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齿轮传动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齿轮传动小学教案

齿轮传动小学教案

齿轮传动小学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齿轮的作用。

2.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齿轮传动的过程,理解齿轮传动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齿轮传动的过程和原理。

教学难点:1. 齿轮的绘制和制作。

2. 齿轮传动过程中速度和力的计算。

教学准备:1. 齿轮模型或图片。

2. 齿轮传动实验器材。

3. 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齿轮的作用。

2. 展示齿轮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齿轮的形状和结构。

二、探究齿轮传动的过程(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齿轮传动实验器材,让学生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2.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齿轮传动的过程。

3. 引导学生总结齿轮传动的特点和规律。

三、齿轮的制作和绘制(15分钟)1. 教授齿轮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动手制作齿轮模型。

2. 教授齿轮的绘制方法,让学生绘制齿轮的示意图。

四、齿轮传动的应用(15分钟)1. 让学生思考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分析齿轮传动过程中速度和力的变化。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引导学生反思齿轮传动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齿轮传动的过程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职职高数控加工机械基础《认识齿轮传动》优质课精品教案附导学案设计

中职职高数控加工机械基础《认识齿轮传动》优质课精品教案附导学案设计

《认识齿轮传动》教案陈中华任务 教材 对象 认识齿轮传动 《数控加工机械基础》 浙江省教育厅职成教教研室 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项目三 任务三 认识齿轮传动 中职高一年级数控专业学生 知识目标: 1.掌握齿轮传动的特点。

2.掌握齿轮的类型。

3.了解齿轮的材料和结构 能力目标: 1.能够进行齿轮传动特点和类型区别。

2.能够运用信息化手段辅助进行自主学习。

情感目标: 1.结合学生个性特点,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学习素养。

齿轮传动的类型区别 项目教学、任务驱动 多媒体设备、手机、UMU 互动平台、投屏 1 课时(40 分钟) 教学内容 1.视频导入《摩登时代》 。

2.引出本节课学习任务—认识齿轮传动。

明确学习目标:认识齿轮传动特点、分类、结 构等; 明确学习模式: 教师引领下, 运用信息化手段, 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3.通过手机完成课前测试。

教师 活动 导入 引领 展示 分析 学生 活动任务 目标重难 点 教学 方法 教学 工具 课时 安排 主要 步骤导入回答 接受任务 手机做题任务 1任务 2【理一理】 1.齿轮传动的生活应用举例。

例:机床、手表、汽车、飞机、轮船、玩具、 差速器、变速器等。

【比一比】 2.分析齿轮传动的特点,完成学案。

引导学生 应用举例 优点: (1)能保证瞬时传动比恒定,平稳性好,承 载能力大,传递运动准确可靠,传动效率高; (2)可实现平行轴、任意角相交轴或交错轴 巡视学生 之间的传动; 过程记录 (3)结构紧凑、工作可靠、寿命长。

不足:不适宜远距离两轴之间的传动。

【画一画】 1.根据教师给定分类画图方式,选择一种方式 对齿轮传动进行分类,可以通过个人在线搜 索、同学讨论等方式完成。

2.教师巡视学生画图情况,拍摄典型结果,进 引导 行大屏展示,学生介绍画的图。

(图例展示) 【连一连】 展示 3.学案上连线:对齿轮传动类型和动画实例进 行连线。

齿轮传动幼儿园教案

齿轮传动幼儿园教案

齿轮传动幼儿园教案1. 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齿轮传动;•能够辨认齿轮和认识不同的齿轮传动方式;•能够制作简单的齿轮传动物件,并解释其工作原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教学准备•齿轮模型或实物;•手动绕线器、电动马达、小电灯泡、电池盒、各种大小和形状齿轮、轴承;•齿轮传动的图片或视频;•齿轮传动的书籍或教具。

3. 教学过程3.1 齿轮传动的介绍•用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展示齿轮传动的动画;•谈论齿轮的基本概念,如齿数、模数等。

