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试卷

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试卷
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试卷

ICME -

7 图甲 O A 1

A 2 A 3

A 4

A 5

A 6

A 7

A 8

图乙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答案·评分标准·讲评建议

A .必做题部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 设集合102M x x ??

=-

,{}210N x x =+>,则M

N = ▲ .

2. 已知复数z 满足z 2+1=0,则(z 6+i )(z 6-i )= ▲ .

3. 在总体中抽取了一个样本,为了便于统计,将样本中的每个数据乘以100后进行分析,

得出新样本平均数为3,则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为 ▲ .

说明:本题关注一下:222,().i i i i x ax b x ax b S a S '''=+?=+=

4. 幂函数()y f x =的图象经过点1(2,)8--,则满足()f x =27的x 的值是 ▲ .

5. 下列四个命题:

①2n n n ?∈R ,≥; ②2n n n ?∈

③2n m m n ?∈?∈

说明:请注意有关常用逻辑用语中的一些特殊符号.如果题中的集合R 改成Z ,真命题的序号是①④,如果R 改成复数集C 呢?

6. 如图甲是第七届国际数学教育大会(简称ICME -7)的会徽图案,会徽的主体图案是由

如图乙的一连串直角三角形演化而成的,其中11223781OA A A A A A A =====,如果把

图乙中的直角三角形继续作下去,记12,,,,

n OA OA OA 的长度构成数列{}n a ,则此

数列的通项公式为n a = ▲ .

说明:本题是课本中的习题改编,重在建立观察、归纳意识. 7. 以下伪代码:

Read x

If x ≤ 0 Then ()f x ← 4x Else

()f x ←2x End If

Print ()f x

根据以上算法,可求得(3)(2)f f -+的值为 ▲ .

说明:算法在复习中不应搞得太难,建议阅读《数学通报》2008.1中的一篇关于“四省”07年的高考中的算法的文章.

8. 在半径为1的圆周上按顺序均匀分布着A 1,A 2,A 3,A 4,A 5,A 6六个点.则

122323343445455656616112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A ?+?+?+?+?+?= ▲ .

说明:此学生容易把两向量的夹角弄错.如改成12个点,边长1||i i A A +的求法就不一样了,难度会加大.

9. 若()sin() 1 (0,||<π)f x A x ω?ω?=++>对任意实数t ,都有()()

ππ33

f t f t +=-+.记

()cos()1g x A x ω?=+-,则π()3

g = ▲ .

说明:注意对称性.

10.已知函数f (x )=log a | x |在(0,+∞)上单调递增,则f (-2) ▲ f (a +1).(填写

“<”,“=”,“>”之一)

说明:注意函数y =f (| x |)是偶函数.比较f (-2)与f (a +1)的大小只要比较-2、 a +1与y 轴的距离的大小. 11.过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F 的直线l 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交准线于点C .若2CB BF =,

则直线AB 的斜率为 ▲ .

说明:涉及抛物线的焦点弦的时候,常用应用抛物线的定义.注意本题有两解.

12.有一根长为6cm ,底面半径为0.5cm 的圆柱型铁管,用一段铁丝在铁管上缠绕4圈,并

使铁丝的两个端点落在圆柱的同一母线的两端,则铁丝的长度最少为 ▲ cm . 说明:本题是由课本例题改编的.关键是要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 13.若不等式组0,22,

0,x y x y y x y a

-??

+????

+?≥≤≥≤ 表示的平面区域是一个三角形及其内部,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

说明:线性规划要注意数形结合,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特别要注意区域的边界. 14.已知△ABC 三边a ,b ,c 的长都是整数,且a b c ≤≤,如果b =m (m ∈N*),则这样的

三角形共有 ▲ 个(用m 表示).

说明:本题是推理和证明这一章的习题,考查合情推理能力.讲评时可改为c =m 再探究.本题也可以用线性规划知识求解.

填空题答案:

1.{}

1122x x -<< 2.2 3.0.03 4.13 5.④ 6 7.-8 8.3 9.-

1

10.< 11. 12 13.4(0,1][,)3

+∞ 14.

(1)

2

m m +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9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5.(本小题满分14分)

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边分别为a ,b ,c ,且tan 21tan A c

B b

+=

. (Ⅰ)求角A ;

(Ⅱ)若m (0,1)=-,n ()

2cos ,2cos 2C B =,试求|m +n |的最小值.

解:(Ⅰ)

tan 2sin cos 2sin 11tan sin cos sin A c A B C

B b B A B

+

=?+=

,……………………………………………3分 即sin cos sin cos 2sin sin cos sin B A A B C

B A B

+=

, ∴

sin()2sin sin cos sin A B C

B A B

+=

,∴

1

cos 2

A =

. ………………………………………………5分 ∵0π

A <<,∴

π

3

A =

.………………………………………………………………7分 (Ⅱ)m +n 2

(cos ,2cos 1)(cos ,cos )2

C

B B

C =-=, ∴

|m

+n |

2

22222π1π

cos cos cos cos (

)1sin(2)326

B C B B B =+=+-=--.…………10分 ∵π3A =,∴2π3B C +=,∴2π

(0,)3

B ∈. 从而

ππ7π

2666

B -

<-<

.……………………………………………………………12分 ∴当πsin(2)6B -=1,即π

3

B =时,|m +n |

2

取得最小值

1

2

.……………………13分 所以

|m +n |

A B C

D D

C 1 B 1

A 1 min

2

=

.………………………………………………………………14分 评讲建议:

本题主要考查解三角形和向量的运算等相关知识,要求学生涉及三角形中三角恒等变换

时,要从化角或化边的角度入手,合理运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进行化简变形;在第二小题中,要强调多元问题的消元意识,进而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注意定义域的确定对结论的影响,并指明取最值时变量的取值.

16.(本小题满分14分) 直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底面ABCD 是直角梯形, ∠BAD =∠ADC =90°,222AB AD CD ===. (Ⅰ)求证:AC ∠平面BB 1C 1C ;

(Ⅱ)在A 1B 1上是否存一点P ,使得DP 与平面BCB 1与 平面ACB 1都平行?证明你的结论.

证明:(Ⅰ) 直棱柱1111ABCD A B C D -中,BB 1∠平面ABCD ,∴BB 1∠AC . (2)

又∠BAD =∠ADC =90°,222AB AD CD ===,

∴2AC ∠CAB =45°,∴2BC =∴ BC ∠AC . (5)

又1

BB BC B =,1,BB BC ?平面BB 1C 1C ,

∴ AC ∠平面BB 1C 1C . ………………7分

(Ⅱ)存在点P ,P 为

A 1

B 1

点. ……………………………………………………………8分

证明:由P 为A 1B 1的中点,有PB 1‖AB ,且PB 1=1

2

AB .……………………………………9分

又∵DC‖AB ,DC =

1

2

AB ,∴DC ∥PB 1,且DC = PB 1, ∴DC PB 1为平行四边形,从而CB 1∥

DP .……………………………………………11分

又CB 1?面ACB 1,DP ?面ACB 1,∴DP‖面ACB 1. (13)

同理,DP‖面BCB 1. (14)

评讲建议:

本题主要考查线面平行、垂直的的判定和证明等相关知识,第一小题要引导学生挖掘直角梯形ABCD 中BC ∠AC ,第二小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一个常用结论:若一直线与两相交平面相交,则这条直线一定与这两平面的交线平行;同时注意问题的逻辑要求和答题的规范性,这里只需要指出结论并验证其充分性即可,当然亦可以先探求结论,再证

明之,这事实上证明了结论是充分且必要的.

