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文写作格式要求及常见错误.docx
关于公文格式的常见错误_公文写作范文_

关于公文格式的常见错误作为文秘的你,是不是偶尔会范点小错误呢?下面小编将为你收集整理一些常见错误,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公文格式的错误一涉密公文不标份号或标注不当份号是公文印制份数的顺序号,编号的目的是为了准确掌握公文的印制份数以及分发范围、对象,当文件需要收回保管或者销毁的时候,可以对照份号掌握是否有遗漏和丢失,发文机关可以根据份号掌握公文的去向。
当前存在问题:一是涉密公文不标注份号。
以前行政机关公文秘密级可以不标,按新国家标准要求都必须标注。
为了发放方便,也可对不带密级的公文编制份号。
二是份号标注不正确。
新标准要求一般用六位3号阿拉伯数字,编虚位补齐,比如“000369”。
但有的机关仍不按规定位数标注。
另外,在党内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备案过程中,有的机关将涉密文件下发时编号,报备时却不予编号,这也是不符合规定的。
二发文机关标志使用不当发文机关标志,是文件首页上红色的制发机关名称,可以说是公文的“脸面”。
当前有以下使用错误:一是发文机关标志大小失当。
发文机关标志的字形大小应该恰当美观,不应过大或过小。
二是发文机关标志不正确。
正确的有两种:一种是由发文机关名称加“文件”二字组成,一种是单独使用发文机关名称。
这个名称应该是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当前,有的机关名称全称和简称并用,有的机关仍使用发文机关名称加文种“(××)”的形式,均不规范。
三是联合行文时格式不当。
有的“文件”二字没有“以联署发文机关名称为准上下居中排布”。
三发文字号标注不规范发文字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发文顺序号组成。
当前使用错误的情况主要有三种:一是符号错用情况突出。
年份本应该用六角括号括起,比如,豫办〔20xx〕3号,但六角括号经常被错用为“[ ]”。
二是发文机关代字使用混乱。
机关代字存在重复现象,如果地名的第一个字相同,其文件代字有可能也相同,比如,河南省新郑市委和武汉市新洲区委都在使用“新发、新办”。
有的机关代字过长,甚至用了七八个字;有的代字容易造成误解,比如,“精神办”,等等。
公文写作格式要求及常见错误

公文写作格式要求及常见错误公文写作是一种正式的文体,其格式要求相对固定,主要包括:标题、发文单位、发文日期、题目、正文、落款、署名等部分。
以下是公文写作中常见的错误和注意事项。
首先,标题应简明扼要,能准确概括文意。
通常使用四个字或八个字为宜,避免过长或过短,避免使用口语化或幽默诙谐的表达方式。
其次,发文单位应准确无误地署名。
在署名中,发文单位的名称应完整、规范,并注明具体部门。
同时,要注意统一使用全称或名称的缩写,避免使用不规范的简称。
发文日期是公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使用标准的日期格式,包括年、月、日,并注意格式的一致性。
例如:2024年6月20日。
题目是公文重要的内容,应准确、明确地概括公文的内容及目的。
避免使用模糊或泛泛的词语,要注意简明扼要,并突出重点。
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应写明事由、情况、要求等内容。
在写正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使用规范的语言,避免错别字、错别词和语法错误。
公文要求语言准确、简练、正式,避免使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2.逻辑清晰,结构完整。
正文应按照逻辑顺序组织,从重要到次要进行排列,使读者能够快速理解。
3.内容具体明确。
在描述事由、情况、要求时,应使用具体的数据和事实,避免模糊、含糊不清的表达。
落款是公文中最后的部分,主要包括落款日期和签名。
在落款日期中,要使用标准的日期格式,并注意统一、签名时,应写明职务、姓名,并使用全称或常用简称。
最后,应注意一些常见的错误和注意事项:1.语言不规范:使用不正式、口语化的词汇和句子,容易破坏公文的正式性。
2.使用大量的修辞手法:公文强调简练、准确的语言,不适合大量使用修辞手法,如夸张、比喻等。
3.不具体不明确:在描述事由、要求时,应使用具体的语言,避免模糊不清或含糊其辞。
4.措辞不当:要避免使用过于严厉或过于客气的措辞,要注意礼貌和得体。
5.格式错误:公文的格式要求相对固定,要注意标题、发文单位、发文日期、题目、正文、落款、署名等部分的格式准确无误。
公文写作中应该注意哪些格式规范和常见错误

公文写作中应该注意哪些格式规范和常见错误公文作为一种具有特定格式和规范的书面语言形式,在各类组织和机构中发挥着重要的沟通和管理作用。
