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科学试题
生物分离原理练习题及答案

三个过程。 和 。
13.过饱和溶液的形成方法
1.
绘制结晶过程中饱和曲线和过饱和曲线图,
并简述其意义。
2.
结合SDS-PAGE电泳的分离原理说明未知蛋白 质分子量的测定方法。
1.影响吸附的主要因素有吸附剂的性质 ,吸附质的 性质 ,温度 ,溶液pH值 ,盐浓度 ,吸附物浓度 和吸附剂用量七种。 2.离子交换树脂由载体 ,活性基团和可交换离子组 成。 3.简单地说,离子交换过程实际上只有外部扩散 , 内部扩散和化学交换反应三个步骤。 4.在生物制品进行吸附或离子交换分离时,通常遵 循Langmuir吸附方程,其形式为Q=q0C/(k+C) 。 5.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的固定相是非极性 ,而流动相 是极性。
根据Langmuir吸附等温式可求出K值,即:
q 0 C 0.06 0.02 q 0.04, k 0.01 K C k 0.02
则当料液含抗菌素0.2Kg/m3时的吸附量可计算如下:
0.06 0.2 q 0.057 k g / k g 0.01 0.2
1. 膜分离过程中所使用的膜,依据其膜特性(孔径)不同可 以分为 , , 和 。 2. 根据膜结构的不同,常用的膜可分为 、 和 三 类。 3. 在结晶操作中,工业上常用的起晶方法有 , 和 。 4. 分子筛色谱(凝胶色谱)的主要应用 是 、 。 5. 电泳用凝胶制备时,过硫酸铵的作用是 剂; 甲叉双丙烯酰胺的作用是 剂;TEMED的作用 是 剂。 6. 常用的蛋白质沉析方法有 , 和 。
7. 亲和吸附过程包括 8. 多糖基离子交换剂包括
, 和
和
三步。 两大类。 , ,
9. 根据分离机理的不同,色谱法可分 和 四大类。 10. 蛋白质分离常用的色谱法 有 , , , ,
分离科学考试试卷(试卷一)答案

试卷一答案一、选择题1. C2. B3. D4. C5. C6. D7. B8. B9. C 10. A二、问答题1. 答: (1)若被分离物质为A,R A =O A AQ QQ A : 被分离A 的量;Q A 0:分离前样品中A 的量R A :样品中组分A 在分离后的回收率。
(2) 把不需要的组分B 分离出去,留下需要的组分A ,分离系数定义为:A B O AO B B A A B R R Q Q Q Q S == (3) a.只要R A 接近1就可以了,一般认为:常量组分(>1%) R A >99% ; 微量组分(<0.01%) R A ≈95% 就可以认为定量分离了b.一般认为,S B/A <10-3分离可以说是比较完全的,但对于痕量分析,则要求S B/A 10-6左右才行。
2. (1)能定量共沉淀微量或痕量组分,选择性较好。
(2)共沉淀剂不干扰微量组分的测定,或易与微量组分分离或易被除去。
3. 答:离子交换树脂是一种具有网状结构的高分子聚合物,其结构主要有两部分:一部分是高分子聚合物骨架,它使树脂具有一定的化学稳定性;另一部分是活性基团,是离子交换反应的基础。
4. 答:根据萃取反应,一般可将萃取分离法分为以下几种:无机共价化合物萃取(如一些卤素及卤化物,Cl 2 Br 2 I 2 AsX 3等被某些惰性溶剂如CCl 4 CHCl 3 C 6H 6等萃取)、金属螯合物萃取(Cu(H 2O)42+与乙酰酮反应,生成的螯合物可用CHCL 3,CCL 4,C 6H 6,二甲苯萃取,也可用乙酰丙酮萃取,因此,乙酰丙酮既是萃取剂,又是萃取溶剂)、离子缔合物萃取(如Cu 2+与新亚铜灵(2,9-二甲基-1,10二氮菲)形成络阳离子,再与Cl -形成可被CHCl 3萃取的离子缔合物)、共萃取与抑萃取(用乙醚或二异丙醚从卤化物溶液中萃取大量铁(Ⅲ)时,微量铟、锡、锑会共萃取,如在6mol ·L -1氢溴酸溶液中用硝基苯萃取微量钨时的分配比是5.3。
分离定律模拟试题及答案

分离定律模拟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孟德尔分离定律描述的是:A. 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B. 基因的自由组合C. 等位基因在减数分裂时的分离D. 染色体在有丝分裂时的行为2.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前提条件?A. 等位基因B. 完全显性C. 多基因遗传D. 随机交配3. 孟德尔分离定律适用于:A. 所有生物的遗传B. 单基因遗传C. 多基因遗传D. 染色体遗传4. 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中,高茎和矮茎的基因型分别是:A. AA 和 aaB. Aa 和 aaC. Aa 和 AaD. AA 和 Aa二、填空题1. 孟德尔分离定律又称为______定律。
