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新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苏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导学案第二课:融入民族文化第二课时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1、懂得自己的情感与民族、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联,明确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具体要求;(一)为什么要增强文化认同感?① 认识一个民族,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促进社会安定。
(P23页:)② 我们每个中国人的情感都与民族文化,祖国命运紧紧相连。
(P26页:)③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着我们的情感;热爱祖国,具有高度的民族自豪感,责任心,源于对民族文化的认同。
各民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与亲和力,使海内外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P26页)(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的具体要求①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②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勇敢地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要情为祖国动,建设祖国,报效祖国;③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要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④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三)古往今来,无数中华民族的志士仁人和寻常百姓,都拥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勇敢地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利益。
(具体事例见P24页最下面的小字部分)2、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民族文化;①对待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②对外来文化要在实践中不断创新。
3、如何正确对待民族传统的文化?①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的成分。
②同时要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③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九年级政治全册 2.2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教案1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政治教案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课程标准要求】1.7感受个人成长与民族文化和国家命运之间的联系,提高民族自豪感、文化认同感【教学目标】知识能力目标:懂得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明确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具体要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责任心;了解外来文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明确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提高自己辨别是非的能力;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正确对待传统和外来文化,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民族责任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我们的情感与民族文化、祖国命运紧紧相连;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具体要求;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和手段】重点讲授法,学生课堂讨论法,例证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对某校中学生关于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一项调查: 52%的同学认为无所谓、28%的同学支持外来文化、20%的同学支持与赞同民族传统文化。
这说明了什么?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板书)讲授新课:(一)、你我共织中国结课堂阅读:中国结的系列知识地位——产生——特点——意义意义:中国结不仅代表了人们的一种审美情趣,更是一种民族情感的艺术再现,因而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渊源和广泛的认同基础。
中国印——舞动的的含义1、中国特点、特点与奥林匹克运动元素的巧妙结合。
(最主要的一点)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将中国传统的印章和书法等艺术形式与运动特征结合起来,经过艺术手法夸X变形、巧妙地幻化成一个向前奔跑、舞动着迎接胜利的运动人形。
人的造型同时形似现代“京”字的神韵,蕴含浓重的中国韵味。
以中国传统文化符号--印章(肖形印),作为标志主体图案的表现形式,主体图案基准颜色选择红色,传达和代表了中国文化喜庆、热烈的气氛。
印章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在中国出现,是渊源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并且至今仍是一种广泛使用的社会诚信表现形式,寓意将实现“举办历史上最出色一届奥运会的庄严承诺”。
增强中华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凝聚中华文化认同的价值内核
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践行,关键在行 动;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搭建多样宣传
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增强中华文 化认同感的价值基础。不同的发展历史 使各民族文化拥有不同的价值追求、价 值取向。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前提是让 各民族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只有共同 价值追求才能真正凝聚共识,增进民族 认同情感、增强身份认同情感。社会主
坚持并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强化中华文化认同的制度保障
制度建设是增强中华文化认同的重 要抓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中国共产 党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为指导,为解决 中国民族问题,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一项 基本民族制度,是实现各族人民大团结的 重要制度。充分发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优 势,能够使各族群众积极参与国家治理
文化认同,必须正确处理好民族文化差 融合,其基础即是农业生产方式与游牧
异与共同文化认同之间的关系,要在繁 生产方式的相互融合。丝绸之路、茶马
荣发展各民族文化的基础上增强人们对 古道等不仅是经济的相互交流,济基础。
二是处理好传统民族文化和当代民 各民族通过对共同经济利益的追求,聚
需求,使优秀民族文化在新时代永远保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形成广
持活力,并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从而 泛的国内大循环、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
促进中华文化的不断发展,为中华文化 发展格局,增强各民族间的经济合作与
提供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
交流,才能为增强中华文化的认同夯实
在处理好这两种关系的基础上,繁 经济基础。
BUSINESS CULTURE 商业文化
新媒体背景下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纪录片制作探究

