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学第二版习题答案第四章
赵凯华所编《电磁学》第二版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第一章 静电场§1.1静电的基本现象和基本规律思考题:1、 给你两个金属球,装在可以搬动的绝缘支架上,试指出使这两个球带等量异号电荷的方向。
你可以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但不使它和两球接触。
你所用的方法是否要求两球大小相等?答:先使两球接地使它们不带电,再绝缘后让两球接触,将用丝绸摩擦后带正电的玻璃棒靠近金属球一侧时,由于静电感应,靠近玻璃棒的球感应负电荷,较远的球感应等量的正电荷。
然后两球分开,再移去玻璃棒,两金属球分别带等量异号电荷。
本方法不要求两球大小相等。
因为它们本来不带电,根据电荷守恒定律,由于静电感应而带电时,无论两球大小是否相等,其总电荷仍应为零,2、答:3、 §1.2思考题:1、 2、 荷量q0答:q03、 4、 答:由对称性可知,圆环中心处电场强度为零。
轴线上场强方向沿轴线。
当带电为正时,沿轴线向外;当带电为负时,沿轴线向内,-----------------------------------------------------------------------------------------------------------§1.3高斯定理思考题:1、 一般地说,电力线代表点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吗?为什么?答:一般情况下,电力线不代表点电荷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
因为电力线一般是曲线,若电荷沿电力线作曲线运动,应有法向力存在;但电力线上各点场强只沿切线方向,运动电荷必定偏离弯曲的电力线。
仅当电力线是直线,且不考虑重力影响时,初速度为零的点电荷才能沿着电力线运动。
若考虑重力影响时,静止的点电荷只能沿竖直方向电力线运动。
2、 空间里的电力线为什么不相交?答:电力线上任一点的切线方向即为该点场强方向。
如果空间某点有几条电力线相交,过交点对每条电力线都可作一条切线,则交点处的场强方向不唯一,这与电场中任一点场强有确定方向相矛盾。
3、一个点电荷q放在球形高斯面的中心处,试问在下列情况下,穿过这高斯面的电通量是否改变?(1)如果第二个点电荷放在高斯球面外附近;(2)如果第二个点电荷放在高斯球面内;(3)如果将原来的点电荷移离了高斯球面的球心,但仍在高斯球面内。
电磁学第二版习题答案第四章

j
δ
=
ρ I 3.14 ×10−8 × 20 = = 0.2 V 2 −3 2 m πR 3.14 × (10 )
4.3.5 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 4.3 ×10−3 / 0C ,在 0 0C 时的电阻率为 1.6 ×10−8 Ω ⋅ m ,求直径为 5mm、长 为 160km 的铜制电话线在 25 0C 时的电阻。
b a
ρ dx ρ 1 1 ρ (b − a) = ( − )= 2 4π r 4π a b 4π ab
ρ dx 4π r 2
4.3.4 直径为 2mm 的导线由电阻率为 3.14 ×10−8 Ω ⋅ m 的材料制成,当 20A 的电流均匀地流过该导 体时,求导体内部的场强。
解:根据 j = δ E ,得 E =
lρ ⎡ 1 1 ⎤ lρ − = π (b − a) ⎢ ⎣a b⎥ ⎦ π ab lρ l =ρ 2 s πa
当 a = b 时: R =
4.3.3 球形电容器内外半径为 a 和 b,两极板间充满电阻率为 ρ 的均匀物质,试计算该电容器的漏 电电阻。 解:对漏电电阻,其内部电极电位差,电流沿径向从高电位向低电位流过,则有: dR = 积分得: R = ∫ dR = ∫
