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标准范本
2024年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

2024年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前言往复压缩机作为一种常见的压缩设备,在各个行业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保障其正常运行,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安全生产,制定本规定。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规定适用于往复式压缩机的设计、制造、安装、检验和使用。
第二条:往复式压缩机应具有合理的结构设计,满足正常运行的要求,确保安全可靠。
第三条:往复式压缩机制造商应按照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进行制造,并进行相应的检验。
第四条:使用往复式压缩机的企业应当按照规定进行安装、调试和日常使用维护,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防护工作。
第二章设计要求第五条:往复式压缩机的设计应考虑结构合理、材质优良、工作效率高等因素,确保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第六条:往复式压缩机的传动系统应选用可靠的传动装置,确保运转平稳,排除震动和噪音。
第七条:往复式压缩机的压缩室应设计合理、材料要求好,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能和耐腐蚀性。
第八条:往复式压缩机的冷却系统应满足工作温度要求,确保设备在长时间工作情况下能够正常散热。
第三章制造要求第九条:往复式压缩机的制造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并进行相应的检验和测试。
第十条:往复式压缩机的制造商应建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并提供符合要求的相关证明文件。
第十一条:往复式压缩机的零部件应经过严格的选材和加工,确保其质量和功能完好。
第十二条:往复式压缩机的变形与振动应在规定范围内,不得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和使用。
第四章安装与检验第十三条:使用往复式压缩机的企业应根据设备的特点和要求,进行合理的安装布置,确保设备的稳定运行。
第十四条:往复式压缩机的安装应符合相关安全规范,满足操作空间、通风、冷却等要求。
第十五条:往复式压缩机的安装后应进行相应的检验和试运行,确保设备正常工作。
第五章使用与维护第十六条:使用往复式压缩机的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确保设备正常运行和维护。
第十七条:往复式压缩机应定期进行检查、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八条:往复式压缩机在停机状态下,应将相关设备进行停电、停水、切断燃气等必要的安全措施。
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

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
前言
往复压缩机是常用的空气压缩机之一,广泛应用于制氮、制氢、制氧、气体输送等工业领域。
为了确保往复压缩机的安全运行,必须严格遵守规定,加强管理。
技术要求
1.设备选型
根据压力、流量、介质等参数进行选型,保证设备的使用符合实际需要。
2.设备制造
严格按照国家标准制造,确保设备具有安全可靠的性能。
3.设备安装
严格按照安装图纸,正确安装设备。
安装过程中应注意保持设备的平衡,避免设备晃动,避免设备与管道之间发生内应力。
4.设备调试
正常运转前必须进行设备调试,确保设备各部位运行正常。
调试过程中应注意控制压力、温度和流量等参数,避免超出设备的额定参数。
5.设备保养
定期检查设备的各个部位,确保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故障。
每年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检查设备的冷却系统、润滑系统、密封系统等,确保设备的工作状态正常。
6.设备维修
设备出现故障时,必须及时进行维修,以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
维修时必须严格按照维修手册执行,避免操作不规范对设备造成伤害。
安全注意事项
1.避免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擅自打开设备的外壳。
2.避免在设备运行过程中拆卸设备中的零件。
3.避免在设备大修过程中使用不合适的工具,避免工具的使用不当对设
备造成伤害。
4.注意设备的保养,避免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出现故障。
5.注意设备的密封性,避免设备发生泄露。
结论
往复压缩机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压缩机,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
在使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规定,加强管理,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

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1. 引言往复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动力设备,广泛应用于工业和民用领域。
为保证往复压缩机的安全、可靠运行,提高其性能和效率,本文制定了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
2. 术语和定义在本文中,以下术语和定义适用:•往复压缩机:一种通过往复活塞工作方式将气体进行压缩的机械设备。
•压缩比:压缩机排气压力与吸入压力的比值。
