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高考化学氯及其化合物综合经典题及详细答案

一、高中化学氯及其化合物

1.肼(N2H4)作为火箭发动机的燃料,可通过反应NaClO+ 2NH3 = N2H4 + NaCl+ H2O制取。某化学兴趣小组尝试在实验室制取N2H4,设计了如下实验:

(1)制备NaClO溶液,装置如图所示。(已知:3Cl2 + 6NaOH Δ

5NaCl+ NaClO3 + 3H2O)

①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

②连接好装置,装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_________。

③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当生成71g氯气时,被氧化的HCl为_________mol。试管内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

④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将NaClO溶液倒入烧杯中,持续通入NH3制取N2H4。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

(3)火箭发射时用N2H4作燃料,用N2O4助燃,燃烧生成两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

【答案】分液漏斗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MnO2 + 4HCl(浓)Δ

MnCl2 + Cl2↑+ 2H2O 2 Cl2 +

2OH-= Cl-+ ClO-+ H2O 除去Cl2中的HCl气体防止溶液温度过高发生副反应 2NH4Cl+

Ca(OH)2Δ

CaCl2 + 2NH3↑+ 2H2O 2N2H4 + N2O4

点燃

3N2 + 4H2O

【解析】

【分析】

(1) ①根据仪器的构造判断;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漏气;

③该装置是用来制备氯气的,MnO2 与浓盐酸反应生成MnCl2 、 Cl2和H2O;试管内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

④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 2中的HCl 气体,冰水的作用是防止溶液温度过高发生副反应;

(2) 实验室利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固体制取氨气;

(3)火箭发射时用N 2H 4作燃料,用N 2O 4助燃,燃烧生成两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氮气和水蒸气。

【详解】

(1) ①根据仪器的构造可知,仪器A 的名称是分液漏斗;

②化学实验装置连接以后,在装药品之前,必须进行的一项操作是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漏气;

③该装置是用来制备氯气的,所以圆底烧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nO 2 +

4HCl(浓)ΔMnCl 2 + Cl 2↑ + 2H 2O ;根据反应可知,当生成71g 氯气时,被氧化的HCl 为2mol ;试管内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

式为Cl 2 + 2OH - = Cl - + ClO - + H 2O ;

④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除去Cl 2中的HCl 气体,冰水的作用是防止溶液温度过高发生副反应;

(2) 实验室利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混合固体制取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 4Cl + Ca(OH)2ΔCaCl 2 + 2NH 3↑ + 2H 2O ;

(3)火箭发射时用N 2H 4作燃料,用N 2O 4助燃,燃烧生成两种可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氮气和水蒸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 2H 4 + N 2O 4点燃3N 2 + 4H 2O 。

2.(1)单质钠是一种______色的金属,密度比水______(大/小),钠在自然界中以______(化合/游离)态存在;金属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______色的______(化学式),其生成物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氯气是一种______色的气体,密度比空气______,______溶于水,并可以和水发生反应,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室中用______ 溶液(化学式)吸收多余的氯气。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漂白粉是______和______(化学式)的混合物,是利用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制成的,写出其反应的方程式:______。

(3)现有物质:①氧化镁②硫酸铜 ③碳酸钙 ④金属钠 ⑤氯气 ⑥氢气 ⑦硫酸 ⑧氯水⑨二氧化硫 ⑩氧化钠?二氧化硅?次氯酸?漂白粉

按下列标准进行归类(填序号)混合物______ 酸______ 盐______单质______ 碱性氧化物______ 酸性氧化物______。

【答案】银白 小 化合 222Na 2H O 2NaOH H +=+↑ 淡黄 22Na O

22222Na O 2H O 4NaOH O +=+↑ 黄绿 大 易 22Cl H O HCl HClO ++? NaOH

232Fe 3Cl 2FeCl -+点燃

2CaCl 2Ca(ClO)

222222Cl 2Ca(OH)CaCl Ca(ClO)2H O +=++ ⑧? ⑦? ②③ ④⑤⑥ ①⑩ ⑨?

【解析】

【分析】

()1钠观察切开面,新切开的金属钠断面呈银白色色;密度比水小,钠是很活泼的金属,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过氧化钠可以和水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

()2在通常状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吸收吸收多余的氯气,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漂白粉,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氯化钙;

()3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盐。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酸是指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盐是指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单质是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碱性氧化物是指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酸性氧化物是指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

【详解】

()1钠观察切开面,新切开的金属钠断面呈银白色色;钠与水反应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钠是很活泼的金属,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钠在自然界中只能以化合态存在;金属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22Na 2H O 2NaOH H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

2222Na O Na O -+V ,过氧化钠可以和水之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方程式为:

22222Na O 2H O 4NaOH O +=+↑;

()2在通常状况下,氯气是一种黄绿色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溶于水,1体积水中能溶解2体积的氯气;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22Cl H O HCl HClO ++?,实验室用氢氧化钠吸收吸收多余的氯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离子反应为

22Cl 2OH Cl ClO H O ---+=++,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铁

232Fe 3Cl 2FeCl -+点燃

,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次氯酸钙,反应的方程式为

222222Cl 2Ca(OH)CaCl Ca(ClO)2H O +=++,漂白粉的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

()2(Ca ClO)、氯化钙()2CaCl ;漂白粉溶于水后,受空气中的2CO 作用,即产生有漂白、杀菌作用的次氯酸,同时生成碳酸钙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223Ca(ClO)CO H O CaCO 2HClO ++=↓+;

()3①氧化镁为碱性氧化物; ②硫酸铜由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构成的盐; ③碳酸钙由碳酸根离子和钙离子构成的盐; ④金属钠 属于单质;⑤氯气属于单质; ⑥氢气属于单质;⑦硫酸属于二元强酸; ⑧氯水属于氯气和水的混合物; ⑨二氧化硫为酸性氧化物; ⑩氧化钠为碱性氧化物;?二氧化硅为酸性氧化物;?次氯酸为一元弱酸;?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2(Ca ClO)、氯化钙()2CaCl ,属于混合物;

则:混合物为⑧?,酸为 ⑦?,盐为②③,单质为④⑤⑥,碱性氧化物为①⑩, 酸性氧化物为⑨?。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钠、氯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物质的分类,属基础题,碱金属是典型金属元素的代表,钠是碱金属元素的代表,氯是卤素的代表,在无机化学中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而成为命题的重点物质,是物质推断、鉴别、及有关实验、计算的常见物质。

3.现有A 、B 、C 、D 四种气体,A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 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 、D 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纯净的A 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 。把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石灰水变浑浊。

(1)A 、B 、C 、D 的化学式分别为: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

(2)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与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与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与澄清石灰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H 2 Cl 2 CO 2 HCl H 2 + Cl 2

点燃2HCl H 2O+ Cl 2 = HCl + HClO CO 2 + Ca(OH)2 =

CaCO 3↓+ H 2O

【解析】

【分析】

现有A 、B 、C 、D 四种气体,A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则A 为氢气,B 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则B 为氯气,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 、D 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纯净的A 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 ,则D 为HCl ,把无色无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 通入澄清石灰水时,石灰水变浑浊,则C 为CO 2。

【详解】

(1)根据上面分析得到A 、B 、C 、D 的化学式分别为:A 为H 2;B 为Cl 2;C 为CO 2;D 为HCl ;故答案为:H 2;Cl 2;CO 2;HCl 。

(2)A与B是氢气在氯气中点燃生成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H2 + Cl2点燃

2HCl;B与水是氯

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方程式为H2O+ Cl2 = HCl + HClO;C与澄清石灰水是二氧化碳和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CO2 + Ca(OH)2 = CaCO3↓+ H2O;

故答案为:H2 + Cl2点燃

2HCl;H2O+ Cl2 = HCl + HClO;CO2 + Ca(OH)2 = CaCO3↓+ H2O。

4.有X、Y、Z三种元素:

(1)X、Y、Z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

(2)X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物为XZ,火焰呈苍白色;

