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习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第四章(习题答案)

第四章(习题答案)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一)戴维宁定理的证明
设流过端口以外的电路中的电流为 i,则据替代定 ,则据替代定 理,外电路可以用一个电流为 i的电流源 iS替代,如图(a)所 替代,如图(a) (a)所 示;则又据 叠加定理,得其相应的分电路 (b),(c): 示;则又据叠加定理 ,得其相应的分电路(b) (c): 叠加定理,得其相应的分电路 (b),
:在线性 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 叠加定理 :在 线性 电路中,任一支路的电流或电 压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激励) 单独作用 时在 压是电路中各个独立电源(激励)单独作用 单独作用时在 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 代数和. 该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 代数和.
§4-1 叠加定理
也就是说,只要电路存在唯一解,线性电路中 的任一结点电压,支路电压或支路电流均可表示为 以下形式: y = H 1uS1 + H 2 uS 2 + + H m uSm + K 1 iS1 + K 2 iS 2 + + K n iSn ——表示电路中独立 其中:uSk 表示电路中独立电压源的电压 独立电压源的电压
+ Req + u RL
uS1
NS
uS2
RL
口 含一 源 端
1
戴维宁定理
- -
uoc
维 宁 等 效 电 路
1' i1
RL
isc
1'
1'
u R Geq L
-
+
诺顿定理
诺 顿 等 效 电 路
1'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对外电路而言,"含源一端口NS"可以用一条含源支路 对外电路而言," 含源一端口N 可以用一条含源支路 等效替代 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称为一端口的等效发电机 戴维宁等效电路和诺顿等效电路称为一端口的等效发电机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四章习题参考答案第四章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一、单项选择题1.C2.B3.C4.D5.D6.C7.B8.A9.B 10.B11.B 12.C 13.A 14.C 15.C16.D 17.A 18.A 19.D 20.B21.B 22.C 23. A 24.D 25.D26.D 27.B 28.A 29.D 30.B31.C 32.C 33.D 34.D 35.A36.B 37.A 38.C二、多项选择题1.ABCD2.ABC3.AD4.CD5.ACD6.ABD7.ABCD8.ABCD9.ABC 10.ABCD11.ACD 12.ABD 13.ABCD 14.ABCD 15.ACD16.BCD 17.ABC三、简答题1.简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五四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事件,它是在新的时代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下发生的。

第一,中国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为运动的爆发准备了新的社会力量。

第二,新文化运动掀起的思想解放的潮流。

受到这个潮流影响的年轻一代知识界,尤其是那些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为五四运动准备了最初的群众队伍和骨干力量。

第三,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

第四,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慨,成为五四运动的直接导火索。

巴黎和平上,中国政府代表提出废除外国在华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在华驻军等七项希望和取消日本强加的“二十一条”及换文的陈述书,遭到拒绝。

和会竟规定德国应将在中国山东获得的一切特权转交给日本。

消息传到国内,激起了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愤怒。

五四运动由此爆发。

2.试比较五四运动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第一,从领导力量来看,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可能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他们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

五四爱国运动是由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领导的,工人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显示了伟大力量,他们强烈地反对帝国主义分赃的巴黎和会,反对军阀政府卖国。

第四章 习题答案

第四章 习题答案

第四章的习题及答案4-1 设有一台锅炉,水流入锅炉是之焓为62.7kJ ·kg -1,蒸汽流出时的焓为2717 kJ ·kg -1,锅炉的效率为70%,每千克煤可发生29260kJ 的热量,锅炉蒸发量为4.5t ·h -1,试计算每小时的煤消耗量。

解:锅炉中的水处于稳态流动过程,可由稳态流动体系能量衡算方程:Q W Z g u H s +=∆+∆+∆221体系与环境间没有功的交换:0=s W ,并忽 动能和位能的变化, 所以: Q H =∆设需要煤mkg ,则有:%7029260)7.622717(105.43⨯=-⨯m解得:kg m 2.583=4-2 一发明者称他设计了一台热机,热机消耗热值为42000kJ ·kg -1的油料0.5kg ·min -1,其产生的输出功率为170kW ,规定这热机的高温与低温分别为670K 与330K ,试判断此设计是否合理?解:可逆热机效率最大,可逆热机效率:507.06703301112max =-=-=T T η 热机吸收的热量:1m in210005.042000-⋅=⨯=kJ Q热机所做功为:1m in 102000m in)/(60)/(170-⋅-=⨯-=kJ s s kJ W该热机效率为:486.02100010200==-=Q W η 该热机效率小于可逆热机效率,所以有一定合理性。