(a) Rab = 1K Ω , (b) Rab = 4.5Ω (c) Rab = 1.2Ω (d) Rab = 7.4Ω (e) Rab = 5Ω (f) Rab = 1.5Ω (g) Rab = 14Ω
4.2.3 当附图中的 R1 为何值时 A、B 间的总电阻恰等于 R0? 解:由 R总 = R1 +
U = 0.01× 103 = 10(V ) , U 额 = RW =
2 P 100 = 0.01 × 100 = 0.01(W )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及答案--第四章习题解答

习题解答4.1 如题4.1图所示为一长方形截面的导体槽,槽可视为无限长,其上有一块与槽相绝缘的盖板,槽的电位为零,上边盖板的电位为U ,求槽内的电位函数。
解 根据题意,电位(,)x y ϕ满足的边界条件为 ① (0,)(,)0y a y ϕϕ== ② (,0)0x ϕ= ③0(,)x b U ϕ=根据条件①和②,电位(,)x y ϕ的通解应取为1(,)sinh()sin()n n n y n xx y A a a ππϕ∞==∑由条件③,有01sinh()sin()n n n b n x U A a a ππ∞==∑两边同乘以sin()n x a π,并从0到a 对x 积分,得到002sin()d sinh()an U n xA x a n b a a ππ==⎰02(1cos )sinh()U n n n b a πππ-=04,1,3,5,sinh()02,4,6,U n n n b a n ππ⎧=⎪⎨⎪=⎩L L ,故得到槽内的电位分布1,3,5,41(,)sinh()sin()sinh()n U n y n xx y n n b a a a ππϕππ==∑L4.2 两平行无限大导体平面,距离为b ,其间有一极薄的导体片由d y =到b y =)(∞<<-∞x 。
上板和薄片保持电位U ,下板保持零电位,求板间电位的解。
设在薄片平面上,从0=y 到d y =,电位线性变化,0(0,)y U y d ϕ=。
a题4.1图解 应用叠加原理,设板间的电位为(,)x y ϕ=12(,)(,)x y x y ϕϕ+其中,1(,)x y ϕ为不存在薄片的平行无限大导体平面间(电压为U )的电位,即10(,)x y U y b ϕ=;2(,)x y ϕ是两个电位为零的平行导体板间有导体薄片时的电位,其边界条件为: ①22(,0)(,)0x x b ϕϕ==②2(,)0()x y x ϕ=→∞③002100(0)(0,)(0,)(0,)()U U y y d by y y U U y y d y b d b ϕϕϕ⎧-≤≤⎪⎪=-=⎨⎪-≤≤⎪⎩根据条件①和②,可设2(,)x y ϕ的通解为 21(,)sin()en x bn n n y x y A b ππϕ∞-==∑由条件③有00100(0)sin()()n n U U y y d n y b A U U b y yd y b d b π∞=⎧-≤≤⎪⎪=⎨⎪-≤≤⎪⎩∑两边同乘以sin()n yb π,并从0到b 对y 积分,得到0002211(1)sin()d ()sin()d dbn d U U y n y n y A y y y b b b b d b b ππ=-+-=⎰⎰022sin()()U b n d n d b ππ故得到 (,)x y ϕ=0022121sin()sin()e n x bn U bU n d n y y b d n b b ππππ∞-=+∑4.3 求在上题的解中,除开0U y 一项外,其他所有项对电场总储能的贡献。
电磁学 赵凯华 陈熙谋 第二版 课后答案

q(2q) 4πε 0 x2
=
q0q 4πε 0 (l −
x)2
21 =
x l−x
2l − 2x = x
x
l-x
(1+ 2)x = 2l
( ) x = 2 l = 2 2 − 1 l 2 +1
8. 三个相同的点电荷放置在等边三角形的各顶点上。在此三 角形的中心应放置怎样的电荷,才能使作用在每一点电荷上 的合力为零?