(3)XZ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X+和Z-,其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4)每2个X2分子能与1个Y2分子化合成2个X2Y分子,X2Y常温下为液体;

(5)Z单质溶于X2Y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性。

试写出其元素符号:X__,Y__,Z__,化合物的分子式:XZ__,X2Y__。

【答案】H O Cl HCl H2O

【解析】

【分析】

根据特殊颜色(苍白色)以及水在常温下为液体可以推断出各元素和各物质。

【详解】

X单质可以在Z的单质中燃烧,生成物为XZ,火焰呈苍白色,所以X为H2,Z为Cl2,HCl 为HCl;XZ极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电离出H+和Cl-,其水溶液能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验证了刚才的结论;X2Y常温下为液体,根据X为氢元素,可以确定X2Y为H2O,所以Y为O;Cl2溶于H2O中,所得溶液中含有次氯酸,具有漂白性。综上可确定X为H,Y为O,Z 为Cl。XZ为HCl,X2Y为H2O。

5.下图中的每一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其中甲、乙、丙、丁为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A是一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B是具有磁性的氧化物,D和丁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乙在丙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H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I2。它们的转化关系如下:(有些反应的条件和部分产物为注明)

(1)写出下列物质化学式:B_________,F______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3)H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为I,该过程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

(4)将足量的CO2通入E溶液中,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5)将G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红褐色液体,该液体具有的性质有__________。A.具有丁达尔现象

B.红褐色液体可用过滤的方法纯化

C.液体中分散质微粒直径小于1nm

D.取适量液体加入K2SO4溶液会产生红褐色沉淀

【答案】Fe3O4 FeCl2 3Fe+4H2O Fe3O4+4H2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 AlO2-+CO2+H2O=Al(OH)3↓+HCO3- AD

【解析】

【分析】

甲、乙、丙、丁为常见单质,其余均为化合物,A是一种常见的液态化合物,则A为

H2O,B是具有磁性的氧化物,则B为Fe3O4,D和丁既能和酸反应又能和碱反应,则丁为Al,D为Al2 O3 ,E为NaAlO2 ,乙在丙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火焰,则C为HCl,结合转化关系可知,甲为Fe,乙为H2,F为FeCl2 ,H在空气中很容易被氧化成I,则H为Fe(OH)2 ,I为F(OH)3 ,G为FeCl3 。

【详解】

(1)通过以上分析知,B、F分别是Fe3O4;FeCl2;

(2)A与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

(3)H为Fe(OH)2,I为F(OH)3 ,氢氧化亚铁是白色沉淀、氢氧化铁是红褐色沉淀,氢氧化亚铁不稳定,极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生成红褐色氢氧化铁沉淀,看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逐渐变为灰绿色,最终变为红褐色沉淀;

(4)E是偏铝酸钠,足量二氧化碳通入偏铝酸钠溶液中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碳酸氢钠,离子方程式为AlO2-+CO2+H2O=Al(OH)3↓+HCO3-;

(5)将G的饱和溶液滴入沸水中得红褐色液体,该液体是Fe(OH)3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其分散质直径在1-100nm之间,能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能和电解质溶液发生聚沉现象,选项AD正确。

6.现有A、B、C、D、E五种物质,其中A是最轻的气体,B是黄绿色气体,A能在B中燃烧生成苍白色火焰,B与C在点燃的条件下结合生成D,D的水溶液呈黄色,向这个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可得到红棕色沉淀E,请写出这五种物质的化学式。

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

【答案】H2(氢气) Cl2(氯气) Fe(铁) FeCl3(三氯化铁) Fe(OH)3 (氢氧化铁)

【分析】

A 是最轻的气体,所以A 是氢气;

B 是黄绿色气体,所以B 为HCl ;氢气能在氯气中燃烧生成苍白色火焰;B 与

C 在点燃的条件下结合生成

D ,D 的水溶液呈黄色,可知D 为氯化铁,则C 为铁单质;向这个溶液中加入NaOH 溶液,可得到红棕色沉淀

E ,即氢氧化铁沉淀。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A 为H 2(氢气);B 为Cl 2(氯气);C 为Fe(铁);D 为FeCl 3(三氯化铁);E 为Fe(OH)3 (氢氧化铁);

【点睛】

物质的密度、颜色、气味及反应现象等时推断突破口,注意把握相关物质的性质,平时多积累相关知识,难度不大。

7.现有A 、B 、C 三种气体,A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 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纯净的A 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生成C 。把气体B 通入到适量石灰乳中可以得到白色浑浊物D 。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纯净的A 在B 中安静地燃烧生成C_______________

②将气体B 通入到水中:__________。

③将气体B 通入到NaOH 溶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将气体B 通入到适量石灰乳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把三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的气体是________(用字母表示)。

(3)将白色浑浊物D 溶于水得到澄清溶液,分别取适量该澄清液两份。

①向第一份中滴加碳酸钠溶液观察到出现沉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第二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会观察到____________(填现象)。

③白色浑浊物D 因具有漂白性又称为______________,该物质在空气中容易变质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H 2+Cl 2=点燃

2HCl Cl 2+H 2O ?

HCl +HClO Cl 2+2NaOH=NaCl +NaClO +H 2O 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BC 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Ca(ClO)2+Na 2CO 3=CaCO 3↓+2NaClO 生成白色沉淀 漂白粉 Ca(ClO)2+H 2O +CO 2=2HClO +CaCO 3、2HClO =光照2HCl +O 2↑

【解析】

【分析】

A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应为H 2,

B 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应为Cl 2,纯净的A 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生成D ,则D 为HCl ,把气体Cl 2通入到适量石灰乳中可以得到白色浑浊物D ,则D 为CaCl 2和Ca(ClO)2的混合物,结合对应物质的性质解答该题。

A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应为H 2,

B 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应为Cl 2,纯净的A 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生成D ,则D 为HCl ,把气体Cl 2通入到适量石灰乳中可以得到白色浑浊物D ,则D 为CaCl 2和Ca(ClO)2的混合物,

(1)①A 与B 反应是氢气在点燃条件下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方程式为:H 2+Cl 2=点燃2HCl ,

故答案为:H 2+Cl 2=点燃2HCl ;

②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方程式为:Cl 2+H 2O ?

HCl+HClO , 故答案为:Cl 2+H 2O ?

HCl+HClO ; ③氯气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

Cl 2+2NaOH ═NaCl+NaClO+H 2O ,

故答案为:Cl 2+2NaOH ═NaCl+NaClO+H 2O ;

④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反应的方程式为:2Cl 2+2Ca (OH )2═CaCl 2+Ca(ClO)2+2H 2O ,

故答案为:2Cl 2+2Ca(OH)2═CaCl 2+Ca(ClO)2+2H 2O ;

(2)氯气溶于水会生成盐酸能与硝酸银生成氯化银沉淀,HCl 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

故答案为:BC ;

(3)①D 为CaCl 2和Ca(ClO)2的混合物,滴加碳酸钠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为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Ca(ClO)2+Na 2CO 3=CaCO 3↓+2NaClO ,

故答案为:CaCl 2+Na 2CO 3=CaCO 3↓+2NaCl 、Ca(ClO)2+Na 2CO 3=CaCO 3↓+2NaClO ; ②向第二份溶液中滴加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氯离子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氯化银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生成白色沉淀;

③因为具有漂白性又称为漂白粉;在空气中容易与二氧化碳、水发生反应变质,其反应的方程式为:Ca(ClO)2+H 2O +CO 2=2HClO +CaCO 3、2HClO =光照

2HCl +O 2↑;

故答案为:漂白粉;Ca(ClO)2+H 2O +CO 2=2HClO +CaCO 3、2HClO =光照2HCl +O 2↑。

【点睛】

氯气是一种强氧化剂,与水或是碱都发生歧化反应,本题考察氯气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解题时需注意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8.有X 、Y 、Z 三种元素,已知:①X 、Y 、Z 的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②X 单质可在Z 单质中燃烧,生成XZ ,火焰为苍白色;③XZ 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可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④每2个X 2分子可与1个Y 2分子化合生成2个X 2Y 分子,X 2Y 在常温下为液体;⑤Z 单质溶于X 2Y 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作用;⑥细铁丝能在Z 2(g)中剧烈燃烧,且产生红棕色烟。推断:

