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传动教案DOC
齿轮传动小学教案

齿轮传动小学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知道齿轮的作用。
2.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齿轮传动的过程,理解齿轮传动的原理。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齿轮传动的过程和原理。
教学难点:1. 齿轮的绘制和制作。
2. 齿轮传动过程中速度和力的计算。
教学准备:1. 齿轮模型或图片。
2. 齿轮传动实验器材。
3. 绘图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齿轮的作用。
2. 展示齿轮模型或图片,让学生观察齿轮的形状和结构。
二、探究齿轮传动的过程(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齿轮传动实验器材,让学生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
2. 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齿轮传动的过程。
3. 引导学生总结齿轮传动的特点和规律。
三、齿轮的制作和绘制(15分钟)1. 教授齿轮的制作方法,让学生动手制作齿轮模型。
2. 教授齿轮的绘制方法,让学生绘制齿轮的示意图。
四、齿轮传动的应用(15分钟)1. 让学生思考齿轮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2. 引导学生分析齿轮传动过程中速度和力的变化。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引导学生反思齿轮传动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和价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齿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对齿轮传动的过程和原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齿轮传动教案

课题(章)机械传动分课题(节)§6-4 齿轮传动教学目标1、掌握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和应用特点。
2、掌握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计算。
3、掌握渐开线齿轮的特点及性质。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和应用特点2.齿轮传动的传动比计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外啮合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
教学方法讲授法、实物演示投影法、引导法等。
教学器材及设备电脑及投影仪、教具。
复习提问成绩1、链传动的常见类型有哪些?2、链传动的应用特点?板书设计或教学提纲一、齿轮传动的常用类型和应用二、传动比三、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尺寸四、齿轮的失效形式与常用材料五、齿轮传动的维护方法作业布置1、齿轮传动的维护方法2、齿轮传动的优缺点课后小结齿轮的知识点比较分散,采用老师讲授加学生自学的方法,方便学生思考,另外,也为后期去实验室进一步学习齿轮知识奠定了基础。
市中心组推荐意见:(盖章)年月日省中心组评审意见:(盖章)年月日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提问(5分钟)1、链传动的常用类型有哪些?2、链传动的应用特点?老师提问回答问题任务引入(2分钟)一、任务引入投影仪演示减速器重点额齿轮传动动画,动力从轴1输入,经过小齿轮和大齿轮的啮合传动后,动力从轴2输出。
观察并思考,图示齿轮的传动有何特点?工作中,轴1和轴2的转速是怎样的关系。
计算一对相啮合的标准直齿圆柱齿轮,齿数z1=20,z2=32,模数m=10。
试计算其分度圆直径d、齿顶圆直径 d a、齿根圆直径df 、齿厚s、基圆直径db和中心距a。
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任务分析(3分钟)二、任务分析分析齿轮的传动转向如何,有何特点必须要知道齿轮传动的类型及其应用特点,要了解轴1和轴2的转速是怎样的关系必须要学习有关齿轮传动比的知识。
为了计算上面例题,需学习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几何计算的知识,带着这些问题观看下面一组图片。
老师分析学生通过老师引导观察思考齿轮的转向,并带着问题进入新课内容。
齿轮传动幼儿园教案