4-3 1 kg 的水在1×105 Pa 的恒压下可逆加热到沸点,并在沸点下完全蒸发。

试问加给水的热量有多少可能转变为功?环境温度为293 K 。

解:查水蒸气表可得始态1对应的焓和熵为:H 1=83.93kJ/kg, S 1=0.2962kJ/kg.K 末态2对应的焓和熵为:H 2=2675.9kJ/kg, S 2=7.3609kJ/kg.K)/(0.259293.839.267512kg kJ H H Q =-=-=)/(0.522)2962.03609.7(15.2930.25920kg kJ S T H W sys id =-⨯-=∆-∆=4-4如果上题中所需热量来自温度为533 K 的炉子,此加热过程的总熵变为多少?由于过程的不可逆性损失了多少功? 解:此时系统的熵变不变)./(0647.7K kg kJ S sys =∆炉子的熵变为)./(86.45330.2592K kg kJ T H T Q S sur -=-=∆-==∆ )./(205.286.40647.7K kg kJ S t =-=∆ )/(0.646205.215.2930kg kJ S T W t l =⨯=∆=4-5 1mol 理想气体,400K 下在气缸内进行恒温不可逆压缩,由0.1013MPa 压缩到1.013MPa 。

近代史第四章 习题(含答案)

近代史第四章 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中国共产党成立和中国革命新局面重要知识点1.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内容、意义和局限性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初步传播3.五四运动爆发的时代背景、原因和历史意义4.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及活动5.中国共产党成立及其意义6.国共合作和大革命的进行7.大革命的失败及其教训练习题一、选择题(一)单选题1、在中国最早讴歌十月革命、比较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是()A、陈独秀B、李大钊C、毛泽东D、瞿秋白2、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A、中共二大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C、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D、五四运动3、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他在该刊发刊词中宣称,“盖改造青年之思想,辅导青年之修养,为本志之天职。

批评时政,非其旨也。

”此时陈独秀把主要注意力倾注于思想变革的原因是()A、他认定改造国民性是政治变革的前提B、他对资本阶级民主主义产生了怀疑C、他对政治问题不感兴趣D、他认为批评时政不利于改造青年思想4、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A、中共“一大”会议上B、中共“二大”会议上C、中共“三大”会议上D、中共“四大”会议上5、下列哪篇文章表明,李大钊已经成为中国的第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A、《法俄革命之比较观》B、《庶民的胜利》C、《Bolshevism的胜利》D、《我的马克思主义观》6、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是在( )A、辛亥革命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中国共产党成立7、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出了新的解释。

新三民主义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究其原因,是由于新三民主义的政纲()A、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B、把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北洋军阀C、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D、把民主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三民主义B、共产主义思想C、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D、新三民主义9、1928年12月,宣布东北三省“遵守三民主义,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的是()A、张作霖B、郭松龄C、张学良D、张作相10、1920年8月,()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公开出版。

(完整版)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习题及答案

(完整版)第四章生产者行为理论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可变要素的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和边际产量曲线之间的关系,可将生产划分为三个阶段,任何理性的生产者都会将生产选择在( )。

A.第Ⅰ阶段;B.第Ⅱ阶段;C.第Ⅲ阶段。

2.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如果企业增加二个单位的劳动投入量就可以减少四个单位的资本投入量,则有( )。

