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体味文化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1.1体味文化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课件:1.1体味文化

文化现象:无时不在
人类传统的观念认为,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是 由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 ,是人类社会与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凝 结在物质之中又游离于物质之外的,能够被传承的国 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 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它是人类相互之间进行交流的普遍认可的一种能够 传承的意识形态,是对客观世界感性上的知识与经验 的升华。
情境一:在同一个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为什么有的有出息,有的 却变成了“熊孩子”?
活动及其产品。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粹自然的东西,而后者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渗透了人的精神活动,成为人的精神活动的产品,因而成为文
化。 ②从时间上看,文化存在于人类生存的始终,人类在文明社会之前便已产生原始文化,文明则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定阶段。 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文明则和某种价值观相联系,它是指文化的积极成果和进步方面,作为一种价值判断,它是一个褒义概念。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1)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
归纳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 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文化的内涵
1.“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 动及其产品。
2.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3.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人类通过后天学习获

政治:1.1.1《体味文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政治:1.1.1《体味文化》课件(新人教版必修3)

福娃晶晶是一只憨态可掬的大熊 猫,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带给人们 欢乐。作为中国国宝,大熊猫深 得世界人民的喜爱。 晶晶来自广袤的森林,象征 着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他的头 部纹饰源自宋瓷上的莲花瓣造型。 晶晶憨厚乐观,充满力量,代表 奥林匹克五环中黑色的一环
福娃欢欢是福娃中的大哥哥。 他是一个火娃娃,象征奥林匹克 圣火。欢欢是运动激情的化身, 他将激情散播世界,传递 更快、 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欢 欢所到之处,洋溢着北京2008对 世界的热情。 欢欢的头部纹饰源自敦煌壁 画中火焰的纹样。他性格外向奔 放,熟稔各项球类运动,代表奥 林匹克五环中红色的一环。
经济生活
《思想政治》 必修课程
政治生活
文化生活
生活与哲学
经济生活的主题是物质财富的创造
政治生活的主题是根本利益的保障; 文化生活的主题是精神家园的耕耘
政治 文化
(文化属于精神范畴)
经 济
文化建设的 (1)个人 (2)民族和国家 重要性? (3)目前国情
《文化生活》整体结构
是什么
第 一 单 元 文 化 与 生 活
6、我们阅读书籍,欣赏艺术品,参观历史文物, 都可以从中透视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这 说明( ) A、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载体表现出来 B、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 C、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不需通过社会实践活 动 D、文化离不开政治和经济
A
7、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 ) ①申办2008年奥运会 ② 参加人大代表选举 ③ 参加元旦文艺晚会 ④ 买车购房 A.① ② B.② ④ C.① ③ D.② ③ 8、下列对文化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B.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C.文化以物质为载体 D.文化素养是自然形成的
辨析点 (1)文化的转化性:精神力量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的两重性:具有阻碍和推动作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1体味文化(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1体味文化(共30张PPT)

