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坡设计方案(方案3)
基坑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3篇

基坑边坡支护专项施工方案3篇一、编制总体思路1、以国家规范及相关规定为依据,以“创国家优质工程---鲁班奖”为主线,以丰富的施工和管理经验为依托,以业主、用户满意为目的,通过精心组织、精心施工,为“青海省海湖新区电力住宅小区工程”再添新貌。
2、本方案基本建设为更好的非政府施工现场施工,科学管理,达至公司制定的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及降低成本提升企业效益目标,在施工过程中须严苛按照本方案中有关建议继续执行,其中本施工方案中与现行施工规范存有二者矛盾时,均以有关施工规范为施工管理依据。
二、编制依据1、xxxxx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施工4标段工程施工图纸2、xxxxx住宅小区建设工程施工招标文件3、xxxxx住宅小区四标段住宅楼岩土工程详勘报告。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5、根据2022年7月1日印发的《青海省建筑深基坑工程管理规定》的通告;6、国家有关标准规范规程7、工程测量规范8、《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9、《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环评规范》10、《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11、《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1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13、《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基坑安全规程》13、有关法律法规及政府部门相关文件14、本企业内部质量、安全、环境体系文件15、其它有关手册及参考文件资料三、工程概况1、建筑名称: xxxxxxx住宅小区d4-1标段2、建设地点:xxx西路与文苑路xxxx以东3、建设单位:xxxxxxxx有限公司4、本工程基坑较深,整体开凿范围很大,为保证基坑周边安全,必须实行基坑掘进,该场地的自然标高为2279米,住宅楼和地下车库板底标高为2271米,高差8~9米,场地北侧从自然地面以下2.5米为钢筋网提80mm薄c20砼坡度1∶1,-2.5米以下为土钉墙,土钉为四排,长度7至11米,间距1.5米,角度15度,坡度1∶0.5。
边坡设计方案方案

边坡设计方案方案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xx市xxxx项目北面地块高边坡设计方案(方案三)xxxx 2015年5月15日建筑边坡设计方案总说明一、工程概况市xxxx项目位于xx市北偏西约15公里的平而关村,本工程属xx市xxxx 项目的一部分,位于平而河大桥北端国境线东侧,制度建场地为紧靠平而河的自然边坡,场地及其附近地面标高约130-240m,地形自然坡度为20°-40°。
建筑场地规划设计红线东西长约260m,南北宽约120m,面积28992m2,主体建筑是东西长102m,南北宽60m,高为4层的联检大楼,现已完成口岸通道道路。
红线西侧10m为中越1035号界碑。
因现有红线范围难以容下拟建的建筑设施,业主要求,北面边坡坡脚从红线起向北切坡,西面边坡坡顶边线距国境线留10m 的保护距离,由上往下切坡,切坡尽量少占用红线范围内的场地。
本场地的东侧临冲沟以填方为主,西侧及北侧将切出总长约230m,最大切坡高度约53m的建筑边坡。
西侧及北侧高边坡开挖支护为本设计范围。
2. 本工程场地整平标高米,建筑边坡坡脚整平标高为米。
坡脚处原地面高程为154-188米(未计入放坡增加),坡脚处最大垂直高度约34米。
3.本工程设计采用:下部直立排桩式锚杆挡墙,上部切坡格构式锚杆挡墙,坡顶,坡脚截排水系统。
4.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二、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一)本工程设计主要依据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3.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11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年版)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7. xx平而关联检楼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8.甲方提供的电子地形图,用地红线图,总平竖向图等相关资料。