解:设油滴带电量为 q,有电场力格重力平衡条件: qE=mg
得:
mg
4 / 3π k 3 × ρ g
q=
=
E
E
4 / 3×3.14×(1.64×10−6)3 ×0.851×10−3 ×106 ×9.8
=
1.92×105
( ) = 8.02×10−19 库仑
喷雾器
+ -
油滴 E
电池组
显微镜
3. 在早期(1911年)的一连串实验中,密立根在不同的时刻观察 单个油滴上呈现的电荷,其测量结果(绝对值)如下:
解:设三个电荷相等为 q,三边边长为a,其中心到三顶点距
离为 3 a × 2 ,此处置于电荷q0,则:
2
3
2 × q2 cos 300 = q | q0 |
4πε 0a2
3q
4πε0 (
3a )2 3
2 × 2 = | q0 |
a2
3 a2
4
3q | q0 |= 3
3q q0 = − 3
9. 电量都是Q的两个点电荷相距为l,连线中点为O;有另一 点电荷q,在连线的中垂面上距O为x处。(1)求q受的力;
为r处,
3Q
E=
(r >> l ),
电磁场与电磁波课后习题答案(杨儒贵编着)(第二版)全套完整版

r1 r2 r1r2 因此,
cos sin1 sin2 (cos1 cos2 sin1 sin2 ) cos1 cos2 sin1 sin2 cos(1 2 ) cos1 cos 2
cos( ) cos cos sin sin 证明 由于两矢量位于 z 0平面内,因此均为二维矢量, 它们可以分别表示为
A ex A cos ey A sin B ex B cos ey B sin
已 知 A B A B c o s , 求 得
cos A B cos cos A B sin sin
AB
即
cos( ) cos cos sin sin
1-3 已 知 空 间 三 角 形 的 顶 点 坐 标 为 P1(0, 1, 2) , P2 (4, 1, 3) 及 P3 (6, 2, 5) 。试 问 :① 该 三 角 形 是 否 是 直 角 三 角形;②该三角形的面积是多少? 解 由题意知,三角形三个顶点的位置矢量分别为
解 ① A Ax2 Ay2 Az2 12 22 32 14
B
Bx2
B
2 y
Bz2
32 12 22 14
C Cx2 Cy2 Cz2 22 02 12 5
②
ea
A A
A 14
1 14
ex 2ey 3ez
4
将点 P(1,2,3)
的
坐
标
代
入
,
得
P
e y
6
e3
ez
3 e3 。 2
那么,在 P 点的最大变化率为
程稼夫电磁学第二版第四章习题解析

前言:特别感谢质心教育的题库与解析,以及“程稼夫力学、电磁学习题答案详解”的作者前辈和血色の寂宁前辈的资料.4-1动生电动势,电路中的电流要使功率最大,应取最小值1,即.4-2原题图片和答案结果不符,现分两种情况:(1)按答案来:整体绕过o点且于磁感应强度平行的轴转动将运动分解为绕c的平动和转动,转动对电势差无贡献4-3(1)OP电势相等时,OP速度沿磁场方向,显然当OP位于YOZ平面时,OP电势相等(2)当OP在YOZ平面右侧即X>0时,电势差(3)当OP在XOZ平面第一象限时,电势差最大4-4在任意时刻t,线圈中的电流为,则由电磁感应定律和欧姆定律得,该式也可以由能量得到4-5其中后一项式中与直杆平行,当与直杆方向垂直时,电动势绝对值最大故有.4-6对于回路有,故有力矩平衡故有.4-7(1)当转轮在磁场中旋转时,每一根轮辐上的感应电动势为四根辐条作为电源是并联的,轮子产生的感应电动势不变(2)根据戴维宁定理,将轮子作为电源,此时将外电路断路计算等效电动势. 4-8式中当转轮1和转轮2分别以ω1和ω2旋转并达到稳定时,闭合回路中感应电流为注意,因转轮1的四根轮辐并联,总电阻为;转轮2类似,其余连接导线、电刷、轮边缘的电阻均忽略不计.又,因转轮1和转轮2同方向旋转,ε1和ε2同方向,但在电路中的作用是彼此减弱的稳定转动时,转轮2所受磁力矩应与阻力矩抵消.磁力矩是四轮辐所受安培力产生的力矩,为式中是转轮2每根轮辐中的电流.