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文学常识

合集下载

诗歌文学常识

诗歌文学常识

第一单元1、《天狗》作者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字鼎堂,号尚武,笔名沫若。

四川乐山人。

中国文学家、诗人、考古学家,新诗奠基人之一。

同时也是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

郭沫若著述颇丰,主编《中国史稿》和《甲骨文合集》,有诗集《女神》《星空》《瓶》《前茅》《恢复》等,历史剧《屈原》《南冠草》《武则天》《虎符》《卓文君》《聂嫈》《棠棣之花》《王昭君》《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等,郭沫若是甲骨学四堂之一——鼎堂,著作有《甲骨文字研究》《卜辞通纂》《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中国古代社会研究》《青铜时代》《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等,回忆录《洪波曲》,评论集《雄鸡集》,翻译书目《茵梦湖》《少年维特之烦恼》《雪莱诗选》《浮士德》《战争与和平》等。

2、《井》作者杜运燮(1915年-2002年7月19日),中国福建省古田人,现代诗人,生于马来西亚,20世纪30年代回国。

他与穆旦、袁可嘉、郑敏等9位在四十年代从事写作的诗人因合出《九叶集》而被评论界称为“九叶诗派”,在中国诗歌界具有较大的影响。

有诗集《诗四十首》《晚稻集》《南音集》《杜运燮六十年诗选》,诗文合集《海城路上的求索》等。

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是抗战后期和解放战争时期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

主要成员有辛笛、穆旦、陈敬容、杜运燮等九人。

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

九叶诗派在文学观念上首先主张的就是“人的文学”、“人民的文学”和“生命的文学”的综合。

他们既反对逃避现实的伪艺术论,也反对扼杀艺术的唯功力论,而企图在现实和艺术之间求得恰当的平衡。

因此他们强调反映现实与挖掘内心的统一,诗作视野开阔,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历史感和现实精神。

在艺术上,他们自觉追求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结合,注重在诗歌里营造新颖奇特的意象和境界。

他们承接了中国新诗现代主义的传统,为新诗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3、《春》作者穆旦(1918—1977),原名查良铮,著名爱国主义诗人、翻译家。

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汇总

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汇总

古代诗歌的文学常识汇总古代诗词是语文考试的必考内容,以下是小编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1、先秦文学先秦文学有两源,现实主义和浪漫。

《诗经》分为风雅颂,反映现实300篇①手法牢记赋比兴,名篇《硕鼠》与《伐檀》。

浪漫主义是《楚辞》,《离骚》作者为屈原。

先秦散文有两派,“诸子”、史书要记全。

儒墨道法属诸子,各有著作传世间;儒家《论语》和《孟子》,墨家《墨子》见一斑;道家《老子》和《庄子》,法家韩非著名篇。

历史散文有两体,分为“国别”和“编年”前者《国语》《战国策》,后者《春秋》与《左传》。

2、两汉魏晋南北朝文学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成就比较高;“乐府双璧”②人称赞,建安文学推“三曹”③;田园鼻祖是陶潜,“采菊”遗风见节操。

《史记》首开纪传体,号称“无韵之离骚”;班固承续司马意④,《汉书》断代创新招;贾谊雄文《过秦论》,气势酣畅冲云霄;“出师”二表名后世,《桃花源记》乐逍遥。

辞赋盛行多空洞,张衡《二京》似惊涛。

文学批评也兴起,《文心雕龙》真高超。

骈文追求形式美,小说初起尚粗糙。

3、唐代文学唐代鼎盛累如山,“初唐四杰”不平凡;王杨卢骆创格律,律诗、绝句要记全。

浪漫诗人推李白,一路高歌《蜀道难》。

现实主义有杜甫,“三吏”、“三别”不一般。

乐天倡导新乐府,“琵琶”、“长恨”留名篇。

田园诗派有王孟,高、岑诗歌唱边塞。

中唐李贺多奇丽,贾岛“推敲”传世间。

晚唐崛起“小李杜”⑤;此后衰败如尘烟。

韩柳古文创新体,《阿房宫赋》唱千年。

唐代传奇已成熟,代表作推《柳毅传》。

4、宋代文学宋代文学词泱泱,分成婉约与豪放。

柳永秦观李清照,风花雪月多感伤。

苏轼首开豪放派,“大江东去”气昂昂;爱国诗人辛弃疾,“金戈铁马”势高扬。

三苏、王曾、欧阳修,继承韩柳写文章;范公作品虽不多,《岳阳楼记》放光芒。

南宋诗人陆放翁,《示儿》犹念复家邦;人生自古谁无死?后世感怀文天祥。

编年通史第一部,《资治通鉴》司马光。

《梦溪笔谈》小百科,作者沈括美名扬。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

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关于古代诗歌文学常识古代诗歌文学常识11.从诗歌的形式可分为: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