齿轮传动幼儿园教案1. 教学目标•知道什么是齿轮传动;•能够辨认齿轮和认识不同的齿轮传动方式;•能够制作简单的齿轮传动物件,并解释其工作原理;•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2. 教学准备•齿轮模型或实物;•手动绕线器、电动马达、小电灯泡、电池盒、各种大小和形状齿轮、轴承;•齿轮传动的图片或视频;•齿轮传动的书籍或教具。
3. 教学过程3.1 齿轮传动的介绍•用图片或视频等形式展示齿轮传动的动画;•谈论齿轮的基本概念,如齿数、模数等。
3.2 齿轮的分类•将不同齿轮的实物拿出来让孩子观察、感受;•介绍不同齿轮的分类,如圆柱齿轮、锥齿轮、蜗轮等。
3.3 齿轮传动实例•引入一些日常生活中使用齿轮传动的物件,例如手表、自行车、玩具车等;•分享一些关于齿轮传动原理的故事或趣闻,使孩子们感受到齿轮传动的实用价值和趣味性。
3.4 制作齿轮传动物件•由老师或家长出示制作齿轮传动物件的样例或模型,例如手摇发电机、小火车等;•让孩子们依照样例或模型的要求自行制作。
4. 教学总结•要求孩子们将自己制作的齿轮传动物件拿出来展示给大家;•在交流中总结齿轮传动的原理和分类等内容;•激发孩子们对齿轮传动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5. 课后延伸•由老师或家长引导孩子们寻找齿轮传动的应用,例如看看手表或闹钟的内部构造、豆浆机或榨汁机中的齿轮传动等;•指导孩子们制作更为复杂的齿轮传动物件,并讲解更深入的齿轮原理和技术;6. 教学评价通过本次课程,希望孩子们能够对齿轮传动有一定的了解,认识到其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从而提升其动手能力和对科技的兴趣,培养其对未来物理、工程科学的探索精神。
中班齿轮传动教案

中班齿轮传动教案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将能够:•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熟悉齿轮传动的不同类型;•掌握制作简单齿轮传动玩具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齿轮传动相关的教具材料(齿轮、轴、齿轮传动模型等);•适量的纸板、胶水、剪刀等制作材料;•讲台和黑板。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动力传递的内容,提问:“我们上节课学习了什么?”并给学生适当时间回答。
2.引入新的话题,解释齿轮传动的概念:“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种新的动力传递方式,它可以像人类的牙齿一样协调合作,你们猜猜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思考,等待学生回答。
3.引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今天我们要学习齿轮传动的原理,并制作一个齿轮传动的玩具。
你们准备好了吗?”理论学习(10分钟)1.介绍齿轮传动的基本原理:齿轮是一种圆形的机械零件,它们之间通过齿轮齿齿接触而实现力的传递。
齿轮之间的大小关系会决定速度和力的传递方式。
2.展示不同类型的齿轮传动模型,并让学生观察和比较它们之间的区别和作用。
3.与学生互动,提问:“你们能观察到哪些特点和规律呢?”鼓励学生从齿轮的形状、大小、齿数等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实践操作(30分钟)1.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准备一套齿轮传动的制作材料。
2.引导学生按照齿轮传动的原理和设计思路进行制作,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每个小组完成制作后,鼓励学生进行玩具的展示,观察并比较展示的玩具在传动过程中的动作和效果。
总结与展示(10分钟)1.请每个小组选出一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制作的齿轮传动玩具,并分享制作过程和体会。
2.引导学生总结齿轮传动的特点和应用场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齿轮传动的原理和作用。
3.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发现齿轮传动的运用,齐活学的新齿轮传动例子。
拓展活动•邀请学生在家中观察和找出身边使用齿轮传动的物品,并进行简单的分类和描述;•鼓励学生用不同形状和尺寸的齿轮进行组合,尝试不同传动效果;•引导学生制作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利用齿轮传动实现特定动作。
高中物理-齿轮传动教案设计

《齿轮传动》【课题】齿轮传动【教学时间】45分钟【教材内容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选修2-2以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学与技术的结合,着重体现物理学的应用性、实践性。
