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2(岳麓版必修二)PPT课件

合集下载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共23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共23张PPT)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互动探究(1)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上海是如何逐步走向开放的?
(2)分析中国政府成立上海自贸区以撬动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时代
背景。
提示:(1)1984年,上海成为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1985年,以上海
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开辟为沿海经济开发区;1992年,上海浦东的
开放开发,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要标志。
-16-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探究点
当堂检测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6.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改革开放以来所“采 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解析:解读材料关键信息:“开放整个海岸”。1984年国家开放大连、 天津、青岛、上海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D项符合题意。 答案:D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1)材料一歌词中“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指什么?这个“圈”又 是怎样扩大的? (2)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二图示中的内容补充完整。(注:E、F分别 为福建省的城市和地区) (3)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1)“圈”:在广东、福建设立四个经济特区。扩大:形成了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放区—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边开放城镇—内地省会开放城市”的开放体系。
-12-
第20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探究点
当堂检测
首页
课前篇 自主预习
课堂篇 合作学习
1.1982年1月5日,“跟我学”(FOLLOW ME)第一次在中央电视台播 出,掀起了全民学外语的高潮。这一“高潮”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 (共22张PPT)

(新)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 (共22张PPT)
济特区的“特”主要在于实行国家规定的特殊经济政策和 特殊经济管理体制,它主要包括( ①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A.①②③ B.①②④ ) ③社会主义 ②独立的管理体制
经济领导下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④市场调节为主
C.①③④
D.②③④
练出高分
1
2
3
4
5
解析
1980年,中国设立了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在经济
特区,国家给予较大的经济管理权限,实行以公有制为主
练出高分
1
2
3
4
5
3.(2013· 海南高考)1983年4月国务院在《关于城镇劳动
者合作经营的若干规定》等文件中规定:允许个体工商户
购买机动车船从事客货运输,允许长途贩运和批量销售; 个体户可以起字号、刻图章,在银行开立账户等。这一措 施( ) A.提高了劳动生产率 B.实现了城乡之间的人员交流 C.活跃了城乡商品市场
深化探究
2.不同 (1)背景不同:当代对外开放是在世界各国联系日益密切、经 济全球化逐步加强的情况下出现的;旧中国对外开放是在西方 列强为了掠夺原料、打开中国市场的情况下出现的。 (2)基础不同:当代对外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旧 中国对外开放是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 (3)性质不同:当代对外开放是中国与世界各国正常的经济技 术交流,是主动的开放;旧中国对外开放是西方列强对中国的 经济侵略与掠夺,是被动的开放。 (4)结果不同:今天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引进外资,发展中国的 民族经济,使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旧中国的对外开放不利于中 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 20 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岳麓版
目录页
Contents Page
知识点一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知识点二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岳麓版 必修二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共19张PPT)

岳麓版 必修二   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共19张PPT)





