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排水管道尺寸距墙距离
采暖、给水管道距墙尺寸

采暖、给排水管道距墙尺寸【汇总】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范、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32以下 32~50 65~100 125~150间距20~25 25~30 30~50 6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给排水管道安装质量要求

给排水管道安装质量要求:一、室内给水管道系统:1、室内给水管道的水压连路由必须符合设于十要求。
当设计未注明时,各种材质的给水管道系统试验压力均为工作压力的1.5倍,但不得小于0.6MPa.2、给水系统交付使用前必须进行通水试验并做好记录。
3、生活给水系统管道在交付使用前必须冲洗和消毒,并经有关部门取样检查,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方可使用.4、室内直埋给水管道(金属管)应做防腐处理。
埋地管道防腐层材质和结构应符合设计要求.5、给水引入管与爿时排出管的水平净距不得小于1m.室内给水与其冰管道平行敷设时,两段间的最小水平净距不得小于0.5m;交叉铺设时,垂直净距不得小于0.15m.给水管应铺在排水管上面,若给水管必须铺在排水管的下面时,给水管应加套管,其长度不得小于排水管管径的3倍。
6、管道及管件焊接的焊缝外形尺寸应符合图纸和工艺文件的规定,焊缝高度不得低于母材表面,焊缝与母材应圆滑过渡。
7、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应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夹渣、弧坑和气孔等缺陷。
8、给水水平管道应有2‰-5‰的坡度玻向泄水装置。
9、地下管道铺设必须在房心土回填夯实或挖到管底标高,沿着管线铺设位置清理干净,管道穿墙处已留管洞或安装套管,其洞口尺寸和套管规格将会要求,坐标、标高正确。
10、给水管道必须采用与管材相适应的管件。
生活给水系统所涉及的材料必须达到饮用水卫生标准。
二、室内排水管道系统:1、隐蔽或埋地的排水管道在隐蔽前必须做灌水试验,其灌水高度应不低于底层卫生器具的上边缘或底层地面高度。
2、排水主立管及水平干管管道均应做通球试验,通球球径不小于排水管道管径的2/3,通球率必须达到100%.3、埋在地下或地板下的排水管道应设的检查口.4、在转角小于135°的污水横管上,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5、污水横管的直线管段,应按设计要求的距离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6、金属排水管道上的吊钩或卡箍应固定在承重结构上。
固定件间距:横管不大于2m;立管不大于3m。
室外给排水距离要求规范

室外给排水距离要求规范1. 引言室外给排水工程是指在建筑物外部进行的排水系统的建设,主要包括雨水排水和污水排水。
室外给排水的距离要求在设计和施工中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着排水系统的性能和安全。
本文将介绍室外给排水距离要求的规范及其重要性。
2. 室外给排水距离要求的规范2.1. 一般规范根据相关国家和地方建筑标准,室外给排水的距离要求应符合以下基本规范:•雨水排水系统和污水排水系统应分开布置,且应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相互干扰。
•水平排水管道与墙体、结构柱等建筑构件之间的距离应满足规定的最小间距要求,以确保施工和维护的便利性。
•排水口与建筑物的地面应保持一定的高度差,以防止雨水倒灌或污水倒流。
2.2. 雨水排水距离要求室外雨水排水系统的距离要求应考虑到排水量、排水速度和排水管道的材料等因素,具体要求如下:•雨水排水管道与建筑物外墙之间的距离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一般要求不小于300mm。
•雨水排水管道与地表之间的距离应保持一定高度差,以确保雨水能顺利流入管道中并排除。
2.3. 污水排水距离要求室外污水排水系统的距离要求主要包括污水管道的布置和排污口的设置,具体要求如下:•污水管道应按照施工规范进行布置,避免与其他管道和构件发生干扰。
•污水排污口应设置在地面以上,远离建筑物和人行道,以避免污水溅出和异味扩散。
3. 室外给排水距离要求的重要性正确设计和布置室外给排水系统的距离是确保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因素。
合理的距离要求能够有效避免以下问题的发生:•同一管道内雨水和污水混流,导致污染和堵塞。
•给排水管道压力增大,增加泄漏和破裂的风险。
•排水口设置不当,引发污水漏出和异味扩散。
此外,室外给排水系统的距离要求还能够影响到排水速度和排水效果,对于防止水浸、积水和水患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4. 结论室外给排水距离要求的规范可保证排水系统的顺利运行,并确保施工和维护的便利性。
设计和施工人员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合理布置和设置室外给排水系统,以确保建筑物的排水安全和正常运行。
给排水各种管道相关尺寸汇总表

