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给水管道距墙尺寸
管道距墙及管道之间的距离

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给水与回水立管之间距离:当设计采用双立管安装时,供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右侧,回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左侧。
立管距墙尺寸与单立管安装时相同,管径≤DN32时,两立管中心距为80mm;管径≥DN40时,两立管中心距为130mm。
10、建筑排水塑料管道距墙尺寸设置于室内的雨、污水立管离墙净距宜为20mm~50mm。
室外沿墙敷设的雨、污水管和空调凝结水管道离墙净距不宜大于20mm。
室内管道和墙的距离1.给水管道:(1)水平干管与墙(地沟壁)距离100mm,与梁、柱、设备等的净距为50mm。
与排水管道平行的水平净距不小于500mm,与排水管道交叉时,垂直净距不小于150mm,当与暖气管道等热力管道同时铺设时,应按暖气管道靠墙净距来定: (2)立管与墙面的净距H为:当DN<=32mm时,H>=25mm,32mm<DN<=50mm时,H>=35mm,65mm<=DN<100mm时,H=50mm,100mm<DN<=150mm时,H=60mm:(3)支管距墙面的净距一般为25mm(DN<=25mm)(4)水表外壳距墙净距为10-30mm2.排水管道:(1)立管中心距墙面间距最小值H为:(4)DN=50mm时,H=50,(5)DN=75mm时,H=70mm,(6)DN=100mm时,H=80mm,(7)DN=125mm时,H=90mm,(8)DN=150mm时,H=90mm,(9)DN=200mm时,H<=130(10)(2)水品横管中心倒楼板底的间距不得大于300mm(3)横管清扫口和与其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3.室内采暖管道(1)送水水平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回水水平干中心距墙面不小于70mm(2)垂直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3)立支管中心距墙50mm,双立管管之间间距80mm(4)水平干管在天棚内铺设时应距外墙1-1.5m并做好保温绝热,在室内半通行地沟中铺设时绝热层与地沟壁净距不小于100mmDe110管中心距墙面的距离为150,如果留100安装不方便。
管道距墙及管道之间的距离

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名称最小净距(mm)引入管1、在平面上与排水管道不小于10002、在排水管水平交叉时,不小于150水平干管1、与排水管道的水平净距一般不小于5002、与其他管道的净距不小于1003、与墙、地沟壁的净距不小于80~1004、与梁、柱、设备的净距不小于505、与排水管的交叉垂直净距不小于100立管不同管径下要求如下:1、当DN≤32,至墙的净距不小于252、当DN32~DN50,至墙面的净距不小于353、当DN70~DN100,至墙面的净距不小于504、当DN125~DN150,至墙面的净距不小于60支管与墙面净距一般为20~25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32以下32~50 65~100 125~150 间距20~25 25~30 30~50 60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给水与回水立管之间距离:当设计采用双立管安装时,供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右侧,回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左侧。
立管距墙尺寸与单立管安装时相同,管径≤DN32时,两立管中心距为80mm;管径≥DN40时,两立管中心距为130mm。
10、建筑排水塑料管道距墙尺寸设置于室内的雨、污水立管离墙净距宜为20mm~50mm。
室外沿墙敷设的雨、污水管和空调凝结水管道离墙净距不宜大于20mm。
室内管道和墙的距离1.给水管道:(1)水平干管与墙(地沟壁)距离100mm,与梁、柱、设备等的净距为50mm。
与排水管道平行的水平净距不小于500mm,与排水管道交叉时,垂直净距不小于150mm,当与暖气管道等热力管道同时铺设时,应按暖气管道靠墙净距来定: (2)立管与墙面的净距H为:当DN<=32mm时,H>=25mm,32mm<DN<=50mm时,H>=35mm,65mm<=DN<100mm时,H=50mm,100mm<DN<=150mm时,H=60mm:(3)支管距墙面的净距一般为25mm(DN<=25mm)(4)水表外壳距墙净距为10-30mm2.排水管道:(1)立管中心距墙面间距最小值H为:(4)DN=50mm时,H=50,(5)DN=75mm时,H=70mm,(6)DN=100mm时,H=80mm,(7)DN=125mm时,H=90mm,(8)DN=150mm时,H=90mm,(9)DN=200mm时,H<=130(10)(2)水品横管中心倒楼板底的间距不得大于300mm(3)横管清扫口和与其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3.室内采暖管道(1)送水水平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回水水平干中心距墙面不小于70mm(2)垂直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3)立支管中心距墙50mm,双立管管之间间距80mm(4)水平干管在天棚内铺设时应距外墙1-1.5m并做好保温绝热,在室内半通行地沟中铺设时绝热层与地沟壁净距不小于100mmDe110管中心距墙面的距离为150,如果留100安装不方便。
给排水管道尺寸距墙距离

