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试题调研106(与压强有关的图像题)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二十六:压强(word版含答案)

2019年中考物理真题集锦——专题二十六:压强1.(2019宁夏,14)小明同学在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时,用甲、乙两种液体多次实验,根据实验数据画出了如图所示液体压强随深度变化的图像。
则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的关系是ρ甲________ρ乙(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2.(2019天津,15)自行车中有很多设计利用了物理知识。
例如,轮胎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为了增大______,车座设计得宽大柔软,这是为了减小______。
3(2019哈尔滨,43)如图,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大桥的海底隧道位于40米深的海水下,海水在此深度处产生的压强为Pa.若汽车重力为G1,车内人和物体的总重为G2,车轮与桥面接触的总面积为S,当车在水平桥面行驶时,汽车对桥面压强p=(ρ海水=1.03×103kg/m3,g=10N/kg)5.(2019杭州,12)现有一根两端开口的直玻璃管,将其下端蒙上橡皮膜。
描述橡皮膜外表面在以下不同情境中的形状变化。
(1)向管内缓缓注水,观察到橡皮膜向外凸,随着加人的水量增多,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将注人水后的玻璃管放入装有水的水植中,慢慢向下移动到如图所示的位置,橡皮膜向外凸的程度会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3)当玻璃管移动到管内液面和水槽液面恰好相平时,橡皮膜的形状是________填“凸面”“凹面”或“平面”),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019齐齐哈尔,23)如图所示是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与电阻关系的装置。
通电前,两侧U形管中水面相平,深度均为8cm,则8cm深水柱产生的压强为Pa.通产生的热量为J。
电后,当电路中电流为0.8A时,通电时间50s,电阻R27.(2019宁夏,18)无人驾驶飞机简称“无人机”。
中考物理试题调研97(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

中考物理题型详解题型97增大、减小压强的方法母题探究典例492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下图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解析:压强与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图中的书包带、滑雪板做得较宽,铁轨铺在枕木上都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的,而刀刃磨得很薄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答案】 B题型攻略增大(或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不变时,可减小(或增大)受力面积;在受力面积不变时,可增大(或减小)压力.举一反三典例493下列实例中,属于减小压强的是解析:书包带做得较宽,增大了书包与身体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了书包对人体的压强,背起来更舒服些;冰刀与冰接触面很小、吸管一端很尖、图钉尖的面积很小,这三个实例都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的.【答案】 B典例494两个体重相同的同学走过烂泥地时的情景如图所示,图中情景表明【答案】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有关(或压力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弱)典例495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l cm,当盲人走在上面时A.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B.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C.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D.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解析:人走在盲道上,人的重力是一定的,故人对盲道的压力不变,但由于盲道上的突起减小了受力面积,增大了对脚底的压强,所以脚底产生感觉.【答案】B。
中考物理压强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物理压强常见题型及答题技巧及练习题(含答案)一、压强1.如图所示,A 、B 、C 是三个圆柱形容器,分别装有水或酒精(ρ酒精<ρ水),A 、C 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B 、C 两容器的底面积相同.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分别为p A 、p B 、p C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p A >pB >pC B .p C <p A =p B C .p B >p A =p CD .p C <p A <p B 【答案】D 【解析】 【详解】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及液体深度有关,液体压强公式p=ρgh ,A 、C 两容器中液体深度相同,A 容器中装有水,C 容器内装有酒精,又ρ酒精<ρ水,故p C <p A ;A 、B 两容器都装水,但容器B 内的水比容器A 内的水深度较深,可得p A <p B .综上所述三个容器底部所受的液体压强大小关系为p C <p A <p B ;故答案选D .2.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乙容器内装有质量不相等的同种液体,且两容器内液体的液面相平,如图所示。