•排量:压缩机每单位时间内所压缩的气体体积。
•效率:压缩机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之比。
•压缩机选型:根据工况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压缩机型号和规格。
3. 技术要求3.1 压缩比要求往复压缩机的压缩比应根据工况和要求进行合理选择。
压缩比过大会导致能耗增加和机械磨损加剧,而压缩比过小则无法满足工艺需要。
3.2 排量要求压缩机的排量应根据工艺流量需求确定。
为保证往复压缩机的正常运行和长寿命,排量应略大于实际需求,以确保其工作在较低的负荷下。
3.3 效率要求往复压缩机的效率对系统整体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影响巨大。
为提高能源利用率,压缩机的效率应尽可能高,在满足其他要求的前提下,选用能效等级较高的压缩机。
3.4 运行稳定性要求往复压缩机在运行过程中应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其运行过程中不应产生明显的振动和噪音,且需要具备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以适应复杂的工作环境。
3.5 维护保养要求为确保往复压缩机的长期稳定运行,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工作。
维护保养包括但不限于清洗、润滑、更换磨损部件和检查故障等。
具体的维护保养任务和周期应根据压缩机型号和厂家推荐进行。
4. 压缩机选型在选择往复压缩机时,应考虑以下因素:•工艺需求:根据工艺流量和压力要求确定排量和压缩比。
•环境要求:考虑运行环境的温度、湿度、海拔等因素,选择适应环境要求的压缩机。
•能源消耗:优先选择能效等级高的压缩机,以降低能源消耗和运行成本。
•维护保养:考虑压缩机的维护保养工作量和周期,选择维护保养工作较少且易于维护的压缩机。
5. 检验和测试为确保往复压缩机的质量和性能,应进行相关的检验和测试工作。
2023年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

2023年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引言:往复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制造、石油、化工、电力等行业。
为了确保往复压缩机的安全、高效运行,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制定一套符合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技术规定是必要的。
本文将针对2023年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一、技术要求1. 动力系统1.1 往复压缩机的动力系统应稳定、可靠,能够满足设备运行的需要。
动力系统可采用电动机、内燃机等,其选型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
1.2 动力系统应具备过载保护装置,能够在超负荷或其他异常情况下及时断电停机,确保设备和操作人员的安全。
2. 结构设计2.1 往复压缩机的结构设计应合理,具备良好的刚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设备的工作压力和工作温度。
2.2 往复压缩机应采用优质材料制造,具备良好的耐磨、耐腐蚀性能,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2.3 设备的润滑系统应完善,能够确保设备各个部件的润滑和冷却,减少摩擦和磨损。
3. 工作性能3.1 往复压缩机的额定排气量和排气压力应符合用户的需求,并具备一定的过载能力,以应对临时工况。
3.2 往复压缩机应具备较高的工作效率,能够在较低的能耗下完成工作任务。
3.3 设备的排气温度应低于设计规定的最高温度,以避免设备过热引起的安全隐患。
4. 错误操作与安全防护4.1 设备应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防爆、防火、防电气冲击等。
4.2 设备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严禁未经授权的人员擅自操作设备。
4.3 设备的相关参数和工况应进行实时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二、质量管理1. 生产制造1.1 往复压缩机的生产过程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确保设备的质量和安全性。
1.2 生产过程中应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原材料采购、加工制造、装配调试、出厂检验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
1.3 出厂前应进行全面的性能检测,确保设备的各项指标符合规定的技术要求。
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

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往复压缩机是一种常见的空气压缩机,其结构简单,维护方便,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为了确保往复压缩机的安全稳定运行,国家和行业制定了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以规范往复压缩机的生产、使用和维护。
1. 往复压缩机的基本结构和原理往复压缩机由气缸、活塞、气阀、连杆、曲轴等部件组成。
其工作原理是通过活塞的上下运动,在气缸内不断压缩和排出气体,从而实现气体的压缩和输送。
2. 往复压缩机的分类根据往复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用途,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气体压缩机:用于压缩气体的往复式压缩机,包括空气压缩机、氧气压缩机、氢气压缩机等;•液体压缩机:用于压缩液体的往复式压缩机,包括泵类和压缩机两种;•汽车空调压缩机:用于汽车空调制冷系统中的压缩机。