阻力矩是阻力闸提供的力矩,因阻力恒为F,故有稳定将要向下滑动时安培力加滑动摩擦力等于重力分力解得可变电阻最大值匀速向上滑动时,电路中同时杆受力平衡,有联立解得.4-11注意题文描述中磁场竖直向上而所给图垂直于轨道平面,此处以文字为正.(1)下滑时,动生电动势与电源同向,故当加速下滑时,电流增大,V2读数增大,V1减小.(2)由牛顿第二定律及欧姆定律得:4-4-4-内电阻阻值负载电阻与内阻相等时,负载上功率最大.4-15平板的宽度d切割磁感线产生感应电动势,积累电荷产生电场,使自由电荷磁场力和4-16由受力平衡,;由力矩平衡,解得.4-17由于圆盘有厚度D,故当圆盘在磁场区域内竖直下落的速度为v时,在圆盘的厚度方向分离变量:两边积分:又初态,代入得:最大焦耳热:4-23(1)如图所示,当小球在管中任意位置x时,设该处的涡旋电场为E,则故式中r是小球在x位置时与O′的距离,式中的负号表示E的方向如图所示,即E与B的变化构成左手螺旋.因此,E的x分量为其中用到几何关系表示沿y轴正方向.小球所受洛仑兹力沿y方向,无x分量,为可见,即洛仑兹力沿y轴负方向小球在y方向还受管的支持力,因三力平衡,故管对小球的支持力为,于是,小球对管的作用力为.4-24法一:cd法二:记圆心为O,连接,.封闭回路中,与段无感生电动势,则.4-25由图中磁场方向及均匀减小,可知圆周上感应电动势方向为顺时针,大小为已知,联立解出故A、B两点电势差.4-26磁场变化产生感应电动势(负号代表逆时针方向)圆环电阻阻值,感应电流电功率.4-27回路以逆时针指向纸外为正,则磁通ab上解得做功.4-29K反向时,励磁电流反向,磁场反向,磁通量变化量大小为原来的两倍,方向相反.4-32根据自感定义,单匝线圈磁通为.4-36设原线圈电路电流为,副线圈电路电流为,由理想变压器性质由题整理得要求灯正常发光,所以算出额定电流,然后能得到每个回路上的电流.4-38(1)如图,由输入等效电路原理(2)原线圈上的电压;副线圈上的电压(3)变压比为.4-39(1)由题,安培力等于阻力(2)代入,(3)单位时间克服阻力做功单位时间电路中消耗代入得(2)当C2断路时,没有感应电流,C1中无互感电动势此时C2中只有互感电动势,a′、b′两端的电压为.。
热学电磁学习题答案

热学习题答案第一章温度1、设一定容气体温度计是按摄氏温标刻度的,它在冰点和汽化点时,其中气体的压强分和。
别为(1)当气体的压强为时,待测温度是多少?(2)当温度计在沸腾的硫中时(硫的沸点为解:解法一设P与t为线性关系:由题给条件可知:当时有当时得:由此而得(1)时(2)解法二若设t与P为线性关系利用第六题公式可得:时由此可得:(1)(2)时2、一立方容器,每边长20cm其中贮有,的气体,当把气体加热到时,容器每个壁所受到的压力为多大?解:对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其状态方程为因,而故,其中氧气的压强是,规定瓶内氧气压强降到时就3、一氧气瓶的容积是得充气,以免混入其他气体而需洗瓶,今有一玻璃室,每天需用氧气,问一瓶氧气能用几天。
解:先作两点假设,(1)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2)在使用氧气过程中温度不变。
则:由可有每天用掉的氧气质量为瓶中剩余氧气的质量为天,温度为时的密度。
4、求氧气在压强为解:已知氧的密度5、一打气筒,每打一次可将原来压强为,温度为,体积的空气压缩到容器内。
设容器的容积为,问需要打几次气,才能使容器内的空气,压强为。
温度为解:打气后压强为:,题上未说原来容器中的气体情况,可设原来容器中没有空气,设所需打气次数为,则得:次6、按重量计,空气是由的氮,的氧,约的氩组成的(其余成分很少,可以忽略),计算空气的平均分子量及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
解:设总质量为M的空气中,氧、氮、氩的质量分别为。
