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需要两个课时)

合集下载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含解析)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含解析)

(7)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材料在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农奴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一些俄国人认为农奴制度野蛮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访问过西欧的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

军队的新兵都征自农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

当时的俄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能够获得自由,但仍然要同之前一样付钱给原主人。

大部分地方的农民虽然不满意,还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新地位。

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俄国的农业生产率有了可观的提高。

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

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1)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2)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获得的"自由",说明农奴解放对国家的积极影响。

2、1861年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大转折点。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对于绝大多数政府高官和贵族而言,俄国之所以没有像西欧国家那样屡遭动荡,就是因为维护了传统的农奴制法律和习俗,反对思想自由和各种“蛊惑性”的学说。

……但是随着俄国受教育阶层的西方化和启蒙思想在贵族中间的传播,他们开始承认农奴制已经成为俄国的道德污点。

许多受西方观念影响的贵族都面临着日常生活方式与文化价值观之间的矛盾:一方面农奴制让他们在物质利益上获得特权,但另一方面他们接受的教育和思想让他们无法否认农奴制的不公平性。

——摘编自张广翔、李振文《再论亚历山大二世与俄国1861年改革》材料二改革后全俄每个农民(成年男性)平均分到份地(3)4俄亩,而农民家庭维持最低生活需要的份地数量为8~9.5俄亩。

此外“国家从地主手中赎买的土地平均价格为每俄亩38卢布,将土地转手出售给农民时每俄亩价格高达63卢布”。

专题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专题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封建农奴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2、俄国社会的阶级关系发生了哪些变化?
新的阶级产生(资阶、工阶)
俄国著名画家列宾的代表作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俄国 工业发展的什么特点? 俄国工业发展落后,蒸汽动力很少
俄国
英国
比例
生铁
26万吨
俄国
385万吨
英国
1/15
德国
铁路
1500俄里
15000俄里 10000俄里
五名十二月党人领袖 被处死时,沙俄当局在莫 斯科克里姆林宫举行了一 次盛大的祈祷式,以示祝 贺。赫尔岑后来写道: “我参加了祷告式,我当 时只有14岁,隐没在人丛 中,就在那里,在那个被 血淋淋的仪式玷污了的圣 坛面前,我发誓要替那些 被处死刑的人报仇,要跟 这个皇位、跟这个圣坛、 跟这些大炮战斗到底。”
农奴制成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严重障碍
改革的必要性 农 经济 奴 (2)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农民起义 制 政治 危 (3)新思潮产生——要求废除农奴制. 机 沙皇专制 思想
(4)克里米亚战争失败——激化了社会矛盾
(1)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军事
1、经济因素: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
阅读教材分析: 1、19世纪初期俄国存在哪些经济形式?
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俄国资本主义经 济发展 首先农奴制把农民束缚在土地上,阻 碍自由劳动力的形成。 其次,已被资本主义企业雇佣的工人, 大部分须向地主交纳货币地租,因而在 他们的工资中,除最低生活费外,还必 须包括地租的数额。这就使工厂主不得 不把一部分剩余价值分给封建主,从而 降低了进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
直接目的:
缓和社会矛盾; 富国强兵,重振大国威望
根本目的:
维护地主贵族利益; 巩固沙皇专制统治。

专题7俄国农奴制改革 教案 (11)

专题7俄国农奴制改革 教案 (11)

专题七俄国农奴制改革[考纲]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1.经济:俄国资本主义经济虽在19世纪30年代迅速发展,但因农奴制阻碍,其水平远低于西欧。

2.政治:农奴制走向衰落,面临严重危机(1)农奴要求废除农奴制,争取土地和自由,广大工人也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斗争。

(2)受西欧民主思想影响的贵族军官主张废除农奴制和等级制,建立共和国。

(3)十二月党人起义失败,但被其唤醒的革命民主主义者主张废除农奴制,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的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

3.军事:俄国与英法为争夺中近东霸权而进行克里米亚战争。

(1)性质:非正义战争。

(2)结果:俄战败,双方签订《巴黎和约》。

(3)影响: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危机,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矛盾。

4.主观: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及政府为改革做好了准备。

二、改革的目的1.直接目的:缓和矛盾,摆脱危机,增强国力,重振国威。

2.根本目的:巩固沙皇专制和地主阶级的统治。

三、农民的“解放”1.废除农奴制度,给农民人身自由。

2.农民在获得人身解放的同时,将得到一块宅边园地和一块份地,但需交纳高额的赎金。

3.为管理农民建立了一种新的管理组织即“村社”,农民被纳入地方政权的控制之下。

四、改革的评价与影响1.改革具有两面性(1)这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和改革,具有进步性。

①改革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②农民经济转入商品货币关系和资本主义关系,地主经济也向资本主义方式演变。

