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第四课建设法治中国ppt教学课件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状元成才路
3.什么是法治政府?怎样建设法治政府?
(1)法治政府就是按照法治原则运作 的政府,政府的各项权力都应该在法治轨道 上运行。
(2)建设法治政府,必须依法行政, 防范行政权力的滥用,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
合法权益,提高政府公信力,从而推进民主
状元成才路
法治建设进程。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第2课时 凝聚法治共识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目标导航
1. 知道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认识到 政府必须依法行政;知道建设法治政府的途 径。 2. 认识到全体社会成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 内行使权利、履行义务;树立遵纪守法光荣 的观念;正确处理好德治与法治的关系。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法的榜样,带动其他公民,共同守法。
(4)厉行法治,需要加强法治宣传,
弘扬法治精神,共同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 境,在全社会鲜明地树立起“遵纪守法光荣、
违法乱纪可耻”的法治文化导向,实现社会
的有序、公平、正义。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探究与分享
教材55页
老杨的故事对我们做守法公民、共同营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状元成才路
2.追求并奉行法治的要求
(1)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应
当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
映社会的发展规律,程序正当,符合公平
正义要求,维护个人的基本权利,促进人
状元成才路
与社会的共同发展,最大程度地维护社会
状元成才路
秩序、增进人民福祉。
状元成才路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精品全册教学课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精品全册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与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含义及关系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2. 国家机构与国家制度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能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 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原则我国的法律体系及其作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与国家制度、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具备维护自身权益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使其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国家机构与国家制度,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具备法治意识,认识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思考,引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挂图、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 板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与国家制度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列举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能。
(3)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认识。
2. 答案:(1)权利与义务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它们分别具有立法、行政、审判、检察等职能。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下第四课《与世界共发展》(精品课件65页)

一、新的发展契机
一、新的发展契机
一、新的发展契机
结合图表,分析我国已经具备了哪些更好的发展条件。
我国2017-2021年全国普通本专科毕业生数、全国发 明专利申请授权数、全国高速等级路公路里程等数据逐年 递增,国家财政收入突破20万亿元,表明我国已在资金、 人才、技术、基础设施等领域具备良好的积累,为推动中 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济发展、素质提高
劳动力成本高(工资高)
外资迁走
你如何看待这种变化? 转型升级
一、新的发展契机
探究感悟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段话给了你什么样的感受?
从国际方面看:①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越来越强劲,为我国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②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经济合作、全球治理 等多个领域发挥的引领作用越来越大。
一、新的发展契机
61个国家和地区的1955家企业、 2800多个海内外品牌参展,超4万 名境内外采购商和专业观众云集, 622件新品首发首秀……
这十年,外资工厂从中国撤离已经变成了一种非常显著的现象。目前,中国 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已趋近美国。不仅人均工资水平年涨幅位列全球第一,东南 沿海地区的人均工资水平更是远超东南亚国家,人均成本是柬埔寨的4.3倍,越 南的2.7倍,印度的2倍,印尼的1.8倍。
人力的低成本优势一直是中国制造在全球竞争中获胜的关键因素之一,然而 这项优势正在慢慢丧失。
3.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在 经济合作 、 全球治理 等多个领域发挥的 _引__领___作用越来越大。
4.许多国家为谋求 经济的稳定与增长 ,需要与中国开展深入合作,这使中国在 国际合作各个领域获得更大 发展空间 ,更加有所作为。
人教部编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坚持改革开放(共19张PPT)教育课件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对我国的改革 开放有了哪些更深入的认识?