3. 往复压缩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往复压缩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排气压力、排气流量、电机功率、转速、压缩比等。
这些参数的选取应根据用户需求和使用环境等综合考虑,并在制定往复压缩机产品标准时加以规定。
4. 往复压缩机的安装和调试往复压缩机在安装前需要做好设备基础的施工和调平等前期准备工作,并对电源和管道进行检查和连接。
在调试时,应先检查传动件和润滑油的情况,启动电机并观察压缩机运转情况,调整排气压力和流量等参数,检查压缩机是否存在异常震动和噪音等问题。
5. 往复压缩机的维护和保养往复压缩机在使用过程中需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安全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维护内容包括润滑油的更换、紧固件和管路等连接处的检查、活塞环和气门的更换等。
同时,对于新安装或长期停用的往复压缩机,还需进行合适的润滑和启动程序。
6. 总结往复压缩机作为一种常见的气体压缩设备,其使用和维护需遵循一定的技术规定。
依据往复压缩机的工作原理和用途,可将其分为气体压缩机、液体压缩机和汽车空调压缩机等多个类别。
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保养维护,并在安装和调试时关注相关技术参数的控制和调整。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化工行业标准

一般要求
5.1.10卖方应根据买方给出的质量流量、气体组成以及气体条件计 算分子量、热容比(Cp/Cv)、压缩性系数 (Z)和进口体积 流量 (在进气缓冲罐入口法兰处),将计算值填在往复压缩机 数据表上,并且用作计算压缩机性能的基础数据。卖方提供的 设备及有关技术文件、图纸标注,均应采用国际单位制 (SI)。 报价文件上应给出压缩机的性能保证值。
在压缩介质为饱和烃类气体或气缸为无油润滑时,平均活塞 速度且应不大于3.6m/s 5.2.3活塞直径 (单位为 mm)与压缩机转速 (单位为 r/ min )的乘积不宜超过 228600。最大气缸直径小宜超过
760mm
许用排气温度
5.3.1除另有规定外,压缩介质为空气或者氧基工艺气体,在 汽缸有油润滑的情况下,正常操作点的预期排气温度应不大于 135℃;其他工况点和其他负荷条件下,预期排气温度应不大 于150℃。 5.3.2对于分子量不大于12的富氢气体介质,汽缸有油润滑时, 在规定的所有工况点和负荷条件下,预期排气温度应不大于 135℃,在汽缸无油润滑的情况下,当气体压力在7Mpa(G) 及其以上时,在规定的所有工况点和负荷条件下,预期排气温 度应不大于120℃。 5.3.3排气温度高报警设定值应比预期最高排气温度高10℃。 排气温度停车(或高高报警)设定值应比预期最高排气温度高 20℃。每个气缸排气出口均应有单独的测点,且应尽量靠近气 缸排气阀。
一般要求
5.1.13如果工艺装置明确要求压缩机输送的介质不含矿物或 合成润滑油,在压缩机技术允许的情况下,应采用气缸、 填料无油润滑。无明确要求时,可配注油器、活塞环和填 料按无油润滑设计、少油润滑操作。
5.1.14压缩机组应能承受排气压力为安全阀设定压力下的全 负荷停车。由电动机驱动的机组应能承受电机两相短路的 作用。
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范文

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本规定旨在规范往复压缩机的工程技术操作,确保生产过程安全、环保、高效,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益。
依据《企业法》《安全生产法》《环境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进行订立。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企业往复压缩机的生产与管理工作。
第三条主体责任1.企业厂长或经理是压缩机生产与管理的重要责任人,负责全面组织、协调、推动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的实施。
2.生产部门为具体生产与管理工作的主体,负责执行和落实本规定。
第二章往复压缩机工艺流程第四条工艺流程规定1.往复压缩机生产工艺流程包含设计、加工制造、装配、试运行和质量检验等环节。
2.各环节之间应具有严格的协调与搭配,确保产品质量的稳定和优良。
第五条设计环节1.设计部门负责订立往复压缩机产品设计方案,明确产品性能指标和工艺要求。
2.设计方案应满足国家标准和行业要求,确保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3.设计方案应经过专业人员评审并做好相关记录,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第六条加工制造环节1.在加工制造过程中,必需严格依照设计方案进行生产,确保产品与设计要求全都。
2.加工过程中,应采取有效的工艺掌控措施,防止因操作欠妥或设备故障引起的质量问题。
3.加工过程中,需要对每个节点进行质量检查和记录,确保产品的工艺流程在掌控之中。
第七条装配环节1.在装配过程中,必需依照装配规范进行操作,确保产品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装配过程中,要注意检查和测试,确保装配质量合格。
3.完成装配后,要进行全面的功能测试和试运行,确保产品性能和质量符合要求。
第八条质量检验环节1.对往复压缩机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应依照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要求进行。
2.检验要素包含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性能指标测试等。
3.检验结果应做好记录,并及时处理不符合要求的产品。
第三章质量管理第九条质量方针企业应订立明确的质量方针,确保质量管理工作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目标相全都,以顾客需求为导向,连续改进,努力探求杰出品质。
电动机往复式压缩机技术规格书.