注意“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

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

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③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曲子、曲子词、乐府等。

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

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

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

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

④曲,又称为词余、乐府。

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

散曲兴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

特点:可以在字数定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

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曲)两种。

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十曲。

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须同一宫调。

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2.从诗歌的题材可分为:①写景抒情诗,歌咏山水名胜、描写自然景色的抒情诗歌。

古代有些诗人由于不满现实,常寄情于山水,通过描绘江湖风光、自然风景平寄寓自己的思想感情。

这类诗常将要抒发的情感寄寓在后描写的景物之中,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寓情于景。

其风格清新自然。

②咏物言志诗,诗人对所咏之物的外形、特点、神韵、品格进行描摹,以寄托诗人自己的感情,表达诗人的精神、品质或理想。

③即事感怀诗,因一事由而引发诗人的感慨,如怀亲、思乡、念友等。

④怀古咏史诗,以历史典故为题材,或表明自己的看法,或借古讽今,或抒发沧桑变化的感慨。

⑤边塞征战诗,描写边塞风光和戍边将士的军旅生活,或抒发们乐观豪迈或相思离愁的情感,风格悲壮宏浑,笔势豪放。

08-10-27|添加评论骑着猪上船诗歌的分类按照不同的标准,诗歌有不同的分类。

诗词文学常识

诗词文学常识

中国文学1.先秦文学②先秦散文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六经》又称六艺除《文诗》外都是散文。

《易经》又称《易》,是研究象数(象是规律数是变化)之书。

《尚书》又称《书》是记载上古帝王史事之收。

《礼记》是记载先秦时代礼仪典章制度之书,分为《周礼》、《仪礼》为两汉戴德(大戴)戴圣(小戴)编纂,属先秦文学。

《春秋》是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相传为孔子编订。

“四书”指《率语》《孟子》《大学》《中庸》。

B.历史散文。

著名文学史家游国恩称《左传》《战国策》《国语》为历史散文.《左传》又称《春秋左氏传》,传,解释的意思。

《左传》《谷梁传》《公羊传》都是解释春秋的,称为“春秋三秋”.《战国策》《国语》同为国别史。

司马迁认为《国语》的作者是司马迁.《战国策》为西汉学生刘向编订,仍称先秦文学。

C.诸子百家散文。

所谓“诸子百家”,西汉史学家班固概括为十家。

即:儒、道、阴胆、法名、墨、纵横、农、杂、小说。

著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伯阳,又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促尼。

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是孔子第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学生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著《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是孟子学生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⑤庄子名周道家学派思想家。

著有《庄子》。

⑥荀子,名况,尊号“卿”,又名荀卿、孙卿。

儒家学派思想家,著有《荀子》.⑦韩非子荀子学生.法家思想家。

著《韩非子》。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⑨李斯的代表作是散文《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是民歌,雅是乐歌,颂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是比、兴、赋。

比即比喻,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吕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诗歌文学常识

诗歌文学常识

一、诗歌:一条线索,两大传统线索: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传统: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诗经: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公元前11 世纪)到春秋(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 篇,故又称“诗三百”“诗”。

按体例编为风雅颂三部分,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人们把风雅颂赋比兴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复唱的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

代表作《关雎》《伐檀》《硕鼠》。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诗歌总集。

西汉刘向编辑,共收入屈原及后人仿制的作品25 篇。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被称为楚辞。

这种诗体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便于抒情。

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后人“风骚并称”,用以代指诗经楚辞,甚至代指文学方面的事情。