•改革开放四十年创造中国奇迹、显示中国力量、揭示中 国发展道路; •改革开放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改革开放的顺利进行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中共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强国富民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改革开放
标志
一、改革开放促发展
1.促成改革开放的历史因素(缘由)
⑴近代以来,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封建统 治的腐败等原因,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 的苦难。强国富民成为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 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
⑵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新 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彻 底结束……饱经苦难的中国人民终于站起 来 了。 ⑶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完成社会主 义革命,确立……为中国富强发展、人民生活 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⑷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 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实现了中国人民从 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图片解读
1978年11月24日,小岗村18户农民以敢为天下先 的胆识,按下了18个手印,搞起生产责任制,揭开了 中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也许是历史的巧合——就在这 些农民按下手印的不久,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 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在关系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严 峻历史关头,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最高层的政治家 和最底层的农民们,共同翻开了历史新的一页。小岗 村从而成为中国农村改革的发源地。
十一届三中全会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坚 持 改 革
促发展 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 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综合国力方面
开 放
改革开放 的巨大成就
人民生活方面
中国腾飞
国际影响方面
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6课第一框 正视发展挑战教学课件(2023秋)

新课讲解
基本特点:①人口基数大
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比例图
新课讲解
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我国人口的基本特点:②人口素质偏低
新课讲解
国家统计局:中国人口出生率和增长率跌至半世纪以来新低
思考:上图反映了我国人口现状的新特点是什么?
①总人口增速趋缓
新课讲解
时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新课讲解
探究与分享 1.从上述材料中,你能看出我国近年来劳动力人口状况发生 了怎样的变化?
我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老年抚养比总体呈上升趋势,人口 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
新课讲解
2.结合生活事例,说一说劳动力人口状况的变化对我国经济 社会发展有什么影响。
①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减少将引发劳动力成本提高的问题,造成劳动力 资源短缺,不利于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②劳动力人口数量的减 少会倒逼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促使企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让企 业从依靠大量人力投入转向依靠科技创新、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 来。③可能引发养老、医疗等一系列社会问题,不利于社会安定、和 谐。(具体事例结合自身生活实际陈述即可)
新课讲解
2.自然资源的作用
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 质基础。
新课讲解
讨论探究:表格反映我国怎样的资源形势?原因?危害?
资源名称 土地面积 矿产资源 耕地面积 河流年径流量
森林面积
占世界总量排名 第三 第三 第四 第六
占世界人均占有量的比例 1/3 3/5 1/3 1/4
新课讲解
思考:面对我国人口现状,会给我国带来什么危害?
人口过多直 接影响我国 经济的发展 和人民生活 水平的提高
九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课第一框课件

希望
社会主义 民主真正 确立
社会主义 民主的不 懈探索
笔记整理二
2.我国民主的发展历程?P31-33
①1840年以来的近代中国抗击侵略反对专制,救亡图存,争取 民族独立、伸张人民权利成为当时中国人民的最强心声。P31 ②1949年,新中国成立,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 民主的伟大飞跃。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人民民主的胜利。P32
学习任务三
广州市一大桥通车,一间破旧的房屋涉拆迁工程,因未能 与业主达成补偿协议,施工方专门绕过该房屋搭桥。
有不少网友认为,该拆迁户自私自利,目的在于高额拆迁 款,有损市容市貌,应该强拆。也有网友认为,房子没有被 强拆,是法治和文明的进步,你怎么看?
学习任务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宪 法 是 国 家 的 根 本 大 法 。 我 国 曾 于 1954 年 、 1975 年 、 1978年和1982年通过四个宪法。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 于当年12月4日正式实施,并前后经历5次修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民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主 制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笔记整理四
4.为什么说我国的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
从本质特征上看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 本质特征
从民主特点上看
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是维护人民根本利益 的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笔记整理四
学习任务四
制度保障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一项独具中国特色的实现 民族平等、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利的基本政治制度。 ④实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发展基层民主,是社会主 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基础。
学习任务四
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全册课件(人教部编版)

2.世界多极化带来的影响 世界多极化使多种国际力量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在这种情况下,任 何国家都难以单独主宰世界事务。这有利于各国通过协商解决各种问题, 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
第一单元 第一课同住地球村
第一框开放互动的世界
探究一 共同的家园
1.看看人类共同的家园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走进校园,开始集体生活;我们走进社 区,参与社会公共生活;我们放眼全国,看到了祖国日新月异 的变化。今天,我们把目光投向广阔的世界,看看人类共同的 家园。
2.当今世界的特点 (1)这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国家间相互开放的程度不断加深, 在政治、经济、文化各领域的开放范围也在不断扩展。封锁、 孤立、以邻为壑的现象尽管仍然存在,但已不是主流。
3.对待多元文化的态度 (1)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独特的,都有其存在的价值,都 有值得尊重的经验和智慧。不同文化间的碰撞呼唤人们正确 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 的理解和包容。 (2)面对多样的文化,各国应当用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学 习和借鉴优秀外来文化,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 流。
(2)商品贸易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也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表 现。一方面,生产者可以借助各种手段和渠道把商品销售到世 界各地,在更广阔的空间进行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消费者可 以买到来自世界各地的物美价廉、品种丰富的商品。 3.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①经济全球化促进商品、资本和劳动力在全 球流动,有利于在世界范围内配置资源,促进资源利用更加合 理有效。同时,经济全球化也使各国经济相互联系、相互依赖 的程度不断加深。②经济全球化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会。
人教版九年级道德和法治下册第五课第2框少年当自强18张课件

1、为什么说少年强、中国强?