(1)X 、Y 两种元素的名称X___,Y___。

(2)化合物的化学式:XZ___,X 2Y___。

(3)过程⑥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

【答案】氢 氧 HCl H 2O 2Fe +3Cl 2

2FeCl 3

【解析】

【分析】

细铁丝能在Z 2(g)中剧烈燃烧,且产生红棕色烟,Z 是Cl 元素; X 单质可在Z 单质中燃烧,生成XZ ,火焰为苍白色,XZ 是氯化氢,所以X 是H 元素;氯气溶于X 2Y 中,所得溶液具有漂白作用,则X 2Y 是水,Y 是O 元素。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1)X 是氢元素,Y 是氧元素、Z 是氯元素。

(2)化合物的化学式:XZ 是氯化氢,化学式是HCl ,X 2Y 是水,化学式是H 2O ; (3)过程⑥是铁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反应方程式为2Fe +3Cl 2

2FeCl 3。 【点睛】

本题考查了物质性质的分析判断,抓住物质转化关系,特别是抓住反应现象的特征进行分析;如:根据细铁丝能在Z 2(g)中剧烈燃烧,产生红棕色烟,可推知Z 2(g)是氯气;火焰为苍白色是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9.现有A 、B 、C 、D 四种气体,A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B 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 、D 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纯净的A 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 。把无色无刺激气味气体C 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

(1)A 、B 、C 、D 的化学式分别为:

A_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

(2)写出下列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 与B_______;

B 与水_______。

【答案】H 2 Cl 2 CO 2 HCl 22

H +Cl 2HCl 点燃 Cl 2+H 2O=HCl +HClO

【解析】

【分析】

A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即为氢气,

B 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即为氯气,纯净的A 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 即氢气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特征现象,即D 为氯化氢,把四种气体分别通入酸性硝酸银溶液中,通入B 、D 气体时立即出现白色沉淀,进一步验证B 为氯气,D 为氯化氢,无色无刺激气味气体

C 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即为二氧化碳气体。

【详解】

⑴A 是密度最小的气体即为氢气,A 为H 2;

B 在通常情况下呈黄绿色即为氯气,B 为Cl 2;

无色无刺激气味气体C 通入澄清石灰水时变浑浊即为二氧化碳气体,C 为CO 2;

纯净的A 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并生成D 即生成HCl ,D 为HCl ; ⑵A 与B 反应方程式为:22H +Cl 2HCl 点燃;

B 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 2+H 2O=HCl +HClO 。

【点睛】

①根据PV=nRT 可以推出ρP=RT M

,所以相同条件下,气体的密度和其摩尔质量呈正比,即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即为氢气;②纯净的A 可以在B 中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的火焰,这是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反应。

10.常温、常压下X 2、Y 2、Z 2三种气体有如下转化关系:

(1)X 2、Y 2、Z 2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Z 2与X 2Y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Z 2与NaOH 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H 2 O 2 Cl 2 Cl 2+H 2O=HCl+HClO 2OH -+Cl 2=Cl -+ClO -+H 2O

【解析】

【详解】

X 2、Y 2、Z 2三种气体,Y 2和Z 2都能与X 2点燃反应,一个呈液态为水,一个产生苍白色火焰为氯化氢气体;所以X 2为氢气;Y 2为氧气、Z 2为氯气;氯气与水反应的方程式为Cl 2+H 2O==HCl+HclO ;2NaOH+Cl 2=NaCl+NaClO+H 2O ;2OH -+Cl 2==Cl -+ClO -+H 2O

11.A 、B 、C 、D 是高中阶段学习的四种物质,单质A 在单质B 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产物溶于水得到常见的强酸。化合物C 、D 是刚学过的两种有重要用途的物质,化合物C 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是单质B 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化合物D 是淡黄色物质,可用于呼吸面具,可由一种活泼金属与氧气燃烧得到。回答下列问题:

(1)单质A 与单质B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2)单质B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3)D 用于呼吸面具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C 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

【答案】H 2+Cl 22HCl Cl 2+H 2O=HCl +HClO 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2Na 2O 2+2H 2O =4NaOH +O 2↑ HClO +NaOH=NaClO +H 2O

【解析】

【分析】

根据单质A在单质B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可知A为H2,B为Cl2;根据化合物D是淡黄色物质,可用于呼吸面具可知D为Na2O2,根据化合物C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是单质B与水反应的产物之一可知C为HClO。

【详解】

(1)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氢,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l22HCl,故答案为:H2+Cl22HCl;

(2)氯气和水反应生成生成盐酸和次氯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l2+H2O=HCl+HClO,故答案为:Cl2+H2O=HCl+HClO;

(3)过氧化钠能与人呼吸出的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氧气,可供人呼吸,常用于呼吸面具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 =4NaOH+

O2↑,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2Na2O2+2H2O =4NaOH+O2↑;

(4)HClO是弱酸,能与NaOH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ClO+NaOH=NaClO+H2O,故答案为:HClO+NaOH=NaClO+H2O。

【点睛】

单质A在单质B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化合物D是淡黄色物质,可用于呼吸面具,可由一种活泼金属与氧气燃烧得到是解答的突破口。

12.甲、乙、丙、丁是常见的单质,其中甲、乙、丙是摩尔质量依次增加的气体,丁为黄色固体。A和B以物质的量2︰1通入水中,得到C溶液。请根据下图的转化关系回答:

(1)按要求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

乙: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

(2)写出溶液C与氯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A可与丙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

【答案】N2 SO2 SO32-+Cl2+H2O=SO42-+2Cl-+2H+ 4NH3+5O24NO+6H2O

【解析】

【分析】

甲、乙、丙、丁是常见的单质,其中甲、乙、丙是摩尔质量依次增加的气体,甲、乙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反应产生A,则甲是H2,乙是N2,A是NH3,丁为黄色固体单质,则丁是S,丙、丁在点燃时反应,可推知丙是O2,二者反应产生的B是SO2。A和B 以物质的量2︰1通入水中,得到C溶液,则C是(NH4)2SO3,向C溶液中加入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D为(NH4)2SO4、HCl混合溶液。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加热,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A是NH3;向该混合溶液中加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E是AgCl,向其中加入HCl酸化,然后加入BaCl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F是

BaSO4。然后分析解答。

【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甲是H2,乙是N2,丙是O2,丁是S,A是NH3,B是SO2,C是

(NH4)2SO3,D为(NH4)2SO4、HCl混合溶液;E是AgCl,F是BaSO4。

(1)根据上述分析可知乙是N2,B是SO2;

(2)C是(NH4)2SO3,向该溶液中加入氯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C是(NH4)2SO4、HCl,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32-+Cl2+H2O=SO42-+2Cl-+2H+;

(3)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NH3可与O2反应,产生NO和H2O,根据电子守恒、原子守恒,可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

13.利用下图,可以从不同角度研究含氯物质的性质及其转化关系,图中甲~辛均含氯元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丙的化学式为_______;从组成和性质上分析,丁属于_______(填“酸性”或“碱性”)氧化物。

(2)图中甲、乙、丁、戊中,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填化学式);根据氯元素的化合价判断,乙物质__________。

a 只有氧化性

b 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c 只有还原性

d 既能做氧化剂也能做还原剂

(3)电解甲溶液制备己的化学反应为:甲+ H2O→己+H2↑,反应中甲与H2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______。

(4)庚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用乙制取庚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

(5)辛在MnO2催化下受热分解可用于制备一种常见气体,这种气体的化学式是____。【答案】ClO2酸性 HCl 、HClO bd 1﹕4 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O2【解析】

【详解】

(1)丙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丙为氧化物,所以丙是二氧化氯;丁是+7价的含氯氧化物,为七氧化二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为酸性氧化物,故答案为:ClO2;酸性;(2)常见的电解质为酸碱盐、水和活泼金属氧化物,甲为氯化氢,乙为氯气,丁为七氧化二氯,戊为次氯酸,属于电解质的为甲和戊;