氧、氮、氩的分子量。
分别为空气的摩尔数则空气的平均摩尔质量为即空气的平均分子量为28.9。
空气在标准状态下的密度7、 把 的氮气压入一容积为 的容器,容器中原来已充满同温同压的氧气。
试求混合气体的压强和各种气体的分压强,假定容器中的温度保持不变。
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可知 又由状态方程且温度、质量M 不变。
第二章 气体分子运动论的基本概念1、 目前可获得的极限真空度为10-13mmHg 的数量级,问在此真空度下每立方厘米内有多少空气分子,设空气的温度为 27℃。
大物电磁学课后答案4

/
4 8r 2;5
6 B5 0 ;
Idl 7
321 8来自 B7 B8
0Id
l
r7
0Id l r8
/ /
4r7 3 4r83
0
Id
l
k
/ 4R
2;
20Id lk / 8R2
.
4-3 在电子仪器中,常把载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电流的导线扭 在一起,这是为什么?
找出 idt 与 Fdt 的关系)
解:(1) F BI L, Fdt BLIdt mV m 2gh 即 BL Idt BLq m 2gh ,
B
×××××× ××××××
L
m 2gh
q
BL
K
(2)m 10克,L 20厘米,h 0.30米,b 0.10特,求得q 1(库仑)
解:
B
0I 2a
(sin
1
sin
2
)
0
I
A
L
0I 2L sin
600
(cos2
cos1
)
1.73
104
(特斯拉)。
4-14 如图所示,一根宽为a的“无限长”平面载流铜板,其厚 度可以忽略,铜板中的电流为I,求铜板中心上方h处的磁感应 强度B,并讨论h>>a,h<<a两种情况,其结果说明了什么?
4-13一半径为R=0.10米的半圆形闭合线圈,载有电流I=10安 培,放在均匀外磁场中,磁场方向与线圈平面平行,磁感应强 度 B=5.0x103高斯。(1)求线圈的磁矩P;(2)求线圈所受磁 力矩的大小和方向;(3)在此力矩作用下线圈转90o(即转到线 圈平面与B垂直),求力矩作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πr =
2
π x 2 (b − a) 2
l2
∴ R = ∫
ρ dx l 2 ρ dx l2ρ = = π r 2 ∫ π x 2 (b − a) 2 π (b − a) 2
⎡1 1 ⎤ lρ ⎢ − ⎥= ⎣ x0 x0 + l ⎦ π ab
∫
x0 + l
x0
dx x2
I 20 = 0.5 + 0.25 + 0.25 = 1A
2
π
2
2
π
2
0
1 ⎡1 ⎤2 sin 2 θ θ − = jπ R 2 ⎢ ⎥ 4 ⎣2 ⎦0
π
通过前面半球的 j 线数与通过过 O 圆平面的 j 线数相等。 4.2.1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求: (1) 开关 S 打开时 A、B 间的总电阻; (2) 开关 S 闭合时 A、B 间的总电阻。 解:
R2 ldr R 1 1 l ln 2 , =∫ =∫ = R1 ρπ r R dR ρπ R1
即有: R =
ρπ
l ln
1 R2
R1
4.3.2 用电阻率为 ρ (常量)的金属制成一根长度为 L、底面半径分别为 a 和 b 的锥台形导体(见 附图) , (1)求它的电阻; (2)试证明当 a=b 时,答案简化为 ρ L/S(其中 S 为柱体的横截面积) 解:假定 I 沿轴线流过任意横截面的 j 是均匀的,建立坐标如图所示 则有: dR =
dR总 =0 dt
将(*)式对温度 t 求导并另其等于 0,即 ρC0 σ C 得到:
lC l + ρ F0 σ F F = 0 s s
ρ F σ F 8.7 1 lC =− 0 = = ρC0 σ C 350 40 lF