变题:

求证:(1)A1B⊥B1D;(2)试在棱AB上确定一点E,使A1E∥平面ACD1,并说明理由.

17.(本小题满分15分)

口袋中有质地、大小完全相同的5个球,编号分别为1,2,3,4,5,甲、乙两人玩一种游戏:

甲先摸出一个球,记下编号,放回后乙再摸一个球,记下编号,如果两个编号的和为偶数算甲赢,

否则算乙赢.

(Ⅰ)求甲赢且编号的和为6的事件发生的概率;

(Ⅱ)这种游戏规则公平吗?试说明理由.

解:(I)设“甲胜且两数字之和为6”为事件A,事件A包含的基本事件为

(1,5),(2,4),(3,3),(4,2),(5,1),共5个. (2)

又甲、乙二人取出的数字共有5×5=25(个)等可能的结果,……………………4分

所以

51

()

255

P A==.………………………………………………………………………6分答:编号的和为6的概率为

1

5

.…………………………………………………………………7分

(Ⅱ)这种游戏规则不公平.……………………………………………………………………9分

设“甲胜”为事件B,“乙胜”为事件C, (10)

则甲胜即两数字之和为偶数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13个:

(1,1),(1,3),(1,5),(2,2),(2,4),(3,1),(3,3),(3,5),

(4,2),(4,4),(5,1),(5,3),(5,5).

所以甲胜的概率P(B)=13

25

,从而乙胜的概率P(C)=1-

13

25

12

25

. (14)

由于P(B)≠P(C),所以这种游戏规则不公平. (15)

评讲建议:

本题主要考查古典概率的计算及其相关知识,要求学生列举全面,书写规范.尤其注意此类问题的答题格式:设事件、说明概型、计算各基本事件种数、求值、作答.

引申:连续玩此游戏三次,若以D表示甲至少赢一次的事件,E表示乙至少赢两次的事件,试问D与E是否为互斥事件?为什么?(D与E不是互斥事件.因为事件D与E可以同时发生,如甲赢一次,乙赢两次的事件即符合题意;亦可分别求P(D)、P(E),由P(D)+P(E)>1可得两者一互斥.)

18.(本小题满分15分)

已知椭圆22

21(01)y x b b

+=<<的左焦点为F ,左、右顶点分别为A 、C ,上顶点为B .过

F 、B 、

C 作∠P ,其中圆心P 的坐标为(m ,n ). (Ⅰ)当m +n >0时,求椭圆离心率的范围;

(Ⅱ)直线AB 与∠P 能否相切?证明你的结论. 解:(Ⅰ)设F 、B 、C 的坐标分别为(-c ,0),(0,b ),(1,0),则FC 、BC 的中垂线分别为

12

c x -=

11

()22

b y x b -

=-.………………………………………………………………2分 联立方程组,解

2

1,2

.2c

x b c y b -?=???-?=??

……………………………………………………………4分 21022c b c

m n b

--+=+>,即20b bc b c -+->,即(1+b )

(b -c )>0, ∴

b >

c . ……………………………………………………………………………………6分

而22b c >即有222a c >,∴

21

2

e <

.……………………………………………………7分 又0

e >,∴0e <

<

. …………………………………………………………………8分 (Ⅱ)直线AB 与∠P 不能相

切.…………………………………………………………………9分

AB k b

=,

22102

PB

b c b b k c --

=

--

2(1)

b c

b c +-. ………………………………………………10分

如果直线AB 与∠P 相切,则b ·

2(1)

b c b c +-=-

1. ………………………………………12分

解出c =0或2

,与0<c <1矛

盾,………………………………………………………14分

所以直线AB 与∠P 不能相

切. …………………………………………………………15分

评讲建议:

此题主要考查直线与直线、直线与圆以及椭圆的相关知识,要求学生理解三角形外接圆圆心是三边中垂线的交点,从而大胆求出交点坐标,构造关于椭圆中a ,b ,c 的齐次等式得离心率的范围.第二小题亦可以用平几的知识:圆的切割线定理,假设直线AB 与∠P 相切,则有AB 2=AF ×AC ,易由椭圆中a ,b ,c 的关系推出矛盾. 19.(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函数2

1()2,()log 2

a f x x x g x x =

=-(a >0,且a ≠1)

,其中为常数.如果()()()h x f x g x =+ 是增函数,且()h x '存在零点(()h x '为()h x 的导函数)

. (Ⅰ)求a 的值;

(Ⅱ)设A (x 1,y 1)、B (x 2,y 2)(x 1

()y y g x x x -'=

-(()g'x 为()g x 的导函数),证明:102x x x <<. 解:(Ⅰ)因为2

1()2log 2

a h x x x x =

-+(0)x >, 所

21ln 2ln 1

()2ln ln x a x a h x x x a x a

-+'=-+=

. …………………………………………3分

因为h (x )在区间(0,)+∞上是增函数,

所以2ln 2ln 10ln x a x a x a

-+≥在区间(0,)+∞上恒成立.

若0

又()h x '存在正零点,故△=(-2ln a )2-4ln a =0,ln a =0,或ln a =1与ln a <0

矛盾.

所以a >1.

由2ln 2ln 10x a x a -+≥恒成立,又()h x '存在正零点,故△=(-2ln a )2-4ln a

=0,

所以ln a =1,即a =

e . ……………………………………………………………………7分

(Ⅱ)由(Ⅰ),001()g x x '=,于是21

0211y y x x x -=-,21021ln ln x x x x x -=-.…………………………

9分

以下证明21

121

ln ln x x x x x -<

-. (※)

(※)等价于

121121ln ln 0x x x x x x --+<. ……………………………………………11分

令r (x )=x ln x 2-x ln x -x 2+x ,…………………………………………………………

13分

r ′(x )=ln x 2-ln x ,在(0,x 2]上,r ′(x )>0,所以r (x )在(0,x 2]上为增

函数.

当x 1

01

x x >得到证

明.……………………………………………………………………15分

对于21

221ln ln x x x x x ->

-同理可

证……………………………………………………………16分

所以102x x x <<.

评讲建议:

此题主要考查函数、导数、对数函数、二次函数等知识.评讲时注意着重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本题的第一小题是常规题比较容易,第二小题是以数学分析中的中值定理为背景,作辅助函数,利用导数来研究函数的性质,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第二小题还可以这样证明:

要证明21

121

ln ln x x x x x -<-,只要证明2

12

11

ln x x x x ->1,令21x t x =,作函数h (x )=t -1-ln t ,下

略.