无论是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还是社会团体,正确规范的公文写作都是十分必要的。
然而,在实际的公文写作过程中,人们常常会出现一些格式规范方面的问题以及常见的错误。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一下公文写作中应该注意的格式规范和常见错误。
一、公文格式规范1、标题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
一般由发文机关名称、事由和文种组成。
例如,“XX 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
标题要居中排列,字体通常比正文略大,加粗显示。
2、文号文号由发文机关代字、年份和发文顺序号组成。
例如,“国发〔2023〕1 号”。
文号一般位于标题的正下方,居中排列。
3、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指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统称。
主送机关的名称要顶格写在正文之前。
4、正文正文是公文的核心部分,要求条理清晰、语言准确、简洁明了。
每段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使用要规范。
5、附件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发文机关署名之前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
附件的名称应当与附件内容一致。
6、发文机关署名发文机关署名应当使用全称或者规范化简称。
7、成文日期成文日期一般以领导人签发的日期为准,联合行文以最后签发机关领导人的签发日期为准。
成文日期要用阿拉伯数字将年、月、日标全,年份应标全称,月、日不编虚位。
8、印章公文中有发文机关署名的,应当加盖发文机关印章,并与署名机关相符。
印章要端正、清晰地盖在成文日期的上方。
二、常见错误1、文种使用不当文种是公文的类别标志,不同的文种有不同的适用范围和行文要求。
例如,“请示”和“报告”就容易被混淆。
“请示”是向上级请求指示、批准,需要上级给予明确答复;而“报告”只是向上级汇报工作、反映情况等,不需要上级答复。
2、语言表达不准确公文语言要求准确、严谨、简洁,但有些人在写作时会使用模糊不清、含混的词语,或者表述啰嗦、冗长,导致意思表达不清晰。
公文写作中应注意哪些常见错误

公文写作中应注意哪些常见错误公文是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在处理公务活动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文书,是传达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发布法规和规章、指导和商洽工作、请示和答复问题、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
公文写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工作的效率和效果,也反映了一个单位的工作水平和形象。
然而,在公文写作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错误,影响了公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公文写作中应注意的常见错误。
一、格式错误1、标题公文标题应当准确、简要地概括公文的主要内容。
常见的错误有:标题不完整,缺少发文机关、事由或文种;标题表述不清,让人难以理解公文的主题;标题冗长,过于繁琐。
2、文号文号是公文的编号,应当按照规定的格式编排。
常见的错误有:文号编写不规范,如年份、序号使用错误;文号重复或遗漏。
3、主送机关主送机关是公文的主要受理机关,应当明确、准确。
常见的错误有:主送机关不明确,多个主送机关排列顺序不当;主送机关名称错误。
4、正文格式正文是公文的主体部分,应当符合一定的格式要求。
常见的错误有:段落划分不合理,层次不清;字体、字号、行距等不符合规定;序号使用混乱。
5、附件如有附件,应当在正文之后注明附件的名称和件数。
常见的错误有:附件名称不准确,附件与正文内容不对应;附件未标注件数。
6、落款落款包括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
常见的错误有:发文机关署名不规范,成文日期错误,如使用汉字数字或阿拉伯数字不统一。
二、语言错误1、用词不当公文语言应当准确、规范,避免使用模糊、含混的词语。
常见的错误有:近义词混淆,如“截止”与“截至”;虚词使用不当,如“的”“地”“得”不分。
2、语法错误公文语言应当符合语法规则,避免出现病句。
常见的错误有:成分残缺,如主语、谓语、宾语缺失;搭配不当,如动词与宾语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如句子成分的顺序颠倒。