我们学过的《涉江》,是他的作品《九章》中的一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名句。

汉赋:汉代以赋闻世。

赋是一种介乎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讲究字句的整齐,韵律的和谐,语言上多用四六句,多用对偶、排比等手法,辞采华丽,富于音乐美;但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际内容。

代表作家、作品: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纵千金难买相如赋”。

扬雄:《长扬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拟班固《两都赋》作《二京赋》”高中学过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是设置的一个官署的名字,掌管音乐,负责从民间搜集民歌,供宫廷演唱。

这些民歌的歌词保留下来,被称为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木兰诗》选自宋·郭茂倩主编的《乐府诗集》,这两首诗被人们称为“乐府双璧”。

文学常识

文学常识

现代诗歌文学常识:一、作品作者1、《川江号子》:作者蔡其矫,诗集有《回声集》《涛声集》《倾诉》等。

2、《神女峰》:作者舒婷,原名龚佩瑜、龚婷婷。

当代女诗人,《双桅船》、《致橡树》、《会唱歌的鸢尾花》、《始祖鸟》、《舒婷的诗》。

3、《贺新郎》:毛泽东,七律《长征》、《卜算子·咏梅》。

“雄关漫步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4、《河床》:作者昌耀。

1957年因写诗被打成“右派”,在青海务农,20年后重返诗坛。

《昌耀抒情诗集》5、《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食指,原名郭路生,诗集《相信未来》、《食指的诗》。

6、《雪白的墙》:作者梁小斌,《中国,我的钥匙丢了》,组诗《断裂》。

7、《无题》:作者邹荻帆,七月诗派,诗集《尘土集》《木厂》诗论集《诗的欣赏与创作》长篇小说《大风歌》8、《也许—葬歌》:选自《死水》。

作者闻一多,原名亦多,又名家骅,字友三、友山。

诗集《红烛》《死水》。

9、《秋歌——给暖暖》:痖弦,本名王庆麟,20世纪40年代末去台湾,台湾诗人。

诗集《深渊》《痖弦诗抄》《痖弦诗集》10、《蛇》:作者冯至,原名冯承植,中国现代著名诗人、学者、翻译家,1927年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昨日之歌》,还有诗集《十四行集》《十年诗抄》,散文集《山水》《东欧杂记》,中篇小说《伍子胥》,传记《杜甫传》被鲁迅誉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

11、《金黄的稻束》:作者郑敏,九叶诗派,《九叶集》(合集)。

12《边界望乡》,作者洛夫,原名莫洛夫,20世纪40年代去了台湾。

诗集《灵河》《石室之死亡》13、《老马》,作者臧克家,笔名少全,何嘉,诗集《烙印》《罪恶的黑手》《臧克家诗选》1。

现代诗歌文学常识

现代诗歌文学常识

现代诗歌文学常识1.《死水》作者是(闻一多)。

2.《致橡树》诗人别具一格地选择了(木棉)与(橡树)两个中心意象,将细腻委婉而又深沉刚劲的感情蕴在新颖生动的意象之中。

3.《致橡树》是一首(朦胧)诗。

4.《乡愁》中余光中将乡愁比作(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5.《我爱这土地》的作者是(艾青)。

6.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7.《沁园春·长沙》中的主旨句是(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8.《雨巷》的作者是现代诗人(戴望舒)。

9.《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作者(海子)。

10.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1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中作者写的意象有:(水车、矿灯、稻穗、路基、驳船).答对2个即可。

12.《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作者是我国当代女诗人(舒婷)。

1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以第(一)人称写的。

诗中抒情主人公代表着(与共和国有着共同命运的一代人)。

14.《谁是最可爱的人》作者是(魏巍)。

他的长篇小说是(《东方》)。

15.《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16.《雨巷》中写了作者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

17.《再别康桥》中写了作者对(母校)的绵绵别情。

18.《再别康桥》中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19.《热爱生命》中只要热爱生命,(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20.《生命的追问》作者是(张海迪).21.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此句话出自(舒婷)的作品(《致橡树》)。

22.“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出自(张爱玲)之口。

23.“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出自(林徽因)的(《人间四月天》)。

24.眼因流泪愈见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加温厚)。

25.“中国人像一个钢的巨人似的,雄健地站立着,面向着红光亮亮的太阳。

”出自(郑振铎)写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关于诗歌的文学常识

关于诗歌的文学常识

关于诗歌的文学常识一、名词解释《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它收集自西周初年(前11世纪)至春秋中叶(前6世纪)大约五百多年间的诗歌篇。

