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1.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1.1施工期噪声影响分析建设项目施工期间也许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重要有:施工机械设备旳噪声、余泥渣土、粉尘扬尘、地基施工时旳抽排积水、水土流失等,如不加以严格控制管理,则将会给周边环境导致不良旳影响。
1.1.1.1执行原则工程建设期间噪声评价原则采用(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原则》,该原则对不同施工阶段作业所产生旳施工噪声在其施工场界旳限值见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表错误!文档中没有指定样式的文字。
-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原则单位:dB(A)1.1.1.2施工期噪声强度调查施工噪声重要有设备噪声、机械噪声及爆破噪声等。
施工设备噪声重要是铲车、装载车等设备旳发动机噪声电锯噪声等;机械噪声重要是打桩机捶击声(还随着有振击),机械挖掘土石噪声、搅拌机旳材料捶击声、装卸材料旳碰击声、拆除模板及清除模板上附着物旳敲击声。
此外,尚有开挖基础桩孔旳爆破声。
这些噪声源旳声级值最高可达100dB(A)以上。
建设期间多种施工机械设备除少部分高噪声设备如电刨、混凝土搅拌机等可以固定安装在一种地方外,绝大多设备都会因施工地点旳不同而不能固定在一种地方。
本项目周边没有居民,不会对其产生影响。
1.1.1.3施工期噪声影响防治对策为减轻施工噪声旳环境影响建议采用旳措施如下:1、工地四周修建至少3米高旳防护围墙。
2、合理安排施工作业时间,严禁在夜间进行高噪声施工作业。
根据实际状况,如需进行晚上施工旳,应事先向旌阳区环保局提出申请,得到批准后方可进行夜间施工。
施工时必须选择产噪小旳施工机械和工况,并做好隔声,消声解决,保证工地场界外噪声符合《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且区域环境噪声符合《声环境质量原则》2类原则规定(昼间≤60dB(A),夜间≤50dB(A))。
2、尽量选用低噪声机械设备或带隔声、消声旳设备。
3、做好施工机械旳维护和保养,有效减少机械设备运转旳噪声源强。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工程施工期间,运输车辆行驶、施工垃圾的清理及堆放、人来车往、堆料场装卸材料等均可能产生扬尘。
其产生量在有风旱季晴天多于无风雨季,动态施工多于静态作业。
施工场地的扬尘主要是由运输车辆行驶产生,约占扬尘总量的60%,与道路路面及车辆行驶速度有关,限制车辆行驶速度和保持路面清洁是减少汽车扬尘产生量的有效手段。
洒水是抑制扬尘产生的简洁有效的方法,若施工期对路面每天洒水4~5次,可使扬尘减少70%左右,对施工场地实施洒水,可有效控制施工扬尘产生量,TSP污染范围将缩小至20~50m范围内。
施工扬尘的另一种重要产生方式是建筑材料的露天堆放和搅拌作业,这类扬尘的主要特点是受作业时风速大小的影响显著。
因此,禁止大风天气作业及避免露天堆放是抑制这类扬尘的有效途径。
本项目施工期严格按照《成都市建设施工现场管理条例》(成人发〔2016〕38号)和《成都市空气质量达标规划(2018-2027年)》(成府函〔2018〕120号)进行施工有关要求施工,采取封闭施工现场、地面硬化、推行绿色施工和装配式建筑施工方式、定期对地面洒水、设置喷淋、冲洗等防尘降尘设施;采取密闭运输,禁止风天渣土作业,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等一系列措施后,可大大减少施工扬尘对环境空气的影响。
为进一步加大扬尘的污染防治力度,建设单位进一步落实以下施工要求:①风速四级以上易产生扬尘时,暂时停止土方开挖,及其他易产生扬尘的作业。
②施工场地不得设置搅拌机或人工搅拌,有效避免了扬尘的产生。
③施工期间严禁抛撒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应及时清运并在指定的垃圾处置场处置,不能及时清运的,在施工工地设置临时垃圾堆放场地进行保存。
④施工场地运输车辆驶出前使用冲洗设施冲洗轮胎,防止携带泥土驶出施工现场。
⑤运输沙、石、水泥、土方、垃圾等易产生扬尘物质的车辆,采取封闭运输作业,严禁撒漏。
同时,施工单位必需严格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灰霾污染防治的通知》(川办发〔2013〕32号)和《四川省灰霾污染防治办法》中的相关要求加强施工场地扬尘的控制,全面督查建筑工地现场管理“六必须”、“六不准”的执行情况,即:必须打围作业、必须硬化道路、必须设置冲洗设施、必须湿法作业、必须配齐保洁人员、必须定时清扫施工现场;不准车辆带泥出门,不准运渣车辆冒顶装载、不准高空抛撒建渣、不准现场搅拌混凝土、不准场地积水、不准现场焚烧废弃物。
