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精)(最新整理)
(完整版)种树郭橐驼传文言知识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知识整理一、通假字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而,通”尔”,你们。
】二、古今异义1、故乡..人号之“驼”【故乡(古义,两个词,所以乡里;今义,指家乡。
)】2、既然..已【既然(古义,已经这样;今义,连词,表示先提示前提,而后加以推论。
)】3、去.不复顾【去(古义,离开;今义,与“来”相对)】4、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古义,两个词,其,它们,实,结果实(名作动);今义,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5、若不过..焉则不及【不过(古义,不是过多;今义,连词,表转折,只是。
)】6、其实..害之【其实(古义,两个词,其,这,实,实际上;今义,承上文转折,表示所说的是实际情况)】7、字.而幼孩【字(古义,抚育;今义,用来记录语言的符号)】8、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小人(古义,地位低下的人,指老百姓;今义,人格卑下的人)】9、故病.且怠【病(古义,困苦;今义,生物体发生不健康的现象)】10、得养人..术【养人(古义,治理百姓;今义,养活别人)】三、一词多义1、虽(1)虽.窥伺效慕(即使)(2)虽.曰爱之(虽然)2、故(1)其土欲故.(旧,这里是原来的土)(2)故.不我若也(所以)3、实(1)早实.以蕃;不抑耗其实.而已(结果实,名作动)(2)其实.害之(实际)4、若(1)其置也若.弃(像)(2)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3)故不我若.也(比得上,赶得上)*(4)若,作代词用,是“你、你的”的意思。
如《捕蛇者说》:“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5、长(1)故吾不害其长.而已,非有能硕茂之也(生长)(2)见长.人者好烦其令(长,又是官名,古代大县长官叫“令”,小县长官叫“长”,名词用为动词,治理)6、病(1)病.瘘(患,患……病,名作动)(2)故病.且怠(困苦)7、而(1)鸣鼓而.聚之(表承接)(2)字而.幼孩(通“尔”,你们的)(3)旦视而.暮抚(表并列,又)(4)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表顺接,可译“于是”)8、然(1)隆然.伏行(……的样子)(2)既然.已(这样)(3)然.吾居乡(然而)9、以(1)早实以.蕃(而且,表递进)(2)以.致其性焉尔;摇其本以.观其疏密(来,表目的)(3)而木之性日以.离矣(地,表修饰)(4)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把)(5)而卒以.祸(因为)(6)又何以.蕃吾生(用)10、且(1)无不活,且.硕茂(而且)(2)吾小人飧饔以劳吏者,且.不得暇(尚且)(3)故病且.怠(又)11、则(1)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那么)(2)他植者则.不然;则.又爱之太恩(却)四、词类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1)病.瘘(病:患,患……病)(2)名.我固当(名:称呼)(3)早实.以蕃(实:结果实)(4)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用爪抓,掐)(5)移之官.理可乎(官:做官)(6)见长.人者(长:治理)(7)而卒以祸.(祸:受到祸害)(8)传.其事以为官戒(传:作传)2、名词活用作状语(1)旦.视而暮.抚(旦,在早上;暮,在晚上)(2)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3、形容词活用作动词(1)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寿:活得长久)(2)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4、使动用法(1)以致.其性焉尔(致:使……达到)(2)非有能硕茂..之也(硕茂:使……硕大茂盛)(3)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结果早;蕃,使……结果多)(4)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响声;敲响。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梳理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1一通假字①以致其性焉尔(尔,同“耳”,罢了)②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③既然已(已,通“矣”,了)①病瘘。
[瘘,通“偻”,lǚ,脊背弯曲。
“伛偻”(yǔlǚ),腰背弯曲,驼背。
]②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而,通“尔”,你们]二古今异义1.其实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的果实)②其实害之(其实,那实际上)2.去去不复顾(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
)古今(双音节同形)异义词:①故乡人号之"驼"。
[故,所以;乡,乡里]②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它们;实,结果实(名作动)]③其实害之。
[其,那;实,实际上]④见长人者好烦其令。
[长,管理;人,百姓]⑤得养人术。
[养,治理;人,百姓]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名我固当(名,称呼)②早实以蕃(实,结果实)③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掐、抓)④移之官理可乎/ 传其事以为官戒(官,做官)⑤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飧,吃晚饭;饔,吃早饭)⑥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传,作传)①不知始何名。
[叫,“何”是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②病瘘,隆然伏行。
[患病]③名我固当。