2.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基础是______的分离。
3. 孟德尔的实验中,高茎(T)与矮茎(t)杂交,F1代的基因型为______,表现型为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孟德尔分离定律的主要内容。
2. 举例说明孟德尔分离定律在现代遗传学中的应用。
四、计算题1. 如果一个杂合子(Aa)与一个隐性纯合子(aa)杂交,计算后代中各基因型的比例。
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B4. A二、填空题1. 孟德尔分离定律又称为“第一定律”。
2.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基础是“等位基因”的分离。
3. 孟德尔的实验中,高茎(T)与矮茎(t)杂交,F1代的基因型为Aa,表现型为高茎。
三、简答题1. 孟德尔分离定律的主要内容是: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成对的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分离,各自独立地分配到不同的配子中去,互不干扰。
2. 孟德尔分离定律在现代遗传学中应用广泛,例如在遗传咨询、作物改良、医学遗传等领域,通过理解分离定律,可以预测遗传病的传递模式,指导作物的杂交育种等。
四、计算题1. 杂合子(Aa)与隐性纯合子(aa)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比例为Aa:aa = 1:1。
分离技术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分离技术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面哪种分离技术适用于固体与液体的分离?A. 蒸馏法B. 水平滤纸法C. 离心法D. 结晶法答案: B2. 分离技术的主要目的是什么?A. 分离纯净物质B. 混合物的鉴定C. 物质的转化D. 实验室操作的简便答案: A3. 以下哪个分离技术适用于固液混合物?A. 撇渣法B. 吸滤法D. 蒸发法答案: B4. 下列几种分离技术中,哪一种属于物理变化?A. 固液分离B. 液液分离C. 固气分离D. 液气分离答案: A5. 分离技术中,通过浸泡和漂洗方法可以实现对混合物的哪种分离?A. 固液分离B. 液液分离C. 固气分离D. 液气分离答案: A二、填空题1. 固液分离的一种方法是______法。
2. 水平滤纸法适用于______。
答案: 固体与液体的分离3. 蒸馏法适用于______。
答案: 液体与液体的分离4. 高度纯净的物质通常通过______法进行分离。
答案: 结晶5. ______是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方法。
答案: 过滤三、解答题1. 请你简要介绍一下固液分离的原理及方法。
答: 固液分离是将固体颗粒从液体中分离出来的一种方法。
其原理是利用固液的不溶性或溶解度差异来实现分离。
常用的固液分离方法有过滤法、离心法和吸滤法等。
过滤法是通过滤纸等过滤介质,使固体颗粒被滤纸截留,而通过滤液流出。
离心法是利用离心机产生高速离心力,使固体颗粒向外沉积在离心管底部,然后从上方倒出悬浊液。
吸滤法则是在过滤操作时,利用玻璃棒或真空泵等将滤液迅速抽尽,加快固体颗粒的分离速度。
2. 请说明蒸馏法的原理,并结合实际操作过程进行说明。
答: 蒸馏法适用于液体与液体的分离。
其原理是利用不同物质的沸点差异,通过蒸馏操作将混合物中的低沸点液体蒸发并冷凝,从而实现分离。
蒸馏操作一般包括加热蒸发、冷却冷凝和收集等步骤。
例如,将含有酒精和水的混合物进行蒸馏分离,首先将混合物倒入蒸馏瓶中,加热瓶底使其中的酒精蒸发。
化学分离专业试题及答案

化学分离专业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化学分离的方法?A. 蒸馏B. 萃取C. 离心D. 蒸发答案:C2. 蒸馏过程中,沸点较低的物质先被分离出来,这是基于什么原理?A. 物质的溶解度B. 物质的沸点差异C. 物质的密度D. 物质的电离度答案:B3. 在萃取过程中,萃取剂的选择依据是什么?A. 萃取剂的颜色B. 萃取剂的密度C. 萃取剂与被萃取物的相容性D. 萃取剂的沸点答案:C4. 层析法中,固定相和流动相的作用是什么?A. 固定相固定混合物,流动相使混合物移动B. 固定相使混合物移动,流动相固定混合物C. 固定相和流动相共同分离混合物D. 固定相和流动相共同溶解混合物答案:A5. 离子交换法主要用于分离什么类型的混合物?A. 非极性分子混合物B. 极性分子混合物C. 离子混合物D. 同位素混合物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6. 简述蒸馏法的基本原理及其应用场景。