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 1和p 2,容器底面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 甲和F 乙。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p 1<p 2 F 甲=F 乙B .p 1=p 2 F 甲>F 乙C .p 1=p 2 F 甲<F 乙D .p 1>p 2 F 甲=F 乙【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液体压强P gh ρ=液得同种液体同一深度的压强相等,再根据F Ps =得当压强一样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越小,故选B 。
3.如图为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制造的世界上第一支温度计,它是长颈玻璃瓶倒插在液体槽里构成的.当外界温度改变时,可由玻璃管中的液面高低来标记温度.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管中的液面升高B.它是利用温度影响液体蒸发的快慢制成的C.它是利用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D.它是利用气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答案】D【解析】【详解】当外界温度升高时,玻璃球内气体膨胀,使玻璃管中水位降低;反之,温度较低时,玻璃球内气体收缩,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会上升,故A错误;玻璃瓶内密封着一定质量的空气,因此它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制成的,故BC错误,D 正确.故选D.4.同一个小球,先后放入四个盛有不同液体的容器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四个容器中的液面到容器底面的距离相等,则容器底面受到液体压强最大的是()A.B.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同一个小球重力不变,漂浮或悬浮时,重力等于浮力,ABC中小球所受的浮力大小相等,A中球排开的液体最少,所以可知A液体的密度大于BC;D中球沉入水底,说明球的密度大于液体的密度;故可知,四种液体中A液体的密度是最大的,由于四个容器中液面是相平的,所以密度最大的A容器底部所受到的压强最大,故应选A.【考点定位】压强和浮力5.如图所示,两个盛有等高液体的圆柱形容器A和B,底面积不同(S A<S 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现将甲球浸没在A容器的液体中,乙球浸没在B容器的液体中,容器中均无液体溢出,若此时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一定是A.甲球的质量小于乙球的质量B.甲球的质量大于乙球的质量C.甲球的体积小于乙球的体积D.甲球的体积大于乙球的体积【答案】D【解析】【详解】A.B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相等,说明容器原来液面等高,浸入球后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F=PS=,则甲液体增加的深度大于乙液体增加的深度,即最后甲乙液体的总体积相同,说明甲增加的体积>乙增加的体积,即甲球体积大.所以选D.6.如图所示,图钉尖的面积是10-7m2,图钉帽的面积是10-4m2,墙壁表面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4×106Pa。
中考物理试题调研 题型106 与压强有关的图像题

题型106与压强有关的图像题母题探究典例533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时得到的图像.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成A、B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之比pA:PB为A.1:1 B.2:1C.4:1 D.8:1解析:从图像中不难得出ρ甲:ρ乙=8:1,故质量相等的A、B两个实心正方体的体积比为1:8,其底面积之比为1:4,故pA:pB=4:1.【答案】 C题型攻略与固体压强有关的图像题一般涉及有密度相关知识;与液体压强有关的图像题一般涉及的是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的关系,因此解答这类题要熟练掌握密度计算公式p=m/v及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p=p液gh,其次要弄清图像上纵坐标和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举一反三典例534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ρ乙的关系是A. ρ甲=ρ乙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确定【答案】 B2019-2020学年物理中考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两个规格不同的电灯L1、L2接在电路中.闭合开关,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L1、L2串联B.通过L1、L2的电流相等C.电流表测干路中的电流 D.电流表测通过L2的电流2.如图所示,中国科技馆的“探索与发现A厅”中有一个“电磁感应摆”,甲、乙两线圈分别被悬挂在两个蹄形磁体的磁场中,两线圈通过导线连接在一起并构成一个闭合的回路,用手使甲线圈在磁场中摆动时,乙线圈也会随之摆动起来。