[称呼]④早实以蕃。
[结果实]⑤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也。
[活得长久]⑥其莳也若子。
[抚育子女,对待子女]⑦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
[用爪抓,掐。
]⑧传其事以为官戒。
[作传。
在句子里是为动用法。
]⑨而卒以祸。
[祸,受到祸害。
(见课本181页注解27。
)]⑩移之官理可乎?[做官]2.形容词作动词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3.名词作状语①旦视而暮抚(旦暮,从早到晚)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地)③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①旦视而暮抚。
[旦,在早上;暮,在晚上]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日,一天天]4.意动用法①驼业种树(业,以……为业)5.使动用法①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长得高大;茂,使……长得茂盛)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早结果;蕃,使……多结果)③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声音,敲击;聚,使……聚集)④遂而鸡豚(遂,使……成长)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多;安,使……安定)驼业种树。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1一通假字①以致其性焉尔(尔,同“耳”,罢了)②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③既然已(已,通“矣”,了)二古今异义1.其实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的果实)②其实害之(其实,那实际上)2.去去不复顾(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
)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名我固当(名,称呼)②早实以蕃(实,结果实)③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掐、抓)④移之官理可乎/ 传其事以为官戒(官,做官)⑤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飧,吃晚饭;饔,吃早饭)⑥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传,作传)2.形容词作动词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3.名词作状语①旦视而暮抚(旦暮,从早到晚)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地)③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4.意动用法①驼业种树(业,以……为业)5.使动用法①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长得高大;茂,使……长得茂盛)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早结果;蕃,使……多结果)③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声音,敲击;聚,使……聚集)④遂而鸡豚(遂,使……成长)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多;安,使……安定)四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官理,非吾业也译: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二)宾语前置1.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即“不若我”,意为“不如我”、“比不上我”)译: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
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何以”即“以何”,意为“拿什么”、“用什么”、“凭什么”)译:又拿什么来使我们的子孙兴旺并且使我们的生活安定呢?(三)省略句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之)也。
2.以子之道,移之(于)官理,可乎?3.然吾居(于)乡4.若甚怜焉,而卒以(之)祸。
5.传其事以(之)为官戒。
(四)固定句式1.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其……乎,表示揣测的固定句式,意为“大概……吧”)译:像这样,那么和我种树行当中的那些人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2.嘻,不亦善夫!(不亦……夫,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意为“不也……吗”)译:不也很好吗?《种树郭橐驼传》文言知识整理2一通假:①病瘘。
(完整版)《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精)(最新整理)

六、固定句式
1.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其……乎,表示揣测的固定句式,意为“大概……吧”) 译:像这样,那么和我种树行当中的那些人大概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定的混 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
《种树郭橐驼传》中有“吾问养树,得养人术”句,句中的“人”即“民”,乃因避李 世民讳而改。类似的,柳宗元的另一篇文章《捕蛇者说》中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句, 句中“人”亦即“民”,同样是因避李世民讳而改。
4
2.嘻,不亦善夫!(不亦……夫,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意为“不也……吗”) 译:不也很好吗?