答案:蒸馏法是基于物质沸点差异的分离方法。
在蒸馏过程中,混合物被加热至沸点,沸点较低的物质先蒸发,然后通过冷凝器冷却成液体,从而实现分离。
蒸馏法常用于分离沸点差异较大的液体混合物,例如石油的分馏。
7. 什么是色谱法?请列举两种常见的色谱技术。
答案:色谱法是一种利用固定相和流动相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它广泛应用于化学分析、生物化学和环境科学等领域。
两种常见的色谱技术包括: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气相色谱(GC)。
8. 解释什么是萃取法,并简述其操作步骤。
答案:萃取法是一种利用两种不相溶的溶剂之间的分配系数差异来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操作步骤通常包括:将混合物与萃取剂混合,使目标组分从原溶剂转移到萃取剂中;然后分离萃取剂,从而实现目标组分的分离。
三、计算题(每题25分,共50分)9. 假设有100ml的乙醇和水的混合物,乙醇的体积分数为40%,需要通过蒸馏法分离乙醇。
如果乙醇的沸点为78.37℃,水的沸点为100℃,且蒸馏过程中乙醇的回收率为95%,请计算可以回收多少毫升的乙醇?答案:首先计算混合物中乙醇的体积:100ml * 40% = 40ml。
分离技术复习题

分离技术复习题分离技术复习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分离技术在各个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在环境保护、医学研究还是工业生产中,分离技术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探讨分离技术的应用,并给出相关的复习题。
一、环境保护中的分离技术1.1 大气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严重问题之一。
分离技术在大气污染治理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请简要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大气污染物分离技术,并列举其应用场景。
1.1.1 除尘技术1.1.2 脱硫技术1.1.3 脱氮技术1.1.4 VOCs分离技术1.2 水处理中的分离技术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水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请简要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水处理分离技术,并列举其应用场景。
1.2.1 沉淀技术1.2.2 膜分离技术1.2.3 吸附技术1.2.4 活性炭过滤技术二、医学研究中的分离技术2.1 蛋白质分离技术蛋白质是构成生物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分离技术在蛋白质研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请简要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蛋白质分离技术,并列举其应用场景。
2.1.1 凝胶电泳技术2.1.2 液相色谱技术2.1.3 质谱技术2.1.4 亲和层析技术2.2 细胞分离技术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对于研究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分离技术在细胞研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请简要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细胞分离技术,并列举其应用场景。
2.2.1 离心分离技术2.2.2 流式细胞术技术2.2.3 磁珠分离技术2.2.4 免疫分离技术三、工业生产中的分离技术3.1 化学品分离技术化学品分离技术在工业生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请简要介绍以下几种常见的化学品分离技术,并列举其应用场景。