边坡设计方案

边坡设计方案边坡设计方案1. 简介边坡是指沿道路、铁路、水电工程等工程建设项目路段两侧山地的侧面。
边坡设计方案是为了确保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减少边坡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的发生而制定的一系列设计计划和措施。
本文档将介绍一种常见的边坡设计方案,包括边坡选址、边坡稳定性分析、护坡方式选择等方面的内容。
2. 边坡选址边坡选址是边坡设计的第一步,合理的选址将有助于减少后续工程的风险和成本。
在进行边坡选址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2.1 地质条件地质条件是决定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选择边坡位置时,需要考察地质构造、岩性、土层厚度等。
一般情况下,边坡应尽量选择在工程地质条件好的区域。
2.2 水文地质条件水文地质条件对边坡稳定性也有重要影响。
在选址时,需要考虑降雨量、地下水位、河流湖泊的位置等水文地质条件,并确定合理的排水方案。
2.3 工程建设条件工程建设条件包括交通运输、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的设施条件。
在选址时,需要综合考虑工程建设条件,并选择能够满足基础设施需求的边坡位置。
3. 边坡稳定性分析边坡稳定性分析是边坡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通过边坡稳定性分析,可以评估边坡在各种外力作用下的稳定性,并确定合理的设计参数和护坡措施。
3.1 荷载分析荷载分析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关键环节。
在进行荷载分析时,需要考虑重力荷载、地震荷载等,以及水荷载、雪荷载等特殊荷载。
通过合理的力学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得到边坡的受力状态和应力分布。
3.2 强度分析强度分析是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通过强度分析,可以评估边坡材料的抗剪强度、抗压强度等力学性能。
同时,还需要考虑边坡材料的变形性能,并进行合理的变形分析。
3.3 稳定性分析在荷载和强度分析的基础上,可以进行整体的边坡稳定性分析。
常用的稳定性分析方法有切片法、限平衡法、有限元法等。
通过稳定性分析,可以评估边坡的滑动安全系数、翻滚安全系数等指标。
4. 护坡方式选择根据边坡稳定性分析的结果,可以确定合适的护坡方式。
边坡毕业设计

目录摘要 (1)第一篇边坡支护工程方案设计 (3)第一章绪论 (3)1.1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情况 (3)1.2 几种常见支护手段的分析 (5)第二章工程简介 (9)2.1 工程概况 (9)2.2 工程地质条件 (9)2.3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10)第三章边坡稳定性计算 (11)3.1 边坡剖面选取 (11)3.2 条块划分 (13)3.3 计算公式 (14)3.4 计算参数取值 (15)3.5 计算过程 (16)3.6 计算结果及结果分析 (17)第四章边坡治理工程设计 (18)4.1设计依据及设计原则 (18)4.2 设计原则与设计思路 (18)4.3 抗滑桩设计计算 (20)4.4 边坡排水设计 (29)第二篇施工组织设计 (32)第五章施工组织设计依据 (32)5.1 技术设计资料 (32)5.2 施工技术规范规程 (32)第六章施工技术 (32)6.1 施工准备及平面布置 (32)第七章施工质量及其控制标准 (35)7.1工程质量执行标准 (35)7.2 质量要求及质量保证措施 (35)第八章边坡监测与信息化施工 (36)8.1 边坡监测 (36)8.2信息化施工措施 (36)参考文献 (38)附件 (39)摘要随着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实际的道路工程和建筑工程中涉及到大量的边坡问题,因而对边坡工程的处理是一项重要的内容。
根据不同的边坡破坏形式,边坡的治理应采取不同的计算方法与治理措施。
目前治理公路高陡边坡的措施有SNS柔性防护技术、喷锚网支护技术、抗滑桩墙体系等支挡结构。
抗滑桩支护是加固治理滑坡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施工简便、快速、加固效果好,己经在世界各国的滑坡治理中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
本设计是以在重庆市城口至万源快速公路通道第CW12合同段K56+600~K56+800段边坡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资料为基础,结合本科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导师的指导建议,根据相关书籍和规范来完成的。