新文化运动是由胡适、陈独秀、鲁迅、钱玄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
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 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新文化运动在大陆的主要成果有三:在文化氛围上,打破了封建旧文
化的统治地位,以改良过的欧美新文化替代了旧文化,进一步启迪了民智, 沟通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使中国对西方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一个层次;在思 想上,进一步打击了封建专制思想,传播了西方民主、自由精神,也塑造 了中国现代文人自由主义思想,并使自由主义和三民主义、共产主义并列 为现代中国三大思潮,其在高级知识分子中更是主导;在政治上,为中华 民族培养了一大批关心国事、图存图强的现代人才,同时也形成了以自由 主义知识分子为主体的“第三条道路”政治势力,对钳制当政者专制冲动, 推动中国政治民主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5年,随着《风云儿女》在各个影院的
播映,《义勇军进行曲》立在观众中引起了强 烈反响,成为流行极广的抗战歌曲。抗战期间, 国民党中央广播电台定期安排播放该曲。此外, 美国、英国、法国、印度及南洋各国的广播电 台也经常播放该曲 。并且在苏联、法国、捷克
等地,《义勇军进行曲》被灌录成唱片并翻译 成不同语言,歌名则大多翻译为《起来》 (CHEE LAI)。
的力量 文化的社会作用
1,生活不会惯着你,想要不被抛弃,必须自己争气2,所有的嫉妒都只是因为你没出息。3,敬往事一杯酒,自此不再回头4,人只能活一回,梦想却有无数个,唯有放手一搏,才能知道机会属不属于自己。5,只要肯努力,想要的都能自己得到。6,不 努力你要未来干什么。7,因为不能天生丽质,所以只能天生励志。8,没有什么才能比努力更重要。9,现在的你决定将来的你。10,路是走出来的,而不是空想出来的。11,拼搏到无能为力坚持到感动自己。没有野心的女人不漂亮。12,梦像是永远 不可凋零的花。13,你一事无成,还在那里傻乐。4,今天做的一切挣扎都是在为明天积蓄力量,所以别放弃。15,未来可能遥远,但不轻易放弃。16,历史只会记住有野心的人。17,我的青春不要留白,我敢异想就会天开。18,你还年轻,别凑合过。 19,这个世界没有重来二字,所以不如一切趁早20,要么努力向上爬,要么烂在社会最底层的泥淖里。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21,曾经输掉的东西,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再一点一点赢回来22,如果这世界上真有奇迹,那只是努力的另一 个名字。23,时间告诉我们,无理取闹的年龄过了,该懂事了。24,你必须跳下悬崖,在坠落空中生出翅膀。25,坚持了才叫梦想,放弃了就只是妄想26,跌倒不算是失败,爬不起来才算是失败。27,你的人生除了你自己,谁也毁不掉28,你才十七八 岁,你可以成为任何你想成为的人。29,有梦想并为之努力的人都好可爱哦,我也要做可爱的人。30,因为生活就如此,弱小就该死。31,只有蓬勃野心,没有日月风情。32,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33,你要记住你不是为别 人而活,你是为自己而活。34,我怕我配不上自己所受的苦难。35,姑娘,好好的活下去,活给那些瞧不起你的人看着。36,成功的速度一定要超过父母老去的速度37,爱就努力,不爱就放弃,一生那么短,你有什么理由不勇敢。38,天赋比你好的人 都在努力。39,没有人会嘲笑竭尽全力的人。40,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41,别只顾着羡慕别人忘了给自己掌声。42,只要你不跪着这个世界没人比你高。1.靠谁不如靠自己,做谁都不如做自己,谁好都不如自己好。2.不 要拿我跟任何人比,我不是谁的影子,更不是谁的替代品,我不知道年少轻狂,我只懂得胜者为。3.我的个性取决于我是谁,我的态度要看看你是谁4.一个人至少拥有一个梦想,有一个理由去坚强。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在流浪5.我不是天生 的王者,但我骨子里流着不服输的血液6.不是我不好,而是你不配7.生活不是等待风暴过去,而是学会在雨中翩翩起舞。8.做真实的自己,不要为了取悦别人或试图成为某个人。做你最原始的自己,比做任何人的复制品都来得好。9.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 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10.你必须去面对你不愿意面对的各种人,你的承受力会越来越好。生活就是你开始接受你不得不做的那些你不喜欢的事。但是,当你发现,所有你不愿意做的事情,都是为了那件你喜欢 的事而做准备,所有的忍耐和痛苦就都会觉得是值得的了。11.人生总是这样,在不经意间伤害到别人,又在不经意间被别人伤害。12.一个能从别人的观念来看事情,能了解别人心灵活动的人,永远不必为自己的前途担心。13.无论你昨晚经历了怎样的 泣不成声,早上醒来这个城市依旧车水马龙。14.好好过你的生活,不要老是忙着告诉别人你在干嘛,也许他们并不想知道。15.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树与树的距离,而是同根生长的树枝,却无法在风中相依。16.做该做的事,按照自己的愿望,踏踏实 实地去学好本领。17.人生修的就是无常,请珍惜每一个当下,珍惜眼前人,失去了就回不来了。18.一个人能坏到什么程度,看他张狂的时候就清楚了;同样,一个人会好到什么程度,看他困厄的时候就知道了。得意的时候看他做什么,落魄的时候看他 不做什么,从放纵和坚守透露出的,往往是最真的品性。19.奋斗的火苗在冒发,碰触心的温度,简单的充实,简单的满足。一个人的道路,也不孤独。20.失败,并不是说明你差,而是提醒你该努力了。一、混就混出个名堂,学就学出个样子,要么出人 头地,要么人头落地。二、我们这么拼,这么努力赚钱,就是为了要用“老子有钱”四个字,去堵住所有人的嘴。三、做自己的决定。然后准备好承担后果。从一开始就提醒自己,世上没有后悔药吃。四、只有不断超越才有不断进步,在人生道路上, 最大的敌人莫过于自己,战胜自己的胆怯就坚强,任何浮躁心态,都会给成功带来巨大的祸害。五、用人情做出来的朋友只是暂时的,用人格吸引来的朋友才是长久的。要知道,丰富自己比取悦他人更有力量。六、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永远抱一颗谦 卑的心,才能让自己更加完善。人生没有完美,只有完善;岁月没有十全十美,只有尽量。七、不要做廉价的自己,不要随意去付出,不要一厢情愿去迎合别人,圈子不同,不必强融。八、生活再不如人意,都要学会自我温暖和慰藉,给自己多一点欣 赏和鼓励。九、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不要问别人好不好看。喜欢胜过所有道理,原则抵不过我乐意。十、世界上最好的保鲜,就是不断进步,努力让自己成为更好的人,这比什么都重要。十一、千万别因为别人宠你包容你呵护你,就以为他们喜欢你的 所有,该改的还是要改,这样才能对得起别人毫无保留的偏袒和纵容十二、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你就是优雅的;能控制好自己的心态,你就是成功的。十三、当你觉得自己不如人时,不要自卑,记得你只是平凡人。当别人忽略你时,不要伤心,每个 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谁都不可能一直陪你。十四、你自以为的极限,只是别人的起点,在约定俗成的世界里,倔强地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大胆尝试做不一样的自己。十五、我们都得经历一段努力闭嘴不抱怨的时光,才能熠熠生辉,才能去更酷的地方, 成为更酷的人。十六、不要放弃自己的内心,因为你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只能自己走下去,如果违背了自己的本心,那便无法快乐。十七、年轻,那么短暂,那么迷茫。如果你不能给自己一张耀眼的文凭,一段荡气回肠的爱情,那么,你还可以给自 己一个九成九会遭到嘲笑的梦想。因为,总有一天,它会让你闪闪发光。十八、做你自己,说出你的感受,因为那些对你重要的人不会介意,而那些介意的人对你并不重要。十九、除了靠自己,靠谁都是不靠谱。这世上没有谁会心甘情愿一直被你依靠。 靠自己,才能把事情做到最好;靠自己,才能学到真本事,真正解决问题;靠自己,人生才不会输。二十、做一个特别简单的人,不期待突如其来的好运,经营好自己,珍惜眼前的时光。往事不回头,未来不将就,你若盛开,蝴蝶自来。二十一、不要 为别人委屈自己,改变自己。你是唯一的你,珍贵的你,骄傲的你,美丽的你。一定要好好爱自己。二十二、这个世界上已经有很多人和事让你失望了,而最不应该的,就是自己还令自己失望!二十三、过去的事不要想,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将来的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必修三1.1.1 体味文化ppt课件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必修三1.1.1 体味文化ppt课件