3.2 齿轮的分类•将不同齿轮的实物拿出来让孩子观察、感受;•介绍不同齿轮的分类,如圆柱齿轮、锥齿轮、蜗轮等。

3.3 齿轮传动实例•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齿轮传动的物件,例如手表、自行车、玩具车等;•分享一些关于齿轮传动原理的故事或趣闻,使孩子们感受到齿轮传动的实用价值和趣味性。

3.4 制作齿轮传动物件•由老师或家长出示制作齿轮传动物件的样例或模型,例如手摇发电机、小火车等;•让孩子们依照样例或模型的要求自行制作。

4. 教学总结•要求孩子们将自己制作的齿轮传动物件拿出来展示给大家;•在交流中总结齿轮传动的原理和分类等内容;•激发孩子们对齿轮传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5. 课后延伸•由老师或家长引导孩子们寻找齿轮传动的应用,例如看看手表或闹钟的内部构造、豆浆机或榨汁机中的齿轮传动等;•指导孩子们制作更为复杂的齿轮传动物件,并讲解更深入的齿轮原理和技术;6.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课程,希望孩子们能够对齿轮传动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到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其动手能力和对科技的兴趣,培养其对未来物理、工程科学的探索精神。

齿轮传动课程设计

齿轮传动课程设计

齿轮传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齿轮传动的定义、原理及类型;2. 学生能掌握齿轮传动的基本参数,如模数、齿数、压力角等;3. 学生能运用齿轮传动相关知识分析简单机械系统的传动比和效率。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齿轮传动知识设计简单的齿轮传动系统;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组装和调试齿轮传动模型;3. 学生能够运用计算工具,对齿轮传动系统进行计算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齿轮传动技术的兴趣,增强对机械工程领域的认识;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工程意识,认识到齿轮传动在现代工程技术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对齿轮传动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具备一定物理知识和数学基础的高年级阶段,对实际操作和工程设计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思考。

通过课程目标分解,确保学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 齿轮传动的定义、原理及类型;- 齿轮的基本参数,包括模数、齿数、压力角等;- 齿轮传动系统的传动比和效率的计算方法;- 齿轮材料及热处理知识。

2. 实践操作:- 齿轮传动系统的设计与分析;- 齿轮传动模型的组装与调试;- 齿轮传动实验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3. 教学大纲:- 第一周:齿轮传动概述,学习齿轮传动的定义、原理及类型;- 第二周:齿轮基本参数学习,理解模数、齿数、压力角等参数的意义;- 第三周:齿轮传动系统传动比和效率的计算方法学习;- 第四周:齿轮材料及热处理知识学习;- 第五周:齿轮传动系统设计与分析实践;- 第六周:齿轮传动模型的组装与调试;- 第七周:进行齿轮传动实验,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

教材章节关联:本教学内容与教材中关于齿轮传动章节紧密相关,包括齿轮的基本概念、齿轮传动系统设计、齿轮传动实验等内容,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齿轮传动的相关知识。

高中物理-齿轮传动教案设计

高中物理-齿轮传动教案设计

《齿轮传动》【课题】齿轮传动【教学时间】45分钟【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修2-2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本章《机械与传动装置》围绕各类传动装置进行展开,前两节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和能自锁的传动装置,第三节重点介绍液压传动的原理以及应用。

最后两节分别介绍组成机械的常用机构以及机器的组成。

第一节《常见的传动装置》介绍了齿轮传动和带传动。

齿轮传动是最常见的一类传动装置,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其他传动装置和机器的基础。

同时,齿轮传动能够传递力和运动,又是对前一章中平动、转动与力矩等知识的延伸。

所以,齿轮传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课程标准的要求观察常见的传动装置,了解其作用。

认识机械的使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初步了解现代机械的发展概况。

3、教材内容安排教材在编排上,首先提供了大量生活中的传动装置素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拉近齿轮传动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然后,直接给出齿轮传动定义,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分析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接着,分析齿轮传动是如何改变转速,并由单级传动过渡到多级传动。