边坡专项设计方案

一、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我国某地区,全长XX公里,为XX级公路。
由于地质条件复杂,沿线存在多处高边坡,为确保道路安全、稳定,特制定本边坡专项设计方案。
二、设计原则1. 确保边坡稳定:根据地质勘察报告,对高边坡进行稳定性分析,确保边坡在设计使用年限内保持稳定。
2. 优化设计方案:综合考虑地形、地质、环境等因素,优化设计方案,降低工程成本。
3. 确保施工安全:针对高边坡施工特点,制定安全施工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4. 保护生态环境:在施工过程中,尽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生态保护与工程建设的和谐统一。
三、边坡设计1. 边坡类型: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高边坡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陡坡:坡度大于45°,采用锚杆框架支护。
(2)斜坡:坡度介于30°-45°,采用重力式挡墙支护。
(3)缓坡:坡度小于30°,采用植草、喷播等生态护坡措施。
2. 边坡设计参数:(1)边坡坡度:根据地质条件和稳定性分析,边坡坡度控制在45°以内。
(2)边坡高度:根据地质条件和道路线形,边坡高度控制在20m以内。
(3)边坡宽度:根据边坡类型和地质条件,边坡宽度控制在3-5m。
四、施工方案1. 施工准备:(1)成立高边坡施工项目部,负责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管理。
(2)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明确施工工艺、施工流程、施工进度等。
(3)对施工人员进行岗前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
2. 施工工艺:(1)锚杆框架支护:先进行边坡清理,然后钻孔、注浆、锚杆安装、框架梁焊接等工序。
(2)重力式挡墙支护:先进行基础开挖、基础处理、墙体砌筑等工序。
(3)生态护坡:先进行边坡清理、植草、喷播等工序。
3. 施工进度:(1)边坡清理:XX天内完成。
(2)锚杆框架支护:XX天内完成。
(3)重力式挡墙支护:XX天内完成。
(4)生态护坡:XX天内完成。
五、安全措施1. 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边坡设计方法(方法3)

精心整理xxxx2015年5月15日精心整理建筑边坡设计方案总说明一、工程概况1.xx市xxxx项目位于xx市北偏西约15公里的平而关村,本工程属xx市xxxx的自然边坡,场地及其附近地面标高约筑场地规划设计红线东西长约260m,南北宽约筑是东西长102m,南北宽60m,高为4路。
红线西侧10m为中越103510m2. 本工程场地整平标高151.26-154.50154.00-154.50米。
坡脚处原地面高程为处最大垂直高度约343.坡顶,4.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二、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一)本工程设计主要依据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3.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11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年版)GB50011-2010二)设计软件及参考资料版本6.5DBJ50—2013三、周边环境条件10米,于标高175米处设有1035号界碑。
T2b)全风化泥岩、强风化泥岩、①层全风化泥岩:层厚 0.80-2.40m,平均揭露层厚为 1.58m,分布不连续,该覆盖层较薄,工程性能一般。
②层强风化泥岩:分布较连续,揭露厚度为 1.80-22.74m,平均揭露层厚10.16m。
容许承载力[σo]=400kPa,工程性能一般。
③层中风化泥岩:该层揭露厚度1.34~37.70m,顶面埋深0.00~2.40m,精心整理层顶标高162.75~197.52m,层底标高141.99~196.18m,部分钻孔缺失,场地中分布不连续。
容许承载力[σo]=1500kPa,工程性能好。
④层中风化钙质泥岩(T2b):该层揭露厚度 3.10~21.26m,顶面埋深10.85~32.30m,层顶标高165.86~158.09m,层底标高141.28~157.91m,大能好。
边坡工程设计方案

边坡工程设计方案一、工程概况本项目为某地区河道旁边坡工程设计,工程所在地为山区,地势陡峭。