请 思 考
上面古树土堡是文化吗?将古树土堡开辟 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能称得上文化吗? 两者有什么区别?
古树土堡本身不能称之为文化。将古树 土堡开辟成旅游区或拍摄成艺术作品则属于 文化。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纯粹自然的东 西,而后者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经过人的 劳动,渗透了人的精神活动,成为人精神活 动的产品,因而成为文化。
人教新课标版高二政治
文 化 一 般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是什么
把握文化的一般意义 文化定位:人与社会 文化自身发展的一般过程 文化理解:时间空间
为什么
中 国 文 化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怎么看
把握文化的核心价值 文化认同:中华文化
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 文化选择 :文化生活
怎么办
视频:舞蹈《千手观音》
问题探究:
A
解析:选A。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化现象的认识。从材料看 出,山西民歌呈现出鲜明的区域特色,表明不同区域的
文化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A符合题意;B、C、D表述
正确但与题意无关,应排除。
随着经济的发展,文化越来越多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
活中。如:吃饭讲求“饮食文化”,穿衣讲求“服饰文
化”,住房讲求“建筑文化”,出行讲求“旅游文化” 等。这说明 ①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文化 ②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谈谈你对以上材料的理解?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 深刻影响。 ②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是个人 成长的催化剂;反动的、腐朽没落的文化会把人引向 歧途。 ③ 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先进的、健康的文化对 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反动的、腐朽没落 的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阻碍作用。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1体味文化(共26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1体味文化(共26张PPT)
思考:狼孩有文化吗?为什么?
有人说,文化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纯” 精神产品。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甲骨文
简牍
纸书
电子书
二、文化的内涵及特点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 会实践的产物。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
(6)黄山风景区有棵千年古松 (2)非意识形态部分: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2)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6)黄山风景区有棵千年古松
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一份《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和物质载体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德国诗人海涅为此画写了赞美诗。
德国诗人海涅为此画写了赞美诗。
通过画家之手把山变成艺术作品能称得上文化吗?
甲骨文
简牍
相对于…而言的…全部精神活动及
体 内涵 其包产括品意识形态性质与非意识形态 这幅画气势磅礴,画面结构紧凑,色调丰富炽热,用笔奔放,有着强烈的感染力。
味 什么是文化 甲骨文
简牍
纸书
电子书
特点一: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文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纸书
电子书
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载人航天精神
抗击“非典”精神 许振超精神
三、文化的力量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物质力量, 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2)这种影响,不仅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 程中,而且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各具特色
④ 买车购房 非意识形态: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课件:体味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课件:体味文化