乙为氯气,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处于氯元素的中间价态,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既能做氧化剂也能做还原剂,故答案为:HCl、HClO;bd;

(3)甲为氯化氢,己为高氯酸,氯元素由﹣1价变为+7价,氢元素由+1变为0,根据得失电子数相等,n(HCl):n(H2O)=1:4,故答案为:1:4;

(4)庚为次氯酸钙,乙为氯气,氯气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故答案为:2Cl2+2Ca(OH)2=

Ca(ClO)2+CaCl2+2H2O;

(5)氯酸钾中的氯元素为+5价,且它在二氧化锰催化下会生成氯化钾和氧气,故答案为:

O2。

【点睛】

解答第3小题时要注意,氢元素由+1变为0,一个氢气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则生成一个氢气转移两个电子;在氧化还原反应配平时一定要注意物质分子式(离子)右下角标,例如O 从-2价变为0价,则生成一个氧气转移的电子数时4;C2O42-被氧化生成CO2,则一个

C2O42-被氧化失去的电子数是2。

14.我国广泛采用将干燥空气稀释的氯气通入填有固体亚氯酸钠(NaClO2)的柱内制得ClO2,用其取代氯气对自来水消毒,从而降低自来水中的氯残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1)在ClO2分子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是______________。

(2)表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欧洲的方法相比,我国这一方法的主要优点是生产出的ClO2中不含Cl2杂质。

(3)在酸性溶液中,用草酸钠(Na2C2O4)还原NaClO3也可制得ClO2,表示这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法的优点是ClO2可被CO2稀释(Na2C2O4的氧化产物是CO2)。

(4)根据上述原理,北京绿先锋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绿先锋消毒剂”是由两组固体试剂组成的。其使用方法见下图:

小瓶内盛的白色固体是________________,瓶胆内盛的白色固体是______________。

【答案】+4 2NaClO2+Cl2=2ClO2+2NaCl Na2C2O4+2NaClO3=2Na2CO3+2ClO2草酸钠氯酸钠

【解析】

【分析】

(1)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ClO2中O为-2价;

(2)由信息可知,氯气与NaClO2反应生成ClO2;

(3)草酸钠(Na2C2O4)还原NaClO3也可制得ClO2,Na2C2O4的氧化产物是Na2CO3,结合电子、原子守恒分析;

(4)从上文信息可知两种固体制备ClO2的是草酸钠与氯酸钠,根据氯酸钠具有强的氧化性分析判断物质的存放。

【详解】

(1)根据O元素化合价为-2,得氯元素的化合价为+4。

(2)根据信息知反应物为氯气和亚氯酸钠,生成物之一为二氧化氯,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另一生成为氯化钠,反应方程式为:2NaClO2+Cl2=2ClO2+2NaCl;

(3)草酸钠(Na2C2O4)与NaClO3反应,氯酸钠被还原得到的ClO2,草酸钠被氧化为Na2CO3,反应方程式为:Na2C2O4+2NaClO3=2Na2CO3+2ClO2;

(4)根据上述信息可知两种固体是草酸钠与氯酸钠,由于氯酸钠具有强的氧化性,会腐蚀钢筒,因此小瓶内盛的白色固体是草酸钠,瓶胆内盛的白色固体是氯酸钠。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把握习题中的信息及物质的性质、氧化还原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与应用能力。

15.氯及其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都有重要的应用。

(1)已知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25℃时将氯气溶于水形成氯气—氯水体系,该体系中Cl2、HClO和ClO-的物质的量分数(a)随pH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分析,要使氯水的杀菌效果最好,应控制溶液的pH范围是_____________,当pH=7.5时,氯水中含氯元素的微粒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生产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二氧化氯(ClO2)是国际上公认的高效、安全的杀菌消毒剂。工业上制备ClO2的反应为

2KClO3 + H2C2O4 + H2SO4 = K2SO4 + 2ClO2↑+ 2X + 2H2O。

①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②ClO2和Cl2均是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ClO2的消毒效率是Cl2的_______倍(消毒效率以物质单位物质的量得到的电子数表示,还原产物均为Cl-。)

【答案】2 < pH < 6 HClO、ClO-、Cl- 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CO2 2.5 【解析】

【分析】

(1)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则HClO含量越大其杀菌效果越好;该体系中存在的平衡有氯气和水反应平衡、次氯酸的电离平衡、氯气的溶解平衡;

(2)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

(3)①工业上制备ClO2的反应原理为:2KCIO3+H2C2 O4+H2SO4=K2SO4+2ClO2+2X+2H2O,原子守恒得到X的化学式;

②每摩尔Cl2得到2mol电子,而每摩尔ClO2得到5mol电子,根据电子守恒分析。

【详解】

(1)HClO的杀菌能力比ClO﹣强,则HClO含量越大其杀菌效果越好,根据图知,pH=2~6时HClO含量较高,所以2 < pH < 6 时漂白效果较好;含氯的物质存在平衡的状态为氯气和水反应,次氯酸电离平衡,液态氯气和气态氯气的平衡等,氯气﹣氯水体系中,存在多个含氯元素的平衡关系,分别用平衡方程式表示为Cl2(aq)+H2O?HClO+H++Cl﹣、HClO?H++ClO ﹣、Cl2(g)?Cl2(aq),当pH=7.5时,氯水中含氯元素的微粒有:HClO、ClO﹣、Cl﹣;

(2)工业上用氯气与石灰乳反应生产漂白粉的化学方程式为:2Cl2+2Ca(OH)2=

CaCl2+Ca(ClO)2+2H2O;

(3)①工业上制备ClO2的反应原理为:2KCIO3+H2C2 O4+H2SO4=K2SO4+2ClO2+2X+2H2O,原子守恒得到X为CO2;

②ClO2和Cl2的还原产物都为Cl﹣,每摩尔Cl2得到2mol电子,而每摩尔ClO2得到5mol电子,则所需Cl2的物质的量是ClO2的2.5倍。

2020浙江省名校高考化学经典试题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能促进水的电离平衡,并使溶液中的c(H+)>c(OH﹣)的操作是() A.将水加热煮沸B.将明矾溶于水 C.将NaHSO4固体溶于水D.将NaHCO3固体溶于水 2.N A是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葡萄糖和果糖的混合物中含羟基数目为5N A B.500 mL1 mol .L -1(NH4)2SO4溶液中NH4+数目小于0.5 N A C.标准状况下,22.4 L1,2-二溴乙烷含共价键数为7 N A D.19.2 g铜与硝酸完全反应生成气体分子数为0. 2 N A 3.联合制碱法中的副产品有着多种用途,下列不属于其用途的是 A.做电解液B.制焊药C.合成橡胶D.做化肥 4.下列实验操作、现象及结论均正确的是 选 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实验结论 A 向Na2SO3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 稀盐酸,沉淀溶解 BaSO3溶于稀盐酸 B 向KI溶液中加入CCl4,振荡后静置;液体分层,下层呈紫红色碘易溶于CCl4,难溶于水C 将AgCl与AgBr的饱和溶液等体积混合,再加入足量的浓AgNO3溶液,析 出沉淀的物质的量AgCl多于AgBr K SP(AgCl)>K SP(AgBr) D 室温下,同浓度的Na2A溶液的pH比NaB溶液的pH大说明酸性H2A<HB A.A B.B C.C D.D 5.下列物质中所有的碳原子均处在同一条直线上的是() A.B.H3C-C≡C-CH3C.CH2=CH-CH3D.CH3-CH2-CH3 6.常温下,将NaOH溶液滴加到HA溶液中,测得混合溶液的pH与p - c(A) c(HA) 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p - c(A) c(HA) =-lg - c(A) c(H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1998年全国高考化学试题