七、文学文化常识
1.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柳 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刘 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田园山水诗)。是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之一。有《柳河东集》。 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四种,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高。 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论文八书; 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 寓言:《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蝜蝂传》、《罴说》等; 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 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2.避讳 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出 或写出,叫作避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清代 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就有 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 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便产生了避讳的方方面面。 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史上就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病瘘.。
[瘘,通“偻”,lǚ,脊背弯曲。
“伛偻”(yǔlǚ),腰背弯曲,驼背。
] 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
[而,通“尔”,你们]二古今异义1.其实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的果实)②其实害之(其实,那实际上)2.去去不复顾(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
)故乡..人号之"驼"。
[故,所以;乡,乡里]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它们;实,结果实(名作动)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名我固当(名,称呼)②早实以蕃(实,结果实)③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掐、抓)④移之官理可乎 / 传其事以为官戒(官,做官)⑤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飧,吃晚饭;饔,吃早饭)⑥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传,作传)2.形容词作动词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3.名词作状语①旦视而暮抚(旦暮,从早到晚)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地)③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4.意动用法①驼业种树(业,以……为业)5.使动用法①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硕大茂盛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早;蕃,使……多)③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声音,敲击;聚,使……聚集)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繁荣。
安,使……安乐。
]6.为动用法①其培.之也。
[为……培土]②忧.之太勤。
[为……担忧]③虽日忧.之。
[为……担忧]④传.其事以为官戒。
[为……作传] 四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官理,非吾业也译: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二)宾语前置故不我若也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不知始何名。
[名何——叫什么]定语后置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五)一词多义:虽虽.窥伺效慕。
(即使)虽.曰爱之。
(虽然)实早实.以蕃。
(结果实)不抑耗其实.而已。
(结果实,名作动)其实.害之。
(实际)若其置也若.弃。
(像)若.不过焉则不及。
(如果)故不我若.也。
(如,及,比得上)然隆然.伏行。
(完整word版)《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推荐文档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1一通假字①以致其性焉尔(尔,同“耳”,罢了)②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③既然已(已,通“矣”,了)二古今异义1.其实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的果实)②其实害之(其实,那实际上)2.去去不复顾(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
)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名我固当(名,称呼)②早实以蕃(实,结果实)③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掐、抓)④移之官理可乎/ 传其事以为官戒(官,做官)⑤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飧,吃晚饭;饔,吃早饭)⑥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传,作传)2.形容词作动词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3.名词作状语①旦视而暮抚(旦暮,从早到晚)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地)③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4.意动用法①驼业种树(业,以……为业)5.使动用法①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长得高大;茂,使……长得茂盛)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早结果;蕃,使……多结果)③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声音,敲击;聚,使……聚集)④遂而鸡豚(遂,使……成长)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多;安,使……安定)四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官理,非吾业也译: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二)宾语前置1.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即“不若我”,意为“不如我”、“比不上我”)译: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
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何以”即“以何”,意为“拿什么”、“用什么”、“凭什么”)译:又拿什么来使我们的子孙兴旺并且使我们的生活安定呢?(三)省略句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之)也。
2.以子之道,移之(于)官理,可乎?3.然吾居(于)乡4.若甚怜焉,而卒以(之)祸。
5.传其事以(之)为官戒。
(四)固定句式1.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其……乎,表示揣测的固定句式,意为“大概……吧”)译:像这样,那么和我种树行当中的那些人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2.嘻,不亦善夫!(不亦……夫,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意为“不也……吗”)译:不也很好吗?《种树郭橐驼传》文言知识整理2一通假:①病瘘。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知识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文言知识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里的文言知识那可真是不少呢!咱先说说实词,像“病偻”的“病”是“患病”的意思,“名我固当”的“名”是“称呼”,这些实词理解了对整篇文章的把握可有大帮助啦!再看看虚词,“虽曰爱之”的“虽”是“即使”呀,“其莳也若子”的“其”是“他的”,虚词虽小,作用可大着呢!还有词类活用,“名我固当”的“名”就是名词作动词呀!“驼业种树”的“业”是意动用法,“以……为业”呢!这多有意思呀!
说到特殊句式,“移之官理,可乎?”这可是个疑问句呢!“故不我若也”,这是宾语前置句呀,“不若我”才是正常语序呢,是不是很神奇?还有“苟有能反是者”,这也是个特殊句式哦!这些文言知识就像一个个宝藏,等我们去挖掘呀!
