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言推理练习题及答案
《直言命题及推理》课后练习参考答案

一、下列语句是否表达命题?为什么?1.表达命题。
因为这个陈述句具有命题的"有所陈述"和"有真假之分"的逻辑特征。
2.表达命题。
因为该陈述句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
3.不表达命题。
这是一个一般的疑问句,它只是提出了一个问题,亦无所谓真假。
4.表达命题。
这是一个反诘句,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
5.不表达命题。
这是一个祈使句,仅体现一种希望和请求,亦不存在真假问题。
6.不表达命题。
这个感叹句仅抒发一种希望和请求,未对思维对象"人"有所陈述,亦不存在真假问题。
7.不表达命题。
这个感叹句中只表达一种良好的祝愿,不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
8.间接表达命题。
相当于"这场拳击或者是甲胜,或者是乙胜"。
9.表达命题。
这是一个陈述句,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
10.不表达命题。
它不具有命题的两个逻辑特征。
二、指出下列直言命题的种类和主谓词的周延情况:1.单称肯定命题。
主词"桂林"周延:谓词"广西最美丽的旅游城市"不周延。
2.该命题实为"所有的商人都是想赚钱的",全称肯定命题(A)。
主词"商人"周延,谓词"想赚钱的"不周延。
3.全称否定命题(E)主词"产业工人"和谓词"懒惰无能的人"都周延。
4.特称肯定命题(I)。
主词"问题"和谓词"暂时得不到解决"都不周延。
5.单称否定命题。
主"人"和谓词"老实人"都周延。
6.特称肯定命题(I)。
主词"同学"和谓词"来自外省"都不周延。
三、根据命题的对当关系,选择相应的命题驳斥下列命题:1.有的中国人不是不怕死的。
(SOP)2.所有的商品都是用于交换的。
直言命题练习题及答案

直言命题练习题及答案相关热词搜索:练习题直言命题答案直言命题题目逻辑直言命题举例复合命题练习题及答案篇一:2014直言命题推理练习题[含答案]直言命题推理1. 甲乙丙丁四人为同班同学。
关于某次考试,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乙说:丁考试没有及格;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丁说:乙考试也没有及格。
已知只有一人说假话,则下列断定中为真的项是(A),并写出推断过程:A甲说假话,乙考试没及格;B乙说假话,丙考试没及格;C丙说假话,丁考试没及格;D甲说假话,丙考试没及格。
甲丙矛盾关系2. 有4个杯子,每个杯子上都写有一句话:第1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第2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第3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第4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
如果只有一句话为真,则下列为真的项是(D):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C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D第3个杯子中有巧克力。
写出推理过程。
1 4杯子矛盾关系3. 某次捐款活动中收到两笔没有署真名的捐款,经过调查,可以确定是周吴郑王中的两个人捐的。
询问四个人时,周说:不是我捐的;吴说:是王捐的;郑说:是吴娟的;王说:我肯定没有捐。
经过查证,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
那么,下列断定中可能为真的项是(),并写出推理过程。
A周王所捐;B郑王所捐;C郑吴所捐;D郑周所捐4. 关于某学生宿舍同学使用Internet的情况有以下断定:(1)该宿舍所有同学都会使用Internet;(2)赵云会使用Internet;(3)有些同学会使用Internet;(4)有些同学不会使用Internet。
经过调查,上述断定中只有两个是正确的。
那么,下列哪项结论必然从上述条件推出?写出推导过程。
A赵云会使用Internet;B有些人不会使用Internet;C所有人都会使用Internet;D所有人都不会使用Internet。
5. 大会主席宣布:“此方案没有异议,大家都赞同,通过。
综合能力-直言命题及其推理-3

综合能力-直言命题及其推理-3(总分:63.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9,分数:63.00)1.林园小区有住户家中发现了白蚁。
除非小区中有住户家中发现白蚁,否则任何小区都不能免费领取高效杀蚁灵。
静园小区可以免费领取高效杀蚁灵。
如果上述断定都真,那么以下哪项据此不能断定真假?Ⅰ.林园小区有的住户家中没有发现白蚁。
Ⅱ.林园小区能免费领取高效杀蚁灵。
Ⅲ.静园小区的住户家中都发现了白蚁。
A.仅仅Ⅰ。
B.仅仅Ⅱ。
C.仅仅Ⅲ。
D.仅仅Ⅱ和Ⅲ。
E.Ⅰ、Ⅱ和Ⅲ。