SPECIFICATIONFORELECTRIC MOTOR ENGINE DRIVEN /RECIPROCATINGCOMPRESSOR电动机/往复式压缩机技术规格书目录PART A General Description and Requirements (5)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和要求 (5)1 General Description of Project (5)1工程概况 (5)2 General Document Requirements (5)2 投标文件总体要求 (5)PART B Vendor and product Experience (8)第二部分供货商和产品业绩 (8)PART C Specifications for Compressor Units (10)第三部分压缩机组技术规格书 (10)1 General (10)1 总则 (10)2 Scope of Supply (10)2 供货范围 (10)3 Codes, Standards and Units (14)3 标准、规范和单位 (14)4 Site Conditions (18)4 现场条件 (18)5 Reciprocating Compressors (20)5往复式压缩机 (20)6 Electric Motor Engine (28)6电动机 (28)7 Instrument Control and Electric (50)7 控制仪表、电气 (50)8 Pulsation and Vibration Control (65)8脉动和振动控制 (65)9 Pressure Vessels,Valves, Process gas system and Auxiliary Items . 659 压力容器、阀门、工艺气系统及辅件 (65)10 Inspection, Shipment Requirement and Site Acceptance (69)10检验、运输要求及现场验收 (69)11 Spare Parts and Special Tools (70)11备品备件及特殊工具 (70)12 Guarantee (71)12保证 (71)13 Technical Document Requirement for Bid (76)13投标技术文件要求 (76)14 Process Design Base Data (80)14设计基础数据 (80)15 Attachment: Table of Comments, Clarifications and Exceptionsto The Specification (88)15附录对本技术规格书的建议、澄清和偏离一览表 (88)附件1 设计联络 (89)附件2 脉动分析审查和工厂试验 (90)附件3 设备监造 (91)附件4 培训 (92)附件5 现场服务 (95)附件6 现场验收 (96)PART A General Description and Requirements第一部分工程概况和要求1 General Description of Project1工程概况1.1 General Introduction of W-E Gas Transmission Liuzhuang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Project1.1西气东输地下储气库建设工程刘庄地下储气库简介W-E Gas Transmission Liuzhuang Underground Gas Storage Project is the accessorial project of Ji—Ning Pipeline which is one part of W-E Gas Transmission Pipeline Project. Its main role is to ensure the downstream consumer of Ji—Ning Pipeline can use natural gas safely and reposefully. The injection capability of the first period is 150×104m3/d and the extraction capability is 240×104m3/d.西气东输地下储气库建设工程刘庄地下储气库是西气东输管道冀宁支线的配套工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制度编号:LX-FS-A30162 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标准范本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往复压缩机工程技术规定标准范本使用说明:本管理制度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