本章《机械与传动装置》围绕各类传动装置进行展开,前两节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机械传动装置和能自锁的传动装置,第三节重点介绍液压传动的原理以及应用。
最后两节分别介绍组成机械的常用机构以及机器的组成。
第一节《常见的传动装置》介绍了齿轮传动和带传动。
齿轮传动是最常见的一类传动装置,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是其他传动装置和机器的基础。
同时,齿轮传动能够传递力和运动,又是对前一章中平动、转动与力矩等知识的延伸。
所以,齿轮传动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2、课程标准的要求观察常见的传动装置,了解其作用。
认识机械的使用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初步了解现代机械的发展概况。
3、教材内容安排教材在编排上,首先提供了大量生活中的传动装置素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景,拉近齿轮传动知识与学生生活之间的距离。
然后,直接给出齿轮传动定义,并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分析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接着,分析齿轮传动是如何改变转速,并由单级传动过渡到多级传动。
接下来,根据实现不同的运动转变效果将齿轮传动分成:齿轮齿条传动、锥齿轮传动和交错轴斜齿轮传动。
最后,通过之前大量齿轮传动的例子,总结其特点。
在齿轮传动的基础上,简要分析带传动的组成、传动比和特点。
并以“大家谈”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传动装置,认识和了解链传动。
- 1 -从教材内容安排上看,全文用大量篇幅详细地介绍了齿轮传动,为后面学习带传动以至其他传动装置打下夯实的基础。
4、教材的特点第一、以物理原理为载体,侧重从技术应用的角度展示物理学,强调物理与技术的结合,突出物理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例如,教材提供了很多生活中的传动装置素材,能加深学生对科学技术的亲近感。
第二、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重视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第4课 齿轮传动——回力小车教学案(完整资料).doc

【最新整理,下载后即可编辑】第4课齿轮传动——回力小车教学案一、提出问题大家也许都玩过回力小车,通过向后旋转车轮,松开后小车就可以向前行进,是一种不需要电或油,就可以具备动力的车,这节课我们就来制作回力小车。
二、联想小车如何搭建呢?我们可以回想一下汽车或赛车,它们都是什么样子的?如图4-1和图4-2所示,我们可以借鉴这些车来制作回力小车。
图4-1汽车图4-2赛车汽车都有哪些特征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三、要求回力车的制作1. 搭建出车型结构2. 车轮向后转动,松开后前进四、构建技能牌:冠状齿轮冠状齿轮也可以像直齿轮一样进行力的传动,但相对于直齿齿轮来说,它们之间最大的区别就是冠状齿轮的传动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冠状齿轮的齿是弯曲的,如图4-3所示。
图4-3 冠状齿轮冠状齿轮连接可以垂直连接,如图4-4所示,这样就可以改变力传动的方向。
使纵向力变为横向力或者使横向力变为纵向力。
图4-4 冠状齿轮连接回力车的制作:1.后轮的制作回力车搭建时最重要的就是后轮的制作,后轮是回力车主要的动力来源,依靠地面与轮胎的摩擦力来改变橡皮筋或弹簧的长度。
本节课是利用橡皮筋作为动力源。
齿轮传动主要利用两个24齿的冠状齿轮来完成,垂直啮合来完成动力方向的改变。
在制作的同时一定要保证两个齿轮完全的啮合,否则会出现脱齿的情况,造成动力传递的中断,冠状齿轮的连接如图4-5所示。
图4-5 冠状齿轮传动橡皮筋的安装从图4-6中可以看到,橡皮筋穿过一个轴连接器,并且绕上一根黑色横轴,这样在齿轮带动白色竖轴转动的时候,会使橡皮筋扭动并拉长,从而产生可以带动齿轮反向旋转的力。
图4-6 连接橡皮筋2.安装轮胎,完成回力小车的制作,如图4-7所示。
图4-7 完成的回力车五、优化与改进上面利用冠状齿轮完成了回力车的制作,在乐高EV3 套装中还出现了一种双面斜齿齿轮,这种齿轮也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了解齿轮传动教案

了解齿轮传动教案一、介绍齿轮传动齿轮传动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机械传动方式。
它利用齿轮之间的啮合来传递动力和扭矩。
齿轮传动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汽车、船舶等领域。