3.1.1 蒸馏技术3.1.2 结晶技术3.1.3 萃取技术3.1.4 色谱技术3.2 石油炼制中的分离技术石油炼制是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分离技术在石油炼制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分离科学基础考点及答案

分离科学基础考点及答案选择沉淀剂满意的条件:①对微量组分应有充分的共沉淀能力,有较好的选择性,携带一种组分或尽可能少的组分②不干扰微量组分的测定,或易与微量组分分别,或者易被除去形成混晶的条件:①有相近的化学性质②有相似的化学结构③有相同的晶形结构匀称安排定律和对数安排定律,可能考计算题,见课本31页例题2-1例题2-1分布系数为10,载体有50%沉淀时,求微量元素A的共沉淀效率。
解:D=10,设载体总量为1,当固相中有50%沉淀时,s=0.5,L=1-s=0.5ASALDBSBL100.5100.5所以AS10AL。
又因为AL1AS,则AS101AS100.90911有机沉淀剂相比无机沉淀剂的优点:①富集效率高②选择性好③有机载体简单通过高温灼烧除去萃取分别法:利用与水不相溶的有机溶剂和试液一起振荡后静置分层,一些组分进入有机相,另一些组分则留在水相中,从而达到分别的目的萃取分别法的特点:①设备简洁,操作快速②广泛用于干扰元素的分别和微量元素的富集③分别效果好④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选择性⑤采取手工操作、工作量大萃取本质:将物质由亲水性向疏水性转化,而疏水性物质进入有机相萃取剂:能与亲水性物质反应生成可被萃取的疏水性性物质的试剂,如8-羟基喹啉,双硫腙,罗丹明萃取溶剂:构成有机相与水不相溶的液体,如乙醇、苯、四氯化碳助萃剂:萃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辅助试剂,如SCN-盐析剂:增加萃取率的一类物质,如铵盐,硝酸盐、卤化物萃取分别的基本参数:(必考)安排系数:KDAOAW安排比:DcAOcAWDVr,有机相中溶质的摩尔分数DVr1萃取率E:单次平衡,萃取后,有机相中溶质的摩尔分数pq1DVr1,Ep100%多次平衡,E1q100%,n=5时,较为抱负。
例3-1见课本42页在6molLHCl溶液中,用乙醚萃取Ga3+,D=18,若Vr=1,求一次萃取率。
1np解:DVr18118DVr118111918100%94.7%19E萃取分别法的分类:无机共价化合物萃取、金属螯合物萃取、离子缔合物萃取、共萃取与抑萃取、熔融盐萃取半萃pH:萃取率为50%时其相应的pH,pH122,表示能分别nAnB 影响螯合萃取的因素:螯合剂的影响、萃取溶剂的影响、溶液的酸度、掩蔽剂的应用萃取分别操作:萃取操作仪器及其预备、萃取振荡、静置分层、乳浊液及其处理、洗涤离子交换分别法特点:①分别效率高②选择性高③适用性强,应用广泛④多相操作,分别简单⑤分别周期长耗时过多离子交换树脂的结构:骨架和活性基团交联度:树脂交联的程度,用加入树脂中交联剂的百分含量表示交联度的大小交换容量:离子交换树脂中的活性基团数目打算了交换能力,单位体积湿树脂或单位质量干树脂中实际参与反应的活性基团数称为操作交换容量离子交换树脂的种类:阳离子交换树脂、阴离子交换树脂、螯合树脂唐南膜理论要点:①树脂在水中溶胀后,数值表面与外界溶液之间可以看做一个半透膜②树脂网状结构上的固定离子不能透过膜,而可交换的活泼基团电离出来的离子则可通过膜进行扩散③树脂中固定离子的存在,使能通过膜的可交换在膜的两边处于不匀称的平衡状态,即唐南平衡nRHMnRnMnH平衡常数:KMnHnnMrHsMrHsMMnnM选择系数:KHKnH(KH)nnMsHrMsHr安排系数:DMMr,离子交换平衡时,树脂中某离子的浓度与液相中该离子总浓度的比值。
生物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

生物分离工程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离心分离技术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差速离心B. 密度梯度离心C. 过滤离心D. 沉降离心答案:C2. 在生物分离过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细胞破碎?A. 高压均质机B. 超声波C. 酶解法D. 渗透压调节答案:D3. 以下哪种物质不适合作为色谱分离的固定相?A. 硅胶B. 离子交换树脂C. 活性炭D. 聚丙烯酰胺凝胶答案:C4. 在蛋白质的盐析过程中,通常使用的盐类是?A. 高浓度的氯化钠B. 高浓度的硫酸铵C. 低浓度的氯化钠D. 