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占标率%
0.9599
0.10
1.0319
0.10
1.0325
0.10
1.0117
0.10
0.96001
0.10
300*3
1.0325
0.11
128
无组织位置 生产车间
表 7-6 项目无组织废气污染物预测结果表
污染物 颗粒物
最大地面浓度 (μg/m3)
3.9746
最大落地 浓度地点
(m) 16
评价标准 (μg/m3)
考虑岸边熏烟 岸线距离/km
否 /
岸线方向/°
/
(3)主要污染源估算模型计算结果
表 7-5 项目有组织废气污染物预测结果表
距离中心下风向距离 D (m)
100 125 128 150 175 标准值μg/m3 下风向最大浓度μg/m3 最大占标率% 下风距离(m)
抛丸清理、打磨、拉丝粉尘
颗粒物
下风向预测浓度μg/m3
次
值
抛丸清 理、打 磨、拉 1 4000 15 丝粉尘
0.4
颗
25 粒 0.0043 物
1.08
/ 300
表 7-2 正常工况下项目无组织污染源参数
无组织位置
无组织排放源(m) 长 宽高
污染物
无组织源强 (kg/h)
质量标准(μg /m3)
生产车间
30 16.3 5 颗粒物 0.0012
300*3
2、评价等级判断 (1)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筛选 经分析,选取颗粒物作为本次大气影响评价因子。
1
表 -1 正常工况下项目有组织污染源参数
单根排气筒排放参数
单根排气筒排放情 质量标准
况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四川好夫人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冷冻调理肉制品(食品和调味品加工)项目环境影响对策和措施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位于成都市蒲江县鹤山镇工业大道上段20号,系租赁蜡笔小新(四川)有限公司已建D栋厂房及相关配套设施进行建设,不涉及基础开挖、土石方等工程,仅在入驻时进行厂房隔断、设备安装和调试等。
厂房隔断、设备安装、调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污染物为泡沫夹心钢板的边角料、设备安装调试噪声、设备包装废物和生活污水等。
由于设备均安置于厂房内部,设备安装调试噪声经过厂房隔声后能做到厂界达标排放;设备包装废物大部分为木材、塑料、铁丝等,这部分废物和泡沫夹心钢板的边角料均统一收集外售;生活污水经蜡笔小新(四川)有限公司已建污水处理站处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
厂房隔断、设备安装和调试过程中产生的污染较轻,经相应的处理措施后对环境影响甚微。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固态调味料生产过程中粉末状干料混合搅拌在密闭搅拌机中进行,无粉尘产生。
营运期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干料粉碎粉尘及粉料投料粉尘、天然气燃烧废气、油烟废气及异味、制冷剂废气和检验废气。
(1)干料粉碎粉尘及粉料投料粉尘本项目原辅材料中大尺寸干料需经密闭干料粉碎机粉碎为2mm~8mm的颗粒状,粉碎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粉尘,粉尘随颗粒状碎料一起进入吹料管道,经管道从干料粉碎机吹至后续工序相关设备内,干料粉碎粉尘产生量为38.16kg/a,0.0136kg/h。
本项目采用人工投料,原辅材料中大尺寸干料(干辣椒、花椒和香辛料)经密闭干料粉碎机粉碎为2mm~8mm的颗粒状,食用盐、白砂糖、味精、5-呈味核苷酸二钠和山梨酸钾为结晶状,投料过程均无粉尘产生;仅粉末状干料(食用玉米淀粉和黄豆粉)在投料过程中会产生少量粉尘,投料粉尘产生量为480kg/a,0.1709kg/h。
本项目干料粉碎机吹料管道上自带1台布袋除尘器,干料粉碎粉尘随颗粒状碎料一起进入吹料管道时,粉尘经布袋除尘器分离处理,其收集效率为100%,处理效率为98%;同时,本项目在1台配料机上方安装1个集气罩,粉料投料粉尘经集气罩收集后通过管道并入布袋除尘器进行处理,其收集效率为90%。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环境影响分析及减缓措施环评报告

环境影响分析及减缓措施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位于成都市成华区,占地面积36913.71m2,本项目为新建房地产开发项目,不属于生产性项目。
目前未动工。