3、标点错误标点符号是公文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正确使用。
常见的错误有:逗号、句号、分号等使用不当;引号、书名号等使用错误。
公文写作中常见错误和需要注意的事项【范本模板】

公文写作中常见错误和需要注意的事项一、文字错误1.法律法规和公文统用“其他”不用“其它”,相应用“他们”不用“它们"2.像的使用。
根据新公布的《简化字总表》,象不再是像的简化字,仍然各司其职。
我们每一个同志都要像爱护自己的生命那样;像浙江--—-。
3.账与帐的使用。
账用于货币和货物出入的记载,个人账户、挂账、台账;帐专指布、纱、绸子等制成的遮蔽物。
4.法规和公文中“以上"和“以下"均含本数和本级,无须注解说明。
5.按照与遵照的用法:按照法律法规或文件等的规定或要求;遵照上级或长辈的指示、教导等。
6.公布与发布的用法:公布适用于行政法规,发布适用于决定、命令。
相继制定和公布《统计法》等法律法规。
市政府发布了《关于-——-的决定》。
7.制定与制订的用法:制定适用于路线、方针、政策、法令、规章制度,制订适用于方案、规划、计划.8.增长与增加的用法:增长一词后接百分比,增加一词后接具体数量。
地方财政收入由1997年的1702万元增加到2002年的5638万元。
增长幅度达50%,而不是增长速度达50%。
9.截止与截至的用法:截止到2000年或截至2000年,而不是截止2000年。
截止是不及物动词,后不跟宾语.10.议案和提案:人大代表提出的是议案和建议,政协委员提出的是提案。
11。
用词错误:表示独一无二用“惟一”而不是“唯一"用行政区域,不用行政辖区。
久禁不绝不是久禁不止。
富余劳动力不是富裕劳动力社会各界不是社会各届,届表示次。
公文、出版物统一用“报道”不用“报导”。
如:新闻报道;对有关信息要慎重报道。
应有之义不是应有之意凸显不是突显磨炼不是磨练明察暗访不是明查暗访备受关注不是倍受关注常抓不懈不是长抓不懈涣散不是痪散、精简不是精减二、标点错误1.标题除法律、规章名称用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文中第一层次不加标点符号,第二层次以下标题均应加标点符号。
如:《XX市统计局、XX市科技局关于高新技术xxx的通报》,其中顿号应去掉。
公文常见错误及整改要求

公文常见错误及整改要求常见错误及整改要求一、常见文件格式错误及整改要求对照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GB/T9704-1999)和《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不难发现,部分行政机关所印发的文件中存在着一些格式错误。
1. 版心设置不标准整改要求:上边距为37mm±1mm,左边距为28mm±1mm,版心尺寸为156mm ×225mm(不含页码)。
注:公文用纸采用GB/T 148中规定的A4型纸。
2. 发文机关标识所处位置不标准整改要求:下行文——发文机关标识文字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距离为25mm (至上纸边距离则为37±1mm+25mm=62±1mm)。
上行文——发文机关标识文字上边缘至版心上边缘距离为80mm(至上纸边距离则为37±1mm+80mm=117±1mm)。
3. 发文字号中年份处所用括号不正确整改要求:用六角括号“…?”括入,如:“…2008?”。
4. 发文字号所处位置不标准整改要求:发文字号文字上边缘与发文机关标识文字下边缘之间相隔2行(正文行距),发文字号文字下边缘与红色反线(反线长度与版心宽度相等)之间相隔4mm。
5. 公文总标题所处位置不标准整改要求:公文总标题第一行文字上边缘上与红色反线之间相隔2行(正文行距),公文总标题最后一行文字下边缘下与主送单位第一行文字之间相隔1行(正文行距)。
总标题左右居中。
6. 正文中不同层级标题序号及所带标点符号运用不规范整改要求:一级标题用“一、”,二级标题用“(一)”,三级标题用“1. ”,四级标题用“(1)”。
(注:最常见的错误是三级标题用“1、”标序。
)7. 正文中标题末尾加点号(最常见的是加句号或冒号)整改要求:任何标题末尾都不能加点号。
8. 落款处重复署发文机关名称整改要求:落款处只标成文时间(汉字,“零”写为“○”),不署发文机关名称。
9. 落款处成文时间所处位置不标准整改要求:单一机关发文——落款处成文时间最后一字“日”右空4个汉字位置;2个机关联合发文——落款处成文时间居中,并拉开字距,使左右各空7个汉字位置;3个及以上机关联合发文——落款处成文时间最后一字“日”右空2个汉字位置。
公文写作格式规定

一、公文文种《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规定,党政机关公文主要文种有15个,即决议、决定、命令(令)、公报、公告、通告、意见、通知、通报、报告、请示、批复、议案、函、纪要。
非正式文种要上报或下发时,应从正式文种中寻求一个文种作为它的载体,承载其行文。