20.(本小题满分16分)

已知数列{}n a 中,

0122,3,6

a a a ===,且对3n ≥时,有

123(4)4(48)n n n n a n a na n a ---=+-+-.

(Ⅰ)设数列{}n b 满足1,n n n b a na n *-=-∈N ,证明数列1{2}n n b b +-为等比数列,并求数列

{}n b 的通项公式;

(Ⅱ)记(1)21!n n n ?-?

??=,求数列{}n na 的前n 项和S n .

(Ⅰ) 证明:由条件,得112234[(1)]4[(2)]n n n n n n a na a n a a n a ------=-----,

1112(1)4[]4[(1)]n n n n n n a n a a na a n a +----+=----.……………………………………2分

即111244.1,0n n n b b b b b +-=-==又,所以1122(2)n n n n b b b b +--=-,21220b b -=-≠. 所以1{2}n n b b +-是首项为-2,公比为

2的等比数

列. …………………………………4分

2122b b -=-,所以112122(2)2n n n n b b b b -+-=-=-.

两边同除以1

2n +,可得

1

1

1

222

n n n n b b ++-=-

.…………………………………………………6分 于是2n n

b ??

????

为以12首项,-1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所

11

(1),2(1)2222

n n n n

b b n n b =--=-得.………………………………………………8分 (Ⅱ)111122(2)n n n n n n a na n n a -----=-=-,令2n n n

c a =-,则1n n c nc -=.

而111 (1)21(1)21n c c n n c n n =∴=-????=-?

??,.

(1)212n n a n n =-?

??+. ……………………………………………………………12分

(1)212(1)!!2n n n na n n n n n n n =??-???+=+-+?,

2(2!1!)(3!2!)(1)!!(12222)n n S n n n =-+-+

++-+?+?+

+?.………………14分 令T n =212222n n ?+?++?,

① 则2T n =2311222(1)22n n n n +?+?+

+-?+?.

①-②,得-T n =212222n n n ++++-?,T n =1(1)22n n +-+.

1(1)!(1)21n n S n n +=++-+.……………………………………………………………16分

评讲建议:

此题主要考查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列、数列的递推公式、数列的通项求法、数列前n 项和的求法,作新数列法,错项相消法,裂项法等知识与方法,同时考查学生

A E

B

C

D O

·

A E

B

C

D

O

·

y

A B

的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运算能力.讲评时着重在正确审题,怎样将复杂的问题化成简单的问题,本题主要将一个综合的问题分解成几个常见的简单问题.事实上本题包含了好几个常见的数列题.本题还有一些另外的解法,如第一问的证明还可以直接代.

B.附加题部分

一、选做题:本大题共4小题,请从这4题中选做2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前两题记

分.每小题10分,共2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AB AD

=,过A点的切

线交CB

的延长线于E点.

求证:2

AB BE CD

=?.

证明:连结

AC.…………………………………………………1分

因为EA切O于A,所以∠EAB=∠ACB.…………3分

因为AB AD

=,所以∠ACD=∠ACB,AB=AD.

于是∠EAB=∠ACD.…………………………………5分

又四边形ABCD内接于O,所以∠ABE=∠D.

所以ABE

?∠CDA

?.

于是AB BE

CD DA

=,即AB DA BE CD

?=?.………………9分

所以

2

AB BE CD

=?.…………………………………10分

2.选修4-2:矩阵与变换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和四边形AB C D

''分别是矩形和平

行四边

形,其中点的坐标分别为A (-1,2),B (3,2),C (3,-2), D (-1,-2),B '(3,7),C '(3,3).求将四边形ABCD 变成 四边形AB C D ''的变换矩阵M .

解:该变换为切变变换,设矩阵M 为1 0 1k ??

????,…………………3分 则1 033 123k ??????=??????-??????

.………………………………………………6分 ∴323k -=,解得

5

3

k =.…………………………………………………………………9分

所以,M

1 05 13??

????????

.………………………………………………………………………10分 说明:掌握几种常见的平面变换.

3.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过点P (-3,0)且倾斜角为30°的直线和曲线1,()1x t t

t y t t ?=+????=-

??

为参数相交于A 、B 两点.求线段AB 的长.

解:

直线的参数方程

3,()12

x s y s ?=-???

?=??为参数,………………………………………………3分 曲线1,()1x t t

t y t t ?

=+???

?=-

??

为参数可以化为

224x y -=.……………………………………………5分

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上式,得2100s -+=.

设A 、B 对应的参数分别为12s s ,,

∴121210s s s s +==.…………………………8分

AB

12s s =-=

.…………………………………………………10分

说明:掌握直线,圆,圆锥曲线的参数方程及简单的应用.

4.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x ,y ,z 均为正数.求证:111

.x y z yz zx xy x y z ++++≥

证明:因为x ,y ,z 无为正数.所以12

()x y x y yz zx z y x z

+=+≥,

………………………………4分

同理可得

22

y z z x zx xy x xy yz y

++≥,≥,………………………………………………………7分 当且仅当x =y =z 时,以上三式等号都成立. 将上述三个不等式两边分别相加,并除以2,得

111

x y z yz zx xy x y z

++++≥.

…………10分

二、必做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解答时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

或演算步骤.

5.

已知(n

x 的展开式中前三项的系数成等差数列.

(∠)求n 的值;

(∠)求展开式中系数最大的项.

解:(Ⅰ)由题设,得 02

111C C 2C 42

n n n

+?=??, ………………………………………………3分

即2980n n -+=,解得

n =8,n =1(舍去).……………………………………………4分

(Ⅱ)设第r +1的系数

188

11881

11C C 2211C C .22r r r r r r r r ++--????

???≥,≥……………………………………………6分 即1

182(1)

11.291

r r r ??-+??

??-?≥,≥ 解得r =2或r =

3. ………………………………………………8分

以系数最大的项为

5

37T x =,

92

47T x =.………………………………………………10分

说明:掌握二项式定理,展开式的通项及其常见的应用.

6. 动点P 在x 轴与直线l :y =3之间的区域(含边界)上运动,且点P 到点F (0,1)和

直线l 的距离之和为4.

(∠)求点P 的轨迹C 的方程; (∠)过点Q (0,-1)作曲线C 的切线,求所作的切线与曲线C 所围成的区域的面积.

解:(Ⅰ)设P (x ,y ),根据题意,34y -=.……………………………3分

简,得

2

1(3)4

y x y =

≤.…………………………………………………………………4分 (Ⅱ)设过Q 的直线方程为1y kx =-,代入抛物线方程,整理,得2440x kx -+=. ∴△=216160

k -=.解得

1k =±.………………………………………………………6分

所求切线方程为1y x =±-(也可以用导数求得切线方程), 此时切点的坐标为(2,1),(-2,1),且切点在曲线C 上. (8)

由对称性知所求的区域的面积为

2

2

23021142(1)()04122

3x S x x dx x x =-+=-+=?.……………………………………

……10分

说明:抛物线在附加题中的要求提高了,定积分要求不高.