1、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根据本项目施工期工程分析,施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源主要为扬尘、施工机械废气和油漆废气。
(1)扬尘在整个施工期间,产生扬尘的作业主要有土地平整、打桩、开挖、回填、建材运输、露天堆放、装卸等过程,其中车辆运输、装卸及施工开挖造成的扬尘最为严重。
施工期扬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露天堆场和裸露场地的风力扬尘。
由于施工的需要,一些建材需露天堆放,一些施工点表层土壤需人工开挖、堆放,在气候干燥又有风的情况下,也会产生扬尘。
扬尘量与距地面50m处风速、起尘风速、尖粒的含水率有关,因此,减少露天堆放和保证一定的含水率及减少裸露地面是减少风力起尘的有效手段。
施工期扬尘防治措施:①施工现场架设2.5~3米高墙,封闭施工现场,采用密目安全网,以减少结构和装修过程中的粉尘飞扬现象,降低粉尘向大气中的排放;脚手架在拆除前,先将脚手架板上的垃圾清理干净,清理时应避免扬尘。
使用混凝土、胶合板等搭设的简易封闭棚、对于松散或粉状材料等采取砌墙围挡,表面用塑料薄膜覆盖,防止刮风时粉尘弥漫,另设喷淋系统,使堆放材料保持湿润,从而减少粉尘的产生。
②加强管理,文明施工,建筑材料轻装轻卸;对于项目就近外购的水泥、砂石等建材,运输车辆必须经过遮盖封闭处理。
设专人对施工现场24小时进行清理,防止空气污染。
③对场内施工道路、材料堆场地坪进行砼硬化,工地出入口50m之内进行砼地坪硬化。
在场区内禁止燃煤及木柴或其他材料,控制烟尘在规定范围内。
施工过程中,楼上施工产生的建筑渣土,不许在楼上向下倾倒,必须运送到地面。
④施工场地、施工道路的扬尘可用洒水和清扫措施予以抑止。
有关试验表明,在施工场地每天洒水抑尘作业4-5次,其扬尘造成的TSP污染距离可缩小到20-50m范围。
如遇连续高温或风速较大等天气,应增加洒水频次来有效控制扬尘污染。
施工期环境影响评价分析与对策措施

1本项目在建设期会对当地社会环境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为了保护环境,避免和减轻不利影响,本评价特提出缓解和补偿措施方案,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带来的正面社会影响。
本项目建设施工期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有:施工弃土;施工引起的扬尘;施工机械及运输车辆排放的废气;施工机械的冲洗废水;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施工泥浆水及建造垃圾;施工机械噪声及振动;建材运输对交通的影响。
施工期的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见表1—1.虽然施工期产生的这些影响是局部的,短期的,随着施工的结束这些影响也将消失,但施工的文明程度体现了一个城市的精神,物质文明和现代化程度。
表1-1 项目建设施工期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建造施工阶段主要污染源主要污染物围场、平整土地生活垃圾、施工垃圾尘、噪声、阶段推土机、铲车、运输卡车NOx 、CO、HC挖土、基础施工裸露地面、土方堆场、土方装卸过程、尘、噪声、污水、阶段道路扬尘、建材堆场等NOx 、CO、HC厂房构筑阶段建材堆场、建材装卸过程、车辆行驶道路扬尘等运输卡车尘、噪声、N O x、C O、HC建造物内外装饰锯木机尘、噪声设备安装阶段风镐、冲击钻等施工现场污水主要来源于:·混凝土工程采用浇筑,施工时产生的泥浆污水;·露天堆放建造垃圾和弃土,在雨天受雨水冲洗产生的污水·施工期因挖土、混凝土搅拌等使用机械设备,该设备和维修中可能发生渗油、渗漏或者通过雨水冲刷而产生的污水;·工地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
建设期的施工排水其中主要含混凝土块、石子、泥沙等形成的泥浆水以及工地雨水承接雨水形成的地面径流。
施工泥浆水和工地雨水若不经处理,直接排入城市下水道将造成下水道阻塞,使区域排水不畅,造成阴沟水上翻和地面积水,严重时影响区域环境和城市交通等。
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主要指暂时食堂、厕所等产生的生活污水.食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动植物油和有机污染物,厕所污水中除含有大量氨氮外还含有大量的有机污染物和细菌。
(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

环境影响分析表七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租用荣乐合欣已建厂房,项目施工期进行环氧树脂地坪涂刷等装饰工程后进行设备安装。