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 总则1.1 范围1.1.1 本工程技术规定仅涉及由电动机驱动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组,并在遵循合同规定的有关标准、规范及数据表等的前提下,对往复活塞式压缩机及其附属设备等在涉及、制造、检验、试验、装运、供货范围、性能保证、卖方图纸和资料等方面提出主要补充、强调或限制性说明。
当使用本工程技术规定时,应结合工程项目对机组的要求进行相应调整或修改。
1.1.2 本工程技术规定不包括以下往复活塞式压缩机:(1) 组装式冷冻压缩机组;(2) 移动式或者无十字头的单作用筒式压缩机组;(3) 排气压力高于31.5MPa的往复活塞式压缩机。
1.2 基本要求1.2.1 卖方应按照买方要求的标准、规范、数据表及本工程技术规定对机组承担全部合同责任。
对制造厂商应进行多元选择。
在保证机组良好性能的前提下,应尽量降低机组的造价。
1.2.2 除本工程技术规定外,还应按照GB标准。
1.2.3 卖方对买方要求的标准、规范、数据表及本工程技术规定的任何偏离,均应以书面形式及时向买方澄清,并经买方认可后方能生效。
对有矛盾的条款应按照下列优先程序:(1) 合同及其技术附件;(2) 本工程技术规定;(3) 采用的标准与规范;(4) 卖方的报价书。
1.2.4 所有的参数应采用国际单位制(SI)。
1.2.5 卖方报价文件的语言种类应由买、卖双方商定。
1.2.6 买方将参加卖方供货机组的部分检验和试验,但不解除卖方的全部合同责任。
1.2.7 卖方应向买方提供供审查的图纸和资料,但卖方应对其所采购的机组承担全部责任。
1.3 主要参考标准与规范(均应为最新版本)(1) API618 一般炼油厂用往复式压缩机或与之等效的标准;(2) ASMEⅧ钢制压力容器;(3) GB150 钢制压力容器;(4) GB151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5) IEC 电气设计。
2.基本设计与制造2.1 概述2.1.1 卖方设计的压缩机组,包括压缩机、驱动机、辅助设备及其保证压缩机组长期正常操作系统(包括电、仪控制等)应完好齐备。
2.1.2 卖方应对整个机组(包括压缩机、驱动机、动力机构和有关的辅助系统等)进行协调并承担全部责任,这责任至少包括以下内容:扭转分析,动静设备,动力传动部件的选择及其额定值,限制电动机电流脉动所需的惯性矩,控制有害脉动和振动声学模拟,审查买方范围的配管、基础、电气、仪控设计。
当买方动、静设备布置与买方的设施相干涉时,应由买、卖双方相互协商确定。
2.1.3 提供的压缩机组应具备结构合理(尽可能采用一列一缸的布置形式)、选用材料适当、动力平衡性能良好(对大、中型压缩机应优先采用对称平衡式压缩机)、振动小、噪声低、密封性能好及易损件寿命长等特点。
2.1.4 机组性能必须满足并能在规定的操作下连续安全运转。
其使用寿命最少为20年且不间断连续操作最少为3年。
2.1.5 卖方应解答与设计有关的任何询问和问题。
2.1.6 压缩机组(含辅助设备)应便于安装布置、装配、拆卸、维护且提供足够的空间和通道。
重要的配合面处应带有配合标记。
2.1.7 除非另有规定,压缩机组应适合于户外,防冻和防尘的运行工况。
2.1.8 相同类型的压缩机的零部件应尽可能具有互换性。
2.1.9 按买方的工艺流程特点及指定的流量调节范围,应设计经济、可靠的气量调节装置并在报价时详细说明。
2.1.10 当买方要求气体无油时,应采用无油润滑压缩机。
当买方提出气体中的油含量的限制值时,卖方应采取靠的除油措施并给以详细说明。
2.1.11 对无油润滑的压缩机,其活塞平均速度应适当降低(一般应小于4m/s),对有油润滑的压缩机,其活塞平均速度亦可根据成熟的使用经验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
2.1.12 对压缩终了温度有限制的气体,必须设有超温报警和联锁,如对富氢介质,当介质分子量小于或等于12时,终了排出温度不应超过135 C 。
当买方没有规定排出温度的限制值时,应由买、卖双方协商确定,建议不超过149 C。
2.1.13 卖方应具有被验证的同类型压缩机的业绩。
经买方认可后,方可使用样机。
2.1.14 买方应明确买、卖双方界区的工艺参数,卖方供货范围内的压力和流量的损失应由卖方考虑。
2.1.15 当压缩机轴功率大于150 kW 时,应提供手动盘车装置;当压缩机轴功率大于750 kW 时, 应提供电动或者气动盘车装置。
2.1.16 压缩机在任何规定的工况下,其活塞杆的最大许用连续负荷均应大于活塞杆的综合负荷。
2.1.17 至少以下螺纹应为辊制螺纹:(1) 连杆螺栓螺纹;(2) 活塞杆螺纹;(3) 承受交变载荷的联接螺栓螺纹。