1998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全国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1998年山西朔州发生假酒案,假酒中严重超标的有毒成份主要是 A.HOCH2CHOHCH2OH B.CH3OH C.CH3COOCH2CH3D.CH3COOH 2.向下列溶液滴加稀硫酸,生成白色沉淀,继续滴加稀硫酸,沉淀又溶解的是 A.Na2SiO3B.BaCl2C.FeCl3D.NaAlO2 3.按下列实验方法制备气体,合理又实用的是 A.锌粒与稀硝酸反应制备氢气 B.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滴加浓硫酸制备HCl C.亚硫酸钠与浓硫酸反应制备SO2 D.大理石与浓硫酸反应制备CO2 4.起固定氮作用的化学反应是 A.氮气与氢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 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 C.氨气经催化氧化生成一氧化氮 D.由氨气制碳酸氢铵和硫酸铵 5.300毫升某浓度的NaOH溶液中含有60克溶质。现欲配制1摩/升NaOH溶液,应取原溶液与蒸馏水的体积比约为 A.1:4 B.1:5 C.2:1 D.2:3 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6.氯化碘(ICl)的化学性质跟氯气相似,预计它跟水反应的最初生成物是 A.HI和HClO B.HCl和HIO C.HClO3和HIO D.HClO和HIO 7.X和Y属短周期元素,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一半,Y位于X的前一周期,且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则X和Y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XY B.XY2 C.XY3D.X2Y3 8.反应4NH3(气)+5O2(气) 4NO(气)+6H2O(气)在2升的密闭容器中进行,1 分钟后,NH3减少了0.12摩尔, 则平均每秒钟浓度变化正确的是 A.NO:0.001摩/升B.H2O:0.002摩/升 C.NH3:0.002摩/升D.O2:0.00125摩/升 9.用水稀释0.1摩/升氨水时,溶液中随着水量的增加而减小的是 A. ] [ ] [ 2 3 O H NH OH ? - B. ] [ ] [ 2 3 - ? OH O H NH C.[H+]和[OH-]的乘积D.OH-的物质的量 10.下列关于铜电极的叙述正确的是 A.铜锌原电池中铜是正极 B.用电解法精炼粗铜时铜作阳极 C.在镀件上电镀铜时可用金属铜作阳极 D.电解稀硫酸制H2.O2时铜作阳极 11.等体积等浓度的MOH强碱溶液和HA弱酸溶液混和后,混和液中有关离子的浓度应满足的关系是A.[M+]>[OH-]>[A-]>[H+] B.[M+]>[A-]>[H+]>[OH-] C.[M+]>[A-]>[OH-]>[H+] D.[M+]>[H+] =[OH-]+[A-] 12.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8电子结构的是 A.光气(COCl2)B.六氟化硫 C.二氟化氙D.三氟化硼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同主族金属的原子半径越大熔点越高 B.稀有气体原子序数越大沸点越高 C.分子间作用力越弱分子晶体的熔点越低 D.同周期元素的原子半径越小越易失去电子14.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会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A.硫酸B.氯水C.硝酸锌D.氯化铜 15.有五瓶溶液分别是①10毫升0.60摩/升NaOH水溶液②20毫升0.50摩/升硫酸水溶液③30毫升0.40摩/升HCl溶液④40毫升0.30摩/升HAc水溶液⑤50毫升0.20摩/升蔗糖水溶液。以上各瓶溶液所含离子.分子总数的大小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①>⑤D.⑤>④>③>②>① 16.依照阿佛加德罗定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1996年广东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1996年广东高考化学真题及答案 第I卷 (选择题共84分) 合题意.) 根据以下叙述,回答1~2小题. 1995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致力于研究臭氧层被破坏问题的三位环境化学家.大气中的臭氧层可滤除大量的紫外光,保护地球上的生物.氟利昂(如CCl2F2可在光的作用下分解,产生Cl原子,Cl原子会对臭氧层产生长久的 破坏作用(臭氧的分子式为O3).有关反应为: 1.在上述臭氧变成氧气的反应过程中,Cl是( ). (A)反应物(B)生成物(C)中间产物 (D)催化剂 2.O3和O2是( ). (A)同分异构体(B)同系物 (C)氧的同素异形体(D)氧的同位素 请分别比较3~5三个小题中前后两个数值的相对大小.选择(A)、(B)、(C)、(D)表示前者和后者的关系. 3.原子核外的M电子层和L电子层最多可容纳的电子数( ). (A)大于(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4.钢和生铁中碳的百分含量( ). (A)大于(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5.相同温度下的0.1摩/升和0.01摩升CH3COOH溶液中,CH3COOH的电离度( ). (A)大于(B)小于 (C)等于 (D)不能肯定 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1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3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6.科学家最近制造出第112号新元素,其原子的质量数为277,这是迄今已知元素中最重的原子.关于 该新元素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其原子核内中子数和质子数都是112 (B)其原子核内中子数为165,核外电子数为112 (C)其原子质量是12C原子质量的277倍 (D)其原子质量与12C原子质量之比为277:12 7.关于磷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红磷没有毒性而白磷剧毒 (B)白磷在空气中加热到260℃可转变为红磷 (C)白磷可用于制造安全火柴 (D)少量白磷应保存在水中 8.把三氯化铁溶液蒸干灼烧,最后得到的固体产物是( ). (A)无水三氯化铁(B)氢氧化铁 (C)氧化亚铁 (D)三氧化二铁

2020年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 (精选高考真题+详细教案讲义,值得下载) 1.(2019·唐山一模)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用N A表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室温时,1 L pH=2的NH4Cl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为1×10-12N A B.1 mol LiAlH4在125 ℃时完全分解生成LiH、H2、Al,转移电子数为3N A C.1.7 g氨气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4N A D.标准状况下,22.4 L NO2含有的原子数小于3N A 解析:选B A项,室温时,1 L pH=2的NH4Cl溶液中所含H+的数目为0.01N A;B项,1 mol LiAlH4在125 ℃时完全分解生成LiH、H2、Al,反应中Al元素的化合价从+3价降低到0价,因此转移电子数为3N A;C项,1.7 g氨气的物质的量是0.1 mol,其中含有共价键的数目为0.3N A;D项,标准状况下,NO2不是气体。 2.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30.0 g氟化氢中含有氟原子的数目为 1.5N A B.标准状况下,33.6 L乙烯与乙炔的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的数目为3N A 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氧原子的数目为3N A C.1 L 1 mol· D.某密闭容器中0.1 mol Na2O2和0.1 mol CO2充分反应,转移电子的数目为0.1N A mol-1=1.5 mol,含有 20 g· 解析:选C30.0 g氟化氢的物质的量为30.0 g÷ 氟原子的数目为 1.5N A,故A正确;标准状况下,33.6 L乙烯与乙炔的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1.5 mol,它们分子中均含有2个碳原子,则混合物中含有碳原子

(完整版)高中化学计算题

专题四:中学化学计算题常见方法及策略 二. 知识要点及例题: (一)化学计算中的转化策略 1. 由陌生转化为熟悉。 在解题过程中,当接触到一个难以解决的陌生问题时,要以已有知识为依据,将所要求解的问题与已有知识进行比较、联系,异中求同,同中求异,将陌生转化为熟悉,再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 [例1] 现有25℃的硫酸铜饱和溶液300克,加热蒸发掉80克水后,再冷却到原来的温度,求析出CuSO4·5H2O多少克(已知25℃时,CuSO4的溶解度为20克)。 [例2] 溶质质量分数为3x%和x%的两种硫酸等体积混合后,混合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A. 2x% B. 大于2x% C. 小于2x% D. 无法计算 2. 由局部转化为整体。 复杂的化学问题,往往是由几个小问题组合而成,若将这些小问题孤立起来,逐个分析解决,不但耗时费力,且易出错。如能抓住实质,把所求问题转化为某一整体状态进行研究,则可简化思维程序,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例3] 有一包FeSO4和Fe2(SO4)3的固体混合物,已测得含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则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是____。

