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试卷1
初级护师相关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试卷1

初级护师相关专业知识(儿科护理学)-试卷1(总分:7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26,分数:52.00)1.新生儿窒息复苏最关键的措施是(分数:2.00)A.保持呼吸道通畅B.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心输出量D.药物治疗E.评价解析:解析:新生儿窒息复苏,按ABCDE方案,其中ABC最为重要,A是根本,B是关键,评价和保温贯穿于整个复苏过程。
2.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惊厥发作时首选的药物是(分数:2.00)A.苯巴比妥钠√B.地西泮C.苯妥英钠D.5%水合氯醛E.内戊酸钠解析:解析:新生儿惊厥首选苯巴比妥钠,肝功不全者改用苯妥英钠,顽固性抽搐者加周地西泮或水合氯醛。
3.新生儿颅内出血时,减低颅内压,在尚无脑疝时宜选用(分数:2.00)A.20%甘露醇B.地塞米松C.呋塞米(速尿) √D.50%葡萄糖液E.氢化可的松解析:解析:新生儿颅内出血,有颅内高压者可选用呋塞米;有瞳孔不等大,呼吸节律不整。
叹息样呼吸或双吸气等,可使用甘露醇。
4.母乳的钙磷比例通常是(分数:2.00)A.1:1B.2:l √C.3:1D.1:2E.1:3解析:解析:母乳中钙含量虽然较牛乳中低,但是钙磷比例非常合理,为2:l,且吸收率高。
5.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实验室指标是(分数:2.00)A.碱性磷酸酶升高B.血钙血磷下降C.甲状旁腺素升高D.甲状腺素下降E.25(OH)D下降√解析:解析:25(OH)D是维生素D在人体血循环中的主要形式,浓度较稳定,可反映体内维生素D的营养状况。
6.患儿,3个月。
诊断为佝偻病活动期,欲注射维生素D3 20万U,下列正确的是(分数:2.00)A.先用维生素D后补钙B.先补钙后用维生素D √C.维生素D与钙同时用D.仅用维生素DE.不用钙解析:解析:3个月以内婴儿或有手足搐搦症病史的婴儿,在肌内注射维生素D前2~3天至注射后2~3周,口服钙剂,防止低钙抽搐。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消化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单选题]1.新生儿胃的容量为A.10~20mlB.10~30mlC.30~60mlD.60~90mlE.90~120ml(江南博哥)正确答案:C参考解析:新生儿胃容量约30~60ml,1~3个月90~150ml,1岁时250~300ml,5岁时700~850ml,成人2000ml。
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单选题]2.小儿出现生理性流涎的时间是A.1~2个月B.2~3个月C.3~4个月D.5~6个月E.6~7个月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新生儿涎腺发育不成熟,3~4个月时唾液分泌逐渐增多,5~6个月时更为显著,但婴儿口底浅,尚不能及时吞咽所有分泌的唾液,故常出现生理性流涎。
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单选题]3.小儿不宜喂淀粉类食物的年龄是A.小于3个月B.小于4个月C.小于5个月D.小于8个月E.小于7个月正确答案:A参考解析:3个月以下小儿唾液淀粉酶产生较少,婴儿胃酸分泌比成人少,各种酶的活性较成人低,6个月以下小儿胰淀粉酶活性较低,1岁接近成人。
故不宜过早喂淀粉类食物,对脂肪和蛋白质的摄入也应有一定比例。
掌握“基础知识-小儿消化系统解剖”知识点[单选题]4.患儿下列饮食中可增加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发病几率的是A.甘薯、玉米B.小米粥C.绿叶蔬菜D.面包E.猪肝参考解析:长期营养不良患儿及(或)经常使用甘薯、玉米等含丰富胰蛋白酶抑制剂的食物,均可使肠内胰蛋白酶活性显著下降,增加发病机会。