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范、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 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32以下32~50 65~100 125~150间距20~25 25~30 30~50 6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给水管道安装间距

给水管道安装间距
1.室内明敷给水管道与墙。
梁。
柱的间距应满足施工安装要求:
a.横干管:与墙。
地沟壁的尽距≥100mm,与梁。
柱尽距≥50mm(此处无接头);
b.立管:管中心距离柱表面≥50mm。
与墙面的尽距:DN<32时≥25mm,
DN32~50≥35mm,DN75~100时≥50mm,当DN125~150时≥60mm。
c.当管道为法兰连接时,应满足拧紧法兰螺栓的要求;
d.明设的塑料管和铝塑复合管的给水立管距离炉灶边缘尽距不得小于0.40m,距离燃
气热水器和采暖立管不得小于0.2m。
PP-R管和其它管道的尽距不宜小于100mm。
2.给水管和其它管道同架敷设时:
给水管在冷冻水管和排水管的上面,在热水和蒸汽管的下面。
当共用一个支架时,
管外壁(或保温层外壁)距离墙面不宜小于0.10m, 与梁.柱尽距缩小到0.05m。
管道外壁(保温层外壁)尽距:DN<32时不得小于0.10m,DN>32不得小于0.15m。
4.管道上阀门并列安装,应尽量错开位置,若必须并列安装时,管道外壁最小间距:DN<50时不宜小于0.25m,DN50~150,不宜小于0.30m。
5.埋地管道的敷土厚度,金属管不得小于0.30m,塑料管管径≤50时,不宜小于0.5m, 管径>50时,不宜小于0.7m。
6.管道井的尺寸应参照第2条留,维修人员工作通道的尽宽不得小于0.60m。
7.塑料管道穿越楼板需予留套管,。
管道距墙尺寸

管道距墙尺寸采撷者:清秋怀远写在前面:1、本文系本人撷取多种规范、标准、图集、技术规程及手册汇总,内容较芜杂,并且相互冲突,请各位水暖管道工长施工时注意选取适合本工程的内容。
如有错误,请向原作者索赔,本人不负任何法律、经济及道义上的责任。
2、本文适合民用建筑给水、排水管道距墙、梁及柱尺寸选择。
3、本人编写不易,请给予好评,谢谢!4、建议各位建筑从业者编写各种施工心得,以期达到技术共享的目的。
5、建议自己出资购买正版规范、标准、图集、技术规程及手册,并在上面做标注,这样学习比起电子版印象更加深刻,更容易掌握。
此乃本人不传之秘,切记!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管道距墙及管道之间的距离

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给水与回水立管之间距离:当设计采用双立管安装时,供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右侧,回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左侧。
立管距墙尺寸与单立管安装时相同,管径≤DN32时,两立管中心距为80mm;管径≥DN40时,两立管中心距为130mm。
10、建筑排水塑料管道距墙尺寸设置于室内的雨、污水立管离墙净距宜为20mm~50mm。
室外沿墙敷设的雨、污水管和空调凝结水管道离墙净距不宜大于20mm。
室内管道和墙的距离1.给水管道:(1)水平干管与墙(地沟壁)距离100mm,与梁、柱、设备等的净距为50mm。
与排水管道平行的水平净距不小于500mm,与排水管道交叉时,垂直净距不小于150mm,当与暖气管道等热力管道同时铺设时,应按暖气管道靠墙净距来定: (2)立管与墙面的净距H为:当DN<=32mm时,H>=25mm,32mm<DN<=50mm时,H>=35mm,65mm<=DN<100mm时,H=50mm,100mm<DN<=150mm时,H=60mm:(3)支管距墙面的净距一般为25mm(DN<=25mm)(4)水表外壳距墙净距为10-30mm2.排水管道:(1)立管中心距墙面间距最小值H为:(4)DN=50mm时,H=50,(5)DN=75mm时,H=70mm,(6)DN=100mm时,H=80mm,(7)DN=125mm时,H=90mm,(8)DN=150mm时,H=90mm,(9)DN=200mm时,H<=130(10)(2)水品横管中心倒楼板底的间距不得大于300mm(3)横管清扫口和与其垂直的墙面距离不得小于200mm3.室内采暖管道(1)送水水平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回水水平干中心距墙面不小于70mm(2)垂直干管中心距墙面不小于100mm(3)立支管中心距墙50mm,双立管管之间间距80mm(4)水平干管在天棚内铺设时应距外墙1-1.5m并做好保温绝热,在室内半通行地沟中铺设时绝热层与地沟壁净距不小于100mmDe110管中心距墙面的距离为150,如果留100安装不方便。
管道距墙尺寸

