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法律在我们身边》知识点汇总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法律在我们身边》知识点汇总(人教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法律在我们身边》知识点汇总(人教版)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1.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又对生活加以规范和调整。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4.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5.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6.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7.为什么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⑴我们在生活中形成的各种社会关系,以及由此产生的矛盾和纠纷,不仅需要依靠道德、亲情、友情来协调,而且需要法律来调整。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⑵作为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⑶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法律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知识点大汇总第2课时法律保障生活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经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制定和认可,是国家创制法律的两种基本形式。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这是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4.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5.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6.在生活中,我们既受到法律的约束,又受到法律的保护。
7.如何理解我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①在法治社会里,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②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第9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教学设计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一、教材分析《生活需要法律》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9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的第一框内容。
本单元从学校生活领域过渡到社会生活领域,着力体现学生生命成长的连续性与教育内容的衔接,而本框作为本单元的第1课,其地位不言而喻。
本框从生活需要法律、法律嵌入生活、法律相伴人的一生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本框简要介绍法治的发展进程,引导学生了解法治的含义和意义,知道法治建设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二、学情分析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高度重视培养和提高青少年的法律素质。
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重要部署,对法治宣传教育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作为七年级的学生,由于他们的生理、心理发育还不成熟,思维水平和社会经验有限,他们对法律的认识比较片面,因此,此时有必要帮助学生了解法律的相关知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提升法律素养,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三、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初步树立尊重法律、敬畏法律、遵守法律的意识。
2.能力目标初步形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初步养成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化的进程。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初步树立法律意意识。
2.教学难点了解法律的产生。
五、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观看视频,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师:首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
教师播放视频《从出生到长大》。
过渡:这是我们从出生到长大的一段过程,在视频中,我们经历了哪些生活场景?你知道这些生活场景和哪部法律有关吗?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小结:从我们呱呱坠地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到我们上学的时候,又会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保护……的确,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生活需要法律,离不开法律的保护。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框生活需要法律课件(部编人教版)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一框 生活需要法律
1.知道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了解法律的起源 和本质。 2.理解生活需要法律,理解法治的地位和意义。 3.认识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树立法律意识。
板块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身边的法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时
大家谈
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 政府: 法院: 社会成员: ……
总结:
法治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 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 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法治中国在路上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全面依法治国”的 决定,并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 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之一。
有发生 。
维护民众“舌尖上的安全”,我国《食品安全法》作 了新的修订,明确规定:国家对食品添加剂生产实行 许可制度;禁止将剧毒、高毒农药用于蔬菜、瓜果、 茶叶和中草药材等国家规定 的农作物中;婴儿乳粉配方 必须注册;只要有危险食品 就得召回等。
小组交流
1.你认为新食品安全法的实施会给生活带来哪些 影响?
下列属于法律在社会生活中起的作用的是( D )
①维护社会稳定,保证国家长治久安 ②规范社会成员行为 ③维护公民合法权益,依法惩治违法犯罪 ④法律无所不能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3.法治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框架,大到国家的政体, 小到个人的言行,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综合运行。一 个国家,如果离开法律,政府、社会、企业的运转, 就会出现混乱状态,如果不以法律来规范人们的言行, 就会乱套。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必须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1)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什么? (2)为什么大到国家的政体,小到个人的言行, 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下综合运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是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的一节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作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法律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法律常识,但对于法律的具体内容和作用还不够深入理解。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一些法律现象,但对于法律的重要性可能没有充分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体验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知道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遵守法律的意识,增强学生的法律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验法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案例材料、讨论题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2.案例分析:给学生提供一些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法律的作用,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中体验法律的重要性。
3.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与法律相关的问题,共同探讨如何运用法律解决问题。
4.总结提升:引导学生总结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和重要性,强调遵守法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法律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护公民权益的作用,提醒学生遵守法律。
生活需要法律-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
课标要求 核心要点
初步认识法治的内涵,理解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的表现;法治的价值
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了解法律对个 素养目标
人生活、社会秩序和国家发展的作用,理解法治的本质及特征
★1.为什么说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法律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 又对生活加以__规__范____和__调__整____。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影响社会的方方面 面。法律通过调整__社__会__关__系____,不仅__服__务____于人们当下的生活,而 且__指__导____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我们一生都享有法 律规定的__各__项__权__利___,同时必须履行法律规定的__各__项__义__务___。法律规 定的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了__自__由__生__存____和__发__展____的空间。
7.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制定五四宪法到颁布土地改革法;从改革开
放以来通过八二宪法到强调“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
法”;从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到明确“更加注重
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各个时期,我们党
都高度重视法治。这是因为法治( A )
①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②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③是治国
理政的基本方式 ④靠人们自觉自愿遵守法律来实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法律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法治是人类社 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走进法治天地,让我们用心体会法治的意 义和价值。
(部编版)七年级道法下册第四单元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生活需要法律教学设计

学生根据自 己的真实想法回 答问题。
通过图片,帮 助学生理清法治社 会的演变过程。
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情景四】历史的长河流淌到了现代社会,现
代国家用法治替代了绵延千年的人治。
-4-
2.提问:通过刚刚同学们的演绎,结合课前预
五、教学过程(说明教学的环节、具体的师生活动及其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新课
自由发言
设计意图 让学生记住法
-2-
你知道 12 月 4 日是什么日子吗?