接下来,根据实现不同的运动转变效果将齿轮传动分成:齿轮齿条传动、锥齿轮传动和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最后,通过之前大量齿轮传动的例子,总结其特点。

在齿轮传动的基础上,简要分析带传动的组成、传动比和特点。

并以“大家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传动装置,认识和了解链传动。

- 1 -从教材内容安排上看,全文用大量篇幅详细地介绍了齿轮传动,为后面学习带传动以至其他传动装置打下夯实的基础。

4、教材的特点第一、以物理原理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与技术的结合,突出物理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例如,教材提供了很多生活中的传动装置素材,能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的亲近感。

第二、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齿轮传动课程设计

齿轮传动课程设计

齿轮传动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齿轮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传动原理,了解齿轮传动的应用范围和特点。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描述齿轮的结构、分类和传动方式,解释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在技能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齿轮传动系统,进行简单的齿轮设计计算。

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方面,学生应能够认识齿轮传动在工程技术中的重要性,培养对机械设计和制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齿轮的基本概念、齿轮的类型和传动原理、齿轮传动的应用。

首先,介绍齿轮的定义、特点和基本参数,如齿数、模数、压力角等。

其次,讲解不同类型的齿轮,如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轮蜗杆等,并阐述各类齿轮的传动原理和应用场景。

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齿轮传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如汽车、机床、减速器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运用讲授法,清晰地阐述齿轮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传动原理。

其次,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分析实际应用案例,加深对齿轮传动的理解。

此外,利用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齿轮传动实验,观察齿轮的运动特性和传动效果。

最后,鼓励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教材《机械基础》、参考书《齿轮传动技术与应用》、多媒体资料(包括齿轮传动动画演示、实际应用场景视频等)、实验设备(齿轮模型、减速器等)。

通过这些资源的辅助,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和考试三个部分。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讨论的表现。

作业方面,将布置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设计计算题和实践操作题,以考察学生对齿轮传动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考试则采取闭卷形式,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计算题和论述题,全面测试学生对齿轮传动的基本概念、类型和传动原理的掌握情况。

认识齿轮传动教学设计

认识齿轮传动教学设计

认识齿轮传动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名称:数控加工机械基础2、课题:项目三课题一任务三之“认识齿轮传动”3、课时:1 课时(共计45 分钟)4、教材处理:本课题为《数控加工机械基础》新教材项目三课题一任务三的内容。

本课题内容属于机械传动(或项目三主轴零部件)的基础知识,是教材中的基本知识内容,它不仅与前面的机械传动部分有密切的联系,而且作为传动基础知识反映学生的职业素养。

另外,需要补充有关齿轮各部分名称的知识。

在这个课题的教学中,通过齿轮实物、图片展示等直观教学以及任务驱动下的小组合作讨论、分析等方式,让学生对齿轮传动的类型、应用特点等有清晰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教学对象为数控加工专业高三学生,这一届学生曾经在高二一年学习过这门课,现作为复习课进行讲解。

优势:基本知识与技能是学生今后岗位实践的日后从事数控操作的理论和实践的基础,又是高考的专业课必考科目,因此学生较为重视。

同时作为高三复习课,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已有一定的机械制图知识和有关钳工和普车的基本操作技能,对机械零件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和专业理论基础。

劣势:尽管学生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但是学习理论知识积极性不是很明显,学习自觉性较弱,逻辑思维能力不好,又缺乏自信心。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对照实物或图片说出齿轮的名称并能归类;(2)通过动画演示明确齿轮传动的应用特点;(3)能正确识读齿轮各部分的名称;(4)会对齿轮基本尺寸及传动的计算。

2、能力与情感目标(1)运用计算公式(2)通过对情景的融入产生求知的欲望;(3)不断产生学习专业基础课知识的兴奋点。

(4)按照7S 要求进行实物的齿轮测量,养成按规操作的良好习惯。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分析重点:齿轮各部分名称、基本尺寸及传动的计算难点:齿轮传动的应用特点分析五、教学方法分析教学方法的立足点是从使学生简单的“学会”提高到“会学”和“乐学”的高度上来,使学生成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