A.B.C.D.E. √题干中“林园小区有住户家中发现白蚁”为sIP命题,当这个命题为真,选项I“林园小区有住户家中没有发现白蚁”为s0P的真假不能确定。
题干中第二个命题“除非……否则不……”为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有前件但未必有后件,有条件但未必有结果。
所以,林园小区虽然有住户家中发现了白蚁,但是林园小区未必能免费领取高效杀蚁灵。
因此选项Ⅱ“林园小区能免费领取高效杀蚁灵”的真假不能确定。
根据题干断定,既然“静园小区能免费领取高效杀蚁灵”为真,所以“静园小区有住户家中发现了白蚁”为真,但是有住户家中发现白蚁,不等于所有住户家中都发现白蚁,因此选项Ⅲ“静园小区住户家中都发现了白蚁”的真假也是不能确定的。
2.一个足球教练这样教导他的队员:“足球比赛从来就是以结果论英雄。
在足球比赛中,你不是赢家就是输家;在球迷的眼里,你要么是勇敢者,要么是懦弱者。
由于所有的赢家在球迷眼里都是勇敢者,所以每个输家在球迷眼里都是懦弱者。
”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所必须假设的?A.在球迷看来,球场上勇敢者必胜。
B.球迷具有区分勇敢和懦弱的准确判断力。
C.球迷眼中的勇敢者,不一定是真正的勇敢者。
D.即使在球场上,输家也不是区别勇敢和懦弱的唯一标准。
E.在足球比赛中,赢家一定是勇敢者。
A. √B.C.D.E.题干中从“所有的赢家都是勇敢者”推出“每个输家都是懦弱者”,即“所有输家都不是勇敢者”,“勇敢者”这个概念由不周延变得周延了,犯了“概念扩大”的错误。
【逻辑学】直言命题及其推理习题III-参考答案(新修订)

8. 根据布尔的观点,第6题的三段论形式是: (A) A.无效的,存在谬误。 B.无效的,排斥前提谬误。 C.无效的,非法小项。 D.无效的,非法大项。 E.有效的,没有谬误。
9. 给定省略三段论,(A) “宗教是危险的,如果它们导致暴力,而原教旨主义宗教导致暴力。” 下列哪项可以将这个省略三段论转变成一个有效的三段论: A.原教旨主义宗教是危险的。 (结论) B.原教旨主义宗教导致一些追随者谋杀。 (结论) C.导致暴力的是原教旨主义宗教。 (前提) D.帕特·罗伯逊是原教旨主义基督徒。(前提) E.所有非原教旨主义宗教都不是危险的。(结论)
———-
∴SOP
大大项P在前提中不不周延而而在结论中周延了了,犯了了“大大项不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因此这是一一
个无无效推理理。
E、“小小学生生不不是年年满十十八八岁的人人”,可得出“小小学生生都不不是有选举权的人人”
S:小小学生生 P:有选举权的人人为:
四、指出下列列三段论是否有效,如果无无效违反了了什什么规则?
1. 所有共和党人人都是要死的,没有浸礼教徒是共和党人人,因此,没有浸礼教徒会死。 S:浸礼教徒 P:会死 M:共和党人人 这个三段论推理理的推理理形式为:
MAP SEM ———— ∴SEP
这个三段论犯了了“大大项不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因此是一一个无无效推理理。 2. 有些人人是共和党人人,有些温和的动物是人人,因此,所有温和的动物都是共和党人人。 S:温和的动物 P:共和党人人 M:人人 这个三段论推理理的推理理形式为:
PAM SAM ————— ∴SAP 中项M在大大小小前提中均处于肯定命题的谓项位置,都不不周延,因此选D。 3、“逻辑是证明的工工具,直觉不不是逻辑,因此,直觉不不是证明的工工具。”这个三段论( B) A、犯了了“四概念”逻辑错误 B、犯了了“大大项不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 C、犯了了“中项不不周延”的逻辑错误 D、有效推理理 S:直觉,P:证明的工工具,M:逻辑 这个三段论的推理理形式为: MAP SEM ————∴SEP 大大项P在大大前提中处于肯定命题的谓项,是不不周延的;而而在结论中处于否定命题的谓项, 变得周延。故违反了了“大大项不不当周延“的逻辑错误,因此选B。 4、以PIM为大大前提、MAS为小小前提构成三段论,则( C ) A、不不能必然得出结论 B、能必然得出SAP的结论 C、能必然得出SIP的结论 D、能必然得出SOP的结论 根据三段论规则,前提中有特称则结论必特称,前提中无无否定则结论中也无无否定,因此结 论一一定是一一个特称肯定命题。而而大大小小项在前提中均不不周延,而而在结论中也不不周延,不不违背 三段论规则,因此能必然得出SIP的结论。故选C。 5、已知S, P, M非非空,且大大前提为PAM,小小前提为MAS的三段论是一一个有效三段论,其结论 只能是( C )
直言三段论习题参考答案

直言三段论习题参考答案《实用逻辑学》练习题参考答案第124~126页十一、1.结论:有的豆科植物是高大的乔木。
小项:豆科植物。
大项:高大的乔木。
中项:槐树。
大前提:槐树是高大的乔木。
小前提:槐树是豆科植物。
2.结论:海豚是大脑较发达的动物。
小项:海豚。
大项:大脑较发达的动物。
中项:海豚。
大前提:智能动物是大脑较发达的动物。
小前提:海豚是智能动物。
3.结论:碳酸钠溶液不是酸性溶液。
小项:碳酸钠溶液。
大项:酸性溶液。
中项: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大前提:酸性溶液不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小前提:碳酸钠溶液能使酚酞试液变色。
