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 五味子
五味子药典标准

五味子药典标准
五味子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其药典标准是指其在中国药典或其他相关药典中所规定的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
根据中国药典的规定(2020年版),五味子的主要标准如下:
1. 性味:味苦、酸,性微温。
2. 外观特征:五味子为卵形至椭圆形的核果,表面黄褐色至深褐色,有细小的皱纹。
果实内含多数种子(称为五味子籽)。
3. 鉴别:通过外观、组织结构和显微特征等进行鉴别。
4. 质量标准:规定了五味子的含水量、总灰分、酸不溶性灰分、水不溶性物质的限度等。
5. 检测方法:包括含水量的测定、总灰分的测定、酸不溶性灰分的测定等。
中药五味子功效与作用

中药五味子功效与作用五味子是一种中药材,被广泛用于中医药和食疗中。
它具有丰富的功效与作用,被认为是一种珍贵而有效的药材。
下文将详细介绍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
一、五味子的概述五味子,学名五味子属,是茜草科植物五味子的果实,为一种常绿藤本植物。
五味子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南方地区,如广东、福建、江西等地。
五味子常用于中医药中,并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药用价值。
二、五味子的化学成分五味子主要含有五种味道成分,分别为酸、甜、苦、辛、咸。
其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五味子苷、五味子甙、五味子内酯等。
此外,五味子还富含有机酸、氨基酸、多糖等。
三、五味子的功效与作用1.增强免疫力:五味子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可以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力,减少因环境、压力等原因引起的疾病。
2.调节胃肠功能:五味子具有调节胃肠功能的作用,可以增加胃液分泌,促进消化吸收,并能有效预防和缓解胃病、肠炎等疾病。
3.降血脂:五味子中的五味子内酯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总胆固醇(TC)的含量,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从而起到降血脂的效果。
4.抗肿瘤:五味子中的五味子苷具有抗肿瘤作用,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扩散,促使癌细胞凋亡,从而起到抗肿瘤的功效。
5.改善睡眠:五味子中的五味子甙具有镇静和安神的功效,可以缓解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促进睡眠质量。
6.美容护肤:五味子中的五味子内酯具有抗氧化和抗衰老的作用,可以延缓皮肤老化,减少皱纹和色斑的形成,使皮肤更加年轻、紧致和光滑。
7.保护肝脏:五味子具有保护肝脏的作用,可以提高肝细胞的抗氧化能力,减少肝脏损伤,预防和治疗肝炎、肝硬化等疾病。
8.缓解压力:五味子中的五味子内酯具有镇静和抗焦虑的作用,可以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增加人体的抵抗力,保持身心健康。
四、五味子的应用1.中医药方剂:五味子常用于中医药方剂中,如五味子汤、四君子汤等。
这些方剂常用于治疗气虚、精神萎靡、食欲不振、失眠多梦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五味子与南五味子

常用中药品种论述之五味子与南五味子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习称“北五味子”;又名:山花椒、五梅子、辽五味子。
原植物五味子分布于东北、华北及甘肃、宁夏、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
本品药材性状: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直径5~8mm。
表面红色、紫红色或暗红色,皱缩,显油润;有的表面呈黑红色或出现“白霜”。
果肉柔软,种子1~2,肾形,长4~5mm,宽3mm,表面棕黄色,有光泽,种皮薄而脆,种仁白色。
果肉气微,味酸;种子破碎后有香气,味辛、微苦。
本品味酸、甘,性温;归肺、心、肾经。
功能: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中医临床用于久嗽虚喘,梦遗滑精,遗尿尿频,久泻不止,自汗盗汗,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悸失眠。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本品有镇静,催眠,镇咳,祛痰,兴奋呼吸,收缩子宫,保护肝脏,促进肝糖元生成,促进肝再生,利胆,促进DNA合成,增强免疫功能,耐缺氧,抗疲劳,延缓衰老,双向调节血压,增加冠脉血流量,提高酶活性,提高视力,抗过敏,抑菌,抗病毒,抗氧化,抗惊厥,抗心肌梗死,抗白细胞减少,降低SGPT,降低自主活动兴奋性,对抗戊巴比妥钠催眠作用;对肾功能、对红细胞内CAT活性有影响。
其它部位:茎、叶及果可提芳香油;种子油作润滑油;藤可代绳索使用。
南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华中五味子Schisandra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
又名:山包谷、红铃子。
原植物与五味子很相似,分布于山西、陕西、甘肃、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云南,为国家三级保护野生药材。
甘肃作五味子药用;四川称其为西五味子或川五味子。
茎藤、根作血藤入药,又名大血藤、五香血藤。
本品药材性状:呈球形或扁球形,粒较小,直径4~6mm。
表面棕红色至暗棕色,干瘪,皱缩,果肉较薄,常紧贴种子上,有时微有白色粉霜。
中药材五味子鉴别