《诗经》中的诗歌在春秋时已流传于世,当时称为“诗”或“诗三百”。

到了汉代,武帝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因孔子与诗三百的关系密切,才有“诗经”之称。

二、六艺《诗经》中的作品,按照音乐的不同,分编为“风”、“雅”、“颂”三类。

“风”就是具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也表示“国风”,包含周南、召南、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豳(bīn)风,共十五国风,篇。

就是诗的精华。

“雅”是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即“王畿”之乐。

雅诗共篇,又按音乐的不同,分为“大雅”和“小雅”。

“大雅”31篇,用于诸侯朝会;“小雅”74篇,用于贵族宴享。

“赞歌”就是宗庙祭拜的乐歌。

“赞歌”即为古代的“孟”字,演出的意思。

《赞歌》包含《周颂》(31篇),《鲁颂》(4篇),和《无取》(5篇),共40篇,皆出自于社会上层人物之手,都就是些歌功颂德之作。

“赋”是直接描绘、抒情和铺叙的意思,即直叙其情事,白描其物象。

“比”就是比方、论师,“或喻于声,或方于美人,或定于心,或譬于事”(《文心雕龙*比兴》),并使形象更独特。

兴与比的区别在于,比是以另一物打比方来说明此物,二者之间必须有类似点;兴只是以他物做引子,以引出所咏之物,二者之间不求性质的相类,只是有若隐若现、若有若无的关联。

三、类型《诗经》按照内容划分为祭祀诗、颂赞诗、怨刺诗、婚恋诗、征役诗。

《国风》中也存有相当一部分政治抨击和道德抨击的诗。

这些诗有些就是针对特定的人物事件的,有的则具有普遍意义。

总体上说道,这些诗较多充分反映了社会中下层民众对上层统治者的反感。

例如知名的《南征檀》: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

河水清且涟猗。

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首诗,以前很多人都表述为劳动者对剥削者不劳而获、坐享其成的责问,这恐怕不太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诗歌:一条线索,两大传统线索:诗经——楚辞——汉赋——乐府——六朝五言诗——唐诗——宋词——元曲传统:以诗经为代表的现实主义传统以楚辞为代表的浪漫主义传统诗经: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公元前11 世纪)到春秋(公元前六世纪)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 篇,故又称“诗三百”“诗”。

按体例编为风雅颂三部分,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人们把风雅颂赋比兴称为诗经“六义”。

诗经以四言为主,多用重章复唱的形式,是我国古代文学现实主义的源头。

其中最有价值的是国风。

代表作《关雎》《伐檀》《硕鼠》。

楚辞:是继《诗经》之后我国又一部诗歌总集。

西汉刘向编辑,共收入屈原及后人仿制的作品25 篇。

屈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位爱国诗人,也是第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新诗体,被称为楚辞。

这种诗体以六言为主,多用“兮”字,便于抒情。

他的代表作是《离骚》,这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政治抒情诗。

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的先河。

后人“风骚并称”,用以代指诗经楚辞,甚至代指文学方面的事情。

我们学过的《涉江》,是他的作品《九章》中的一篇。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是他的名句。

汉赋:汉代以赋闻世。

赋是一种介乎于诗和散文之间的文体,它讲究字句的整齐,韵律的和谐,语言上多用四六句,多用对偶、排比等手法,辞采华丽,富于音乐美;但往往过于追求形式,缺乏实际内容。

代表作家、作品:贾谊:《鵩鸟赋》《吊屈原赋》枚乘:《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纵千金难买相如赋”。

扬雄:《长扬赋》《羽猎赋》班固:《两都赋》张衡:《二京赋》“拟班固《两都赋》作《二京赋》”高中学过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乐府:乐府是汉武帝是设置的一个官署的名字,掌管音乐,负责从民间搜集民歌,供宫廷演唱。