掌握“基础知识-急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病因及发病机制”知识点[单选题]5.下列关于小儿口腔炎的病因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口腔粘膜的炎症B.疱疹性口腔炎是由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C.鹅口疮可能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D.溃疡性口腔炎只可能由链球菌感染引起E.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全身性疾病正确答案:D参考解析:溃疡性口腔炎致病菌: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链球菌。
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模拟试题

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模拟试题2018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课后习题(1)一、单选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共20题,每题5分。
)1、儿科护士的角色不包括:( )A.直接护理者B.患儿代言人C.患儿与家长的管理者D.康复与预防的指导者E.合作与协调者标准答案: c解析:详见本节《儿科护士的角色》内容2、下列哪种辅食可用于7个月小儿:( )A.碎肉和菜汤B.烂面和鸡蛋C.面条和青菜汤D.带馅的食品E.碎肉和饼干标准答案: b解析:菜汤可从4个月添加,烂面、饼干、鸡蛋从7个月添加,碎肉、带馅食品、面条可在10个月以上添加。
3、生长发育通常遵循的顺序不包括: ( )A.由简单到复杂B.由粗到细C.由低级到高级D.由下到上E.由近到远标准答案: d解析:生长发育通常遵循的顺序是: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
4、一健康小儿体重18kg,身长100cm,其年龄约为:( )A.3岁B.4岁C.5岁D.6岁E.7岁标准答案: c解析:评价小儿体格发育情况最重要的指标是体重,根据公式:2—12岁体重(kg)=年龄×2+7或8(kg)和身高(cm)=年龄×7+70(cm)计算,该小儿最可能的年龄是5岁。
5、对于新生儿,下列指标正确的是:( )A.平均出生体重为4kgB.平均出生身长为60cmC.平均头围为32cmD.平均胸围为34cmE.前囟对边中点连线的距离约为1.5—2cm标准答案: e解析:新生儿的平均出生体重为3Kg,平均出生身长为50cm,平均头围为33—34cm,平均胸围为32cm,至1岁时头围及胸围相等。
一、单选题(单选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一共20题,每题5分。
)1、儿科护士的角色不包括:( )A.直接护理者B.患儿代言人C.患儿与家长的管理者D.康复与预防的指导者E.合作与协调者标准答案: c解析:详见本节《儿科护士的角色》内容2、下列哪种辅食可用于7个月小儿:( )A.碎肉和菜汤B.烂面和鸡蛋C.面条和青菜汤D.带馅的食品E.碎肉和饼干标准答案: b解析:菜汤可从4个月添加,烂面、饼干、鸡蛋从7个月添加,碎肉、带馅食品、面条可在10个月以上添加。
[医学类试卷]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综合)模拟试卷1.doc
![[医学类试卷]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综合)模拟试卷1.doc](https://img.taocdn.com/s3/m/b82d682925c52cc58bd6be94.png)
[医学类试卷]初级护师儿科护理学(综合)模拟试卷1 1 腹泻患儿在脱水和酸中毒基本纠正后,突发惊厥应首先考虑(A)低血钙(B)低血钾(C)低血镁(D)低血钠(E)低血糖2 颅内压增高的表现不包括(A)意识障碍(B)呕吐(C)血压下降(D)四肢肌张力升高(E)呼吸不规则3 急性颅内压增高的常见病因是(A)感染(B)脑缺氧(C)颅内出血(D)脑积水(E)高血压脑病4 急性颅内压增高患儿在静脉使用甘露醇时,错误的操作方法是(A)甘露醇如有结晶需加热融解(B)静脉点滴甘露醇前最好要过滤(C)可以与其他药物混合静脉点滴(D)静脉点滴应该在30分钟内完成(E)静脉推注速度不宜过快,以防渗漏5 颅内压增高引起的头痛特点是(A)常在头顶部疼痛剧烈(B)低头、弯腰时头痛减轻(C)吃止痛剂可缓解(D)常在晨起较重(E)头痛较局部6 