农业技术全集之-药材种植技术
中药材五味子鉴别
五味子分辽五味和山五味,为我国传统中药材,应用历史悠久,近年来非常畅销,特别是去年有韩国药商来我国大量采购辽五味,造成价格直升至70元左右,药材价格升高,不法商贩便想方设法掺杂兑假,辽五味价高时,便将山五味掺入销售,现在辽五味、山五味价格相差不多,而且都居高不下,他们又把野生的一种家做山葡萄的籽种掺进去,为提高大家鉴别能力,现将所掌握鉴别要点列出,以供参考。
辽五味:又称北五味,为不规则圆球形,直径5-8毫米,表面紫红色,陈货颜色发暗,呈褐色,果肉皱缩,柔润,尝之有较浓的酸味,内有黄色肾形种子2粒,个别含种子1粒,种皮颜色光亮,捏碎有香味,味辛苦。
山五味:又称西五味,南五味,为不规则圆球形,直径3-5毫米,略小于辽五味,颜色没有辽五味红,干品多呈棕红色,较辽五味果肉薄,内含肾形种子1-2粒,味微酸,辛苦。
山葡萄外形与山五味极为相似,果实轻泡,外皮易捏碎,无皱缩,无气味,内含园形种子若干粒,种子切开后,种芯呈黑褐色,而正品山五味种子腰形,切开后种芯肉呈白色,这是辨别五味子同山葡萄的最明显区别,另外,五味子果肉与种子不易剥离,种子与果皮粘连一起,果肉紧包住种子,果皮柔软,用手轻捻,有韧性。
而山葡萄果皮干燥,较薄,与种子不密贴,用手轻捻,则皮碎籽出。
除山葡萄外,一些不法商贩在五味子中掺入少量红小豆、小扁豆以及碎树枝等,已达增重的目的,若仔细辨认,这都不难发现,请各用药单位及广大药商注意鉴别。
五味子,一种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中草药

五味子,一种五味俱全、五行相生的中草药人生的驿站,沏的是一杯茶,品的却是岁月的五味杂陈。
我们常常用“打翻了五味瓶”、“五味杂陈”来表达心情不好或者是心里难以名状的一种状态。
五味瓶里头装的酸、甜、苦、辣、咸五种味道。
无巧不成书,在中药的世界里,确实有一味以果实入药,以五味命名的中药,它就是我们今天介绍的五味子。
别看它个头小,功效却不能小瞧,《神农本草经》更是将该药列为上品!一、五味子五味子,又被称为北五味子。
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
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是五味子的主产地。
此外,河北、内蒙古、山东、山西等省区也产五味子。
但是吉林、辽宁生产的质量最佳,享有“辽五味”盛名。
二、五味子的传说很久以前,长白山脚下的一个村庄里有一个青年叫苦娃,他自幼父母双亡,靠给一个姓刁的员外放牛、做杂活度日。
刁员外根本不把苦娃当人看,稍有疏忽便是一顿毒打。
几年下来,苦娃得了一身的病,骨瘦如柴。
刁员外却对苦娃的病置若罔闻,不但不给苦娃治病,还每天逼他干活儿。
苦娃的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他到夜深人静时想起过世的亲人,不禁痛哭流涕,只默默求观世音菩萨保佑自己。
一天,刁员外看苦娃的病越来越重,连走路都没有力气,就派人将苦娃扔在树林边的草地上。
精疲力尽、气息奄奄的苦娃昏昏沉沉地睡了过去。
这时,一只喜鹊从远处飞来,把嘴里衔着的几粒种子撒在苦娃身边的草地上。
苦娃一觉醒来,见周围长出了一株株小树,小树藤蔓相连、郁郁葱葱,一串串红里透黑散发着清香的果子挂满枝条。
苦娃饿得难以忍受,见到果子喜出望外,便随手摘了一串塞进嘴里,只觉得甘、酸、辛、苦、咸五味俱全,非常爽口。
他吃完后感到精神焕发、气顺心畅,一身的疾病也顿觉全无。
苦娃的病竟然被这些野果子治好了。
因为这种果子有5种味道,苦娃就给它取名“五味子”。
描述三、五味子的生活习性五味子喜肥沃、湿润、疏松、土层深厚、含腐殖质多、排水良好的暗棕壤,不耐水湿地,不耐干旱贫瘸和粘湿的土壤,因此,五味子天然株丛多分布于溪流两岸的针阔混交林缘,林间空地,采伐迹地。
五味子古今应用要览