中考物理《压强》专项练习题(附答案)

中考物理《压强》专项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边长为10cm,密度为0.6×103kg/m3的一个正方体物块放在水平面上,物块对水平面的压强是(g取10N/kg)()A.450Pa B.550Pa C.600Pa D.700Pa2.下列关于压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给自行车轮胎加气,胎内气体压强变小B.往装水的杯子中加盐,杯底受到的压强不变C.向桌上的空杯加水,杯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D.人在站立时抬起一只脚后,人对地面的压强变小3.如图所示,从a管向细管b的上方用力吹气,则()A.水不动B.水将沿细管b上升C.细管b内水面下降D.大量气泡从细管下端喷出4.在装有液体的甲、乙两烧杯中,同时放入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如下图所示,当物体静止后两烧杯内液面恰好相平。
若液体对甲、乙两烧杯底部压强分别是p甲、p乙,液体对两物体的浮力分别是F甲、F乙,则下面判断正确的是()A.p甲>p乙,F甲=F乙B.p甲=p乙,F甲>F乙C.p甲=p乙,F甲<F乙D.p甲<p乙,F甲=F乙5.有关下列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液体压强计是连通器B.扫地的笤帚是费力杠杆C.纸片能托住水说明有大气压的存在D.飞机升力是由于机翼上表面的空气流速大,压强小形成的6.茶壶是生活中常用的器具,下列有关茶壶的说法错误..的是()A.茶壶的壶身和壶嘴是一个连通器B.壶盖上留有一个小孔便于观察壶内水的多少C.以O为支点提壶把向杯中倒水时,它相当于一个省力杠杆D .壶内的水对壶底的压力小于水自身的重力7.一个初中生双脚站立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A .102PaB .103PaC .104PaD .105Pa8.为了测定水流速度的大小,小博设计了以下四种电路,图中机翼状探头、连杆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相连,可上下移动,且河水流速为零时,滑片P 位于滑动变阻器最下端。
现要求:闭合开关S ,当水流速度改变,电路中电压表示数U 与水流速度v 的关系如图所示。
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压力压强专题练习(含答案)

一、单选题1.沙滩上留有大人和小孩深浅相同大小不同的两对脚印,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大人对沙滩的压力大,压强大B.小孩对沙滩的压力小,压强小C.两个人对沙滩的压力相同D.两个人对沙滩的压强相同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B.海洋比陆地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的缘故C.人在高山上呼吸困难是因为高山上气压比山下气压高D.并行的船不能靠得太近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3.如图所示,盛有水的容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容器重1N,容器中的水重7N,顶部和底部的面积均为100cm2,顶部到底部的高度h2=6cm,侧壁上有一开口弯管,弯管内的水面高度h1=8cm;水的密度为1.0×103kg/m3,g取10N/kg。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水对容器顶部的压强为200PaB.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为600PaC.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7ND.容器对桌面的压力为9N4.如图所示,A,B为完全相同的两个容器,分别盛有7cm,5cm深的水,A,B之间用导管连接.若将阀门K打开后A.水从容器A内向B流动B.当水不流动时,A,B两容器底所受压强之比为1,1C.当水不流动时,A中液面高于B中液面D.当水不流动时,A,B两容器中液面相平,所以A,B容器底的深度均为6cm5.图中,A、B、C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盛有不同体积的水,现将三个质量相同、材料不同的实心金属球甲、乙、丙分别浸没在A、B、C三个杯子的水中(水均未溢出),且各杯中的水面达到同一高度。
下列关于甲、乙、丙对杯子底部压力的大小的判断正确的是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无法判断6.有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密闭圆台形容器一正一反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乙容器内装有质量相等的不同液体,且两容器内液体的深度相同,如图所示。
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桌面受到甲、乙两容器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
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p1<p2F甲=F乙B.p1=p 2F甲>F乙C.p1<p2F甲>F乙D.p1>p2F甲=F乙7.如图为托里拆利实验的装置图,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将玻璃管稍微倾斜,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B.将玻璃管稍微向上提起但没有离开液面,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大C.向槽中继续注入少量水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变小D.换用更粗一些的等长玻璃管,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将不变8.如图所示是力学的四个实验情景,下列关于每个实验的结果预测正确的是, ,A.甲图中:木块与小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小车受阻力停止时,木块一定停止B.乙图中:杠杆不能在水平位置保持平衡,杠杆的左端上升,杠杆的右端下降C.丙图中:当向玻璃管中吹风时,U形管A管中的水面上升,B管中水面下降D.丁图中:将容器侧壁的塞子同时拔出,水从a孔喷射最远,从c孔喷射最近9.如图所示,体积相同的甲、乙实心均匀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且对地面的压强p 甲=p 乙。