低浓度的硫酸铵答案:B5. 以下哪种方法不是蛋白质纯化中常用的层析技术?A. 凝胶渗透层析B. 离子交换层析C. 亲和层析D. 电泳答案:D6. 以下哪种设备不适用于大规模生物分子的分离?A. 超滤膜B. 离心机C. 色谱柱D. 微孔滤膜答案:D7. 在蛋白质的提取过程中,通常使用的缓冲液pH值范围是?A. 4-5B. 6-8C. 8-10D. 10-12答案:B8. 以下哪种物质不是生物分离过程中常用的稳定剂?A. 甘油B. 蔗糖C. 氯化钠D. 柠檬酸钠答案:C9. 在生物分离工程中,以下哪种方法不适用于蛋白质的定量分析?A. 紫外-可见光谱法B. 比色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电泳答案:D10. 以下哪种设备在生物分离过程中不常用于浓缩和纯化?A. 蒸发器B. 冷冻干燥机C. 超滤膜D. 蒸馏塔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过滤技术包括以下哪些?A. 微滤B. 超滤C. 纳滤D. 反渗透答案:A、B、C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蛋白质的沉淀?A. 温度B. pH值C. 离子强度D. 蛋白质浓度答案:A、B、C、D3. 在生物分离工程中,以下哪些是影响色谱分离效果的因素?A. 固定相的性质B. 流动相的流速C. 温度D. 样品的浓度答案:A、B、C4. 以下哪些是生物分离过程中常用的浓缩技术?A. 蒸发B. 冷冻干燥C. 超滤D. 离心答案:A、B、C5. 以下哪些是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检测方法?A. 紫外-可见光谱法B. 比色法C. 高效液相色谱法D. 电泳答案:A、B、C、D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沉淀技术有哪些?答:生物分离工程中常用的沉淀技术包括盐析法、有机溶剂沉淀法、等电点沉淀法和变性沉淀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SPE与SPME的特点各是什么?相同性?相异性?SPE特点:SPE技术基于液-固相色谱理论,采用选择性吸附、选择性洗脱的方式对样品进行富集、分离、净化,是一种包括液相和固相的物理萃取过程。
其特点主要为:可同时完成样品富集与净化,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比液液萃取更快;更节省溶剂,;可自动化批量处理;重现性好。
SPME特点:集萃取、浓缩、解吸、进样于一体的样品前处理新技术,它以固相萃取(SPE)为基础,保留了SPE的全部优点,排除了SPE需要柱填充物和使用有机溶剂进行解吸的缺点,并可用于GC和HPLC等仪器上直接进样。
它具有样品用量少、选择性高、使用方便、快捷等特点。
共同点:节约有机溶剂不会出现乳化现象缩短样品预处理时间容易操作可自动化控制不同点:SPME 提高了较SPE相比降低了预处理陈成本,提高了回收率,改善了吸附剂孔道易堵塞的问题,排除了SPE 需要柱填充物和使用有机溶剂进行解吸的缺点,并可用于GC和HPLC等仪器上直接进样。
2.SPE中各种萃取模式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固相萃取实质上是一种液相色谱分离,其主要分离模式也与液相色谱相同,可分为正相SPE,反相SPE,离子交换SPE和吸附SPE。
正相SPE所用的吸附剂都是极性的,用来萃取(保留)极性物质。
在正相萃取时目标化合物如何保留在吸附剂上,取决于目标化合物的极性官能团与吸附剂表面的极性官能团之间的相互作用。
正相固相萃取可以从非极性溶剂样品中萃取极性化合物。
反相固相萃取所用的吸附剂通常是非极性的或极性较弱的,所萃取的目标化合物通常是中等极性到非极性化合物。
目标化合物与吸附剂间的作用是疏水性相互作用,主要是非极性非极性相互作用,范德华力或色散力。
主要用于从强极性溶剂中萃取非极性或弱极性化合物。
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所用的吸附剂是带有电荷的离子交换树脂,目标化合物与吸附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静电吸引力,用于萃取带有电荷的化合物。
吸附SPE:一般指用的吸附剂是综合性的、多功能的萃取方法。
2.优化SPE的步骤是什么?选择吸附剂样品预处理活化上样淋洗洗脱4、何谓双水相萃取答:某些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超过一定浓度后可以形成两相,并且在两相中水分均占很大比例,即形成双水相系统。