小儿急性呼吸衰竭时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A)保持呼吸道通畅(B)合理的氧气疗法(C)人工辅助呼吸(D)供应液量能量(E)密切观察病情7 急性呼吸衰竭患儿在气管插管后护理要特别强调的是(A)坚持吸氧(B)观察患儿呼吸频率(C)及时吸痰(D)严格无菌操作(E)插管时间不宜过长8 小儿时期急性心力衰竭最常见的病因是(A)先天性心脏病(B)风湿性心脏病(C)重症肺炎(D)急性肾小球肾炎(E)贫血性心脏病9 小儿急性心力衰竭的诱因是(A)饮食不当(B)输液过快、过多(C)气候变化(D)先天性心脏病(E)营养不良10 不属于婴幼儿急性心力衰竭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是(A)安静时心率增快,婴幼儿>180~160次/分(B)安静时呼吸增快,婴幼儿>60次/分(C)肝大在肋下>3 cm,或短期内增大>1.5 cm (D)心音明显低钝,或出现奔马律(E)尿少或无尿、下肢水肿11 属于肾性急性肾衰竭的病因是(A)大出血、休克(B)先天性尿路畸形(C)肾小球肾炎(D)双侧输尿管结石(E)肾结核12 小儿急性肾衰竭少尿期的饮食原则是(A)高糖、高蛋白、高维生素(B)低糖、高蛋白、高维生素(C)高糖、低蛋白、高维生素(D)低糖、低蛋白、高维生素(E)低糖、低蛋白、低维生素13 小儿急性肾衰少尿期的治疗措施不包括(A)严格控制液体入量(B)选择低糖、高蛋白、富含维生素的食物(C)纠正高血钾(D)纠正酸中毒(E)必要时透析治疗14 小儿心跳呼吸骤停的主要直接原因是(A)严重外伤(B)心脏疾患(C)药物中毒(D)窒息(E)电解质紊乱15 为婴儿行心肺复苏术,建立人工呼吸时,术者呼气频率为(A)10次/min(B)15次/min(C)20次/min(D)30次/min(E)40次/min16 小儿心肺复苏后最重要的处理是(A)纠正酸中毒(B)应用抗菌素(C)强心、利尿(D)脑复苏(E)持续心电监护17 与风湿热发病最重要的相关因素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B)溶血性链球菌感染(C)肺炎链球菌感染(D)大肠埃希氏菌感染(E)流感嗜血杆菌感染18 抗风湿治疗,选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指征是(A)心脏炎(B)舞蹈病(C)皮下结节(D)环形红斑(E)多发性关节炎19 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关节炎型不累及以下哪些关节(A)指关节(B)趾关节(C)颞颌关节(D)踝关节(E)脊柱关节20 女,18岁,近3天双下肢伸侧出现紫癜,分批出现;两侧对称、颜色鲜红,伴腹痛及关节痛,血小板100×109/L,Hb 110 g/L,凝血时间正常,应首先考虑(A)血友病(B)急性白血病(C)过敏性紫癜(D)再生障碍性贫血(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21 川崎病的特征表现为(A)皮疹(B)肢端变化(C)黏膜表现(D)淋巴结肿大(E)心血管症状22 患儿,男,2岁。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 A1/A2型题 2. B1型题1.围产期是指A.从孕期满27周至生后7天B.从孕期满37周至生后7天C.从孕期满28周至生后7天D.从孕期满28周至生后1个月E.从孕期满37周至生后1个月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儿科护理学2.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一期是A.围生期B.新生儿期C.婴儿期D.幼儿期E.学龄前期正确答案:C解析:小儿生长发育具有阶段性,其中婴儿期与青春期为生长发育的两个高峰时期。
知识模块:儿科护理学3.小儿先能抬头后能坐,之后能走是遵循了下列哪项发育顺序A.由上到下的顺序B.由近到远的顺序C.由粗到细的顺序D.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E.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儿科护理学4.下列有关器官或系统发育不平衡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殖系统发育较早B.神经系统发育领先C.淋巴系统到青春期才开始发育D.皮下脂肪年长时发育较发达E.肌肉组织的发育到青春期才开始正确答案:B解析:小儿各器官和系统发育具有不平衡性。
其中,神经系统发育最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淋巴系统发育先快后慢。