10
排水排出管穿基础
管径≤80mm
300×300
管径100~150 mm
(管径+300)×(管径+200)
注:1、给水引入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00mm。
2、排水排出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50mm。
管与管及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
名称
最小净距(mm)
引入管
1、在平面上与排水管道不小于1000
200×130
管径70~100mm
200×200
250×200
3
两根给水立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管径≤32mm
150×100
200×130
4
一根给水立管和一根排水立管
管径≤50mm
200×150
200×130
管径70~100mm
250×200
250×200
5
两根给水立管和一根排水立管在一起
管径≤50mm
200×150
200×130
2、与排水管水平交叉时,不小于150
水平干管
1、与排水管道的水平净距一般不小于500
2、与其他管道的净距不小于100
3、与墙、地沟壁的净距不小于80~100
4、与梁、柱、设备的净距不小于50
5、与排水管的交叉垂直净距不小于100
立管
不同管径下的距离要求如下:
1、当DN≤32,至墙的净距不小于25
2、当DN32~DN50,至墙面的净距不小于35
管径70~100mm
250×200
250×200
6
给水支管
管径≤25mm
100×100
150×100
管径32~40mm
管道间距规范要求

管道间距规范要求篇一:管道间距规范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范、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 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 32以下 32~5065~100 125~150间距 20~2525~3030~50 6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 (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给排水管道距墙规范尺寸总汇

给排水管道距墙规尺寸总汇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磊主编化学工业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32以下32~5065~100125~150间距20~2525~3030~506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此书为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回水干管在室地坪以上沿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排水管道常用安装尺寸

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管井管道: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2、水暖管离墙距离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 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管径32以下32~50 65~100 125~150间距20~25 25~30 30~50 60《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采暖干管距墙尺寸: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189页采暖立管距墙尺寸:当设计采用单立管安装时,立管中心距后墙尺寸为50mm,如仅后墙有一组散热器(一臂形)时,则立管中心距侧墙尺寸为65mm;如后墙和侧墙另一侧各有一组散热器(双臂形)时,距侧墙尺寸仍为65mm;如后墙和侧墙同侧有散热器(直角形)时,距侧墙尺寸为200mm;如后侧、侧墙同侧和另一侧各有一组散热器(丁字形)时,距侧墙尺寸为300mm。
给排水管道安装规范

