的感
觉。他望着父亲,眼中露出了一个孩子的
胆怯。
《孤独之旅》
Hale Waihona Puke 慧结晶二、深挖细掘——细致描摹
人物细节描写: 外貌、语言、动作、
情态、心理
细节描写 景物细节描写: 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的分类
动物、静物
生活细节描写:
情节、事件的 细节描写
(场面描写:是事件发生过程中人物活动 的画面描写)
智慧结晶
一、慧眼独具——找准典型
一篇文章的细微之处很多,不可 能面面俱到,要对这些细微之处进行 筛选,原则只有一个,那就是对表达 文章中心最有帮助的材料。
——老子
天下的难事都是从容易开始做起的, 天下的大事都是从细枝末节处一步步形 成的。由此可见,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 事业,必须从简单的事情做起,从细微 之处入手。
学习目标:
1.学会细心观察,用心捕捉生活中的细节。 2.理解细节描写的作用。 3.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
学习重点:
掌握细节描写的基本方法
2、巧用修辞: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 可以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变抽象为具体,变 无形为有形,变平淡质朴为文采斐然。
a、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叶子挂着层灰土 在枝上打着卷;枝条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 地低垂着。马路上一个水点也没有,干巴巴地 发着白光。便道上尘土飞起多高,跟天上的灰 气联接起来,结成一片毒恶的灰沙阵,烫着行 人的脸。处处干燥,处处烫手,处处憋闷,整 个老城像烧透了的砖窑,使人喘不过气来。
什么是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 或场面的某一特征作细致、具体的 描绘,以达到“于细微处见精神” 的描写方法。
细节描写有什么作用?
成功的细节描写,作用巨大,能使 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 感同身受,震人心魄,令人过目不忘, 回味无穷,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 真实性。
它是刻画人物性格、推进情节发展、 表现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它具体渗透 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往 往能起到以小见大,画龙点睛的作用。
抓住细节
导入新课
著名作家赵树理说过:“细致的作用在 于给人以真实感,越细致越容易使人觉得像 真的,从而使看了以后的印象更深刻。”
江苏高考作文阅卷组长何永康教授说过: 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好的细节描写顶得上千 言万语。一两个生活细节描写是记叙文中亮点 和得分点。
天下难事,必做于易;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探究在线
认真朗读选段一,谈谈选 段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作者 抓住了什么细节进行描写? 作者按照怎样的顺序进行刻 画?作者抓住了几个方面具 体描写?运用了什么修辞? 用词上有何特点?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
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 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 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 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 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 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 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 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 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 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 要好得远。
《骆驼祥子》
智慧结晶
二、深挖细掘——细致描摹
4、运用五觉:调动各种感觉器官, 借助肖像、动作、神态、语言各个方 面的描写,用入微的感觉(味、听、 嗅、触、视),细腻描摹,写准写活 人、景、物的形、声、味、质感等要 素。
a、两岸的豆麦和河底的水草所发散
出来的清香,夹杂在水气中扑面的吹来; 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气里。淡黑的起伏的连 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 的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 那 声音大概是横笛,宛转,悠扬,使我的心 也沉静,然而又自失起来,觉得要和他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