并非到青春期才开始发育。
皮下脂肪在年幼时较发达,肌肉组织的发育从学龄前期已经开始。
知识模块:儿科护理学5.婴儿期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能量为A.140kcalB.130kcalC.120kcalD.110kcalE.100kcal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儿科护理学6.预防接种属于A.非特异性免疫B.自然主动免疫C.自然被动免疫D.人工主动免疫E.人工被动免疫正确答案:D解析:预防接种是给易感者接种特异性抗原,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体,从而产生免疫力,属于人工主动免疫。
非特异性免疫也叫天然免疫,是指人体在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建立起来的一种天然防御功能,如皮肤的屏障作用,这种免疫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
自然主动免疫是指机体受到感染后,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而获得免疫力。
[医学类试卷]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模拟试卷1.doc
![[医学类试卷]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模拟试卷1.doc](https://img.taocdn.com/s3/m/ec888b68915f804d2b16c18e.png)
[医学类试卷]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模拟试卷1 1 围产期是指(A)从孕期满27周至生后7天(B)从孕期满37周至生后7天(C)从孕期满28周至生后7天(D)从孕期满28周至生后1个月(E)从孕期满37周至生后1个月2 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一期是(A)围生期(B)新生儿期(C)婴儿期(D)幼儿期(E)学龄前期3 小儿先能抬头后能坐,之后能走是遵循了下列哪项发育顺序(A)由上到下的顺序(B)由近到远的顺序(C)由粗到细的顺序(D)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E)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4 下列有关器官或系统发育不平衡性的描述正确的是(A)生殖系统发育较早(B)神经系统发育领先(C)淋巴系统到青春期才开始发育(D)皮下脂肪年长时发育较发达(E)肌肉组织的发育到青春期才开始5 婴儿期每日每公斤体重所需能量为(A)140kcal(B)130kcal(C)120kcal(D)110kcal(E)100kcal6 预防接种属于(A)非特异性免疫(B)自然主动免疫(C)自然被动免疫(D)人工主动免疫(E)人工被动免疫7 属于活疫苗的是(A)卡介苗、百日咳菌苗(B)卡介苗、麻疹疫苗(C)麻疹疫苗、脊髓灰质炎疫苗(D)脊髓灰质炎疫苗、乙型脑炎疫苗(E)乙型脑炎疫苗、狂犬病疫苗8 乙肝第一次接种的年龄是(A)出生时(B)1个月(C)2个月(D)3个月(E)6个月9 与胸围大小密切相关的是(A)胸廓的发育程度(B)骨骼的发育程度(C)脊柱的发育程度(D)膈肌的发育程度(E)心脏的发育程度10 母乳中的乙型乳糖可抑制肠道中(A)乳酸杆菌的生长(B)变形杆菌的生长(C)大肠埃希菌的生长(D)白假丝酵母菌的生长(E)葡萄球菌的生长11 复种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年龄是(A)1岁(B)2岁(C)3岁(D)4岁(E)5岁12 小儿出生时的头围大约是(A)34cm(B)44cm(C)46cm(D)48cm(E)50cm13 小儿出生时的胸围大约是(A)32cm(B)42cm(C)44cm(D)46cm(E)50cm14 以下关于小儿各阶段体重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出生时平均约为3kg(B)6个月时约为6kg(C)1周岁时约为9kg(D)2周岁时约为12kg(E)2岁以后平均每年增长2kg15 在婴儿饮食中添加米汤、米糊及稀粥的适宜时间是(A)生后1~3个月(B)生后4~6个月(C)生后7~9个月(D)生后10~12个月(E)生后14个月16 