施工期主要污染物为装饰扬尘、生活污水、装饰及设备安装噪声、生活垃圾等。
1施工期的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气主要包括打孔等装饰工程产生扬尘和环氧树脂地坪涂刷时有机溶剂挥发。
装饰扬尘采取保持室内湿润、通风措施;有机废气采取选择环保型环氧树脂漆,提醒施工人员佩戴好口罩和手套,同时保证施工场地通风良好等措施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施工扬尘产生量较小。
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2施工期的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
生活污水产生量为1.6m3/d,在采取经荣乐合欣已建预处理池收集处理达《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经毛家湾污水处理厂处理达《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78-2002)中一级A 标后排入锦江措施后,项目施工期产生的废水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造成明显影响。
3施工期的声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施工噪声主要来源于各种建设机械施工设备产生,经采取合理安排施工等措施后,厂界噪声可以达到《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相关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影响小。
4施工期的固体废弃物影响分析主要为工人装饰垃圾、废包装材料、油漆涂料空桶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
项目生活垃圾经项目收集后由环卫部门统一收集处理;废包装材料经收集后外售于废品收购商;装饰垃圾送至政府指定堆放场堆放;油漆涂料空桶在场内危废暂存间暂存后定期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理。
因此,项目产生的固废得到合理有效的处置,不会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二、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1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排水主要为员工办公生活污水(含食堂废水)、员工洗手废水、拖把清洗废水、纯水制备反冲洗水、设备清洗废水和粉尘处理装置废水。
其中:办公生活污水(含食堂废水,食堂废水先隔油)、员工洗手废水和锅炉废水经出租方已建预处理池处理后通过园区污水管网近期送入毛家湾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锦江;远期排入西南航空港组团工业集中发展区第六期工业污水处理厂;拖把清洗废水、部分设备清洗废水、检测仪器清洗废水和粉尘处理装置经项目新建的污水处理设施处理后直接进入园区污水管网近期送入毛家湾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锦江,远期排入西南航空港组团工业集中发展区第六期工业污水处理厂;纯水制备过程产生的清净下水直接排入雨水管网。
环境影响评价分析及措施

环境影响分析及措施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分析拟建工程施工期废气来源,主要是施工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施工扬尘。
施工期施工扬尘主要为厂房适应性改造工程、设备安装过程产生的施工粉尘。
项目通过在加强管理、文明施工,施工现场洒水降尘,及时清扫地面尘土等措施来减小扬尘产生。
施工单位只要严格按照前面的扬尘处理措施执行,注意合理安排施工,确保施工场界扬尘实现达标排放,则施工期间不会对区域的大气环境造成明显污染。
2、地表水环境质量影响分析施工废水主要是施工过程产生的施工废水及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污水。
项目施工废水经沉淀后回用;施工人员生活废水利用施工场地临时化粪池进行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后,进入市政污水管网。
在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施工期污水将不会对毗河水质造成直接响。