二、公文格式(一)文字颜色如无特殊说明,公文中文字的颜色均为黑色。
(二)页面设置上37㎜,下35㎜,左28㎜,右26㎜。
每面22行,每行排28个字,注意两端对齐。
(三)主体1.标题字体:方正小标宋简体、二号、不加粗;行距:固定值、28磅;多行标题采用梯形或菱形居中排列,回行时不得分割含义完整的词组。
2.正文- 1 -字体:仿宋_GB2312、三号、不加粗;行距:单倍行距、1倍。
3.正文中的各级标题(1)一级标题:黑体、三号、不加粗(末尾不可加句号)(2)二级标题:楷体_GB2312、三号、不加粗(3)三级标题:仿宋_GB2312、三号、可加粗(4)四级标题以后:仿宋_GB2312、三号、不加粗(5)层次排序及标点符号示例:一、(顿号)(一)(无标点)1.(右下角是实心圆点,不是顿号)(1)(无标点)①(无标点)a.(右下角是实心圆点,不是顿号)4.附件(1)如有附件,在正文下空一行左空二字编排“附件”二字,后标全角冒号和附件名称。
如有多个附件,使用阿拉伯数字标注附件顺序号(如“附件:1.×××××”);附件名称后不加标点符号。
(2)附件名称较长需回行时,应当与上一行附件名称的首字对齐。
- 2 -5.公文中的英文和数字公文中的英文和数字字体为Times New Roman、三号、不加粗。
(四)装订要求公文应当左侧装订,订位为两钉外订眼距版面上下边缘各70㎜处。
(五)版记版记中各要素使用4号仿宋体。
其他注意事项:1.正确示例:云教〔2020〕138号√常见错误:云教【2020】138号×2.正确示例:免予公开√常见错误:免于公开×3.正确示例:作出贡献√常见错误:做出贡献×4正确示例:截至目前√常见错误:截止目前×如用“截止”,应注明具体日期,如“截止到8月1日”5.上行文必须留联系方式,给区委区政府的报告、请示等公文必须留副科级以上干部联系方式,最好注明手机号码。
机关公文规范性要求及常见错误分析

机关公文规范性要求及常见错误分析一、关于公文种类的常见错误(一)报告与请示文种混淆。
报告与请示都属于上行文文种,即向上级机关报送文件的文种,其中,报告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以及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请示适用于就某项工作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两者在行文目的上不同,不能混淆使用。
关于“报告”,需同时注意以下事项:1.报告中不得带有请示事项;2.在正文最后独立成段,注明“特此报告。
”或者“以上报告如有不当,请指正。
”关于“请示”,需同时注意以下事项:1.请示应当一文一事,一文主送一个单位;2.在正文最后独立成段,注明“当否,请批复。
”或“以上请示如无不当,请批复。
”。
3.“请示”应注明联系人和联系电话,具体编排格式为:在成文日期下一行,段落缩进二个字,放在圆括号中。
(二)报告与汇报混淆。
报告属于党政机关公文正式文种,汇报不属于•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的规范性文种(关于**的汇报,关于**的建议)(三)平级单位之间沟通协调工作使用“请示”“报告”。
请示和报告都属于上行文;向市级发改、财政等部门行文时,以及向不相隶属的机关、单位之间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请求批准和答复审批事项,都应该使用函。
(四)通告与公告文种混淆。
公告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一般由中央国家权力机关或者国家级行政机关制发;通告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公布应当遵守或者周知的事项。
(五)意见和建议。
补充:凡正式制发的文件,文种必须在•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所规定的文种类别中,不可以生造文种。
二、关于制发文件时的常见问题(一)行文必要和规格问题。
•党政机关公文处理条例‣规定了“从严控制公文制发数量”和“严格掌握公文制发规格”两项原则。
有些通知等文件只是进行普通的工作部署,可以使用函头通知制发,不必使用带有字号的正式文件制发。
转发上级文件时,需要提出本级单位详细的工作要求,否则,可以不必再自己行文转发。
(二)公文审签流程不符合规定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运部关于公文写作格式要求及常见错误
的学习材料
一、公文版式格式要求
(一)字体字号
1.公文大标题一般用 2 号小标宋体字(或华文中宋体字)
居中排布。
如两行以上、需要回行时应注意词意完整、排布美观,尽量用梯形或菱形排布,不适用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也尽量不适用上下长度一样的长方形。
2.正文一般用 3 号仿宋字