体重(kg)=6(kg)+月龄×0.25 (kg),此公式适用于(B)2~12岁(C)1~3岁(D)1~6个月(E)7~12个月17 不宜进行母乳喂养的情况是(A)天气炎热(B)乳儿发热(C)小儿黄疸(D)母亲患肝炎(E)母亲患糖尿病18 6个月小儿进行免疫接种后4小时,接种部位出现直径4cm的红肿并伴淋巴结轻度肿大,属于(A)局部弱反应(B)局部中等反应(C)局部强反应(D)全身弱反应(E)全身中等反应19 新生儿视觉最清晰的范围是(B)15~20cm(C)20~25cm(D)25~30cm(E)30~35cm20 可用拇指、示指取物的年龄为(A)5~6个月(B)7~8个月(C)9~10个月(D)11~12个月(E)13~14个月21 5个月小儿一直牛乳喂养,检查发现血清铁蛋白下降。
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1).doc

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1)2018年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1)常见传染病患儿的护理1、中毒性痢疾时的护理要点不包括()A.观察生命体征B.用药前作大便培养C.防止肛门和直肠脱垂D.记录大便次数、性状E.做好抢救的准备本题答案:C2、患儿1.5岁,高热5天伴流涕、干咳、纳差;1天来全身出皮疹,为红色粟粒大小斑丘疹,疹间皮肤正常。
该患儿适宜的护理措施为()A.多喂开水和热汤B.用乙醇擦浴降温C.喝姜汤或用姜汤水擦身D.应给予高脂肪高维生素的食物E.及时注射胎盘球蛋白本题答案:A3、下列哪项不是水痘的临床表现()A.潜伏期8~21天B.发热2天后出现皮疹C.皮疹呈离心性分布D.皮疹一般在3~5天内分批出齐E.多种形态的皮疹可同时存在本题答案:C本题解析:皮疹呈向心性分布。
4、猩红热()A.易并发肺炎B.易并发脑炎C.易并发胰腺炎D.可出现手套、袜套样脱皮E.可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本题答案:D本题解析:猩红热恢复期可出现手套、袜套样脱皮。
流行性腮腺炎可影响其他腺体,如胰腺、性腺等,可引起胰腺炎。
5、患儿,男,6个月,阵发性痉咳3周,伴有鸡鸣样回声,日轻夜重,痰液黏稠,咳剧时伴有呕吐,白细胞升高,护理该患儿不正确的措施是()A.为减少痉咳禁止拍背B.可雾化吸入C.夜间剧咳时可用镇咳剂D.密切观察病情E.给予易消化的饮食本题答案:A6、5岁小儿,因高热、咽部和扁桃体充血肿胀,表面有点状黄白色渗出物来院就诊,以猩红热收入院。
目前该患儿体温达39℃,全身出疹。
皮疹首发于耳后,之后遍及全身,为在弥漫性充血的皮肤上出现分布均匀的针尖大小的丘疹,疹间无正常皮肤。
针对高热的正确护理措施是()A.绝对卧床休息B.冷水擦浴C.酒精擦浴D.枕冰帽E.进软食本题答案:A7、预防高度传染性及致死性的传染病使用的标志是()A.黄色标志B.橙色标志C.蓝色标志D.棕色标志E.绿色标志本题答案:A8、麻疹的检疫期为()A.7天B.18天C.21天D.28天E.32天本题答案:C本题解析:麻疹潜伏期一般为6~18天,最长潜伏期为21天,检疫期为21天。
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1)

初级护师考试儿科护理学试题及答案:新生儿及患病新生儿的护理(1)A1型题1. 正常新生儿所需室内的适中温度为A . 16 ~18 ℃B . 19 ~21 ℃C . 22~24 ℃D . 25~27 ℃E .28 ~30 ℃2 .新生儿破伤风的感染途径是A .宫内B .产道C .脐部D .口腔E .鼻腔3 .下面哪一项是正常新生儿的外观特点A .皮肤红嫩、皮下脂肪少B .毳毛多、头发细而乱C .整个足底遍及足纹D .指甲未达指端E .乳腺无结节4 .新生儿生后脐带脱落的时间一般为A . 1 ~7 天B . 8 ~14 天C . 15 ~21 天D . 22 ~28 天E . 29 ~35 天5 .对母乳性黄疽患儿最适宜的处理措施是A .给予肝酶诱导剂B .间隔母乳喂养C .蓝光照射D .换血疗法E .输血浆6 .胎儿可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是A . IgAB . IgC C . lgED . IgGE . lgM7 .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窝有分泌物时,正确的处置方法为A .先用过氧化氢,再用硝酸银B .先用过氧化氢,再用碘伏C .先用碘酒,再用硝酸银D .先用乙醇,再用碘酒E .先用乙醇,再用碘伏8 .早产儿生理性黄疽自然消退的时间多在生后A . 1 ~2 周B . 