利用亲水性高分子聚合物的水溶液可形成双水相的性质,开发了双水相萃取法。
双水相萃取与水-有机相萃取的原理相似,都是依据物质在两相间的选择性分配。
当萃取体系的性质不同时,物质进入双水相体系后,由于表面性质、电荷作用和各种力(如憎水键、氢键和离子键等)的存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使其在上、下相中的浓度不同。
5、双水相相图中各区域的含义是什么答:双水相相图是一根双节线,当成相组分的配比在曲线下方时,系统为均匀的单相。
混合后溶液澄清透明,称为均相区;当配比在曲线的上方时,能自动分成两相,称为两相区,当配比在曲线上,混合后,溶液由澄清变为浑浊。
6、常见的双水相构成体系有哪些答:可形成双水相的双聚合物体系很多,如聚乙二醇(PEG)/葡聚糖(Dx),聚丙二醇/聚乙二醇,甲基纤维素/葡聚糖。
双水相萃取中采用的双聚合物系统是PEG/Dx,该双水相的上相富含PEG,下相富含Dx。
另外,聚合物与无机盐的混合溶液也可以形成双水相,例如,PEG/磷酸钾(KPi)、PEG/磷酸铵、PEG/硫酸钠等常用于双水相萃取。
PEG/无机盐系统的上相富含PEG,下相富含无机盐。
7.双水相适合萃取什么样品答:主要是分离蛋白质,酶,病毒,脊髓病毒和线病毒的纯化,核酸,DNA的分离,干扰素,细胞组织,抗生素,多糖,色素,抗体等。
此外双水相还可用于稀有金属/贵金属分离8、影响生物分子在两水相中分配的因素有哪些答:由于溶质在双水相系统两相间的分配时至少有四类物质在两个不同相系统共存,要分配的物质和各相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是个复杂的现象,它涉及到氢键、电荷相互作用、范德华力、疏水性相互作用以及空间效应等,因此,可以预料到溶质在双水相系统中两相间的分配取决于许多因素,它既与构成双水相系统组成化合物的分子量和化学特性有关,也与要分配物质的大小、化学特性和生物特性相关。
大量研究表明,生物分子在双水相系统中的实际分配是生物分子与双水相系统间静电作用、疏水作用、生物亲和作用等共同作用的结果,形式上可以将分配系数的对数值分解为几项:InK = InKm+InKe+In Kh+InKb+InKs+InKc式中,Ke-----静电作用对溶质分配系数的贡献;Kh----- 疏水作用对溶质分配系数的贡献;Kb-----生物亲和作用对溶质分配系数的贡献;Ks----- 分子大小对溶质分配系数的贡献;Kc----- 分子构型影响对溶质分配系数的贡献;Km -----除上述因素外的其它因素影响对溶质分配系数的贡献。
值得指出的是,这些因素中虽然没有一个因素完全独立于其它因素,但一般来说,这些不同的因素或多或少是独立存在的。
影响待分离物质在双水相体系中分配行为的主要参数有成相聚合物的种类、成相聚合物的分子质量和总浓度、无机盐的种类和浓度、pH 值、温度等。
9电泳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什么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当PH > pI时带负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正极移动:PH > PI时带正电荷,在电场作用下向负极移动:PH=PI时净电荷为零,在电场作用下既不向正极移动也不向负极移动,此时的PH值即是该蛋白的PI值。
各种蛋白质中由不同种类的氨基酸一不同的比例组成,因而有不同的等电点,这是其固有的理化常数。
蛋白质在电场中汰动一段时间后,便会集中到确定的位置上呈一条致密区带。
若样品为混合的蛋白质溶液时,由于不同蛋白质的等电点和分子量是不同的,因此经电泳后,就形成了泳动度不同的区带。
利用此性质,便可把混合液中不同的蛋白质(或其它物质)分离开,也可用其对样品的纯度进行鉴定。
10、简述影响带电质点的泳动速度的因素(1)颗粒性质带电颗粒在电场中泳动的速度与带电颗粒的净电荷量成正比,与颗粒的半径成反比。
(2)电场强度E 愈高,带电颗粒的泳动速度愈快。
(3)溶液性质pH 偏离分子的等电点愈远,解离度愈大,净电荷愈多,泳动速度越快;离子强度加大,电流加大,泳动速度加快;泳动速度与溶液黏度成反比。
(4)电渗是支持物本身所带的电荷吸附溶液中性质相反的离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结果。
其带电愈高,电渗力愈大。
当颗粒的泳动方向与电渗方向一致时,加快颗粒的泳动速度;当颗粒的泳动方向与电渗方向相反时,则降低颗粒的泳动速度。
(5)焦耳热电泳过程中释放的热量与电流强度的平方成正比。
当电场强度或电极缓冲液离子强度增高,电流强度也增加,不仅降低分辨率(即电泳谱带的展宽和组分的热混和),严重时甚至烧断或熔化支持介质。
(6)筛孔在筛孔大的凝胶中溶质颗粒的泳动速度快。
