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染色、培养特性和抵抗力

合集下载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Derivative,PPD
BCG-PPD
结核菌素试验
原理: IV超敏反应 材料: 旧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 方法: 前臂皮内注射
结果: 硬结直径 <0.5cm(-); 0.5-1.5 cm(+); ≥1.5cm(+++) 应用: 诊断 ;特异免疫功能测定; 细胞免疫功能测定
结核菌素试验的意义
1. 阳性: ① 感染过结核,或接种过BCG,但不一定患病。 ② 强阳性者可能为活动性结核。 ③ 其它非典型分枝杆菌,如奴卡菌属等。 2.阴性: ① 感染初期。 ② 严重结核病患者或患有其它传染病。 ③ 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特别是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④ 老年人。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G+棒状杆菌,有异染颗粒
(二)培养特性 需氧或兼性厌氧,吕氏血清斜面生长快、异染颗粒
明显,分离培养用亚碲酸钾血平板,吸收元素碲还原为 单质碲,菌落黑色。抑制杂菌。 (三)抵抗力:
耐冷、干燥、磺胺、庆大霉素、卡那霉素,但对湿 热、常用消毒剂、青、红、氯敏感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结核病的世界流行状况
由于全球结核病发病呈日渐上升的趋 势,WHO于1995年起将每年的3月24日 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回升原因:
⑴ 预防及治疗不规范 ⑵ 耐药率上升 ⑶ AIDS、吸毒、酗酒、贫困 ⑷ 高危人群的流动及移民
结核分枝杆菌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
1882年RobertKoch (德国)发现其为结核 病病原体
1886年Lenmann与Nenmann命名为结 核分枝
杆菌,简称结核杆菌
一、生物学性状

结核分枝杆菌形态结构

结核分枝杆菌形态结构

结核分枝杆菌形态结构以结核分枝杆菌形态结构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是引起结核病的病原体。

它是一种革兰氏阳性杆菌,属于分枝杆菌科。

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特殊的形态结构,这些结构对其在人体内的生存和传播起着重要作用。

结核分枝杆菌的外形呈细长的杆状。

其杆菌长度约为1-4微米,直径为0.2-0.5微米。

这种细长的形态结构使得结核分枝杆菌能够在宿主细胞内存活,并对抗宿主的免疫系统。

此外,结核分枝杆菌的外表面覆盖有一层特殊的脂质物质,称为结核分枝杆菌脂质。

这种脂质物质能够保护菌体免受宿主细胞的吞噬作用,同时也使得结核分枝杆菌对抗抗生素的能力增强。

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也是其重要的形态结构之一。

细胞壁由多层结构组成,主要包含脂质和糖质成分。

其中,糖质成分包括糖胺聚糖和酸性酚胺聚糖。

这些糖质成分赋予了结核分枝杆菌耐酸性的特性,使其能够在酸性环境中存活。

此外,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壁还含有特殊的酶和脂质酰胺,这些物质能够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强其对抗宿主免疫的能力。

除了细胞壁,结核分枝杆菌的细胞质内还含有一些重要的结构。

例如,结核分枝杆菌的染色体位于细胞质中心的一侧。

染色体呈线状,由DNA组成,包含了结核分枝杆菌的遗传信息。

此外,细胞质内还存在一些重要的细胞器,如核糖体和内质网等。

这些细胞器参与了结核分枝杆菌的蛋白质合成和代谢过程,维持了菌体的正常功能。

总结起来,结核分枝杆菌具有细长的杆状形态,外表面覆盖有结核分枝杆菌脂质,细胞壁由多层结构组成,含有特殊的糖质和脂质酰胺,细胞质内含有染色体和重要的细胞器。

这些形态结构使得结核分枝杆菌能够在人体内存活,并对抗宿主的免疫系统。

深入了解结核分枝杆菌的形态结构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其致病机制,并为结核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分枝杆菌