A.RTS LK =2,且2=LK MP MP ; B.RTS LK =21,且2=L K MP MP ; C.RTS LK =2,且21=L K MP MP ; D .RTS LK =21,且21=L K MP MP 。

3.在以横坐标表示劳动数量,纵坐标表示资本数量的平面坐标中所绘出的等成本线的斜率为( )。

A.γω;B.- γω;C.ωγ;D.- ωγ。

4.当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时( )。

A.平均产量递减;B.平均产量递增;C.平均产量不变;D.总产量递减。

5.如图所示,厂商的理性决策应在( ) A .0<L <7;B.4.5<L <7;C .3<L <4.5;D.0<L <4.5。

6.已知某企业的生产函数Q=10K L (Q 为产量,L 和K 分别为劳动和资本),则( )。

A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不变;B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增;C .生产函数是规模报酬递减;D .无法判断7.等成本曲线绕着它与纵轴Y的交点向外移动表明( )。

A.生产要素Y的价格下降了;B.生产要素x的价格上升了;C. 生产要素x的价格下降了;D. 生产要素Y的价格上升了。

8.总成本曲线与可变成本曲线之间的垂直距离()。

A.随产量减少而减少;B.等于平均固定成本;C.等于固定成本;D.等于边际成本。

9.随着产量的增加,短期固定成本()。

A.增加;B.减少;C.不变;D.先增后减。

10.已知产量为8个单位时,总成本为80元,当产量增加到9个单位时,平均成本为11元,那么,此时的边际成本为()。

A.1元;B.19元;C.88元;D.20元。

《会计基础》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会计基础》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会计凭证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购进原材料60000元,款项未付。

该笔经济业务应编制的记账凭证是(C)。

A.收款凭证B.付款凭证C.转账凭证D.以上均可2、不符合原始凭证基本要求的是(C)。

A.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盖章B.原始凭证不得涂改、刮擦、挖补C.上级批准的经济合同,应作为原始凭证D.大写和小写金额必须相等3、下列不能作为会计核算的原始凭证的是(B)。

A.发货票B.合同书C.入库单D.领料单4、下列属于通用凭证的是(C)。

A.收料单B.折旧计算表C.增值税专用发票D.差旅费报销单5、在原始凭证上书写阿拉伯数字,错误的做法是(B)。

A.金额数字前书写货币币种符号B.币种符号与金额数字之间要留有空白C.币种符号与金额数字之间不得留有空白D.数字前写有币种符号的,数字后不再写货币单位6、可以不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是(A)。

A.更正错误的记账凭证B.从银行提取现金的记账凭证C.以现金发放工资的记账凭证D.职工临时性借款的记账凭证7、原始凭证按(D)分类,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等类。

A.用途和填制程序B.形成来源C.填制方式D.填制程序及内容8、下列关于原始凭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D)。

A.按照来源的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B.按照格式的不同,分为通用原始凭证和专用原始凭证C.按照填制手续及内容不同,分为一次原始凭证、累计原始凭证和汇总原始凭证D.按照填制方法不同,分为外来原始凭证和自制原始凭证9、在审核原始凭证时,对于内容不完整、填写有错误或手续不完备的原始凭证,应该(D )。

A.拒绝办理,并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B.予以抵制,对经办人员进行批评C.由会计人员重新编制或予以更正D.予以退回,要求更正、补充,以至重新编制10、填制记账凭证时,错误的做法是(C)。

A.根据每一张原始凭证填制B.根据若干张同类原始凭证汇总填制C.将若干张不同内容和类别的原始凭证汇总填制在一张记账凭证上D.根据原始凭证汇总表编制11、下列属于累计凭证的是(B)。