二、齿轮传动的原理和特点1. 齿轮传动的原理:齿轮间的啮合使得一个齿轮的转动能够传递到另一个齿轮上。
2. 齿轮传动的特点:- 传动效率高:齿轮传动具有高传动效率,能够有效地将输入的动力传递给输出端。
- 承载能力强:齿轮传动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载和扭矩,适用于重载工况。
- 传动平稳可靠:齿轮传动具有较好的传动平稳性和可靠性,能够保证传动的稳定性和精度。
三、齿轮传动的应用齿轮传动广泛应用于许多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工业机械:齿轮传动被广泛运用于各类工业机械,如机床、起重设备、输送机等。
2. 汽车:齿轮传动是汽车传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变速箱、差速器等。
3. 船舶:船舶的主推进系统通常采用齿轮传动,以实现动力传递和控制。
四、齿轮传动的维护和故障排除为了保证齿轮传动的正常运行,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查。
常见的维护工作包括:1. 清洁和润滑:保持齿轮传动部件的清洁,并定期添加润滑剂。
2. 检查和调整:检查传动部件的磨损和松动,及时进行调整和更换。
同时,齿轮传动可能会出现一些故障,常见的故障包括齿轮磨损、啮合不良等。
在出现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排除和修复。
总结:本教案对齿轮传动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原理、特点、应用以及维护和故障排除。
通过学习本教案,可以更深入地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并掌握相应的维护和故障排除方法。
机械设计教案齿轮传动

机械设计教案齿轮传动一、教学目标:1. 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掌握齿轮传动的计算方法和工作原理。
3. 能够分析齿轮传动的设计要求和选择合适的齿轮材料。
4. 能够运用齿轮传动的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二、教学内容:1. 齿轮传动的基本概念:齿轮、齿廓、齿轮副等。
2. 齿轮传动的分类:圆柱齿轮、圆锥齿轮、蜗杆齿轮等。
3. 齿轮传动的特点:传动平稳、承载能力强、精度要求高等。
4. 齿轮传动的计算方法:齿数、模数、压力角等参数的计算。
5. 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齿轮的啮合、传动比、传动效率等。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齿轮传动的相关图片和动画,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利用公式和实例相结合的方法,讲解齿轮传动的计算方法。
3. 通过实物模型或仿真软件,演示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4. 开展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实际工程中的齿轮传动应用案例。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多媒体教学资料,包括图片、动画和视频。
2. 准备齿轮传动计算公式的讲解示例。
3. 准备实物模型或仿真软件,用于演示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
4. 准备实际工程中的齿轮传动应用案例,用于小组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引入:介绍齿轮传动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齿轮传动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齿轮传动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引导学生理解齿轮传动的基本知识。
3. 计算:讲解齿轮传动的计算方法,示例讲解,让学生掌握齿轮传动计算的关键步骤。
4. 演示:利用实物模型或仿真软件,演示齿轮传动的工作原理,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齿轮传动的工作过程。
5. 应用:分析实际工程中的齿轮传动应用案例,让学生学会运用齿轮传动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注意齿轮传动的设计要求和选择合适的齿轮材料。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用于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表9-3,与精度等级、齿面硬度、支承布置有关, 齿宽系数, =b/d