附加题部分说明:

本次附加题考查内容尽量回避一模所考内容,没有考查概率分布和空间向量解立体几何问题.这两部分内容很重要,希望在后期的复习中不可忽视.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期末试题(数学)

2020.1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地方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必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223021=A x x x B x x x Z A B =--≤=-≤<∈?,且,则A.{}21--, B.{}10-, C.{}20-, D.{} 11-,2.设()11i a bi +=+(i 是虚数单位),其中,a b 是实数,则a bi += A .1 B.2 C.3 D.2 3.已知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21N σ ,,若()40.9P ξ<=,则()21P ξ-<<=A .0.2 B.0.3C .0.4D .0.6 4.《算数书》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系统的数学典籍,其中记载有求“囷盖”的术:置如其周,令相乘也,叉以高乘之,三十六成一.该术相当于给出了由圆锥的底面周长L 与h ,计算其 体积V 的近似公式2136V L h ≈ ,它实际上是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圆周率π近似取为3.若圆锥体积的近似公式为2275V L h ≈,则π应近似取为A.22 7 B.25 8 C.157 50 D.355 113 5.函数()()y f x y g x ==与的图象如右图所 示,则的部分图象可能是 本试卷共5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试题(数学)高三数学 山东省潍坊市2020届高三期末

2020届高三调研考试卷理科数学(一)(解析附后)

2020届高三调研考试卷理科数学(一)(解析附后)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2{|20}M x x x =+-≤,{1,0,1,2}N =-,则M N 的子集个数为( ) A .2 B .4 C .8 D .16 2.已知复数2z i =+,则 1z i +在复平面上对应的点所在象限是(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在等差数列{}n a 中,若35a =,424S =,则9a =( ) A .5- B .7- C .9- D .11- 4.下列函数中,既是奇函数又在定义域内递增的是( ) A .3()f x x x =+ B .()31x f x =- C .1 ()f x x =- D .3()log f x x = 5.中国古代“五行”学说认为:物质分“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并认为:“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从五种不同属性的物质中随机抽取2种,则抽到的两种物质不相生的概率为( ) A .15 B . 14 C .13 D .12 6.设,αβ是两平面,,a b 是两直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若//,//a b a c ,则b c ∥ ②若,a b αα⊥⊥,则a b ∥ ③若,a a αβ⊥⊥,则αβ∥

④若αβ⊥,b αβ=,a α?,a b ⊥,则a β⊥ A .①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7.下图是一程序框图,若输入的1 2 A = ,则输出的值为( ) A . 25 B .512 C .1229 D .2960 8.函数()sin()f x A x ω?=+(其中0,0ω>>A ,||2 π ?<)的图象如图所示,为了得到()y f x =的 图象,只需把1()sin cos 22 ωω= -g x x x 的图象上所有点( ) A .向左平移 6π个单位长度 B .向左平移3π 个单位长度 C .向右平移 6π个单位长度 D .向右平移3 π 个单位长度 9.8 (12)2 y x +-的展开式中22x y 项的系数是( ) A .420 B .420- C .1680 D .1680-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学科质量分析完整版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学科质量分析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地理学科质量分析 一、试题分析 试题难度适中,但是谈化了以识记为主、不便于命题、不便于能力考察的知识点。试题重视考查能力,强调知识建构过程,试题情境材料力求新颖。试题还注重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突出学科价值。从试卷内容上看,高三一模地理卷以高中系统地理为基础,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地图为载体,内容包括高中地理必修三册,高中地理选修三本和初中区域地理多数单元内容,分值分布较为合理。从试题表达方式上看,尽量以图表为切入口,反映了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也体现了地理学科特点。 二、学生答题情况 1、基础知识、基本规律运用不灵活,部分概念理解不清楚 选择题6、选项里涉及到的区域,第2、4、7题、地理事物分布的区位因素答不出,综合题有些区域快速发展的原因答不出、防震的方法等多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出错。做大题很多时候答案写的都不够全面。 2、审题不清导致失分 选择题图第四题城市各种功能区应如何布局的题,第8题“低碳经济”大环境下的工业布局主要考虑的因素应是“环境”;综合题第一题第二问题目中谈到了“我国短期内不会受到影响”、“日本东南部太平洋受到影响”、“美国西海岸也收到了核辐射的影响,并造成海洋生态环境的破坏”三个方面的问题,而学生只从“美国西海岸”只一个角度答题,造成失分。

3、语言表达不准确,不会运用地理术语答题 综合题第二题第二小问,题中问甲国建设农田灌溉系统的自然原因,学生答非所问,还有把社会经济条件写上去的,选做题,学生有适合把握不了选做题的难易程度,不知道哪道题好做,有丢分严重的情况。 5、对知识的重新整合能力较弱 综合题工业区位选择的因素,学生能够将课本上的几点用上,但由于缺少这方面的能力,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未能将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关系运用自如。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注意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的训练 基本概念教学应注意概念的产生,概念的内涵和外延,更要注意概念所蕴含的思想,基本规律教学应注意规律的建立过程及应用条件,更要关注规律能解决什么问题,基本方法和基本模块训练旨在帮助学生高效的架构思维定势,遇到问题快速的辩异识同,形成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 2、协调把握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1)自然地理的复习中要意识地应用和渗透理科思维方法。摒弃死记硬背,注重方法提炼和思路的形成。 2)突出地理技能的培养。如时区的计算、等值线的判读、经纬网的定位等。

【学习】全市高三摸底考试分析会重要说话发言稿

全市高三摸底考试分析会讲话稿 尊敬的毛部长、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刚才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教研员就本次市摸底考试及前期调研情况既指出了目前学科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下阶段工作建议。教研室主任陈中同志对全县第一次市统测情况进行了分析通报,希望大家从各种数据中找出希望,找出动力,更找出问题与不足,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不能把遗憾留在高考。下面就高三一模调研情况交流如下三点意见: 一、正确研判形势,打好每次统测工作攻坚战。 一是把市级统测分析会作为一项制度。这次召开全县分析会,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可见县委、县政府对本次市高三统测工作的重视,也是对在座各位的期望与信任。 1、新的竞争形势要求我们全县高中毕业班工作必须统一协调,形成合力。周边县区抓高考的力度越来越大,沭阳的基数、沭阳的优生、市区的加力、市区的均衡都给我们带来压力。县域间的竞争对手越来越强,竞争压力越来越大。 2、推行质量分析管理法的要求,需要我们站在全县的高度全面总结,统筹分析;要提高高考质量,就必须提高高中教学质量;提高高中教学质量,就必须有的放矢,主攻薄弱环节;要找准薄弱环节就要深入开展质量分析,只有把教学成绩分析准,分析到位,才能发挥优势,弥补不足,提高