管理会计第四章练习题

管理会计第四章练习题

第四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单一品种产品企业,保本销售额=()A.保本销售量×单位利润B.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率C.固定成本总额÷(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固定成本总额÷综合贡献边际率E.固定成本总额÷贡献边际2、生产多品种产品企业测算综合保本销售额=固定成本总额÷()A.单位贡献边际B.贡献边际率C.单价一单位变动成本D.综合贡献边际率3、从保本图上得知,对单一产品分析,()A.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高B.单位变动成本越大,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C.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小,保本点越高D.单位变动成本越小,总成本斜线率越大,保本点越低4、利润=(实际销售量一保本销售量)×()A.贡献边际率B.单位利润C.单位售价D.单位贡献边际5、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价6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4元,单位销售和管理变动成本元,销量为500件,则其产品贡献边际为()元6、下属因素中导致保本销售量上升的是()A.销售量上升B.产品单价下降C.固定成本下降D.产品单位变动成本下降7、已知产品销售单价为24元,保本销售量为150件,销售额可达4800元,则安全边际率为()% % %8、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A.贡献边际B.营业利润C.营业毛利D.期间成本9、在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断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A.保本量B.贡献边际C.保本作业率D.保本额10、如果产品的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上升的百分率相同,其他因素不变,则保本销售量()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确定11、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A.完全成本法B.变动成本法C.吸收成本法D.制造成本法12、保本作业率与安全边际率之间的关系是()A.两者相等B.前者一般大于后者C.后者一般大于前者D.两者之和等于113、销售量不变,保本点越高,则能实现的利润()A.越小B.不变C.越大D.不一定14、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月计划销售600件,单位变动成本6元,月固定成本1000元,欲实现利润1640元,则单价应为()15、销售收入为20万元,贡献边际率为60%,其变动成本总额为()万元。

第四章财务管理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财务管理练习题及答案

第四章财务管理练习题及答案第四章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企业财务风险的最小承担者就是()。

a.债权人b.企业职工c.国家d.普通股股东2.每股利润并无差异点就是指两种筹资方案下,普通股每股利润成正比时的()。

a.成本总额b.筹资总额c.资金结构d.息税前利润3.资金成本可以用绝对数表示,也可以用相对数表示。

用相对数表示的计算公式为()。

a.资金成本=每年的资金费用/筹资数额b.资金成本=每年的资金费用/(筹资数额―筹资费用)c.资金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数额d资金成本=每年的用资费用/(筹资数额―筹资费用)4.在以下各种筹资方式中资金成本最低的就是()。

a.债券b.银行借款c.优先股d.普通股5.某公司发行普通股股票600万元,筹资费用率为5%,上年股利率为14%,预计股利每年快速增长5%,所得税率33%。

则该普通股成本率仅()。

a.14.74%b.9.87%c.19.74%d.14.87%6.某公司利用长期债券、优先股、普通股、留存收益来筹集长期资金1,000万元,分别为300万元、100万元、500万元、100万元,资金成本率分别为6%、11%、12%、15%。

则该筹资组合的综合资金成本率为()。

a.10.4%b.10%c.12%d10.6%7.以下项目中,同普通股成本负相关的就是()。

a.普通股股利b.普通股金额c.所得税税率d.筹资费率8.某公司本期息税前利润为6,000万元,本期实际利息费用为1,000万元,则该公司的财务杠杆系数为()。

a.6b.1.2c.0.83d.29.调整企业资金结构并不能()。

a.减少财务风险b.减少经营风险c.减少资金成本d.进一步增强融资弹性10.财务杠杆系数同企业资金结构密切相关,须支付固定资金成本的债务资金所占比重越大,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

a.越大b.越大c.维持不变d.反比例变化11.企业发行某普通股股票,第一年股利率为15%,筹资费率为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4 2 2
1 5 4 4 3 3
2 2 4 1 3 3
2 1 5
缺页次数:10次(算前3个),缺页率:10/12=83%
2014-9-19
19
(3)先进先出FIFO置换算法(4个物理块时)
11、对外存对换区的管理以( D )为主要目标,对外存文件区 的管理以( B )为主要目标。 A.提高系统吞吐量 B.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C.降低存储费用 D.提高换入/换出的速度 12、采用分页存储管理使处理器执行指令的速度( B ) A.提高 B.降低 C.不定 D.不受影响 13、分段存储管理中,分段是由用户决定的,因此( B ) A.段内的地址和段间的地址都是连续的 B.段内的地址是连续的,而段间的地址是不连续的 C.段内的地址是不连续的,而段间的地址是连续的 D.段内的地址和段间的地址都不是连续的 14、在请求分页管理中,在页表中增加了若干项,其中状态位 供( C )时参考,修改位供( D )时参考,访问字段供( B ) 时参考,外存地址供( E )时参考。 A.分配页面 B.置换算法 C.程序访问 2014-9-19 4 D.换出页面 E.调入页面
2014-9-19 12
第四章 页号
24
0
1
5 2 习题课 物理块号
210
5
10
5 、某虚拟存储器的用户空间共 32 个页面,每页 1KB ,主存 2 4 16KB。 3 7
试问:(1)逻辑地址的有效位是______ 15 位; 25×210 共15位 (2)物理地址需要______ 14 位;
24×210 共14位
4