由于地质条件的特殊性以及降雨等原因,河道旁边坡易发生滑坡和崩塌现象,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为了保障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本项目旨在进行边坡工程设计,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抗滑性,保障周边地区的安全。
二、工程背景1. 项目地理位置本项目所在地位于某山区,地势陡峭,河道穿行其中,周边居民密集,交通便利。
然而,由于地质构造特殊以及气候等因素的影响,河道旁边坡存在一定的滑坡和崩塌风险,给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
2. 项目背景根据当地政府的相关要求,为了保障周边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需要对河道旁边坡进行工程设计,提高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本设计方案旨在优化边坡工程设计方案,提高边坡的抗滑性和稳定性,为周边居民提供更安全的居住环境。
三、工程设计原则1. 安全第一在边坡工程设计中,安全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设计方案需保证边坡的稳定性和抗滑性,避免发生滑坡和崩塌等不安全现象。
2. 生态环保在工程设计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尽量减少土地开挖和破坏生物栖息地。
3. 经济合理在保证边坡工程安全的情况下,尽量减少工程造价,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
四、边坡工程设计方案1. 地质勘测和分析首先进行周边地质勘测和分析,了解边坡的地质构造和物理特性,确定边坡的稳定性指标和设计参数。
根据地质勘测和分析结果,确定边坡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和设计参数。
2. 边坡结构设计根据地质勘测和分析结果,设计边坡的支护结构和防护措施。
在保证边坡稳定性的前提下,选用适当的支护结构,提高边坡的抗滑性和稳定性。
3. 抗滑设施设计在边坡设计中,设置合理的抗滑设施,如护坡网、挡土墙等,提高边坡的抗滑性和抗冲击性。
4. 植被恢复和生态保护在工程设计中,注重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对边坡进行植被恢复,减少土地裸露,保护生物栖息地。
5. 施工工艺和管理在工程施工中,严格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确保施工的安全和质量。
边坡支护工程需要哪些方案

边坡支护工程需要哪些方案边坡支护工程是一项重要的工程控制措施,用于保护山体边坡,减少地质灾害对交通、环保、经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危害。
在边坡支护工程中,设计方案的选择和制定是保障工程安全和成功的重要工作。
本文将介绍边坡支护工程需要哪些方案。
方案一:土工布支护土工布是边坡支护中常见的一种材料,具有防渗、隔离、增强、过滤、耐久性等多种特点。
在土工布支护中,需要进行以下措施:1.确定规范:选择对应种类和规格,确定施工技术规范;2.坡面的清理和修整:清除边坡表面的杂草、碎石、附着物等,保证坡面的平整度;3.坡面的喷涂:坡面喷涂底层与土工布的粘合材料;4.土工布铺设:将土工布铺设于喷涂好的底层上,边缘留有一定的重叠,约为20~30cm;5.支护:对土工布进行支护,通常采用钉子、护铁等钩建立网格状支撑。
方案二:钢筋网支护钢筋网支护是通过钢筋网的强度和抗拉性能来增强和支护边坡,增强工程的稳定和安全性。
钢筋网支护需要进行以下措施:1.确定规范:选择对应种类和规格的钢材和钢筋网板,确定施工技术规范;2.坡面的清理和修整:清除边坡表面的杂草、碎石、附着物等,保证坡面的平整度;3.坡面的防腐:利用防腐剂喷涂防止钢材锈蚀;4.钢筋网的铺设:将钢筋网铺设于坡面上,边缘留有一定的重叠,约为20~30cm;5.钢筋网与边坡的固定:通过钉子、护铁等固定,形成网格状支撑。
方案三:混凝土支护混凝土支护是对边坡进行彻底修复,适用于严重破坏的地形。
混凝土支护需要进行以下措施:1.确定规范:选择对应种类和规格的混凝土材料,确定施工技术规范;2.坡面的清理和修整:清除边坡表面的杂草、碎石、附着物等,保证坡面的平整度;3.坡面的喷涂:坡面喷涂底层防水材料,防止混凝土的渗透;4.混凝土浇筑:使用模具将混凝土浇倒于坡面上;5.硬化: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硬化,通常需要在24小时之内进行充分硬化。
方案四:岩锚钢支护岩锚钢支护是一种常见的边坡支护方法,选择合适的岩锚钢材,并通过技术手段加固边坡,有效提高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市xxxx项目
北面地块高边坡设计方案
(方案三)
xxxx 2015年5月15日