制宣传日(宪法
国家为何设立此日?
日),感受法律的重
环节一:法律——相伴一生
要性。
1.活动一:探寻身边的法律
(1)一起探寻身边的法律,你知道哪些法律名称?
老年
用,与我们相伴一
告别人世
生。
-3-
教师过渡:正是权利和义务为我们每个人提供
了自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而在着背后的法律早已
深深嵌入我们的生活,不仅服务于当前,而且指导
着未来,如影随形,相伴一生。
3.教师小结:蓦然回首,“法律”就在灯火阑珊
处。
环节二:法治——漫长进程
1.情景演绎:法治的脚步
【情景一】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用习惯来
个人相伴一生。第二目“法治的脚步”主要表达四层意思。其一,法律产生以前,人类用习
惯来约束自己的行为。其二,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
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其三,法治是人们共同的
生活方式,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四,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9课《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课件

环节二: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我们一生都享有法律规 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履 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环节三:法治的脚步
课前作业
查一查我国封建社 会的一些具有代表意义 的法律,了解一下这些 法律的作用。
环节三:法治的脚步
《大明律》是中国明朝法令条例, 由开国皇帝朱元璋总结历代法律施行的 经验和教训而详细制定而成。其目的是 通过律令的教育和宣传,使广大人民服 从封建统治。
环节二: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学生自觉道路交通安全法!
环节二: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经营者自觉履行依法纳税的 义务!
环节二: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法律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之中, 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作为社会关系 的调节器,法律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 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环节二: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环节四:课堂小结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 法律的保护下,我们每个人才平安幸 福;在法律的守卫下,我们国家才繁 荣富强!
谢谢大家!
环节二: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把下列内容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
5.年满十八周岁,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6.年满十八周岁,我必须接受祖国的挑选, 依法服兵役。
7.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等权利。
8.父母年纪大了,我必须赡养和扶助父 母。
E.劳动法
F.宪法、选举法 G.婚姻法、老年人权 益 保障法
H.宪法、兵役法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了我国现行宪法。
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件-第九课 法律在我们身边第1课时 生活需要法律·2020统编版

新课探究
探究点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说一说下列漫画都涉及到哪些法律?
刑法
未成年人保护法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反家庭暴力法
除了上述法律以外,你还能再列举一些与我们 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吗?