2 ~3 周C . 3 ~4 周D . 4 ~5 周E . 5 ~6 周9 .正常新生儿呼吸系统特点描述哪项错误A .呼吸频率较快,40 次/分左右B .呼吸主要靠横膈的升降C .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D .以胸式呼吸为主E .呼吸节律不规则10 .早产儿易发生呼吸暂停,主要是因为A .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B .呼吸中枢发育不完善C 肺泡数量相对少D .肋间肌不发达E .横膈位置高11.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首先出现硬肿的部位A .面颊B .躯干C .前臂D .臀部E .小腿12 .新生儿排尿的时间一般在生后A . 24 小时内B . 24 ~30 小时C . 30 ~36 小时D . 36 ~40 小时E . 40~48 小时13 .新生儿喂乳后应采取的体位是A .左侧卧位B .半卧位C .右侧卧位D .仰卧位E .俯卧位14 .在我国新生儿败血症的致病菌主要是A .B 组溶血性链球菌B .大肠埃希菌C .空肠弯曲菌D .葡萄球菌E .绿脓杆菌15 .与早产儿神经系统成熟度关系最密切的是A .指间距B. 日龄C .胎龄D .身高E .体重16 .早产儿高浓度、长时间吸氧易引发病变的部位A .睫状体B .玻璃体C .视网膜D .脉络膜E .角膜17 .引起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病因是A .受寒或感染B .缺氧或产伤C .受寒或缺氧D .缺氧或感染E .感染或产伤18 .病理性黄疽采用光照疗法时选用A .红光B .黄光C .蓝光D .绿光E .白光19 .暖箱温度的调节主要是根据早产儿的A .体温和呼吸B .体重和心率C .日龄和血压D .呼吸和心率E .日龄和体重20 .早产儿的护理应特别注意A .维持体温正常B .按医嘱用药C .合理喂养D .脐部护理E .口腔护理21 .正常新生儿肾排磷功能较差,易导致A .低钠血症B .低钾血症C .低钙血症D .高钾血症E .高钙血症22 .新生儿腰穿进针应在A .第12 胸椎、第1 腰椎间隙B .第1 、2 腰椎间隙C .第2 、3 腰椎间隙D .第3 、4 腰椎间隙E .第4 、5 腰椎间隙23 .正常新生儿病理反射呈弱阳性的是A .奥本汉姆征B .颈项强直C .戈登征D .查多克征E .巴宾斯基征24 .人乳的初乳中含量较高的免疫球蛋白是A . IgAB . IgEC . IgGD . IgME . IgN25 .早产儿出现的呼吸暂停是指A .呼吸停止时间<10 秒,伴心率>100 次/分及发钳B .呼吸停止时间为10~15 秒C .呼吸停止时间<15 秒,伴心率>100 次/分及发钳D .呼吸停止时间为15 ~20 秒E .呼吸停止时间<20 秒,伴心率>100 次/分及发钳26 .早产儿对下面哪种营养素消化、吸收较差A .碳水化合物B .矿物质C .蛋白质D .维生素E .脂肪27 .早产儿的定义是胎龄未满A . 28 周B . 37 周C . 38 周D . 40 周E . 42 周28 .新生儿换血疗法多选用的血管是A .额上静脉B .颞浅静脉C .手背静脉D .足背静脉E .脐静脉29 .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患儿并发DIC 时,下面实验室检查正确的是A .血小板计数增加、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B .血小板计数减少、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C .血小板计数减少、凝血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降低D .血小板计数增加、凝血时间缩短、纤维蛋白原升高E .血小板计数增加、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升高30 .受母体雌激素的影响新生儿可发生A .生理性体重下降B .生理性黄疽C . 乳腺肿大D .脱水热E .粟粒疹31 .新生儿败血症最常并发A .化脓性脑膜炎B .急性肾小球肾炎C .心力衰竭D .腹泻E .贫血32 .红细胞葡萄糖一6一磷酸脱氢酶(G6PD )缺陷症患儿忌食用A .碳酸饮料B .海产品C .牛乳D .蚕豆E .芝麻33 .不属于高危新生儿的是A .孕母分娩过程中使用镇静药物B .出生APgar 评分9 分C .母亲过去有死胎史D .孕母患糖尿病E .早产儿34 .病理性黄疽的表现是A .