4.结论:算命是违背科学的。
小项:算命。
大项:违背科学的。
中项:迷信。
大前提:迷信是违背科学的。
小前提:算命是迷信。
5.结论:有些业余学习的学生是这个学校的学生。
小项:业余学习的学生。
大项:这个学校的学生。
中项:函授生。
大前提:这个学校的学生都是函授生。
小前提:函授生是业余学习的学生。
十二、1.无效。
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大项扩大”的错误。
(大项“毒蛇”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2.无效。
违反了“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3.无效。
违反了“两个前提不能都是否定的”的规则。
4.无效。
违反了“中项至少要周延一次”的规则,犯了“中项不周延”的错误。
(也违反了“两个前提不能都是特称的”的规则)5.有效。
符合直言三段论的所有规则。
6.无效。
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小项扩大”的错误(小项“贵州出产的酒”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
7.无效。
违反了“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否定的,则结论就必须是否定的”的规则。
8.无效。
违反了“前提中不周延的词项在结论中不得周延”的规则,犯了“小项扩大”的错误(小项“优质商品”在前提中不周延,在结论中周延)。
(也违反了“如果前提中有一个是特称的,则结论就必须是特称的”的规则)9.无效。
逻辑判断 直言命题

直言三段论\概念间关系欧拉图解逻辑判断-概念间关系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公务员考试考查概念知识点的题目主要关注概念间的关系。
这类问题只有分为以下两类型:不考虑概念间的数字问题和考虑概念间的数字问题。
题目特点是题干中常出现“所有”“有些”“某个”“没有一个”等叙述方式,并就各概念间的关系提出问题。
对于这类题目,不是直接推理,就是画出欧拉图,判断各概念间关系,就能轻松搞定。
核心点拨1、题型简介公务员考试中对于概念间关系的考查,一般为题干给出几个命题,让考生根据这几个命题来判断选项命题的真假,从而得出答案。
这类题目考查的实质就是根据题干判断出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然后根据概念间的关系来判断选项命题的真假。
如果题干涉及的概念比较单一,没有超过三个概念,就可以直接进行推理;若是题干涉及的概念多于三个,则可以用欧拉图辅助解题。
2、核心知识概念外延间的关系夯实基础解法九成熟,题目精挑细选,考试中60%的基础题,基本搞定!1.不考虑数字的概念间关系问题例1:(福建秋季行测真题)学校的教授中有一些是足球迷,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一致要求把学校的足球场改建为办公楼,而所有的足球迷都强烈反对这样做。
由此可以得出( )。
A.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并非都是学校的教授B.学校所有的教授都是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C.学校有的教授不是学校预算委员会的成员D.学校预算委员会有的成员是足球迷【答案】 C【解析】[关键词]不同关系,直接推理[题钥][解析]所有的足球迷都反对改建足球场,而所有的预算委员会的成员都主张改建足球场,因此,所有预算委员会的成员都不是足球迷,即预算委员会成员和足球迷是全异关系,因此,D项为假;又有的教授是足球迷,即教授和足球迷是交叉关系或包含关系,因此教授和预算委员会成员可能为交叉、全异和包含关系,在三种情况下均为真的只有C项。
因此,答案为C。
例2:(江苏C类行测真题)所有甲村村民都参加了希望镇镇人大代表选举,有的乙村村民没有参加希望镇镇人大代表选举。
法律逻辑直言命题案例题(3篇)

第1篇命题一:甲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命题二:乙和丙至少有一个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命题三:如果甲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那么乙和丙都不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分析:1. 命题一分析命题一是一个简单的直言命题,表示甲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根据直言命题的逻辑规则,如果这个命题是真的,那么甲就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这是一个直接的陈述,不需要进一步的分析。