新媒体背景下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纪录片制作探究1. 引言1.1 引言在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制作成为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通过丰富多样的内容和形式,可以使观众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不同的文化。
民族文化认同感是一个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和归属感,是在多元文化中不断传承和发展的。
在这样一个多样性文化交汇的时代,如何通过纪录片制作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成为了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
在本文中,将探讨在新媒体背景下如何通过纪录片制作来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并探讨纪录片制作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影响,希望可以为深入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做出一些探索和贡献。
2. 正文2.1 新媒体背景下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纪录片制作在新媒体时代,纪录片制作成为加深民族文化认同感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纪录片展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和传统,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和认同,进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在纪录片制作中,可以运用多种新媒体技术,如虚拟现实、全息投影等,来展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这些新技术使观众能够以更直观的方式感受和了解民族文化,从而增强对自己民族的认同感。
在纪录片制作中,导演和制作团队也可以通过镜头语言、音乐和声音效果等手段来表现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深刻感受到民族文化的底蕴和传承。
纪录片制作不仅可以传递民族文化的信息,还可以激发观众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促使他们更加珍视和传承自己的文化传统。
2.2 如何运用新媒体技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一、开展文化传播教育活动1. 利用新媒体平台发布民族文化相关的教育内容,比如传统民俗知识、民族传统技艺等,增强民众对自身文化的认同感。
2. 利用网络直播等形式,邀请专家学者进行民族文化的讲解和解读,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
二、开展互动式文化体验活动1. 利用手机APP或网站平台,设置民族文化体验活动,比如民族服饰试穿、传统手工艺品DIY等,让用户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
2. 引导用户参与民俗节日庆祝活动,比如在线参与元宵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的庆祝活动,增强民众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参与感。
2、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阅读分析:研读文本P24相关内容,思考分析:何为文化认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交流展示:你知道有哪些名言警句渗透着强烈的爱国忧民的深厚情感?请试举两句,并谈谈自己对这些名句的感受。
上述材料主要体现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教后感
■交流展示:“情为祖国动”
●展读图片:阅读文本P25“交流”栏目的2幅图片。
●引领体验:◆两幅图片分别表现了图中人物什么样的情感?
◆看到这两幅图片你有什么感想?
●反思交流: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
■感悟思辨:“直面外来文化”
比比知识面:看看谁了解得多,谁的知识面更广(分组抢答)
●七嘴八舌:在我们的生活中我所知道国外的优秀文化有哪些?
●探究交流:为什么我们的生活中会有这些外来的文化?
●联合对抗:有些同学认为:“外来文化非常优秀,也非常新奇,因此我们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应当全面引进和积极吸收各种各样的外来文化。”请分组合作探究,并联合对抗辩论。
○正方陈述:
○反方陈述:
○总结陈述:
作业
<一>、精挑细选·理解生活(每题1分,共4分)
1、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是()
4、韩国抢先将端午节作为世界文化遗产进行申报,你认为()
A、是件小事,不要看得太重要B、与韩国断交
C、学习模仿韩国的端午节文化D、要增强责任感,弘扬民族文化
<二>、明辨是非·体验生活(共6分)
观点透视:在学习了“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后,某校九年级(10)班举办了以“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的主题班会,会上同学们进行了激烈的辨论发言,有同学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只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就行了;有的同学认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只要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就行了;还的同学认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吸收人类创造的一切文化成果。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力,使海内外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大团结
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4、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和 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
学习要点二:如何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求)
1、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是要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
化,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就是要随着 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2、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要勇敢地捍卫民族的尊严和祖国的 利益。 3、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需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和传统文化 。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
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 代文明相协调。同时,②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
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学习要点四:怎样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 和谐)文化?
(1)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成分。同 时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果,并在实践中不断 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
【名言赏析】
我们不仅要去西方拿,还要精选,选好的拿, 不能一味全吃下去。
——鲁 迅
对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 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有选择、有批判地 借鉴和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我的中国心——张明敏
河山只在我梦里 祖国已多年未清静 可是不管怎样也改变不了 我的中国心 洋装虽然穿在身 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 烙上中国印
糟粕。
学习要点三:我们应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和传统文化?