(中考物理)题型03 坐标图像信息题必刷题

专题三坐标图像信息题物理图像题在初中物理学当中被广泛使用。
运动力学、热力学、电学等众多章节里都大量使用了图像解析法。
图像解析法可以用来分析路程、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可以被用来分析物质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可以被用来分析电压、电流、电阻的伏安特性关系……正是因为图像在初中物理当中被广泛的运用,所以图像解析法成为了解决物理问题的一种主要的解析方法。
分析近些年来各地的中考物理试题,不难看出,图像解析法作用越来越大。
运用了图像的物理试题不仅可以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可以考查学生分析问题、提取信息的能力。
下面通过一些实际的物理试题,对图像当中的坐标问题进行分析,希望对学生学习物理期到启发的作用。
一、热学图像1. (2018永州)我国正处于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期,在城市道路建设中,修建“草砂路”,使道路更平整,“草砂路”含有一种非晶体物质——沥青,下列能反映沥青凝固特点的图像是( )2. (2019自贡)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题图A. 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B. 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 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 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3. (2019淄博)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描绘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3题图A. 加热过程中,水含有的热量增加B. 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不变C. 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散失D. 水的沸点是98 ℃,此时大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4. (2018天水)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质量相等的A和B两种液体加热(不计热量的损失),如图是A和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图A. 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1B. A的比热容与B的比热容之比为2∶3C. 都加热t1时间,B吸收热量比A吸收热量多D. A和B升高相同的温度,B吸收热量较多二、力学图像1. (2016福州)将一个重为G的鸡蛋放进盛有浓盐水的杯中,鸡蛋漂浮,然后逐渐向杯中加入清水,当鸡蛋下沉至杯底静止时停止加水,图中的图像能粗略描述这个过程中浮力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2. (2019乐山)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该物体( )第2题图A. 在0~20 s时间内的速度比在30~40 s时间内的速度大B. 在整个40 s时间内都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整个40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2 m/sD. 在20~30 s内物体的速度为40 m/s3. (2019扬州)在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出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 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据并绘出如图所示的m-V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3题图A. 量杯质量为40 gB. 40 cm3的该液体质量为40 gC. 该液体密度为1.25 g/cm3D. 该液体密度为2 g/cm34. (2019随州)一只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地面上各处粗糙程度相同.对木箱施加一个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如图甲);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木箱的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图A. 在第一个2 s内木箱所受摩擦力为2 NB. 在第二个2 s内木箱所受摩擦力为3 NC. 在第一个2 s内推力F对木箱所做的功为2 JD. 在第三个2 s内推力F对木箱做功的功率为8 W5. (2019河池)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下挂有一个圆柱体,把它从盛水的烧杯中缓慢提升,直到全部露出水面,该过程中弹簧测力计读数F随圆柱体上升高度h的关系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图A. 