2. 命题二分析命题二是一个复合直言命题,表示乙和丙至少有一个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这个命题可以分解为以下两个简单命题:- 乙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 丙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根据逻辑规则,复合命题“至少有一个”等价于“或者...或者...”,因此命题二可以表示为:乙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或者丙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如果这个命题是真的,那么乙和丙中至少有一个人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3. 命题三分析命题三是一个条件直言命题,表示如果甲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那么乙和丙都不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这个命题可以表示为:- 如果甲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则乙不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 如果甲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则丙不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这是一个典型的条件命题,其逻辑形式为“如果P,则Q”。
根据条件命题的逻辑规则,这个命题只有在甲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且乙和丙都不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时才是真的。
如果甲确实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但乙或丙中至少有一个人也是犯罪嫌疑人,那么命题三就是假的。
综合分析:- 如果命题一为真,那么甲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这与命题三中的条件相符,但无法确定乙和丙的情况。
- 如果命题二为真,那么乙和丙中至少有一个人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这与命题三的条件相矛盾,因为如果甲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根据命题三,乙和丙都不应该是犯罪嫌疑人。
- 如果命题三为真,那么甲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且乙和丙都不是盗窃案的犯罪嫌疑人。
这与命题二的条件相矛盾,因为命题二要求乙和丙至少有一个人是犯罪嫌疑人。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直言命题及其推理练习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逻辑(单选题)逻辑部分单项选择题1.“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
搞财会工作的,都免不了有或多或少的经济问题,特别是在当前商品经济大潮下,更是如此。
以下哪项如果是真的,最有力地削弱了上述断定?A.以上断定,宣扬的是一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剥削阶级世界观。
B.随着法制的健全,以及打击经济犯罪的深入,经济犯罪已受到严厉的追究与打击。
C.由于进行了两个文明建设,广大财务人员的思想觉悟与敬业精神有了明显的提高。
D.万国投资信托公司房产经营部会计胡大全,经营财务30年,分文不差,一丝不苟,并勇于揭发上司的贪污受贿行为,多次受到表彰嘉奖。
E.“慎独”是中国的传统美德。
这种传统美德,必将发扬光大。
正确答案:D解析:题干的结论是“所有搞财会工作的人,都有经济问题。
”是全称肯定命题,可以用一个特称否定命题或者是单称否定命题否定它。
D说明了存在没有经济问题的财会人员,是一个单称否定命题,从而削弱了题干的断定。
知识模块:直言命题及其推理2.就语言形式方面而言,“所有的人都是有思想的”这句话的意思仅仅是“如果是人的话,那么一定有思想”,这句话并没有断定“人是存在的”。
以下哪个语句最有力地支持了上述断定?A.所有商品都是有价值的。
B.所有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C.所有的科学都是宗教。
D.所有杨树都是落叶乔木。
E.所有哺乳动物都是脊椎动物。
正确答案:B解析:题干是一个全称肯定命题,其中全称肯定命题的主项“人”和谓项“有思想的”是全同关系。
B中的“所有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显然是断定“任何物体如果不受外力作用,那么做匀速直线运动”,这句话并不断定“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是存在的,“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与“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之间是全同关系。