教与学的针对性。 3、充分发挥统测的诊断与导向功能,是切实提高高三复习工作有效性的需要。确立全县一盘棋思想,集集体智慧,诊断教学问题,把握教学方向,推进全县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的提升。每次县级统测后都要及时召开分析会,并要形成制度。 二是把每次测试当作高考来分析。考试具有导向和反馈功能,各校一定要抓住成绩分析这一个环节,要把每一次测试当作高考来分析,把成绩分析过程作为找出问题过程、教学研究过程、调整策略过程、追求目标过程。各校要在县级分析基础上,层层深入分析,我们分析到班级,学校要分析到教师和学生个人。教师、学生分析后要注意反馈矫正,不能仅仅停留在开会上,要把教师教中的问题及时调整过来,把学生学中的问题及时矫正过来。 三是把每次测试当作高考来组织。统测工作面大量广,只有严密组织、严肃考风,才能做到公平、公正,也才能对我县教育教学形势作出正确研判,大家必须形成共识,做到思想和行动高度统一。这次市统测组织最好的是xx中学,能够按县局要求严格执行,像高考一样组织。今后每次统测结束,我们将对统测学校考风组织情况汇总,并通报全县。 二、切准薄弱点,准确定位,全面整改。 通过此次考试,可以看出我们在平时的教学和管理中有

【必考题】高三数学上期末试题(含答案)

【必考题】高三数学上期末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 1.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70a >,390a a +<,则{}n a 的前n 项和n S 的最小值为( ) A .4S B .5S C .6S D .7S 2.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 n S n =,()1n n n b a =-则数列{}n b 的前n 项和n T 满足 ( ) A .()1n n T n =-? B .n T n = C .n T n =- D .,2,. n n n T n n ?=? -?为偶数, 为奇数 3.在ABC ?中,,,a b c 分别为角,,A B C 所对的边,若 2?a bcos C =,则此三角形一定是( ) A .等腰直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腰三角形或直角 三角形 4.已知函数223log ,0(){1,0 x x f x x x x +>=--≤,则不等式()5f x ≤的解集为 ( ) A .[]1,1- B .[]2,4- C .(](),20,4-∞-? D .(][] ,20,4-∞-? 5.已知等差数列{}n a ,前n 项和为n S ,5628a a +=,则10S =( ) A .140 B .280 C .168 D .56 6.设数列{}n a 是等差数列,且26a =-,86a =,n S 是数列{}n a 的前n 项和,则( ). A .45S S < B .45S S = C .65S S < D .65S S = 7.已知正项等比数列{}n a 的公比为3,若2 29m n a a a =,则 212m n +的最小值等于( ) A .1 B . 12 C . 34 D . 32 8.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0,2 121,1, 2n n n n n a a a a a +? ≤

2019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考试数学

试卷类型: A 2019届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理科数学 2018.12 本试卷共5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 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 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 则集合 A.B.C. D. 2.若复数(是虚数单位)为纯虚数,则实数的值为 A .B.C.D. 3.已知为等差数列,其前项和为,若,则公差等于 A.1 B.C.2 D.3

4.若点为圆的弦的中点,则弦所在直线方程为A.B.C.D. 5.已知实数,,,则的大小关系是 A.B.C.D. 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A. B. C.的充要条件是 D.若,且,则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 7.由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把所得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得到的图象,则 A.B.C.D. 8. 已知甲袋中有1个黄球和1个红球,乙袋中有2个黄球和2个红球.现随机地从甲袋中 取出1个球放入乙袋中, 再从乙袋中随机取出1个球, 则从乙袋中取出的球是红球的概率为A.B.C.D. 9.已知抛物线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点 是两曲线的一个交点,且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B.C.D. 10.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数列的前项和为A.B.C.D.

最新杭州市—2018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附解析)

杭州市2017—2018高三第一调研考试地理试卷(附答案解析) 第I卷选择题 选择:每题4分,共35题。在每题所给的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渔光互补”是在水面上架设太阳能电池板发电,水域用于水产养殖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中东部地区得到推广且以小型分散式为主。下图为杭州市郊区某“渔光互补”产业园景观图,该园采用能智能调节的太阳能电池板,以最大限度的接收太阳能。读图完成1~3题。 1. 这种生产模式的最大优势是() A. 提高渔业产量 B. 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C. 提升农业技术水平 D. 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 与西部大型集中式光伏发电站相比,该模式采用小型分散式的最主要原因是() A. 不需要跨区域输送 B. 靠近消费市场 C. 光伏发电技术的进步 D. 建设成本低 3. 将电池板朝正南时的太阳方位角定为0°,向东偏设定为负角度,向西偏设定为正角度。春分日,该产业园太阳能电池板的方位角为-45°,则当地时间大约为() A. 6点 B. 9点 C. 12点 D. 15点 下图是内蒙古某地地形剖面及出露地表的部分地层分布图,在地层1-4中依次发现哺乳类动物、恐龙、两栖动物、三叶虫化石。读图,完成第4、5题。 4.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该区域的地表岩石中可能存在花岗岩 B.a-b-c之间为背斜构造,适宜开凿隧道 C.b-c-d处的地形主要由地壳运动造成 D.d-e处存在断层构造,可能有泉水出露 5.调查发现bc坡主要生长白桦林,而cd坡则主要生长草本植物() A.导致两坡植被差异的主导因素是热量B.两坡的植被分异属于干湿度地带分异 C.原因是bc坡为阴坡,土壤水分较好D.原因是cd坡为背风坡,热量较好

(完整)高三模拟考试质量分析.doc

高三模拟考试质量分析 一、成绩 二、题型 三、计划 1、 一、本次考试体现出四大特点: 1、与学情摸底考试、xx 省适应性考试相比进步幅度较大。 2、与往年高三年级相比,潜力生多。 3、文理科相比,文科成绩突出。 4、与往年相比,普通班进入种子选手和潜力生的人数多。 二、下一步教学的三项要求: 1、扎扎实实搞好三轮复习。 (1)最对本学期教学的三次模拟考试中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汇总和评估,看哪些问题是 共性的,哪些问题是必须解决的,哪些问题是不能解决的,以便提高三轮复习针对性和实效 性。 (2)制定好三轮模拟训练的计划。从训练什么内容、解决什么问题、需要多长时 间、采取什么方式等方面做出具体安排。 (3)抓住四项重点。一是对已经做过的典型题型进行必要的梳理和总结,在此基础 上进行针对性训练;二是随时关注近期各种高考模拟试题中 的新题型,连同答案印发给学生,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必要时进行针对性讲评;三是 对照近三年课改地区的高考试题,推测高考方向,审视我 们的不足,及时予以弥补;四是收集高考真题中的客观试题分类进行强化,以达到回归基础的目的。 (4)加强对学生后期复习的指导工作。比如查阅错题本、反思模拟考试中存在的问题、记 忆相关知识等。 2、提高试卷讲评的效度。 (1)两类问题必讲。一类是教师认为的重点知识和典型题型;一类是学生存在的共性 问题。 (2)试卷讲评的基本原则:即讲答案,注重规范;讲问题,注重纠错;讲知识,注 重强化落实;讲思路,注重培养能力。 (3)两类问题的讲评方法 第一类问题的讲评方法:着重放在考了什么、怎么考的以及如何做答的三个方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或进行必要的 变式训练,以达到知识迁移和举一反三的目的。 第二类问题的讲评方法: 第一种方法。首先由教师指出问题所在,然后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 最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第二种方法。先让存在问题的学生暴露思维过程,然后针对错误的思维过程进行剖析, 从而澄清错误认识,从中吸取教训。 第三种方法。教师先给出标准答案,然后让学生对照标准答案进行反思,最后在反思的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 一、总体评价 2011 学年高三语文市二模考试题较规范,没有偏题,试题的结构、考试内容分布、试题类型分布与《浙江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语文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及《2011 年普通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要求基本相符,知识点全、覆盖面广,全面考查了学生“识记”“理解”分析综合“”鉴赏评价“表达应用”“探究”等能力。既体现了新课程高考的要求,也考虑了目前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具有一定的区分度,能暴露出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也能明确下阶段努力的方向。 二、学生答题情况及原因分析 (一)语言文字运用试卷抽样调查(以下各题抽样都来源于13个班级学生)