了解齿轮传动教案

了解齿轮传动教案

了解齿轮传动教案一、介绍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机械传动方式。

它利用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扭矩。

齿轮传动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汽车、船舶等领域。

二、齿轮传动的原理和特点1. 齿轮传动的原理:齿轮间的啮合使得一个齿轮的转动能够传递到另一个齿轮上。

2. 齿轮传动的特点:- 传动效率高:齿轮传动具有高传动效率,能够有效地将输入的动力传递给输出端。

- 承载能力强:齿轮传动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载和扭矩,适用于重载工况。

- 传动平稳可靠:齿轮传动具有较好的传动平稳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传动的稳定性和精度。

三、齿轮传动的应用齿轮传动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工业机械:齿轮传动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工业机械,如机床、起重设备、输送机等。

2. 汽车:齿轮传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变速箱、差速器等。

3. 船舶:船舶的主推进系统通常采用齿轮传动,以实现动力传递和控制。

四、齿轮传动的维护和故障排除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常见的维护工作包括:1. 清洁和润滑:保持齿轮传动部件的清洁,并定期添加润滑剂。

2. 检查和调整:检查传动部件的磨损和松动,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换。

同时,齿轮传动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常见的故障包括齿轮磨损、啮合不良等。

在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排除和修复。

总结:本教案对齿轮传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原理、特点、应用以及维护和故障排除。

通过学习本教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并掌握相应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齿轮传动教学设计
教学
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情景导入一、复习导入:
情景:前不久,普车房内一台车床出现故障, 此设备运
行时会有噪声,陈师傅打开主轴箱发现一个齿轮磨损严
重,因此交给小王一个任务:带着一张写着模数、齿数
及相关参数到仓库去找一个齿轮进行更换。

小王拿着师
傅写的条子奔到仓库,结果愣住了……
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通过一个生活情景,引发学生兴趣,又以此情景来为下
面三个任务做铺垫,由一个找齿轮的事件引到齿轮传动
的类型、齿轮参数及名称、齿轮计算公式。

二、任务驱动:
任务一、展示圆柱齿轮的图片,认识齿轮各部分的名
称,完成练习(附图)。

图1:外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两齿轮旋转方向相反,
工作时无轴向力)
图2 :内啮合直齿圆柱齿轮传动(两齿轮旋转方向相
同)
图三:齿轮齿条啮合(变旋转运动为直线运动)实物:
直齿圆锥齿轮传动(两齿轮轴线垂直)
以学生普车房的故
事引入,并为将学
知识做准备,设疑
激趣。

明确任务,提岀
要求
思考,回答
观看、倾听、思考
学生看着图片,能说
明齿轮传动的类型及
特点
任务
驱动
探究新知
【设计意图】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体现所学内容的职业性、实际
性。

2、实物情景呈现,抓住学生眼球,专注课堂
3、设问引领学生进入问题
任务二、、展示圆柱齿轮的图片,认识齿轮各部分的名
称,完成练习(附图)。

齿庠
齿顶圆
分度園
齿顶r»j
齿檢肓
齿抿園
布置任务,提出
要求,明确任务
目标
巩固齿轮参数,完
成教师布置任务
明确任务,提岀要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竞争,看哪组最先得岀所有参数?哪组的齿轮正式陈师傅需要的齿轮。

任务要求:组长进行合理分工,以尽快的速度得
出齿轮所有参数。

方法:对于奇数的齿轮(不论是直齿还是斜齿) ,其测量的方法都是用多段测量法而后累加而成
的:
1、测量齿顶到孔壁的距离
2、测量孔的直径
3、齿顶圆直径=(2X齿顶到孔壁的距离) +孔的直径
2、每个小组在完成齿轮各部分参数后,根据齿轮正确啮合条件,找到能与本组正确啮合的齿轮,之后将齿轮和数据一起上交。