A中的“商品”真包含于“有价值的物体”;C中的“科学”和“宗教”是全异关系;D中的“杨树”真包含于“落叶乔木”;E中的“哺乳动物”与“脊椎动物”是真包含于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直言推理1.三年级已发现有同学考试作弊。
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在下述三个断定中不能确定真假的是:I.三年级没有同学不作弊。
II.三年级有的同学没作弊。
III.三年级所有的同学都未作弊。
A.只有I和II。
B.只有I。
C.只有I和III。
D.只有II。
E.I、II和III。
答案:A2.所有的三星级饭店都搜查过了,没有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踪迹。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在下面四个断定中:Ⅰ.没有三星级饭店被搜查过。
Ⅱ.有的三星级饭店被搜查过。
Ⅲ.有的三星级饭店没有被搜查过。
Ⅳ.犯罪嫌疑人躲藏的三星级饭店已被搜查过。
可确定为假的是:A.仅Ⅰ和Ⅱ。
B.仅Ⅰ和Ⅲ。
C.仅Ⅱ和Ⅲ。
D.仅Ⅰ、Ⅲ和Ⅳ。
E.Ⅰ、Ⅱ、Ⅲ和Ⅳ。
答案:B3.设“并非无商不奸”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所有的商人都是奸商。
B.所有商人都不是奸商。
C.并非有的商人不是奸商。
D.并非有的商人是奸商。
E.有的商人不是奸商。
答案:E4.并非不参加辅导班的同学都是不努力的。
下列哪项与上述命题含义相同?A.所有不参加辅导班的同学都不是不努力的。
B.不参加辅导班的同学中有不努力的。
C.有的不参加辅导班的同学是努力的。
D.没有一个不参加辅导班的同学不是不努力的。
E.有的参加辅导班的同学是不努力的。
答案:C5.有球迷喜欢所有参赛球队。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A.所有参赛球队都有球迷喜欢。
B.有球迷不喜欢所有参赛球队。
C.所有球迷都不喜欢某个参赛球队。
D.有球迷不喜欢某个参赛球队。
E.每个参赛球队都有球迷不喜欢。
答案:C6.在一次歌唱竞赛中,每一名参赛选手都有评委投了优秀票。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可能为真?I.有的评委投了所有参赛选手优秀票。
II.有的评委没有给任何参赛选手投优秀票。
III.有的参赛选手没有得到一张优秀票。
A.只有IB.只有IIC.只有IIID.只有I和IIE.只有I和III答案:C7. 学院路街道发现有保姆未办暂住证。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不能确定真假? Ⅰ.学院路街道所有保姆都未办暂住证。
Ⅱ.学院路街道所有保姆都办了暂住证。
Ⅲ.学院路街道有保姆办了暂住证。
Ⅳ.学院路街道的保姆陈秀英办了暂住证。
A.仅工和Ⅲ。
B.仅I和Ⅳ。
C.仅Ⅲ和Ⅳ。
D.仅I、Ⅲ和Ⅳ。
E.I、Ⅱ、Ⅲ和Ⅳ。
答案:D8. 古罗马的西塞罗曾说:“优雅和美不可能与健康分开。
”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的人道主义者洛伦佐·巴拉强调说,健康是一种宝贵的品质,是“肉体的天赋”,是大自然的恩赐。
他写道:“很多健康的人并不美,但没有一个美的人是不健康的。
”以下各项都可以从洛伦佐·巴拉的论述中推出,除了A.有些不美的人是健康的。
B.有些美的人不是健康的。
C.有些健康的人是美的。
D.没有一个不健康的人是美的。
E.有些健康的人是不美的。
答案:B9.桌子上有4个杯子,每个杯子上写着一句话:第一个杯子:“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第二个杯子:“本杯中有苹果”;第三个杯子:“本杯中没有巧克力”;第四个杯子:“有些杯子中没有水果糖”。
如果其中只有一句真话,那么以下哪项为真?A.所有的杯子中都有水果糖。
B.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水果糖。
C.所有的杯子中都没有苹果。
D.第三个杯子中有巧克力。
E.第二个杯子中有苹果。
答案:D10.一家珠宝店的珠宝被盗,经查可以肯定是甲、乙、丙、丁四人中的某一个人所为。
审讯中,他们四人各自说了一句话。
甲说:“我不是罪犯。
”乙说:“丁是罪犯。
”丙说:“乙是罪犯。
”丁说:“我不是罪犯。
”经调查证实,四人中只有一个人说的是真话。
根据以上条件,下列哪个判断为真?A.甲说的是假话,因此,甲是罪犯。
B.乙说的是真话,丁是罪犯。
C.丙说的是真话,乙是罪犯。
D.丁说的是假话,丁是罪犯。
E.四个人说的全是假话,丙才是罪犯。
答案:ADCABC11.某旅游团去玉龙雪山旅游,玉龙雪山主峰是世界上北半球纬度最低、海拔最高的山峰,高原气候也非常明显,下山之后都在谈论是否到了雪山上的冰川,以下三个关于他们是否看到冰川的三个断定只有一句为真,I.有人看到了冰川。
II.有人没有看到冰川。
III.该团的小王和小李都没看到冰川。
则以下哪项肯定为真?A.小王和小李都没看到冰川。
B.小王看到了冰川,但小李没看到冰川。
C.小李看到了冰川,但小王没看到冰川。
D.小王和小李都看到了冰川。