3、声学环境质量影响分析工程施工噪声源主要包括:场地清理和设备安装等使用施工机械的固定声源噪声。
结合项目施工特点及其外环境关系情况,评价要求:施工方应采取以下的治理措施,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在确保场界噪声满足《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标准的前提下,尽量减轻对其周边声学环境敏感点的影响:(1)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施工组织方案,尽量缩短施工周期,并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2)在设备选型时尽量采用低噪声设备;对噪声较大的设备,采取隔声降噪措施,并尽量选在白天使用。
尤其是要严格控制施工机械噪声值在85dB(A)以上的作业。
(3)在室内施工时期,关闭窗户,并做到文明施工。
项目在严格落实以上降噪措施、确保使场界噪声实现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可将其施工噪声对区域及周边环境敏感点的声学环境质量影响降至可接受程度。
4、固体废弃物的影响分析施工期间,将产生一定量的建筑垃圾,应及时堆放在指定的堆放点,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
在工程竣工后,施工单位应负责将工地的剩余建筑垃圾、工程渣土处理干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根据现场踏勘,项目已停工建设,已建工程施工期产生的污染物均得到有效的处理处置,未留下环境遗留问题。
1、施工废气本项目各工程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污染物来自施工现场:材料和设备运输过程中的扬尘;施工机械运行时产生的燃油烟气(SO2、NO2、HC、CO)等,会对局部空气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1)施工扬尘本项目在现有厂房中实施,不涉及土建工程,因此施工扬尘主要为材料和设备运输过程中的扬尘。
为了减少施工扬尘,可采取以下措施:a、运输车辆限速运行,避免车辆扬尘;b、装卸设备及材料时轻拿轻放;c、对场内的废包装材料等垃圾要及时清运,严禁随意抛洒垃圾等行为。
因此,只要严格按规范施工,施工期对区域环境空气的影响在可允许的范围内。
(2)燃油废气由本报告工程分析可以看出,燃油废气在加强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管理以及合理安排调度作业的前提下,燃油废气对环境空气质量基本无影响。
综上,项目施工期将会对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但通过采取相应的措施后,将大幅度减小其对环境的影响,同时这些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也会结束。
因此,项目施工期不会造成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恶化。
2、施工废水根据工程分析可知,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产生量约0.638m3/d,主要污染物有COD、BOD5、氨氮、SS等。
项目施工期间产生的生活污水利用现有厂区的旱厕收集处理后作为农肥。
因此项目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不会对斜江河水质产生影响。
3、施工噪声(1)噪声源强施工期噪声主要来源于车辆运行、设备装卸、搬运及设备调试等,工程施工噪声源见表1-1。
表1-1 施工期主要噪声源及其声级值(2)预测模式施工机械噪声采用如下模式进行预测计算:式中:LA (r )——距声源r 处的声级值,dB ;LA (ro )——距声源ro 处的声级值,dB ; r ——为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 ; ro ——为参考位置距离,一般取2m 。
(3)预测结果根据以上预测方法,按不同施工阶段施工机械组合作业情况,在未采取任何降噪措施的情况下,得出不同施工阶段不同距离处的噪声预测值。
限于施工计划和施工设备等资料不够详尽,现将施工中设备调试的最大噪声值代入前述预测模式进行计算,预测设备调试阶段的噪声值。
表1-2 噪声随距离的衰减关系表(4)影响分析上表所示结果表明,昼间施工机械在距施工场地20m 外可以达到标准限值,夜间在100m 外可以基本达到标准限值。
根据现场调查,项目周边最近敏感点相距68m 。