2) ——用于齿根变曲疲劳强度计算,按 和b/h之比值,查图9-13。
b—齿宽,h—齿高。
4、齿间载荷分配系数 ——考虑同时有多对齿啮合时各对轮齿间载荷分配不均匀的系数。
影响因素:啮合刚度,基圆齿距误差(Pb),修缘量,跑合程度等。
二、设计准则
主要失效形式设计准则
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齿面疲劳点蚀齿面接触疲劳强度准则
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齿根弯曲疲劳折断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准则
高速大功率传动增加齿面胶合能力准则
开式齿轮传动磨损采用齿根弯曲疲劳强度准则,并通过增大m和降低
来考虑磨损的影响。
§9—3齿轮材料及热处理
选择齿轮材料总体上要考虑防止产生齿面失效和轮齿折断。
防止措施:1)提高齿面硬度;2)降低表面粗糙度;3)采用角度变位 (增加综合曲率半径);4)选用较高粘度的润滑油;5)提高精度(加工、安装);6)改善散热。
开式齿轮传动由于磨损较快,一般不会点蚀
3、齿面磨损——开式齿轮的主要失效形式
类型——齿面磨粒磨损,图9-4
防止措施:1)提高齿面硬度;2)降低表面粗糙度;3)降低滑动系数;4)润滑油定期清洁和更换;5)变开式为闭式。
部位: ,应力集中
提高轮齿抗折断能力的措施:
1)减小齿根应力集中(增加齿根过渡圆角,降低齿根部分表面粗糙度)
2)高安装精度及支承刚性,避免轮齿偏载
设计时限制齿根弯曲应力小于许用值
3)改善热处理,使其有足够的齿芯韧性和齿面硬度
4)齿根部分进行表面强化处理(喷丸、滚压)
2、齿面疲劳点蚀(图9-3)——闭式软齿面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课堂教学安排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意图等
§9—1概述
齿轮传动是机械传动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传动,其中最常用的是渐开线齿轮传动,这主要是由于其传动特点所决定的。
一、齿轮传动的特点
优点:1)传动效率高(η=99%);2)传动比恒定(瞬时,精度较高时);3)结构紧凑(较之于带、链传动);4)工作可靠、寿命长
计入载荷系数K, 代入上式
——YFa
∴
YFa——齿形系数,只与齿形有关,即与 ,C*,Z1,X, 有关,当 ,C*一定时,只与Z1,X, 有关,而与m无关。YFa——表9-5
另计入:应力修正系数YSa——考虑齿根圆角引起的应力集中和其它应力的影响,表9-5
重合度系数Yε——考虑非单齿对啮合的影响
∴弯曲疲劳强度的校核公式:
4、齿面胶合——高速垂载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热胶合,图9-5
原因:高速、重载→压力大,滑动速度高→摩擦热大→高温→啮合齿面粘结(冷焊结点)→结点部位材料被剪切→沿相对滑动方向齿面材料被撕裂。
低速重载或缺油→冷胶合(压力过大、油膜被挤破引起胶合)
形式:热胶合——高速重载;冷胶合——低速重载,缺润滑油
§9—2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与设计准则
一、失效形式
失效形式分两类:轮齿折断;齿面损坏
轮齿折断又分:疲劳折断;过载折断
齿面损坏又分:点蚀、摩损和胶合、塑性变形
1、轮齿折断:弯曲疲劳折断——闭式硬齿面齿轮传动最主要的失效形式
过载折断——载荷过大或脆性材料
部分形式:齿根整体折断——直齿,b较小时
局部折断——斜齿或偏载时,b较大时
注意:修缘要适当,过大则重合度下降过大。
一般高速齿轮和硬齿面齿轮应进行修缘,但修缘量与修缘的曲线确定则比较复杂。
3、齿向载荷分布系数 ——考虑轴的弯曲、扭转变形、轴承、支座弹性变形及制造和装配误差而引起的沿齿宽方向载荷分布不均匀的影响。如图9-11所示
影响因素:1)支承情况:对称布置,好;非对称布置↓;悬臂布置,差。
适于高速、轻载和精度不高的传动中,特点是噪音较低,无需润滑
在某些低速和仪器仪表中还用铜合金和铝合金作齿轮(具有耐腐蚀、自润滑等特性,常用的齿轮材料及其机械性能列于表9-1。)
二、齿轮材料的选择原则
(1)齿轮材料须满足工作条件的要求:不同的工作条件选用不同的齿轮材料
(2)应考虑齿轮尺寸大小、毛坯成型方式及热处理和制造工艺
(3)正火碳钢用于载荷平稳或轻度冲击下工作的齿轮;调质钢用于中等冲击载荷下工作的齿轮
(4)合金钢用于高速、重载及在冲击载荷下工作的齿轮。
(5)钢制软齿面齿轮要求HBS1=HBS2+130~5D
原因:1)小齿轮齿根强度较弱;2)小齿轮的应力循环次数较多。
另:当大小齿轮有较大硬度差时,较硬的小齿轮会对较软的大齿轮齿面产生冷作硬化的作用,可提高大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
2)齿轮宽度b b↑ ↑。
3)齿面硬度,硬度越高,赵易偏载,齿面较软时有变形退让。
4)制造、安装精度——精度越高, 越小。