厦门
汕头
海南
在这些地区建立特区原因:
1)区位优势:它们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 通道或海运港口。
2)历史渊源:是著名的侨乡,离香港、澳门、台湾 较近,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经济特区“特” 在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对外开放格局的 1、设立经济特区 形成
2、沿海开放城市
的设立 3、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2.为中国经济创造了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有利于维 护中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权利。
挑战
随着关税降低和保护性政策的丧失,国外先进的 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 ,这将使中国落后的企 业和产业面临严峻的考验。
课堂小结
对 全方位、 外 多层次、 开 开放格局
1980年开始,5个经济特区 1984年,14个沿海开放城市
纺织工人说:"中国加入WTO是对我们很有利的!"
但是汽车工人们和农民们却说:“中国加入WTO对我们来说简 直是雪上加霜,生意难做啊!
想一想为什么他们会对中国入世产 生如此截然不同的反应?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机遇与挑战
机遇
1.世界市场对中国的开放,将使中国可以利用国内 国际两种资源开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全面参与国 际竞争,提升综合国力。
③历来是对外开放的门户
④具有比国内其他地区更雄厚的工业基础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2(2014江苏历史)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是( ) D
A. 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路钱 B.四项基本原则
C.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3A、、我学国习对外外国开先放进的管最理主经要验目和的先是进(技D术 )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秀教学课件(27张)(共27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秀教学课件(27张)(共27张PPT)
② 世界需要中国。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其巨大的需求潜 力将转化为现实的购买力,为全球提供一个诱人的大 市场。世贸组织几任总干事先后在不同场合表达过相 同的意愿:WTO亟须中国带来新的生机和平衡。
3、为什么说中国加入WTO,对外开放进 入了新的阶段。
1、有限开放 2、政策性开放 3、单向开放市场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开放 制度性开放 双向开放市场 主动参与制定规则
全体
补充质疑 订正学案 总结方法 自我反思
请进来 +走出去 知识梳理
满洲里
黑河
塔城 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伊宁 珲春 长春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双向开放
乌鲁木齐
呼和浩特 秦皇岛
天津
走 出 去
2001年加入WTO 西宁
银川
+
98内地省会城市 拉萨 沿边城市
沿江港口城市 85年:沿海经济开发区 瑞丽 84年:沿海港口城市 80年:经济特区
前提
原则
做法
目的
实质
知识梳理、合作探究 、展示点评
梳理组 1组 3组 5组
梳理:3分钟 ① 指出重点 ② 标清序号 ③ 划出关键
展示组 7组 8组 9组
展示:3分钟 ① 运用知识 ② 简练术语 ③ 总结方法
点评组 2组 4组 6组
点评:2-3 ① 字迹结构 ② 评判对错 ③ 总结方法 ④ 打分 ⑤ 征求意见
4、被动接受规则
方法指导
(1)(2):抓住问题中的关键词, 根据题目要求回答。 是什么? (3)认识 性质 积极 消极 应对
为什么?
怎么办?
合作探究7分钟
展示点评8分钟
自查自纠 反思总结
1、我国为什么要实行对外开放?

高中历史 4.20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 岳麓版必修2

高中历史 4.20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 岳麓版必修2
第十一页,共29页。
(4)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zhī shi),分析上海浦东开发属于对外开放 的哪一阶段。开发浦东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①阶段:探索阶段。②原因:a.历史原因,上海在中国历史上开 放比较早;b.地理原因,水陆空都极为发达;c.人才和技术层面,人才 多,技术领先;d.党的导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开发上海浦东是为了 发挥其示范、辐射、带动作用,带动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域的发 展。
第十二页,共29页。
(5)分析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提示:①在改革开放政策指导下,我国实行“引进来”战略,兴起了招商引资的 热潮,解决了我国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引进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 验,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经济体制的完善(wánshàn)。 ②同时,我国又实施“走出去”战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2001年12月11日,中 国加入WTO,一方面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推动了 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近代中国
是在实行闭关自守、日趋落后的清政府被英 国的坚船利炮打败后被迫开放的


现阶段
是在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强大、独立自主的前 提下实行的,目的是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
近代中国
是西方列强以武装入侵为手段,后又通过不平 等条约强迫开辟通商口岸、降低关税等


现阶段
是按照平等互利原则同其他国家进行经济、 文化等方面的合作与交流
第十九页,共29页。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经验有哪些。 提示:①坚持市场取向改革,不断增强经济活力。②坚持既积极又稳 步地推进改革,不断克服经济社会发展中突出的体制(tǐzhì)障碍。 ③改革开放互相促进,以开放促改革。④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发展是 改革的直接动因。⑤要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这是中国改 革成功非常重要的经验。⑥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要强化 党对改革的领导统筹和协调。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质课件(30张)(共30张PPT)

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四单元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优质课件(30张)(共30张PPT)