最新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2,1,0,1,2--=A ,()(){}021|<+-=x x x B ,则=B A ( ) A .{}0,1- B .{}1,0 C .{}1,0,1- D .{}2,1,0 2.若a 为实数,且()()i i a ai 422-=-+,则=a ( ) A .1-B .0C .1D .2 3.已知命题p :对任意R x ∈,总有02>x ;q :“1>x ”是“2>x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则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 A .q p ∧ B .q p ?∧? C .q p ∧? D .q p ?∧ 4.等比数列{}n a 满足31=a ,21531=++a a a ,则=++753a a a ( ) A .21 B .42 C .63 D .84 5.设函数()()???≥<-+=-1 ,21,2log 112x x x x f x ,则()()= +-12log 22f f ( ) A .3 B .6 C .9 D .12 6.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cm )若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 A .372cm B .390cm C .3108cm D .3138cm 7.若圆1C :122=+y x 与圆2C :08622=+--+m y x y x 外切,则=m ( ) A .21 B .19 C .9 D .11- 8.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3=n ,则输出的=S ( )

A .76 B . 73C .98 D .9 4 9.已知底面边长为1,侧棱长为2的正四棱柱的各顶点均在同一个球面上,则该球的体积为( )A . 332πB .π4C .π2D .3 4π 10.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函数()()0≥=x x x f a ,()x x g a log =的图像可能是( ) 11.已知A ,B 为双曲线E 的左,右顶点,点M 在E 上,ABM ?为等腰三角形,且顶角为 120,则E 的离心率为( )A .5B .2 C .3D .2 12.设函数()x f '是奇函数()x f ()R x ∈的导函数,()01=-f ,当0>x 时,()()0<-'x f x f x ,则使得()0>x f 成立的x 的取值范围是( ) A . ()()1,01, -∞-B .()()+∞-,10,1 C .()()0,11,--∞- D .()()+∞,11,0 第II 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 13.设向量a ,b 不平行,向量b a +λ与b a 2+平行,则实数=λ. 14.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 ? ??≤-+≤-≥+-022020 1y x y x y x ,则y x z +=的最大值为.

江苏省常州市2020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数学试题 (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参考公式: 锥体的体积公式V =1 3Sh ,其中S 是锥体的底面积,h 为锥体的高. 样本数据x 1,x 2,…,x n 的方差s 2 = 1n (x i -x -)2,其中x -= 1n x i . 一、 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第3题) 1. 已知集合A ={-1,0,1},B ={x|x 2 >0},则A ∩B =________. 2. 若复数z 满足z ·i =1-i(i 是虚数单位),则z 的实部为________. 3. 如图是一个算法的流程图,则输出S 的值是________. 4. 函数y =2x -1的定义域是________. 5. 已知一组数据17,18,19,20,21,则该组数据的方差是________. 6. 某校开设5门不同的选修课程,其中3门理科类和2门文科类,某同学从中任选2门课程学习,则该同学“选到文科类选修课程”的概率为________. 7. 已知函数f(x)=? ????1 x -1 ,x ≤0,-x 2 3,x >0, 则f(f(8))=________. 8. 函数y =3sin(2x +π 3),x ∈[0,π]取得最大值时自变量x 的值为________. 9. 在等比数列{a n }中,若a 1=1,4a 2,2a 3,a 4成等差数列,则a 1a 7=________. 10. 已知cos (π 2 -α) cos α =2,则tan 2α=________. 1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双曲线C :x 2 a 2-y 2 b 2=1(a >0,b >0)的右顶点为A ,过A 作x 轴的垂线与C 的一条渐近线交于点B.若OB =2a ,则C 的离心率为________.

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数学试卷

ICME - 7 图甲 O A 1 A 2 A 3 A 4 A 5 A 6 A 7 A 8 图乙 江苏省南通市届高三第二次调研考试 数学试卷·答案·评分标准·讲评建议 A .必做题部分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 1. 设集合102M x x ?? =-,则M N = ▲ . 2. 已知复数z 满足z 2+1=0,则(z 6+i )(z 6-i )= ▲ . 3. 在总体中抽取了一个样本,为了便于统计,将样本中的每个数据乘以100后进行分析, 得出新样本平均数为3,则估计总体的平均数为 ▲ . 说明:本题关注一下:222,().i i i i x ax b x ax b S a S '''=+?=+= 4. 幂函数()y f x =的图象经过点1(2,)8--,则满足()f x =27的x 的值是 ▲ . 5. 下列四个命题: ①2n n n ?∈R ,≥; ②2n n n ?∈

高三一模考后对成绩的反思

高三一模考后对成绩的反思 一模考试大多是一次诊断性的摸底考试,旨在了解学生目前所具有的实际水平,考试成绩极具一定的参考价值。考生除了在学习上做好充分地准备,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把心态放平才能在这类应试味道浓重的考试中发挥出正常的水平。通过此次考试,考生可了解自己的复习备考情况,也可以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利于调整今后复习的策略。对于一模考试的重要性不必在强调了,到目前为止,北京各区的一摸考试已快结束,现在首要的工作就是如何正确的对待自己的一模成绩了,给广大的高三学子几点关于成绩分析、自我反思的建议,以便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一模成绩。 第一、正确地对自己的成绩进行多次横向比较 所谓的横向比较就是发下卷子或是知道成绩后,首先的第一感觉就是与自己周围的同学或是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进行比较,看一看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差在那儿差在那科上差了多少分数为什么被别人总共落下了多少分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付出与别人的付出是否成正比,找到自己与别人有差距的真正原因考前的学习状态,考前的努力程度,自己的学习方法,考前的准备情况以及自己的应试策略与技巧等等各方面进行与别人对比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偶找到自己主观上或是客观上的差距因素,然后卡看别人的学习是如何进行的,对照自己制定好自己下一步的复习重点与方法。一定要及时总结,不要等到时间长了在总结,已经找不到总结的感觉和灵感了。总结一定要及时。 第二、把自己的多次成绩进行纵向比较,做出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 纵向比较就是根据本次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以及自己所得的成绩与上几次的成绩进行比较。看一看有没有进步,进不了多少一定要对试题的难易程度做正确评价后才能做出正确比较,要不然是不好比较的,因为试题不一样无法比较。最好是有一个每次考试的高分线或是每次考试的一个统计概率分数作为基准来进行比较,或是看一看自己的这个成绩在全班或是全年级的名次在上么位置上这