( 1 )文中结构(标题)层次序数应依次用“一、”“(一)”“1.”“( 1)”。
(2)正文中一级标题用黑体字,二级标题用楷体字,三级
以后同正文用仿宋体。
(3)一级标题单独作为段落时不加标点,二级以后标题单
独作为段落时应加句号。
(4)全文加粗,并点击字体中的Times New Roman
字体,使全文的数字显得饱满且醒目。
(5)领导讲话稿等材料字体字号可灵活掌握。
(二)页面设置
1.公文一般每页排22 行,每行排28 个字。
设置方法为,
页边距设上 3.7cm,下 3.5cm ,左 2.8cm ,右 2.6cm ;行间距设固定值、 28.95 磅。
2.页码用 4 号半角宋体阿拉伯数字,居中排布。
3.特殊情况可适当微调。
(三)落款排布
1.盖章的公文(如对外发便函),在正文之下空 3 行排布发
文机关书名和成文日期,日期右空 4 字排布,发文机关以日期为准
居中排布。
例:
***********
2016 年 XX 月 XX 日
2.不盖章的公文(如签报),在正文之下空 1 行排布发文机关署名和成文日期,并按照成文日期首字比发文机关首字右移2字、发文机关和成文日期字数长者右空 2 字的规则排布。
例:
**********
2016 年 XX 月 XX 日3.特殊情况可灵活掌握。
二、主要公文类型
通信中心涉及可能涉及的公文主要包括文件、函、签报等。
(一)文件和便函
指网运部负责主办的通信中心管理文件和便函,按照通信中心
有关程序办理。
(二)请示、报告和意见
指网运部负责主办的通信中心向上级管理单位,或网运部向通
信中心领导报请的请示、报告和意见。
需要请上级管理单位或中心
领导指示和批准的,用“请示”;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
领导询问的,用“报告”;就有关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的,
用“意见”。
三、公文写作常见错误
(一)多个书名号或引号并列时使用顿号分隔
例1: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
年人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及相关要求。
(错误)
各中小学要积极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
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
教育法》及相关要求。
(正确)
例2: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错误)
公安部门要加强校园“警务室”“护学岗”“安全网”建设,落实护校制度。
(正确)
【解析】标有引号的并列成分之间、标有书名号的并列成分
之间通常不用顿号。
若有其他成分插在并列的引号之间或并列的
书名号之间,宜用顿号。
(二)在标示数值和起止年限时使用连接号不规范
例 3 :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 年)。
(错误)
制定并实施学校安防达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3— 2015年)。
(正确)
例 4: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5 年内建成。
(错误)要加快工程进度,确保科技园3~ 5 年内建成。
(正确)
【解析】标示时间、地域的起止一般用一字线(占一个字符
位置),标示数值范围起止一般用浪纹线。
(三)在并列分句中使用逗号统领
例5:各职能部门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要各司其职、
互相配合,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未取得有效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
活动的行为;工信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和电子电器产品维
修行业;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旅馆业、公章刻制业。
(错误)
各职能部门在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工作中要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工商部门负责查处取缔未取得有效许可证擅自从事经营
活动的行为;工信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无线电和电子电器产品
维修行业;公安部门负责依法监督管理旅馆业、公章刻制业。
(正
确)
【解析】用分号隔开的几个并列分句不能由逗号统领或总
结。
(四)在并列分句中使用句号后再使用分号