这些民歌的歌词保留下来,被称为乐府诗。

《孔雀东南飞》选自南朝·陈·徐陵编纂的《玉台新咏》,《木兰诗》选自宋·郭茂倩主编的《乐府诗集》,这两首诗被人们称为“乐府双璧”。

大家熟悉的《敕勒歌》《陌上桑》等也都是乐府名篇。

汉魏六朝诗:这一时代诗歌以曹氏父子为代表。

名篇有曹操的《观沧海》《龟虽寿》《短歌行》《蒿里行》等乐府歌词,曹丕的《燕歌行》,曹植的《白马篇》等。

曹操,字孟德,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魏文帝,他的作品《燕歌行》是现存最早的文人七言诗,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

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陈王,谥思,世称陈思王。

这一时期著名的文人还应知道“建安七子”“竹林七贤”。

陶渊明,名潜,又名渊明,字元亮,谥号靖节,自称五柳先生,他的作品有诗歌《归园田居》《饮酒》,散文《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辞赋《归去来兮辞》等,都是传世名篇。

唐诗:..初唐,以初唐四杰为代表:王勃,字子安,代表作有五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名文《滕王阁序》;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咏鹅》《狱中咏蝉》《讨武曌檄》。

陈子昂,代表作《登幽州台歌》。

盛唐: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的诗清新飘逸,豪迈奔放,被称为诗仙;据说他初到长安时,著名诗人贺知章见到他,惊呼“真谪仙人也”,因此当时人们也叫他谪仙。

他的诗歌想象丰富,瞬息万变,多运用夸张、比喻、象征等手法,代表作有五绝《静夜思》《秋浦歌》,七绝《望天门山》《望庐山瀑布》《早发白帝城》《送孟浩然之广陵》,五律《送友人》,以及古风《梦游天姥吟留别》《行路难》等。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诗中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他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曾任左拾遗,故又称杜拾遗;因他曾任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

他用自己的诗作记录了安史之乱前后我国的社会现实,因此人们称他的诗为诗史。

他的诗风沉郁顿挫,创作态度严谨,讲求炼字炼句,自称“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被人称为诗圣。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古体诗,也有近体诗《望岳》《春望》《春夜喜雨》《蜀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登高》等。

盛唐诗坛出现了两大诗派,一派是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山水诗派,诗作以描写田园山水为主。

又称王孟诗派。

一派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派,诗作以描绘边塞风光,表现建功立业的抱负,反映边疆士民生活为主。

王维,字摩诘,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诗画双绝。

苏轼曾称赞他:“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名篇有《鸟鸣涧》《送元二使安西》(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观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使至塞上》等。

孟浩然,是山水诗派的另一代表人物。

诗作多写隐逸生活和山水景物,表现其洁身自好的情趣,也流露出壮志不遂的苦闷(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岁暮归南山》)。

名作有《过故人庄》《宿建德江》五绝《春晓》更是家喻户晓的名篇。

高适,字达夫,官至左散骑常侍,世称高常侍。

代表作有《燕歌行》《营州歌》《塞上听吹笛》等。

选入中学教材的有《别董大》。

岑参,是唐代边塞诗派的另一代表人物。

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

选入中学教材的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逢入京使》。

王之涣,字季陵,著名作品有《凉州词》《登鹳雀楼》。

王昌龄,字少伯,曾任江宁丞,又曾被贬为龙标县尉,又称王江宁,王龙标。

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

崔颢,以一首《黄鹤楼》令李白惊叹不已。

贺知章,字季真,号四明狂客。

选入中学教材的有《回乡偶书》。

中唐时期成就最高的就要算白居易了。

白居易,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

他是继杜甫之后又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他与元稹一起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他的诗作广泛而深刻的反映了中唐时期的社会矛盾,表现了对劳动人民苦难的深切同情。

《卖炭翁》《琵琶行》《长恨歌》是他的代表作,均收入《白氏长庆集》中。

孟郊,字东野,他的诗作多寒苦之音,也有不少接触到社会现实的矛盾。

创作中苦思锤炼,追求奇险,与贾岛齐名,素有“郊寒岛瘦”之称。

代表作《游子吟》。

贾岛,字阆仙,他和孟郊同以“苦吟”著名,其诗喜写荒凉枯寂之景,注重词句的锤炼,“推敲”的典故就出于其诗“僧敲月下门”。

李贺,字长吉。

他是一位富于创造性的诗人。

继承了楚辞的传统,并受李白浪漫主义精神的启发,善于发挥想象,运用深化,表现自己不满现实的悲愤感情。

晚唐时以“小李杜”诗作最为著名。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生。

他的一生,在晚唐牛(僧儒)李(德裕)两党的夹缝中生活,一直遭受排挤,过着清寒的幕僚生活。

选入中学教材的有《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无题》(相见时难)《乐游原》(向晚意不适)。