2.2 结构2.2.1 气缸2.2.1.1 气缸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至少应超过其额定排出压力的10%或额定排出压力加0.17MPa,取两者中的较大值。
而且,气缸的最高允许工作压力应至少等于规定的安全阀的设定压力。
2.2.1.2 当输送饱和气体或气体中带有液体时,气缸应有可靠的连续排液措。
2.2.1.3 气缸套不得与冷却剂直接接触并能被可靠定位。
当采用无缸套气缸时,气缸壁厚应有足够的再加工量,再加工后,应能满足在最高允许工作压力或活塞杆最大许用连续负荷下的使用要求。
2.2.1.4 气缸支座的设计,应在温升期间和实际操作温度下能避免不对中或超过活塞杆的径向跳动。
脉动抑制装置不得作为气缸支座之用。
2.2.1.5 只有经过买方同意后,方可采用串级气缸的配置方式。
2.2.1.6 气缸盖、压力填料的压盖、余隙腔、气阀盖各种接口等承压部件与气缸的联接均应采用双头螺柱。
2.2.1.7 气缸及气缸套的吸、排气口腔处的边缘应倒圆尖角。
2.2.2 气阀2.2.2.1 气阀的设计应适用于买方在数据表中规定的任何气体,且气阀损失小、开闭及时、冲击小。
2.2.2.2气阀的设计,应使组装的进、排气阀不会装错或装反,当气阀螺栓松动甚至断裂时,也不会落入气缸内。
2.2.2.3气阀弹簧的两端应平整并经磨削,且应将不同高度的弹簧分类包装并标记。
2.2.2.4对阀片的边缘应倒圆尖角。
2.2.2.5当采用气动式顶开吸气阀卸载装置进行气量调节且用于易燃易爆气体时,应设计成卸载装置用的气体不得与易燃气体相混合,即使万一隔膜和其它部件破坏时也是如此。
2.2.2.6当规定时,阀座的硬度为RC32,且应进行淬硬至表面深度至少为1.6mm。
2.2.3 活塞、活塞杆和活塞环2.2.3.1活塞杆应与十字头和活塞可靠联接,其预紧力应是可控制的。
当活塞杆直径≥76mm时,应采用液力和加热的方法上紧联接螺母且活塞杆不得转动。
2.2.3.2在拆装活塞杆时,穿过压力填料部位的活塞杆螺纹部分应装有锥形防护套。
2.2.3.3应尽量使活塞支承环布置在活塞环两侧。
当无油润滑时,用氟碳化合物制成支承环所承受的负荷不得大于0.035MPa;当有油润滑时,支承环负荷不得大于0.069MPa。
2.2.3.4只有经买方同意,活塞杆方可带有尾杆,并应设置尾杆护套。
尾杆填料的设计和质量应与活塞杆填料一致。
2.2.3.5活塞杆与填料的摩擦表面应作硬化处理,其硬度值不低于RC50,表面粗糙度Ra值应为0.2~0.4μm。
活塞杆粗加工后应进行超声波探伤,精加工后应进行磁粉探伤。
2.2.4 机身、曲轴、连杆、轴承和十字头2.2.4.1 机身应具有足够的刚度,曲轴箱应设有安全可靠的通气孔。
2.2.4.2 曲轴应整体锻造,但允许有可拆卸的平衡重。
钻孔和变界面处应有光滑的过渡圆角。
2.2.4.3 主轴承和曲柄轴承应为薄壁滑动轴承并可方便的进行更换。
当机身名义额定功率≤150kW 时,允许采用圆锥滚子轴承。
但不得使用圆柱滚子和球轴承。
2.2.4.4连杆螺栓、螺母应能可靠方便的预紧和锁紧,卖方应提供需要的预紧载荷值及专用工具。
2.2.4.5 十字头应有可更换和可调节的滑履,并保证十字头销和滑道有足够的润滑油。
2.2.5 隔离件2.2.5.1 买方应规定隔离件的结构形式。
对有油润滑和非危险气体,可采用短单室结构;对无油润滑和非危险气体,可采用长单室结构;对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应采用双室结构,其形式可由买方和卖方共同商定。
2.2.5.2 开孔处应配置整体金属盖板,不允许使用非金属盖板。
2.2.5.3 如可能,应尽量采用十字头导向体于曲轴箱铸造成为一个整体的结构。
2.2.5.4 隔离件的各元件的气液排放、应能承受≥0.07MPa的压差。
如需要承受更高压差,买方将在数据表中规定。
2.2.5.5 关于隔离件的气液排放、清扫气接口以及填料函的冷却、润滑、气液排放接口等,应能满足安全运转的需要。
可由买、卖双方共同商定。
2.2.6 填料2.2.6.1 卖方应推荐有成功经验的填料形式。
2.2.6.2 对易燃和有毒介质,活塞杆填料的泄漏气不应在厂房内排放并尽量回收利用。
卖方应将泄漏气收集至总管,且总管出口应带有配对法兰及其紧固件。
2.2.6.3 对无油润滑而言,当采用以四氟乙烯为基体的材料,且采用的气缸最高许用工作压力大于1.7 MPa表压时,应对活塞杆压力填料进行液体冷却。
2.2.6.4 对有油润滑而言,当采用以四氟乙烯为基体的材料,且采用的气缸最高许用工作压力大于3.4MPa表压时,应对活塞杆压力填料进行液体冷却。
2.3.1 压缩机机身的润滑2.3.1.1应尽量采用强制润滑系统。
2.3.1.2 强制润滑系统至少应包括:带有粗过滤器的主、辅油泵(可自动切换、油压可调)、油冷却器、双联可切换全流量精油过滤器、必要的仪表和调节控制系统、供油和回油辅助系统等。
2.3.1.3 对一般巴氏合金轴承而言,精油过滤器的过滤精度为40μm或更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