圆柱体的高是5 cmB. 圆柱体受到的重力是6 NC. 圆柱体受到的最大浮力是4 ND. 圆柱体的密度是1.5 g/cm3三、电学图像1. (2019衡阳改编)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是定值电阻,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逐渐从a端滑到b端,电流表示数为I,电压表示数为U,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P,下列能正确反映两个物理量之间关系的图像是( )2. (2019呼和浩特)用电器甲和乙,其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如图所示,其中直线表示用电器甲的电流与其两端电压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2题图A. 用电器甲电阻不变,大小为0.1 ΩB. 用电器乙电阻随着电流增大而变大,最大值为10 ΩC. 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串联接在6 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是0.43 AD. 如果把这两个用电器并联接在4 V的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是0.65 A3. (2019淄博)新型PTC发热材料可以自动调节电路的电功率,在生活中广泛应用.图甲是PTC调试工作电路,R0是保护电阻,阻值恒定;R T是PTC电阻,阻值随温度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闭合开关S,当温度从20 ℃升高到60 ℃的过程中( )第3题图A. 电流表示数先变小后变大B. 电压表示数先变大后变小C. 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先变小后变大D. 保护电阻R0消耗的功率先变小后变大4. (2019贺州)如图甲所示,把标有“6 V 3 W”的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串联接入恒定电压为9 V的电源上,通过L的电流I与L两端电压U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当灯泡的功率为1.6 W 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4题图A. 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B. 灯泡L的电阻为12 ΩC. 1 min内电路产生的热量为270 JD.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12.5 Ω5. (2019天水)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在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从B向A滑动的过程中,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关系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5题图A. R1的阻值是20 ΩB. 当电流表的示数是0.4 A时,R2接入电路的阻值是30 ΩC. 电源电压是16 VD. 该电路的最大电功率为7.2 W6. (2019西宁)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使阻值从最大变化到最小,两个电阻的“U-I”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第6题图B. 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范围为0~10 ΩC. 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通电10 s,R1产生的热量为8 JD. 滑动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路的总功率为1.8 W7. (2019荆门)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的电压恒定,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R1=8 Ω,R2为定值电阻但看不清标识.滑动变阻器滑片从左端M滑到右端N的过程中,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P随PN间电阻R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中滑动变阻器阻值取2 Ω和8 Ω时其电功率相同,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有( )第7题图①定值电阻R2=4 Ω ②电源的电压为6 V ③电压表的最大示数为4.5 V④滑动变阻器的最大电功率为2.25 W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8. 在公园有一种测量瞬间打击力的游戏机,其原理如图甲所示.游人手戴拳击手套,击打A装置,A通过压杆与压力传感器接触,电压表的示数可反映出打击力的大小.已知电阻R0=120 Ω,压力传感器的电阻值随所受压力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若在某次游戏过程中,游人用2 000 N的力击中装置A,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5 V.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8题图A.游人打击力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B.当装置A不受打击力时,电压表的示数是1 VD.当装置A不受打击力时,R的电功率是0.05 W9. (2019盘锦)甲灯标有“6 V 3 W”,乙灯的额定电压是3 V.