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第4页 共4页 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高 三 数 学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注意:在本试卷纸上答题无效,必须在答题纸上的规定位置按照要求答题. 一、填空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函数x x f -=11)(的定义域为M ,)1lg()(x x g +=的定义域为N ,则=?N M . 2、数列{}n a 满足 21 =+n n a a )(*∈N n ,且32=a ,则=n a . 3、已知),2(ππα∈,53sin =α,则)4 3tan(π α+等于 . 4、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m my x m y mx 21 无解,则=m . 5、已知圆锥的母线长cm l 15=,高cm h 12=,则这个圆锥的侧面积等于 cm 2. 6、设等差数列{}n a 的首项21=a ,公差2=d ,前n 项的和为n S ,则=-∞→n n n S n a 2 2lim . 7、在某地的奥运火炬传递活动中,有编号为1,2,3,…,18的18名火炬手.若从中任选3人, 则选出的火炬手的编号能组成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的概率为 . 8、阅读右图的程序框图,若输入4=m ,6=n , 则输出=a ,=i . (注:框图中的赋值符号“=”也可以写成“←”或“:=”,n 整 除a ,即a 为n 的倍数) 9、设常数4 21,0???? ? ?+>x ax a 的展开式中3 x 的系数为23, 则)(lim 2n n a a a +?++∞ →= . 10、集合??? ???<+-=011x x x A ,{}a b x x B <-=,若“a =1” 是“φ≠?B A ”的充分条件, 则b 的取值范围是 . 11、(文科)不等式)61(log 2++x x ≤3的解集为 . (理科)在2x y =上取动点(]5,0),,(2∈a a a A ,在y 轴上取点 )4 1 ,0(2++a a M ,OAM ?面积的最大值等于 . 12、已知函数1)4(22)(2+--=x m mx x f ,mx x g =)(,若对于任一实数x ,)(x f 与)(x g 至少有 一个为正数,则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 .

山东省潍坊市2018届高三期末考试试题(数学理)

2018届潍坊高三期末考试 数学(理) 2018. 1 本试卷分第I 卷和第H 卷两部分,共 6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考试结束后, 将本试卷和答题 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学校、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 和试卷 规定的位置上. 2 ?第I 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3. 第H 卷必须用 0. 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 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 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填空题请直接填写答案,解答题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I 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集合 A —X -1 :: x :: 1 ?, B —xlog z x :: 1,则 A B 二 2. 下列函数中,图象是轴对称图形且在区间 0, * 上单调 递减的是 1 A . y B. y = -x 2 1 C . y = 2x D . y = log 2 x x x - y 2 乞 0 3 .若x, y 满足约束条件 x ? y - 4亠0,则z = 2x - y 的最大值为 [y 兰4 5 .已知双曲线笃 =1 a T.b 0的焦点到渐近线的距离为 a b 6 .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为 A . 4 2 3 -.3,且离心率为2,则该双曲线的实轴长为 A . 1 B. 、3 C. 2 A . -1,1 B. (0, 1) C. (-1, 2) D . (0, 2) A . -4 B. -1 C. 0 D . 4 4 .若角〉终边过点A 2,1 , sin 3 二 2 2罷 A. 5 C V D . 2 2

高三班主任班级成绩分析(1)

高三七班市统测考试分析 班主任陈三荣 班级整体状况: 从上面表格可以表明全班同学的成绩集中在190-200之间,其中有50%的学生总分能够达到200分以 上,但是同时低分段也较多,导致班级平均分与本校年级平均分相差17.07分,从而显现出本班学生的学 习基础相对比较薄弱,在学习上动力不足,因此班级的高分段是比较少,在400分以上的同学仅仅有1名, 其他学生的成绩断层是比较严重的,这些学生也正是以后班级工作的重点,将尖子生的成绩依然保持,同时努力将有希望的 中等生的成绩再提高一个层次。 二各学科的成绩对比状况: 比较弱势的科目,其次是英语是本班相对比较优势科目,接下来利用晚读时间多加以督促,使得学生对弱势科目有所重视。三班级学生的个案分析: 1.第一层次(总分大于230)人数为9人,此层次学生属于本班文化课上重点培养对象;(第一层次学生 的成绩如下表) 李园282 116 0 90 0 76 刘爽256 99 0 92 0 65 赵洪军253 85 0 109 0 59 陈阳250 103 0 81 0 66 许奋琴248 95 0 96 0 57 朱其越244 96 0 73 0 75 赵子婷242 94 0 92 0 56 甘婷婷234 96 0 83 0 55 潘红231 101 0 75 0 55 50名有4名(第一层次),前几名学生的分数相差较大,从上表也可 班级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年级排名前 见每个学生都有相对的优势科目和弱势科目; .第二层次(总分在190-230 之间) 顾福玲228 102 0 74 0 52 刘兰兰221 95 0 59 0 67 朱小敏220 93 0 71 0 56 王继光218 89 0 95 0 34 张洁216 90 0 59 0 67 朱志远213 79 0 82 0 52

高三期末考试数学试题及答案

2009届江苏省东台中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数学考试试题卷 一、填空题: 1.设集合???? ??∈==Z n n x x M ,3sin π,则满足条件M P =?? ? ???????-23,23Y 的集合P 的个数是 ___个 2. 若 cos 2π2sin 4αα=- ? ?- ? ? ?,则cos sin αα+= 3.已知O 为直角坐标系原点,P 、Q 的坐标满足不等式组?? ? ??≥-≤+-≤-+010220 2534x y x y x ,则POQ ∠cos 的 最小值为__________ 4.设A ,B 是x 轴上的两点,点P 的横坐标为2,且PA PB =,若直线PA 的方程为 10x y -+=,则直线PB 的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函数)(x f 在1=x 处的导数为1,则x f x f x 2) 1()1(lim 0-+→=___________ 6.若两个函数的图象经过若干次平依后能够重合,则称这两个函数为“同形”函数,给出下 列三个函数:()1sin cos ,f x x x =+ ( )2f x x =,()3sin f x x =则___________________为“同形”函数 7.椭圆12 2 =+by ax 与直线x y -=1交于A 、B 两点,过原点与线段AB 中点的直线的斜 率为 b a 则,23=________ 8.一次研究性课堂上,老师给出函数)(| |1)(R x x x x f ∈+= ,三位同学甲、乙、丙在研究此 函数时分别给出命题: 甲:函数f (x )的值域为(-1,1); 乙:若x 1≠x 2,则一定有f (x 1)≠f (x 2); 丙:若规定| |1)()),(()(),()(11x n x x f x f f x f x f x f n n n +===-则对任意* ∈N n 恒成 立. 你认为上述三个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有__________个 9.过定点P (1,2)的直线在x y 轴与轴正半轴上的截距分别为a b 、,则422 a b +的最小值为 10.若直线2y a =与函数|1|(0x y a a =->且1)a ≠的图象有两个公共点,则a 的取值范围 是 11.“已知数列{}n a 为等差数列,它的前n 项和为n S ,若存在正整数(),m n m n ≠,使得 m n S S =,则0m n S +=。”,类比前面结论,若正项数列{}n b 为等比数列, 12. Rt △ABC 中,斜边AB=1,E 为AB 的中点,CD ⊥AB,则))((??的最大值为_________.