[例4] 有一放置在空气中的KOH固体,经测定,其中含 KOH 84.9%,KHCO35.1%,K2CO32.38%,H2O 7.62%。将此样品若干克投入 98克10%的盐酸中,待反应完全后,再需加入20克10%的KOH溶液方能恰好中和。求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多少克。 3. 由复杂转化为简单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教授曾经说过:“把一个较复杂的问题‘退’成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把这最简单、最原始的问题想通了,想透了……”然后各个击破,复杂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不攻自破了。华罗庚教授所说的“退”,就是“转化”,这种“退”中求进的思维策略常被用于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 [例5] 向1000克未知溶质质量分数的硫酸铜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干燥后得到蓝色固体19.6克。在所得滤液中加入过量铁粉,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足量盐酸,最后得到6.4克固体,求原溶液中硫酸铜的质量分数。 4. 由隐含转化为显露。 有些题目从表面看来似缺条件而无法求解,实际上解题条件就隐含在语言叙述、化学现象、化学原理之中。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充分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化隐为显,架设由未知到已知的“桥梁”。 [例6] 将镁粉和碳酸镁的混合物置于氧气中灼烧,直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经测定,灼烧 后所得固体质量与原混合物质量相同,求原混合物中镁粉和碳酸镁的质量比。

高考理综化学经典例题解析

2019年高考理综化学经典例题解析 例题1、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充入3L气体R和5L气体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2R(g)+5Q(g)=4X(g)+nY(g)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是原来的87.5%,则化学方程式中的n值是() A、2 B、3 C 、4 D、5 思维:我们知道87.5%比1小,所以左边系数相加必须大于右边系数相加,满足条件只有A. 例题2、已知二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则四氯苯的同分异构体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 思维:苯环有6个取代位置,四氯苯相当于二氯苯,也是3个 例题3、38.4g铜跟适量的浓HNO3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气体22.4L(标况),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 A、1.0mol B、1.6mol C、2.2mol D、2.4mol 思维:因为气体有可能是NO和NO2,正常的解法是,列出两个反应式,然后列方程组计算。其实不必,我们完全可以假定全部生成的是NO计算出消耗量,假定全部是NO2,计算出消耗量,答案就在两个数值之间。选C.或者直接列总方程式计算,也快捷的多。 例题4、一定温度下,向足量的饱和Na2CO3溶液中加入1.06g 无水Na2CO3,搅拌后静置,最终所得晶体的质量() A、等于1.06g B、大于1.06g,小于2.86g C、等于2.86g D、大于

2.86g 思维:无水Na2CO3放入溶液会夺取溶液中的水,形成 Na2CO3·10H2O晶体,原溶液为饱和溶液,所以被夺走一部分水后必然过饱和,也就会析出更多的晶体,所以晶体质量必然大于 Na2CO3·10H2O质量,Na2CO3质量为1.06g,Na2CO3·10H2O质量= 286 * 1.06g / 106 = 2.86g 例题5、某烷烃和炔烃的混合气体1L,完全燃烧生成CO2 1.4L,水蒸气1.6L(均同温同压下测得),该混合气体是() A、乙烷和乙炔 B、甲烷和丙炔 C、甲烷和乙炔 D、无法判断 思维:用平均值计算:由产物知混合物的平均化学式为C1.4H3.2,必然有碳原子数小于1.4的烃,只能为甲烷。得出甲烷后,就能迅速解题,选项C. 例题6、甲、乙两种气态化合物都只含X、Y两元素,甲、乙中X 元素的百分含量分别为30.4%和25.9%,若已知甲的分子式是XY2,则乙的分子式可能是() A、XY B、X2Y C、X2Y3 D、X2Y5 思路:本题估算即可得出,没有必要精确计算。乙中X 元素的百分含量比在甲中的小,所以X和Y原子的个数比小于1:2(甲的分子式是XY2),选D. 例题7、有两种气态不饱和烃的混合物1体积,完全燃烧可得3.8体积的CO2和3.6体积的水蒸气(均在相同条件下测定),则这两种烃是()

安徽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4年安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第Ⅰ卷 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酸的反应: NH3+CO2 +H2O 下列有关三聚氰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答案】C 【解析】三聚氰酸分子式为C3H3N3O3,分子中只含极性键(碳氮极性键、碳氧极性键和氧氢极性键)。氰酸的结构为HO—C≡N,3个氰酸分子发生加成生成三聚氰酸。本题是用NH3捕获CO2在一定条件下生成三聚氰酸,其过程是:NH3先与CO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中间产物氨基甲酸H2N—COOH,3个H2N—COOH失去3个水分子生成三聚氰酸。 8.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2I—== Fe2+ +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Fe3+ +SO42—+Ba2+ +3OH—== Fe(OH)3↓+BaSO4↓ D.1 mol/L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 gFe 【答案】D 【解析】A选项:Fe3+与C6H5OH反应:Fe3++6C6H5OH==[Fe(OC6H5)6]3—+6H+ B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2I—== 2Fe2+ +I2 C选项: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 +3SO42—+3Ba2+ +6OH—== 2Fe(OH)3↓+3BaSO4↓ 9.为实现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主要仪器试剂 A分离Br2和CCl4混合物分液漏斗、烧杯Br2和CCl4混合物、蒸馏水 B鉴别葡萄糖和蔗糖试管、烧杯、酒精灯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银氨溶液C实验室制取H2试管、带导管的橡皮塞锌粒、稀HNO3 D测定NaOH溶液浓度滴定管、锥形瓶、烧杯NaOH溶液、 mol/L盐酸 【解析】A选项:Br2和CCl4是两种互溶的液体,Br2和CCl4混合物是溶液,不能通过分液的方法分离。 B选项:葡萄糖是还原性糖(分子中含—CHO),蔗糖是非还原性糖(分子中不含—CHO)。 C选项:实验室制取H2的试剂通常是用锌粒和稀盐酸或稀硫酸,不是稀硝酸。锌与稀硝酸反应反应通常不能得到H2,而是低价氮的化合物或氮单质。 D选项:缺少酸碱指示剂。 10.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反应为:2NO2(g)+O3(g) 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像作出的判断准确的是 A B C D

(word完整版)江苏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_[苏教版].

高考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一、涉及化工生产流程的计算 题型特点:以常见化工生产流程图为背景,根据不同反应步骤中反应物的利用率计算反应物的投料比或产率。 解题方法:以化学方程式为基础,应用守恒理论,对多个相关联的化学方程式进行简约(叠加,找出分散在不同化学反应中的不同物质之间的化学计量数关系,以此计量关系进行计算。 1.(08南通一检某化肥厂以氨和空气(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0.2为原料生产硝酸铵过程如下: 其中反应①为4NH 3+5O 2 4NO +6H 2O ⑴步骤②中发生了两个反应,将这两个化学方程式合并为一个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若不考虑副反应且各步反应均完全,为使生产过程中不再补充空气,则原料气中氨(包括第③步被硝酸吸收的氨的体积分数最大值为____________。 ⑶假设实际生产中,反应①、②中含氮物质的利用率分别为a 、b ,反应③中氨的利用率为c 、硝酸的利用率为100%,则合成硝酸铵的整个流程中,氨的总利用率是多少? 解析:(14NO

+3O 2+2H 2O =4HNO 3 (2①、②、③步反应叠加 4NH 3+5O 4NO +6H 2O 4NO +3O 2+2H 2O =4HNO 3 4NH 3+4HNO 3=4NH 4NO 3 4NH 3+4O 2+H 2O=2NH 4NO 3+3H 2O NH 3%=4/(4+4/0.2=1/6(或16.7% (3解法一:假设消耗NH 3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 ,其中用于制取HNO 3的NH 3的物质的量为x mol ,被HNO 3吸收的NH 3的物质的量为y mol ,则有:x +y =1、abx =cy 。解得:x =c ab c + y = c ab ab + 氨的总利用率=(xab +yc /1= c ab abc +2 解法二:假设第①步参加反应的氨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 ,则: 生成硝酸的物质的量4ab mol ; 第③步需要氨气的物质的量为 c