•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 •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 •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 我国已制定有现行有效法律242部。
五、小结知识 ,升华情感
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的情感得到内化,行为得到认同,这就将指导其以后的行为。但在交流中,部分学生的认识就会产生模糊 的现象,学生必定还是处在思想不健全的时候,他们在讨论的过程中觉得这个同学说的正确,那个学生也说的有理,最后分辨不出哪种 做法是最好的。这就要求教师应把学生的各种认识简单点评一下,做个正面引导。这个时候也可以采取让学生以“读”明理,以“说” 激情,只要教师稍加带动,正确的想法就会在学生心目中定根,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6年10月17日,法院以受贿罪、巨额财产来源 不明罪判处魏鹏远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治权 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学习目标
1.知道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通过对生活与法律关系的学习,能够体会法律在
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通过对法治的学习和思考, 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归纳能力。
A.法律伴随着人生整个历程 B.只有执法人员的生活离不开法 C.学生在校读书,与法律无关 D.人走上社会后才离不开法
2.从2016年起,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法律在我们身边
第1课时生活需要法律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习法律知识的兴趣。
学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初步树立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
【能力目标】
初步养成自觉按照法律要求规范自己行为的能力。
初步培养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认识法治建设进程的能力。
【知识目标】
知道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了解法律的产生和法治的意义。
知道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法治的意义。
【教学难点】
法律的产生和本质。
我国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阅读材料,思考:
材料一2018年6月25日,新华社记者从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获悉,去年“6·26”以来,四川法院一审共受理毒品案件10059件,审结9054件。
材料二2018年7月2日,小海在宁波某面馆吃面时,发现碗中有一根比面条还要长的头发,便找来服务员询问。
出乎意料的是,服务员态度很嚣张,不仅没有道歉,反而说:“有根头发很正常嘛!我给你换一碗?”在小海拒绝换一碗的提议后,服务员表示:“你爱怎么样就怎么样吧。
”气不过的小海遂拨打了消费者维权热线申请调解,要求“退一赔三”,但被餐馆拒绝,最终小海通过法律途径成功解决此事。
上述材料表明了法律怎样保护我们的生活?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
提示:法律为我们的成长营造良好的环境。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教师过渡:法律是治理国家的重器,为我们的成长提供文明有序、和谐自由的空间,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本课时,就让我们共同来探讨法律与生活的关系这个话题。
【新课讲授】
一、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1.小组讨论
(1)以你的一天为例,会涉及哪些法律?
提示:
我的一天涉及的法律
早晨上学之前在家受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
(2)如果没有这些法律,我们的生活会怎样?
提示:如果没有这些法律,大家就不可能自觉履行义务,我们的相关权利就得不到保护,社会治理就会杂乱不堪。
(3)你能从上述讨论中获得哪些结论?
提示: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需要靠法律来调整。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阅读教材P85“探究与分享”,思考:
(1)上述行为都是自觉的吗?
提示:是的,他们都按照法律的要求去做,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2)有人认为,只要不违法犯罪,不惹上官司,法律就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你赞成这一观点吗?
提示:不赞成。
法律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
法律不仅与我们现在,而且与我们今后都有一定的联系。
3.阅读教材P86“探究与分享”,思考:
(1)把下列内容与对应的法律连接起来。
提示:1—D,2—E,3—H,4—F,5—B,6—G,7—A,8—C。
(2)说说上述内容中哪些是我们的权利,哪些是我们的义务。
提示:①权利:1、2、3、4、5、7。
②义务:6、8。
二、法治的脚步
1.阅读教材P87“相关链接”,思考:
(1)原始社会没有法律,人类靠什么调节人际关系和自己的行为?
提示:风俗习惯。
(2)法律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
提示:国家产生之后,统治阶级开始有意识地创制法律。
(3)创制法律的目的是什么?
提示:统治国家、管理社会。
2.阅读教材P87“探究与分享”,思考:
(1)法律产生之后,人类走上依法治国的道路了吗?为什么?
提示:没有。
因为在古代实行的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古代统治阶级的话就是法律。
(2)法治强调的是自由、平等、公平、正义。
你期待的法治国家是什么样的?
提示:政府清正廉洁,依法行政;法院公平公正;社会成员尊法学法守法用法,自觉遵守法律规定,自觉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依法维护国家利益。
3.欣赏视频《回眸新中国法治历程》,思考:
(1)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历程中有哪些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提示:①1954年9月20日,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②1982年12月4日,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了我国现行
宪法。
③1999年,我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④2010年底,我国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⑤2014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更加清晰地描绘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宏伟蓝图。
⑥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把坚持全面依法治国确定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2)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是什么?
提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3)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总目标有什么重要意义?
提示: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板书设计】
生活需
要法律{
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法律就在我们身边
法律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法律与我们相伴一生法治的脚步{法律的产生及本质
法治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教学反思◇
本课时从学生生活的实际出发,创设充满矛盾冲突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质疑中思辨,从而深刻理解法律产生的过程,理解法律的本质,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依法维权、自觉履行法律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