8 29 2
物理地址
[0,430] → 物理地址:219 + 430 = 649 [1,10] → 物理地址:3330 + 10 = 3340 8 K [2,500] → 物理地址:90 500 +> 500 100 = 段内地址越界 590 8 29 2 ! [3,400] → 物理地址:1237 + 400 = 16378 69 2 [4,20] → 物理地址:1952 + 20 = 1972 2014-9-19 [5,100] → 物理地址: 5 > 4 段号越界! 主存
10
3、若在一分页存储管理系统中,某作业的页表如下所示。 已知页面大小为1024字节,试将逻辑地址 [0,100],[1,179],[2,785]和[3,1010],页内地址单位字 节,转化为相应的物理地址。 页号 0 1 2 3 块号 3 5 6 2
答: (1)对于逻辑地址[0,100],查页表第0页在第3块,所以物理地 址为: 10243+100=3172 (2)对于逻辑地址[1,179],查页表第1页在第5块,所以物理地 址为: 10245+179=5299 (3)对于逻辑地址[2,785],查页表第2页在第6块,所以物理地 址为: 10246+785=6929 (4)对于逻辑地址[3,1010],查页表第3页在第2块,所以物理地 2014-9-19 11 1024 2 + 1010 = 3058 址为:
4、考虑一个由8个页面,每页有1024个字节组成的逻辑空间, 把它装入到有32个物理块的存储器中,问: (1)逻辑地址需要多少位表示?(二进制) (2)绝对地址需要多少位表示?(二进制)
答: 因为页面数为8=23,故需要3位二进制数表示。每页有1024个字 节,1024=210,于是页内地址需要10位二进制数表示。32个物 理块,需要5位二进制数表示(32=25)。 (1)页的逻辑地址由页号和页内地址组成,所以需要3+10=13位 二进制数表示。 (2)页的绝对地址由块号和页内地址的拼接,所以需要5+10=15 位二进制数表示。
2014-9-19 5
18、在下面的存储管理方案中,可以使用上下界地址寄存器实现 存储保护的是( A )和( B ) A.固定分区存储管理 B.动态分区存储管理 C.分页存储管理 D.分段存储管理 19、虚拟存储器最基本的特征是((1) B ),该特征主要是基于 ((2) E ),实现虚拟存储器最关键的技术是((3) C )。 (1)A.一次性 B.多次性 C.离散性 D.驻留性 (2)A.计算机的高速性 B.大容量内存 C.大容量硬盘 D.循环性原理 E.局部性原理 (3)A.内存分配 B.置换算法 C.请求调页(段) D.对换空间管理 20、碎片最严重的存储管理方式是( A ) A.固定分区 B.动态分区 C.分页管理 D.分段
1、采用连续分配方式的动态分区分配,对如图所示的内存分配 情况(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已占用分区,空白部分表示空闲分 区),若要申请一块40K的内存,对于最佳适应算法给出分配 区域的首地址是( C ) A.100KB B.190KB C.330KB D.410KB 2、采用连续分配方式的动态分区分配,在右图所示中,若要申 请一块40KB的内存,使首地址最大的分配算法( C ) 0KB A.首次适应算法 B.最佳适应算法 100KB 80k C.最差适应算法 D.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180KB 3、下列算法中最有可能会产生“抖动”现象 190KB 90k 280KB 的是( A )。 330KB 60k A.先进先出页面置换算法 390KB 410KB B.最近最久未使用置换算法 102k 512KB C.最少使用页面置换算法 2014-9-19 1 D.最佳页面置换算法
段号 0 段的长度 (字节) 660 内存起始地址 (字节) 219
1
2 3
2014-9-19
14
100 580
3330
90 1237
4
96
1952
8
答:(1)地址变换图:
越界中断 段表寄存器: 段表始址 段表长度
>
逻辑地址: 段号(2) 段内地址(90)
+
段号 0 1 2 3 4
2014-9-19
15
(2)最近最久未使用LRU置换算法
0 0 3 1 1 4 0 5 6 6 2 4 6 7 7 0 0 6 7 2