若不采取相应措施,会对周边居民生活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环评要求针对声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应设立场地围护设施,高噪声设备应尽量布设于远离声环境保护目标的位置并采取隔声减振措施;夜间应禁止进行施工。
同时由于项目施工期较短,因此噪声影响是暂时性的,在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后可减至最lg 20)()(r r ro A r A L L -=低,并随着施工期的结束而消失。
4、施工固废(1)建筑废物建筑物废物主要有废钢材、废木板、废木件、废塑料以及废弃的建材等,经过分类收集后可以利用的部分如钢筋、木材等可外卖回收利用;不能利用的建筑垃圾用,全部运至城市建渣场,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2)施工期生活垃圾高峰时施工人员及工地管理人员约15人,工地生活垃圾按0.5kg/人·d计,产生量为7.5kg/d。
施工区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后,每日由环卫部门统一进行清运至垃圾处理场集中处理。
施工期间,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可得到妥善处置,对环境的影响较小。
二、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废水本项目新增5名员工,新增生活污水,故废水主要新增骨料堆棚渗滤液、设备冲洗废水、场地冲洗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生活污水等。
生活污水:本项目生活污水经旱厕收集后运至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不会对水环境产生影响。
生产废水:本项目生产废水全部通过导排沟收集,经沉淀处理后回用于生产。
①本项目沿厂区南侧围墙外围设置雨水沟,并在厂区入口处设置雨水收集池(容积为15m3),用于收集初期雨水。
此处的雨水主要用于运输车辆的轮胎冲洗和道路冲洗,冲洗废水排入水池(容积为125m3),然后进入沉淀池(容积为15m3)进行沉淀,然后回用,不外排。
②本项目厂区内设置导排沟,用于雨污水的收集。
同时在实验室旁设置一个沉淀池(容积为13m3),1# 180型混凝土生产线搅拌站旁设置一个二级沉淀池(容积为134m3),形成一套污水三级沉淀处理系统。
此处的污水主要来自于场地冲洗废水、骨料渗滤液等。
废水经三级沉淀处理后,部分上清液用于1# 180型混凝土生产线混凝土生产,部分用于道路冲洗,全部回用不外排。
③本项目在西北侧设置一套砂石分离处理系统。
此处的废水主要为设备清洗废水、车辆冲洗废水等。
含砂石废水通过砂石分离机进行固液分离,废水经三级沉淀处理后(第一个沉淀池含隔油处理,三级沉淀池容积依次为98m3、100m3、64m3),暂存于清水池(容积为62m3),然后部分上清液通过管道输送到2# 180型混凝土生产线旁的清水池(容积分别为35m3、37m3),用于2# 180型混凝土生产线混凝土生产,部分上清液用于道路冲洗,不外排。
泥沙经压滤处理后回用于生产。
通过以上分析,本项目共设置两套废水三级沉淀系统、一套雨水收集回用处理系统、一套泥沙处理系统,废水能够得到合理处置,并充分回用于生产。
综上,本评价认为,项目生产废水通过合理处理后,循环使用,对地表水环境不会产生影响。
2、废气(1)有组织排放废气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本项目有组织排放废气主要为水泥、粉煤灰筒仓呼吸口产生的粉尘。
根据项目工程分析,每个筒仓仓顶均安装有一台除尘效率不低于99.9%的布袋脉冲除尘器对筒仓呼吸口产生的粉尘进行处理。
未经处理的粉尘通过高空达标排放。
此工序粉尘对周边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
(2)无组织排放废气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①排放源参数:本项目无组织排放源参数见表1-3。
表1-3 正常工况下无组织大气污染物排放情况②大气环境防护距离的计算本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HJ2.2-2008)推荐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模式计算项目运营期无组织排放的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本项目无组织排放浓度预测结果表1-4。