分枝杆菌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结核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受损的皮肤侵入机体,引起 各组织、脏器的结核,其中以肺结核最多见,腹膜、淋巴结、皮肤、 肾脏、肠、骨、关节等亦可发生。如果机体抵抗力较弱,则结核杆菌 可血液、淋巴液扩散,引起全身粟粒性结核。 人对结核杆菌的感染率很高,但发病率低,表明机体对其有较强 的免疫力,该免疫以细胞免疫为主。初次感染时机体释放出蛋白-类 脂复合物激活T细胞,形成致敏的T细胞群,当再次感染时致敏T细胞 被激活,释放一系列淋巴因子,使巨噬细胞聚集于病灶周围,分泌水 解酶,杀伤、消除病原菌,这种抗结核的细胞免疫可用Koch现象来说 明,而测试机体是否已建立抗感染免疫可用结核菌素(OT)试验。
1.组织中典型的结核杆菌为细长、 直或微弯曲,在痰液中多单个存在, 有时呈分枝状;菌量多时可聚集成团 或束(簇);人工培养后可呈丝状、棒状。一般牛型较人型粗短。 2.通常视之为革兰阳性杆菌。抗酸染色染成红色。胺O染料染 分离需要5~10% CO2刺激。 2.温度范围广,37℃最适;最适pH值6.5~6.8;生长需 要一定的湿度。 3.营养要求高,需要加入卵黄、血液、马铃薯粉、氨基 酸,无机盐等(罗氏培养基)。 4.生长缓慢,18~24小时分裂一代,2~6周形成菌落。
结核菌素试验
1.方法: 取5U注射入前臂皮内,2-3天后观察结果。若注射局部红肿硬结 直径大于0.5cm阳性,大于1.5cm为强阳性,小于0.5cm为阴性。 2.结果判断: 阳性结果:表明机体已感染过结核杆菌或接种卡介苗成功,对结核杆 菌有免疫力。 强阳性结果:机体可能有活动性结核。 阴性结果:机体未感染过结核杆菌,无免疫力。 3.实际应用:1)选择卡介苗接种对象及接种后效果观察; 2)在未接种卡介苗人群肿作结核杆菌感染流行病学研究; 3)婴幼儿结核病的辅助诊断。

医学微生物学思考题及答案

医学微生物学思考题及答案

微生物思考题及答案1、何为硫磺样颗粒,有什么临床意义?答在患者病灶组织和瘘管中流出的脓汁中,可找到肉眼可见的黄色小颗粒,称硫磺颗粒,这种颗粒是放线菌在组织中形成的菌落。

用于放线菌的微生物学诊断。

(P184)2、简述白喉外毒素的产生、作用机制。

答当b棒状杆菌噬菌体侵袭无毒白喉棒状杆菌时,其编码外毒素的tox基因与宿主菌染色体整合,无毒白喉棒状杆菌则成为产毒的白喉棒状杆菌而产生白喉毒素。

作用机制:此毒素是一种毒性强、抗原性强的蛋白质,由A和B 肽链经二硫键连接而成。

A肽链是白喉毒素的毒性功能区,抑制易感细胞蛋白质的合成。

B链上有一个受体结合区和转位区,但能和心肌细胞、神经细胞等表面受体结合,协助A链进入这些易感细胞。

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中,需要延伸因子1和延伸因子2.当白喉毒素A链进入细胞后可促进辅酶I上的腺苷二磷酸核糖与延伸因子2结合,结果延伸因子2失活,使蛋白质无法合成。

(P174)3、简述结核分枝杆菌形态染色,生长特点。

答形态染色:细长略带弯曲杆菌,齐-尼抗酸染色法阳性。

生长特点:生长缓慢,3-4周后可见颗粒、结节或菜花状,乳白色或米黄色菌落,不透明。

(P150)4、简述结核菌素试验的原理,结果判断及意义。

答原理:是应用结核菌素进行皮肤试验来测定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是否能引起迟发性超敏反应(Ⅳ型变态反应)从而判定机体对结核有无免疫力的一种试验。

结果判断及意义:阴性反应:无硬结者或直径小于5mm,表示未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也未曾接种过卡介苗。

阳性反应:直径大于5mm,表示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一定的免疫力。

强阳性反应:直径大于15mm,表示体内可能有活动性结核感染。

(P153)5、简述结核分枝杆菌原发感染与原发后感染的特点。

答原发感染:多发生于儿童;原发综合征:原发灶、淋巴管炎、肺门淋巴结肿大;转归原发后感染:多发生于成人,多为内源性感染;病灶多局限,易形成结核结节,发生开发性肺结核的机率大(P152)6、支原体的定义。