减小 措施:1)提高制造安装精度;2)提高支承刚度,尽量避免悬臂布置;3)采用鼓形齿(如图9-2);4)螺旋角修形——沿小齿轮齿宽进行修形,以补偿由于轴的弯曲和扭转变形引起的啮合线位置的改变。
∴基本要求:齿面要硬,齿芯要韧
一、常用的齿轮材料
1、钢——最常用,可通过热处理改善机械性能
(1)锻钢:
软齿面齿轮(HBS≤350)
如45、40Cr热处理,正火调质,加工方法,热处理后精切齿形—8、7级,适合于对精度、强度和速度要求不高的齿轮传动
硬齿面齿轮(HBS>350)(是发展趋势)
20Cr,20CrMnTi,40Cr,30CrMoAlA,表面淬火,渗碳淬火,氮化和氰化,先切齿→表面硬化→磨齿精切齿形→5、6级
适合于高速、重载及精密机械(如精密机床、航空发动机等)
(2)铸钢——用于尺寸较大齿轮,需正火和退火以消除铸造应力。强度稍低
2、铸铁——脆、机械强度,抗冲击和耐磨性较差,但抗胶合和点蚀能力较强,用于工作平稳、低速和小功率场合。
铸铁:灰铸铁;球墨铸铁——有较好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
3、非金属材料——工程塑料(ABS、尼龙、取胜酰铵)、夹布胶木
∵实际计算点——节点(单齿对),即将节点处齿廓的啮合看成是以节点处齿廓曲率半径为半径的两个圆柱体相接触。如图9-17所示。
形式:收敛性点蚀——开始由于表在粗糙,局部接触应力较大引起点蚀,过后经跑合,凸起磨平软齿面逐渐消失
扩展性点蚀——硬齿面发生点蚀或软齿面 时
位置:节线附近
原因:1)单齿对啮合接触应力较大;2)节线处相对滑动速度较低,不易形成润滑油膜;3)另外油起到一个媒介作用,润滑油渗入到微裂纹中,在较大接触应力挤压下使裂纹扩展直至表面金属剥落。
计算假设:1)单齿对啮合;2)载荷作用于齿顶;3)计算模型为悬臂梁;4)用重合度系数考虑齿顶啮合时非单齿对啮合影响;5)只考虑弯曲应力,∵裂纹首先在受拉侧产生,且压应力对较小对拉应力有抵消作用;6)危险截面——30°切线法定
——齿顶压力角
→弯曲拉应力; ——产生压应力
如图9-16,齿根危险截面的弯曲应力是为:
径向力Fr=Ft/tgαFr1=-Fr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法向力Fn=Ft/cosαFn1=-Fn2
T1——小齿轮上传递的扭矩(N.mm)d1——小齿轮上的直径(mm),α=20°
2、力的方向
Ft——“主反从同”,Fr——指向轴线—外齿轮
背向轴线—内齿轮
二、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防止弯曲疲劳折断
由于轮齿啮合时,啮合点的位置从齿顶到齿根不断变化,且轮齿啮合时也是由单对齿到两对齿之间变化,由此,齿根部分的弯曲应力是在不断变化,最大弯曲应力产生在单齿对啮合区的最高点。但计算比较复杂。
分:1)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用
2) ——齿根弯曲疲劳强度计算用表9-4
§9—5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强度计算
一、轮齿的受力分析
忽略摩擦力,法向力Fn沿啮合线作用于节点处(将分布力简化为集中力)Fn与过节点P的圆周切向成角度 。Fn可分解为Ft和Fr
1、力的大小
圆周力Ft=2π/d1Ft1=-Ft2
防止措施:1)采用抗胶合能力强的润滑油η↑(加极压添加剂);2)采用角度变位齿轮传动( ),使滑动速度VS下降。(使始末位置,相对滑动速度↓);3)减小m和齿高h,降低滑动速度VS;4)提高齿面硬度;5)降低√;6)配对齿轮有适当的硬度差;7)改善润滑与散热条件。
5、齿面塑性变形——低速重载软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
1、工作情况系数KA
考虑了齿轮啮合时,外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素引起的附加动载荷对传动的影响,表9-2所示
它与原动机与工作机的类型与特性,联轴器类型等有关
2、动载荷系数KV——考虑齿轮制造误差和装配误差及弹性变形等内部因素引起的附加动载荷的影响
主要影响因素:1)齿轮的制造精度Pb1≠Pb22)圆周速度V,图9-9
a)当Pb2>Pb1时(图9-7)后一对齿轮未进入啮合区就开始接触,产生动载荷(∵此时过接触点作齿廓的公法线与连心线交点P’(节点)与P不重合,这样使实际的 )→措施:从动轮2齿顶修缘,使齿轮2在齿顶处P'b2<Pb2,使开始啮合时轮齿法向基节小一些,减小动载
即齿面最大接触应力
L——接触线长度
令 , ——啮合点齿廓综合曲率半径:+—外啮合;-—内啮合。
——弹性影响系数与配对齿轮材料有关,见表9-6
∴
强度条件 ,Mpa (9-6)
问题是如何定 ,L?∵
计算点——理论上为小齿轮单齿对啮合区内( 最小处)的最低点,图9-17C点,另大轮单齿对啮合最低点D点也较大。但计算较为复杂,且实际上节点处接触应力也较大,而点蚀又往往是从靠近节线附近(齿根部位)首先产生。
交错轴齿轮传动:交错轴斜齿轮(螺旋齿轮)、准双曲面齿轮传动、(蜗杆、蜗轮传动)
2、按工作条件
开式——适于低速及不重要的场合
半开式——农业机械、建筑机械及简单机械设备—只有简单防护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