高考化学选择专题练习经典总结带答案

1、中学化学中很多“规律”都有适用范围,下列根据有关“规律”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反应物浓度 结构和组 2、室温下,下列溶液中粒子浓度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A.Na2S溶液:c(Na+)>c(HS-)>c(OH-)>c(H2S) B.Na2C2O4溶液中:c(OH-)=c(H+)+c(HC2O4-)+2c(H2C2O4) C.Na2CO3溶液:c(Na+)+c(H+)=2c(CO32-)+c(OH-) D.CH3COONa和CaCl2混合溶液:c(Na+)+c(Ca2+)=c(CH3COO-)+c(CH3COOH)+2c(Cl-) 3、为实现下列实验目的,依据下表提供的主要仪器,所用试剂合理的是 仪器 4、下列有关Fe2(SO4)3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溶液中K+、Fe2+、C6H5OH、Br-可以大量共存 B.和K I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2I- Fe2++I2 C.和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Fe3++SO42—+Ba2++3OH- Fe(OH)3+ Ba SO4 D.1 L0.1 mol·L—1该溶液和足量的Zn充分反应,生成11.2 g Fe 5、CO2的的资源化利用是解决温室效应的重要途径。以下是在一定条件下用NH3捕获CO2生成重要化工产品三聚氰胺的反应:NH3+CO2→ +H2O 下列有关三聚氰胺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3H6N3O3 B.分子中既含极性键,又含非极性键 C.属于共价化合物 D.生成该物质的上述反应为中和反应 6、某原电池装置如右图所示,电池总反应为2Ag+Cl2=2Ag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反应为AgCl +e-=Ag +Cl- B.放电时,交换膜右侧溶液中有大量白色沉淀生成 C.若用NaCl溶液代替盐酸,则电池总反应随之改变 D.当电路中转移0.01 mol e-时,交换膜左侧溶液中约减少0.02 mol离子 7、下列关于0.10 mol·L-1 NaHCO3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2017年内蒙古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化学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学科.网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 L 0.1 mol·1 L -NH 4Cl 溶液中,4NH + 的数量为0.1A N B .2.4 g Mg 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1A N C .标准状况下,2.24 L N 2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0.2A N D .0.1 mol H 2和0.1 mol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0.2A N 9.a 、b 、c 、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d>c>b>a B .4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 C .c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D .d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 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D . 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 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 生成的氯甲烷具有酸性 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 24224H SO H C O -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 B .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 C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Al 3e Al +-+= D .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 12.改变0.11mol L -?二元弱酸2H A 溶液的pH ,溶液中的2H A 、HA -、2A -的物质的量分 数(X)δ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2(X) (X)(H A)(HA )(A ) c c c c δ--=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pH=1.2时,2(H A)(HA )c c -= B .22lg[(H A)] 4.2K =- C .pH=2.7时,22(HA )(H A)(A )c c c -->= D .pH=4.2时,2(HA )(A )(H )c c c --+== 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 实验 现象 结论 A . 向2 mL 0.1 1mol L -?的3 FeCl 溶液中 加足量铁粉,振荡,加1滴KSCN 黄色逐渐消失,加KSCN 溶液颜色不变 还原性:2Fe>Fe +

浙江新高考29题化学计算题试题练习

浙江新高考29题——化学计算 1. 将露置于空气中的某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向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生成的CO2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的盐酸体积有如图关系(不考虑CO 2在水中的溶解)。 试计算:(无需书写计算步骤)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2)该样品中NaOH与Na2CO3物质的量之比为。 2. 取1.19gK2CO3和KHCO3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25mL溶液,往溶液中加入25mLBa(OH)2溶液恰好使生成的 白色沉淀的量最多。反应后溶液的c(OH-)=0.3mol/L(混合溶液体积为50mL)。试计算: (1)反应后溶液中n(OH-)= mol。 (2)原混合物中n(K2CO3):n(KHCO3)= 。 3. 取2.74g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25mL溶液,往溶液中加入25mLHCl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672mL气体。反应后溶液的c(Cl-)=0.8mol/L(混合溶液体积为50mL)。试计算: (1)反应后溶液中n(Cl-)= mol。 (2)原混合物中n(Na2CO3):n(NaHCO3)= 。 5. 取14.3g Na2CO3·xH2O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然后逐滴滴入稀盐酸直至没有气体放出为止,用去盐酸20.0mL,并收集到1.12LCO2(标准状况)。试计算: (1) 稀盐酸物质的量的浓度为mol/L。 (2) x值是。 6. 取NaHCO3和Na2CO3的混合物8.22g,加热到质量不再发生变化,冷却后测得其质量为6.36g。 (1)取等质量的原混合物溶于水,配成80mL溶液,则c(Na+)= mol/L (2)向(1)所配的溶液中逐滴加入1mol/L的稀盐酸至过量, 生成CO2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盐酸的体积有如右图所示 的关系(不考虑CO2的溶解),则a点消耗盐酸的体积为 mL。 7. 标准状况下,将7.84L HCl气体溶于水配得350mL 盐酸,然后与含17.9g Na2CO3和NaHCO3的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生成0.200mol CO2气体。 (1)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 mol/L

高中有机化学计算题方法总结(修正版)

方程式通式 CXHY +(x+ 4y )O2 →xCO2+ 2y H2O CXHYOz +(x+24z y -) O2 →xCO2+2 y H2O 注意 1、有机物的状态:一般地,常温C 1—C 4气态; C 5—C 8液态(新戊烷C 5常温气态, 标况液态); C 9以上固态(不严格) 1、有机物完全燃烧时的耗氧量 【引例】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有机物,在相同条件下,需要O 2最多的是( B ) A. 乙酸乙酯 CH 3COOC 2H 5 B. 异丁烷 CH(CH 3)3 C. 乙醇 C 2H 5OH D. 葡萄糖 C 6H 12O 6 ①等物质的量的烃C X H Y 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决定于的x+ 4 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②等物质的量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 X H Y O Z 完全燃烧耗氧量决定于的x+24z y -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注】C X H Y 和C X H Y O Z 混搭比较——把衍生物C X H Y O Z 分子式写成残基·不耗氧的 CO 2 · H 2O 后,剩余残基再跟烃C X H Y 比较。如比较乙烯C 2H 4和乳酸C 3H 6O 3,后者就可写成 C 2H 4?1CO 2?1H 2O ,故等物质的量的二者耗氧量相同。 【练习】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下列各组物质,耗氧量不相同的是( B ) A .乙烷CH 3CH 3与丙酸C 2H 5COOH B .乙烯CH 2=CH 2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C .乙炔HC ≡CH 与乙醛CH 3CHO D .乙炔HC ≡CH 与乙二醇CH 2OH CH 2OH 【引例】等质量的下列烃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H 2O 时,耗氧量最多的是( A ) A .C 2H 6 B . C 3H 8 C .C 4H 10 D .C 5H 12 ③等质量的烃CxHy 完全燃烧时,耗氧量决定于x y 的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④等质量的烃的含氧衍生物CxHyOz 完全燃烧时,先化成 Cx Hy ?mCO2?nH2O 的形式,耗 氧量决定于 ' 'x y 的值,此值越大,耗氧量越多;

近六年高考化学经典真题精选训练: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含解析)