类比一下,学习文言知识就像是探索一个神秘的宝库,每一个知识点都是一颗璀璨的宝石。
而隐喻地说,掌握这些文言知识就像是拥有了打开古代文化大门的钥匙呀!我们可以通过这些知识,走进古人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思想和生活。
我们不能小瞧这些文言知识呀,它们是我们与古人沟通的桥梁呢!只有深入理解和掌握,我们才能真正领略到古代文学的魅力呀!所以呀,大家一定要认真对待这些文言知识哦,它们可不是吃素的呢!它们是我们学习古代文化的重要基石呀!。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1一通假字①以致其性焉尔(尔,同“耳”,罢了)②字而幼孩(而,通“尔”,你们的)③既然已(已,通“矣”,了)二古今异义1.其实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的果实)②其实害之(其实,那实际上)2.去去不复顾(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
)三词类活用1.名词作动词①名我固当(名,称呼)②早实以蕃(实,结果实)③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掐、抓)④移之官理可乎/ 传其事以为官戒(官,做官)⑤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飧,吃晚饭;饔,吃早饭)⑥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传,作传)2.形容词作动词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3.名词作状语①旦视而暮抚(旦暮,从早到晚)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地)③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4.意动用法①驼业种树(业,以……为业)5.使动用法①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长得高大;茂,使……长得茂盛)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早结果;蕃,使……多结果)③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声音,敲击;聚,使……聚集)④遂而鸡豚(遂,使……成长)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多;安,使……安定)四特殊句式(一)判断句1.官理,非吾业也译: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二)宾语前置1.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即“不若我”,意为“不如我”、“比不上我”)译:所以(他们都)比不上我。
2.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何以”即“以何”,意为“拿什么”、“用什么”、“凭什么”)译:又拿什么来使我们的子孙兴旺并且使我们的生活安定呢?(三)省略句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之)也。
2.以子之道,移之(于)官理,可乎?3.然吾居(于)乡4.若甚怜焉,而卒以(之)祸。
5.传其事以(之)为官戒。
(四)固定句式1.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其……乎,表示揣测的固定句式,意为“大概……吧”)译:像这样,那么和我种树行当中的那些人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2.嘻,不亦善夫!(不亦……夫,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意为“不也……吗”)译:不也很好吗?《种树郭橐驼传》文言知识整理2一通假:①病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译:又拿什么来使我们的子孙兴旺并且使我们的生活安定呢? (三)省略句 1.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之)也。 2.以子之道,移之(于)官理,可乎? 3.然吾居(于)乡 4.若甚怜焉,而卒以(之)祸。 5.传其事以(之)为官戒。
②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其吏者,且不得暇(尚且) 13.已 ①既然已,勿动勿虑(同“矣”,了) ②已去而复顾(已经) 14.其 ①因舍其名(代词,他的)
2
②故吾不害其长而已(代词,它) ③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副词,大概)
五、特殊句式
(一)判断句 1.官理,非吾业也。
译:做官治民不是我的职业。 (二)宾语前置 1.故不我若也(“不我若”即“不若我”,意为“不如我”、“比不上我”)
四、一词多义
1.名 ①郭橐驼,不知始何名(名字,名词) ②名我固当(称呼,动词) 2.病 ①病瘘,隆然伏行(患……病,名作动) ②故病且怠(困苦)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传 ①种树郭橐驼传(传记,名词) ②传其事以为官戒(作传,名作动) 4.业 ①驼业种树(以……为业,名词作意动用法) ②官理,非吾业也 / 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职业,名词) 5.故 ①故乡人号之“驼”(所以,连词) ②其土欲故(旧,形容词) 6.而 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表承接,连词) 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表转折,连词,但是) ③旦视而暮抚(表并列,连词) ④字而幼孩(通“尔”,你们的) 7.以 ①早实以蕃(相当于“而”,连词,表并列,而且) ②以致其性焉尔(连词,表目的,来) ③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介词,把) ④而木之性日以离矣(相当于“而”,连词,表修饰,地) 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介词,靠、凭) 8.然 ①隆然伏行(……的样子,形容词词尾) ②既然已,勿动勿虑 / 他植者则不然(这样,指示代词) ③然吾居乡(然而,连词,表转折) 9.虽 ①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即使) ②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虽然) 10.若 ①其置也若弃(好像) ②故不我若也(如,赶得上,比得上) ③若不过焉则不及(如果) ④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像) 11.焉 ①以致其性焉尔 / 若不过焉则不及(语气词,无实义) ②若甚怜焉(代词,代指百姓) 12.且 ①无不活,且硕茂 / 橐驼非能使木寿且孳 / 故病且怠(而且、并且、又,连词,表并列)
《种树郭橐驼传》中有“吾问养树,得养人术”句,句中的“人”即“民”,乃因避李 世民讳而改。类似的,柳宗元的另一篇文章《捕蛇者说》中有“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句, 句中“人”亦即“民”,同样是因避李世民讳而改。
4
六、固定句式
1.若是,则与吾业者其亦有类乎?(其……乎,表示揣测的固定句式,意为“大概……吧” )
译:像这样,那么和我种树行当中的那些人大概也有相似的地方吧? 2.嘻,不亦善夫!(不亦……夫,表示反问的固定句式,意为“不也……吗”)
译:不也很好吗?