探究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实际分析加入世贸 给我国带来的机遇。
机遇
加入WTO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 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有利于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 国际资源增强中国企业的竞争力; 提高中国的国际地位,参与国际贸易新规 定的制定; 利于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经济发 展。
……
第21课
中国入世首席谈判代表龙永图曾经这样妙喻中国 入世:如果我们只是一般性参加世界经济,那不遵守 世界规则也可以,就像担着菜篮卖小菜的那种小贩, 尽管市场就在那里,你也可以不进入市场,可以不遵 守工商部门的规则,看到工商管理干部来了就赶快跑。 但如果要进入世界经济的主流,想把生意做大,你就 要进入市场,要成为市场中有头有脸的人物,就得在 市场里建一个铺面,就得遵守市场的规则,甚至还得 与工商部门建立好的关系。而且这个时候你不按照市 场规则办事也不行,跑也跑不了,跑了和尚跑不了庙。
这是中国代表 石广生在中国加入 世贸组织的议定书 上签字。
一、经济特区与经济开发区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年11月)
性质 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 世界性统一市场 2001年 1986年 过程 1981年 影响 1)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 2)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 体上符合我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3)有力的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经济特区 含义:是指国家划出一定的范围,实行特殊 的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国外的资 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以促进 我国经济的发展。
“特”?: 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如吸引外资、 减免税收等)和经济管理方法。
一、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深圳、珠海、
汕头、厦门、海南
80年代起,建立经济特区 1984年,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1984年后,开辟沿海经济开发区 1992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内陆省会城市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共46张PPT)(共46张PPT)

岳麓版历史必修二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共46张PPT)(共46张PPT)

社会调查
国际的名牌进入中国…….
社会调查
中国的名牌走向世界…….

中国现代历史进程受到过两股来风 的影响。一股是1917年后十月的凛冽北 风。 另一股是1978年后的南方温暖海风, 这股暖风带给了中国天翻地覆的巨变, 带领我们的民族开放国门主动的融入世 界。而迎接这股南来暖风的窗口就是深 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中国经济最发 达的城市,它成长巨变的背后承载了多 少人的期望、经历了多少曲折?让我们 一起带着问题来到这个中国梦开始的地 方。
二、怎样开放?
(一)一名难求 1979年初,吴南生:出口加工区?自由贸易区? 工业贸易区? 1979年邓小平说就叫特区 不久,谷牧首次提出“出口特区”。 这时,改革反对派们嘘声四起:“他们不懂!陕 甘宁是‘政治特区’,不是‘经济特区’ 1980年5月,中央正式批准“经济特区”用名。
(二)艰难前行 “中央没有钱,你们自己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第一笔外资:谷牧引入第一笔日资,被奶奶骂 “汉奸” 第一次出租土地:出租土地等于“卖国”? 第一次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四分钱奖励” 惊动中南海。
(三)激烈交锋 1982年一位领导要将《旧中国租界的由来》 作为附件一并下发,特区被影射为清末上 海的租界。 某元老到了深圳,痛哭流涕地说:“只剩 下一面五星红旗,全都资本主义化了。” 有人编了顺口溜:“辛辛苦苦几十年,一 夜退到解放前。”
为何这些在今天看来根本不算什么的做法在当时会遭到那么多 的阻碍?那些同样是元老的反对派为何要阻碍开放的进行?
“宝安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 十屋九空逃香港,家里只剩老和小。” 当时宝安一个农民日劳动收入为0.70到 1.20元,而香港农民劳动一日收入60-70元, 两者相差100倍。
原因:穷困生活的逼迫 根源:计划经济体制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20《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28张)(共28张PPT)

岳麓书社版高中历史必修二4.20《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课件(28张)(共28张PPT)

材料一 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 开放合作世界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建国以后,人家封锁我们,在某 种程度上我们也还是闭关自守,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难。三十几年 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
对外开放是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
变,享有高度自治权 性质:前者经济上实行特殊政策和管理的地区;后 者是资本主义社会性质的高度自治的地方政权; 二者均隶属于中央政府。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 沿海港口城市的开放 1984年 它是建国 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 胆行动”。这一大胆行动指?
1992年,开发上海浦东 成为经济建设的重点,成 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 青岛 标志。
乌鲁木齐
内地
拉萨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沿边开放城市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沿海开放区 瑞丽 沿海开放城市 经济特区