4.3.7 某仪器中要一个“ 200Ω, 2W ”的电阻,手头有标明“ 50Ω,1W ”的电阻及“ 150Ω,1W ”的电 阻各一个,是否可以代用? 解:标有“ 220Ω, 2W ”的电阻:
I额 = W R =
min
4 = 1 ( A) 104 2 × 102
1
所以 ab 两端的电压为: 1 U ab = I 额 min R总 = × (100+103 +104)=0.5 × 111=55.5(V) 2 × 102
(2)由 W = I 2 R ,得到: I = 0.01( A)
及电源电动势。 解:因为 U AB = −ε + IR4 ,
ε = IR4 − U AB = 0.4 × 30 + 20 = 32(V ) ε = I ( R4 + R3 +
R2 = R1 R2 ) R1 + R2
R1 (ε − IR4 − IR3 ) = 120Ω IR1 − ε + IR4 + IR3
4.4.5 附图中 ε1 = 6V , ε 2 = 10V , R1 = 3Ω , R2 = 1Ω , R=4Ω ,求 UAB、UAC、UCB。
解: I =
ε1 + ε 2
R + r1 + r2
=
6 + 10 = 2( A) 3 +1+ 4
U ab = Ir1 − ε1 = 2 × 3 − 6 = 0(V )
l2ρ = π (b − a) 2
若将变量统一为 r ,则 r 的变化范围为: 0 → (b − a) ,或由 a → b 由 tg β =
b − a dr ldr = 得: dx = l dx b−a
∴R=∫
=
b dr ρ dx l ρ dr lρ = = π r 2 ∫ π r 2 (b − a) π (b − a ) ∫a r 2
1 ×100 = 5(V ) 没有超过 4
U = 0.01× 104 = 100(V ) , U 额 = RW =
1 ×104 = 25(V ) 已超过 4
4.4.2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当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在某一位置时,安培计(内阻可忽略)的
读数为 0.2A,伏特计(内阻无限大)的读数为 1.8V。当滑动触头在另一位置时,安培计和伏特计的 读数分别为 0.4A 和 1.6V,求电池的电动势和内阻。 解:由 ε = U1 + I1r 和 ε = U 2 + I 2 r 可解出:
r=
U 2 − U1 1.8 − 1.6 = = 1Ω I1 − I 2 0.4 − 0.2
ε = 1.8 + 0.2 × 1 = 2(V )
4.4.3 用电动势为 ε , 内阻 R 内的电池给阻值为 R 的电阻供电, 在保持 ε 和 R 内不变的情况下改变 R,
试证当 R=R 内时,求: (1)电阻 R 吸收的功率最大; (2)R 所吸收的最大功率为: Pm =
U ac = Ir1 − ε1 − ε 2 + Ir2 = −8(V ) U ab = −ε 2 + Ir2 = 8(V )
4.4.6 如果流过附图中的 8 欧电阻的电流是 0.5A,方向向右,求 UAC。
解:由图可知 I 8 = 0.5 A ,则 I16 = 0.25 A
习 题 4.1.1 很定电流场 J=Ji(其中 J 为常数,i 为沿 x 轴正向的单位矢量)中有一半径为 R 的球面(见附 图) 。 (1)用球坐标表示出球面的任一面元的 J 通量 dI; (2)用积分的方法求出由 x>0 确定的半球面的 J 通量 I;
ˆ = j cos α ds 解: (1)∵ dI = j ⋅ d s = ji ⋅ rds
R=ρ
l π ( R − R12 )
2 2
(2)电流沿径向方向流过,各截面面积不相等,有 R = ∫ dR = ∫
R2 R1
dr ρ R = ln 2 2π rl 2π l R1