11、什么是电渗?带电质点泳动速度与电渗的关系如何?电渗是支持物本身所带的电荷吸附溶液中性质相反的离子,在电场中移动的结果。
其带电愈高,电渗力愈大。
当颗粒的泳动方向与电渗方向一致时,加快颗粒的泳动速度;当颗粒的泳动方向与电渗方向相反时,则降低颗粒的泳动速度。
12、PAGE、SDS-PAGE、IEFE中文名称是什么?简述各自的分离原理聚丙烯酰胺凝胶是由单体丙烯酰胺(Acr)和交联剂N,N-甲叉双丙烯酰胺(Bis)在加速剂N,N,N,N-四甲基乙二胺(TEMED)和催化剂过硫酸铵(AP)或核黄素(C17H2O6N4)的作用下聚合交联成三维网状结构的凝胶,以此凝胶为支持物的电泳称为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
不连续PAGE,(1)凝胶层的不连续;浓缩胶浓度为2.5%-4%,分离胶则根据被分离样品的情况而定。
(2)缓冲液离子成分的不连续;在两层凝胶中加入前导离子,在电极缓冲液中加入尾随离子。
为保持溶液的电中性及一定的pH,在缓冲液中加入一种与前导和尾随离子符号相反的离子,为缓存配对离子。
在分离蛋白质样品时,常用的前导离子为Cl,甘氨酸根负离子为尾随离子,采用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ris)作为缓冲配对离子。
(3)电位梯度的不连续:前导离子后面形成了高的电位梯度。
当前导离子、尾随离子和蛋白质迁移率和电位梯度的乘积相等是,则三种离子移动速度相同。
在前导离子和尾随离子之间形成一个稳定的不断向阳极移动的界面。
也就是在高电位梯度和低电位梯度之间形成一个迅速移动的界面。
(4)pH值的不连续:在浓缩胶和分离胶之间有pH的不连续,这是为了控制尾随离子的解离度,从而控制其有效迁移率。
要求在浓缩胶中,慢离子较所有被分离样品的有效迁移率低,以使样品夹在前导和尾随离子界面之间,使样品浓缩。
而在分离胶中尾随离子的有效迁移率比所有样品的有效迁移率高,使样品不再受离子界面的影响。
SDS-PAGE 是在电泳样品中加入含有SDS 和β-巯基乙醇的样品处理液的一种电泳方法。
SDS即十二烷基硫酸钠(CH3-(CH2)10-CH2OSO3- Na+),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即去污剂,它可以断开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破坏蛋白质分子的二级和三级结构,强还原剂β-巯基乙醇可以断开半胱氨酸残基之间的二硫键,破坏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SDS会与变性的多肽,并使蛋白带负电荷,由于多肽结合SDS的量几乎总是与多肽的分子量成正比而与其序列无关,因此SDS多肽复合物在丙稀酰胺凝胶电泳中的迁移率只与多肽的大小有关IEFE是一种利用具有PH梯度的支持介质分离等电点不同的蛋白质电泳技术。
其原理就是在电泳介质中放入载体两性电解质,当通以直流电时,两性电解质即形成一个由阳极到阴极逐步增加的PH 梯度,在此体系中,不同蛋白质即一定到货聚焦于其相当的等电点位置上,也就是说被聚焦于一个狭的区带中,电泳技术中的等电点聚焦也被称为聚焦电泳。
13、PAGE与SDS-PAGE原理上有何不同?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能有效地把不同类型的蛋白质分开的主要依据.是样品中各种物质的电荷和分子量的差异性。
SDS-PAGE分离原理的主要依据,则是各种物质分子量的差异性。
因为当SDS与蛋白质结合后,蛋内质分子即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并远远超越其原来的电荷,从而使天然蛋白质分子间的电荷差别就降低乃至消除。
与此同时蛋白质在SDS的作用下结构变得松散,形状趋向—致。
多肽与SDS结合的量几乎总成正比而与其序列无关。
所以各种SDS蛋白质复合物在电泳时产生的泳动率差异,就反映出分子量的差异。
在此条件下,样品分子量的对数与其在凝胶中的迁移率呈直线关系。
14、用SDS-PAGE测定蛋白质分子量时为什么要用巯基乙醇强还原剂β-巯基乙醇可以断开半胱氨酸残基之间的二硫键,破坏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使蛋白质分子被解聚成肽链形成单链分子。
巯基乙醇使蛋白二硫键还原,有利于蛋白质与SDS的结合,蛋白质—SDS复合物带上相同密度的负电荷,并可引起蛋白质构象改变,使蛋白质在凝胶中的迁移率,不再受蛋白质原的电荷和形状的影响,而取决于分子量的大小,因此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可以用于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