后取先秘了历“密留尽两参美艰弹加研辛元抗究,勋爱日 生 启”国聚 。 程邓会 并 奔吃稼执。 用 向苦先着不 新1耐在7追到 中岁劳上求三 国那中、的年年学怀的他时抱时考,。间入深学,1了受9勤钻、5获西爱8奋研刻年得南国好苦秋了联救,博合亡邓士大运稼学学动先位物的业告,理影爱、奉别1系响9岗无献了5。,0敬私妻年1在9子84月北7和年,平两,邓沦个他稼陷孩考 子,秘密主持原子弹的研制工作。1964年10月16日,中国自行研制的第一颗原 子61弹岁爆时炸,成邓功稼先! 1罹96惠7年重6病月回17到爱日了国,北、中京敬国。业第在一病颗床氢上弹,爆他炸对成看功望! 他的人说得最多的 话就是:“你们快去工作吧,别让那些国家把我们中国落得太远了。”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 走向未来的少年
第五课 少年的担当
第二框 少年当自强
《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走向未来的少五课
学习内容
1、为什么说少年强、中国强? 2、 青少年要为建设祖国做好哪些准备? 3、 青少年为什么要有情怀与抱负? 4、 青少年应拥有怎样的情怀与抱负?
学习内容1、为什么说少年强中国?2青要建设祖
4、青少年应拥有怎样的情怀与抱负?(1)对国家:要培养
4、青少年应拥有怎样的情怀与抱负?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将来,如果让你和这些中国青年 一样,有机会参与某国际大会并 发挥作用,从现在起,你要做哪 些方面的准备?
(2)对世界:青少年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关切世界局势。走 向世界的中国青少年需要了解人类文明进程努,力积学极习关科学切文人化类知问识、礼仪,培养创 题提的和高环世我境界 们 中局 的 提势 影 高, 响 改掌 。 变握 要 世相 有 界应 忧 的的患素知意质识识和,、能在居力与安。世思界危新 提 关 化各,和 升 切 及国在实 自 人 中青世践 己 类 国少界能 的 问 的力 英 题 发年复; 语 和 展交杂水 世 现流多平 界 状中变; 局 ;势,中华传统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改革创新的推动中国趋向富强
2016年,中国提出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2013年德国提出“工业4.0”战略;2014年,印度提出 把印度制造变成新的“全球制造中心”,2016年韩国提 出九大国家战略项目。材料表明:( )
A A、创新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B、我国科技创新世界排名第一,韩国第三 C、我国经济发展依靠许多外国的科学技术 D、创新发展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国运所系
A
B. 只要有专家指导,科技创新就能取得新的突破
C. 任何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合作,合作一定能成就事业
D. 只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奋斗目标就能变成现实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正在孕育兴起,我们要
D 想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必须( ) 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让创新引领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 ③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④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A 的东西;第三,改变。由此可见创新( ) ①能给我们带来惊喜 ②能让我们获得成就感 ③能让我们的生命充满活力 ④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B 右边漫画说明:(
)
A.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B.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
C.回顾人类文明史,创新始终贯穿其间
网约车技术引进我国之后,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
据统计,现在每天有1400多万人通过手机约车,享受着出行的
D 廉价与便捷。对“网约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科技深刻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②网约车既能让人们利用自己的资源满足社会的需要,也
能给自己创造经济价值
③更多地引进科技就能使我国为科技强国
④创新是时代的召唤
④它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和集体的创造活动。
新
①个人
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我们获得成就感。创新改变我 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让我们勇敢面对挑战,激发
潜能,超越自我。
作用
知识的创新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
②社会 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
动社会进步。
③生活 我们的生活将因创新变得更加便捷、舒适和丰富
思考分享:上述材料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进
强
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 展战略的重心
唯创新 者
胜
改革与创新的关系:
①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 ②国家用国家用改革之手激活创新引擎 ③改革创新推动中国走向富强。
课堂练习
创新是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的一种概念 化过程。其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 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一国 两制等。
制度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请你谈谈“新四大发明”有什么影响?