甲乙两灯的“U-I关系”如图所示.乙灯的额定功率是________W.确保电路安全的前提下,两灯串联使用,电路两端的最大电压是______ V.两灯并联使用,电路最大电流是________ A.第9题图10. (2019枣庄)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为滑动变阻器,其规格为“20 Ω 1 A”,闭合开关S,当滑片P从一端滑到另一端的过程中,测到R的电功率与通过它的电流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_V,定值电阻R0的电阻值为________Ω.第10题图四、综合图像判断1. (2019江西)处理物理实验数据时,经常选用坐标纸建立坐标系.如图所示,所建立的坐标系符合物理要求的是( )2. 如图所示,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描述相应物理量不正确的是( )3. (2019呼和浩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第3题图A. 对于液体产生的压强,密度一定时,其压强与深度的关系可以用A图表示B. 水平面上静止的质量均匀,形状为正方体的物体,其对水平面的压强与其接触面积的关系可以用B图表示C. 对于不同物质,质量相同时,其密度与体积的关系可以用C图表示D. 流体产生的压强,其压强与流速变化的关系可以用D图表示4. (2018嘉兴)图像法是利用图像这种特殊且形象的工具,表达各科学量之间存在的内在关系或规律的方法.下列从图像中获得的结论错误的是( )5. (2015黔南州)下列物理图像中,反映物理量之间关系正确的是( )参考答案及解析一、热学图像1. D 【解析】沥青是非晶体,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没有固定的熔点(或凝固点),所以在沥青凝固过程中,温度随着时间一直减小,故选D.2. C 【解析】甲物质是非晶体,乙物质是晶体,A错误;甲物质没有熔点,B错误;乙物质在BC段处于固液共存态,继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正确,D错误.故选C.3. A 【解析】加热过程中,水吸收热量内能增加,热量不能说“含有”,A错误;沸腾过程中,水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内能增大,B正确;烧杯上方带孔的纸板可以减少热量损失,缩短实验时间,C正确;沸点随气压的升高而升高,水的沸点是98 ℃,则此时外界大气压低于1标准大气压,D正确.故选A.4. A 【解析】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对质量相同的A、B两种液体加热相同的时间t1,两种液体吸收的热量相同,温度的变化量为Δt A=20 ℃,Δt B=40 ℃,由公式c=QmΔt可得,c A:c B=2∶1,A正确,B、C错误;A、B液体升高相同的温度,A液体用时较长,故A液体吸收的热量多,D错误.故选A.二、力学图像1. C2. C 【解析】由图像可知,在0~20 s时间内与在30~40 s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但在30~40 s内用的时间短,速度大,A错误;在20~30 s内物体处于静止状态,速度是0,B、D错误;在整个40 s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st=80 m40 s= 2 m/s,C正确.故选C.3. B 【解析】体积从20 cm 3到80 cm 3,增加的液体的体积为80 cm 3-20 cm 3=60 cm 3,增加的液体的质量为100 g -40 g =60 g ,所以液体的密度为ρ液=m V =60 g60 cm 3=1.0 g/cm 3,C 、D 错误;20 cm 3液体的质量为m 1=ρ液V 1=1.0 g/cm 3×20 cm 3=20 g ,量杯的质量是m 杯=m ′-m 1=40 g -20 g =20 g ,A 错误;40 cm 3液体的质量为m 2=ρ液V 2=1.0 g/cm 3×40 cm 3=40 g .B 正确,故选B.4. D5. C 【图像信息解读】【解析】由图像信息解读可知,圆柱体上升2 cm ~5 cm ,圆柱体逐渐露出水面,则圆柱体的高度h =5 cm -2 cm =3 cm ,A 错误;当圆柱体完全露出水面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重力,即F =G =10 N ,B 错误;当圆柱体完全浸没在水中时受到的浮力最大F 浮=G -F =10 N -6 N =4 N ,C 正确;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 排,可得圆柱体的体积V =V 排=F ρ水g =4 N1.0×103 kg/m 3×10 N/kg =4×10-4 m 3,圆柱体的质量m =G g =10 N 10 N/kg =1 kg ,圆柱体的密度ρ=m V = 1 kg 4×10-4 m 3=2.5×103 kg/m 3=2.5 g/cm 3,D 错误.故选C.三、电学图像1. A 2. D 【解析】由图可知,用电器甲的电阻等于其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它的电流的比值,大小为R =U I =1 V 0.1 A=10 Ω,A 错误;电流为0.05 A 时,乙的阻值为30 Ω;电流为0.1 A 时,乙的阻值为25 Ω;电流为0.5 A 时,乙的阻值为10 Ω,可知乙的阻值随电流的增大而减小,最小值为10 Ω,B 错误;若将它们串联在6 V 的电源上,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因乙的阻值不确定,所以电路中电流值不定,C 错误;若把它们并联在4 V 的电源上,通过甲、乙的电流分别为0.4 A和0.25 A,干路电流为0.4 A+0.25 A=0.65 A,D正确.故选D.3. C 【解析】温度从20 ℃升高到60 ℃的过程中R T的电阻先变小后变大,由于电流表示数I=U电源R0+R T,所以电流表示数先变大后变小,A错误;电压表测PTC电阻R T两端的电压,则示数先变小后变大,B错误;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为R T的电阻值,先变小后变大,C正确;R0消耗的功率P=I2R0,由于电流先变大后变小,则功率先变大后变小,D错误.