表1-4 本项目无组织排放预测结果由表7-6可见,通过计算结果显示本项目无组织污染物最大排放浓度均未超过最高允许浓度限值,厂界无超标点,不需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③ 无组织排放防护距离 a. 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本项目以生产区无组织排放的粉尘进行卫生防护距离的设置。
根据《制定地方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技术方法》(GB/T13201-91)规定,无组织排放有害气体的生产单元(生产区、车间或工段)与居民区之间应设置卫生防护距离,计算卫生防护距离的公式为:()D C m C L r BL AC Q 50.0225.0+1= 式中:C m ——浓度标准限值,mg/m 3; L ——卫生防护距离,m ; r ——排放源等效半径,m ; A 、B 、C 、D ——计算系数;Qc ——无组织废气可以达到的控制水平排放量,kg/h 。
A 、B 、C 、D 取值,见表1-5。
表1-5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系数无组织排放多种有害气体的工业企业,按Q c /C m 的最大值计算其所需卫生防护距离;但当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有害气体的Q c /C m 值计算的卫生防护距离在同一级别时,该类工业企业的卫生防护距离级别应该高一级。
本项目当地常年风速1.8m/s,故取A=400、B=0.01、C=1.85、D=0.78。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见表1-6。
表1-6 卫生防护距离计算结果因本项目有害气体只考虑颗粒物,未超过两种,所以卫生防护距离最终确定为50m。
b.环境防护范围的确定结合卫生防护距离和大气防护距离计算结果,评价提出:本项目设置以生产厂区边界为起点,设置50m卫生防护距离。
根据现场勘察,本项目厂区边界50m 范围内无居民住宅、学校、医院等环境敏感点存在(本项目东侧和东北侧50m范围内有5处农户,分别为孙奉明、杨小红、胡秀华、陈树辉、刘晓英,现房屋已被本项目建设单位租赁)。
评价建议在厂区道路、边界种植高大乔木,形成绿化带阻隔,可有效减少本工程无组织源的影响。
同时,评价要求,在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内,今后也不得新建居民住宅、学校、医院、食品企业等环境敏感点或建设对环境空气质量较敏感的设施或项目。
c. 与原环评卫生防护距离对比原环评分别以预拌砂浆搅拌车间和矿渣微粉车间为边界各划定50m卫生防护距离。
本项目考虑到各堆场砂石装卸起尘和车辆在场内运输产生的粉尘,以生产厂区边界设置卫生防护距离。
此次划定的卫生防护距离范围包含了原环评划定范围,故本厂区设置以生产厂区边界设置50m卫生防护距离。
3、噪声本项目营运期噪声主要来源于搅拌站、装载机、物料传输装置、运输车辆、螺旋机等设备运转过程,噪声级约为65-100 dB(A),主要采取合理布局、减震降噪、绿化阻隔等降噪处理。
项目评价采用综合衰减量叠加的方法进行预测评价。
考虑为了便于计算处理,假定噪声源以自由声场的形式传播,仅考虑距离衰减值,忽略大气吸收、地面反射等因素,从最为不利的情况出发,预测模式如下:式中:L p ——距离声源r 米处的声压级dB(A) L 0——距声源r 0米处的声压级dB(A) r ——预测点距离声源的距离 r 0——监测点距离声源的距离噪声叠加计算公式如下:式中:L ——n 各声级的能量和,dB(A);Li ——第i 个声级的声压级值,dB(A); N ——声源个数按照上面给出的计算公式,我们将预测出来的结果列于下表1-7。
表1-7 本项目厂界噪声预测值结果 单位:Leq[dB(A)]由上表可以看出,昼间厂界噪声可满足达标要求,但夜间不能达标。
本项目只在白天生产,并且针对设备噪声采用厂房隔声、隔声减震等治理措施,通过这些治理措施可以实现厂界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2类标准限值要求,不会对周围声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
4、固体废物本项目新增5名员工,故本项目主要新增生产固废和新增生活垃圾。
生产固废主要包括混凝土/稳定土余料、生产废水处理产生的沉积物、实验室固废、除尘器收集的粉尘、车辆冲洗废水隔油处理后的废油。
01110lg 10nLi i L ⋅==∑0020lg(/)Lp L r r =-混凝土/稳定土搅拌作业区产生的余料及次料经集中收集后经砂石分离机分离后作为原料回收利用;生产废水处理产生的沉积物主要为碎石、砂等,定期进行打捞回用于生产;实验固废经砂石分离机分离后全部回用于生产;项目收尘环节收集的粉尘经清灰后,落入筒仓内,作为原料进行利用;车辆冲洗废水隔油处理后的废油收集后交由有资质的单位进行处置;生活垃圾用垃圾桶分类收集,交由环卫部门清运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