结核分枝杆菌

结核分枝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一) 形态与染色 典型形态为细长略带弯曲的杆菌,有时可 见分枝状;因衰老和抗结核药物的作用可出现 多种形态,如球状、串珠状或丝状。革兰染色 难以着色,但用5%石炭酸复红加温染色后,不 易被3%盐酸酒精脱色。若再用美蓝复染,则分 枝杆菌呈红色,而其他细菌和背景呈兰色。齐尼染色法是常用的一种抗酸性染色法。该菌在 体内可形成L型,与细菌的耐药性或复发有关
(1)原发感染
结核分枝杆菌 侵入肺泡 被肺泡中 吞噬细胞吞噬 在吞噬细胞内繁殖 导致 巨噬细胞裂解释放出的细菌 释放出大量细 菌在肺泡内引起渗出性炎症即为原发性灶。细菌 随淋巴管到达肺门淋巴结,引起淋巴结肿大称原 发综合征 感染3-6周,机体产生特异性细胞免疫,同 时也产生迟发超敏反应
机体免疫力低下时,原发感染灶恶化,结核 分枝杆菌经气管淋巴道或血流播散,形成全身性 粟粒性结核 。 当机体抵抗力强时,使感染灶形成结核结节。 淋巴结病灶逐渐纤维化和钙化,不治自愈。但病 灶内常有一定量的细菌长期潜伏,不断刺激机体 产生免疫。也可成为以后内源性感染的来源
2 肺外感染 结核杆菌可经血液循环引起肺外感染, 如脑、肾、结核,痰被咽入可引起肠结核、 结核性腹膜炎等。一般认为血中播散的大 多是L细菌
(三) 免疫性 人类对结核分枝杆菌的感染率甚高,但发病率 不高。这表明人体对结核分枝杆菌有相当强的 免疫力。 (1)结核的免疫为有菌免疫或称传染性免疫 。这种免疫系指结核分枝杆菌(或BCG) 进入机 体后使机体对细菌再次入侵有免疫力;而当细 菌或其成分从体内彻底消失后机体的免疫力也 随之消失。遗传因素决定对结核病的易感染性 , HLA-Bw15为易感个体。
(三)抵抗力 结核分枝杆菌因细胞壁含有大量脂类,故对 理化因素抵抗力较强。耐干燥,在干燥的痰内 可存活6-8个月。含有结核分枝杆菌痰液的尘埃 经8-10d仍有传染性。此菌对化学消毒剂的抵抗 力也较一般细菌强,在3%HCl或6%H2SO4中不被杀 死。因此常用于处理有杂菌污染的检材,以便 进行分离培养。对湿热敏感,60℃30min可杀死 细菌;在70%-75%乙醇中数分钟即被杀死 ,对 紫外线敏感

《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十九章分枝杆菌、放线菌、诺卡菌属【67页】

《医学免疫学与医学微生物学》课件第十九章分枝杆菌、放线菌、诺卡菌属【67页】

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1882年3月24日,德国科学家罗伯特·科赫 (郭霍)宣布发现结核杆菌是导致结核病的病原 菌,从而给防治结核病带来突破。此后,随着抗 结核药物研制成功,结核病的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并在一些地区绝迹。
在纪念郭霍氏发现结核菌100年之际,1982年在 国际防痨和肺病联合会及世界卫生组织的倡议下, 将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
第一节 结核分枝杆菌
❖ 目前结核病是世界上最普遍和最严重的人类传 染病之一,全球人口的1/3感染了结核菌。死亡 人300万/每年。
❖ 对人有致病性的主要为人型、牛型和非洲型, 我国为结核大国,居世界第二位(解放前为世界 之首)。
❖ 耐药菌的增加、流动人口的增加、艾滋病、吸 毒、贫困、麻痹心理等原因 使结核病在二十 世纪末死灰复燃。
干酪样肺炎
慢性纤维空 洞性肺结核
Im X光N 片a 诊o 断ge
正常胸部 (右侧 )
右侧浸润型肺结核
No Image
2、肺外结核
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皮肤结核,肾结核,骨 结核等
双重感染
同时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与 结核菌的人称为双重感染者。其病死率 高,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均构成严重威胁。
No Image
No Image
生化反应
❖ 不发酵糖类

触酶试验 热触酶试验
结核分枝菌 +
-
非结核分枝菌 +
+
抵抗I 力m :因N 其细a 胞壁o 中g 含有大e 量的脂质,可防
止菌体水分的丢失,故对干燥有较强的抵抗力,在 干燥的痰内可存活6—8个月。
❖ 四怕 湿热 紫外线 乙醇 抗痨药物(链霉素、 异烟肼、利福平等)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

结核分枝杆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杆菌,1882年RObeu Koch所发现,列人分枝杆菌属,是家畜、野生动物、禽类及人类结核病的病原菌。