故选C.4. D 【解析】根据图乙可知,当灯泡的功率为1.6 W,通过灯泡的电流为0.4 A,灯泡两端的电压为4 V,则电流表的示数为0.4 A,灯泡的电阻为R L=U LI=4 V0.4 A=10 Ω,1 min电路产生的热量和消耗的电能相同,即:W=UIt=9 V×0.4 A×60 s=216 J,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R=U RI=9 V-4 V0.4 A=12.5 Ω,故选D.5. A 【解析】由图可知,当滑片P位于A端时,R1单独接入电路,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0.9 A,则电源电压为U=I A R1=0.9 A×R1①,当P在B端时,R1与R2串联,电压表测R2两端电压14 V,此时电路中电流最小,为0.2 A,则电源电压为U=I B R1+U2=0.2 A×R1+14 V ②,联立解得R1=20 Ω,U=18 V,A正确,C错误;当电流的示数为0.4 A时,电路中的总电阻为R=UI=18 V0.4 A=45 Ω,则R2接入的电阻为R2=R-R1=45 Ω-20 Ω=25 Ω,B错误;根据P=UI可知,当I max=0.9 A时,电路中电功率最大,最大电功率为P max=UI max=18 V×0.9 A =16.2 W,D错误.故选A.6. D 【解析】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时,两电阻串联,干路电流最小;由U-I关系图像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I=0.2 A,电阻R1的电压U1=2 V,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U2=4 V;串联电路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电源电压为U=U1+U2=2 V+4 V=6 V,A错误;根据欧姆定律可得,定值电阻R1的阻值R1=U1I1=6 V0.6 A=10 Ω,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通电10 s,R1产生热量Q=I2R1t=(0.2 A)2×10 Ω×10 s=4 J.C错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为R2=U2I=4 V0.2 A=20 Ω,B错误;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变阻器滑片在中点时,电流表示数I′=UR1+R22=6 V10 Ω+20 Ω2=0.3 A,电路消耗的功率P=UI′=6V×0.3 A=1.8 W,D正确.故选D.7. C 【解析】由滑动变阻器的电功率与其电阻的变化关系图像可知,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2 Ω时,其消耗的电功率为2 W,故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U1=P1R1=2 W×2 Ω=2 V,I1=P1R1=2 W2 Ω=1 A,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为8 Ω时,其消耗的电功率也为2 W,故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和电路中的电流:U1′=P1′R′1= 2 W×8 Ω=4 V,I1′=P′1R′1=2 W8 Ω=0.5 A,且电源电压恒定,故有:U=1 A·R2+2 V①,U=0.5 A·R2+4 V②,由①②式联立解得:R2=4 Ω,U=6 V, 故①②结论正确;由于R1与R2串联在电路中,电压表测量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故当滑动变阻器阻值为最大值8 Ω时,电压表示数也最大,大小为4 V,故③错误;当R1=R2=4 Ω时,滑动变阻器上消耗的电功率最大,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I=U R1+R2=6 V4 Ω+4 Ω=0.75 A,最大电功率为P max=I2R1=(0.75 A)2×4 Ω=2.25 W.8. D9. 1.8 8 0.9 【解析】由题图可知,乙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6 A,所以乙灯的额定功率为P乙=U乙I乙=3 V×0.6 A=1.8 W;两灯串联,为了电路安全,电路中的电流最大为0.5 A,此时乙灯两端的电压为2 V,电路两端的电压为U=U1+U2=6 V+2 V=8 V;两灯并联时,电路两端的电压最大为3 V,此时甲灯的电流为0.3 A,乙灯的电流为0.6 A,总电流为I=I1+I2=0.3 A+0.6 A=0.9 A.10. 12 10 【解析】电流最小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大,电流最大时,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结合电源电压不变可得:I1(R max+R0)=I2R0代入数据得:0.4 A×(20 Ω+R0)=1.2 A×R0,解得:R0=10 Ω;电源电压U=I2R0=1.2 A×10 Ω=12 V.四、综合图像判断1. A【解析】BD坐标系中两物理量都没有标注单位,不符合要求;C中纵坐标的刻度标注不均匀,不符合要求.故选A.2. D【解析】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横坐标与纵坐标的乘积.对于A图像来说,物体的质量m=ρV,表示正确;对于B图像来说,物体的路程s=vt,表示正确;对于C图像来说,用电器的电功率P=UI,表示正确;对于D图像来说,物体的所受的压强p=FS,不是横纵坐标的乘积,表示不正确.故选D.3. C【解析】密度一定时,液体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是一条过原点斜向右上的正比例图线,其图像如图B,A错误;水平面上静止的质量均匀、形状为正方体的物体,对水平面的压强可用p=ρgh进行计算,与接触面积无关,B错误;对于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质量相同时,密度与体积成反比,可以用C图表示,C正确;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D错误.