昆明
万县 重庆
大连 天津 烟台 环渤海地区 青岛 连云港 长三角 南通 上海 宜昌 武汉 宁波 九江 温州
长沙 厦门 福州 贵阳 深放格局的初步形成
2、“入世”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1)中国面临的 挑战? 2)给中国带来 的机遇? 3)我国的应对 策略?
1、随着关税降低和市场的扩大开放,国外先 进的产品和服务将大量涌入中国 ,这将冲 击我国的民族产业。 2、面对西方高科技、高技术产品的竞争,中 国会有许多技术落后,产品质量差的企业 将会被淘汰。 3.中国经济受世界经济波动的影响增大。
天津
秦皇岛
大连
烟台
南通 上海 宁波 温州
2004年以来,天津滨海新 连云港 区开发建设引世人关注
广州
北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贸易组织日内瓦总部 (1995、1、1)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过程 1)1948年,关贸总协定创始国之一 2)1981年,首次派观察员列席 3)1986年,正式申请恢复 4)2001年11月11日,成为正式成员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中国外经贸部部长石广生代表中国政府在入世协 议上签字败也是伟大的, 所以不要放弃,坚持就是正确的。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谢谢大家
荣幸这一路,与你同行
It'S An Honor To Walk With You All The Way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4)对外开放的形式灵活多样(90年代以来)
不同级别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高新科技园 保税区 金融贸易区 出口加工区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4)对外开放的形式灵活多样(90年代以来) 5)重点开发上海浦东成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 标志(1990年、1992年) 6)新格局:全方位、多层次(90年代中期)
第20课
■经济特区和经济开发区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课程标准:
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 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 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 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 的特点。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对外开放
1、含义: 中国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汕头
海南
厦门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1)建立五个经济特区(1980年起)
我国的经济特区是指国家
划出一定范围,实行特殊的经
“特”在实
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地区。
行特殊的经 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和利
济政策和经 用国外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
济管理方法。 经验,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基础上,遵循平等与互利的原则,同 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 以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基础、原则、目的)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思考: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发 展社会主义经济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那 么,当今的对外开放与旧中国的“开放” 有哪些区别呢?
背景不同: 当今的开放是在我国主权独立、国力增 强的情况下主动进行的,旧中国的开放 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态的被动 开放。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1)建立五个经济特区(1980年起) 2)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1)建立五个经济特区(1980年起) 2)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4年) 3)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
基础不同:
旧中国的开放建立在不平等的基础上,而 今天的开放是建立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
指导思想不同:
当今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这一前 提,在旧中国这一点是无从谈起的。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2、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和发展 1)建立五个经济特区(1980年起)
深圳
珠海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经济特区 沿海开放城市 内陆省会城市; 东部 中西部
3、意义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二、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世界贸易组织 1)世贸组织含义:
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 统一市场。
2)世贸组织的原则 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原则、非
歧视待遇原则、互惠原则、透明度原则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长沙
福州
沿海开放区 瑞丽 沿海开放城市
贵阳
厦门
昆明
深圳
河口
东兴 珠海 广州 北海 湛江
汕头 闽东南
经济特区
珠三角 海南
2、对外开第放2格1课局的对初外步开放形格成局及的特形点成
(1)开放体系 经济特区
推进 点
范围 沿海
沿海开放城市 线
沿海开放区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内地
沿边开放城镇
(2)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格局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1990年又决定上海浦东为经济开放区
塔城 伊宁
第21课 对外开放格局黑的河形成 满洲里 长春 珲春
乌鲁木齐
西宁
呼和浩特 秦皇岛
银川
大连
天津 烟台 青岛
环渤海地区
内地省会开放城市
拉萨
连云港 南通 长三角
沿边开放城市 沿江开放港口城市
万县 重庆
宜昌 武汉
上海
九江 温州 宁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