胆红素每日上升不超过85μmol / LB .血清结合胆红素低于24 μmol / LC .新生儿生后2 天出现黄疽D .足月儿生后2 周黄疽明显E .早产儿生后4 周黄疽消退35 ·光照疗法的副作用不包括A .绿色稀薄大便B .肝脾肿大C .青铜症D .发热E .皮疹36 .光照疗法正确的是A .患儿需用保暖性好的包被包裹人箱B .光疗前用3 %过氧化氢消毒光疗箱C .持续或间断照射不超过12 小时D .光疗时患儿需戴黑色护眼罩E .单面光疗优于双面光疗37 .早发型败血症的主要病因A .分娩时消毒不严B .母亲垂直感染C .呼吸道感染D .消化道感染E .脐部感染38 .接触破伤风患儿脐部的敷料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 .干热120 ℃、30 分钟B .煮沸30 分钟C .乙醇消毒D深埋E .焚烧39 .早产儿出暖箱的标准不包适A .体重增至2000g 以上B .日龄满2 周C .体温稳定D .吸吮良好E .呼吸正常40 .早产儿易呛奶的原因是A .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C .吸吮及吞咽能力差B .责门括约肌不发达D .胃呈水平位E .胃的容量小A2 型题41 .女婴,6 天,阴道流出少量血性分泌物,其他未见异常,一般情况良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题思路:出生体重小于 1500g 的新生儿为极低出生 体重儿。 11.不符合早产儿外观特点的是 【score:2 分】
【A】足纹遍及整个足底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B】头发软、乱 【C】乳腺结节小或无结节 【D】四肢肌力低呈伸直状 【E】指甲未达到指端 本题思路:早产儿足纹少,足跟光滑。 12.新生儿黄疸在生后 24 小时内出现应首先考虑 【score:2 分】 【A】牛理性黄疸 【B】新生儿败血症 【C】新生儿肝炎 【D】新生儿溶血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E】先天性胆道闭锁
本题思路:新生儿溶血症在生后 24 小时出现黄疸, 并迅速加重,其余因素引起的黄疸出现时间较晚.或 退而复现。 13.下列情况多见导致缺血缺氧性颅内出血的是 【score:2 分】
【A】胎头过大 【B】吸引器助产 【C】臀位产 【D】高位产钳 【E】早产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凡能引起缺氧的因素均可导致颅内出血, 以早产儿多见,其余因素是引起产伤性颅内出血的常 见原因。 14.营养不良患儿水肿的原因是由于 【score:2 分】 【A】心力衰竭 【B】肾衰竭 【C】低蛋白血症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维生素 B 1 缺乏 【E】低钠性水肿
本题思路:体重为各器官、组织及体液的总重量,是 反映儿童体格生长,尤其是营养状况的重要指标。 3.按照公式计算,正常 2 周岁的小儿,其身高为 【score:2 分】
【A】75cm 【B】82cm 【C】84cm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87cm 【E】89cm 本题思路:2~12 岁小儿身长(高)估算公式:年龄 (岁)×7+70。 4.小儿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的年龄是 【score:2 分】 【A】出生时 【B】2 岁 【C】4 岁 【D】6 岁 【E】12 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本题思路:出生时上部量大于下部量,中点在脐上, 随着下肢长骨的增长,中点下移,2 岁时在脐上,6
本题思路:营养不良患儿水肿是由于蛋白质供给不足 或消耗过多致使血清蛋白下降,产生低蛋白性水肿。 15.营养不良导致代谢异常不包括 【score:2 分】
【A】低血糖 【B】低蛋白血症 【C】低胆固醇血症 【D】全身体液总量相对较少 【此项为本题正确 答案】 【E】细胞外液常呈低渗状态 本题思路:由于长期能量供应不足,导致自身组织消 耗,糖原不足或消耗过多致低血糖,脂肪消耗致血清 胆固醇下降,蚤白质供给不足或消耗致血清蛋白下 降,低蛋白水肿,由于全身体液总量增多致细胞外液 呈低渗状态。 16.下列选项与小儿肥胖症无关的是 【score:2 分】 【A】营养摄入过多 【B】活动过多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父母肥胖