故选C.4. B5. D【解析】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不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即速度是一条水平直线,所以A图像不正确;对某种物质来说,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即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定值,用密度来表达,而图像中反映出的信息是,物体的体积增大、质量不变,故B图像不正确;汽油的热值是物质的属性,不随体积或质量的改变而改变,故C图像不正确;静止的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与它所受到的唯一的水平推力是平衡力,大小相等,摩擦力随着推力的增大而增大(静止状态时),所以选项D是正确的.故选D.。
中考物理试题调研99(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中考物理题型详解题型99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母题探究典例501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操作:(1)实验前,应调整U形管压强计,使左右两边玻璃管中的液面(2)甲、乙两图是探究液体压强与的关系.(3)要探究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是否有关,应选择两图进行对比,结论是:液体压强与盛液体的容器形状.(4)要探究液体压强与密度的关系,应选用两图进行对比.(5)在图丙中,固定U形管压强计金属盒的橡皮膜在盐水中的深度,使金属盒处于:向上、向下、向左、向右等方位,这是为了探究同一深度处,液体向一的压强大小关系.【答案】(l)保持相平(2)深度(3)丙、丁无关 (4)乙、丙(或乙、丁)(5)各个方向题型攻略对液体压强特点的探究,要注意两点:一、压强的大小是通过什么方式来观察或计算的,注意转换思想的应用;二、在运用控制变量法时是怎样控制变量与不变量之间的关系的,举一反三典例502小明在学习液体压强时,用压强计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获得的数据如下表,据表中信息判断小明研究的问题是A.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B.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的关系C.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D.液体压强与气压的关系解析; 由题表可知,压强计的橡皮膜所朝的方向相同,而所处的深度不同,导致压强计液面的高度差不同,可得出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有关,B正确;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要探究液体向各个方向压强的大小关系,应改变橡皮膜的方向,A错;要探究液体压强与液体密度的关系,应使用不同的液体,C错;液体产生的压强与气压无关,D错.【答案】 B典例503“帕斯卡裂桶实验”的演示,激发了学生“探究影响液体压强大小的因素”的兴趣,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方案,图(a)、(b)、(d)中金属盒在液体中的深度相同,实验测得几种情况下压强计的U形管两侧液面高度差的大小关系是h4> h1=h2>h3.(1)实验中液体压强的大小变化是通过比较来判断的.这种方法通常称为转换法.(2)由图(a)和图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3)由图(a)和图(d)两次实验数据比较可以得出__ .解析:本题考查了液体压强的特点,此类探究题是中考的热点.实验中用到的压强计利用了转换思想,通过压强计把看不见的液体内部的压强转换成可看见的液面的高度,即通过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间接地反映压强的大小,液体压强的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液体的密度有关,在实验中用到了控制变量法.【答案】(1)压强计u形管两侧液面的高度差 (2)(c) (3)在不同液体的同一深度处,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越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题探究 典例 533 如图是某同学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质量和体积关系时得到的图像.若用这两种物质分别做 成 A、B 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把它们平放在水平地面上,则两物体对水平地面的 压强之比 pA:PB 为
A.1:1 B.2:1 C.4:1 D.8:1 解析:从图像中不难得出 ρ 甲:ρ 乙=8:1,故质量相等的 A、B 两个实心正方体的体积比为 1:8,其底面积之比为 1:4,故 pA:pB=4:1. 【答案】 C 题型攻略 与固体压强有关的图像题一般涉及有密度相关知识;与液体压强有关的图像题一般涉 及的是液体压强与液体深度、液体密度的关系,因此解答这类题要熟练掌握密度计算公式 p=m/v 及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p 液 gh,其次要弄清图像上纵坐标和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 举一反三 典例 534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的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设液体甲的密度为 ρ 甲、液体乙 的密度为 ρ 乙,则 ρ 甲、ρ 乙的关系是
-1-
A. ρ 甲=ρ 乙 B.ρ 甲>ρ 乙 【答案】 B
C.ρ <ρ 乙
D.无法确定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