建筑边坡设计方案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xx市xxxx项目位于xx市北偏西约15公里的平而关村,本工程属xx市xxxx项目的一部分,位于平而河大桥北端国境线东侧,制度建场地为紧靠平而河的自然边坡,场地及其附近地面标高约130-240m,地形自然坡度为20°-40°。
建筑场地规划设计红线东西长约260m,南北宽约120m,面积28992m2,主体建筑是东西长102m,南北宽60m,高为4层的联检大楼,现已完成口岸通道道路。
红线西侧10m为中越1035号界碑。
因现有红线范围难以容下拟建的建筑设施,业主要求,北面边坡坡脚从红线起向北切坡,西面边坡坡顶边线距国境线留10m的保护距离,由上往下切坡,切坡尽量少占用红线范围内的场地。
本场地的东侧临冲沟以填方为主,西侧及北侧将切出总长约230m,最大切坡高度约53m 的建筑边坡。
西侧及北侧高边坡开挖支护为本设计范围。
2. 本工程场地整平标高151.26-154.50米,建筑边坡坡脚整平标高为154.00-154.50米。
坡脚处原地面高程为154-188米(未计入放坡增加),坡脚处最大垂直高度约34米。
3.本工程设计采用:下部直立排桩式锚杆挡墙,上部切坡格构式锚杆挡墙,坡顶,坡脚截排水系统。
4.本工程设计使用年限:50年。
二、设计依据及参考资料
一)本工程设计主要依据
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13
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3. 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11
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
5.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GB50021-2001(2009年版)
6.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
7. xx平而关联检楼边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8.甲方提供的电子地形图,用地红线图,总平竖向图等相关资料。
二)设计软件及参考资料
1.理正岩土建筑边坡挡土墙设计软件版本6.5
2.建筑边坡工程勘察设计施工规范征求意见稿 DBJ50—2013
三、周边环境条件
1.本工程设计建筑边坡西侧南端与新建成口岸道路衔接,西侧建筑边坡切坡范围原有边防巡逻道路须偏移重建。
2.本工程设计建筑边坡范围内及周边地下管线:无
3.本工程场地西侧红线距国境线10米,于标高175米处设有1035号界碑。
四、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1.地层岩性主要由三叠系中统百逢组(T2b)全风化泥岩、强风化泥岩、中风化泥岩、中风化钙质泥岩组成。
其特征简述如下:
①层全风化泥岩:层厚 0.80-2.40m,平均揭露层厚为 1.58m,分布不连续,该覆盖层较薄,工程性能一般。
②层强风化泥岩:分布较连续,揭露厚度为1.80-22.74m,平均揭露层厚
10.16m。
容许承载力[σo]=400kPa,工程性能一般。
③层中风化泥岩:该层揭露厚度1.34~37.70m,顶面埋深0.00~2.40m,层顶标高162.75~197.52m,层底标高141.99~196.18m,部分钻孔缺失,场地中分布不连续。
容许承载力[σo]=1500kPa,工程性能好。
④层中风化钙质泥岩(T2b):该层揭露厚度3.10~21.26m,顶面埋深
10.85~32.30m,层顶标高165.86~158.09m,层底标高141.28~157.91m,
大部分钻孔没有揭露到,场地中分布不连续。
容许承载力[σo]=1500kPa,工程性能好。
2.水文地质条件本次未发现地下水。
据前人资料,场区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
主要赋存于泥岩的构造裂隙中,埋深较大,岩组赋水条件差,加上地形切割较强烈,地下水补给范围不大,径流条件好,大气降雨多形成地表径流迅速排走,补给地下水不多,水量贫乏。
据气象资料,场地年平均降雨量1200~1400mm, 4月~9月为雨季,60%的雨量集中在6月至9月间。
3.本工程场地及其附近未发现滑坡、崩塌、塌陷、断层、软弱夹层等不良地质作用。
4.抗震设防烈度为6°,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
5.各地层边坡设计参数(标准值)
(1)强风化泥岩:岩体C=40KPa,φ=25o;岩体重度r=20.8KN/m3;岩石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取:160KPa;基底摩擦系数u=0.40;地基系数
m=30000 kN/m4;侧向承载力容许值σ=400 kPa。
(2)中风化泥岩:岩体C=45KPa,φ=30o;岩体重度r=22.3KN/m3;岩石与锚固体粘结强度特征值取:270KPa;基底摩擦系数u=0.40-0.60;地基系数m=50000 kN/m4;侧向承载力容许值σ=2000 kPa。