给排水管道安装规范1.一般规定1.管道工程应根据住户要求安装,完工后必须进行试压,检查合格后,才可进行其他装饰工程。
2.管道安装必须横平竖直。
排水管道必须畅通。
2.技术要求及验收标准1.冷热水管道的位置是左冷右热。
2.浴缸龙头接头的高度一般应距离浴缸安装后高度150㎜,两接头之间的距离为150㎜±5㎜。
3.台式洗脸盆进水管接距离地面的高度应为450㎜±20㎜,冷热水管接的间距为100㎜--120㎜。
4.坐厕进水管接距离地面的高度应为250㎜,与坐厕中心位置的偏差为200㎜。
5.所有出墙连接设备的管接(内丝直角弯头)必须与墙面垂直。
管接安装平面与墙面(含面砖)的伸缩偏差在3---5㎜的范围内。
6.冲淋龙头接头的高度一般应距离地面800---900㎜,两接头之间的距离为150㎜±10㎜。
7.热水器(电热水器)进水口前应安装阀门。
8.明装进水管道必须使用管卡进行固定,管卡间距应不大于600㎜。
9.金属热水管道应有保温层。
10.进水管道管径的标准选择,即PPR水管为标称规格D25,金属水管为标称规格D20。
11.安装浴缸必须要保留检修口,严禁使用塑料软管连接的浴缸落水,浴缸落水口必须对准地面的浴缸下水,并必须作好密封。
安装好以后,应经过盛水实验,合格后,才可以封检修口。
12.水龙头一但安装好以后,严禁对水管道系统进行高压试压,水龙头的最高允许压力为5KG/CM2。
13.暗埋及明装排水或下水管道一律使用PVC管,不得使用软管,接口处必须密封不渗水。
14.大容量的用水设备(浴缸、污水盆)排水管的管径应不小于50㎜,普通排水管的管径必须不小于40㎜,排水管的连接处必须牢固,不渗水;排水管与排水口的连接必须密封不渗水。
15.排水横管(D40㎜—D50㎜)的标准坡度为0.035,最小坡度为0.025,及每米的管道落差最小为25㎜,长度小于1.5㎜,可相应降低标准。
16.煤气管道应用镀锌铁管;煤气管道不得暗敷,不得穿越卧室,穿越吊平顶内的煤气管道不得有接有,如却需移动表具,应由业主向燃气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方可施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知道大家在刚开始记忆规范、图集的时候有没有觉得特别的费劲,这个尺寸,那个数值的,为了方便大家记忆管道距墙距离,给大家找了一些资料,做了下汇总!并都标明了出处了!有需要的收藏!
1、管与管及与建筑构件之间的最小净距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0页(网上可下载到,大约100Mb)或《水暖工长速查》第119页(杨磊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第1版)
管井管道:
敷设在管井内的管道,管道表面(有防结露保温时按保温层表面计)与周围墙面的净距不宜小于50mm。
《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缩印版,第1504页
2、水暖管离墙距离
水暖管离墙距离:标准图规定给水、热水、采暖管(DN15~DN32)中心起距墙表面50mm 为宜,DN40以上取60mm为宜。
因为距离过近,立管阀门安装不便,有时需要破坏墙面才能将阀门装上;距离过远则影响美观,且占用空间(其他管道也一样—清秋怀远)。
均采用管外皮距墙表面30mm;而对于排水管,由于打口所需,采用承口距墙表面50mm。
《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现场施工处理方法与技巧》,第39页
3、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离墙距离
当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应保证管道及附件的安装及检修距离,管道与墙体面层净距
一般为40~60mm,管道及附件不得入墙,其卡箍与法兰压盖的螺栓位置应调整至墙(角)的外侧,以便于拧紧螺栓。
《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技术规程》(DB11/T364-2006,北京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第6页
4、立管管外皮距建筑装饰面的间距(mm)(明装给水立管)
管径32以下32~50 65~100 125~150
间距20~25 25~30 30~50 60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42页;
(此书为陕西地方标准,可在百度文库下载到)
采暖干管距墙尺寸:
供水干管沿内墙架空敷设,当管径<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50mm;当管径
≥DB80时,供水干管距墙尺寸为180mm。
回水干管在室内地坪以上沿内墙敷设时,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50mm;当管径≥DN80时,回水干管距墙尺寸为65mm。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189页
采暖立管距墙尺寸:
当设计采用单立管安装时,立管中心距后墙尺寸为50mm,如仅后墙有一组散热器(一臂形)时,则立管中心距侧墙尺寸为65mm;如后墙和侧墙另一侧各有一组散热器(双臂形)时,距侧墙尺寸仍为65mm;如后墙和侧墙同侧有散热器(直角形)时,距侧墙尺寸为200mm;如后侧、侧墙同侧和另一侧各有一组散热器(丁字形)时,距侧墙尺寸为300mm。
立管之间距离:
当设计采用双立管安装时,供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右侧,回水立管一般按照在左侧。
立管距墙尺寸与单立管安装时相同,管径≤DN32时,两立管中心距为80mm;管径≥DN40时,两立管中心距为130mm。
《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工艺标准》(DBJ/T61-38-2005)第189~190页
5、排水立管、支管距墙尺寸
《怎样当好水暖工长》表3-11,第133页
注:如想知道更多关于常用卫生器具排水支管预留孔洞位置与尺寸内容,可购买《管道工长速查》(曲德仁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第144页表3-41
6、管道上部净空
给水引入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00mm
排水排出管管顶上部净空一般不小于150mm
《怎样当好水暖工长》电子版第132页
7、管道的中心线与梁、柱、楼板的最小距离(自喷系统)
公称直径(mm)25 32 40 50 70 80 100 125 150 200
距离(mm)40 40 50 60 70
80 100 125 150 200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61-2005)第15页
8、水平干管安装与墙、柱表面的安装距离(给水管道)
注:(1)钢立管净距指给水、采暖立管外壁与墙、柱的距离。
(2)表中管中心与墙、柱的安装距离使用于水平干管的安装
《怎样当好水暖工长》表3-6,第121页(PDF电子版,可下载到)
9、建筑排水金属管道距墙尺寸
当建筑排水金属管道沿墙或墙角敷设时,管道外壁面与墙体面层的最小净距离不得小于40mm
《建筑排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 127—2009)第4.2.9条。
10、建筑排水塑料管道距墙尺寸
设置于室内的雨、污水立管离墙净距宜为20mm~50mm。
室外沿墙敷设的雨、污水管和空调凝结水管道离墙净距不宜大于20mm。
《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 29—2010)第5.1.9条。
11、建筑给水金属管道距墙尺寸
明装管道的外壁或管道的保温层外表面与装饰墙面的净距宜为10mm。
《建筑给水金属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 154-2011)第5.3.7条。
12、建筑给水复合管道距墙尺寸
对明装管道,其外壁距装饰墙面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管道公称直径为10mm~25mm时,应小于或等于40mm;
②管道公称直径为32mm~65mm时,应小于或等于50mm。
《建筑给水复合管道工程技术规程》(CJJ/T 155-2011)第5.3.8条。
注:11条不适合给水立管(比如立管底部有蝶阀),不适合安装较大阀门的干管,不适合装饰墙面厚度未确定的管道。
1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
2013-3-30 11:25 上传
下载附件(70.23 KB)
14、采暖支管(接散热器)管中距墙(完成墙面)50mm。
《建筑设备施工安装通用图集—暖气工程》(91SB1,华北标准),第1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