2020届河南省非凡联盟高三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20届河南省非凡联盟高三调研考试数学(理)试题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单选题 1.已知集合121x A x x ??-=≤??+?? ,{}23B x x =-<≤,则A B =I ( ) A .11,3 ??-??? ? B .(] 1,3- C .(][]2,11,3--U D .( )12,1,33?? ---???? U 答案:D 解分式不等式求得集合A ,由此求得A B I . 解: 由121x x -≤+得()()()12111301132011110x x x x x x x x x x --+?+--≤----==≤??++++≠? , 解得1x <-或1 3 x ≥-. ∵{ 1A x x =<-或13x ?≥-?? ,{} 23B x x =-<≤,∴()12,1,33A B ??=---???? I U . 故选:D 点评: 本小题主要考查分式不等式的解法,考查集合交集的概念和运算,属于基础题. 2.若复数12,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实轴对称,且21z i =+,则2 151 z z =+( ) A .1i + B .52i - C .2i - D .13i + 答案:D 根据两个复数对应点的对称关系,求得1z ,由此利用复数除法运算,化简求得正确结果. 解: 由于复数12,z 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关于实轴对称,且21z i =+,所以11z i =-,故 ()()()() 215525555151312225i i z i i i z i i i ++++====++--+.

2017-2018高三数学期末考试试卷

{ } { } 2 B. a ≤ 2 D. π a 8. 若向量 a = (1,2), b = (1,-1), 则 2 a + b 等于( ) 1 2 A. 1 2017-2018 高三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设集合 A = x x - 2 < 1 , B = x ( x + 1)(x - 4) < 0 ,则 A B = ( ) A. φ B . R C.(-1,4) D.(1,3) 2. 函数 f ( x ) = ln( x 2 - 1) 的定义域是( ) A.(0,+ ∞ ) B.(- ∞ ,-1) (1,+ ∞ ) C.(- ∞ ,-1) D.(1,+ ∞ ) 3. 设 f ( x ) = (2a - 1) x + b 在 R 上是减函数,则有( ) A. a ≥ 1 1 2 C. a > - 1 2 D. a < 1 2 4. 设 a = 20.5 , b = 0, c = log 0.5, 则( ) 2 A. a > b > c B. a > c > b C. b > a > c D. c > b > a 5. 在 ?ABC 中,“ sin A = sin B ”是“ A =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 函数 y = 2sin 2 x cos 2 x 的最小正周期是( ) A. 4π B. 2π C. π 7. 等比数列 { }中,若 a a = 25 ,则 a a = ( n 3 6 1 8 ) A. 25 B. 10 C. 15 D. 35 → → → → A.(3,3) B.(3,-3) C.(-3,3) D.(-3,-3) 9. 已知直线 l : 3x - y + 1 = 0 ,直线 l : ax + y + 1 = 0 ,且 l // l ,则 a 的值为( 1 2 ) 3 B. - 1 3 C. 3 D. -3

高三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8

普宁市华侨中学2017届高三级上学期·期末考 文科数学试题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卷上。 2.用2B 铅笔将选择题答案在答题卷对应位置涂黑;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卷的整洁。 第I 卷 选择题(每题5分,共60分) 本卷共12题,每题5分,共60分,在每题后面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已知集合 A={x|﹣2≤x≤3},B={x|x <﹣1},则集合A∩B=( ) A .{x|﹣2≤x<4} B .{x|x≤3或x≥4} C .{x|﹣2≤x<﹣1} D .{x|﹣1≤x≤3} 2.已知i 为虚数单位,复数11z i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 若a <0,则下列不等式成立的是( ) A . B . C . D . 4.已知4张卡片上分别写有数字1,2,3,4,从这4张卡片中随机抽取2张,则取出的2张卡片上的数字之和为奇数的概率为( ) A . B . C . D . 5.设,m n 是不同的直线,,αβ是不同的平面,有以下四个命题: A .若//,//m n αα,则//m n B .若,m ααβ⊥⊥,则//m β C .若//,m ααβ⊥,则m β⊥

D .若,//m ααβ⊥,则m β⊥ 6.某生产厂商更新设备,已知在未来x 年内,此设备所花费的各种费用总和y (万元)与x 满足函 数关系 2 464y x =+,若欲使此设备的年平均花费最低,则此设备的使用年限x 为( ) A .3 B .4 C .5 D .6 7.已知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长分别为a ,b ,c ,若3 A π = ,且2cos b a B =, 1c =,则ABC ?的面积等于( ) A . 34 B .32 C .36 D .38 8.如图所给的程序运行结果为S=35,那么判断框中应填入的关于k 的条件是( ) A .k=7 B .k≤6 C .k <6 D .k >6 9.《庄子·天下篇》中记述了一个著名命题:“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反映这个命题本质的式子是( ) A .21111122222n n +++???+=- B .2111 12222 n +++???++???< C . 2111 1222n ++???+= D . 2111 1222 n ++???++???< 10.已知一个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若该三棱锥的四个顶点均在同一球面上,则该求的体积为( ) A . B .4π C .2π D . 11.函数f (x )=sinx ?l n|x|的部分图象为( )

2019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考试数学

试卷类型: A 2019届广州市高三年级调研测试 理科数学 2018.12 本试卷共5页,23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填涂考生号。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 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 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 则集合 A .B.C. D . 2.若复数(是虚数单位)为纯虚数,则实数的值为 A.B.C.D. 3.已知为等差数列,其前项和为,若,则公差等于 A.1 B.C.2 D.3

4.若点为圆的弦的中点,则弦所在直线方程为A.B.C.D. 5.已知实数,,,则的大小关系是 A.B.C.D. 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的是 A. B. C .的充要条件是 D .若,且,则中至少有一个大于1 7.由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再把所得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得到的图象,则 A.B.C.D. 8. 已知甲袋中有1个黄球和1个红球,乙袋中有2个黄球和2个红球.现随机地从甲袋中 取出1个球放入乙袋中, 再从乙袋中随机取出1个球, 则从乙袋中取出的球是红球的概率为A.B.C.D. 9.已知抛物线与双曲线有相同的焦点,点 是两曲线的一个交点,且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B.C.D. 10.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项和为,若,,则数列的前项和为A.B.C.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