例6:一是养老保险安置。
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
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二是医疗保险安置。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错误)
一是养老保险安置。
对进入企业工作的失地农民要同企业员工一样纳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二是医疗保险安置。
城镇居
民医疗保险制度已建立,可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正确)
【解析】分项列举的各项或多项已包含句号时,各项的末尾不能再用分号。
(五)同一形式的括号套用
例7: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
(责任单位:各镇(街道))(错误)
围绕政府半年工作开展回头看,认真总结上半年工作,科学谋划下半年工作。
[责任单位:各镇(街道) ] (正确)
【解析】同一形式的括号应尽量避免套用,必须套用括号时,应采用不同的括号形式配合使用。
(六)阿拉伯数字表示次序时使用点号不当
例8:1、督促主办单位按时办结。
(错误 )
1.督促主位按。
(正确 )
例9:(1)、督促位按。
()(1)督促位按。
(正确)
【解析】括号的字数字或阿拉伯数字表示次序不加
点号,不括号的阿拉伯数字、拉丁字母做次序,后面用下角点(心点)。
(七)在、表明文字末尾使用句号
例 10:(表略)
注:以上各数据截至2012 年 12 月 31 日;城
市人口指常住籍人口;模工企个数新口径。
(
)
注:以上各数据截至2012 年 12 月 31 日;城
市人口指常住籍人口;模工企个数新口径(正确)【解析】或表的短式明文字,中可用逗号,但末尾不用句号。
即使有明文字,前面的段已出句号,最后尾仍不用句号。
(八)在示文年号使用括号不范
例11:根据× [2013]3 号文件精神,⋯⋯()根据×
〔 2013〕 3 号文件精神,⋯⋯(正确)
【解析】示公文文字号中的文年份,使用六角括
号。
(九)名号内用号表示停。
例12:根据《××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市建制镇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标准的批复》(××规〔2012〕59 号)文件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错误)
根据《××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市建制镇城市基础设
施配套费征收标准的批复》(××规〔 2012〕59 号)文件要求,
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正确)
【解析】书名号内标示停顿时用空格。
(十)句内括号行文末尾使用标点符号不当
例13:为加强对全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工作
的领导,决定成立××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工作领
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常务副区长兼任,副组长由××局局长兼任。
),负责该项工作的协调处理。
(错误)
为加强对全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工作的领导,
决定成立××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经营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组长由常务副区长兼任,副组长由××局局长兼任),
负责该项工作的协调处理。
(正确)
【解析】括号内行文末尾需要时可用问号、叹号和省略号。
除此之外,句内括号行文末尾通常不用标点符号。
(十一)附件名称后使用标点符号
例14:
附件:1. ××区查处取缔无证无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错误)
附件: 1. ××区取无无照工作小成名(正确)
【解析】附件名称后不用任何点符号。
(十二)二在行分段情况下使用句号
例15:(一)整合管能和机构。
减少管,保上下⋯⋯ ()
(一)整合管能和机构
减少管,保上下⋯⋯ (正确)
(一)整合管能和机构。
减少管,保上下
⋯⋯(正确)
【解析】二在行分段不使用句号,如使用句号不需要行分段。
(十三)括号中以下称内容加引号
例16:
李明(以下称“李”)()
李明(以下称李)(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