(备战2019年高考)近六年化学经典真题精选训练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中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已确定第116号元素Lv的名称为鉝.关于Lv的叙述错误的 是() A.原子序数116 B.中子数177 C.核外电子数116 D.相对原子质量293 2.在CO2中,Mg燃烧生成MgO和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C的单质只存在金刚石和石墨两种同素异形体 B.Mg、MgO中镁元素微粒的半径:r(Mg2+)>r(Mg) C.在该反应条件下,Mg的还原性强于C的还原性 D.该反应中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热能 3.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漂白粉、石英都属于纯净物 C.氯化铵、次氯酸都属于强电解质 D.葡萄糖、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4.230Th和232Th是钍的两种同位素,232Th可以转化成233U.下列有关Th的说法正确的是()A.Th元素的质量数是232 B.Th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31 C.232Th转化成233U是化学变化 D.230Th和232Th的化学性质相同 5.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 B.1H与D互称同位素 C.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 D.1H218O与D216O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 6.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 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酸与丙二酸互为同系物 B.不同元素的原子构成的分子只含极性共价键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2019-6-9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 2A的K a1 =×10?3 ,K a2 =×10?6) 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 +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13.科学家合成出了一种新化合物(如图所示),其中W、X、Y、Z为同一短周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2019-6-9 H 1 Li 7 C 12 N 14 O 16 Na 23 S 32 Cl Ar 40 Fe 56 I 127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陶瓷是火与土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的象征之一,其形成、性质与化学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雨过天晴云破处”所描述的瓷器青色,来自氧化铁 B.闻名世界的秦兵马俑是陶制品,由黏土经高温烧结而成 C.陶瓷是应用较早的人造材料,主要化学成分是硅酸盐 D.陶瓷化学性质稳定,具有耐酸碱侵蚀、抗氧化等优点 8.关于化合物2?苯基丙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使稀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B.可以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D.易溶于水及甲苯 9.实验室制备溴苯的反应装置如下图所示,关于实验操作或叙述错误的是 A.向圆底烧瓶中滴加苯和溴的混合液前需先打开K B.实验中装置b中的液体逐渐变为浅红色 C.装置c中的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溴化氢 D.反应后的混合液经稀碱溶液洗涤、结晶,得到溴苯 10.固体界面上强酸的吸附和离解是多相化学在环境、催化、材料科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下图为少量HCl气体分子在253 K冰表面吸附和溶解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冰表面第一层中,HCl以分子形式存在 B.冰表面第二层中,H+浓度为5×10?3 mol·L?1(设冰的密度为g·cm?3)C.冰表面第三层中,冰的氢键网格结构保持不变 D.冰表面各层之间,均存在可逆反应HCl H++Cl? 11.NaOH溶液滴定邻苯二甲酸氢钾(邻苯二甲酸氢钾H 2A的K a1 =×10?3 , K a2 =×10?6)溶液,混合溶液的相对导电能力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b点为反应终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和种类有关 B.Na+与A2?的导电能力之和大于HA?的 C.b点的混合溶液pH=7 D.c点的混合溶液中,c(Na+)>c(K+)>c(OH?) 12.利用生物燃料电池原理研究室温下氨的合成,电池工作时MV2+/MV+在电极与酶之间传递电子,示意图如下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比现有工业合成氨,该方法条件温和,同时还可提供电能 B.阴极区,在氢化酶作用下发生反应H 2 +2MV2+2H++2MV+ C.正极区,固氮酶为催化剂,N 2发生还原反应生成NH 3 D.电池工作时质子通过交换膜由负极区向正极区移动

高考化学计算题精选精编(附答案与评分标准)

高考化学计算题精选精编(附答案及评分标准) 1、(12分)有三种质量比可能相同或不同的镁铝合金样品①、②、③。小明、小青、小红三同学各取一种样品,对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进行下列实验探究。 (1)小明取样品①m 1 g 和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然后过滤;再往滤液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气体,将所得沉淀过滤、洗涤、烘干、灼烧,得到固体质量仍为m 1 g 。则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小青取样品②m 2 g 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发现固体完全溶解,标准状况下得到气体体积为V L ,则m 3的取值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小红取不同质量的样品③分别和30mL 同浓度的盐酸反应,所取合金质量与产生气体体 (ⅱ)合金中镁的质量分数;(2分) (ⅲ)在c 组实验后,还需向容器中加入1.0mol/L 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毫升才能使剩余 合金中的铝恰好完全溶解?(2分) (12分)(1)47.06% (2分) (2) 0.80V

近六年高考化学经典真题精选训练:糖类、蛋白质(含解析)

前言 我们分析每年考上清华北大的北京考生的成绩,发现能够考上清北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都在95分以上,先开始我们认为,学习能力强的孩子化学一定学得好。可是在分析没有考上清北的学生的成绩的时候发现,很多与清北失之交臂的学生,化学的平均分要略低,数学物理的分数却不相上下。我们仔细讨论其中的缘由,通过对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一个令人惊讶的结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更容易在理综上考得高分! 这是因为化学学的好的学生,能够用更快的速度在理综考试中解决100分的分值,之后孩子可以用更多的时间去处理没有见过的物理难题。物理的难题在充分的时间中得到更多考虑的空间,使得考生在理综总分上能够有所突破。所以想上好大学,化学必须学好,化学的使命就是在高考当中帮助考生提速提分。 因此这份资料提供给大家使用,主要包含有一些课件和习题教案。 后序中有提到一些关于学习的建议。 【备战2016年高考】近六年化学经典真题精选训练 糖类、蛋白质 一.选择题(共11小题) 1.(2014?海南)下列有关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解的最终产物是多肽 B.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 C.纤维素不能水解成葡萄糖 D.油脂水解产物之一是甘油 2.(2013?天津)以下食品化学知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食盐可作调味剂,也可作食品防腐剂 B.新鲜蔬菜做熟后,所含维生素C会有损失 C.纤维素在人体内可水解为葡萄糖,故可作人类的营养物质 D.葡萄中的花青素在碱性环境下显蓝色,故可用苏打粉检验假红酒 3.(2013?浙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从海带提取单质碘的方法是:取样→灼烧→溶解→过滤→萃取 B.用乙醇和浓硫酸制备乙烯时,可用水浴加热控制反应的温度 C.Cl﹣存在时,铝表面的氧化膜易被破坏,因此含盐腌制食品不宜直接存放在铝制容器中D.将(NH4)2SO4、CuSO4溶液分别加入蛋白质溶液,都出现沉淀,表明二者均可使蛋白质变性 4.(2013?四川)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 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高考化学——“计算题”方法技巧

高考化学——“计算题”方法技巧 [命题趋向] 1.高考化学试题中的计算题主要分成两类:一类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的小计算题,主要跟基本概念的理解水平,可以推理估算、范围测算等;第二类是以大题出现的综合计算题,一般都是跟元素化合物、化学实验、有机化合物基础知识相联系起来的综合问题。 2.从《考试大纲》分析,化学计算主要也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有关物质的量、物质溶解度、溶液浓度、pH、燃烧热等基本概念的计算;另一类是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基础、化学实验等知识内容中,具有计算因素的各类问题的综合应用。 3.理科综合能力中对用数学知识处理化学计算等方面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往年高考试题也已经出现过这类试题,后阶段复习中要加以重视。 [知识体系和复习重点] 1.各种基本概念计算之间的联系 2.化学计算常用方法 守恒法利用反应体系中变化前后,某些物理量在始、终态时不发生变化的规律列式计算。主要有:(1)质量守恒;(2)原子个数守恒;(3)电荷守恒;(4)电子守恒;(5)浓度守恒(如饱和溶液中);(6)体积守恒;(7)溶质守恒;(8)能量守恒。 差量法根据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找出反应物与生成物中某化学量从始态到终态的差量(标准差)和实际发生化学反应差值(实际差)进行计算。主要有:(1)质量差;(2)气体体积差;(3)物质的量差;(4)溶解度差……实际计算中灵活选用不同的差量来建立计算式,会使计算过程简约化。 平均值法这是处理混合物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当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时,不论以何种比例混合,总存在某些方面的一个平均值,其平均值必定介于相关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只要抓住这个特征,就可使计算过程简洁化。主要有:(1)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法;(2)平均体积法;(3)平均质量分数法;(4)平均分子组成法;(5)平均摩尔电子质量法;(6)平均密度法;(7)平均浓度法…… 关系式法对于多步反应体系,可找出起始物质和最终求解物质之间的定量关系,直接列出比例式进行计算,可避开繁琐的中间计算过程。具体有:(1)多步反应关系法:对没有副反应的多步连续反应,可利用开始与最后某一元素来变建立关系式解题。(2)循环反应关系法:可将几个循环反应加和,消去其中某些中间产物,建立一个总的化学方程式,据此总的化学方程式列关系式解题。 十字交叉法实际上是一种数学方法的演变,即为a1x1+a2x2=a平×(x1+x2)的变式,也可以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