0
0 0 3 3 1
4 4 3 0 1 1
4 6 0 0 5 5
6 6 2 2 5 4
6 7
6 7
6 7
4
0
2
缺页次数:12次(算前3个),缺页率:12/20=60%
2014-9-19
段长 660 14 100 580 96
始址 219 3330 90 1237 1952
+
物理地址 90+90
9
控制寄存器 段表始址 + 段表长度 >
越界
段号S 2
位移量W 1 00 有效地址
段号 段长 基址 660 219 0 1 K 6 K 1 614 00 3330 4K 100 90 2 5 00 8 K 580 1237 3 296 00 9 20 0 1952
4 3 2 1 4 3 5 4 3 2 1 5
4
4 4 3 3 2
1 1 3 4 2 2
1 5 4 4 3 3
5 5 2 2 3 1
缺页次数:9次(算前3个),缺页率:9/12=75%
2014-9-19
18
(2)最近最久未使用LRU置换算法(3个物理块时)
4 3 2 1 4 3 5 4 3 2 1 5
14
(1)先进先出FIFO置换算法
0 0 3 1 1 4 0 5 6 6 2 4 6 7 7 0 0 6 7 2
0
0 0 3 3 1
4 4 3 0 1 1
4 6 0 0 5 5
6 6 2 2 5 4
7 2
7 0
7 0
2 0
4
4
6
6
缺页次数:13次(算前3个),缺页率:13/20=65%
2014-9-19
(3)假定某时刻系统为用户的第0,1,2,3页分别分配的物 理块号为 5,10,4,7 ,试将逻辑地址 0A5CH 和 093CH 变换为物 理地址。 0000 1010 0101 1100 0000 1001 0011 1100 0001 0010 0101 1100 0001 0010 0101 1100
2014-9-19 6
页号 第四章
物理块号 习题课
1、
0
1
2
4
220
28
(3)假定某分页存储管理的系统中,内存容量为 1MB,被分成256 2 1 块,块号为 0,1,2,… ,255 ,某作业的地址空间占 4 页,其页号为 3 5 0,1,2,3,被分配到内存的第2,4,1,5块中。 20 位来表示。 则有①内存地址应使用________ 220-8=212=4KB ,逻辑地址中的页内 ②作业每一页的长度为______________ 12 地址应用________ 位。 ③把作业中每一页在分到的内存块中的起始地址填入下表:
2014-9-19 2
7、在固定分区分配中,每个分区的大小是( C ) A.相同的 B.可以不同但作业长度固定 C.可以不同但预先固定 D.根据用户要求而定 8、在固定分区分配中,为了提高内存的利用率,可采用如下 技术( A ) A.按经常出现的作业大小来划分分区 B.划分分区都相同 C.不同请求队列中的作业可以申请相同的分区 D.大作业可以申请多个分区 9、采用固定分区分配的最大缺点是( C ) A.不利于内存的保护 B.分配算法复杂 C.内存的利用率不高 D.零头太多 10、可重定位分区分配采用的地址转换公式是( C ) A.绝对地址=上界寄存器值+逻辑地址 B.绝对地址=下界寄存器值+逻辑地址 C.绝对地址=重定位寄存器值+逻辑地址 2014-9-19 3 D.绝对地址=块号*块长+页内地址
4、存储管理是对内存中( B )区域进行管理。 A.整个内存 B.供用户使用的 C.供系统使用的 D.供程序使用的 5、下面是关于存储管理功能的论述,正确的论述是( A )和( D ) A.内存分配最基本的任务是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空间,其它追 求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存储空间的利用率。 B.为了提高内存保护的灵活性,内存保护通常由软件实现。 C.对换技术已不是现代操作系统中常用的一种技术。 D.地址映射是指将程序空间中的逻辑地址变为内存空间的物理 地址。 E.虚拟存储器是在物理上扩充内存容量。 6、在下列存储管理方案中,不适用于多道程序的是( A ) A.单一连续分配 B.固定分区分配 C.可重定位分区分配 D.段页式存储分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