五味子古今应用要览拼音:Wuweizi英文:Chinese Magnoliavine Fruit日文:ゴミシ拉丁文:Fructus Schisandrae Chinensis【异名】玄及《吴普本草》,会及《名医别录》,五梅子《辽宁主要药材》,山花椒(陕西、甘肃),软枣子(山东)。
【品种考证】五味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名医别录》云:“生齐山山谷及代郡。
”《本草经集注》谓:“今第一出高丽,多肉而酸甜,次出青州、冀州,味过酸,其核并似猪肾。
”《新修本草》载:“其叶似杏而大,蔓生木上,子作房如落葵,大如樱子。
一出蒲州及蓝田山中。
”《本草图经》曰:“今河东、陕西州郡尤多,而杭越间亦有。
春初生苗,引赤登于高木,其长六七尺。
叶尖圆似杏叶,三、四月开黄白花,类小莲花。
七月成实,如豌豆许大,生青熟红紫。
”根据以上所述的植物形态、药物滋味等及《本草图经》所附“越州五味子”图,可以确认为木兰科五味子属植物。
其中分布于代郡、青州、冀州及高丽的,与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ls(Turcz,)Baill。
的产地相符,而分布于齐山、蒲州、蓝田、河东、杭越等地的,与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Rehd.et Wils.的产地一致。
《本草纲目》云:“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
”古今用药情况相同。
【来源】本品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或华中五味子S. sphenanthera Rehd. et Wils.的干燥成熟果实,前者习称“北五味子”,后者习称“南五味子”。
【植物/动物形态】北五味子落叶木质藤本。
叶互生,广椭圆形或倒卵形,边缘有短小疏齿。
花单性异株,生于叶腋,花梗细长柔软;花被片6~9,乳白色,内侧微带淡红色;雄花雄蕊5;雌蕊群椭圆形,心皮17~40,覆瓦状排列于花托上,花后花托显著延长,果熟时成穗状聚合果。
中药鉴定之五味子

五味子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扁球形,表 面呈红棕色至黑褐色,皱缩,果肉薄 而紧贴种子,内含1-2颗黄棕色种子 。五味子质地坚硬,不易破碎,气味 微酸而略带辛味。
五味子的显微鉴定
总结词
通过显微镜观察五味子的组织结构和细胞特征,进一步确定其真伪和品质。
详细描述
五味子的显微结构包括木栓层、皮层、韧皮部和木质部。其中,韧皮部含有丰 富的树脂道,木质部射线宽广,导管较多。这些特征有助于与相似药材进行区 分。
五味子的理化鉴定
总结词
通过化学反应和仪器分析等手段,对五味子进行深入的成分分析和鉴别。
详细描述
五味子中含有丰富的挥发油、有机酸、黄酮类化合物等成分。通过薄层色谱法、紫外光谱法等理化方法,可以对 其主要成分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进一步确定五味子的真伪和品质。
04
CATALOGUE
五味子的化学成分
木脂素类化合物
木脂素类化合物是五味子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抗炎 、抗肿瘤等。常见的五味子木脂素类化合物包括五味子素、五味子醇等。
五味子素是五味子中含量最高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镇静、抗焦虑、抗抑郁等作 用,被广泛应用于中药治疗神经系统疾病。
五味子醇是另一种重要的木脂素类化合物,具有抗菌、抗病毒、抗炎等作用,对多 种疾病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
五味子能够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 体的免疫力,提高抵抗力。
五味子的临床应用
治疗肝炎
五味子能够保护肝脏,促进肝细胞再生,对 于治疗肝炎具有一定的疗效。
改善失眠
五味子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用于治疗失 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辅助治疗肿瘤
五味子中的抗肿瘤成分可以辅助治疗肿瘤, 减轻放化疗的副作用。
调节免疫功能
五味子