2019年8月9日,是中 国工程院院士、著名杂交水 稻专家袁隆平90岁生日。
“禾下乘凉梦”与“杂 交水稻覆盖全球梦”,袁隆 平院士的这两个梦想广为天 下知。这个与水稻种植较劲 一辈子的老人,曾自喻像贪 财的人:“百万富翁想千万, 千万富翁想亿,我贪产量, 到了700公斤,我贪800公 斤……1000公斤到1100公 斤,最后1200公斤,18吨, 不满足,因为这是一个有意 义的事情。”
课前热身
改生 变活 着处 我处 们有 对创 生新 活 的 惯 常 看 法
第二课 创新驱动发展
学习目标 1.了解创新的表现,掌握创新的作用。 2.掌握创新引擎作用的体现。
生活处处有创新
①它不只是从无到有的创造发明,还可以是对已有成的改进和完善;
创 表现:②它不局限于科技领域,还渗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 ③它不只是灵光乍现的顿悟,更需要年复一年的积累;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只有科技领域的创新才是真正意义的创新。( × )
2.创新不仅是个人的创意行为,也是团队、集体的创造活
动。( √ ) 3.创新改变我们的生活,创新引领未来发展。( √ )
4.三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贡献,充分证明了创新是社会进
步的灵魂,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 )
多彩。
课堂导学
材料一:“黑洞是时空曲率大到光都无法从其事件 视界逃脱的天体”。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自十八大以来提出了系列新名 词:中国梦;雄安新区;一带一路;数字丝绸之路; 海绵城市; “万企帮万村”行动……这些新名词在不 同的领域产生了系列的思想体系和具体做法。
知识的创新提供新思想和方法
材料三:良好的制度环境本身也 是创新的产物。谈谈中国共产党领 导中国人民,进行了哪些制度创新?
中国经济网长沙2017年10月16日讯 湖南省长沙县
金井镇,站在2米多的“巨型稻”前,1米7左右的“杂交水
稻之父”袁隆平看起来有些“娇小”。“我做过一个梦,
梦中大家一起在稻田里散步,在水稻下面乘凉。袁隆平院
士和他的科研团队,在人类反饥饿史的战役中,又赢了漂
亮的一仗。这一事实再次证明 ( ) A. 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
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
人 类 文 明 史 , 就 是 一 部 创 新 史
活动二:创新知多少
请列举一些我国古代的科技发明?
在美国,推动高校师生创业创新,成为有效地服务国家创 新发展战略的重点之一。英国政府近20年来不断加大投入,深 化改革,在各个层次推动创业,鼓励创新。为鼓励创新创业, 日本政府修改了“商法”,制定了鼓励民众自己创业的新政策, 为其创业提供各种方便。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城市被称为“创新 创业之都”。新加坡创业者最低只需要1新元(约合人民币4.6 元)的注册资本就可以开公司,德国政府和金融研究机构培养 学生的创业意识。法国鼓励公民进行创业……
①创新是推动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重要力量。
②创新已经成为世界主要国家发展战略的重心。
体现 ③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
创
的全面创新,让创新成为发展的第一动力,是适应和
新
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现实需要。
引
④我国改革开放的事业进入攻坚克难的关键时期,
擎
更加呼唤改革创新的精神。
地位: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
5.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以全面改革为核心的全面
创新。( × )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