(2)改革保留了农奴制的一些残余,俄国未从根本上摆脱腐朽和落后的面貌,且对外显示了更大的侵略性和扩张性。

2.19世纪70年代上层建筑的改革(1)建立地方自治机构,分别设立地方自治会议及城市杜马。

(2)贯彻资产阶级的法律原则,对司法机关进行改革,建立统一各级法院,实行公开诉讼程序。

186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33
巩固练习 A、进行平缓的改革 B、农民有条件的获得解放 C、农奴“赎买”份地 3、对于农奴制,赫尔岑等知识分 子的态度是: • D、农民无条件的获得土地
• • • •
• 4、俄国知识分子在克里米亚战争前说:我们不是 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导致引文所说“失败” 的根源在于( ) • A、俄国盲目自大 B、俄国的农奴制 • C、俄国的对外扩张 D、西方国家完成现代化 • 5、俄国克里米亚战争战败所引起的连锁反应不包 括( ) • A、俄国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 • B、经济上的落后导致军事上的失败 • C、国内人民起义不断 • D、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改革
6、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米亚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7、俄国亚历山大二世在废除农奴制改革前说:“与 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解放 农民。”这表明其改革的目的是 A.给农民以自由的权利 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C.维护封建生产方式 D.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3.局限性:
不彻底性: A.改革后,俄国在政治、经济等方面仍 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B.农民仍受地主控制的村社管理,很大 程度上还被束缚在土地上 掠夺性:赎金高于地价几倍,“解放”后 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地 主的盘剥和奴役
1。直接刺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进行改革的是 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极其困难 B农奴被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 C克里木战败使经济更加恶化 D农民运动风起云涌、此起彼伏 2。下列有关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表达不正确的是 A。农奴可以得到一块份地 B。是在农民运动风起云涌的情况下被迫实施的 C.份地必须出钱赎买 D.由于赎金太高,农奴没有得到份地 3。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C A。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 B。资本主义工业远远落后于前欧 C.封建农奴制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农奴制危机日益加深

专题7_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 57页PPT文档

专题7_俄国农奴制改革课件 57页PPT文档
专题七 俄国农奴制改革
xjr
【课标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 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 ,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 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关于俄国]
® 1707.54万平方公里 ® 东正教 ® 基辅罗斯-蒙古人统治时期-莫斯科大公国- 罗曼诺夫王朝-俄罗斯帝国-苏联-俄罗斯联邦 ® 农奴制 ® 普希金、柴科夫斯基、列夫 ·托尔斯泰 ® 列宁、斯大林、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 、 戈尔巴乔夫、叶利钦、普京、梅德韦杰 夫® 6月12日
(3)处于手工工场时期,技术落后,缺乏发展资 金,甚至沦为西欧国家的原料产地,缺乏竞争力, 国际市场狭小。
(4)农奴制的实行,加强了贵族地主的势力,增 大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政治障碍。
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改革的背景
1、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导致其落后于西欧诸国。 (2)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统治危 机。
这位连长就是后来名满天下的 作家和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伯 爵。
——《大国崛起》解说词
[战争风云] 克里米亚战争
俄国为什么会战败?
原因:国力的衰落弱后——的政社治腐会败制,经度济!和军事落后
。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封建农奴制的落后,无法 与先进的资本主义工业强国英、法对抗。
战争失败对俄国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正视统治危机,寻求解决方法。
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改革的背景
1、落后的封建农奴制国家
(1)农奴制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导致其 落后于西欧诸国。 (2)农奴制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统治危机。
2、民主的呼声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堂小结
一、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直接原因、根本原因
二、文明冲击下的改革
◆目的、内容
三、近代化漫漫文明路
◆近代化与局限性
动船和第一台蒸汽机。 依据材料分析三国各采用了何种方式并导致了怎样的结果?
近代化道路的多样性
世人如何评价?
2011年俄罗斯庆祝农奴制废除150周年
欧洲历史上遭到刺杀最多的帝王之一
“是什么使这些无 耻之徒反对我呢!为 什么他们像追猎野兽 一样追捕我呢!”
1866年,他差点未能逃脱那次暗杀;
1873年,有人向他开了五枪; 1879年,有人要炸他的专列,但炸弹未爆; 1880年,他的豪华餐厅被炸毁,当时仅由于半小时 之差,使他幸免于难; 1881年3月,他在圣彼得堡街头被投掷的炸弹炸死。
改革,刻不容缓„„
专题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课标要求: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 (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 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 进程的影响。
预习达标
1、概况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识记“二一九法令”的内容。 3、初步构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
情 境 设 置
革命不可避免
假如你是亚历山大二世的“智囊团”成 员,请你结合材料,通过分析改革后的 俄国现状,解答亚历山大二世的疑惑。
小组分工:
1、2组——从农民角度
3、4组——从资产阶级角度