7.中风化泥岩单轴饱和抗压强度标准值:9.97MPa。
8. 场地土对砼结构和钢筋砼结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
9.本工程建筑边坡变形破坏模式为可能发生圆弧滑动式滑坡和崩塌地质灾害。
五、建坡设计方案
1.拟建边坡上部以强风化泥岩为主(顶部有薄层全风化泥岩),工程性能一般,自然状态下边坡稳定,无滑坡塌方等地质灾害发生。
拟建边坡下部以中风化泥岩为主(局部为中风化钙质泥岩),工程性能较好,但开挖暴露后易崩解,工程性能逐渐变差。
2.拟建边坡勘察范围内无地下水位,强、中风化泥岩为弱透水和弱含水层,水量贫乏,工程水文地质条件良好,对工程建设影响较小,降雨对边坡的影响主要为表面冲刷。
3.本工程场地西侧红线距国境线仅为10米,拟建边坡失稳将造成不良国际影响;拟建边坡高度超过30米,场地内拟建主要建筑物为联检大楼,边坡失稳可能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4.根据场地边坡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特征,结合场地环境及要求,拟建建筑边坡设计采用下部直立排桩式锚杆挡墙,上部切坡格构式锚杆挡墙(其中北侧边坡全部采用格构式锚杆挡墙),坡顶,坡脚截排水系统。
本工程采用动态设计方法,应根据建坡挡土墙施工反馈的信息进行修改和完善。
5.设计参数
(1)边坡类别:上部强风化泥岩为岩质Ⅳ类边坡,下部中风化泥岩为岩
质Ⅲ类边坡。
(2)边坡重要性系数为1.1(边坡工程安全等级为一级)。
(3)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4)强风化泥岩:γ=20.8KN/m3;c=40KPa,φ=25o。
地基系数
m=30000 kN/m4。
(5)中风化泥岩:γ=22.3KN/m3;c=45KPa,φ=30o。
单轴饱和抗压
强度标准值9.97MPa。
地基系数m=60000 kN/m4。
(6)边坡岩体破裂角取57.5o,等效内摩擦角取46.0 o。
(7)M30水泥(砂)浆与岩石之间粘结强度:270 KPa。
(8)M30水泥(砂)浆与钢筋之间粘结强度:2.40 MPa,与钢绞线之间粘结强度:2.95 MPa。
(9)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采用HRB400及HRB335.
6.排桩式锚杆挡墙
(1)排桩设计数据:嵌固点以上高10米,嵌入深度8米,截面形状为圆形,直径1.5米,中心距4.0米。
砼强度等级C30,纵筋级别HRB400,箍筋级别HRB335,排桩纵筋直径25mm,钢筋保护层厚度35mm。
排桩间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护面。
(2)锚杆(索)设计数据:锚杆(索)道数为两道,竖向间距2.0-2.5米,入射角20度,自由段长度18.0米,锚固段长度5.0米,锚固体直径200mm。
(3)排桩式锚杆挡墙设计计算:采用理正岩土建筑边坡挡土墙设计软件计算,设计计算简图、相关设计参数,设计计算结果见软件设计书。
(4)排桩式锚杆挡墙结构参数详见方案设计图纸。
7.格构式锚杆挡墙
(1)格构梁设计数据:垂直高度50米,坡度1:1;竖梁每幅3道,间距4.0米,截面宽0.60米,截面高0.50米;平梁18道,截面宽0.40米,截面高0.40米,左悬长度2.0米,右悬长度2.0米;梁砼等级C30,梁纵筋级别HRB400,梁箍筋级别HRB335,梁箍筋直径22mm。
格构梁间无挡土板,采用挂网喷射混凝土护面。
(2) 锚杆设计数据:竖向间距2.5米,入射角20度,自由段长度18.0米,锚固段长度5.0米,锚固体直径200mm。
(3) 格构式锚杆挡墙设计计算:采用理正岩土建筑边坡挡土墙设计软件计算,设计计算简图、相关设计参数,设计计算结果见软件设计书。
(4) 格构式锚杆挡墙结构参数详见方案设计图纸。
六、绿化与排水
1.本工程因边坡岩土体易风化崩解而采用锚喷坡面防护,边坡绿化选用主根浅、适应性广泛、吸附攀爬能力强、生长速度快、覆盖效果好的木质藤本植物爬山虎为主,辅以三角梅进行绿化。
2.边坡工程施工范围处地下水位之上,地下水对护坡工程影响不大,故不考虑地下排水措施。
护坡工程按规范要求设置泄水孔。
3.本工程场地雨季降水强度较大,边坡工程须设置完善的坡面排水系统,采用截水沟、急流槽、消力池、排水沟等防止降雨对边坡工程的危害。
七、监控方案
1.本工程必须对坡顶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地表裂缝、支护构筑物变形、支护结构应力进行监测。
2.边坡工程监测应符合《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13》有关规定。
3.监测方案应由监测单位按设计要求编制,经设计、监理和业主等共同认可后实施。
八、设计主要工程量
详见附表:《主要设计工程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