文化是什么
1、内涵: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意识形态:指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从而也反映一定阶
级或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观念体系,在阶级社会中具有 强烈的阶级性。如:世界观。
非意识形态:指不反映一定社会集团的利益和要求的意识
形式,不具有阶级性。如:语言学。
文化是什么
想一想: 1、大自然的山水是文化吗? 2、画家笔下的山水是文化吗? 3、两者有什么区别?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文是 化是人类创造的
纯粹自然的东西,而后 者是经过人的实践活动, 经过人的劳动,渗透了 人的精神活动,成为人 的精神活动的产品,因 而成为文化。
文化是什么
2、特点: (1)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文化是什么
这两个镜头中,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和稚气未脱的学生, 谁更有“文化”?
文化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文化是什么
2、特点: (1)文化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现象 (2)文化与个人的关系:精神现象
人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步 培养出来的。 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 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文化。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1.1 体味文化
01 文化“万花筒” 02 文化是什么 03 文化的力量
01
文化“万花筒”
文化“万花筒” 一起来我们身边有哪些文化现象?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文化“万花筒” 你还能说出哪些不同的文化?
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的文中国化文化
谢谢聆听~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范文下载:/fanwen/ 教案下载:/jiaoan/

高中政治必修3优质课件:1.1 体味文化

高中政治必修3优质课件:1.1 体味文化

[名师点拨] 1.文化是什么
(1)对文化是什么有不同的理解。广义的文化是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 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狭义的文化则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知识,或者人们受 教育的活动。“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既非广义文化,也非狭义文化。 (2)“文化生活”中的文化是指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 产品。从内容看,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也包括自然科学、技术、语言、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从形式看,文化包括 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静态现象,也包括 进行上述精神性的生产、传播、学习、积累的文化活动过程;从表现看,文化无 处不在,无时不有,形式多样,各具特色。
(3)判断一种现象是否是文化,一是要看它是否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是否是由人所 创造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二是看它是否是人们的精神活动或精神 产品,纯粹的物质产品不是文化。 (4)区分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与非意识形态的文化,主要是看它是否带有阶级性质。 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带有阶级性,非意识形态的文化没有阶级性。
(1)从时间上看,文化现象 无时不在 。 (2)从空间上看,文化现象 无处不在 。 2.文化特色 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 文化环境。人们的文化生活呈现各自 特有 的色彩。
二、文化是什么 1.含义
(1)内涵: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精神活动 及其产品。 (2)内容 ①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 等。 ②非意识形态的部分:自然科学和 技术 、语言和 文字 等。
小提示:(1)文化的力量必须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与文明是不同的。文明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一 般分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简单来说,文化是文明的一部分。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1《体味文化》(共30张PPT)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1.1《体味文化》(共30张PPT)