本题思路:小儿出生时胸围比头围小 1~2cm,约 32cm,1 岁时头围、胸围相等,以后则胸围超过头 围。(1 岁时小儿头围 46cm。) 9.初乳中含量较多的免疫因子是 【score:2 分】
【A】IgG 【B】IgD 【C】slgA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IgM 【E】IgE 本题思路:母乳中含丰富的免疫因子,有效抵抗病原 微生物的侵袭,增强婴儿免疫力,尤以母初乳$IgA 为高。 10.胎龄 29 周,出生体重 1480g,诊断为 【score:2 分】 【A】低出生体重儿 【B】极低出生体重儿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C】超低体重儿 【D】巨大儿 【E】正常出生体重儿
【D】疾病 【E】精神创伤 本题思路:缺乏适当的活动和体育锻炼也是发生肥胖 症的主要因素,因为活动量过少,导致热能消耗减 少,相对热能转化为体脂蓄积。 17.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出现呼吸困难的时间一般为 【score:2 分】 【A】生后即刻 【B】生后 15~30 分钟 【C】生后 2~6 小时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生后 12~24 小时 【E】生后 36~72 小时 本题思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患儿出生时可正常,在 生后 2~6 小时可出现呼吸困难,并呈进行性加重。 18.婴儿易发生溢乳和呕吐的原因包含 【score:2 分】 【A】幽门括约肌发育差 【B】婴儿胃呈斜位 【C】胃肠顺向蠕动 【D】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好
初级护师基础知识【儿科护理学】-试卷 1 (总分:74 分,做题时间:90 分钟)
一、 A1 型题(总题数:28,score:56 分) 1.婴儿期是指 【score:2 分】
【A】出生后到满 6 个月 【B】出生后到满 1 周岁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6 个月到满 1 周岁 【D】28 天到满 1 周岁 【E】1 岁到满 3 岁 本题思路:出生后到满 1 周岁之前称为婴儿期。 2.可反映小儿生长发育过程中营养状况的指标是 【score:2 分】 【A】身长(高) 【B】头围 【C】体重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胸围 【E】腹围
【E】第一个生长高峰出现在生后前半年 本题思路:1 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 3 倍,2 岁时为 出生时的 4 倍。 7.小儿发育最早的系统是 【score:2 分】
【A】循环系统 【B】呼吸系统 【C】神经系统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D】生殖系统 【E】淋巴系统 本题思路:人体各系统发育顺序遵循一定的规律,神 经系统较早发育,生殖系统发育较晚。 8.关于 1 岁小儿体格正常发育,描述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身长 100cm 【B】体重 6kg 【C】头围 52cm 【D】乳牙出齐 【E】胸围 46cm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案】
岁时在脐与耻骨联合上缘之间,12 岁时恰位于耻骨 联合上缘,上部量与下部量相等。 5.测量上臂围评估<5 岁小儿营养状况正确的是 【score:2 分】
【A】>11.5cm 为营养良好 【B】>13.5em 为营养良好 【此项为本题正确答 案】 【C】<12.5cm 为营养中等 【D】<11.5cm 为营养中等 【E】<11.5cm 为营养不良12.5~13.5cm 为营养中等,<12.5cm 为营养不 良。 6.不是小儿体重增加规律描述的是 【score:2 分】 【A】出生后第 1 周内,体重可暂时下降 3%~9% 【B】出生后第 1 个月体重可增长 1000~1500g 【C】3 个月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 2 倍 【D】1 岁时体重约为出生时的 4 倍 【此项为本 题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