七、文学文化常识
1.柳宗元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河东(今山西省永济市)人,世称“柳河东”。因官终 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唐代文学家,与韩愈共同倡导唐代古文运动,并称为“韩柳”。 刘禹锡与之并称“刘柳”。王维、孟浩然、韦应物与之并称“王孟韦柳”(田园山水诗)。是 “唐宋八大家”(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 之一。有《柳河东集》。 他的创作可分为传记、论文、山水游记、寓言四种,以山水游记和寓言的文学成就最 高。 论文:《答韦中立论师道书》等论文八书; 传记:《段太尉逸事状》、《童区寄传》等; 寓言:《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蝜蝂传》、《罴说》等; 山水游记:《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至 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2.避讳 封建时代为了维护等级制度的尊严,说话写文章时遇到君主或尊亲的名字都不直接说 出或写出,叫作避讳。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现象,大约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至
3
清代更趋完密,民国成立后废除。那时,人们对皇帝或尊长是不能直呼或直书其名的,否则 就有因犯讳而坐牢甚至丢脑袋的危险。《公羊传·闵公元年》说:“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 讳,为贤者讳。”这是古代避讳的一条总原则。在这一原则指导下,便产生了避讳的方方面 面。避讳常见的方法是用意义相同或相近的别的字来代替要避讳的字。这样一来,中国历 史上就出现了不少把人名地名或事物名称改头换面的奇怪现象。避讳给古代文献造成了一 定的混乱,给今天的阅读造成诸多不便。
《种树郭橐驼传》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
①早缫而绪,早织而缕,字而幼孩,遂而鸡豚(而,同“尔”,你们的)
二、古今异义
1.其实 ①不抑耗其实而已(其实,它结果实) ②虽曰爱之,其实害之(其实,那实际上) 2.去 去不复顾(古义:离开。 今义:与“来”相对。)
三、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①病瘘,隆然伏行(病,患……病) ②名我固当(名,称呼) ③早实以蕃(实,结果实) ④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爪,掐、抓,用指甲划破) ⑤移之官理可乎 / 传其事以为官戒(官,做官) ⑥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者(飧,吃晚饭;饔,吃早饭) ⑦传其事以为官戒也(传,作传) 2.形容词作动词 ①则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全,保全) 3.名词作状语 ①旦视而暮抚(旦、暮,互文,从早到晚) ②而木之性日以离矣(日,一天天地) ③旦暮吏来而呼曰(旦暮,从早到晚) 4.意动用法 ①驼业种树(业,以……为业) 5.使动用法 ①非有能硕茂之也(硕,使……长得高大;茂,使……长得茂盛) ②非有能早而蕃之也(早,使……早结果;蕃,使……多结果) ③鸣鼓而聚之(鸣,使……发出声音,敲击;聚,使……聚集) ④遂而鸡豚(遂,使……成长) ⑤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蕃,使……多;安,使……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