四、文化的力量
1、文化的形式
文化的实质
是一种社会精 神力量。
文化(静态) 思想、理论、信念、道德、信仰、教育、科学、文化、艺术等
文化活动(动态) 文化的生产、传播、积累等过程
2、文化的力量(重点)
1、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加在课本上)。文化是一 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 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社会特有的现象,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纯“自然”的东西不 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2、人的文化修养是与生俱来的吗? 不是。因为每个人的文化素养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
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文化知识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有人说,文化是一种“纯”精神活动和“纯”精神产品。你认 同这种观点吗?
2、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具有双重性:
先进健康的文化
落后腐朽的文化
——促进社会发展 ——阻碍社会发展
3、这种影响既表现在对个人的成长中,也表现在对民族和 国家历史中。
小结: 文化现象无时不有、无处不在 文化“万花筒” 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
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
文化特色:不同区域的文化各有特色
你认同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活动以物质为载体
(2)而人类非意识形态的东西,人类创造的部分产品,也是文化,如城市雕塑、公园、游乐场、音乐厅、书店、体育馆、电影院等,
都是文化景观。
C、文化是人所创造的、为人所特有的文一化种现是象 一种社会精神力量(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芭蕾舞《天鹅湖》
《千手观音》
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楔形文字
守墓神阿努比在为法 老安葬前做法事
摩崖石刻 中国印 2008
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时间上)
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空间上) 社 区 文 化
校园文化 奥 运 文 化
C、②④⑤⑦
D、①②④⑥⑦
2、特点
(1)文化现象实质上是精神现象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①文化是人类特有,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个人的文化素养来源于社会实践和文化教育
(3)文化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
海尔文化的七个层次
海 尔 文 化: 一 年 孵 化 六 百 亿 元
(三)文化的力量
静态:形式、现象
东游记——吕洞宾与白牡丹
香水:
在远古时代人类就有使用香料改变人体气味, 香料的使用并作为上层统冶者的专利。
香水的起源已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被人们淡忘。 如果说在东方人影响下对香料工艺的普遍使用翻开了香水历史 的第一页,那么其后便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蒸馏工艺对香水的发 展作出了新贡献。接下来,十字军东征使得法国人发现了香精 油的存在,并由此确定了今天法国在香水王国里至高无上的地位。
4. “石头上刻着名人名言,石头是物 质的,但表现的是精神的内容。”对 这句话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 A.文化就是刻在石头上的名人名言 + B.物质的活动和精神的活动是分开的, 两者互不影响 + C.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 D.文化就是人类创造的产品
《文化生活》 整体结构
第四单元 发展先进文化
怎么办?
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 民族精神
怎么看?
文化生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 一、体味文化
思考:
(1)你最爱看哪些电视节目? (2)你参加过哪些文化活动? (3)有人认为,文化就是音 乐、戏剧等艺术。你是否赞同 这种看法?
(一)文化“万花筒”
1. 文 化 形 式 : 多 种 多 样
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体 味 文 化
文化含义 文化 是什么 文化 的力量 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的特点 文化传承离不开物质载体 文化的外延:形式,现象,过程 文化的实质:社会精神力量
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文化”一词在实际运用中具有多义性,不同学科、不同学 者在使用“文化”概念时往往不同,《文化生活》中所讲的 “文化”是指 A.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B.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 活动及其成果的总和 C.文学艺术、科学知识、思想道德和人们受教育的程度 D.建筑、道路、文物、工具等一切已经“人化”的自然