【设计意图】
(1)通过情景创设并转化为任务,引导学生联系职业实际并探究其中的问题,通过常用工具来认识齿轮的基本参数及计算。

(2)齿轮的齿数、大径等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但对于模数、中径、齿距等一些参数不容易理解,实际使用的齿轮传动要保证一定的条件。

任务三完成情况小组间交流,师生共同点评。

二、走进咼职咼:
(2011年)已知下列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齿轮1 Z仁72 , da1=222mm 齿轮2 Z2=72 , da2=296;
齿轮3 Z3=22 , da3=144mm
齿轮4 Z4=22 , da4=72mm 2011年高职高真
题讲解
自主完成题目,理
清解题思路,写岀
详细解题过程


占八、、
强化(5)
可以正确啮
()
A.齿轮1和齿轮4
C.齿轮2和齿轮3
(解题思路:齿轮公式合
条件模数相等)
合的一对齿轮是
B. 齿轮1和齿轮3
D. 齿轮3和齿轮4
da=m (z+2)齿轮正确啮(2010). 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距为15.7 m m, 分度圆直径为400 m m,则该齿轮的齿数为_____________ (解题思路:d=mz, p =m n )
(2009) 81. 一对外啮合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
动。

已知模数m=4mm标准安装中心距a=100mm 传动比i=1.5。

求:(1)齿数Z1和Z2;
(2)分度圆直径d1和d2?
解题思路:标准中心距a=m(z1+z2)
传动比i=Z2/Z1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点结合高职考试题,激发学生
的求知欲望。

一方面让学生知道高职考的题目自己可以
解决,另一方面时刻提醒学生时刻保持努力拼搏的心
态。

一、填空题
1对齿轮传动的基本要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填写下表,标准直齿圆柱齿轮尺寸计算: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直齿圆柱齿轮几何尺寸计算
中的三个主要参数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 和 例1.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距为 15.7 m m,分度圆直径为400 m m,则该齿轮的齿数为 。

例2.已知一个齿轮齿条传动, 齿轮齿顶圆直径为 80mm 齿厚为6.28mm,齿轮转速为750r/min , 则齿条的移动速度为多少?
15.7 m m,分度圆直径为 m=5 m m,齿数 z=24
4. 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距为
5. —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模数 ___ m m 。

6.
已知一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数
Z=50,
da= ___________ 。

全齿高 400 m m,则该齿轮的齿数为 ________ 。

则分度圆直径 d= ________ m m ,齿距p=
h=22.5mm 则模 m= ________ 顶圆直径
(2011年)已知下列标准直齿圆柱齿轮:
齿轮1 Z仁72,da1=222mm
齿轮2 Z2=72,da2=296 ;
齿轮3 Z3=22,da3=144mm 齿轮4 Z4=22 ,da4=72mm
可以正确啮合的一对齿轮是()A.齿轮1和齿轮4 B. 齿轮1和齿轮3
C.齿轮2和齿轮3
D. 齿轮3和齿轮4
齿轮各部分名称
附表
模数的标准化数值
参考GB1357-87.第一系列有:0.1 , 0.12, 0.15, 0.2, 0.25, 0.3, 0.4, 0.5, 0.6, 0.8, 1, 1.25, 1.5, 2, 2.5, 3, 4, 5, 6, 8, 10, 12, 16, 20, 25, 32, 40 , 50.(优先选用第一系列)。

第二系列有0.35 , 0.7 , 0.9 , 1.75 , 2.25 , 2.75 , 3.25 , 3.5 , 3.75 , 4.5 , 5.5 , 6.5 , 7 , 9 , 11 , 14 , 18 , 22 , 28 , 36 , 45.单位mm。

各尺寸的计算公式如下:
分度圆直径:d=m1*Z
齿顶圆直径:da=d+2*ha=m1*Z+2*ha*m2
齿根圆直径:df=d-2*hf=m1*Z-2*(ha1+c1)*m2
此外,分度圆齿厚S、齿距P、基圆直径db和中心距a是按照m1计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