管道距墙尺寸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189页采暖立管距墙尺寸:当设计采用单立管安装时,立管中心距后墙尺寸为50mm,如仅后墙有一组散热器(一臂形)时,则立管中心距侧墙尺寸为65mm;如后墙和侧墙另一侧各有一组散热器(双臂形)时,距侧墙尺寸仍为65mm;如后墙和侧墙同侧有散热器(直角形)时,距侧墙尺寸为200mm;如后侧、侧墙同侧和另一侧各有一组散热器(丁字形)时,距侧墙尺寸为300mm。
给排水管道距墙距离汇总

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范、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 32以下 32~50 65~100 125~150间距 20~25 25~30 30~50 6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暖、给排水管道距墙尺寸【汇总】
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范、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
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
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
2、水暖管离墙距离
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
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
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
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
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
管径32以下 32~50 65~100 125~150
间距20~25 25~30 30~50 60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
(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
采暖干管距墙尺寸:
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189页
采暖立管距墙尺寸:
当设计采用单立管安装时,立管中心距后墙尺寸为50mm,如仅后墙有一组散热器(一臂形)时,则立管中心距侧墙尺寸为65mm;如后墙和侧墙另一侧各有一组散热器(双臂形)时,距侧墙尺寸仍为65mm;如后墙和侧墙同侧有散热器(直角形)时,距侧墙尺寸为200mm;如后侧、侧墙同侧和另一侧各有一组散热器(丁字形)时,距侧墙尺寸为300mm。
立管之间距离:
当设计采用双立管安装时,供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右侧,回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左侧。
立管距墙尺寸与单立管安装时相同,管径≤DN32时,两立管中心距为80mm;管径≥DN40时,两立管中心距为130mm。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189~190页
5、排水立管、支管距墙尺寸
《怎样当好水暖工长》表3-11,第133页
注:如想知道更多关于常用卫生器具排水支管预留孔洞位置与尺寸内容,可购买《管道工长速查》(曲德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第144页表3-41
6、管道上部净空
给水引入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00mm
排水排出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50mm
《怎样当好水暖工长》电子版第132页
7、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的最小距离(自喷系统)
公称直径(mm) 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距离(mm) 40 40 50 60 70 80 100 125 150 20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1-2005)第15页
8、水平干管安装与墙、柱表面的安装距离(给水管道)
注:(1)钢立管净距指给水、采暖立管外壁与墙、柱的距离。
(2)表中管中心与墙、柱的安装距离使用于水平干管的安装
《怎样当好水暖工长》表3-6,第121页(PDF电子版,可下载到)
9、建筑排水金属管道距墙尺寸
当建筑排水金属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管道外壁面与墙体面层的最小净距离不得小于40mm
《建筑排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127—2009)第4.2.9条。
10、建筑排水塑料管道距墙尺寸
设置于室内的雨、污水立管离墙净距宜为20mm~50mm。
室外沿墙敷设的雨、污水管和空调凝结水管道离墙净距不宜大于20mm。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 29—2010)第5.1.9条。
11、建筑给水金属管道距墙尺寸
明装管道的外壁或管道的保温层外表面与装饰墙面的净距宜为10mm。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 154-2011)第5.3.7条。
12、建筑给水复合管道距墙尺寸
对明装管道,其外壁距装饰墙面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管道公称直径为10mm~25mm时,应小于或等于40mm;
②管道公称直径为32mm~65mm时,应小于或等于50mm。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 155-2011)第5.3.8条。
注:11条不适合给水立管(比如立管底部有蝶阀),不适合安装较大阀门的干管,不适合装饰墙面厚度未确定的管道。
1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14、采暖支管(接散热器)管中距墙(完成墙面)50mm。
《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暖气工程》(91SB1,华北标准),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