2.下列对于文化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 ① 文化是由人所创造出来的 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③ 文化是与自然界同时产生的 ④ 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在都市,有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在
乡镇,人们利用农闲时间、集市开展各种 生动活泼的文化活动;在人口分散、交通 不便的边远地区,文化活动更具特有的乡 土气息。这说明 A.不同区域在文化上毫无相通之处 B.不同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相同的文化环 境 C.不同文化环境的差异是可以完全消除 D.不同区域有不同的自然环境,也有不 同的文化环境
1、文化的外延(丰富)
动态:过程
2、文化的实质:社会精神力量。
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 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 展产生深刻影响,即:精神力量转化为物质力量
文化力量的影响 (1)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具有双重性) (2)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文化与文明
区别: 文化(culture):与“自然”相对, 重点强调“化”的过程。 文明(civilization):与“野蛮” 相对,主要指“明”的结果。 联系: 文化发展中的积极成果就是文明
3,4,5,6,7, 11,12
3、下列活动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经济现象 ②佛山市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换届选举 政治现象
①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③参加演讲会、辩论赛
④科学家进行科学研究
⑤参加文学社、书画协会、读书俱乐部
⑥浏览网站,领略世界各地风土人情
⑦参加合唱团、舞蹈队
A、①③⑤⑦ B、③④⑤⑥⑦
全球最香的小城——格拉斯
臭鼬
你知道下列网络用语的意思吗?
人不叫人,叫 —— 银 我不叫我,叫 —— 偶
网 络
小强 虾米
年轻人不叫年轻人 —— 小P孩
蟑螂不叫蟑螂,叫 —— 什么不叫什么,叫 ——
文 化
不要不叫不要,叫 —— 表
喜欢不叫喜欢—— 稀饭
是什么?
为什么?
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
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
探究共享
1、“文化”是什么? 2、“文化”与“文明”相同 吗?
(二)文化是什么
1、含义: 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精神活动及其产品。
内容 包括 (1)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 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 (2)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 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下列属于文化现象和文化活动的是:
1)西双版纳植物王国 2)黄山自然风光 3)莫高窟的飞天壁画 4)大汶口文化遗址 5)宗教活动 6)克隆技术 7)伦理道德观念 8)生产资料所有制 9)军队 10)工人、农民从事生产活动 11)参加学校运动会 12)参加演讲会 13) 某国议员竞选
考点:文化的社会作用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 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 中转化为物质力量;
2、文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不仅 表现在个人的成长历程中,而且表 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3、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 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 阻碍社会的发展。
知识结构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文化“万花筒” 文化现象无时不有


要使我们的生活丰衣足食,就要学好经济与生活; 要使我们的生活保持稳定,就要学好政治与生活;
要使我们的生活富有情趣,就要学好文化与生活;
要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智慧,就要学好生活与哲学。
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红绳: 出自红绳系足 解释:指男女双方经同媒人介绍而成亲。 出自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固因囊中何物,曰:“赤绳子耳, 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仇敌家,贵贱悬隔,天涯从 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绾。
+
试一试
这些张家界的景点都是文化现象吗?
你能用这个图示,描述人类文化 创造和演进的过程?
+
5.(2010广东).孟浩然《与诸子登岘山 》诗:“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 留胜迹,我辈复登临……羊公碑字在,读 罢泪沾襟。”该句诗可以体现 +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 ②文化是由文人创造的 + ③文化具有继承性 + ④文化影响人的精神世界 + A.①②③ B.①②④ + C.①③④ D.②③④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校 园 文 化 社 区 文 化
企 业 文 化
网 络 文 化
北京故宫
苏州拙政园
文化现象:丰富多彩
3、文化特色:不同区域各具特色
西 班 牙 的 斗 牛 文 化 穆 斯 林 文 化
中国的茶文化
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一、体味文化
(一)文化“万花筒”
1.文化形式:多种多样(发展) 2.文化现象: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范围) 3.文化特色:不同地域的文化各具特色 (比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