E.以上都不正确。
答案:D12.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涉嫌被传讯。
四人的口供如下: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人没作案。
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那么以下哪项断定成立?A.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B.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C.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E.说真话的是丙和丁。
答案:C13.甲、乙、丙、丁是同班同学。
甲说:“我班同学考试都及格了。
”乙说:“丁考试没及格。
”丙说:“我班有人考试没及格。
”丁说:“乙考试也没及格。
”已知只有一个人说假话,则可推出以下哪项断定是真的?A.说假话的是甲,乙考试没及格。
B.说假话的是乙,丙考试没及格。
C.说假话的是丙,丁考试没及格。
D.说假话的是丁,乙开始没及格。
E.说假话的是甲,丙考试没及格。
答案:A14.在某次税务检查后,四个工商管理人员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个体户都没纳税。
乙:服装个体户陈老板没纳税。
丙:个体户不都没纳税。
丁:有的个体户没纳税。
如果四个人中只有一个断定属实,那么以下哪项是真的?A.甲断定属实,陈老板没有纳税。
B.丙断定属实,陈老板纳了税。
C.丙断定属实,但陈老板没纳税。
D.丁断定属实,陈老板未纳税。
E.丁断定属实,但陈老板纳了税。
答案:B15.某县领导参加全县的乡计划生育干部会,临时被邀请上台讲话。
由于事先没有做调查研究,也不熟悉县里计划生育的具体情况,只能说些模棱两可、无关痛痒的话。
他讲到:“在我们县14个乡中,有的乡完成了计划生育指标;有的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李家集乡就没有完成嘛。
”在领导讲话时,县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手里捏了一把汗,因为领导讲的三句话中有两句不符合实际,真后悔临时拉领导来讲话。
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县计划生育工作的实际情况?A.在14个乡中至少有一个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
B.在14个乡中除李家集乡外还有别的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
C.在14个乡中没有一个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
D.在14个乡中只有一个乡没有完成计划生育指标。
E.在14个乡中只有李家集乡完成了计划生育指标。
答案:C16.某次同学聚会,共有包括张强在内的5名同学,大家聊起了旅游,有关这5名同学今年刚过去五一假期有没有去旅游的话题,以下三个断定中只有一个是真的:I.有人五一假期去旅游了。
II.有人五一假期没有去旅游。
III.张强五一假期没有去旅游。
以下哪项为真?A.5名同学五一假期都没有去旅游。
B.5名同学五一假期都去旅游了。
C.只有一名同学五一假期没有去旅游。
D.只有一名同学五一假期去旅游了。
E.无法确定5名同学中五一假期去旅游的人数。
答案:B17.关于甲班体育达标测试,三位老师有如下预测:张老师说:“不会所有人都不及格”。
李老师说:“有人会不及格”。
王老师说:“班长和学习委员都能及格”。
如果三位老师中只有一人的预测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班长和学习委员都没及格。
B.班长和学习委员都及格了。
C.班长及格,但学习委员没及格。
D.班长没及格,但学习委员及格了。
E.以上各项都不一定为真。
答案:A18.在一次对所有的宾馆的消防检查后,张亮、刘飞、诸葛备三个消防人员有如下结论:张亮:有的宾馆存在安全隐患。
刘飞:有的宾馆不存在安全隐患。
诸葛备:天鹅宾馆和凤凰宾馆两个都存在安全隐患。
如果上述三个结论只有一个正确,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A.天鹅宾馆和凤凰宾馆都不存在安全隐患。
B.天鹅宾馆和凤凰宾馆都存在安全隐患。
C.天鹅宾馆存在安全隐患,但凤凰宾馆不存在安全隐患。
D.天鹅宾馆不存在安全隐患,但凤凰宾馆存在安全隐患。
E.上述断定都不一定为真。
答案:A19. 关于新世纪公司的年终晋升,员工们有以下猜测:I.小赵晋升。
II.小赵、小钱、小孙和小李全部都晋升了。
III.小赵或小孙晋升。
IV.小赵、小钱、小孙和小李四人中有人没有晋升。
最后公布的结果,上述四个猜测中只有两个为真。
则以下哪项正确?A.小赵晋升,小孙没有晋升。
B.小赵和小孙都晋升。
C.小赵没有晋升,小孙晋升。
D.小赵和小赵都没有晋升。
E.可以确定四人中有两人晋升,但无法确定具体是谁晋升。
答案:CABECC CDBDA DCABC BA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