5、6组——从社会经济角度
革命不可避免
材料一:臭名昭著的解放,实际上是对农民进行残酷的掠夺, 是对农民施行一系列的暴力和一连串的侮辱。
危机笼罩下的俄国

历史选修一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历史选修一 第七单元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 3、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 、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 军事管理体制。 军事管理体制。 • 4、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 、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 西方书籍。 西方书籍。
三、评价
• 1、性质: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 、性质: 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 它是沙皇以国家的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 而下的改革, 而下的改革,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 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 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农民 缴纳的大量的赎金), ),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 缴纳的大量的赎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 展的要求,因此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展的要求,因此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 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的转折点。 的转折点。
小结: 小结: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 • • • • • 一.背景 国际背景:( :(2 国内背景: (1)国际背景:(2)国内背景: 二.内容 颁布“二一九法令” 解放农奴。 (1)颁布“二一九法令”,解放农奴。 进行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改革。 (2)进行司法改革与地方自治改革。 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 (3)实行普遍的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 军事管理体制。 军事管理体制。 • (4)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 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 西方书籍。 西方书籍。 • 三.评价(1)性质。(2)对俄国近代化进程 评价( 性质。( 。(2 的影响。( 。(3 局限性。 的影响。(3)局限性。
C
• 6.( 模拟)俄国 .(08模拟 俄国1861年改革有利于资本 .( 模拟) 年改革有利于资本 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 主义的发展,但列宁说它也是“对农民进 行的残酷掠夺” 这主要是指( 行的残酷掠夺”,这主要是指( ) • A.农民须用钱购买商品 . • B.农民被迫出卖劳动力 . • C.农民须用高价赎买份地 . • D.农民成为商品 .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1861俄国农奴制改革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进一步传入俄国,越来越 多的俄国人看到了差距,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
总之,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俄国历史发展 的重要转折点。
五、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经济近代化 政治近代化
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劳 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政治体制改革,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
司法近代化 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改革司法机关 军事近代化 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机构
教育近代化 思想近代化
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沙皇的抉择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 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 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 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
进步性: 1)使俄国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
2)促使地主经济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演变, 总之,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成为俄国历史发 展的重要转折点。
1)不彻底性: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局限性:
(沙皇专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仍无权) 2)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3)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 4)落后性:形成以军事封建性为特征的帝国主义
进步性
农奴获得人 身自由—— 自由劳动力
局限性
仅是法律上的自 由,仍受限制。
经济
农民可以得到 一块份地,但 必须高价赎买
为资义发展 需高价赎买,数量 提供了必要 少且贫瘠,是对农 资本和市场 民的残酷掠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需要两个课时)
【提前预习】需要了解的几个问题
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P80—85;
(注意了解什么是农奴制以及俄国农奴制的由来;)
(了解克里米亚的地理位置,战争中俄国战败的根本原因;)
2、概述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具有的两面性,即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
3、了解农奴制改革的性质、目的;
4、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重难点】
1、如何理解农奴制度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束缚,以认识农奴制的落后性。

2、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
3、将农奴制改革前后俄国的政治经济情况、农民的生存状态进行对比,以理解改革对俄国社会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能力训练】
例1.(10分)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它具有明显的历史局限性。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们有理由推断,农民对解放宣言会无比感激,无比高兴。

可实际上,宣言在农民中间引起的与其说是欣喜,不如说是失望。

要理解这一奇特的事实,我们就必须努力置身于农民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

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到,所有那些含含糊糊、激情洋溢的有关自由劳动、人类尊严、民族进步一类的言辞,落到俄国农民耳朵里,犹如雨滴砸在花岗岩上一般。

他想要的不过是一座可以住的房子,有食物吃,有钱买衣服穿而已。

——摘编自华莱士《俄国》材料二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因为如若不然,俄国就会永远不再是一个强国。

但是,沙皇政府则怀旧地回顾过去,希望改革能巩固俄国而无须削弱独裁统治。

政府对待贵族的态度反映了它最重要的艰难选择:一方面,想要实施现代化的欲望促使它有时候采取与其需要相反的行动,例如,解放农奴。

另一方面,想要保持独裁专制制度和社会稳定性的愿望,又促使沙皇把贵族作为传统的基础来依靠。

——摘编自莫斯《俄国史》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农民”对“解放宣言”不满的原因。

(4分)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俄国农奴制改革具有保守倾向的原因。

(3分)
(3)据上述材料,总结俄国农奴制改革“怀旧”保守致使改革不彻底的教训。

(3分)
例2. (10分)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上一个重大的转折点,推动了俄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在19世纪中叶,越来越多的俄国人已经发现,农奴制度需要进行彻底的改革。

一些俄国人认为农奴制度野蛮而不文明,尤其是那些访问过西欧的人,从人道主义的角度赞同解放农奴。

军队的新兵都征自农奴,他们在战场上表现糟糕。

当时的俄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

通过1861年农奴制改革,农民能够获得自由,但仍然要同之前一样付钱给原主人。

大部分地方的农民虽然不满意,还是平静地接受了他们的新地位。

一些贵族和具有进取心的农民开始尝试现代化农业,俄国的农业生产率有了可观的提高。

更多农民发现来到迅速发展的工业化城市,谋生会更为容易。

农奴解放使得俄国向资本主义经济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摘编自【美】弗兰克·萨克雷主编《世界大历史1799—1900》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推动俄国农奴制改革的主要因素。

(4分)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农民获得的“自由”,说明农奴解放对国家的积极影响。

(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