杜牧,字牧之,是宰相杜佑之孙,从小受到过良好的教育。

他的诗作以绝句最为出色,如《过华清宫绝句》《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江南春绝句》(千里莺啼绿映红)《山行》(远上寒山)《清明》《夜泊秦淮》等。

他的《阿房宫赋》也成为传世名作。

宋词:婉约派柳永,字耆卿,原名柳三变,排行第七,人称柳七。

他热衷功名,却屡试不第,直到晚年改名柳永后,才考上进士,作了屯田员外郎,所以后世又称他为柳屯田。

他是最早的专门写词的文人,由于科场不利,他长期与下层乐工歌女交朋友,社会地位不高,故较能接近民众。

他的作品多描绘都市风光,抒发羁旅情怀,特别是对下层妇女的痛苦和不幸表示同情,扩大了词的题材内容。

为了适应词的题材内容的扩大,他大量写作慢词,并创制新调,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柳永的词在民间有广泛的影响,“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他的代表作是《雨霖铃》。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是文学史上一位著名的女词人。

她的《如梦令》(昨夜风疏雨骤),绝句“生当作人杰”都曾选入中学教材,她的《声声慢》开头三句一连用了十四个叠字,渲染出一个冷清、凄惨、寂静、孤独的环境,很好的表现了词人晚景的凄凉。

她的词爱用口语,明白如话,充满了生活气息,给婉约词坛带来了新的活力,包括辛弃疾在内的许多词家,都曾模仿她的词风,并名之为“易安体”。

姜夔,字尧章,号白石道人。

他精通乐律,对词的格律化的发展有重要的作用。

他自创的《扬州慢》是传世名篇。

豪放派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

他有多方面的才能,不仅文章写得好,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苏黄米蔡齐名,诗词也很出名。

特别是在词的创作上,他以诗入词,把词当作一种句读不葺的新体诗来写,他在词里怀古伤今,论史谈玄,抒爱国之志,叙师友之谊,写田园风物,记遨游情态??真正做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

或表现为平冈千骑,锦帽貂裘,挽弓射虎时的激昂慷慨,或表现为烟雨一蓑,芒鞋竹杖,吟啸徐行时的开朗豁达,或表现为大江酹月,故国神游,缅怀英杰时的沉郁悲凉,或表现为长路思茶,荒村叩荆,试问野人时的随和平易??真正做到了“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成为豪放派当之无愧的领袖人物。

选入中学教材中的有他的诗《惠崇〈春江晚景〉》《海棠》,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念奴娇·赤壁怀古》。

在苏轼周围团结了一批出色的文学家,其中最著名的是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老人,)秦观(字少游,号淮海居士,中学教材曾经选了他的《鹊桥仙》)张耒(字文潜,号柯山)晁补之(字无咎),号称“苏门四学士”。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时南宋著名的爱国词人。

他传奇式的经历,资兼文武的才能,耿介磊落的情操和始终不渝的爱国激情,都生动而有深刻的反映在他的不朽词作里,一部《稼轩词》,可算是那个乱离时代的真实纪录,成为南宋词坛最杰出的代表,八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称颂,影响十分深远。

选入中学教材的有《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西江乐·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等。

南宋文坛陆游,字务观,号放翁。

他是我国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也是至今留下诗作最多的古代诗人。

著名诗作有《书愤》(早岁哪知世事艰)《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游山西村》(莫道农家腊酒浑)《示儿》,词作有《诉衷情》《钗头凤》《卜算子·咏梅》等均曾被选入中学教材。

陆游对诗歌创作理论也很有研究,他对儿子传授做诗诀窍时说:“汝今欲学诗,工夫在诗外”“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文天祥,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

他是我国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他的诗集名为《指南录》,在这本诗集的《扬子江》一诗中,他用“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表达了他对大宋王朝的耿耿忠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