1、形态与染色特性在动物病灶内的结核杆菌菌体正直或微弯曲,长1.5~4.0um,宽0.2~0.5um。

有时菌体末端具有不同的分枝,有的两端钝圆,无鞭毛,无荚膜和无芽孢,没有运动性。

单在,成双,间或成丛排列。

在人工培养基上,由于菌型、菌株和环境条件不同,可出现多种形态,如近似球形、棒状或丝状。

在电镜下观察本菌具有复杂结构:由微荚膜、细胞外壳的三层结构、胞浆膜、胞浆、间体、核糖体及中间核质构成。

本菌为革兰氏阳性菌。

由于结核分枝杆菌细胞壁中含有大量脂质而不易着色,一般苯胺染料难以着色。

若用加热或媒染剂处理使之染色后,可以抵抗盐酸.酒精的脱色作用。

齐-尼二氏对结核杆菌的抗酸染色法就是根据这个道理进行的,因为结核杆菌中含有脂类,染料一旦进入细胞内部很难脱出。

用上述方法染色,结核杆菌被染成红色,而其他非杭酸性菌和细胞杂质均呈蓝色。

2、培养特性本菌为严格需氧菌;最适生PH6.5~6.8,最适生长温度为37~37.5℃。

营养要求较高,培养常用罗氏培养基,内含蛋黄、甘油、天门冬素、马铃薯、无机盐及抵制杂菌生长的孔雀绿等物质。

本菌生长速度很慢,尢其是初代分离。

繁殖一代需18~24小时,分离培养需经2~4周才可见米黄色菜花状菌落生长。

在改良罗氏培养基上培养需4~6周结核杆菌对营养要求极高,必须在含有血清、鸡蛋、甘油、马铃薯及某些无机盐的特殊培养基上才能良好地生长。

初代分离培养,更是如此。

在固体培养基上菌落呈灰黄白色,干燥颗粒状,显著隆起,表面粗糙皱缩、菜花状的菌落。

在液体培养基内,于液面形成粗纹皱膜,培养基保持透明。

若加入吐温80于培养基中.可使结核杆菌呈分散均匀生长。

3、生化特性结核杆菌不发酵糖类,能产生过氧化氢酶。

对人致病的结核分枝杆菌现一般认为有人型、牛型、非洲型。

分枝杆菌属及检验考点总结

分枝杆菌属及检验考点总结

分枝杆菌属及检验考点总结一、结核分枝杆菌引起人和动物结核病的病原菌。

目前已知在我国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有人型和牛型结核分枝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G+,细长或略带弯曲的杆菌,在培养基中可呈球状或丝状,陈旧培养物或干酪化的淋巴结中可见到分枝状。

抗酸菌。

既往在组织中曾发现革兰阳性的非抗酸颗粒,接种动物可产生典型的结核病变,后被称为Much颗粒。

2.培养特性◆专性需氧,在无氧条件下迅速死亡,在5%~10%C02环境中可刺激其生长。

需适当的湿度。

本菌生长缓慢,最快的分裂速度为18h一代。

◆固体培养基:2~6周才能长出菌落,呈干燥颗粒状,不透明,乳白色或米黄色,表面呈皱纹状,形似菜花。

◆液体培养基中生长较快,多为表面生长,形成菌膜,且干燥易碎而沉于管底。

有毒力菌株在液体培养基中可呈索状生长,无毒株则无此现象。

◆营养要求较高,必须在血清、卵黄、马铃薯、甘油以及某些无机盐类的特殊培养基上才能生长。

3.生化反应◆不发酵糖类,能产生过氧化氢酶,耐热触酶试验、聚山梨酯-80水解试验和耐热磷酸酶试验均为阴性,脲酶试验和中性红试验均为阳性。

◆人型结核分枝杆菌:烟酸试验、硝酸盐还原和烟酰胺酶试验均为阳性;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均阴性。

4.抵抗力:对酒精敏感。

5.变异性:形态、菌落、毒力、免疫原性和耐药性等变异。

毒力变异:卡介苗(BCG)——将有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于含有甘油、胆汁、马铃薯的培养基中经13年传种230代,获得减毒菌株,再接种动物,不能致病而使其获得免疫力。

用于预防结核病。

(二)临床意义1.致病性◆不产生内毒素和外毒素,也无荚膜和侵袭性酶。

◆主要致病物质:脂质。

索状因子(破坏细胞,引起肉芽肿)、磷脂(形成结核结节)、硫酸脑苷脂(抑制吞噬体与溶酶体结合)、蜡质D(引起迟发性过敏反应)。

◆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受损伤的皮肤侵入易感机体,引起多种组织器官的结核病,其中以通过呼吸道引起的肺结核最多见。

◆肺外感染可发生在脑、肾、肠及腹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核分枝杆菌(简称结核菌)细长略弯曲,聚集呈分枝状排列增殖。

因其细胞壁含有大量脂质,不易着色,经齐-尼二氏抗酸染色呈红色,无菌毛和鞭毛,不形成芽孢(胞),现证明有荚膜。

2.培养特性
结核菌为专性需氧菌,营养要求高,生长缓慢,常用罗氏培养基(内含蛋黄、甘油、马铃薯和孔雀绿等)进行培养,需3~4周后才形成颗粒状或菜花形的乳酪色的粗糙型菌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落。

3.对外界抵抗力
结核菌对酸、碱、自然环境和干燥有抵抗力,但对湿热、酒精和紫外线敏感,对抗结核药物易产生耐药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