对待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三、教材分析
第二课一共包括三个框题,即《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做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者》。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第一个框题,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是既是第一框题的延伸,又是第三框题的准备。因此,本框题在第二课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地位。
活动目的:通过材料,激发学生对无形遗产(戏曲、剪纸等)的兴趣,增强保护无形遗产的意识,落实保护无形遗产的行动。
活动过程:
第一步:让学生b/14082974-1392880212.html组织学生分组讨论。
活92&cl=2&lm=-1&fr=ala0&fmq=&pv=&ic=0&z=0&se=1&showtab=0&fb=0&width=&height=&face=0&word=%BF%B9%D2%E9%B1%B1%D4%BC%BA%E4%D5%A8%CE%D2%D7%A4%C4%CF%C1%AA%C3%CB%B4%F3%CA%B9%B9%DD%B5%C4%CD%BC%C6%AC&s=0#pn=45tp
五、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媒体age&ct=201326592&lm=-1&cl=2&fr=ala0&word=%B1%B1%BE%A9%B0%C2%D4%CB%BB%E1%C0%F1%D2%C7%B7%FE%D7%B0%CD%BC%C6%AC#设问:同学们在今天上课之前,让我们看下北京奥运会礼仪服装图片,你知道其中的含义吗?
2、创建了和谐的对话情景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有针对性的的引用相应的图片和课件,三番五次地把学生带入“情境场”加深了学生对本课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达到了和谐对话。
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句子

增强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自豪感的句子
1.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让我倍感自豪。
2. 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瑰宝,让我对自己的民族更加认同。
3. 我为中华民族的辉煌成就感到无比自豪。
4. 中华民族勤劳智慧、团结互助的精神,让我深感自豪。
5. 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特风貌和文化特色,这令我深感自豪。
6. 中华民族的丰富多元文化让我对自己所属的民族充满自豪感。
7. 中华民族坚忍不拔、勇毅向前的精神是我们的骄傲,也是我自豪的来源之一。
8. 我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们,如孔子、屈原等感到自豪。
9. 中华民族的先贤们为国家民族作出的努力和贡献让我感到自豪与骄傲。
10. 中华民族的独特传统和价值观,让我对自己的民族身份感
到自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一)“文化认同感”的内涵及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 1、文化认同的含义 “认同”是指共有的信仰与情感,以及维持社会秩序的社会叫色与身份。 “文化认同”就是各民族间的文化相互理解和沟通,彼此相互依赖与尊重。
2、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的要求(继承与弘扬)
第一,积极继承优秀的民族传统文化, 第二,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 第三,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中国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表现形式 自强不息、忧国忧民的情感取向;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心; 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善良娃的民族情结意蕴 福娃贝贝—— 灵感来 源:中国年画-莲年有 余、中国传统鱼纹样、 水浪纹样; 奥运福娃向世界人 福娃晶晶—— 灵感来 们传递了友谊、和 源:我国濒危珍稀动物: 平、积极进取的精 神、人与自然和谐 熊猫、宋代瓷器莲花造 相处的美好愿望等 型; 福娃欢欢—— 灵感来 同时展现了中国人 源:中国传统火纹图案、 们对世界的欢迎, 敦煌壁画中的火焰纹 友好等 福娃迎迎 样; 代表物:藏羚羊 福娃迎迎—— 灵感来 寓意:展示绿色奥运 源:我国特有的珍稀动 物:小藏羚羊; 福娃妮妮 福娃妮妮—— 灵感来 代表物:燕子 源:北京的传统:燕子、 寓意:送上喜悦 沙燕风筝 。
一、直面外来文化
(四)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一、直面外来文化