五味子概述五味子,俗称山花椒、秤砣子、药五味子、面藤、五梅子等,唐等《新修本草》载“五味皮肉甘酸,核中辛苦,都有咸味”,故有五味子之名。
古医书称它荎蕏、玄及、会及,最早列于神农本草经上品,中药功效在于滋补强壮之力,药用价值极高。
五味子是多年生落叶藤本,植株可供观赏。
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习称“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珍曾谓:“五味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人滋补药必用北产者良”。
中国药典2000年版将五味子和南五味子分别收载为两个品种。
五味子只特指北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而南五味子特指华中五味子的干燥成熟果实。
别名资料【别名】玄及,会及,五梅子,山花椒,壮味,五味,南五味子,南五味,北五味子,北五味,华中五味子,面藤子,血藤子。
【商品名】北五味子,又名辽五味子,辽五味,北五味。
为北五味子的成熟果实。
主产于黑龙江、辽宁、吉林、河北等地。
为传统正品,品质优良。
南五味子:又名南五味、山五味子、西五味、西五味子、川五味、川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红铃子。
为植物南五味子的成熟果实。
主产于山西、陕西、云南、四川等地。
为五味子副品,品质较次。
均以粒大肉厚、色紫红、有油性者为佳。
【处方名】五味,五味子,辽五味,北五味子,北五味,辽五味子等。
药物学性质【性味归经】:温;酸、甘;归肺、心、肾经【化学成分】五味子素、去氧五味子素、新一味子素、五味子醇、五味子酯、A、B、C、D、E、F、G、H、J、K1、K2、K3、L1、L2、M1、M2、N2,O,R等。
【炮制】筛净灰屑,除去杂质,置蒸笼内蒸透,取出晒干。
酒五味子:取拣净的五味子,加黄酒拌匀,置罐内,密闭,隔水蒸之,待酒吸尽,取出,晒干。
此外尚有用蜜蒸、醋蒸者,方法与酒蒸同(五味子每100斤用黄酒20斤,或用蜂蜜30斤,或用米醋15斤)。
《雷公炮炙论》:"凡用(五味子)以铜刀劈作两片,用蜜浸蒸,从巳至申,却以浆浸二宿,焙干用。
"【功能与主治】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五味子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五味子的商品规格等级。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地区五味子在生产、流通及使用过程中所涉及的商品规格等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GB/T 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SB/T 11094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SB/T 11095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令第32号)
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某些术语和定义。
五味子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
本标准所规定五味子为木兰科植物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 (Turcz.) Baill.的干燥成熟果实。
习称“北五味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摘,晒干或蒸后晒干,除去果梗和杂质。
五味子规格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 specification
五味子药材在流通过程中用于区分不同交易品类的依据。
五味子等级Schisandrae Chinensis Fructus grade
在五味子药材各规格下,用于区分五味子品质的依据。
道地药材北五味子Dao-di Herbs beiwuweizi
指主产于东北地区的五味子。
4 规格等级
表1五味子商品规格等级划分表
规格
等
级
性状描述
共同点区别点
果实
一
等
干货。
呈不规则球形或椭圆形。
皱缩,内有肾形种子1~2粒。
果肉味酸,种子有香气,味辛微苦。
无枝梗、杂质、虫蛀、霉变。
表面红色、暗红色或紫红色,质柔润。
干瘪粒不超过2%。
二等
表面黑红,干瘪粒不超过20%。
图1 五味子一等品 图2 五味子二等品
5 要求
应符合《中药材商品规格等级通则》中第7章项下相关规定。
附录 A
(资料性附录)
历史沿革
五味子最早载于战国末年《尔雅》,称为“菋,荎藸”,郭璞注“五味也,蔓生,子丛在茎头,药草也”。
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已有2000年的药用历史。
南北朝梁代《本草经集注》中曰:“今第一出高丽(今属朝鲜),多肉而酸甜。
次出青州(今山东潍坊等地),冀州(今河北衡水),味过酸,具核并似猪肾。
又有建平者(今辽宁省西北部),少肉,核形不相似,味苦,亦良”。
明代《品汇精要》:【地】(图经曰)生齐山山谷及代郡,今河东、陕西州郡,秦州、虢州、杭、越间亦有。
(唐本注云)蒲州、蓝田山中,河中府。
(陶隐居云)青州、冀州。
【道地】高丽、建平者佳。
明代《药性粗评》:出高丽并青、冀、关、陕诸州郡,南方坂岸亦有之,不如北地甘多,故以北为胜。
明代《本草蒙筌》:南北各有所长,藏留切勿相混。
风寒咳嗽南五味为奇,虚损劳伤北五味最妙。
据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五味子今有南北之分,南产者色红,北产者色黑,入滋补药必用北产者乃良”。
明代《本草原始》:辽五味子鲜红色,久黑色,俱多膏,润泽。
南五味子新紫色,久亦黑,但少膏,干燥。
子比蔓荆子而大,北者润泽,南者干枯,凡用以北为胜。
明代《医宗必读》:辽东肥润者佳。
民国《药物出产辨》:五味子,产奉天、吉林两省为最,由烟台牛庄帮运来。
2015年版《中国药典》,鉴于北五味子与南五味子这两种生药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差异,将五味子和华中五味子的成熟干燥果实分别收载为五味子和南五味子。
综上,历代对于五味子的规格等级划分强调产地质量,以北五味子为佳,通过提取其传统经验鉴别表观指标和品质相关联的现代鉴别量化指标,建立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