(3)把管子切去一半,电流沿图示方向流过,考虑离轴线为 r,厚度为 dr 的薄半圆片,则其电阻 ρπ r 为: dR = ldr 又因为各电阻不一样,各电阻上的电流分布也不一样,各段电阻相当于并联,则有
而方向余弦: cos α = ds = R 2 sin θ cos ϕ dI = jR 2 sin 2 θ cos ϕ dθ dϕ (2)因被 yoz 平面所截, I = ∫ dI = 4 jR
2
x r cos ϕ R sin θ cos ϕ = = R R R
∫
π
2
0
cos ϕ dϕ ∫ sin θ dθ = 4 jR [sin ϕ ]0
ε2
4 R内
=
ε2
4R
。
解:由功率可得: P = R(
ε
R+r dP 当其最大值时,则有 = 0 dR
)2
即:
ε 2 ( R + r ) 2 − ε 2 R 2( R + r )
( R + r )4
=0
ε 2 ( R + r ) 2 − ε 2 R 2( R + r ) = 0
U = 0.01× 103 = 10(V ) , U 额 = RW =
2 P 100 = 0.01 × 100 = 0.01(W )
1 × 103 = 15.8(V ) 4
U = 0.01× 100 = 1V , U 额 = RW =
2 4 P 104 = 0.01 × 10 = 1(W )
( R + r )2 = 2 R( R + r )
解得: R = r 所以最大功率为: Pmax = r (
ε
r+r
)2 =
ε2
4r 2
=
ε2
4R2
4.4.4 附图中 R1 = 40Ω , R3 = 20Ω , R 4 =30Ω ,通过电源的电流 I=0.4A,UAB=20V,求 R R 4 =30Ω 2
(1)当 K 断开时,电路图如下(1) ,由图可得知: Rab = 225Ω (2)当 K 闭合时,电路图如下(2) ,由图可得知: Rab = 208Ω 4.2.2 求附图所示各电路图中 A、B 间的总电阻。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解:等效电路图(a)~(g)如下:
lρ ⎡ 1 1 ⎤ lρ − = π (b − a) ⎢ ⎣a b⎥ ⎦ π ab lρ l =ρ 2 s πa
当 a = b 时: R =
4.3.3 球形电容器内外半径为 a 和 b,两极板间充满电阻率为 ρ 的均匀物质,试计算该电容器的漏 电电阻。 解:对漏电电阻,其内部电极电位差,电流沿径向从高电位向低电位流过,则有: dR = 积分得: R = ∫ dR = ∫
j
δ
=
ρ I 3.14 ×10−8 × 20 = = 0.2 V 2 −3 2 m πR 3.14 × (10 )
4.3.5 铜的电阻温度系数为 4.3 ×10−3 / 0C ,在 0 0C 时的电阻率为 1.6 ×10−8 Ω ⋅ m ,求直径为 5mm、长 为 160km 的铜制电话线在 25 0C 时的电阻。
(a) Rab = 1K Ω , (b) Rab = 4.5Ω (c) Rab = 1.2Ω (d) Rab = 7.4Ω (e) Rab = 5Ω (f) Rab = 1.5Ω (g) Rab = 14Ω
4.2.3 当附图中的 R1 为何值时 A、B 间的总电阻恰等于 R0? 解:由 R总 = R1 +
l 160 ×103 −8 −3 解: R = ρ 0 (1 + σ t ) 2 = 1.6 × 10 × (1 + 4.3 × 10 × 25) × = 144Ω πr 3.14 × (2.5 × 10−3 ) 2
4.3.6 将同样粗细的碳棒和铁棒串联起来,适当地选取两棒的长度能使两棒的总电阻不随温度而变, 求这时两棒的长度比。 解:当两者串联起来时,其总阻值为: l l R总 = RC + RF = ρC0 (1 + σ C t ) C + ρ F0 (1 + σ F t ) F …………….(*) s s 其总阻值不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