(四)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注意防止和剔除民族文化中的消极、落后 成分,使之与当代社会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同时积极吸收世界文化的优秀成 果,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建设和发展更加灿烂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知识链接(多选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把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性结合起来,大力发 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大力 倡导一切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 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 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 想和精神。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重要任务。
王 艳
2010年9月14日
一、直面外来文化
(一)进入中国的外国文化
你们还知道哪些外来 文化? 能举些例子吗
一、直面外来文化
(二)外来文化的影响(影响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
材料1、有人认为:“外来文化很新奇,有意思,其中有很多优秀思想, 有利于我们打开思路。”
还有一些人认为:“外来文化有许多方面对我们青少年成长不利,对我 国文化冲击力也很大。” 材料2:目前,有些人用外来语代替汉语,如不说“再见”说“拜拜”; 不说“电子信箱”说“伊妹儿”。 还有些人崇洋媚外,认为外国文化优于中华文化,不切实际地追求外国 品牌,抵制中国产品。如穿衣服要穿国际名牌,电脑、手机等电子产品 认为外国品牌的好,买车也要买洋牌子。
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中国印的民族情结意蕴 北京奥运会会徽——“中国印· 舞 动的北京”
会徽由印形部分、“Beijing2008”字样 和奥林匹克五环组成。印形图案好似一 个北京的“京”字,又像一个舞动的人 型,潇洒飘逸、充满张力。新会徽集合 了中国传统的印章、书法等艺术形式和 运动特征,将中国精神、中国神韵与中 每一个要素 国文化巧妙结合,象征开放的、充满活 都承载着厚 力的、具有美好前景的中国形象。 重的中华文 化传统和强 烈的奥林匹 用青白玉制作徽宝有5层寓意:取玉之 克精神 仁,润泽而温,代表奥运精神的博大包 容;取玉之智,锐意进取,代表奥运精 神的创新进步;取玉之勇,不屈不挠, 代表奥运精神的“更快,更高,更强”; 取玉之洁,纤尘弗污,代表奥运精神的 高尚纯洁。
谈谈你们的看法,你们认为我们对待外来文化的态度应该是什么?
一、直面外来文化
(三)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1、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对待外来文化实行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正确的态度应该是有分析、 有选择、有批判地借鉴与吸收,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为什么要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第一,世界各国、各民族文化交流日益加深 一方面,中华文化正阔步走向世界,另一方面,外来文化大量涌入中国。 第二,外来文化反映了各民族的历史和现实(课本P27小字部分) 外来文化是其他民族在发展过程逐步形成的,是其他各民族精神的结晶,是其他 民族历史和现实的反映,吸收借鉴外来文化对我们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第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当今世界是竞争的世界,而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为基础的综合国 力的较量,而科技正是文化的内容,所以文化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中国结的民族情节意蕴 中国结的民族情结意 蕴 “结”与“吉祥”的 “吉”谐音,中国结 的取意利用其形态、 谐音而取其意,如 “吉祥有余”、“福 寿双全”、“双喜临 门”、“吉祥如意”、 “一帆风顺”等 , 这些都表示热烈浓郁 的美好祝福
你能说说中国结蕴含着什么样 的民族情节吗
福娃贝贝 代表物:鱼 寓意:传递财富 福娃晶晶 代表物:大熊猫 寓意:奉上欢乐 福娃欢欢 代表物:奥林匹克圣火 寓意:带来激情
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
看图片谈情感
看到这两组照片有 什么感受
二、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
(二)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意义
认识一个民族,需要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只有文化上认同,才会有情感上 的共鸣,才能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增强民族团结和社会安定 1、民族、国家的命运直接影响我们的情感——这是一种热爱祖国的具体表 现 当民族、国家利益遭到侵犯,身处危亡时,一切有良知的中国人同仇敌忾, 奋起抗争;当民族、国家幸封盛世,喜讯连连时,我们则会精神愉悦,共同 庆贺。 2、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 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的认同,能够产生血浓于水的亲情与亲和力,使海内外 华人互相合作、共同奋斗,这是实现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文化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